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
⑴ 新能源車如何才能更安全探訪比亞迪實驗室
搭載各種電池的新能源車早已遍布大街小巷,但是如何讓新能源汽車更加安全可靠,讓廣大的消費者放心地選擇新能源汽車,一直是各家車企不斷探究的課題之一。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深耕多年的 比亞迪 則提出了比較完善的解決方案。在比亞迪的實驗室,通過各種各樣的試驗設備和報廢車輛,我見識到了比亞迪 漢 系列產品為了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所做出的努力。
電池安全
像漢這樣的新能源車,與傳統能源汽車最大的不同是電池組的存在。而現在純電動車電池起火爆炸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電池組的安全便成為了討論新能源車安全性時不可避免的問題。要保障電池組的安全性,就要改變電池本身,使它不容易發生起火爆炸。比亞迪研發的刀片電池就解決了電池在受損情況下的起火爆炸問題。
刀片電池相信大家已非常熟悉,它採用的是CTP(Cell to Pack)無模組結構設計,省去了中間模組環節,直接將電芯集成為電池包。一堆長度1米,寬度10厘米,厚度不到2厘米的電池單體緊密排在一起,就像“刀片”一樣插進電池包。
而刀片電池採用的是磷酸鐵鋰技術路線,具有放熱啟動溫度高、放熱慢、產熱少、材料在分解過程中不釋放氧氣難以起火這四大優勢。而以弗迪鋰電池目前的技術儲備來看,相比需要考慮高放熱因素的三 元 鋰電池,使用磷酸鐵鋰電池設計電池包時可節省防火牆所需要的空間,因此就能將更多精力放在保護電池包完整性上。此外,比亞迪還使用了模擬碰撞試驗,研究電池包在碰撞瞬間產生極高加速度的情況下的變化。
高強度車身設計
保障電池包本身的安全性還不夠,所有的安全措施最終的目的是保證人的安全。所以比亞迪還為漢設計出了高強度的車身,並對其進行了反復驗證實驗。
為了保護車內乘員和電池包的安全,比亞迪研發團隊利用CAE模擬手段,為比亞迪漢設計出高安全車身,其中軍工級別的熱成型鋼用料達43處,漢的白車身熱成型鋼材使用量達97kg,中國品牌量產車型中排名第一。
經過電腦設計的高強度車身還需要通過實車驗證安全性,為此比亞迪在深圳市政府的幫助下,斥資1.5億元建造實車碰撞實驗室,能滿足國標、美標、歐標等法規試驗要求及C-NCAP評價試驗要求,還能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各類研發試驗。除了進行正面、側面、追尾等常見的碰撞測試之外,還針對路面交通的復雜性和新能源汽車的特性進行了更嚴苛、更復雜的安全測試,如最高時速120km/h的正面撞擊,和超高難度的小偏置碰撞等。
在比亞迪對外展示的碰撞車中,車側柱碰試驗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因為柱碰與車身的接觸面積小,導致車身在碰撞中所受的壓強會更大,這會對車身強度造成更大的考驗。但是在實際道路中,電線桿、樹木等柱狀物體極其常見,US-NCAP、E-NCAP以及最新2021版C-NCAP都加入了側面柱碰工況。在比亞迪的碰撞實驗室中,車輛以32km/h、75度角對准乘員頭部質心撞擊柱形壁障。
從展示的 唐 EV撞擊試驗車可以看到,車側的侵入量要比普通側碰要深入得多,但主要受力的車身防撞件並沒有出現斷裂的情況,車內假人在側氣囊和側氣簾的保護下沒有受傷。更讓人驚訝的是,車底的電池組竟完好無損,碰撞測試結束後還能拆卸下來進行其他項目的試驗。
比亞迪還採用遠高於行業標準的假人使用數量,擁有不同年齡、性別完備的假人家族,假人陳列室溫度需控制在20度-22度,耗資高達幾千萬,可以最大限度還原真實車主及車內不同座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坐姿乘客在發生碰撞情況下的真實狀況。
耐用,也是安全的一方面
除了保障車內乘員安全之外,耐用度和可靠性也是比亞迪漢的研發重點。況且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路況、天氣溫度、環境濕度等千差萬別。為了驗證比亞迪漢在全國各地各種環境下的可靠性,比亞迪使用了先進的恆溫箱系統,能模擬從-40°C到80°C的巨大溫差,驗證在各種極端環境下整車及零部件的可靠性。
按照行業標准,15萬公里的整車壽命足以覆蓋90%的用戶需求,市場上大部分高檔車的設計壽命是30萬公里,而漢車型整車壽命目標定為60萬公里。所以比亞迪在實驗室內進行的所有與可靠性相關的試驗,都是按這個標准來進行的。
