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能源汽車虧損
㈠ 收購完國能卻為何另起爐灶恆大造車力推恆馳背後有隱情
不得不說,房地產企業的「江湖做派」讓習慣了工程師文化的汽車業從業人員頗為吃驚,而一位消息人士更是用「卸磨殺驢」這個詞來形容恆大對國能新能源員工的管理。
「恆大一接手國能,就讓每個員工梳理崗位流程,分享資源,不明白的甚至還讓員工飛到深圳總部去逐條講解,而且對人員進行分流,研發和部分采購有用的就留下,去年年底就簽署了合同,剩下的研發、質量、生產、市場等部門的員工就都安排到恆大寶」。
雖然有不少帖子已經被刪掉了,但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筆者還是能夠看到很多類似說法的帖子。
寫在最後
在與多位消息人士溝通後,筆者對恆大造車的看法有點復雜,不可否認,無論是在產業鏈布局,還是大筆投入上,都能感受到恆大造車的「誠意」,雖然房地產與造車聯動的模式還有待驗證,但這也的確不失為一種創新模式,畢竟以恆大在房地產業的實力,如果玩得好也真的有可能玩出一條新的「造車之路」。
然而,恆大在天津工廠、員工調動、全員營銷等事情上的種種操作,讓筆者感覺「套路滿滿」,而這種「江湖做派」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有句話我們說了很多遍,但仍然需要不斷強調:任何不敬畏市場的造車者,最終也將被市場拋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上半年蔚來、小鵬、理想虧損合計近百億,這一數據釋放了什麼信號
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出現虧損的情況,說明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已經變得越來越激烈,同時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利潤也在出現明顯的下滑,並且還說明新能源汽車的製造成本出現了明顯的上漲。
在看到多家新能源企業出現嚴重虧損的情況後,很多網友也希望能夠知曉其中的原因,因為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得到了消費者的大力支持下,應該會迎來良性發展,然而事實卻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
一、新能源企業出現虧損的情況,說明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已經變得越來越激烈。
由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受到了很多人的看好,這使得很多人都想要發展新能源汽車項目,正是由於新能源汽車項目被無數人看好,才導致新能源領域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如果這種激烈勢頭不出現明顯下降的趨勢,那麼必然會導致新能源企業出現更加嚴重的虧損。
㈢ 為什麼新能源車賣一台虧一萬
之所以新能源車賣一台虧一萬是因為在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原材料上漲之後,新能源汽車就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才導致每賣出一台車虧損1萬左右。
㈣ E周動態|營業利潤下滑45%、比亞迪業績發布,新能源補貼延長2年!
以上便是湃客盤點的這一周新能源領域所發生的大事件。其中新能源補貼政策延期不論對車企還是想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無疑都是一大利好消息;美的收購合康新能、天美汽車首款車型發布官圖則說明更多企業看到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前景而試圖踏足這一領域;比亞迪以及恆大健康集團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報告卻恰恰說明了新能源汽車行業並沒有外界看到的那麼美好,其需要的投入以及風險都是巨大的。對於這些事件,不知作為消費者的你會有怎樣的看法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為什麼新能源車企個個虧損新能源車企賺錢為何這么難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賣的非常快,但是爭議也一直不斷。新能源車企不斷增多,但是大多數車企卻一直虧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隨著新能源行業市場的成熟,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然而真正盈利的企業卻沒有幾家。經過采訪汽車行業的人士,他們紛紛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虧損勢頭短期很難扭轉。
而且現在人們更加註重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問題。一些消費者覺得新能源汽車並不能夠滿足長途出行。一些人表示,這種新能源汽車只能在家門口使用,實際性價比並不高。所以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新能源汽車,但是仍然有一些消費者更傾向於傳統汽車帶給他們的便捷。
㈥ 騰勢新能源汽車怎麼樣
坐標東北,今年春節休假,不急著開工,在家呆了一個月,上街遇到過騰勢試車的車隊(我家滿洲里),開的挺快的,當時還感慨人做汽車的真敬業,這么冷的天都出來工作,感情還是電動車啊!應該很抗凍的,滿洲里的冬天得有零下30,反正手機是活不過一分鍾,這都能試車,其他地方肯定定行啊!
