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電動汽車技術論文3000字

電動汽車技術論文3000字

發布時間: 2022-11-12 16:48:29

❶ 高分 電動車英文論文,急!!!

查到10篇關於電動車的文獻。
我想能適合樓主的可能有個一篇兩篇吧。
如果樓主感興趣,可以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我發給你全文。

[1]O'Keefe, M., K. Bennion, and N.R.E. Laboratory, Comparison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ower Electronics Cooling Options. 2008: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2]Shabashevich, A., et al., Consumer Ready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Team-Fa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http://www. teamfate. net/technical/UCDavis_Spring2007_TechReport. pdf, 2007.
[3]Rousseau, A., S. Pagerit, and D. Gao.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 Strategy Parameter Optimization. 2007.
[4]Syed, F., et al., Deriv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Power-Spli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Model.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06. 55(6): p. 1731.
[5]Moreno, J., M. Ortúzar, and J. Dixon, Energy-Management System for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Using Ultracapacitors and Neural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6. 53(2).
[6]Miller, J.,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ropulsion System Architectures of the e-CVT Type.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6. 21(3): p. 756-767.
[7]Markel, T. and A. Simpson.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Storage System Design. 2006.
[8]Wang, C., O. Stielau, and G. Covic,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a contactless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harger. Instrial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2005. 52(5): p. 1308-1314.
[9]Musardo, C., et al. A-ECMS: An Adaptive Algorithm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Management. 2005: IEEE; 1998.
[10]Faiz, J., et al., Sensorless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inction motors used in electric vehicle. Energy Conver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2003. 18(1): p. 1-10.

❷ 求教關於電動汽車未來發展前景展望的畢業論文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之一.1881年特魯夫(Gustave Trouve)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電動三輪
車時,使用的是鉛酸電池.目前,仍有不少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採用新一代鉛酸電池.近十多年來,
鋰離子動力電池在電動汽車生產中得到應用,越來越顯示出其優越性.
美國學者麥斯J.A.Mas通過大量實驗提出電池充電可接受的電流定理:1)對於任何給定的放電電流,
電池的充電接受電流與放出容量的平方根成正比;2)對於任何放電深度,一個電池的充電接受比與放電電
流的對數成正比,可以通過提高放電電流來增大充電接受比;3)一個電池經幾種放電率放電,其接受電流
是各放電率接受電流之總和.也就是說,可以通過放電來提高蓄電池的充電可接受電流.在蓄電池充電接
受能力下降時,可以在充電的過程中加入放電來提高接受能力.
汽車動力電池的性能和壽命與很多因素有關,除了其自身的參數,如電池的極板質量、電解質的濃度
等外;還有外部因素,如電池的充放電參數,包括充電方式、充電結束電壓、充放電的電流、放電深度等
等.這給電池管理系統BMS估計蓄電池的實際容量和SOC帶來很多困難,需要考慮到很多的變數.
WG6120HD~合動力電動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是建立在SOC數值的管理上.SOC(state ofcharge)指的是電
池內部參加反應的電荷參數的變化狀態,反映蓄電池的剩餘容量狀況.這在國內外都已經形成統一認識.

❸ 結合中國汽車企業的現狀,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1000字以上的論文

戰略性新興產業之新能源汽車:中國車企沖頂
2010年10月18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發改委隨後在對有關決定解讀時指出,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行業升級轉型的方向。我國要在未來形成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汽車工業體系,必須超前部署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當前,要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以產業聯盟系列化為途徑,著力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速形成知識產權,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而有關規劃實際上已經將中國新能源汽車10年內的發展目標定為全球第一。若這一規劃成真,中國汽車企業將有望通過新能源汽車的跨越發展一舉登上全球汽車產業的王者寶座。
2009年9月,我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提出,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同年12月,我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意味著未來10年我國節能減排任務艱巨。我國工業能耗大約佔70%,而汽車是工業能耗大戶,我國每年新增石油需求的2/3用於交通運輸業。截至2010年10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約1.99億輛。若未來國內機動車完全更新換代為新能源汽車(價格按每車10萬元計算),則整個市場規模將高達20萬億元(這還未考慮到出口)。因此,發展新能源汽車不但有助於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同時也代表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其市場空間極其驚人。
根據《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到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計劃達到100萬輛,動力電池產能約達到100億瓦時。
此外,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初步實現產業化,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化;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萬輛以上;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產業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達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達到世界第一,年產銷量達到1500萬輛。
因此,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即將面臨爆發期,可以預計該產業中將會涌現出許多高速成長的企業,而這些企業也將會在資本市場獲得良好的表現,極具投資價值。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支持全面加強
現代電動汽車一般可分為三類:純電動汽車(PEV)、混合動力汽車(H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近些年在傳統混合動力汽車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一種外接充電式(Plug-In)混合動力汽車(PHEV)。目前全世界各國對電動汽車都非常重視,許多國家都開始投入大量資金開發電動汽車。
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政策由來已久。「十五」期間,投入8.8億元設立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並取得重要進展,形成了「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基本形成電動汽車自主開發的技術平台。所謂「三縱」是指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三橫」是指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驅動電機、動力蓄電池。此外,電動汽車也被列入我國「863」計劃12 個重大專項之一。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支持政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鼓勵節能環保和小排量汽車,減少現有汽車能源消耗和排放;二是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補助插電式(plug-in)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支持政策的走向是:
(1)一攬子政策推動整個產業發展、補貼范圍擴展到私人購車領域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一攬子扶持政策將於近期上報國務院審議,如審議通過,最快年內有望實施。一攬子扶持政策將從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售後服務和回收利用等各個環節入手,制訂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投融資政策等。我國還准備設立國家層面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產業化專項,重點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技術改造。這將是我國第一次針對一個產業提出一攬子扶持政策。
近期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范圍從對公交、公務、市政、郵政等政府采購補貼逐步擴展到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
2009年1月,國家啟動「十城千車」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首批列入了13個城市。09年底試點城市由13個擴大到20個,選擇5個城市對私人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試點。
2010年5月,政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消費者在6月18日之後,每購買一輛節能型汽車,將獲得3000元的補貼。6月,出台對於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辦法,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2)通過補貼扶持和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體的發
展,並重點支持關鍵環節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通過規定補助范圍、對象,並需要滿足一系列的支持條件,來引導試點城市建立相關配套設施和示範推廣工作。通過《推薦車型目錄》和國家標准,來引導申請補助的汽車生產企業及其新能源汽車產品,提高和保證產品性能參數,重點扶持具備一定產能規模和完善售後服務體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
目前,發改委正在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0年本)》,在鼓勵類產品中,新增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其中包括電池管理系統、電機管理系統、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電路集成以及充電設備等。
在配套設施方面,國家電網2010年將建設75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和6200個充電樁,2015年前將建設1700個充電站。南方電網也宣布2010年將建設超過80座充電站。
在國家和行業標准方面,我國已制定並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相關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共計42項,其中22項已列為新能源汽車產品准入的專項檢驗標准。2012年前,我國將基本建立與產業發展和能源規劃相適應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標准體系。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近期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未來以純電動車為主要發展方向
面對純電動汽車(PEV)、混合動力汽車(H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等不同的技術選擇,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我國新能源車發展路線將以純電動汽車作為主要戰略取向,近期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考慮到技術發展現狀,而將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作為未來長期的發展方向。
經過近10年的自主研發和示範運行,中國在電動車產業技術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大幅度縮小;中國電動車領軍企業與國外電動車技術的先行車企正在同一起跑線上成長。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將是3到5年內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的主導方向。在「十二五」電動車發展規劃中,小型純電動車將得到充分重視。
動力電池:以鋰電池為主要發展方向、以錳酸鋰+鈦酸鋰為正負極搭配方式
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部件成本占電動車整車成本的30%至50%,同時也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到2015年,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化;到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技術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動力電池環節,我國力爭突破動力電池瓶頸。到2015年,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2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2元/瓦時,循環壽命穩定達到2000次或10年以上。到2020年,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20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1.5元/瓦時以下。
目前二次電池包括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電池等。雖然影響電池性能及決定其相對優勢的因素很多,但是比能量是最重要最直觀的一個指標。從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到鋰電池,比能量越來越高。與鉛酸電池、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比較,鋰電池的優勢明顯,因此作為發展方向的鋰電池將會在電動汽車領域廣泛應用。我們預計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的市場規模達到180億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普及期,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規模將達到2880億元。市場容量巨大,且增長迅速。
鋰電池單元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四部分組成。正極材料是決定電池性能的關鍵,目前市場應用的主流正極材料包括鈷酸鋰、錳酸鋰、三原材料和磷酸鐵鋰,其中錳酸鋰和磷酸鐵鋰可以說是各領風騷。由於磷酸鐵鋰產品存在一致性、低溫性能、高倍率放電性能和成本等問題,因此我們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將主要選擇錳酸鋰路線。從目前市場主流新能源汽車看,除了比亞迪堅持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其他公司也基本都選擇了錳酸鋰路線。
在負極材料方面,雖然碳材料一直處於主導地位,但是我們預計鈦酸鋰的出現將會顛覆行業格局。鈦酸鋰是一種性能優異的負極材料,由於電位過高,鈦酸鋰並不適合與磷酸鐵鋰搭配,反而錳酸鋰+鈦酸鋰體系是較優的一種選擇。錳酸鋰+鈦酸鋰體系的優勢包括:近乎完美的安全性、使用壽命更長、可以快速充放電、結合錳酸鋰具備整體成本優勢等。因此我們認為錳酸鋰+鈦酸鋰體系將會是未來正負極材料的主要搭配方式。
電解液約占鋰電池成本的15%,電解液中關鍵材料六氟磷酸鋰約占成本一半,目前六氟磷酸鋰國產化程度很低,毛利率更高達70%;隔膜是鋰電關鍵材料中技術壁壘最高的一種高附加值材料,占鋰電池成本的20%左右,由於技術含量高,目前國內80%的隔膜需要進口。可以預計動力鋰電池用隔膜的發展方向是耐高溫、多層隔膜、高強度、高保液能力。
驅動電機:我國驅動電機技術進步明顯
驅動電機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直接影響整車的動力性及經濟性。驅動電機主要包括直流電機和交流電機。目前電動汽車廣泛使用交流電機,主要包括:非同步電機、開關磁阻電機和永磁電機(包括無刷直流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其中,非同步電機主要應用在純電動汽車,永磁同步電機主要應用在混合動力汽車中,開關磁阻電機目前主要應用在客車中。
車用電機的發展趨勢包括:第一、電機本體永磁化:永磁電機具有高轉矩密度、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優點。我國具有世界最為豐富的稀土資源,因此高性能永磁電機是我國車用驅動電機的重要發展方向。第二、電機控制數字化:專用晶元及數字信號處理器的出現,促進了電機控制器的數字化,提高了電機系統的控制精度,有效減小了系統體積。第三、電機系統集成化:通過機電集成和控制器集成,有利於減小驅動系統的重量和體積,可有效降低系統製造成本。
在驅動電機方面,經過「九五」、「十五」、「十一五」國家對電動汽車用電機系統的集中研發和應用,我國已自主開發了滿足各類電動汽車需求的驅動電機系統產品,獲得了一大批電機系統的相關知識產權,形成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車用驅動電機系統批量生產能力。
目前,我國自主開發的永磁同步電機、交流非同步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已經實現了與國內整車產業化技術配套,電機重量比功率顯著提高,電機系統最高效率達到93%以上,系列化產品的功率范圍覆蓋了200kW以下電動汽車用電機動力需求,各類電機系統的核心指標均達到相同功率等級的國際先進水平。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在產品集成度、可靠性和系統應用技術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❹ 新能源汽車的論文

