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隆新能源中國汽車報
⑴ 比亞迪、銀隆重回三甲 5月新能源客車品牌影響力格局大變
【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2020年5月國內10家新能源客車品牌新聞傳播整體點評:
在2020年5月(2020年5月4日-2020年5月31日)的四周內,國內10家主流新能源客車品牌的「第一影響力指數」總得分為1719分,環比2020年4月(2020年3月30日-2020年5月3日)的五周得分(1306分)上升32%,同比2019年5月(2019年5月29日-2019年6月2日)的五周得分(1268分)增長36%。
就各家傳播表現而言,今年5月,宇通客車的傳播力依然最強,以拉開第二名144分的大比分差距,毫無懸念的以349分獲得冠軍;銀隆新能源以205分的成績排名第二;比亞迪以200分的成績排名第三。相比4月,5月新能源客車行業格局大變。時隔一年,銀隆與比亞迪雙雙回歸三甲,都讓本月榜單充滿看點。
出口大單、服務兩會 宇通5月很「忙」
2020年5月,宇通客車再次蟬聯「新能源客車第一影響力指數」的冠軍。5月,宇通客車的傳播熱點主要圍繞《宇通連續16年主力服務全國兩會 238輛用車佔比近七成》和《央視兩次報道!760輛宇通客車勇奪疫情後大中型客車出口第一大單!》為主。
5月份,新能源客車大單繼續頻頻出現,海外市場尤其火熱。5月上旬,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今日環球》和《中國新聞》欄目兩次播報宇通客車出口哈薩克760輛燃氣客車,為宇通客車復工復產成績點贊。據報道,這也是2020年截至目前中國大中型客車海外市場的最大批量訂單。可見,宇通的品牌影響力在國內外市場持續提升。
2020年5月「新能源客車第一影響力指數」排行榜
備註:「微信閱讀傳播」由本站根據第三方統計網站「新榜」得出
同時,保障服務全國兩會的召開也為客車品牌傳播再添一把火。對客車企業來說,能夠擔任兩會服務用車,既是榮耀,也是實力的體現。今年,宇通繼續作為主力服務全國兩會。238輛宇通客車亮相全國兩會,占據整體服務用車66.7%,壓倒性的佔比,在所有客車品牌里「一騎絕塵」。
銀隆奪得亞軍?比亞迪重回三甲
2020年5月,銀隆新能源奪得「新能源客車第一影響力指數」亞軍,這也是其在一年之後再次重回三甲。在10家新能源客車企業中,銀隆的行業新聞發布數量雖然最少,但在微信閱讀傳播和實際新聞發布數量方面,顯然銀隆占盡優勢。從企業傳播影響力持續得到提升可看出,在經歷諸多爭議之後,銀隆已重整旗鼓,再次大規模向新能源客車市場出發。
其中,銀隆新能源5月份有影響力的傳播事件,包括《雙向發力 組合出擊 銀隆新能源微公交洛陽「上崗》和《川蜀之行——體驗銀隆新能源公交車手記》等熱點。
5月份,比亞迪揚眉吐氣。在連續幾個月排名第四後,比亞迪本月終於奪得第三。比亞迪在本月的傳播熱點側重於客車訂單交付和市場表現,媒體發布文章包括《總統見證!比亞迪向烏拉圭交付20台純電動大巴》、《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再出口 這一地累計斬獲訂單突破290輛》、《訂單不斷 銷量攀升 比亞迪客車業務逆勢增長》等。在海外市場多點開花的比亞迪,品牌影響力也隨之不斷加大。
結語
隨著疫情的減退,5月的新能源客車市場已逐步恢復常態化。全國兩會的召開,海內外市場的訂單交付……都讓各大新能源客車品牌牟足了勁,以各種形式提升各自品牌的市場影響力。6月,新能源客車市場,傳播力度數據能否再創新高,又將會帶給我們哪些驚喜?第一商用車網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李秀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萬達不造車只賣車,已成立6家汽車公司
萬達不造車只賣車,已成立6家汽車公司
萬達不造車只賣車,已成立6家汽車公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萬達意不在造車,而在於參與汽車的銷售環節。依靠資源打造用車服務或許是萬達的下一步棋。萬達不造車只賣車,已成立6家汽車公司。
萬達不造車只賣車,已成立6家汽車公司1
萬達接連成立6家汽車科技服務公司,注冊資本均為500萬,法定代表人均為曾茂軍,6家新公司均由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天眼查App顯示,2月22日至2月25日,沈陽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貴陽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長春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銀川萬達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萬達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接連成立,注冊資本均為500萬,法定代表人均為曾茂軍,5家新公司均由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11月22日,法定代表人為曾茂軍,注冊資本為1億元,經營范圍包含汽車新車銷售;汽車零配件批發;機動車充電銷售等。
該公司由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5%,泰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5%。公司對外投資企業6家,包括北京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等。