為了達成上述標准,比亞迪採用了大量國際領先的高精尖測試設備,24通道道路模擬試驗台就是其中最嚴苛的一環。一個車輪測試台具有X軸、Y軸、Z軸、繞X軸旋轉、繞Y軸旋轉和繞Z軸旋轉6個通道,合起來就是24個通道,能還原用戶可能遇到的95%路況,大多數品牌使用的4立柱試驗台頂多還原70%。漢試驗車會在台架上持續顛簸45個日日夜夜,這樣的試驗要做3輪,相當於漢在實車測試路面上駛過100萬公里。
除了在實驗室內進行模擬試驗外,比亞迪還會進行極高強度的實車道路測試。採用車隊自駕方式,從海南、牙克石到吐魯番等地,實實在在地通過遠途測試車輛性能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還會在沿途測試漢的充電設施適配程度。
簡單來說,為了適配更好的升壓充電技術,比亞迪每款車都要進行大量的充電樁適配測試,平均每款車每天測試4-5個充電品牌。為了讓用戶能夠放心地在各種類型的充電樁上進行充電,對於一些即將淘汰的老標准充電樁,比亞迪也會進行測試調配。 小結 @2019
⑵ 如何看待人們新能源汽車安全焦慮,新能源汽車到底還有哪些不足
現如今,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有很多年輕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選擇了出行成本比較低的新能源汽車。有一些人每次提到這種類型的車子,都會感覺特別焦慮,擔心續航和安全問題。那麼如何看待人們新能源汽車安全焦慮呢?新能源汽車到底有哪些不足?看完就知道。
新能源汽車到底還有哪些不足?
我覺得新能源汽車的不足之處並不是在於安全性能的表現,而是它的續航情況。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發現了,新能源汽車的真實續航和官方給出的數據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這些缺陷能夠得到改善,未來新能源汽車會有更好的市場。其次就是充電樁的普及,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充電樁還沒有完全普及,這方面應該多多努力。總體來說,新能源汽車還是很值得入手的,安全性和續航能力都是值得提升的。需要各大車企重視起來。
⑶ 高溫天氣車主擔憂新能源車自燃,究竟該如何防範
在高溫天氣當中,很多的車主都非常的擔憂新能源車出現自燃的現象,為了能夠讓環境變得更好,現在我國也是非常的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車,而且新能源汽車也是能夠幫助大家減少支出。由於現在的溫度是比較高的,所以說很多的車主就非常的害怕自己的車子會出現一些問題,建議各位新能源車主在停車的時候最好是把車子停在地下車庫,或者是選擇把車子停在有樹蔭的地方。其次就是在車主上車之後可以選擇把車窗打開進行通風,等到車內的熱氣散發的差不多了,也是可以選擇繼續的關閉車窗。
自從2022年的五月份開始,我國多地就頻繁的出現新能源汽車自燃的這種現象,這也導致很多的新能源汽車車主不敢再開車了,很害怕在路上開車的時候,突然車子就燃燒了起來。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像很多的電動車也是很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大家在使用車子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⑷ 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都有哪些
新能源車型雖然銷量越來越高,但是受到消費者的質疑聲也不絕於耳。想要購買新能源車型的消費者總會擔心這種車型可靠性不如燃油車型強。那麼新能源車會有安全隱患嗎?一、自燃風險最近發生多起的新能源車自燃事件給新能源車企敲響了警鍾。同時也讓想要購買新能源車型的消費者望而卻步。有的新能源車型在充電的過程中發生燃燒,而有的車型則是發生碰撞或者是涉水之後引發燃燒事故。二、電池原因大部分新能源車型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如果電池充電充電滿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結晶並且刺穿電池隔膜引發短路。而新能源車型的電池布局一般放在底盤當中,如果行駛到一些坑窪不平的路段或者是路上有碎片,一旦磕碰到電池就有機會發生自燃。三、車主應如何做?新能源車型的安全問題一直受到消費者的關注,而作為新能源車型的車主也可以時常為自己的愛車做檢查,譬如每到5000公里就回到4s店檢查電池的工作狀況。叫師傅檢查底盤有沒有破損的痕跡。在充電的時候應該根據廠家的要求進行操作。這樣都能有效的減少新能源車型的安全隱患。 