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
㈠ 新能源汽車前景及趨勢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表示發展越來越現代化,也體現著技術越來越先進,新能源汽車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緩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時,也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㈡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將會大步前進,有望取代燃油汽車。
一、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3.69萬輛,同比增長140.7%;出口額11.02億美元,同比增長271.6%;純電動汽車出口2.15萬輛,增幅為136%;出口額3.63億美元,同比激增1122.9%。
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車得到快速發展,以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1.4億計算,可以節約石油3229萬噸,替代石油311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6339萬噸,相當於將汽車用油需求削減22.7%。
結合中國的能源資源狀況和國際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預計到2025年後,中國普通汽油車占乘用車的保有量將僅佔50%左右,而先進柴油車、燃氣汽車、生物燃料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將迅猛發展。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建議:
1、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在行業標准和規范等方面還不夠完善,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質量與安全問題還有更高期待。這也倒逼新能源汽車領域加速變革,實現行業的良性發展。
與此同時,也要加強高水平的國際開放合作,推動全球協同創新,讓中國和各國一起,共同推動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2、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要強化創新驅動,瞄準技術制高點,企業要在個性化定製方面下功夫,推動品牌建設,要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㈢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是什麼樣
新能源汽車市場現在逐步由政策驅動型向市場驅動型轉變。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一種大趨勢。以下是關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部分介紹:1、簡介:新能源汽車的官方定義是採用非常規車用燃料來作為動力來源在這里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而在目前市場上純電車顯然成為了新能源車的代表混動和燃料電池線路齊頭並進。2、未來趨勢:目前新能源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雖然面臨電池、安全等諸多問題但隨著石化的減少和空氣污染的嚴重化以及國家對新能源(據悉海南已提出2030年全域禁售燃油車)的支持新能源將是汽車發展的大勢所趨但需要漫長的過程絕非一蹴而就。
㈣ 新能源汽車趨勢
趨勢當然是不斷的被市場接受並快速推動發展啦!中國政府已經向全世界做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承諾。並且新能源汽車企業蓬勃發展,C端用戶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這都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逐步向市場化工業化轉態邁進。除此之外,新能源背後,技術的進步帶來的驅動力也加持著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因此,技術驅動下的成本降低對於新能源時代意義重大。新能源時代不僅僅是減排,而且往後成本比過去更低,這將會真實的推動社會朝著可持續發展的狀態發展。
照例先放結論:大邏輯:出於能源安全的考慮,我們肯定會大力發展新能源並嘗試主導。而新能源汽車又是產業鏈最龐雜的,是我們未來工業彎道超車最好的賽道,所以一定會大力扶持。小邏輯:對於汽車這個物種來說,即使對中國來說,也已經是一個存量市場了。 但是對於新能源車來說,卻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增量市場。 汽車裡面套著新能源車,存量套著增量。所以,只有能把存量和增量的邏輯都理清楚並做好的廠家,才能最後沖出來。下面主要是對新能源汽車存量和增量市場的一些討論。這是我的幾篇學習思考之一,來自啟發俱樂部-李豐專場。寫下來理理自己的思路,同時作為記錄可以回顧。另外,因為是自己的學習思考,所以可能會對原文有一定的曲解,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李豐老師的想法的話,請一定去讀他的原文。如果侵權,請聯系我刪除概要如下,可以先看看有沒有興趣再往下看:引子:先拿智能手機在中國崛起做比喻市場:增量市場與存量市場的不同本尊:中國新能源車現在處在哪個階段今後:中國新能源車的競爭力在哪裡今天講第二部分:增量與存量市場,其實是消費邏輯的不同,同樣就導致的市場邏輯的不同。概括的說:增量靠市場手段,存量靠產品實力這也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一些商業現象,比如:為什麼小米會在2012年之後出現並且高速增長呢為什麼華為要從2015、2016年之後才開始得到了你們的認可呢?這些都與當時市場是增量性質還是存量性質有關。對於新能源車來說,應該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吧。首發於:小林的雜七雜八增量市場什麼是增量市場:就是這個市場本身在用戶群上在非常快地擴大,而且大部分是第一次使用該產品,就是有非常多的沒用過的人要進來准備開始用了。這個時候:增量市場的概念就是我只要在里邊待著我就能長大。也就像雷總說的,只要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增量市場時的消費者: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或剛開始接觸和使用一個產品,所以導致的結果是你不太容易判斷到底哪個產品適合你、哪個產品你喜歡。