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中游阿爾法研究

新能源汽車中游阿爾法研究

發布時間: 2022-11-17 01:56:33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想必大家對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都是有目共睹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是有很多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1

優勢一:純電驅動的車輛駕駛感受好

純電驅動的車輛指的是只有電機作為驅動方式的車輛,包括純電動車以及增程式電動車,目前動力驅動的形式就是電機+單檔減速器,

因為電機轉速范圍廣,目前主流的轉速為12000轉,16000轉,此轉速基本無需多檔便可滿足電動車的絕大多數的車速使用需求(當然為了平衡動力經濟性的需求,開發兩檔除外,目前問題較多,此間不再贅述),因此電動車在駕駛性上無絲毫換擋引起的頓挫。同時電機響應迅速,低轉速扭矩大,在駕駛性上有很多傳統燃油車無法比擬的優勢。

優勢二:驅動效率高,能量回收更經濟

撇開整個能源周期,單憑驅動效率方面講,傳統燃油車發動機最高的熱效率點目前已知40%多點,實際使用上也就是30%多,大部分的燃油能量被當做廢氣排放掉了。而電機+電機控制器最高效率大於95%,實際使用上也超過了85%,(實際使用工況參照NEDC工況),所以說電機總成的驅動效率是很高的。例如某A級電動車以及同平台的燃油車,電動車百公里電耗是14kwh/100km,百公里油耗量是8L/100km。已知汽油熱值是42MJ/kg,換算百公里消耗能量是4.54*10^8 焦耳能量,而電耗是百公里消耗量是14*3.6*10^6=5.04*10^7焦耳能量,大概是汽油車的1/10,由此可見電動車是更高效的。

而混動車型,車輛的動力匹配大部分也例如是遵循著「用電節油」的原則,也就是說在動力匹配過程中,讓發動機始終在經濟轉速-扭矩范圍內工作,達到節油的目的,例如下面圖中不同轉速下,當前車速下發動機輸出轉速為2800轉,會控制發動機扭矩90Nm左右,如果動力不夠滿足駕駛員的驅動需求,剩下的扭矩補償靠電機來完成,以達成發動機始終在經濟點工作從而降低油耗的需求(增程車型發動機轉速和車速解耦,所以轉速都可以調,更容易選取經濟點),同理當發動機在經濟點的扭矩超過用戶的扭矩需求後,多餘的扭矩便會驅動電機發電,將能量儲存在電池中,以備後用,實際上還要考慮電機效率、電池充放電功率等很多條件進行不同工況的標定。動力分流,IMMD的串並聯,P0+P4,P2.5+P4等等,但是還有所不同,這個後期我應該會單列個文章寫一下不同動力結構的特點。

某發動機的map圖

同時目前的新能源車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電機參與驅動。學過高中物理我們都知道,電機又是電動機(電生磁)又能當發電機(磁生電)。在傳統車行車過程中,制動的建立是踩制動踏板建立液壓,讓制動摩擦片和制動盤接觸產生制動的,從能量流向的角度上看,就是車子的動能轉化為制動器的熱能實現制動的,但是在新能源車型中,制動時電機斷電、切割磁感線產生反方向電流並提供負扭矩(磁生電,詳見高中物理),此時的反向電流就流向電池被儲存起來,同時電機的負扭矩可以幫助車輛實現制動。說白了就是傳統車在制動時候的動能被轉化為摩擦片的熱能被帶走了,而新能源車可以把車輛的部分動能轉為電能儲存在電池中(能量回收也分為協作式和非協作式的回頭我看看再單開個專題講一下),能量回收對里程的貢獻率目前我根據實車測試見過的最高可達20%左右(NEDC工況)。

從以上來看,從電機整體效率上,從系統的匹配上,從電動車的特質上來看,新能源汽車其實更加高效。

優勢三、使用成本低並且可以降低城市排放

電動車和大部分插電混動車輛,都有一定的純電續駛里程,在家庭充電方便的情況下,用電的成本比用油節省的多,同樣以上面的車輛為例,電動車百公里耗電是14度,按照現在的家庭電價,百公里大概7塊錢;而傳統油車百公里油耗是8升,百公里大概56塊錢,同時電動車不需要經常保養,省去了更換機油等保養耗費。

同時電動車和混動車在排放方面會比傳統車少很多,可以做到0排放或者少排放。

以上是我個人理解的當前量產新能源車的一些優勢,但是真正的讓很多人對新能源車尤其是電動車產生不好影響的劣勢才是真正制約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輛的主因。

