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市場群體
1. 電動車市場不只有特斯拉,龐大的中產需求誰能滿足
如果說特斯拉打造出高端用戶期待的電動車,上汽通用五菱為底層人民呈現出接地氣的電動車方案。那麼,誰來滿足中產階級對電動車的需求?這個市場的承接者,最大的可能仍然是傳統大廠。
今年的疫情,讓電動車市場擠出了很多水分,對公領域的大幅萎縮,使得電動車在私人領域的真實情況得以展露。日前,乘聯會公布了上半年新能源市場銷量排行榜,十款上榜車型,頗值得玩味。
相比於新奇玩家,中產家庭擁有更廣闊的用戶基盤。廣汽新能源Aion系列,正是希望把握住中產家庭對電動車的用車需求。GEP2.0純電平台,保證了Aion系列在續航里程、充電體驗方面的水準,也帶來了優秀的車內空間以及底盤表現,滿足了中產家庭對駕乘舒適性的要求。而對智能網聯技術裝配率的合理安排,讓Aion系列有效控制住物料成本,給中產家庭帶來高性價比的電動車產品。
產品與服務的升級,對於主流家用消費者的影響,將是潛移默化的。對於傳統和未來的均衡考量,也是最考驗主流家用純電動車的產品定義與成本控制的地方。如何打動中產家庭,將是「AionS」們需要持續解決的問題。
寫在最後
在Top-Down與Down-Top兩條路線的作用下,早期用戶對於電動車的態度,往往出現或極左、或極右的偏向。但隨著電動車逐漸普及,人們對於電動車的認知也會趨於成熟,在接納新技術的同時,傳統而質朴的價值觀也將重回視野。
如今,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已經開始從兩個極端走向中間地帶,中產家庭將成為支撐起電動車邁入規模化軌道的主力軍。而這個大市場,一定也是未來合資品牌全面電動化後最為看重的市場。比如大眾巨資投入、預計今年下半年在國內投放產品的MEB平台,就是為了在電動化時代再造一個MQB,逐步將現有的燃油車用戶基盤迭代至電動車。
此時,自主品牌借電動化之機向上占據主流用戶的窗口期,其實最多隻剩下3年。在跨國巨頭們還沒有完全開創市場之前,抓住難得甚至是唯一的機會,在主流家用車市場搶占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先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哪些人群是成為電動汽車的購車主力
現在由於汽車的普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自己的汽車,所以在出行的方面,大家也一般都會選擇汽車出行,因為比其他的公共出行方便都要方便快捷,這樣可以省掉很多浪費在等車上面的時間。
哪些人群是購買這些電動車的購車主力呢?就是上班族。上班族都是定受了高等教育的,而且他們的上班時間也都穩定,可以採取定時定點的充電。所以他們可能就會購買電動汽車,這樣就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保護而且也不用每天去擠地鐵和公交車。而且電動汽車的造價要比油耗汽車高一些,上班族的經濟實力是可以承擔的起,所以以後上班族將會成為電動汽車的購車主力。
3. 電動汽車的主流消費群體到底是哪些人
電動汽車的優點是使用,費用比較低並且噪音小,它的主要消費人群是對時間要求並不高的人另外行駛距離較短的人。因為電動汽車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充電等等
4. 電動汽車的主流消費群體到底是哪些人
電動汽車的優點是使用,費用比較低並且噪音小,它的主要消費人群是對時間要求並不高的人另外行駛距離較短的人。因為電動汽車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充電等等
5. 微型電動車市場前景好嗎為什麼車企紛紛開發自己的微型電動車
我們的電動車,微型電動車生產的理念沒有錯,體型縮小了,但是方向卻卻錯了,道路擁擠是因為道路狹窄而堵塞,如果我們的車企將新能源電動車改成像西方一樣,將電動車設計為,前後,座秩,而不是橫向,座位,會很好的解決道路擁堵,所以他們的腦袋瓜子實在是愚蠢,我們設想一下,橫縣行走在路上,和縣哪個容易造成擁堵?顯而易見,但是我們的車的設計者卻看不出這一點,實在是愚蠢
目前,街上的微型電動車隨處可見,那微型電動車的市場前景真的有那麼好嗎?下面我和大家簡單談一談微型電動車。
1.政策方面。從2019年開始微型電動車市場開始萎縮,主要原因是受補貼退坡政策的影響,因此,業界普遍認為微型 汽車 的發展會受到限制。但在2020年1月,工信部部長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就表示,原來定的2020年底之前新能源 汽車 的補貼將完全退出,現在工信部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促進 汽車 消費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研究和評估新能源 汽車 的政策,退坡的政策可能要平緩一些。所以從這兩個消息來看,新能源 汽車 的市場還是有一定前景的。