早在2021年10月11日,大連萬達集團宣布與中國一汽集團的戰略合作正式啟動。同時,王健林宣布由本人親自帶頭,萬達副總裁以上高管全部換乘紅旗汽車。
更早的2021年8月20日,王健林曾訪問中國一汽,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1月19日,在2021廣州國際汽車展上,曾茂軍與一汽紅旗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共同發布「紅旗用戶體驗生態」三項全新權益:
從2022年初起,新紅旗車主可在萬達集團旗下各場景,享受免費觀影、免費停車、萬達酒店萬悅會鉑金卡等多項優惠政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萬達意不在造車,而在於參與汽車的銷售環節。萬達擁有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的商業綜合體以及文旅項目,依靠這些資源打造用車服務或許是萬達的下一步棋。
而從北京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我們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今年1月8日,王健林乘紅旗汽車前往北京豐科萬達廣場,為在這里開業的首個萬達紅旗體驗中心「站台」。
媒體報道稱,北京豐科萬達紅旗旗艦店營業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由地上展示中心與地下服務工區組成。展廳內不僅有暢銷車型,還推出了尚未上市的新款,同時還有紅旗的未來概念車。
在地下服務工區,除了滿足新車交付、試乘試駕、美容貼膜、二手車寄售以及輕維修保養功能外,還可以體驗自動泊車、自動洗車、自動充電等多項汽車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萬達集團還跟隨董明珠入股了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銀隆新能源是一個專注於新能源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於2009年,經營范圍包含鋰離子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生產、銷售等。銀隆新能源在被格力耗資18億收購後更名為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而萬達集團也在股東行列。
據啟信寶股權穿透圖顯示,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由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25.99%,董明珠持股17.46%。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現身股東行列,持股3.73%。
有評論指出,賣車而不造車,有寶能與恆大汽車的前車之鑒,王健林學會了剋制。
另一個現象是,當下越來越多的汽車開進了商場。
把打造汽車服務圈的模式,搬入全國各地的萬達廣場,沈陽、貴陽、長春、銀川和天津這次算得上是趕上了第一波。
可以預見,未來逛商場,商業綜合體,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展廳。
畢竟商場有人氣,拉近消費者距離。
可遠觀,亦可褻玩焉。
萬達不造車只賣車,已成立6家汽車公司2
2022年以來,受困於流動性壓力的開發商依然忙於自救,而早年間斷臂求生成功實現「輕資產」轉型的大連萬達集團,則在馬不停蹄的完善「賣車」產業鏈。
企查查顯示,2月22日至25日,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萬達汽車」)接連投資成立了5家新公司,注冊資本均為500萬元,法定代表人均為曾茂軍,也即現任萬達文化集團和萬達影視集團總裁。
上述新成立的5家公司分別為長春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沈陽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貴陽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銀川萬達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萬達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經營范圍涉及汽車新車銷售、機動車修理和維護、汽車拖車、求援、清障服務、洗車服務、停車場服務、軟體開發、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二手車經銷,禮儀服務,電池銷售、充電樁銷售,機械電氣設備銷售等。
在經營范圍上,上述5家新增公司與去年11月剛剛成立的萬達汽車頗為類似。據企查查,萬達汽車的經營范圍同樣涉及汽車新車銷售、汽車零配件批發、機動車充電銷售、技術服務、技術開發、家用電器銷售、軟體開發、專業保潔、清洗、消毒服務等。並且,由曾茂軍擔任法人代表。
站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風口之上,「跨界」對於汽車圈而言並非陌生詞彙。早前,恆大、寶能、碧桂園、華夏幸福、萬通等皆曾紛紛布局汽車產業。不過,評論指,與恆大、寶能等的造車之舉不同,萬達意在「賣車」而非「造車」,新增成立的幾家公司,也是在進一步完善汽車銷售產業鏈。
「賣車」事業緣起
萬達「賣車」意圖的興起,或與和一汽紅旗的合作有關。去年10月,萬達與一汽紅旗正式開啟戰略合作。按照計劃,前者旗將依託萬達旗下的商業廣場等業務板塊建設紅旗商超體驗店。2022年,60家萬達紅旗體驗店將在全國各城市陸續開業。