你自己按照個人情況改改!摘要:本文從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現狀開始,利用營銷中市場的概念和SWOT分析法,闡述和分析了海口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闡明了海口新能源汽車還屬於產品的導入期,並建議「先公後私」引入新能源汽車等觀點。
關鍵詞:新能源汽 SWOT 產業化

在石油能源嚴重緊缺、節能呼聲日益高漲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 「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並規劃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動力車目標挺進的戰略。從2009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產品導入期,由科技部牽頭的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應用工程將全面啟動。新能源汽車將在我國一批中心城市全面開花,並有望形成一定規模。 各家汽車企業都希望能夠占據先機,從日益膨脹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分到更大的一塊蛋糕。繼北京奧運會之後,於2010年舉辦的上海世博會也將為新能源汽車加速發展提供了契機。而上海市作為下屆世博會的主辦城市,有關部門表示,為迎接世博會,明年上海將有1000輛左右的新能源汽車投入使用。那麼對於中國最南端的省會城市並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的海口市,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又是如何呢?

一、市場=購買規模+購買力+購買慾望

1. 海口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沒購買規模
根據數據顯示:2008年底海口市常住人口180多萬人,2008年12月31日,海口市機動車保有量28.7萬輛,較2007年增長8.24%。目前新車入戶日均100輛,高峰期達380輛,年增長3萬輛,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機動車駕駛人40萬人。隨著海口市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改善,私家車成為機動車增長的新亮點。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15.28萬輛,比上年增長18.6%,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10.48萬輛,增長26.5%。民用轎車擁有量8.61萬輛,增長25.6%,其中私人轎車擁有量6.78萬輛。據了解,在5年的機動車增長過程中,私家車佔了46%,位居全國前列。但是從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來分析,海口的汽車市場前景還是非常的廣闊。
2. 海口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沒購買力
《2008年海口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8年全年海口市生產總值(GDP)實現443.18億元(不含農墾,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4%,已連續11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經濟增長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從三產業情況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1.4億元,增長8.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3.28億元,增長1.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8.5億元,增長14.4%。一、二、三產業結構為7.0:25.6:67.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3573美元(按平均匯率),比上年增長8.0%。2008年末,全市城鎮從業人員29.1萬人(不包括私營企業、鄉鎮企業從業人員及個體勞動者),比上年增長3.2%,其中,在崗職工人數28.9萬人,增長6.5%。全年實現新增就業人員31313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2377人,職業技能培訓11798人,其中再就業培訓5730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1290人,創業培訓1149人。按照眾泰2008EV公布基本型以11.98萬元的市場價格出售的新能源汽車來看,它創造了目前國內純電動乘用車領域的最低價,但這一價格與傳統汽車相比,仍高出了一大截。如果用鋰電池改造一個傳統動力的轎車,附加成本是15萬元-16萬元,而如果是公交車,就是50萬元-60萬元。所以從人均生產總值和就業情況來來看,海口居民購買電動車的購買力還比較弱。
3. 海口的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沒購買慾望
日前,新華信針對消費者的新能源汽車購買意向調查顯示,僅有7.8%的被訪者表示肯定會購買新能源汽車,超過七成以上的被訪者態度不明朗,另有16.5%的被訪者表示肯定不會購買。是什麼原因導致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表現遲疑?此次調查顯示,「車價太高」成為阻礙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原因。其次,對新能源車「技術不信任」、「擔心維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也是消費者不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理由。新能源汽車普遍售價過高,而純電動以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都需要電源等基礎設施的支持,如果政府財力不能給予足夠的補貼,或者無法建成完善的充電設施,相對於技術成熟穩定的傳統動力車型而言,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這一新生事物的認識還不足,所以從購買慾望來看,海口的大部分居民沒有夠買新能源汽車的意向。
市場=購買規模+購買力+購買慾望,從市場構成的三要素來看海口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沒購買規模,從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來分析,還是非常的廣闊,但是從人均生產總值和就業情況來來看,海口居民購買電動車的購買力還比較弱,由於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車價太高」 、「技術不信任」、「擔心維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使其購買慾望偏低。