劣勢一、電動車續駛里程低影響用戶長途出行

目前最制約用戶使用,引起用戶抱怨的,其實就是電動車的續航焦慮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是用戶可以直觀感受到的一個重要性能指標。但是目前量產的電動車,綜合續航稍長的大概也就是400km左右,冬天開暖風更是直接衰減接近一半。根本無法滿足用戶長途需求,短途需求充電頻次太高也會引起抱怨,甚至還有冬天蓋被子不開空調的梗。

劣勢二,充電不方便,不快捷

如果電動車續駛里程不長,但是充電方便快捷,也是個很好的解決里程焦慮的路徑,但是目前的形勢是:

1、充電樁質量良莠不齊。有些充電樁物理介面或者充電協議甚至都不能和一些車兼容(筆者曾經就做過充電適應性測試,用一台車測各個品牌的各種樁)

2、充電速率慢。現在快充和加油相比也很慢,一般都提SOC20%-80%的充電速率,少說也要半個小時,多的有一個小時的

3、充電樁布局還是不平均。很多地方比較少甚至都沒有,高速上面布局也少,貌似特斯拉等一些主機廠有過一些布局。

4、很多小區不支持安裝充電樁,支持安裝的小區需要車主綁定車位等很多現實問題(筆者見過從十幾樓往下甩電線充電的情況,貌似還得偷偷摸摸的來,消防問題,物業會查)。

所以很多主機廠正在使用或計劃採取一些方案來解決充電難這個問題,例如蔚來汽車的換電以及保時捷的高壓快充方案。其實單一廠商做其實怎麼玩都行,但是想用戶便利,最好還是國家或者行業層面上統一標准:換電方案的軟硬體標準的統一,高壓快充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劣勢三、受季節溫度影響較大

傳統燃油車自身受溫度影響較少,車內油液可以在幾分鍾內就達到常溫下的工作溫度,同時在低溫下可以利用排氣的溫度給車內升溫,所以冬季的油耗和動力性相對常溫下,不會有特別大的衰減(日常行車時間比較短的可能油耗會高一些,油液剛熱起來已經到地方了)。

而電動車電池受溫度影響較大,例如在低溫條件下,電池自身電量和充放電功率都有衰減(-7攝氏度電量衰減10%左右),所以在低溫下僅電池衰減的電量就會對續駛里程有10%的'影響,同時在低溫下電池的充放電功率變化,對整車動力性和充電速率也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電動車加熱無法像傳統燃油車一樣利用排氣的熱量,需要一個外置的加熱裝置,現在大部分用的都是PTC加熱,說白了就是一個電阻絲通電加熱,然後靠風扇或者鼓風機直接把電阻絲加熱後的熱風吹進駕駛艙,或者是電阻絲加熱水,再把水的熱風吹進駕駛艙。-7攝氏度PTC平均功率可達到2-3Kw甚至更多(還不算電池加熱),一個百公里耗電13度的電動車,平均車速在30km/h左右的工況下,空調的百公里耗電就接近10度,再加上電池的衰減。。。。。。所以很多車低溫下的里程只能達到常溫的一半。現在熱泵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低溫的能耗,但是在使用中還是有一些問題,例如更低溫度下熱泵基本上不起作用還是需要搭配PTC使用,還有制熱的速率等,但是我相信以後會有更安全高效的空調技術可以搭載在整車上。

以上是主要介紹了我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優勢以及引起用戶使用抱怨的主要抱怨點。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優點和劣勢,例如電驅動對搭載自動駕駛更加友好,現在買新能源車會有一些政策紅利等等,當然也有保值率問題,電動車安全顧慮等問題,由於延伸面較廣,此處不一一列舉了。基於以上的一些問題其實目前各個主機廠及科研機構也正在尋求解決方案爭取達成技術突破,例如性能更好的電池,更加安全高效的熱管理方案,更高效的空調系統等。

也是希望大家多了解這個行業,採用辯證的眼光看待這個行業,而不是一竿子打死,認為所有的新能源企業都是騙補的,新能源車的發展就是錯誤的。我認為我們應該認同優點,正視差距,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全部汽車人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也正是我想寫一些東西的初衷。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2