此外,一汽紅旗還將藉助萬達的線下物業及渠道優勢,在全國主要城市的7000多個停車場及智慧停車系統的基礎上布局充電樁、智慧停車等產業鏈上下游服務,以期為紅旗車主的出行保駕護航。
隨後,萬達汽車成立,並挖來了前現代汽車商務副總裁、素有汽車營銷領域變革「老手」之稱的李宏鵬,負責公司的多元化運營。
在股權架構上,也可窺見萬達的「賣車」意圖。企查查顯示,萬達汽車由大連萬達集團和泰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泰慶科技」)分別持股65%及35%。其中,泰慶科技的實控人為山東泰岳集團董事長岳曰安。
資料顯示,岳曰安背後的山東泰岳集團在汽車銷售經營領域經驗豐富。2004年,泰岳集團成立了東營市第一家4S店,至今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30餘家4S店的汽車經銷商集團,服務對象包含北京現代、一汽紅旗等在內。
業內認為,萬達雖「賣車」經驗不算豐富,但泰岳集團在汽車銷售經營領域的優勢,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萬達汽車更快速地進入汽車銷售領域,實現跨界。
種種跡象表明,萬達「賣車事業」正如火如荼的展開。今年1月8日,萬達紅旗汽車旗艦店在北京豐科萬達廣場開門營業,意味著一汽紅旗與萬達集團的戰略合作正式落地實施。此番連增5家新公司之舉,也被外界解讀為此前合作的新進展。
為何賣車不造車?
2021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產銷持續增長,增勢良好,直銷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所採用。而這一模式的線下渠道主要是商業中心和超市店面,這正是萬達集團的資源優勢所在。20餘年發展中,萬達廣場所累積的豐富零售經驗,有望為萬達「賣車」提供獨特的渠道優勢。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年中,萬達已在全國204座城市先後開業了380座萬達廣場,年覆蓋消費人群超50億人次,出租率達97.7%,排名靠前,是人們日常消費中,優先選擇的城市綜合體。
當前,商超渠道的汽車營銷,轉化率越來越高,萬達汽車可根據自身條件,採取自營、合營、出租場地等方式來拓展商超售車模式,不論萬達汽車如何經營商超售車這一渠道,都有望在該渠道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或豐富汽車流通的運作模式。
況且,從輕資產角度看,新能源汽車服務賽道盈利空間尚可,依靠豐富的商業綜合體及文旅項目資源,進入該賽道有望豐富萬達既有的業務板塊,有分析稱。
萬達也曾有過「造車」經歷,但並不成功。時間回溯至2016年,彼時王健林曾攜手董明珠、劉強東等共同出資成立銀隆新能源公司。不過,該公司未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創造出一定的高度,反而因為技術落後等諸多原因,瀕臨破產。王健林所投資金也付之東流。
吸取此前教訓,萬達此次再入汽車圈,有意選擇了更加克制的第三種路線,將上游造車、研發等高投入的環節交給了一汽紅旗,自己則發揮所長、從銷售產業鏈這部分更「輕」的業務切入進了汽車行業。
整體來看,面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風口,萬達的布局謹慎了很多,但最終是否能「吃到肉」,還需時間檢驗。焦點財經也將持續關注。
萬達不造車只賣車,已成立6家汽車公司3
不到十天,萬達把汽車公司開到了6個城市。
長春、沈陽、貴陽、銀川、天津之後,最新成立這家,是太原萬達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由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100%持股。
自去年下半年與中國一汽紅旗宣布合作後,萬達在汽車領域的布局開始逐漸顯露,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便是去年11月與紅旗及紅旗夥伴共同成立汽車服務公司。
早在2016年,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出5億投資了一家專注於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儲能的公司——珠海銀隆,持股比例是3.73%。
跟他一起的投資夥伴還有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和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對於這次投資,王健林對外的解釋是「信任董明珠和格力」。
幾乎沒人把那次投資,看作王健林「汽車夢」的開始。但當2021年10月,低調多年的王健林在萬達集團和中國一汽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從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手中接下一把紅旗轎車的鑰匙時,外界才確信,這次進軍汽車,王健林認真了。
他當場宣布,「親自帶頭,萬達副總裁以上高管全換紅旗汽車」,這句話很快成了很多家媒體的標題。有人說,不愧是地產界頂流IP之一。
據說不到一個月,萬達集團員工就訂購了1000輛。
2022年初,第一個萬達紅旗汽車旗艦店已經在北京豐科萬達廣場開業,履歷上全是賓士、福特、現代等大車企名稱的知名汽車經理人李宏鵬也宣布加盟。
在汽車這條路上,人們已經能聽到萬達的馬達聲。與殺進「造車」大軍的各路人馬不同,萬達的選擇是,「賣車」。
道不同