新能源汽車以電能為驅動能源,電機在工作時具有低噪音、加速快的特性。技術的發展,使新能源汽車的加速性能與靜音效果越來越好,續駛里程也越來越長。不過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的。技術發展給新能源汽車帶來更好的駕乘感受與用車便利性的同時,也使新能源汽車產生了新的安全隱患。追求舒適,是人的本能。與燃油車內燃機相比,新能源汽車電機在工作時發出的噪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為追求用車時更強的舒適感,許多車企為新能源汽車普遍配備了靜音胎,把車輛行駛時噪音控製得更低。這樣一來,新能源汽車在低速行駛時,幾乎沒有胎噪、風噪,無法利用車輛啟動後的噪音來警示周邊的行人與非機動車。尤其是出入小區,經過學校、市場等人流較大的路段時,新能源汽車容易因過於安靜,而與周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雖然當前國家已強制尤其車企增加低速警示音,但由於警示音可手動關閉,隱患依然存在。電機低速扭矩高的特性,為新能源汽車帶來了極好的加速性能。一些消費者在用車時,為尋求刺激,在起步時動輒深踩加速踏板,車速上去了,事故增加了。尤其是一些對車輛性能不熟悉的駕駛人,在車輛起步時因加速性能過強而發生事故的,時有發生。續駛里程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大痛點。隨著三元鋰電池在新能源乘用車上普遍使用,續駛里程已得到大幅增長。為了迎合消費者,車企一直在以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方式來提升新能源汽車續駛里程。電池能量密度越高,續駛里程越長,但電池的穩定性也越差,引發電池燃燒的隱患就越高。另外,新能源汽車防水等級高達IP67,涉水性能好於燃油車,使一些消費者故意涉水,並拍攝視頻散布,從而引發一些消費者效仿。殊不知,新能源汽車涉水也會引發電池故障,造成燃燒,而且也可能被困水中。事實上,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是存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的。對於駕駛人而言,一定要做到按章操作,規范用車;對於車企而言,則要按國家標准做好車輛質量把控,在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時候一定要要穩步推進,切忌操之過急。 我覺得,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安全隱患,還是體現在動力電池上,即自燃,尤其是近些年一些新能源主機廠為了能夠拿到足額的國家和地方補貼,采購大量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但如果自身的BMS電池管理系統跟不上的話,在快充模式下,就很容易造成動力電池過充和過熱,嚴重的就會導致自燃事件的發生,還是有比較大的安全隱患的。這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今年以來純電動汽車的自燃事件會大幅增加。當然,在靜態環境下,同樣也有自燃的風險,前段時間爆出來特斯拉的自燃事件,就是靜態環境下發生的自燃。針對動力電池,我覺得還有一個安全隱患就是報廢之後的, 動力電池回收處理問題:。畢竟是固廢,如何有效的進行回收處置,從而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針對新能源汽車還有一個安全隱患存在於駕駛過程中。由於純電動汽車不存在發動機,在低速環境下,機艙噪還是比較低的,所以在啟動低速行進時,周圍人或動物可能察覺不到車輛的存在,就容易造車碰撞事故的發生。所以,很多純電動汽車在20km/h的時速下,會發生「滴滴」的鳴笛聲。同時,純電動汽車的加速性還是很不錯的,新手剛駕駛時,很有可能因為掌握加速火候,從而導致追尾等事故的發生。 小結: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安全隱患還是和動力電池相關的,即動力電池自燃以及報廢之後的回收處理。同時,在駕駛過程中,也有可能因為低速行進過程中,較為安靜,從而誤傷周圍的人或動物,也有可能掌握不好加速性能從而造成追尾事故的發生。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樓主問題。 近些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新能汽車憑借自身的優勢,已經它已成為許多人在購買車輛的首選。