二、海口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的SWOT分析

1. 海口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的優勢(strength)分析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我國乘用車市場的高速增長態勢將至少再持續15 年,需求年均增長率大致相當於GDP 增長率的1.5 倍左右。2009 年轎車將大量進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具備購車能力)。從定性角度看,轎車市場至少還將有20 年的快速增長。如果國內GDP2020 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話,2020 年前後我國將超過美國,汽車需求量將達到2000 萬輛,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
自1988年,海南建省並成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以來海口市便獲得了十佳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 等城市美譽。海南一貫的發展思路是旅遊島、環保島、健康島,新能源汽車便是這個城市的另一種環保和健康。 從海口市的經濟發展前景和汽車市場發展規模來看,在城市的公交、計程車、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2. 海口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的劣勢(weakness)分析
(1)交通擁擠、混亂。近5年來海口機動車和駕駛員數量持續增長,給道路交通管理帶來了空前的壓力。據了解,海口現有城市道路859條,總長度1797公里,機動車擁有量為25萬輛,且正以每日200輛的速度增長著,其中私家車佔有量高達26%,以當前海口的交通網路顯然是無法滿足機動車行駛需求的。其次,城市中心區域道路改造速度緩慢,對原有道路改造還未形成系統工程,特殊是多頸路,斷頭路長年以來未得到有效改造。嚴重製約著其他主幹道的通行及分流量能力。再次,還存在精態道路交通及建設滯後問題,如海口現有的停車場因不能容納下過多的車輛,導致司機在一些路段兩旁停車。這使得本來就不寬的道路變得更加狹窄。還有就是海口交通發展落後,市民出行方式單一,摩托車、私家車等出行成為市民首選,使道路資料利用率降低。如府城的中介路是海口摩托車與風采車泛濫最為嚴重的地方之一。在候車店旁,擠滿了摩托車與風采車。他們佔道搶客,阻礙了其他過往車輛的正常通行,輕易引起堵車。海口交通警力不足,路面管控點,盲區過多,人們的交通, 觀念淡薄,公交車的線路重疊嚴重,站點安排不合理。有些路段的塞車嚴重,特別是節假日或上下班高峰時,交通是混亂不堪。
(2)車位供小於求。資料顯示,目前,海口的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6萬輛,並以每年2萬多輛的速度遞增。據了解,目前海口市平均每天有60多輛新車上路,而在一天之間增加這么多車位顯然不太現實。在未來幾年內,不論是小區車位還是公共車庫都會更加趨於緊張。
交通混亂、堵塞、車位難求,不僅是海口汽車市場,也是海口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個致命症結。
3. 海口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的機會(opportunity)分析
(1)政府鼓勵。今年2月5日,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出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宣布為鼓勵節能汽車發展,中央財政將對購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鼓勵全國13個試點城市率先在公交、計程車、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辦法》明確規定,中央財政對購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按同類傳統汽車的基礎價差,並適當考慮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給予一次性定額補貼。其中,長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是此次補貼的重點,混合動力客車最高每輛補貼42萬元,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客車每輛補貼分別高達50萬元和60萬元。
(2)新能源汽車技術逐步成熟完善。在「十五」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和清潔汽車科技行動攻關計劃的基礎上,「十一五」期間,在「863」計劃中又啟動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繼續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這期間,我國科技計劃累計投入近20億元,分別組織實施了「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確立了「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即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三種整車技術為「三縱」,多能源動力總成系統、驅動電機、動力電池三種關鍵技術為「三橫」。目前,我國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車技術,建立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技術平台,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關鍵零部件體系,開發出一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實現了小批量的整車能力。在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布局中,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混合動力車「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通過持續開展的技術攻關,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日益成熟。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面,我國在系統集成、可靠性、節油性能等方面進步顯著,依據不同混合度方案,實際路況運行節油10%至40%,混合動力整車產品開始小批量進入市場。 在純電動汽車方面,我國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使用大容量鋰離子動力蓄電池的純電動客車在奧運中心區的規模應用,代表了當代國際純電動大客車的先進水平。純電動轎車具有成本優勢,已開始小批量出口歐美,國內市場需求也不斷加大。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我國的整車集成技術、動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車的可靠性有了新的提高,無故障間隔里程與國外同步達到3000公里,燃料經濟性優於國外燃料電池汽車,並取得了「新一代整車控制器」、「兩擋變速器」、「氫電系統安全性碰撞」等一批原創性研究成果。
4. 海口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的威脅(threat)分析
(1)技術問題。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電池技術是主要瓶頸。研製成本低、體積小、持續能力強,並且使用壽命長的電池是破解新能源汽車難題的關鍵。此外,如何保證由電機系統組成的動力總成與整車匹配,是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2)產業化問題。 我國能源汽車戰略應盡快形成上下一盤棋的局面。而當前各地爭相上馬新能源汽車聯盟和產業基地,或將導致更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不利於新能源戰略的推廣。 另外,國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並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迎接產業化的到來。在混合動力汽車關鍵零部件領域,國內企業的產品可靠性以及自動變速箱生產經驗等方面均與國外產品存在一定差距。
從海口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的SWOT分析來看,海口市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有著發展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優勢,同時由於城市交通的混亂、堵塞、車位難求等劣勢,制約著海口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但由於我國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鼓勵和支持,各民族自主企業的發奮圖強,攻破了新能源汽車的層層技術難關,海口新能源汽車市場又面臨了新的機遇。

三、發展前景建議

1. 引導消費者改變消費觀念
多年來的汽車消費習慣導致人們對汽車新事物——新能源汽車的認識存在諸多偏見,例如價格太貴、性能不穩定、使用不方便和維修太貴等等。無論是政府還是汽車廠家都應該從各個方面去正確引導消費者,讓他們對新能源汽車有一個正確而客觀的認識,讓汽車消費更加理性和科學。倡導汽車新消費=環保+誠信+車德的理念,使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感受到自己作出的社會貢獻。
2. 解決交通混亂、車位難求的現狀
海口目前總的交通狀況是交通網路發展緩慢與車輛眾多之間的矛盾,貫穿海口的交通。還有停車問題、佔道拉客問題等一系列的問題構成海口市交通的主要問題。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必須制定海口交通短期改造計劃及長期建設規劃和相關政策解決車位難求的現狀。
3. 政府加大鼓勵和指導力度
新能源汽車除了混合動力之外,純電動車及其他代用燃料車應由國家統一標准。啟動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在3至5年的補貼期內增強自主創新產品競爭力,以順利進入產業化階段,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使其售價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建立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產業結構,如充電站、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心,聯合生產廠家建立和完善售後服務體系。
4. 「先公後私」引如新能源汽車
海口新能源汽車還屬於產品的導入期,建議先從公交、計程車、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逐步改變消費者,特別是私家車主的消費觀念,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私家車市場。