「以後到萬達廣場不僅可以逛商場、看電影、吃飯,還可以買輛汽車開回家。」這是萬達官方描述的有關汽車的場景。
2022年1月8日,被定義為「首個新能源汽車服務生態」的萬達紅旗汽車旗艦店,在北京豐科萬達廣場正式開業。
67歲的王健林到了現場,剪綵結束時,現場金花四散,站在中間的他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據萬達官方報道,這家店的營業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由地上展示中心與地下服務工區組成。「除了滿足新車交付、試乘試駕、美容貼膜、二手車寄售以及輕維修保養功能外,在這里你還可以充分體驗自動泊車、自動洗車、自動充電等多項潮流汽車科技。」
跟一汽在新能源車方面的合作,按照萬達的說法,「將是一次新能源汽車整合營銷創新模式的有益嘗試,將帶來汽車銷售服務的一次革命。」
「這是萬達輕資產運營的進一步深入體現。」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對《鳳凰WEEKLY地產》稱,與當前很多企業進軍製造領域的重資產投入不同,萬達主要是以終端的展示、銷售為主,目標是為汽車製造商服務的輕資產運營服務模式。
「這也豐富了萬達商業業態的表現。」他說,在很多商業中心已經出現了汽車展廳的業態,新零售模式,尤其是體驗式生態商業模式興起的大背景下,運營商必須要做出的改變,未來銷售與服務分離的城市展廳,將會與傳統4S店的經銷商模式各頂半邊天。
萬達的「汽車元年」
萬達在汽車領域的啟動,從去年開始進入公眾視野。
2021年7月,萬達集團、一汽紅旗和泰岳集團就在北京進行了戰略合作會談;8月,萬達集團和中國一汽在長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10月11日,兩家公司官宣合作正式啟動。
最初外界都在猜測,「萬達到底要干什麼?」
在啟動儀式上,官方給出了回答,稱將與紅旗及紅旗夥伴共同成立汽車服務公司,同時將「依託萬達旗下商業廣場和文旅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全新紅旗商超體驗店』,成為建設紅旗用戶體驗生態的載體」。
11月22日,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企查查顯示,這家公司的股東有大連萬達股份有限公司和泰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5%及35%。而泰慶科技,隸屬於紅旗經銷商的泰岳集團。
同時,萬達汽車的經營范圍主要是汽車新車銷售、汽車零配件批發、機動車充電銷售等。其最近成立的子公司,經營范圍也主要集中在這些領域。
「紅旗作為央企,當前發展勢頭較好,產品信賴度較高。」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梁楠對《鳳凰WEEKLY地產》分析稱,「此外紅旗客群定位或與萬達的客流具有一定的重合性,有利於銷售,也有利於萬達企業存量資源的盤活。」
不久後,萬達汽車的「帶隊人」就現身了。
2021年12月,曾擔任現代汽車集團(中國)首席商務官的李宏鵬,在個人社交平台上宣布,將在2022年1月加盟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出任總裁職位。
資料顯示,這位從業近30年的知名汽車經理人,自1991年從業以來,先後服務於北京梅賽德斯-賓士、福特中國和現代中國等知名車企,並擔任重要的銷售和管理職位,有著豐富的銷售經驗。
有報道稱,李宏鵬最擅長的就是建立整合銷售渠道,在北京梅賽德斯-賓士任職期間,他曾通過建立一整套的銷售體系,讓賓士首次在單一市場實現了60萬輛的年銷量。
搶"蛋糕"
「從我做銷售的經驗來看,尤其是對於著名品牌和新能源類型的汽車,在商場銷售似乎比在4S店能吸引消費者。」一位萬達廣場汽車展廳的銷售人員說。
來商場賣車後,他能明顯感覺到銷售情況變好了:「路過展廳時很多人都想來看一看車,看的人多了,買的人自然而然地也就多了。」
在不少業內人看來,這代表著一種趨勢。
「新能源汽車銷售勢頭正在變強,這是萬達汽車布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梁楠分析稱。
從萬達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深圳龍崗萬達廣場自2021年9月17日開業以來,截止到12月31日,共銷售電動汽車1037台,平均每月銷售超過300台。
「即使在年底這樣的銷售旺季,我們店內的銷售量也基本就是在每月80-100台左右。」北方三線城市的一家新能源汽車4S店的工作人員表示,「一家商場每個月300台的銷售量,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是很多了。」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就達到了340萬輛,同比增長了1.5倍。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將達到500萬輛,占汽車總銷量的.20%左右。
3月5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全國兩會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1月和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非常好,均增長了一倍多,預計今年會實現預期目標,可能會大幅超出預期目標。」
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萬達的商業綜合體分布較廣,增設賣車服務無需太多的成本投入,有利於實現輕資產運營,同時也為自身增加了一個較穩定的收入來源。」梁楠說。