你也不知道願意為什麼功能來付某種價格、你願意采購什麼樣特性的東西。因為你還是第一次用,你還不了解到底什麼適合你、你喜歡什麼、你願意付多少錢、什麼是好東西。增量市場下的消費決策因素:在增量市場里通常什麼手段最有效?通常marketing最有效。就是我怎麼最先接觸到你,讓你認知到有一個這樣的新產品你應該試一下,我最先接觸到你,我就有最大的機會把你轉成我的消費者。直白點,先搞市場先圈地。嗯,很現實也很殘酷。小米是不是當時就是用1999元+高端發燒機的極致性價比來佔領消費者心智的。這里強調下,沒有任何一絲小米產品不好的意思。存量市場什麼是存量市場:直白點說,用到這個產品的人基本上都用了。上帝都已經進門了,韭菜已經被收割完了。就意味著大家那張餅的大小已經差不多了,長得不太大,所以大家要解決怎麼切餅的問題,就意味著我要多了就必須你要少了。存量市場時的消費者:存量市場最典型的特點叫作消費者的成熟度顯著提高.就是你終於用了好多部智能手機之後,兩三部之後,你終於開始知道你喜歡什麼類型的智能手機,哪些功能對你最重要,以及什麼樣的應用和軟體系統對你是最好的.以及你喜歡手機具有什麼樣的設計和某些功能特點.存量市場下的消費決策因素:成熟消費者:有判斷能力了,不那麼好忽悠了,開始有自己的鑒別、要求和購買需求.所以那個時候就變成了:各自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會最終被得到認可。華為的高端形象,也是正好在哪個時期通過自身過硬的產品力及剛好市場留下來的空白樹立起來的吧。對於新能源車來說呢?回到新能源車,是增量是存量?卻是一個有點繞的命題。對於汽車這個物種來說,即使對中國來說,也已經是一個存量市場了。但是對於新能源車來說,卻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增量市場。汽車裡面套著新能源車,存量套著增量。所以兩種市場下的商業邏輯可能都得考慮。在存量的車這一部分:大家對於一台好車的認識基本已經有了認知了,不管是燒油的還是充電的,都首先是一台好開的車。關於如何造一台好車,我們自己的名族品牌其實現在都沒怎麼說好。所以彎道超車是可以,該補的功課卻一個都不能少啊。在增量的新能源這一部分:看看有沒有廠家能夠在這一塊先最快的觸達消費者及佔領用戶心智了。目前來看:蔚來的用戶企業、理想的奶爸車、小鵬的理工男硬扛特斯拉,苗頭還是好的。如果有一家車企能把增量和存量的功夫都做好的話,前景應該會很不錯的。
㈤ 新能源汽車前景怎麼樣發展趨勢
目前,全球能源和環境系統面臨巨大的挑戰,汽車作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需要進行革命性的變革。因此,世界各國都紛紛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我國更是將其列入到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其發展高度關注,陸續出台了各種扶持培育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6)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49.7萬輛,成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國家。專家預計,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145萬輛。
從應用領域來看,截至2015年12月底,新能源汽車用於公共領域的比例為65%, 而且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2015年4月,私人領域份額超過公共領域,達到最高值61%。汽車限購城市是私人領域推廣的主要貢獻者,貢獻度前三名為上海(26%)、北京(14%)、深圳(8%)。
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鼓勵機制還會持續,力度上也越來越大,除了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貼外,以後地方政府還會陸續出台一些優惠政策,例如購置稅優惠,停車收費優惠等,還將會提供一些行駛上的便利,比如新能源汽車不限行等。再隨著電池技術進步,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將大大提升充電便利性,降低購置成本,也會加快促進電動轎車進入家庭的速度。
面對當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良性的市場與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更主要的是,要打造出適合市場可持續性發展的好產品,要從傳統的汽車產品、充電設施、車輛服務和車聯網領域,逐步擴充至以滿足用戶綠色出行為核心需求的智慧出行生態圈,全方位覆蓋到新能源車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人們打造更加環保、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㈥ 新能源汽車趨勢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呈現以下特點:1.兩極分化明顯:由於中國重視環保並且對新能源行業有良好的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企業正以更少的成本做更多的事情。新能源汽車要求更高並且要求更嚴格。這無疑也將是對目前相關國家車企產品質量以及技術等硬性限制條件的新一輪嚴峻考驗。在此背景下產品性能、汽車製造技術、汽車服務等方面將成為各企業的競爭點。這樣新能源汽車是否有創新是否有核心技術是否有完整的產業鏈就決定了市場份額競爭的最終結果。顯然在加速市場優勝劣汰的條件下內部分化是必然發生的現象。2.電氣化標簽越來越清晰:新能源電池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至今盡管在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電池製造技術、維護過程管理等各個方面存在諸多缺陷但仍充分具有傳統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所固有的發展優勢。不少汽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即使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燃油電動汽車、混合燃氣動力柴油汽車和純動力電動汽車仍將在中國市場上優勢並存但是"電動化""仍將成為未來的汽車發展趨勢標簽。3.智能網路的未來:在今天看來大數據、物聯網和打造智能家居這三個概念已經不再陌生。智能、信息網路和工業自動化的相關概念以及應用正在逐漸進入千家萬戶同樣也正在逐漸滲透到電動汽車電子工業的相關技術創新發展上。如果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應用能夠擴大到電動汽車零件製造上那麼新能源汽車就能利用""起步晚""的優勢步入科技前沿。汽車工業發展到今天功能化的趨勢越來越突出而網路技術就是這種多維延伸的一個分支。新能源汽車廠商們為搶占市場制高點都致力於為產品增加更多附加值部署先進的輔助驅動系統對接成熟的智能網路技術、嵌入式感測器、雷達等新的配套組件。"