2. 需求方面。目前城市是純電動 汽車 的最大戰場,微型電動 汽車 在擁擠的城市道路中能夠充分展現出經濟,環保,不限行的優勢。而且在城市道路比較擁擠的地方,微型電動 汽車 清秀的身材容易掉頭,對於每天需要上班的工作者來說,道路限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如果擁有微型電動 汽車 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3.價格方面。微型電動 汽車 在價格上也有很大的優勢,當下, 汽車 消費觀念一直在進步,微型電動 汽車 無疑是城市代步的最佳選擇。
4.技術方面。由於如今的電池技術尚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一味地追求高性能高續航,不顧安全強行提升電池的密度,這就給微型電動車的發展留下的隱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電動車起火的新聞,但是微型電動車對於電池的技術要求不是很高,更加適合當下電動車的發展。
5.雙積分政策。 雙積分及平均燃油消耗量積分和新能源 汽車 積分,政府從這兩個維度對乘用車企進行積分考核管理。平均消耗的負積分可以與新能源 汽車 積分進行交易抵償轉讓的。也就是說,如果車企沒有生產新能源 汽車 或產量不夠,要想不遭到停產高油耗車型的處罰,就需要向其他製造商購買新能源 汽車 積分來補償自己的負分。而技術壁壘不高的微型電動車自然成為車企的權衡之策。
6.定位方面。微型電動車本身的市場定位就是較為小眾的消費者群體,隨著以後純電動 汽車 技術的成熟,續航里程低,車身空間小,實用性不大的微型電動 汽車 的市場前景,還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的考慮。
以上就是我對微型電動 汽車 是否有好的市場前景的一些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超微型 汽車 在大城市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是城市理想的交通工具。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口越來越集中,交通越來越擁堵。停車難,堵車已經成為常態。在城市道路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緩解交通壓力,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公共交通和超迷你 汽車 ,但公共交通的便利性遠不及私人交通工具,高官權貴從來沒有說喜歡坐公交的。超大城市應該大力發展類似豐田irod,雷諾tiwiy這類迷你個人交通工具。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有做更小的車,才能惠濟更多的人群。一個城市,只發展大型 汽車 ,最後將導致只有少數高管和權貴才能開 汽車 。
微型電動車前景如何、車企紛紛開發微型電動車,表面上看,這是具備一定因果關系的兩個問題,但實際上它們之間並沒有太直接的因果關系,或者說關系不大。也就是說,很多車企開發微型電動車並不是因為看好它的市場前景,而是錯綜復雜的原因。下面分別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微型電動車市場前景好嗎?
微型電動車的市場前景取決於四個重要因素:價格、純電動車的整體發展趨勢、其它新能源車的整體發展趨勢、用車文化的改變
一、價格
這是現階段,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制約所有純電動車發展的一個先決因素,同時也囊括了微型電動車。現階段很多微型電動車補貼後的價格維持在5萬元左右,同等價位可選擇的燃油車數不勝數,關鍵是可以選擇尺寸更大的轎車甚至SUV。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除了無奈選擇,很少有人主動選擇。
二、純電動車的整體發展趨勢
沒有大家?哪來小家?道理很簡單,微型電動車的發展必然緊跟純電動車的發展,不可能一枝獨秀。歸根結底,純電動車的發展趨勢由其環保屬性所決定,這個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很難有一個明朗的前景,必然會被其它更適合的新能源車所代替。
三、其它新能源車的整體發展趨勢
目前,氫燃料車嶄露頭角,就目前儲備技術而言,前景似乎更加明朗。所謂的加氫站、製造成本問題,其實只是資金、布局問題,只要前景明朗、大部分車企鎖定發展,這些問題都將隨之解決。事實上,在節能減排方面,氫燃料車並沒有明顯硬傷。
四、用車文化的改變
這是一個消費心智問題,就像美國人喜歡皮卡、歐洲人喜歡兩廂車/旅行車、日本人喜歡方盒子微型MPV的道理一樣。很顯然,國人更喜歡尺寸相對更大的轎車,同時對SUV也是情有獨鍾。過去,國人之所以選擇微型車,是因為整體車價偏高,沒有更好的選擇。隨著國產車的不斷崛起, 汽車 價格的整體下探,微型車自然而然淡出視線。用車文化可能會改變,但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收入、車價、 汽車 消費觀等都有直接關系。
綜上所述,微型電動車前景不太樂觀,價格、純電動車的發展趨勢、新能源車的發展趨勢,以及用車文化等都是微型電動車在發展過程中必然面對的挑戰。
為什麼車企紛紛開發自己的微型電動車?