截至2021年底,萬達在全國200多個城市,已經開業了418座萬達廣場,每年有50億人次的消費人群。
據報道,2020年9月,萬達商業的物業銷售收入已降至為零,而商業物業租賃管理收入則上升至92.77%。此前,王健林曾說,要實現萬達租金收入千億元的目標,讓萬達「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宋紅衛認為,萬達會專注於賣車,「這會增加萬達商業盈利。」
他分析稱:「汽車展廳的模式與商圈結合,不僅會互相引流,有流量紅利,還可以從車企收取租金。此外,隨著定製化服務的出現,比如說給展廳汽車品牌設置充電樁或者預留停車位,也會從企業製造商獲取一定的收益。」
面前的「山」
然而汽車銷售領域的賽道,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切入。
此前,蘇寧布局線下汽車銷售領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據媒體報道,早在2017年6月,蘇寧首家汽車超市就已經落戶南京;同年11月,官方正式宣布成立蘇寧易購汽車公司。但在進入2019年之後,關於汽車超市的信息便越來越少,蘇寧在汽車銷售上的發力點,也從線下逐漸變成了線上。
多位業內人士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萬達「賣車」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傳統的4S店。
宋紅衛表示:「從數量上來講,萬達汽車展廳的數量依賴於萬達商業的數量,肯定會遠小於4S店的數量,覆蓋面及觸達區域受限;從功能上來講,展廳與4S店的服務功能有很大的差別,即使從展廳訂購車輛,後期的保養及相關服務還要依靠4S店來實現,因此不會實現對4S店的完全替代。」
而4S店的日子,也並沒有那麼理想。
根據機構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年共有3920家4S店退出或關閉。一位汽車銷售人士坦言:「最近幾年,汽車銷售領域確實是不太好做,市場很難再出現此前那樣火爆的銷售場面了。」
挑戰是顯而易見的。
但萬達除了萬達,還有王健林,那個曾經在地產行業叱吒風雲,每個動作都引發關注的「金牌」人物。已年過花甲的他,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恐怕還會是萬達系最大的「代言人」。
⑶ 多款新車首發!宇通/比亞迪/福田/金龍等齊聚 道路運輸展31款客車
【第一商用車網原創】
11月18日,客車界一年一度的盛典——2020北京道路運輸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自2009年創辦以來,道路運輸車輛展一直秉持「國際化、專業化、產業化」的辦展原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客車第一大展」。
與往年一樣,今年的道路運輸展依然火爆,包括宇通客車、比亞迪、福田歐輝、金龍汽車集團、安凱客車、銀隆新能源等多家客車企業都帶來重磅產品參展。那麼,這些企業今年究竟帶來了哪些展車呢?下面,就讓第一商用車網帶您一探究竟。
宇通客車:新品為主參展陣容強大
本次道路運輸展,宇通客車展出5款產品,包括宇通T7E純電動商務車、L4級自動駕駛巴士「小宇2.0」、智能網聯公交U12、雙層巴士ZK6100BEVGS以及旅遊客車ZK6137HQ五款產品。
北方BFC6120L1D6豪華旅遊客車
結束語
本屆道路運輸展,有超過10家客車整車企業的30餘款產品亮相展會現場。不僅新品迭出,還有不少自動駕駛產品前來炫技。怎麼樣,本次道路運輸展,你get到了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合康新能源再次漲停收盤 美的造車路被資本看好
4月1日合康新能,受到美的股份收購的利好消息影響,高開4.35%,最終報收4.3元,當日上漲0.39元,漲停收盤。合康新能於3月25日晚間披露了美的集團擬通過下屬子公司美的暖通收購其控股權的消息後,次日一開盤,合康新能便一字漲停。分析方認為,這是美的再次進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一次嘗試,對於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有一定的肯定。
家電廠商造車美的並非首次。在此之前曾經參與過造車項目,運作過商用車的製造。作為家電行業的競爭對手,格力也曾大力投入進入客車新能源領域。
2016年12月,董明珠攜10億元,聯手王健林等知名企業家,共計30億元共同入股銀隆新能源,開始了漫漫造車路。初期銀隆新能源還是在行業內非常有聲量,但是從近期的銷量來看,並不出色。
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最新數據,2019年銀隆新能源客車銷量達2708輛,同比下滑高達62.8%。值得注意的是,銀隆新能源對國家補貼存在過度依賴的情況。2019年4月25日,銀隆新能源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透露,銀隆新能源前高管涉嫌騙取國家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金額高達1.12億元。
家電企業涉足汽車行業並非易事,但此次美的集團僅涉足新能源零部件或者配套產業,投入並不大,所以是一個業務拓展的需要考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珠海銀隆普工上班怎麼樣
待遇不錯,是偉創力的子公司。
普工的工資待遇是不好確定的,因素很多:比如加班多少的不同,崗位津貼的不同等等!具體就 看你的加班多少和崗位津貼多少了
1:底薪按照勞動法規定的底薪支付!
