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永康新能源汽車補貼
①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補貼政策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由於是新興技術領域,為了引導產業的良性、高速發展,國家給出了不同的政策補貼,其中「整車銷售補貼」就是對於廠家、消費者的一大福利。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在符合國家補貼要求的新能源汽車報價基礎上,按照檔次不同分別給予對應的價格減免。那麼這個補貼檔次是怎麼劃分,新能源車的補貼又是怎麼計算的呢?維新關注」優能工程師」,教你學會專業全面的新能源汽車維修,讓你的成長看得見。
所以,根據補貼公式:補貼額度=里程補貼標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系數×車輛能耗調整系數,我們以一台續航里程400公里、電池能量密度135Wh/kg,整車質量1595kg ,百公里耗電量13kWh/100km 電動汽車來計算,該車的各項指標分別達到續航補貼5萬元,電池能量密度系數為1,車輛能耗系數為1.1,將數值代入公式後得出該車的補貼金額為5萬元×1×1.1=5.5萬元。
② 買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優惠政策
購買新能源車政策:
1、2014年7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2018年元旦前,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連購置稅的公告》提到,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徵車輛購置稅。
2、具體到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准和技術要求方面,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標准設置兩檔補貼,續航250km以下的車型取消補貼,250≤R<400的車型補貼1.8萬元。
3、2019年補貼政策2019年3月26日起實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符合2018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
按照2018年補貼政策對應標準的0.1倍補貼,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6倍補貼。
過渡期期間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和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政策另行公布。
定義
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因國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稱為「低公害汽車」,2001年以日本國土交通省、環境省和經濟產業省制定了「低公害車開發普及行動計劃」。
該計劃所指的低公害車包括5類,即: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以甲醇為燃料的汽車、排污和燃效限制標准最嚴格的清潔汽油汽車。
③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是什麼
2018年2月13日,財政部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由四部委聯合起草的《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1、補貼方案削低補高、進一步鼓勵技術進步。2018年新版補貼方案里,將「提高技術門檻要求」作為開宗明義的首條綱領,明確提出要鼓勵高能量密度、低能耗車型應用,將補貼資金顯著傾斜於更高技術水平的車型,而且維持對燃料電池的補貼額度不變
2、分階段過渡,為車企預留准備和切換時間/空間。本次補貼方案相比此前歷次補貼政策不同的是,其首次出現了「分階段執行」的管理思路。簡而言之,就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執行不同的補貼政策。出現該方式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政策為2018年2月份才出台,此前的政策空白期中產銷的新能源汽車採用新辦法實在說不過去(先後關系);二是距離2016年12月30日財政部等四部委制定的舊補貼政策過去僅一年出頭,頻繁調整給車企帶來的壓力確實很大;三是新車型的技術指標調整、開發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僅標定試驗就得花費至少數月時間。
3、去繁就簡,簡政放權降低車企行政審批壓力和成本。由於補貼政策、公告目錄、推薦目錄、免徵購置稅目錄等政策文件具有緊密的關系,因此車企在產銷過程中必須應對大量的申報、審核、調整工作。某車企專門負責目錄申報工作的負責人就曾在私下說過,一年下來光這個活就得專門調集人手加班加點干,而且經常是突擊戰(早上目錄早領補貼)。新補貼政策顯然是充分考慮到了這一實際情況,因此重點出台了以下三點細則:一是「2017年目錄內符合調整後補貼技術條件的車型,可直接列入新的目錄。」,也即是可以不用重復經歷完整的申報流程;二是「地方政府不得要求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檢驗」,也即是車企可以明確免除地方政府再次檢測的額外要求和無意義行為;三是「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一視同仁執行免限行、免限購、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等支持措施」,也即是大公告賜予「全國通行」的權利,無需每一個產品型號均到每一個省份進行單獨的申請檢查。
4、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嚴防新式騙補等亂象滋生。對車企的簡政放權並不意味著全面放鬆,事實上,新政策高度凸顯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新思路。比如,要求「加快建立三級聯網的新能源汽車監管平台」、「建立整車和電池一致性抽檢制度」、「設置舉報電話或網上舉報平台」、「建立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統計、審查、處罰機制」。上述舉措著力於維護新能源汽車穩定的產銷秩序、嚴防騙補、提升產品安全。特別是整車和電池一致性抽檢制度,更是十分及時和重要,具體點講,少數車企可能會在「高能量密度優惠」和「成本壓力」下再次鋌而走險,採取「優劣參半」的方式生產產品、攤銷成本、騙取補貼,新思路的提前出台,將極為有力的震懾和扼殺這些不法企圖。
(1)、堅持精細化分檔。2017年正式版本中將純電動乘用車簡要分成了3個檔次,由於政策是在2016年制定,這一處理方式可以理解。但在2018年仍然延續就不太符合市場現狀了,因此2018正式版本與此前流出的草案版本「高度相似」的實行了5個檔次劃分,堅持了精細化的分檔思路。這個情況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產品豐富程度在大幅提升,二是請大家以後千萬不要對網上流出的草案版本置若罔聞,雖然草案會與正式版本有所出入,但空穴不來風,早了解早做准備不是壞事。