❺ 混合動力汽車論文

日本美國HEV發展情況比較

摘要:社會對環境和節能的重視有力地促進了混合動力電動車輛的發展。本文首先綜述了日本、美國混合動力電動車的發展現狀,介紹了它在日本、美國的發展情況,然後選取主要的商業化的和概念混合動力汽車,分別是本田Insight、豐田Prius、福特Prodigy、戴姆勒克萊斯勒ESX3、通用Precept,重點對比了它們的技術參數,最後展望了混合動力電動車的商業化前景及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混合動力 電動汽車 比較

1 引言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將內燃機、電動機與一定容量的蓄電池通過控制系統相組合,電動機可補充提供車輛起步、加速時所需轉矩,又可以存儲吸收內燃機富餘功率和車輛制動能量,從而可大幅度降低油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混合動力汽車雖然沒有實現零排放,但其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等綜合指標能滿足當前苛刻要求,可緩解汽車需求與環境污染及石油短缺的矛盾。所以自從90年代以來,全球颳起了研究混合動力的風暴。日本豐田率先將混合動力車商品化,於1997年推出Prius,隨後的時間里,多家日本汽車公司實現了多款混合動力的商品化。在美國,柯林頓政府上台不久,為了開發新一代汽車,由美國政府促進,於1993年9月29日發起了新一代汽車夥伴計劃即PNGV,目標是開發低油耗的混合動力汽車。然而該計劃最終被廢止,沒有達到預訂的2005年左右推出商品化的混合動力汽車的目標。

2 日本混合電動汽車發展概況

2.1 政府的發展規劃

日本汽車保有量佔全球第二位,由於人口密集,國土狹小,石油100%依賴進口。因此,日本對EV\HEV的研發十分重視。早在1992年,日本政府宣布將允許投放市場20萬輛電動車的計劃,但是沒有實現;2001年7月,日本開展了「低公害車開發普及行動」,將EV\HEV列為重點開發的低公害汽車之列,並制定了專門的政策,以促進EV\HEV的普及應用;2002年提出從2005年開始大幅度限制尾氣排放,制定了《新長期排放限制》的標准,准備用於2005年以後銷售新車的一項排放法規;2002年2月26日,日本中央環境審議會大氣環境領域的一個專門委員會(環境大臣的咨詢機構)提出了一份將要納入這項法規的尾氣排放標準的咨詢提案。這項提案的內容包括將顆粒狀物質(PM)含量比現行標準的要求最大削減85%,將氮氧化物(NOx)削減50%等一些內容,該法規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EV\HEV的發展。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預計在2010年將達到210萬輛。

2.2 各大汽車公司所做的工作

1)豐田

豐田是全世界第一台正式批量生產的混合動力車的製造者,自從1997年開始,Prius就開始在日本銷售,2000年起便在北美、歐洲及世界各地公開發售。目前,Prius已經在中國上市。到了2001年,豐田又在日本推出了Estima混合動力小貨車、使用弱混合動力的皇冠豪華小轎車和Dyna混合動力輕型貨車。豐田商業化的車型已經達到5款,表1是豐田主要銷售的混合動力車型。

http://album.sina.com.cn/pic/4b82795902000h6r
2005年11月30日,豐田汽車正式宣布,豐田混合動力汽車累計已經超過了50萬台,到今年十月末,全球已經接近銷售了51.3萬台。表2是豐田混合動力車型累積銷售情況:
http://album.sina.com.cn/pic/4b82795902000h6s
為了在實現低排放的前提下,提高車輛的動力性,在2003年,豐田汽車把新一代的混合動力系統Hybrid Synergy Drive引入到了第二代的Prius上面。在2005年,他把這套系統的使用范圍擴展到了對動力性能要求更高的SUV車型上——雷克薩斯的RX400h(日本名為Harrier Hybrid)和Highlander Hybrid(日本名為Kluger Hybrid)。

2)本田

在混合動力車方面,目前本田公司主要銷售的兩個品牌,一個是1999年推出的「INSIGHT」,一個是2001年推出的「CIVIC」。本田還在混合動力車的開發上,通過研究新型發動機、鎳氫蓄電池等追求動力高效化;通過開發新型輕質鋁車身、樹脂油箱等謀求車輛的輕型化,使汽車達到每公升汽油可行駛35公里的世界最高水平,並且使汽車尾氣排放達到世界最嚴格要求的標准。

3 美國混合電動汽車發展概況

3.1政府的發展規劃

1973年OPEC組織對西方國家石油禁運給美國政府敲響了警鍾。1976年卡特總統簽署EV/HEV研究開發和示範法案,授權美國能源部執行和管理EV/HEV研究計劃,但是直到九十年代初電動車的研究在美國才真正開始。1990年10月布希總統簽署清潔空氣法嚴格規定了汽車排放的標准,同月加州政府也有了新的規定,即要求汽車製造商在加州銷售的車輛中百分之二必須是零排放車輛,而當時只有純電動汽車才可能達到零排放車輛的要求。

1991年1月美國先進電池聯合會成立,成員包括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以及美國電力研究院、美國能源部,正式開始了政府與企業聯合開發電動汽車的新時期。1992年麻省州和紐約州正式採用了加州零排放車規定,同年布希總統正式簽署能源政策法案,有關EV/HEV研發成為此法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此法案,聯邦政府將第一筆經費撥給國防部從事EV/HEV的研發和示範。1993年,美國柯林頓政府推出了新一代汽車夥伴計劃即PNGV,要求聯邦政府部門從1993到1995年度大量購買包括EV/HEV的替代燃油車。PNGV制訂了10年開發計劃,目標是80mpg(約3L/100km)的低油耗汽車。

2002年1月9日,10年計劃尚未結束,美國能源部部長斯潘塞·阿伯拉罕在各大汽車公司首腦參加的會議上宣布,根據總統布希的國家能源計劃,降低美國對進口石油依賴性,決定成立一個新的汽車研究項目,叫做自由車(FreedomCAR),該項目的長期目標是高效、價廉、無污染。研究先進、高效的燃料電池技術,用氫燃料作動力,不產生任何污染。改項目繼續對電動汽車進行專項研究,但是重點是發展氫燃料電池電動車。

3.2 PNGV概念車

按照PNGV的時間表,在1999年以前為濃縮並集中技術目標階段,1999~2001為生產概念車階段,2001~2005年為生產性樣車階段。按照上述開發時間表,經過各參與單位的6年努力,PNGV的中期目標已經實現。在2000年底特律國際汽車展上福特和通用汽車公司展示了其柴油復合動力概念車,同年2月22日,戴姆勒克萊斯勒在華盛頓國家博物館公布了其PNGV復合動力概念車。PNGV計劃在2002年被終止,原因是80MPG的目標很高,而研製的新車在成本上並未取得很好的成果,不能滿足用戶在價格上的要求,也就是說,在短時期內不具有市場價值。更重要的是,PNGV仍然局限於用石油作為基本能源。因此要求新項目在這方面有新的突破,將著眼於新一代汽車能源,而不囿於現有技術和當前燃料資源。但是PNGV起到了全球EV/HEV技術開發領頭人的作用,從其建立和執行情況來看,新一代汽車已經成為跨國汽車公司和工業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內容。本文的一下部分,將對這三款HEV和Prius、Insight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

4 日美主要混合電動汽車對比

4.1基本參數對比

http://album.sina.com.cn/pic/4b82795902000h6t
圖1是日美5款HEV的外形圖,它們分別是:①日本本田公司推出的Insight;②日本豐田公司推出的Prius;③福特Prodigy;④戴姆勒克萊斯勒ESX3;⑤通用Precept。①②是已經商業化的HEV,尤其是Prius,目前在全球的總銷量已經突破30萬輛。③④⑤是PNGV計劃的HEV概念車,在本文的前面部分已經有所介紹。這五種車型,分別代表了日本和美國的HEV發展最高的技術,拿它們來進行對比,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表3列出了這5款HEV的基本參數:

http://album.sina.com.cn/pic/4b82795902000h6u
註:CAFE工況下的燃油經濟性是換算過的,是45%的HWY工況和55%的CITY工況之和,其中Precept的燃油經濟性最好,達到了80MPG(約3L/100km)。