企業的經營由戰略決策而定,而戰略決策取決於大環境的變化,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判斷。
一、尋找突破口、提前布局
現階段,純電動車處於萌芽階段,尋找突破口、提前布局車型等都是車企必做的工作,以防患於未然。相對於失去未來潛在市場,這些代價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二、滿足節能減排要求
這點非常簡單,所有車企都必須符合相關要求,開發微型電動車最為簡單、時間最快、成本最低,站在企業經營角度上看,確實無可厚非。當然,如果只是完全、單純的應付,就失去了本質上的意義。
三、純電動車與氫燃料車的核心構架可以通用
純電動車與氫燃料車本質上最大的區別就是電池不同,也就是說兩者的通用性極強。就現階段技術來看,未來主流新能源車必然是純電動車、氫燃料車中的一種。既然能共享構架、共享平台,新能源車又是必然趨勢,那麼就找不到不發展純電動車的理由了。
綜上所述,車企開發自己的微型電動車有不得而為之的因素,也有退而求其次的理由,也有不得不做的提前布局和儲備技術的原因。總而言之,就是現在要活下去,以後要活的更好,然後代價和風險又不能太大。
中國下一輪 汽車 市場的爆發一定在鄉鎮市場,鄉鎮市場存在大量的交通工具升級需求。而且這個市場普遍能接受的價格在4萬左右的四座小型車,以滿足短途出行為主,續航在150公里左右足夠滿足這樣的需求;同事國內存在大量二車需求家庭,即家中已經保有一台燃油車可以滿足長途出行,而家庭短途通勤如買菜接送孩子,走親戚購物,上班等等都需要一台經濟環保且不受限牌制約的家庭通勤 汽車 。這個市場非常龐大,所以小型車,微型車開發的市場一定是很有前景的。
我個人認為,微型電動車在城市很有市場,因為基本上都是上班族上下班代步使用。
我在各地城市道路上都能看到各種租賃的微型電動車在路上行駛。上面還打著廣告「0排放,掃碼租賃」等信息。
現在微型電車的最大問題還是動力性能太差,0-100怎麼也的10秒,要不怎麼開啊。並線加塞都費勁
在市裡開微行很好!
粗狂與節約的進化
有手續的「老年代步車站」
6. 屬於微型純電動車的時代,還能維持多久
最近大家可以發現,微型純電動的銷量,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勢頭。五菱宏光MINIEV在10月份的銷量,達到了20631輛,超過特斯拉Model3,問鼎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此外,歐拉R1,奇瑞eQ,寶駿E100等車型,也是榜上有名。因此現在,屬於微型純電動車的時代,終於來了。但是這種趨勢,好像也不能維持太久。
微型純電動車在中國會如何發展?
既然如此,微型純電動車在中國會如何發展下去呢?首先,我認為微型純電動車也是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產物,確實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出行壓力,在一線城市,由於限購限行,買一個微型純電動車,日常通勤,也挺方便的,而且停車不佔地方。
其次,微型純電動車今後要突破現有的瓶頸,續航至少要達到400公里左右,安全性至少要滿足碰撞標准,在一些舒適性配置上,至少要達到10萬元燃油車的水平。那麼純電動微型車一方面會成為家庭的輔助用車,另一方面,可以解決一二線城市擁堵問題,停車難問題。那麼微型純電動車,就能長期發展下去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細分
根據車型:轎車、大巴、特種車、低速車
根據人群:日常生活代步、接送孩子、自駕、接送領導、公務出差等
8. 特斯拉汽車屬於哪些消費者群體
特斯拉在國外的定價就是5999,6999和7999,屬於高端的。進入中國後,因為稅費和汽車業現在的總經銷商製造成的中間環節高額利潤的原因,定價更是上了一層樓,基本上要125萬以上才可能買到。
適合的消費群體為:
1、首要條件是高收入人群
2、年齡偏年輕一些,有活力的
3、著重塑造環保理念,接受新觀念,勇於嘗鮮的比較活躍的小眾群體。
比如演藝界的,傳媒裡面的新媒體界的,新興科技的投資人,小米等智能手機的前鋒們,房產界裡面的年輕才俊們,高調的富二代們。
4、還有一些私營業主,商界成功人士,比較有錢,又喜歡嘗鮮的。
9.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1.總體市場:市場驅動成為發展主動力。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以政策驅動為主,出於自願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很少,市場的作用力很小。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步從政策驅動型市場向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型市場轉型,市場的作用力將明顯提升。
2.市場結構:家庭主體市場規模快速壯大。當前,我國新能源乘用車購車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即高級別車型和低級別車型佔比較大,適合主流家用的A級車佔比很低。從新能源乘車市場銷售結構看,2020年B級及以上車型銷量份額為39.4%,A0級及以下車型銷量份額為42.0%,A級車型銷量份額僅18.6%,遠低於燃油車市場60%左右的水平。
3.產業格局:產業生態與格局進入加速重構期。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全面角逐的時代,多元化競爭格局進一步向縱深發展。面對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跨國汽車公司加快進入我國的步伐,新一代電動化產品不斷投入市場,憑借傳統燃油車樹立的品牌優勢,跨國汽車公司對自主品牌的沖擊將日益明顯。
4.產業融合:新能源汽車與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產品形態向智能座艙發展,基於語音識別的人機交互系統不斷優化,車輛遠程式控制制、OTA升級等功能加速普及,車道偏離預警、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等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率不斷提升。
10. 為什麼說年輕人才是純電動汽車的最大消費群體
現在新能源電動汽車擁有國家補貼,所以對於年輕人選擇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話不僅能用更少的錢選擇一款更多配置的車,而且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節省油耗也能大大降低年輕人的經濟負擔,相對來說性價比更高一些。所以現在對於新能源電動汽車車企來說,年輕人才是以後純電動汽車的消費主要群體,至少在短時間內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