㈦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團(600104.SH)、蔚來-SW(09866.HK)、理想汽車(02015.HK)、小鵬汽車(09868.HK)、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銷規模、競爭格局、滲透率
行業概況
1、定義
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指進行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活動的企業集合。
新能源汽車按照能源供給和應用領域,有兩種分類方式,具體如下:
2、產業鏈剖析:大型企業已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按照用途可劃分為乘用車、商用車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服務等應用領域。
從新能源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企業包含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寧德時代、大洋電機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主要有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國產企業以及特斯拉、寶馬等外資廠商;而下游主要有國家電網、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車充電及後市場服務商。大型企業如比亞迪等,已經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行業發展歷程
「八五」期間,政府開始組織相關部門展開了對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隨後電動汽車列入國家攻關項目。歷經了一系列策劃之後,201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從試點到全面,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歷經轉型階段,由「政策導向性市場」逐漸向「市場導向性市場」轉型。
行業政策背景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規劃涉及購置補貼政策、節能減排政策、電池充電樁配套產業政策等,部分匯總如下:
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2020年10月,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產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汽車供需水平較為平衡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上升;隨後2016、2017年受到騙補事件及補貼倒退的影響,產銷量增速放緩。至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將在2020年基礎上再退坡2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54.5萬輛,同比增長159.5%。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政策也是企業在2021年加大生產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6%。2012-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1.28萬輛到2021年的352.1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呈現波動性,范圍在95%-103%之間,在合理的范圍內小幅波動,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供需較為平衡。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為99%。
2、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口規模呈擴大趨勢。2021年全年進口新能源汽車14.37萬輛,同比上升10.03%。
註:海關總署的新能源汽車統計口徑包括混合動力客車(10座及以上)、純電動客車(10座及以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以及純電動乘用車。
2017-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車22.29萬輛,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及出口金額都大幅上升,總計出口量55.46萬輛,同比增長148.8%,在出口金額方面,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金額為108.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6%。
2017-2020年,我國新能源進口量大於出口量,處於貿易逆差狀態。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額首次大於進口額,由貿易逆差轉為順差。
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速上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全國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年,在2015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里的佔比首次突破1%關卡,我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國汽車總銷量比例)達到13.4%,較2020年大幅上升。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注冊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其次為江蘇、山東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亦較多。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數據截至2022年9月14日。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市公司的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其中不乏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小鵬汽車(09868.HK)等龍頭企業。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亦較多,有亞星客車(600213.SH)等上市企業,安徽省有蔚來-SW(09866.HK)、江淮汽車(600418.SH)、安凱客車(000868.SZ)、漢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業。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