4.2 燃油經濟性的對比分析

電機能量使用比率=純電動行駛所消耗的電能/電機和內燃機共同工作消耗的能量,也可以把電機能量使用比率理解成純電動比例。圖2所示的是它們的電機能量使用比率,再對比圖3,可以發現HEV的然油經濟性與純電動比例之間沒有直接關系。本田Insight,戴姆勒—克萊斯勒ESX3和福特Prodigy純電動比例在23%以下,所以稱之為輕混合動力電動汽車(MHEV)。而豐田Prius和通用Precept則超過了39%,所以稱他們為重混合動力電動汽車(FHEV)。

http://album.sina.com.cn/pic/4b82795902000h6x

圖3比較了五款HEV的燃油經濟性,採用的是單位質量在單位里程上消耗的能量(UCE)單位是kj/km/kg。此外在測試燃油經濟性時,每輛車外加300磅的負荷。所以這樣測試出的UCE能更好的反映HEV在載重時的經濟性。

http://album.sina.com.cn/pic/4b82795902000h6y

圖2和圖3也大致反映了UCE和純電動比例之間的關系。若把這五種車分為兩類:汽油車和柴油車,則他們的燃油經濟性和純電動比例有著正比的關系。

4.3 與參照車型燃油經濟性的比較

拿這五種HEV和具有相同動力性傳統內燃機汽車(CV)相比較,分析他們各自所獲得的燃油經濟性。選取下列汽車作為對比的基準:豐田1.8升的Corolla,1.6升的本田CivicHX和3.0升的福特Taurus。表4反映了它們所獲得更多好燃油經濟性。與CV比較,HEV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了燃油經濟性:

a)更有效地轉換燃料能量(如動力系統改進和改革,內燃機始終工作在中等負荷狀態);

b)降低汽車對能源的需求(如輕量化、降低各種阻力);

c)採取制動蓄能的方法回收能量。

http://album.sina.com.cn/pic/4b82795902000h6z
在表4中,HEV與CV相比較,Prius和Insight獲得的經濟性低於100%,PNGV概念車獲得的經濟性都超過了100%,尤其是Precept更是達到了204.9%。PNGV概念車比Prius和Insight獲得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是因為PNGV概念車目標是追求最高的燃油經濟性,不必考慮成本的限制,更多的採用了新型復合材料,更大程度上減輕了車重,採用了電噴柴油發動機,更多的提高了燃油經濟性。而Prius和Insight是商業化的HEV,需要綜合考慮燃油經濟性和成本。所以單從經濟性來說,PNGV的概念車要更好。

5 結束語

混合動力技術的先進性和實現的現實性,節能、環保效果明顯,採用混合動力汽車是現階段解決環保和能源問題最為切實可行的方案。但是,由於混合動力汽車是在犧牲了部分環保利益的基礎上,可以滿足目前人們對汽車環保的基本要求,在結構上兩套系統電池/電機和內燃機同時安裝於本來只裝一套系統的汽車上,不僅加大了汽車本身的重量,也提高了對整體工藝及控制等方面的要求。除了和純電動汽車(BEV)一樣受目前蓄電池技術的限制之外,混合動力的能量來源仍然是石油,這決定了混合動力不是電動汽車發展的最終形式。美國PNGV計劃的廢止和FreedomCAR計劃的重點是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正說明了這一點。

但是,目前日本的幾大公司的混合動力汽車的熱銷說明,混合動力汽車是傳統汽車時代向氫燃料電池汽車時代的過渡車型技術,雖然不是長遠之計,但據估計,仍有20年以上的較長市場周期。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內燃汽車生產能力,推動傳統汽車工業的改造發展。

總之,混合動力汽車介於傳統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之間,是一種承前啟後的,在經濟和技術方面都趨於成熟的電動汽車產品。

A compare for HEV between America and Japan

Abstract: People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s to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nergy resource saving.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development of current situation between America and Japan. Then, we chose tw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gasoline hybrid cars (Toyota Prius and Honda Insight) and three PNGV diesel hybrid prototypes (Ford Prodigy, GM Precept, and DaimlerChrysler ESX3) and compared there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we discussed and predicted the future of HEV in business proction.

Keywords: HEV EV Compare

[參考文獻]

1 Antoni Szumanowski原著、陳清泉、孫逢春編譯,混合電動車輛基礎,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2 陳小復,PNGV及其概念車,世界汽車,2000年第8期

3 殷德雙、陳潼,豐田Prius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特徵分析,上海汽車,2004.12

4 陳清泉,電動車的現狀和趨勢,機械製造與自動化,2003.2

5 Feng An、 Anant Vyas、John Anderson and Danilo Santini,Evaluating Commercial and Prototype HEVs,SAE paper,2001.SP–1607

6 Anthony G. Grabowski、Arun K. Jaura,Ford's PRODIGY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owertrain Weight Rection Actions,SAE paper,2001.SP–1598

❻ 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論文

摘 要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和「低碳經濟」概念的不斷推廣,節能減排成為當今熱點問題。而如今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在導致交通擁堵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問題也亟需解決。在此背景下,開發新能源,研製節能環保型汽車是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筆者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作出闡釋與總結。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發展現狀 發展趨勢€E烀媼倌煙
中圖分類號:U47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概念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十一五」初期的「863計劃」中提出。新能源汽車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社會和學術界的廣泛討論,行業內各廠商也表現出較高積極性,不斷嘗試研發不同類型的新能源汽車。那麼,新能源汽車是如何定義的呢?目前,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各有側重,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和分類標准也沒有統一,本文將從普遍認同的概念和分類進行闡述。新能源汽車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新能源汽車。廣義上講,新能源汽車指除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等內燃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包括氫能源汽車、燃氣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等,廢氣排放量相對較低或者零排放。從狹義上講,新能源汽車指採用非常規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兩方面的技

❼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研究論文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是傳統燃油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相結合的新車型,具有燃油汽車的動力性能和較低的排放特性,是當前解決節能、環保問題切實可行的方案。 類菱形汽車是湖南大學自主開發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新型汽車,該類型車在安全性與輕量化方面有其獨到的優勢。以此車為平台,本文圍繞類菱形混合動力汽車的總體設計和控制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和探討。 結合類菱形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結構特點,採用了傳統意義上的差速器即2K-H型錐齒輪負號機構、嚙合方式為ZUWGW的輪系作為動力耦合器。為驗證該方案的可行性,運用UG建立了新型動力耦合器的三維模型,並將其導入Adams軟體中進行了模擬,確定了該耦合器三個輸入輸出端力矩與轉速之間的運動學與動力學關系式。台架實驗也驗證了模擬結論的正確性。 在採用新型動力耦合器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基於類菱形車平台的新型混合動力驅動鏈,並提出了一套基於CVT新型驅動鏈的混合動力汽車部件設計、選擇與匹配的理論,對整車試制具有指導作用。這是混合動力汽車技術開發的核心和基礎之一,是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體現,涉及企業的核心技術機密

❽ 汽車發動機技術論文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發動機技術應用越來越普遍,我為大家整理的汽車發動機技術論文,希望你們喜歡。
汽車發動機技術論文篇一
汽車發動機節能技術淺析

摘 要:本文通過對發動機的節能原理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節約發動機燃油消耗的措施,對中國汽車節能提出了發展方向。