(2)、未過度削低補高。2018年正式版本中,直接取消了低於150公里續航里程的純電動乘用車國補資格,並將此前150-200km段3.6萬元的補貼額度下調為1.5萬元,削幅2.1萬元;將200-250km段削減為2.4萬元,削幅1.2萬元;將250-300km段削減為3.4萬元,削幅1萬元,但不低於300km續航的車型補貼額度不降反升。這種削低補高思路與此前草案版本的思路再次一致,但不同的是,正式版本相對於草案版本並沒有非常嚴厲的削低150-200km段車型,而是有所保留,削幅降低了0.5萬元。這表明,經過各方勢力博弈,A00級車型短期內的尾大不掉讓管理方意識到,過於激進的削低將容易產生斷崖式發展現象,從穩定角度出發,減弱了對A00級車型的打壓力度,給予了A00一口喘氣的生機。
(3)、技術指標進一步加嚴。能量密度方面,120Wh/kg成為電池包的入門標准,相比此前90Wh/kg就能獲得1倍的標准補貼,新標准將該指標直接提升了30Wh/kg,提升幅度高達25%,並且首次劃出了160Wh/kg的檔次,為超高能量密度車型的出現預留空間(2017年推薦目錄和2018年首批推薦目錄中,能量密度最高分別達到152.9Wh/kg、158.07 Wh/kg)。與此同時,百公里能耗要求也進一步加嚴。2017正式版本中限值較低,以1000kg、1600kg、2000kg三種整備質量為例,其百公里能耗上限分別為14.5kWh、21.7kWh、23.7kWh,且無系數考核。2018草案中則出現了系數考核跡象,該跡象在正式版本中得以印證,想要拿到基本系數(1),各類車型就必須滿足優於5%以上的不同質量段的能耗限值要求。而且,限值也明顯收緊,1000kg、1600kg、2000kg三種整備質量的能耗上限分別為13.05 kWh、19.53 kWh、21.3 kWh,加嚴程度約為10%
④ 新能源車有什麼補貼
隨著補貼的金額貼著1-2萬的價值量來走,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購置稅和補貼兩項的權重已經開始逆轉了,而各個主要地方政府的通行權是推動新能源汽車取捨的核心,這點是當前很現實的問題
總量來看,目前的油價和經濟狀態不支持放量,但是30萬的限價主要針對的是外資高端的純電動汽車,如奧迪E-tron、賓士EQC、寶馬iX3等等,這些定價會在30萬之上的車就沒有了。而PHEV方面0.85萬元,對接下來寶馬和賓士的PHEV影響並不大。最大的變數在於特斯拉國產化以後,能否快速在2020年下半年後者2021年的時間點把車價往30萬以下拉動
⑤ 2018年新能源汽車政策細化補貼標准
近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從整體補貼金額來看,有增有減,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能耗水平等都有更詳細的規定。新政策的補貼門檻從100公里提高到150公里,不同補貼檔位的里程范圍細化,從3檔增加到5檔。只有電池續航400公里以上,才能獲得最高等級的補貼。同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行駛里程不低於50公里。深圳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當然,我們更關心的是深圳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現行補貼標准:
⑥ 買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優惠政策
購買新能源車政策:
1、2014年7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2018年元旦前,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連購置稅的公告》提到,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徵車輛購置稅。
2、具體到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准和技術要求方面,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標准設置兩檔補貼,續航250km以下的車型取消補貼,250≤R<400的車型補貼1.8萬元。
3、2019年補貼政策2019年3月26日起實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符合2018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
按照2018年補貼政策對應標準的0.1倍補貼,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6倍補貼。
過渡期期間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和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政策另行公布。
定義
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因國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稱為「低公害汽車」,2001年以日本國土交通省、環境省和經濟產業省制定了「低公害車開發普及行動計劃」。
該計劃所指的低公害車包括5類,即: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以甲醇為燃料的汽車、排污和燃效限制標准最嚴格的清潔汽油汽車。
⑦ 新能源汽車補貼多少
新能源汽車補貼是每輛車8000元。
廣東省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活動公告顯示,個人消費者在省內購買「廣東省汽車以舊換新專項行動」推廣車型範圍內的新能源汽車新車,並在省內完成機動車注冊登記的,可申請新能源汽車綜合使用補貼。
公告強調,該補貼與「廣東省汽車以舊換新專項行動」補貼不重復享受。省級財政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消費者給予新能源汽車綜合使用補貼8000元/輛。
活動期限為2022年5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購車合同日期須在此期限內。消費者完成機動車注冊登記並獲得行駛證後應及時提交補貼申請,申請日期須在2022年11月30日前,逾期申請不予補貼。如財政補貼資金使用完畢將另行公告結束日期。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額度取決於續航里程和電池能量密度。不同的續航里程對應不同的補貼金額,在此基礎上,將電池能量密度對應的補貼倍數相乘即可得到國家補貼金額。此外,新能源汽車還可以享受地方補貼,簡稱「土地補貼」。
地方補貼的具體金額按地方政府下達的標准執行,但補貼金額最高不得超過國家補貼的50%。「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新政策自2018年6月12日起正式實施。純電動汽車的綜合續航以300公里為分界點。進一步降低對續航300公里以下純電動汽車的補貼,增加對續航300公里以上純電動汽車的補貼額度。
插電式汽車補貼金額整體降低2000元,降低後補貼金額為22000元(續航50公里以上)。純電動汽車,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達到400公里以上,可獲得補貼5萬元。續航里程300-400公里的車輛可獲得4.5萬元補貼;續航里程250-300公里的車輛可獲得補貼3.4萬元;續航里程200-250公里的車輛可獲得2.4萬元補貼;續航里程150-200公里的車輛可獲得1.5萬元補貼;150公里以下的綜合續航里程沒有補貼。
除了續航里程作為補貼標准外,電池能量密度決定最終補貼金額。電池能量密度為105-120wh/kg的車輛(以續航里程補貼金額為准)補貼0.6倍;電池能量密度120-140wh/kg的車輛補貼1倍;電池能量密度140-160wh/kg的車輛補貼1.1倍;電池能量密度為160wh/kg及以上的車輛將獲得1.2倍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