2、企業競爭格局
依據乘聯會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乘用車零售銷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58.4萬輛;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實現零售銷量43.11萬輛;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國,實現零售銷量32.07萬輛,其他企業排名如下: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退坡,競爭加劇
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市,市場進入轉型階段,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趨勢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㈧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是什麼
以下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的介紹:1、新能源發展現狀:新能源汽車的官方定義是採用非常規車用燃料來作為動力來源在這里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等。而在目前市場上純電車顯然成為了新能源車的代表混動和燃料電池線路齊頭並進。2、發展趨勢:新能源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雖然面臨電池、安全等諸多問題但隨著石化的減少和空氣污染的嚴重化以及國家對新能源(據悉海南已提出2030年全域禁售燃油車)的支持新能源將是汽車發展的大勢所趨但需要漫長的過程絕非一蹴而就。
㈨ 新能源汽車的前景如何
2021年,中國汽車產業走過了極其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與晶元短缺、原材料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中國汽車市場在危機與挑戰中持續升溫,市場總體呈現出超預期的表現,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一抹不可忽視的亮色。
2021年,中國汽車產業走過了極其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與晶元短缺、原材料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中國汽車市場在危機與挑戰中持續升溫,市場總體呈現出超預期的表現,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一抹不可忽視的亮色。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2022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表示,預計2022年我國汽車新車銷量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4%。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7%。
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汽車消費乃至整個消費的亮點和新增長點,自2015年以來保持60%的復合增速。2021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滲透率不斷提升。前11個月累計產量突破300萬輛,銷量接近300萬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2021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610萬輛,同比增長3.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已由過去的以政策驅動為主轉向了市場驅動。
展望2022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判,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300萬輛,同比增長8%;商用車銷量為450萬輛,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
峰會上,比亞迪乘用車產業辦公室主任熊甜波對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預判是,局部變數,前景可期。其中「四新」值得關註:一是新拐點: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符合「S型曲線」,10%-15%是快速上升拐點;二是新認知:國貨新潮,自主新能源崛起正當時;三是新增長:新能源陣營擴軍,多元化產品聚焦各細分領域滿足更多元需求;四是新服務:全渠道時代強勢來襲,構建新消費體驗。預計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總量將達到500萬-520萬輛。
陳士華認為,從長期發展來看,當前我國汽車市場仍處於普及初期向普及後期過渡階段,新車銷售由增量市場逐步轉向存量市場。雖然2018年我國汽車市場出現了波動,但縱觀歷史,汽車發達國家在普及階段也出現2-4年左右的波動。根據這一規律判斷,我國汽車市場產銷目前已處於短期調整的尾聲,未來將保持溫和的增長態勢。
據了解,自2016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其專業、權威的預判,對於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走勢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聯系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