2:崗位津貼、生活補助、技能加給,全勤獎等福利,依據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你個人的工作態度以及你們部門主管給你的的考核指標而定
3:加班情況不太確定,各生產部門均有多多少少的差別,總體說,淡季加班少工資就少點,但 是旺季還是比較忙的,加班多,一般都是9點半或者10點半下班
⑹ 董明珠自稱「決策沒有錯過」格力手機和銀隆新能源兩個項目如今怎樣
董明珠無疑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女企業家之一,在她的執掌下,格力從一個年產不到2萬台的空調小廠,成長為千億家電巨頭。而提到董明珠投資上的失利,就繞不開格力手機與銀隆新能源。
近日,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董明珠在《楊瀾訪談錄》中表示,格力有9萬員工,工作肯定不能有失誤。自己不是神,在工作中肯定會有偏差,但要及時糾正。製造業是要用數字說話的,數字最能說明問題。
董明珠強調,自己一般的決策是沒有錯過的,只是在執行過程中執行力不夠。員工如果不敢指出自己的問題,那是員工沒有責任心。
董明珠舉例稱,格力手機沒有錯,如果格力選擇做手機企業垮掉了這才是決策錯誤,但是格力沒有。距離格力發布旗下首款智能手機已有6年時間,期間格力陸續推出多款手機產品,但一直不溫不火。
此外,華為、小米、網路等互聯網巨頭紛紛造車,同為家電巨頭的創維集團、美的集團也加入戰局。此時,董明珠投資銀隆新能源的教訓也被反復提及。
這兩個董明珠的決策項目,如今怎麼樣了?
做格力手機
智能裝備板塊僅占總營收0.47%
2015年,在錄制深圳衛視 財經 節目《百佬會》,談及雷軍的小米手機時,董明珠突然表示:「我要做手機,分分鍾,太容易了」,「做手機肯定會超過小米」。
誰也沒想到,兩個月後,在中山大學博學大講堂「傳統企業的突圍成長」現場,在演講結束互動交流中,董明珠突然宣布,格力手機已經做出來了,「我已經在使用」。
很快,格力一代手機通過官方備案,出現在工信部電信設備認證中心網站上。外觀造型中規中矩,顏色是前黑後白,背殼上印有「GREE」的Logo,尺寸為139 70 8.8mm,重量是118克。
配置方面採用5.0英寸、720P的屏幕(TFT技術),搭載1.2GHz高通四核處理器,1GB內存+8GB機身存儲(最大支持32GB擴展),相機組合為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5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運行Android4.4.4系統。
在此之後,格力陸續推出多款手機,但配置基本都落後於華米VO等主流手機廠商,售價還並不便宜,被網友們吐槽「高價低配」。此外,格力手機從未舉行發布會,而是依靠董明珠一人的發聲進行宣傳,在渠道上也鮮有布局。
2016年格力手機二代發布,搭載驍龍820處理器,配置相比一代有所提升,定價卻高達3599元;2017年,格力色界手機對外亮相,仍舊搭載驍龍820處理器,售價3200元;2019年,格力手機三代發布,採用當時落後已久的驍龍821處理器,售價仍舊高達3600元。
格力手機的銷量一直是個謎。最初,董明珠說格力手機可以賣1億台,但她也對外宣稱格力手機不對市場銷售。格力手機還被曝出強制員工和經銷商購買。對此,格力電器在官方微博回應稱此為不實消息。
珠海格力手機客戶服務中心 圖據格力手機公眾號
2020年12月,格力旗下首款5G手機上架,品牌由格力手機更改為大鬆手機。配置SA&NSA雙模5G晶元,搭載高通驍龍765G處理器、5000mAh大容量電池,售價2699元起。格力商城頁面還重點介紹了大松5G手機的「智慧互聯」功能。
雖然這款大鬆手機在配置和性能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但與競品相比,銷量依然慘淡。
2020年年報顯示,格力電器的智能裝備板塊營收僅占總營收的0.47%。
網路上對格力手機的質疑、擔憂一直沒有停過。但董明珠堅持,格力手機一定要做,而且必須做。她指出,在未來智能家的時候,如果沒有手機完整地來控制它,是不行的。
3月27日,格力電器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以物聯網設備、手機、晶元、大數據等為主的通信設備領域是公司著力發展的四大產業板塊之一,手機作為萬物互聯的重要連接中樞,是「格力零碳 健康 家」五大控制入口之一。公司重視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著力打造格力智能家居生態圈。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電器此前公開了一項關於折疊屏設備的設計專利,名稱為「可折疊屏幕以及折疊屏移動終端」。也許格力推出折疊屏手機的時機也會很快到來。