首先說說優勢,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宣傳得比較多的是綠色環保,但也有人說新能源汽車是「偽環保」,按照他們的觀點,發電同樣也要燒煤,污染可能比直接燒油還大。我們暫且不討論這種觀點的正確與否,但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環保這個話題離我們還是比較遠,與其說新能源汽車環保,不如說它的經濟性,這才是消費者心中它的第一大優勢。

第二個優勢——靜謐性。當人們對汽車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後,靜謐性自然會成為大家選購新車時的重要指標之一,豪車為什麼比普通車開起來舒服?就是因為它擁有更加安靜的駕乘空間。只不過如今燃油車的靜謐性已經處於瓶頸了,各種主動被動降噪措施都已經使完了,想追求進一步的靜謐空間已經很難了。

新能源車則不同,電機與生俱來就比燃油機安靜太多,十萬級別的電動汽車開起來可以比十五萬乃至二十萬的燃油車更安靜。

第三個優勢——平順度。這也是影響汽車駕乘質感的一大硬性指標,為了讓車子更加平順,燃油車們真的是使勁了渾身解數,從4AT到6AT再到8AT甚至到10AT,目的無非就是讓車子在換擋、行駛過程中更加平順。而平順與否也成了我們評判一款變速箱好壞的基本條件。

然而,對於電動汽車來說,平順度這個燃油車的「技術難題」卻變得毫無技術含量,電動機的扭矩是瞬間爆發的,即便是在低轉速的情況下也能輸出很大的扭矩,因此不再需要變速箱了,只需要控制油門(或者說電門)就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無級變速」。

第四個優勢——可以承載更多先進技術。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移動電源,可以輕松承載更多的電子設備,這個優勢目前看來也許還不明朗,但幾年以後將會成為新能源汽車打倒傳統燃油汽車的關鍵一擊,看看現在新能源汽車上那些五花八門的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就知道了。

說完了優勢,我們再來說說劣勢。

第一個劣勢自然是萬年不變的「里程焦慮」,目前市場上續航能力最高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也就是600公里,這在燃油車面前是不值一提的,而且這600公里還是「綜合工況續航」,如果上了高速的話實際續航也就在450-500公里之間,冬天低溫下續航能力還會再打折扣。

其實說起來450公里左右的高速續航也能滿足長途自駕遊了,就算車不休息人也得休息啊,但前提是要做好功課,隨時把握好電量,記錄好沿途的充電設施,否則沒電拋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所以說,在里程焦慮的困擾下,我們目前並不建議第一輛車購買純電動汽車,畢竟對於每個買車的人來說,都是夢想著「詩和遠方」的,單就遠方來說,還是燃油車更靠譜一些。如果說家庭已有一輛燃油車的話,就可以放心地購買純電動汽車了。當然了,你也可以選擇插電混動車型,既體驗了新能源車的平順和靜謐,也能兼顧長續航。

第二個劣勢——自燃。談到新能源汽車,很多人首先都會想起這個詞,尤其是近兩個月以來蔚來ES8連續發生多起自燃,更是給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當頭一棒,令很多人對新能源汽車談之色變。

其實,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的自然率是遠遠低於燃油車的,據統計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自燃率約為萬分之0.153,而同年沈陽市燃油車的自燃率則高達萬分之3.51。然而,在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過分宣揚之下,許多人已經對新能源汽車產生了錯誤認知,誤以為新能源汽車很容易自燃,如何扭轉這種錯誤認知,這是新能源汽車未來面臨的一大難題。

第三個劣勢——充電緩慢。習慣了燃油車那種三分鍾加滿油的高效補能方式後,許多人對新能源車的充電時間感到難以接受,即便是目前最快的快充也要花將近30分鍾才能充滿80%的電。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當今社會,新能源汽車該如何扭轉這一劣勢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面普及充電樁,充電樁和加油站不一樣,不需要額外佔地,也沒有那麼多安全隱患,完全是可以全面鋪開的。當每個小區、每個商場、每個停車場都有充電設備了,充電緩慢的問題就完全化解了。畢竟燃油車加油雖然快,但開車去找加油站加滿油再開回來的時間通常也超過30分鍾了吧。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和劣勢3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

1、節約燃油能源。一般是用天然氣、石油氣、氫氣、電力作為動力。

2、減少廢氣排放,有效的保護環境。電動汽車不產生尾氣,沒有污染。氫能源汽車尾氣是水,對環境沒有污染。因為基本屬於零排放,所以也在限號范圍外。

3、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車採用新技術,新結構,使它的效率更高。

4、雜訊低。

新能源汽車缺點:

1、因為新能源汽車處於起步階段,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所以充電比較慢,需要數小時。

2、車輛保有量低,充電、加氣、維修等不太方便。而且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因為普及面小。

3、續航里程短。一般車輛排量較小,動力不足,不適合長距離行駛。

4、價格不低。現在價格在5-10萬的新能源汽車,只有純電動汽車有批量生產,選擇性不是太大。

(1)新能源汽車中游阿爾法研究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新能源汽車兩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主,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汽車為輔的發展方向,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

第二階段是在純電動汽車技術成熟的基礎上,純電動汽車逐步替代混合動力及燃料電池汽車以至於完全占據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零排放的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並規劃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動力車目標挺進的戰略。「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參考資料:網路ー新能源汽車

② 北汽新能源品牌極狐阿爾法S 708S+,它的技術實力表現如何

北汽新能源品牌極狐阿爾法S 708S+,它的技術實力表現如何?

假如說哪台新能源汽車關注度最大?我想肯定是極狐阿爾法S了,就因為它與華為自動駕駛的深化合作,可謂是使其富有話題性。此外,阿爾法S也和麥格納、網路搜索等行業巨頭一同聯合一起為產品賦能。我們兩個今天要試架車子便是這兩台萬眾矚目的極狐阿爾法S,但是並不是華為公司HI版,反而是極狐阿爾法S 708S ,也就是長續航版。

另外兩個配備分別是525S和525S ,補助後市場價為25.19和26.89萬余元。均配備外置單電機,電池電量為67.3kWh,NEDC里程數為525km,官方網聲稱0-100km/h加速時長7.7秒,區別就是實際配備不一樣。外型:另類的狐狸極狐阿爾法S外觀讓人第一感觀還是挺新鮮,很有個性,並且有一定的跨界營銷核心理念以內,總體呈現出來的實際效果甚是新潮,既保證了科技美學同時兼顧簡約幽雅。

③ 我國新能源汽車研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哪些

一、缺乏核心技術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與我國傳統汽車相比取得了巨大的技術創新和發展,但也存在許多不足。新能源汽車在開發過程中使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技術有更高的要求。從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整體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從核心部件的性能和質量可以看出,我國的科研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中國新能源汽車要佔領國際市場是極其困難的。

四、投資不足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產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實際情況是,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並沒有增加,政策支持也沒有放開。許多新能源汽車公司可能會放緩整體發展速度;由於資金不足,一些公司甚至可能因為承擔不起高昂的成本而瀕臨破產。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人員並不多。這些原因導致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的失敗。

④ 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呈上升趨勢

全球新能源車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中國宣布將在2035年停售燃油車並且在2050年全面停止使用燃油車,歐洲出台最嚴格碳排放政策,政策倒逼大車企轉向電動化。2018年以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高增速發展,2019年增速有所放緩,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約為217萬輛,2020年產量約為255萬輛。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⑤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團(600104.SH)、蔚來-SW(09866.HK)、理想汽車(02015.HK)、小鵬汽車(09868.HK)、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銷規模、競爭格局、滲透率

行業概況

1、定義

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指進行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活動的企業集合。

新能源汽車按照能源供給和應用領域,有兩種分類方式,具體如下:

2、產業鏈剖析:大型企業已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按照用途可劃分為乘用車、商用車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服務等應用領域。

從新能源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企業包含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寧德時代、大洋電機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主要有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國產企業以及特斯拉、寶馬等外資廠商;而下游主要有國家電網、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車充電及後市場服務商。大型企業如比亞迪等,已經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行業發展歷程

「八五」期間,政府開始組織相關部門展開了對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隨後電動汽車列入國家攻關項目。歷經了一系列策劃之後,201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從試點到全面,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歷經轉型階段,由「政策導向性市場」逐漸向「市場導向性市場」轉型。

行業政策背景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規劃涉及購置補貼政策、節能減排政策、電池充電樁配套產業政策等,部分匯總如下:

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2020年10月,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產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汽車供需水平較為平衡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上升;隨後2016、2017年受到騙補事件及補貼倒退的影響,產銷量增速放緩。至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將在2020年基礎上再退坡2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54.5萬輛,同比增長159.5%。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政策也是企業在2021年加大生產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6%。2012-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1.28萬輛到2021年的352.1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呈現波動性,范圍在95%-103%之間,在合理的范圍內小幅波動,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供需較為平衡。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為99%。