關鍵詞:節能;原理;措施;發展

中圖分類號:U464 文獻標識碼:A

一、發動機節能的原理

1 提高充氣效率

(1)減小進氣系統的流動損失。①減小進氣門處的流動損失。可通過增大進氣門的直徑,選擇合適的排氣門直徑;增加氣門的數目,採用小氣門;改善進氣門處流體動力學性能,減小氣門處流動損失;採用S(活塞形成)/D(缸徑)值較小的發動機等措施可以減小進氣門處的流動損失。②減小整個進氣管道的流動阻力。進氣道應該有足夠的流通截面積、表面光滑、拐彎小、多段通道連接要對中;進氣管應該有足夠的流通截面積、表面光潔,避免急轉彎和流通截面的突然變化;空氣濾清器的阻力應隨結構和使用時間的延長而不同。(2)減少對新鮮充氣量的加熱。凡是能降低活塞、氣門等熱區零件的溫度和減小接觸面積的措施都是有利於減小對新鮮充氣量的加熱。(3)減小排氣系統的阻力。減少排氣系統中排氣門座、排氣道、排氣管、排氣消聲器的阻力,對降低排氣壓力、減小排氣損失均有利。(4)合理選擇配氣相位。配氣相位是否合理主要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①充氣效率高,保證發動機的動力性能,主要由進氣門遲閉角決定。②必要的燃燒室掃氣,以保證降低高溫零件的熱負荷,使發動機運行可靠,主要由進氣門遲閉角決定。③合理的排氣溫度,主要由排氣提前角決定。④較小的換氣損失、以保證發動機的經濟性,主要由進排氣門重疊角決定。

2 減小機械損失可從幾個方面著手

(1)降低活塞、活塞環、連桿等往復運動機件的摩擦和質量。(2)降低滑動部件的滑動速度。(3)減少潤滑油的攪拌阻力。(4)改良潤滑油,使其低粘度化。(5)合理選擇摩擦零件的材料。

二、發動機節能的措施

1 發動機稀燃技術

也叫發動機稀薄燃燒技術,指採用發動機的實際空燃比遠大於理論空燃比的情況下進行的具有良好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行的燃燒技術。

實現的技術途徑:(1)實現稀燃混合氣。實現稀燃混合氣的措施有:使汽油充分霧化;採用結構緊湊的燃燒室;加快燃燒速度;提高點火能量;採用分層燃燒技術。(2)採用分層燃燒系統。主要有氣道噴射稀燃系統和直接噴射稀燃系統。

2 發動機的增壓技術

對進入氣缸的空氣提前進行壓縮,使單位時間進入燃燒室的新鮮空氣量增多,增加發動機的充氣效率,提高發動機的功率。

3 燃油摻水節油技術

發動機採用摻水形成的乳化燃油,可以減少排氣中的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成分、降低煙度減少污染,還能有效降低油耗,節約能源。

4 發動機可變氣缸排量技術

發動機在中低負荷情況下,使部分氣缸停止工作,增加工作氣缸的負荷率,使其工作點落入低燃油消耗率和低排放工作區域內,從而改善車輛的經濟性和排放性能;當發動機需要大功率時,則讓全部氣缸工作,體現發動機的動力性。

5 發動機可變配氣正時技術

根據發動機轉速和負荷的變化,適時調整配氣相位和氣門升程。

6 可變進氣歧管技術

ECU根據發動機轉速和負荷的變化而改變進氣道的長度,在高轉速時使進氣通道變短,減少進氣流動損失,提高發動機的高速功率。在低轉速和低負荷及起動情況使進氣通道變長,管內空氣流動的動能增加,導致進氣流速加快,充氣效率提高,在同樣的燃燒條件下會獲得更大的輸出功率,增加轉矩。

可變進氣歧管技術主要包括可變進氣歧管長度和可變進氣共振技術.。

7 可變壓縮比技術

採用可變壓縮比技術對於自然吸氣發動機,在部分負荷情況下壓縮比可以設計高一些;對於增壓發動機在增壓壓力比較低的低負荷情況下,適當降低壓縮比,使壓縮比隨發動機負荷的變化連續調節,這樣可以避免爆燃,又提高了在高壓縮比情況下中低負荷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動力性能,提高了濟性,保證了發動機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改變發動機壓縮比的方法有改變燃燒室的容積和改變活塞行程。

8 汽油機燃油噴射與點火系統的電子控制技術

在汽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中,電控單元主要根據進氣量確定基本的噴油量,再根據其他感測器信號對噴油量進行修正,使發動機在各種工況下均能獲得最佳濃度的混合氣,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性;汽油機電控點火系統(ESA)根據相關感測器信號,判斷發動機的運行工況和運行條件,選擇最佳的點火提前角點燃可燃混合氣,從而改變發動機的燃燒過程,實現發動機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性的提高。

9 柴油機燃油噴射系統的電子控制技術

在柴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中,ECU主要根據發動機轉速和負荷信號來確定基本供油量和供油正時,再根據其他感測器信號進行修正。

10 電子節氣門技術

汽車電子節氣門技術(ETC)淘汰了傳統加速踏板採用拉索或杠桿機構,與發動機節氣門之間進行直接的機械連接,通過增加相應的感測器和電控單元,實現精確控制節氣門的開度。該技術可以實現發動機轉矩和空燃比的精確控制,有助於提高汽車行駛的動力性、平穩性、經濟性以及降低排放污染。

11 陶瓷發動機

為了減小發動機能量損失中占絕大部分的冷卻損失和排氣損失,一般採用取消或部分取消冷卻系統的方法,並使用陶瓷等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重量輕和強度高等特點的隔熱材料或其他方法減少燃燒室內熱量的散失,使發動機在更高的工質溫度下工作;利用排氣能量。

12 EccoBoost 發動機技術

一種兼具渦輪增壓技術和燃油直噴兩種技術於一體的發動機技術,發動機能獲得更高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結語

根據中國的能源政策和汽車工業發展情況來看,國家首先應該大力發展柴油機技術,主要是研究電控柴油機;其次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優先發展混合動力汽車,加大電池續航能力的研究;再次大力研發推廣代用燃料車。發動機油耗的高低直接反應了我國發動機設計與製造水平,汽車發動機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將大力推動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文靖.現代汽車節能技術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9(24).
汽車發動機技術論文篇二
汽車發動機修理技術分析

摘要: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電子控制系統在汽車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電控系統在提高汽車性能的同時,也使汽車的故障診斷變得復雜起來。汽車發動機修理大多數的診斷都採用的經驗診斷和技術診斷,對於目前汽車發動機維修採用“事後維修”和定期強制保養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汽車發動機的發展了。更高的技術診斷要求應用於現代的汽車修理維護種,我們在對電控汽車進行維修時應綜合分析判斷的同時,還要利用傳統診斷結合汽車故障的現象來尋找故障部位。並且及時對汽車發動機進行相應的維修及保養。 關鍵詞:汽車發動機;故障;排除;維修 一、汽車發動機維修 隨著現代汽車工業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技術廣泛運用,現代汽車的發動機故障診斷不再是眼看、耳聽、手摸就能夠解決的簡單維修了,日益呈現出汽車發動機維修的高科技,隨著中國貿易市場的開放,一批批先進的進口汽車檢測設備和儀器被引入中國的市場。如四輪定位儀、解碼器、汽車專用示波器、汽車專用電表、發動機分析儀、尾氣測試儀及電腦動平衡機等,成為現代維修企業的必備工具。在這些高科技檢測產品的推動下,使我國的汽車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尤其是汽車發動機的維修不在是以前的茫然狀態。形成了一套正規、准確、科學維修管理。