投資銀隆新能源
企業陷拖欠貨款、銷量下滑、管理層出事泥潭
2019年,董明珠在央視新聞頻道的節目采訪中被問到投資銀隆 汽車 的問題,主持人問她怎麼看待「這段時間的事實證明董事會(拒絕收購銀隆)的決定是正確的」。
董明珠回答稱,為了格力更長遠的發展,必須要進入 汽車 領域。常年來格力在 汽車 空調業務上沒有得到認可,但是銀隆提供了一個 汽車 空調的平台,通過這個平台,格力 汽車 空調的門打開了,這才是真正的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旗下擁有廣通 汽車 、奧鈦儲能兩大品牌。2010年,銀隆斥資5700萬美金(約合4億人民幣)收購美國奧鈦53.3%的股份,由此擁有了打造納米鈦酸鋰電池的技術實力。
銀隆電池產品 圖據官網
正是這項核心技術,讓正在尋找新機遇的董明珠看重,並不惜一切投資了珠海銀隆。
2016年,董明珠宣布,格力電器准備以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100%的股權,但遭到董事會極力反對,最終失敗。
2016年12月,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董明珠個人與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天眼查APP顯示,董明珠對銀隆的持股份額達17.46%,成為第二大股東。
之後的兩年,銀隆迎來輝煌。2017年,銀隆新能源客車以6626輛的年銷量排行全國第四,2018年則以7278輛僅次於宇通、比亞迪排第三。
但是,成也電池,衰也電池。鈦酸鋰電池技術的能量密度低且成本高,目前的主流電池發展路線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
2019年,銀隆的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全年銷量僅為2708輛,同比下滑62.76%,位列新能源客車銷量榜的第十位。「銀隆艾菲」新能源MPV,售價高達43萬元,銷量慘淡。
不僅是電池技術路線的問題,銀隆的管理層也在拖後腿。
2018年初,銀隆被爆拖欠多家供應商貨款超10億元;5月,銀隆新能源的上市輔導被終止,河北武安工廠大面積減產;7月,南京產業園一度被法院查封;11月,大股東銀隆集團以及銀隆集團實際控股人魏銀倉、前高管孫國華涉嫌侵佔公司利益超10億元。
銀隆還曾經歷了9次股權拍賣,只成交了3筆,股權均價從最初的每股35元跌到27元。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銀隆新能源共計有兩條被執行人信息,累計執行標的總金額超5000萬元。
不過董明珠並未放棄造車。
銀隆管理層「格力化」;增加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推出新一代氫燃料電池客車;公交車、市政環衛車交付;銀隆與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簽署2000台鈦酸鋰純電動重卡合作協議……
格力還參投了賈躍亭創辦的FF(法拉第未來);日前公開了一項名為「一種鐵芯沖片、定子鐵芯、電機及新能源 汽車 」的專利。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期間,針對「是否造車」一問,董明珠表示,不盲目跟風,格力在2017年投資的銀隆,實際上看的是這個方向,新能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新能源是不是從技術儲備包括使用場景、需求,是一個漸進過程。
董明珠的判斷到底有沒有錯,還有待時間檢驗。
責編 任志江 編輯 鄧凌瑤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⑺ 宇通/中通/金龍/福田等11家推健康客車 返程復工誰是最佳方案
【第一商用車網原創】
近日,客車圈裡的關鍵詞是什麼?
健康客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向好,各大企業復工復產,人流逐漸匯集,出行安全關系著人們的健康問題,也影響著全國的疫情防控大局。為更好保障在疫情期間的公共出行,客車企業紛紛推出具有特殊防護功能的「健康客車」。
截至目前,已有宇通、中通、金龍、歐輝、海格、金旅、中車等為代表的11家客車企業推出了健康客車。相比尋常公交車和公路車,這些健康客車被賦予了更多的智能科技。與其說,它們是一款款健康客車,還不如說是各家客車企業針對防疫期間的交通出行解決方案。那麼,您認為哪個是返程復工交通出行最佳解決方案呢?