車子多了,但是相對的安全問題也引起了關注,尤其是今年發生的幾起電動汽車自燃事件,讓人們對這個新興事物,又愛又恨,雖然車輛的優點多多,但是對於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從車輛本身的設計上面去分析,首當其沖的就是電池安全問題,電池的常見的安全隱患幾種,第一種電池充電的安全隱患,電池一旦過充的話對於車輛來說就會引發車輛出現自燃的情況出現,現在車輛的電池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由於電池內部的金屬鈷元素穩定性較差,一旦電量充太滿,容易使其電極產生結晶,產生大量余熱。第二種就是在行駛過程中線路松動造成短路引發起火由於一些車輛在設計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到車輛的空間,把車輛的動力電池下掛在底盤下面,在駕駛的過程中不小心或者碰底就會導致線路短路引發電池的安全隱患,其次就是電池本身在設計的時候所產生的的車輛電池質量問題,這一類和車輛電池老化以及內部的電極受損所引起的。其次由於電動汽車本身的構造沒有發動機等原件,在車輛的噪音上面來說相對傳統的燃油車而言小了很多。在低速行駛的過程當中會給周末的人造成一定的影響,很有可能感覺不到周圍有車輛的存在造成的安全隱患,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都是帶著兩面性的。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在使用的時候按照要求去進行相關的保養,減少超出控制范圍的事故發生。雖然這些問題有,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安全隱患也不再是被人談論的對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新能源車的崛起依然是大勢所趨。 @2019
⑸ 新能源汽車能不能購買如何避免新能源汽車自燃
這是要看你本身的購車選擇,因為油價變得越來越貴,所以很多人確實願意購買新能源汽車,我們也不需要過分擔心新能源汽車的所謂的自燃現象。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在進行相應的產業升級。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因為傳統的燃油汽車基本上已經失去了相應的競爭優勢了,同時也會存在污染環境和駕駛成本過高的情況,所以很多車主會優先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本身非常快,各個汽車品牌在進行各種更新迭代,所以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購車首要選擇。
最後,如果選擇新能源汽車的話,我個人比較建議大家盡可能充分評估自己的駕駛環境,新能源汽車會比較適合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駕駛,中小城市其實並不適合新能源汽車。
⑹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該如何解決
我認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安全問題,就是在汽車防火方面,電池的容量越大,就代表它本身的能量就越大,對於新能源的車企來說,他們在防火方面也做了不少功課,下面筆者就主要以防火安全問題,來做一下詳細地解答。
![](http://www.hemeirv.com/images/loading.jpg)
對於新能源來說,電池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不少車企也有自己專屬的技術,有的車企是在電池起火之前就將它滅掉,而有的車企是控制熱量排出電池包,其根本上都是在保護電池,不讓電池起火,增加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以上是我對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的理解,大家還對哪些新能源汽車有興趣,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他們的電池技術。
⑺ 如何判定新能源汽車是安全的有什麼檢測手段
引言:新能源汽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新能源汽車的車型有很多,大部分的車企已經展開了相關的研發,那麼如何判斷新能源汽車是安全的還是不安全的呢?有什麼檢測手段呢?