2、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口規模呈擴大趨勢。2021年全年進口新能源汽車14.37萬輛,同比上升10.03%。

註:海關總署的新能源汽車統計口徑包括混合動力客車(10座及以上)、純電動客車(10座及以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以及純電動乘用車。

2017-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車22.29萬輛,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及出口金額都大幅上升,總計出口量55.46萬輛,同比增長148.8%,在出口金額方面,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金額為108.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6%。

2017-2020年,我國新能源進口量大於出口量,處於貿易逆差狀態。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額首次大於進口額,由貿易逆差轉為順差。

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速上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全國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年,在2015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里的佔比首次突破1%關卡,我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國汽車總銷量比例)達到13.4%,較2020年大幅上升。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注冊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其次為江蘇、山東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亦較多。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數據截至2022年9月14日。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市公司的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其中不乏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小鵬汽車(09868.HK)等龍頭企業。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亦較多,有亞星客車(600213.SH)等上市企業,安徽省有蔚來-SW(09866.HK)、江淮汽車(600418.SH)、安凱客車(000868.SZ)、漢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業。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

2、企業競爭格局

依據乘聯會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乘用車零售銷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58.4萬輛;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實現零售銷量43.11萬輛;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國,實現零售銷量32.07萬輛,其他企業排名如下: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退坡,競爭加劇

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市,市場進入轉型階段,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趨勢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⑥ 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及其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漸增多,人們也更加註重生活的質量,對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綠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

結合環保的需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氫能等產業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等。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在2025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本土汽車整車製造企業比亞迪、吉利、江淮等企業都開始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製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鏈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車製造成為重要的一環

新能源汽車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包括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等,這些材料經過加工製成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零部件,如:電池、電控、電機等。

對於新能源全車而言,電池、電控、電機等零部件相當於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對於新能源汽車猶如心臟般的存在,電池、電控和電機技術的發展關繫到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歷程,動力系統等關鍵指標。

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的下游主要為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製造,是新能源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包括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⑦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結構及機理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結構及機理:
汽車動力電池結構由電池模塊、電池模塊支架、電池箱體、電池管理系統、高壓電路控制系統、熱管理系統、安全控制模塊等幾部分組成。
汽車作為一種最為普遍的現代交通工具之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_多便利。但是隨著石油資源緊缺現象的日漸突出,以及大氣污染的程度的日益加重,都必須大力發展清潔、無污染的新能源汽車,這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成為了當下新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而關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研究內容,與汽車動力有著直接關聯,這就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保證其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安全性,從而提升新能源汽車整體性能。

⑧ 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障礙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具體應該怎麼做

一、加強科研和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是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動力。如果中國不能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技術獨立,就很容易受到發達國家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的技術影響。因此,中國應重點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開發中國獨特的能源核心技術,改進和優化現有新能源技術,促進技術創新和突破。例如,在開發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要注重充電技術的研發,提高能量轉換的速度和效率,滿足市場需求,積極了解市場客戶的需求導向。並把它作為我們自己的開發和研究方向。此外,在研究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過程中,要繼承傳統汽車的優勢,將傳統油動力汽車的優勢與現代新能源汽車的優勢結合起來。

四、新能源汽車企業應更加重視售後服務

從消費者的角度積極考慮問題,讓消費者從他們的心中認可新能源汽車。面對世界面臨的資源枯竭和環境污染問題,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推廣有了新的發展空間。

目前,新能源汽車存在技術相對落後、基礎設備不完善、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因此,針對這些問題,相關部門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應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完善基礎裝備,加強政策支持,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發展。

熱點內容
海馬寶駒車價格 發布:2025-02-12 04:06:48 瀏覽:343
scion賽恩汽車價格是多少 發布:2025-02-12 03:52:54 瀏覽:381
大眾邁特威商務車四座 發布:2025-02-12 03:52:47 瀏覽:325
美女脫高跟涼鞋開豪車 發布:2025-02-12 03:30:23 瀏覽:1
菲亞特4x4越野房車數據 發布:2025-02-12 03:28:12 瀏覽:810
房車有哪些不錯的 發布:2025-02-12 03:26:05 瀏覽:966
重慶極速越野摩托 發布:2025-02-12 03:18:25 瀏覽:62
途觀雪地越野 發布:2025-02-12 03:11:54 瀏覽:44
越野車雙管減震 發布:2025-02-12 03:04:03 瀏覽:107
萊工926鏟車價格表 發布:2025-02-12 03:03:55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