二,汽車維修的維修是汽車發展的必要形式

而汽車的發動機維修是必要中德重要部分,一般發動機面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1、發動機不能發動,由於蓄電池存電不足、電極樁柱夾松動或電極樁柱氧化嚴重,電路總保險絲斷,點火開關故障,起動機故障,起動線路斷路或線路連接器接觸不良等原因,經常導致打開點火開關,另外點火線圈工作不良,存在點火的問題,燃油泵不工作或泵油壓力過低,燃油壓力調節器工作不良;怠速控制閥或其控制線路故障,怠速控制發閥空氣管破裂或接頭漏氣,空氣流量計故障。導致起火開關撥到起動位置,發動機發動不著。

2、發動機失速故障,對於發動機進氣系統,經常進氣系統存在漏氣的現象,空氣流量計工作不正常,油箱中燃油過少,燃油管內的壓力不穩,燃油噴射系統供油壓力不穩,冷起動噴油器和溫度正時開關工作不良。導致發動機正常工作的轉速不能保持一個平穩的狀態,轉速忽高忽低,發動機不能正常工作。

3、發動機機器零件的老化,或線路故障。發電機經常在高溫下工作,發生的高溫電火花會電子元件被過電壓擊穿,或在高溫、大電流擊穿,會形成短路或斷路的現象,會使點火控制器工作異常,造成點火線圈次級繞組無法產生高壓電,高壓火線不跳火或火花弱,發動機無法啟動或工作異常。由於發動機工作的時間較長,或出廠較早,元件老化或性能退化,另外電子元件長期在高溫、電壓、電流變化頻繁、灰塵等惡劣條件下工作等,也會產生元件的老化或性能退化。發動機的某一固定位置安放著感測器和執行器,在正常工作的條件下,導線與電控單元ECu連接是完好狀態,若導線接頭插接不良或導線短路等,發動機的工作就會發生故障,感測器無法將檢測的信號傳給電控單元,電控單元不能控制執行器工作,從而造成發動機工作異常,不能正常的啟動。

三、發動機故障診斷方法多種多樣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始終中,我們可以運用單一診斷方法,也可以多種診斷方法結合使用,依據不通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個人的智慧創造實用的診斷方法對發動機進行故障診斷。科學與實際相結合,無論哪一種方法都必須是科學的診斷方法、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的分析能力,下面是汽車發動機修理技術的方

1、汽車發動機的保養技術,使用適當質量等級的潤滑油,依據發動機的不同類型採用適合該型號的潤滑油,選用標准要不低於生產廠家規定要求為准。定期更換機油及濾芯,避免濾清器堵塞。保持曲軸箱通風良好,避免污染氣體逆向流,堵塞曲軸箱,造成曲軸箱的污染,在濾芯污染,燃料的消耗大幅度增加,有時燃燒又不充分,不斷產生混合的氣體,形成油泥。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所以要定期清洗曲軸箱,保發曲和耗持發動機內部的清潔。同時還要定期清洗燃油系統,保養水箱,減少膠質和積碳,在油道、化油器、噴油嘴和燃燒室中沉使燃油霧化不良,對水箱的清潔能夠減少水箱破損、滲漏,使發動機保持最佳狀態,而且延長水箱和發動機的整體壽命。

2、利用專門診斷儀器診斷,目前在對電控發動機進行故障診斷中,出現了很多診斷方法,但更多應用的是故障解碼器,如電眼睛等專用車系診斷儀等。大大提高了電子控制系統的診斷效率。能夠及時有效的排除和解決故障,故障解碼器的操作十分的簡便,檢查發動機的故障時將故障解碼器的插頭和汽車上的故障診斷插座相連接,打開點火開關,進行操作後,可以很方便地從診斷儀的顯示屏上讀出所有儲存在電腦中的故障碼。通過數據流程所顯示的數據可以具體反映出感測器和執行器現時工作狀態。如節氣門位置感測器的電壓變化;水溫感測器的電阻變化;噴油器的噴油時間變化等等。通過對它們工作狀態時的變化的觀察,我們可以判斷哪些感測器和執行器工作是否正常,減少了解決故障的所用時間。

3、培訓相關的高科技維修人才,在我國傳統的汽車維修企業中,維修人員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理論基礎、外語水平都較低,汽車維修企業的現代化和先進化發展比較緩慢,受傳統思想影響比較嚴重,大都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很難達到機電一體化、懂電腦、會外語的現代維修技術人員的水平。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知識一體化、汽車高科技的發展的要求,從事汽車維修服務的技術人員,不僅要具備高科技的素質,堅實的汽車專業理論、熟練掌握各種汽車檢測設備與儀器的基本技能,還要有一定的外語基礎,能熟練使用電腦查詢汽車維修資料,對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症進行分析,以最少的時間完成最快的檢測,准確判斷、熟練排除,做到科學准確的對汽車發動機進行有效的維修。

4、故障症狀模擬診斷,對電控發動機故障診斷中,往往會出現理論與實際不相符的情況,我們經常會碰到發動機有故障但沒有明顯故障症狀的現象,不知道故障到底出現在哪裡,正常的維修工作無法進行,這就要求我們採用故障故障症狀模擬診斷,排除可能出現的故障,縮小故障范圍。模擬出現故障時相同或相似的條件和環境,找出故障原因,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案,有針對性的維修排除故障。

四、結語:

汽車的發動機不僅僅要靠科技和維修。還需要駕駛員平時在開車中還要始終使發動機保持正常的工作溫度,並能避免發動機超負荷運轉。及時做好汽車發動機的清潔和維護工作,全面深刻了解發動機的原理,掌握有關功能作用,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和維修技巧,盡可能的排除可能發生的故障,使我國汽車發動機維修行業在汽車維修企業發展要素中,起主導作用,促進我國汽車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看了“汽車發動機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 本田發動機技術論文

2. 汽車電子技術論文

3. 關於汽車的科技論文3000字

4. 淺談汽車技術管理論文

5. 關於汽車網路技術的論文

❾ 怎樣寫畢業論文 淺談電動汽車的應用與發展

http://www.wendangtianxia.com/search.asp?word=%C6%FB%B3%B5&m=2&searchbtn2=%BF%AA%CA%BC%CB%D1%CB%F7 摘要 作為整個汽車物流的源頭,供應物流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汽車製造企業供應物流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例如重復建設、運輸系統各成體系、兼容性差、互補互惠能力差、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提出引入第三方物流以及建立汽車零部件供應物流區域化整合模型是提高我國汽車供應物流效率的關鍵。 關鍵詞:物流;汽車零部件物流;第三方物流;區域化整合;供應物流 目錄 摘要1 Abstract 2 1 緒論 4 2 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現狀 4 3 我國汽車零部件供應物流現狀 2 3.1 供產銷一體化的自營物流 2 3.2 「整車廠」中心型的供應物流 3 4 我國汽車零部件供應物流存在的問題 3 4.1 自營模式為主 3 4.2 標准化工作滯後 3 4.3 信息共享效率低 3 4.3.1 信息共享及多贏意識差 3 4.3.2 信息化建設參差不齊 4 4.4 汽車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 4 4.5 汽車物流業人才匱乏 4 5 相關的對策建議 4

麻煩採納,謝謝!