總結
新能源車輛的發展是一個可持續的過程,而且未來必將會有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完全的去替代油車的。但是至於到底是使用了什麼樣的驅動,還是不可知道。所以希望能夠及時的做出相關的研發,並且也能夠進行資本市場的投資。
⑻ 維修新能源汽車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在維修之前需要關閉高壓開關,在操作的過程當中如涉及到動力系統的維修,必須切斷動力電源。防止觸電,操作的時候必須按照操作的規定和流程佩戴號絕緣的手套和絕緣鞋、使用絕緣工具,在車輛的維修過程,必須遵守電氣電路的安全操作規程進行。
1、避免大電流放電電動車在起步、載人、上坡時,盡量避免猛踩加速,形成瞬間大電流放電。大電流放電容易導致產生硫酸鉛結晶,從而損害電池極板的物理性能。
2、嚴禁存放時虧電蓄電池在存放時嚴禁處於虧電狀態,電池使用後沒有電及時補充。
3、正確掌握充電時間在使用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准確把握充電時間,參考平時使用頻率及行駛里程情況,把握充電頻次。
4、經常檢查輪胎氣壓將輪胎氣壓保持在正確的胎壓,必須每兩星期或至少每月檢查一次輪胎氣壓。不正確的輪胎氣壓會造成耗電、行駛里程短,降低駕駛的舒適性,降低輪胎壽命並降低行車安全性。
5、防止暴曬溫度過高的環境會使蓄電池內部壓力增加而使電池失水,引發電池活性下降,加速極板老化,所以電動車嚴禁在陽光下暴曬,應停在陰涼處。
6、定期檢查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電動車的續行里程在短時間內突然大幅度下降十幾公里,則很有可能是電池組中最少有一塊電池出現問題。此時,應及時到銷售中心或代理商維修部進行檢查、修復或配組。這樣能相對延長電池組的壽命,最大程度地節省開支。
(圖/文/攝: 問答叫獸) 賓士S級 問界M5 理想ONE 別克GL8 小鵬P5 小鵬汽車P7 @2019
⑼ 新能源汽車安全嗎
新能源汽車安全嗎?大多數火災是由電氣故障引起的。
公安部消防局天津市火災證據鑒定中心副主任劉振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仍以電動汽車為主,電動汽車自身故障引發的火災主要集中在電氣系統方面。電動汽車的電氣系統包括高壓電氣系統、動力電池系統、熱管理系統、低壓電氣系統等。
根據劉振剛的簡要介紹,高壓電氣系統的主要故障是線路直接短路、電池固定帶與電池之間的放電保險絲、高壓線路端子接觸不良及缺陷等。動力電池的危險關鍵來自電池內部短路和外部短路,其中,電池內部短路往往發生在過充放電的情況下,很難完全防止。在電池組溫度不均勻、各電池模塊和單體內阻和容量不一致、機艙散熱能力下降的情況下,熱管理系統會降低電池充放電的循環效率,影響電池的功率和能量,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熱失控,影響電池的安全系數和可靠性,甚至引發火災。充電過程中的火災也是造成電動車火災的一個關鍵原因。從目前電動車火災案例來看,很多都與充電有關,症狀表現為電池管理系統與充電系統的匹配問題、充電器內部問題、短路問題等。電動汽車的低壓電氣系統與傳統燃油汽車相似。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在傳統汽車的基礎上增加了純電動部分, 混合動力 汽車的火災風險更加復雜。
新能源汽車安全嗎:關鍵是防止電池失控。
新能源汽車安全嗎?安全條例大多是推薦性的。
如今,新能源汽車市場巨大。無論是政策引導還是利益訴求,隨著資本的到來和保有量的增加,企業過度追求能量密度、續航里程、低端過剩等一系列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推動產品質量提升是全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目前新能源汽車有效規范有128項,涵蓋整車、關鍵系統及部件、介面及充電基礎設施等。根據工信部令第39號要求,新能源汽車產品准入有39項規范和1項技術條件,其中與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相關的 安全技術 規范31項,佔比近80%。如GB/T31485-2015《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對電池單元和模塊的過放、過充、短路等10項安全要求進行了嚴格規定。GB/T31498-2015《電動汽車碰撞後安全要求》對觸電和電解液泄漏防護提出了明確要求,如REESS在碰撞後30分鍾內不得起火或爆炸。