㈦ 新能源車企「賣一輛車虧10萬」,為何踩在「風口」上的它們還不掙錢
新能源車目前不漲掙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暴漲;二是新能源在進入市場前期進行戰略布局、研發、運營等需要大量的資金做支撐,新能源車也面臨僧多粥少的激烈競爭階段。
蔚來、小鵬、理想三家公司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基本上賣一輛車虧10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專家表示:這是正常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因為財報顯示虧損與企業長期投資、戰略布局有關,不能以一時的成敗論英雄。目前,新產品的研發跟新項目的投入使用,這些錢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出效果。這三家車企從營收上看,三家企業分別實現營收200多億元,148億元。和182.9億元。
㈧ 投入新能源汽車 恆大健康凈虧損32億
恆大新能源業務凈虧損32億,用於購買固定資產,設備以及研發。
賣房補貼車
3月22日晚間,恆大健康(00708.HK)發布盈利預警公告,稱2019年凈虧損約49億元,較2018年的14.28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其中新能源業務凈虧損32億。
恆大健康表示,虧損主要是由於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處於投入階段,購買固定資產及設備,研發等相關費用及利息支出增加。目前,恆大在造車業務方面投資已超3000億元,推出自有新能源汽車品牌恆馳,致力於創造「生產+技術+銷售」全產業鏈閉環。
與持續性投入的造車新秀不同,恆大在房地產行業紮根已久。根據恆大一月份披露的運營數據顯示,恆大房產完成了6000億的銷售目標,實現合約銷售額約6010.6億元。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國恆大率先啟動了「網上賣房」模式,並在2月16日宣布全國各樓盤在2月18日至29日期間,享75折優惠。
3月5日恆大公開的銷售數據顯示,2月完成合約銷售金額447.3億元,同比增長約108%;合約銷售面積約51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154%。
公告中顯示,恆大在2020年設定6500億元的銷售目標,預計增速8.1%。
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在2019年投資者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讓土地項目產生的銷售收入和盈利覆蓋掉造車虧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蔚來賣一輛車虧超10萬!2.5萬輛虧了27.45億,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蔚來賣一輛車虧超10萬!2.5萬輛虧了27.45億,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特別的火,主要原因是因為有以下幾方面,第一的話由於油價的不斷上漲,最高的時候92的汽油都要九塊多,這樣燃油車的話一公里都需要一塊錢了,排量大的車的話,第二的話國家是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給了很多政策和補貼面購置稅,上綠牌等等。所以最近幾年很多新勢力都在造電動車。畢竟有政策的支持。
㈩ 新能源汽車存在的缺點,還是別跟風了
其實電車已經是趨勢了,你再怎麼說也沒用了,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專利和技術壁壘極其難突破,國家肯定大力發展電車,實現彎道超車
主要缺點:1、續航里程數據雖然在不斷增長,但是官方公布的續航里程大多是理想工況,實際使用中要打折,如果是市區行駛,一般打8.0-9.0折,如果是在高速行駛,一般打6.0-7.0折,如果是在冬天行駛,一般打5.0-6.0折。
2、動力電池會持續衰減,有效續航里程每年都會放下掉。三年前買的車子續航里程500公里,三年後可能只剩400公里左右了。
3、充電樁普及度較低,目前的情況下,一般在一線城市的主要核心城區內,每個充電樁的平均覆蓋半徑在2公里左右,如果是非核心城區的,覆蓋半徑在5公里左右,比如你在廣州的天河區,一公里內能找到5到10個充電樁,但是到了南沙區、從化區這些地方,可能5公里都很難找到可以充電的充電樁。而且大部分充電樁都裝在比較偏僻的地段,不在路邊,很不好找。
4、充電時間較長,官方宣傳說30分鍾可以充滿80%,但是有個條件,即快充的充電功率需要80千瓦以上,普通快充充電樁功率一般在40千瓦左右,實際上充電時間要加倍。
5、高速公路和景區,或者二線以下城市,很難找到充電樁,大部分小區原有供電設施也無法符合安裝充電樁要求,物業也不同意私人安裝充電樁。
6、新能源車的二手車保值率較低,開了兩三年之後,想出手賣掉,沒人要。
7、對售後服務技師要求高,一般要求有電工證方可維修,導致車主只能到4S店去接受維修服務,但費用不一定很高。
新能源 汽車 損耗大
我們現在的交通趨勢肯定是越往更快更便捷的方式發展,而電動車最大的痛處,那恐怕就是在駕駛之後,電池總續航里程不如以往,我們日常的家用電動車就可以看出來,電池越用虧損度就越多,甚至有些時候不能達到總續航70%。
這與油車就恰恰相反,油車在用之後,整個零部件之間相互磨合,只要駕車愛惜,那用個十年八年的肯定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並且車子越用越省油,所以新能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能源 汽車 充電難
我們想去給新能源車型充電,就必須要找到指定的充電樁,並且充電樁還有車位。
我們之前在新聞上看到,國慶期間出去遊玩排隊40多分鍾等待充電樁,這個真的是較為致命,甚至有的時候充電樁的型號與車型不匹配,有時候沒電了又找不到充電樁,恐怕只能去呼叫救援了,這額外費用的產生,會讓車主格外的心疼。
其實電車是否能取代燃油,我傾向於是燃油車的補充,至少在目前為止,或者說十年八年內,大家喜歡調侃 汽車 取代馬車,智能機取代諾基亞登功能機,數碼相機取代膠片相機,那麼大家有沒有對比一下馬車和 汽車 ,智能機和功能機,數碼相機和膠片相機是一回事嗎?是完完全全地降為打擊好不好,那麼電車和燃油車呢?他們的差距有嗎?是技術進步還是別的原因?人家取代是真的技術進步,是真的性能,便捷性摔幾條街吧!但是電車別的摔幾條街,在一些方面還完完全全被燃油車壓著一頭,而 汽車 對比馬車,這種進步和電車對比燃油車能對比嗎?
實際使用中,起碼電池補充能量這一點,在相當長時間都沒辦法超越燃油車,哪怕你小區都是充電樁,滿大街都是充電站,你自己可以假設一下用車情況,你覺得有燃油車加油方便快捷嗎?不管快充還是換電池,都沒辦法秒殺加油對吧?至於低溫高溫續航打折這個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加油方便,比如我的一個小踏板,加滿油也就一百多公里,如果路況差,上坡多,或者帶了重物,可能連一百都跑不掉,但是我從來不擔心這個問題,因為等油表報警我去加油站,塊的話五分鍾,排隊哪怕幫個小時,我也是可以預期的,充電呢!從你插上充電線開始,起碼也要以小時計算吧!別說電車車,哪怕騎電摩,我都要第一時間看電量,但是燃油車有幾個在乎油表,基本上車打火就走,油表報警了就進加油站二三十分鍾就基本滿血,如果看加油站人多,馬上開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