❿ 淺談電動汽車火災預防研究內容及應注意的問題論文

淺談電動汽車火災預防研究內容及應注意的問題論文

新能源汽車在未來10 年面臨飛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我國高度重視電動汽車的發展,在2011 年3 月出台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把新能源汽車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提出要重點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開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研發及大規模商業化示範工程,推進電動汽車的產業化應用。

然而最近幾年,因電動車引發的火災和造成的人員傷亡都呈現高速增長的勢頭,電動汽車由於使用大量易燃的高分子材料,一旦發生火災,火焰和濃煙極易造成人員傷亡甚至群死群傷火災事故,這引起了消防部門和全社會的關注。

1 電動汽車工作原理及火災預防研究簡介

近年來,城市的汽車數量逐年攀升,隨之而來的汽車尾氣污染、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等一系列問題尤為突出。同時,隨著石油資源的緊張、油價上升和社會對環境污染的關注,零排放、無雜訊、行駛成本低廉的電動汽車日益受到關注。

1. 1 工作原理

電動汽車是全部或部分由電機驅動、並配置大容量電能儲存裝置的汽車,它分為純電動汽車( BEV) 、混合動力汽車( HEV) 、燃料電池汽車( FCEV) 。電動汽車中的主要器件有控制器、充電器、充電電池和電機等。基本的工作原理: 蓄電池→電流→電力調節器→電動機→動力傳動系統→驅動汽車行駛。它具有突出的優點: 環境污染小; 雜訊低; 高效率; 結構簡單,易於操作,使用維修方便; 經久耐用,使用范圍廣,不受所處環境影響等。研究表明,電動汽車的能源效率超過汽油機汽車,電動汽車的應用可有效地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

1. 2 火災預防研究簡介

近年來的電動汽車火災頻發也引起了國內外消防人員和其他科研人們的關注。例如: 參考文獻中,賈廣華等對一起電動公交車的自燃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是電動汽車的一組電池箱內部電池發生故障產生高溫自燃起火,引燃車廂內可燃裝飾材料蔓延成災,他認為在加強消防力量的同時,應該對新研發的節能電動車輛的安全技術性能,特別是電池供電系統的安全防護措施作進一步改進。我國已經出台了一些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方面的技術標准,但是由於國內外動力電池生產的自動化程度、控制精度、系統設計上存在差異,企業生產的每一個單體電池的內阻和容量有差異,最終影響所有單體電池串聯在一起的效果,從而在生產源頭仍有火災隱患存在。由於近幾年全國各地都有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人們對電動自行車的火災危險性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結論,但是這些研究集中在對較小的電動自行車起火原因方面,對電動汽車沒有系統深入的研究。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遠遠大於普通的小型電動自行車,其電池重量甚至高達400 ~ 500 kg 以上,而電池的容量越大,其火災危險性也就越大,另外,它們的蓄電池的類型也有區別,故不能機械地把由電動自行車得來的經驗用於電動汽車。此外,電動汽車還有較電動自行車更為復雜的控制系統和附屬裝置。至今人們對電動汽車的研究較少,也有學者對鋰離子電池的危險性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基礎的數據,但是還缺乏電動汽車在不同行駛狀態和充放電過程中的大量數據。由於電動汽車的特殊性,在全球都在關注和推廣電動汽車之際,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和火災隱患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已經提上日程。

2 電動汽車火災預防研究內容

針對電動汽車的三個主要部分: 儲能裝置、傳輸路線、控制和附屬裝置進行火災預防的研究。首先對電動汽車的儲能裝置進行研究,然後對傳輸線路、控制和附屬裝置進行研究,最後對整車運行時的數據進行測量,結合案例和實驗做綜合評判,對所得數據進行驗證,並形成結論。

2. 1 研究儲能裝置的性能

對不同的老舊蓄電池進行充放電研究,並將其與新電池進行對比,得出不同使用時期電池的性能對比,特別是電壓與儲能的關系、電池內部的壓力、電極和電解液情況,電極在不同時期的受損情況、升高溫度,電解液的可燃性能; 蓄電池受到外力作用,外層保護受損後,檢測出現電解液泄露和氣體泄露的情況。

2. 2 研究輸送線路的性能

對傳輸線路進行研究,研究車輛在不同加速情況下,傳輸線路所承受的電流大小,所需要的線徑規格和絕緣級別,長時間使用時線路的發熱、過負荷的情況、絕緣外層的老化情況; 線路發生短路時,對其周圍裝置的引燃情況。

2. 3 研究控制和附屬裝置的性能

對控制裝置和附屬裝置的研究,電動機、控制裝置和安全保護裝置的可靠性、反應靈敏度,在不同天氣條件下,是否出現短路情況; 附屬裝置自身是否具有火災危險性。

2. 4 測量整車運行時的數據

對電動汽車整車運行時的狀態進行研究,得出在實際運行時的數據,並與以上三個方面的數據進行對比; 結合最近幾年的電動車火災案例和火災物證鑒定中遇到的實際案例進行反復對比,得出電動汽車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狀態下的火災危險性,並提出改進意見和防範措施,用於規范電動汽車的製造、使用和管理。

3 電動汽車火災原因分析及應注意的 問題

3. 1 火災原因

( 1) 通過多起汽車和電動車火災的調查研究發現,蓄電池、發電機、電氣控制裝置、附屬電氣裝置和輸電線路在實際運行中都可能引發火災,對於它們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範措施,成為當今迫切需要深入系統研究的問題。

( 2) 電動車行駛中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是車輛電氣線路過負荷、短路,由於未安裝電氣安全裝置或電氣安全裝置不合格,不能及時有效切斷電源,大電流引燃絕緣或其他易燃、可燃材料而引發火災。充電過程中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是電動車自身電氣線路短路、充電器線路過負荷、電動車電池故障引起。

3. 2 應注意的問題

( 1) 因不同類型和容量的電池在充放電時的發熱量和電池內壓力等情況; 電池在不同溫度、不同使用條件和受到不同外部損壞時的表現,釋放氣體的多少,內部電極的狀況,以及內部電解液的可燃性能等。

( 2) 不同溫度下電池的工作性能,溫度的變化對電池的SOC、開路電壓、內阻和可用能量產生的影響。

( 3) 電源輸送線路通過不同電流時的火災危險性,如何選用合格電氣線路,並規范敷設,電源控制系統和附屬系統引發火災的可能性等。

( 4) 如何在電動汽車上設置欠壓、過流和短路保護裝置,控制和減少易燃材料使用,提高電動車安全系數。

4 結束語

隨著電動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電動汽車生產和使用過程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技術標准不健全、生產維修質量控制不嚴格、沒有針對電動汽車操作人消防安全方面的行為規范,這都為引發火災埋下大量先天性隱患。從國家能源的戰略角度和人民生命財產方面,需要對電動汽車的火災隱患進行深入系統地研究,從而為普及推廣電動汽車鋪平道路。建議盡快制定出一個《電動汽車防火安全技術規范》,用於規范和指導電動汽車的生產和操作使用,規范管理,提高電動汽車的可靠性,將該類火災風險降低到最小。

;
熱點內容
福建賓士商務車七座參數 發布:2025-02-12 19:35:28 瀏覽:503
越野與運動模式 發布:2025-02-12 19:30:46 瀏覽:318
房車太陽能板改裝方法 發布:2025-02-12 19:08:08 瀏覽:293
兩輪不倒翁汽車價格 發布:2025-02-12 19:06:42 瀏覽:446
中型越野車多長 發布:2025-02-12 18:39:33 瀏覽:402
長白山自駕游越野路線 發布:2025-02-12 18:33:20 瀏覽:721
房車電水改裝 發布:2025-02-12 18:32:39 瀏覽:236
新款二手賓士越野車價格及圖片報價查詢 發布:2025-02-12 18:23:29 瀏覽:367
保溫比較好的房車 發布:2025-02-12 18:09:25 瀏覽:971
勞斯萊斯大腳車在水裡越野 發布:2025-02-12 18:01:58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