& ldquo現在,規范的制定存在一些疑問。& rdquo葉磊指出:一是現在電動車的安全規范基本都是推薦性規范;二是忽略了商用車的安全規范;三是 被動安全 實驗項目缺失。& rdquo有鑒於此,國家標准委也在組織相關單位完善補貨。GB《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安全要求》正在制定中,包括電池組、系統熱失控膨脹、系統低溫保護、過流保護等新的實驗項目。本規范建立於2016年8月,已經討論了7次。現在正式稿第二版已經發布,正在徵求意見。此外,國標《電工客車安全技術條件》也已制定並修改為初稿,正在徵求社會意見。
新能源汽車安全嗎?車企要做好安全防護。
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安全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設計之初就要考慮電芯、電池模塊、高壓系統以及整車的安全設計。同時,要做好硬體上的物理保護和軟體上的戰略保障。
劉振剛主張,首先,碰撞安全系數是考察新能源汽車安全系數的關鍵指標。基本上,動力電池和熱管理系統需要布置在車內不易被碰撞損壞的地方。同時,要利用必要的設計做好碰撞防護工作,如採用加強筋等措施。其次,電池艙的位置需要與乘客艙物理隔離,以防止電池艙著火後火焰迅速蔓延到乘客艙,縮短逃生時間;第三,動力電池在密封的電池盒裡。對於動力電池火災的早期滅火,可以考慮設置自動滅火裝置。第四,電動車使用高壓電,在使用、修理、滅火救援中基本都存在觸電的隱患,所以電動車需要特別注意高壓電的保護。
& ldquo新能源汽車廠商對產品安全負有主要責任,召回缺陷產品也是預防重大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 rdquo葉磊指出。據統計,2004年至2016年,全國共召回缺陷汽車1296輛,涉及汽車3669萬輛,其中涉及火災缺陷的召回313輛,涉及汽車1007萬輛,分別占總數和次數的24.2%和27.4%。雖然以傳統燃油車為主,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通過召回為消費者消除安全隱患、提高質量也將是後市場監管的關鍵環節。
今天的汽車編輯簡介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汽車編輯簡要介紹的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已經被大家正視。對於新能源合作夥伴來說,合理使用也是避免故障的有效措施,比如遵循用戶手冊上標明的充電規范和程序,定期保養,隨意停放汽車。
⑽ 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頻出,該如何緩解新能源車主的安全焦慮
想要緩解新能源車主的安全焦慮那麼汽車廠商首先就要解決新能源電動車電池安全問題,只有大力發展安全電池,同時要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安全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緩解車主焦慮。畢竟這些年來新能源汽車不斷地推廣,導致有很多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對於現在的消費者而言我們著重考慮的就是新能源電動車的安全,如果一輛汽車安全都保障不了,那麼消費者是不會為新能源電動車而買單的。
一、大力發展安全電池
近幾年,隨著電動車的普及,世界各地發生的召回事故越來越多,其中包括現代、通用、大眾、特斯拉、威馬、北汽、LG新能源、三星SDI等國內外主要的主機廠商和電池廠商。尤其是韓國的LG新能源,因為電池的安全性問題,陷入了嚴重的召回風波,並且為此付出了巨額的賠償,LG新能源汽車的相繼召回也給整個電池產業敲響了警鍾,提高電池安全性能已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