宇通客車:「全副武裝」
作為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宇通客車不但積極生產和捐贈救護車,還在第一時間里推出了「全副武裝」的健康客車。
總結
這是一場必勝的戰「疫」。結果很明了,過程讓人動容。從連夜趕制負壓救護車馳援湖北,到精心研發出健康客車助力公共交通出行,中國客車企業體現出來的責任、擔當和技術實力,讓人感動、讓人敬佩、也讓人震撼。
相信,後面還會有其他企業推出健康客車;而所有這些健康客車也許長著不一樣的面孔,防護功能各有特色,但它們將構築成最結實的「壁壘」,充分保障乘客特殊時期的安全出行,助力全國打贏這場疫情防護攻堅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董明珠的造車夢徹底失敗了嗎
據最新資料顯示,銀隆新能源所面臨的問題還包括廠區大面積停工,欠薪員工出走、擴張過快等。如今,關於新能源車企不被看好的新聞此起彼伏。而自帶流量IP的董明珠女士因為頻頻提出「中國製造」,卻沒有在自家企業得到任何建樹,更是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現已成為網紅的「董小姐」面對這些質疑,好像並沒有做出正面回應。
不僅在尋求補貼方面沒有優勢,因鈦酸鋰電池儲能續航不足,導致銀隆新能源生產的廣通汽車銷量受阻。
精明強乾的董明珠可能沒有想到,自己沒有被市場擊敗,卻被國家政策給了一個下馬威。而且國家政策是目前所有新能源車企的風向標,車企不跟著走,只能被淘汰。在這個時候,董明珠沒有把握住機會,了解好政策動向,可能想再創一個類似的「格力奇跡」已經落後了一步。
⑼ 新勢力造車爆雷 南京重蹈汽車產業之殤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它曾經見證了從東吳到南朝陳國三百多年的興衰,也在近現代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而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歷史中,南京這座城市也見證了眾多車企的興衰,南京城的汽車夢也隨之起起落落。
南京所經歷的只是中國新勢力造車的一個縮影,在大浪淘沙、資本退卻的今天,很顯然新勢力造車將會困難重重。想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彎道超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僅僅靠補貼和政策就能一蹴而就的。留給中國,留給南京的時間都不多了,在外資品牌蓄勢待發新能源的今天,用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豪賭新勢力造車已經毫無意義了。回歸初心,讓資本落到實處,發揮我們集中資源辦大事的優勢,以技術為導向,讓造車回到正軌上來,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懂車周報|小米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984"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40a7d99ff9a7c0f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9月1日,小米集團官方宣布,「小米 汽車 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冊,公司名:小米 汽車 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億元人民幣,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親自出任法人代表。」據悉,小米 汽車 團隊目前已搭建起近300人的團隊。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972" img_width="127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8b692ffc19326c6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據了解,宣布造車至今的5個月,小米 汽車 團隊進行了大量的用戶調研和產業鏈考察,調研訪談2000多次,拜訪並深度溝通交流了10多家業內同行和幾十家產業合作夥伴,同時緊鑼密鼓地推進 汽車 的產品定義和團隊搭建。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1080" img_width="1717"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b61d5e2093921b3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官宣正式注冊「小米 汽車 」的微博下方,雷軍還配上了一張17人合影,這些人將會是小米 汽車 的核心主創團隊。值得一提的是,在17人的小米 汽車 智能駕駛團隊中,唯一一名「外援」便是前寶馬iX的外觀主設計師李田原。加入小米 汽車 後,他將大概率負責整車外觀設計方面的工作。
然而,近日據天眼查顯示,多個「小米 汽車 」的商標狀態變更為「駁回復審中」,商標的國際分類涉及運輸工具、廣告銷售等。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822" img_width="1236"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ede06e9df43f35c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一汽馬自達於2005年3月1日在吉林長春誕生,隨後也生產了一系列深受消費者喜愛的車型產品,包括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的馬自達6,也可以稱得上是當時的「一代神車」,再到2014年,馬自達阿特茲煥新登場,成為B級轎車市場不可忽視的一款車型。再到2016年,一汽馬自達推出轎跑SUV——CX-4。
8月31日, 財經 媒體《 財經 汽車 》報道,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並重整案於當天上午召開了第二次債權人大會。會上共有三項議案,包括財產管理及變價方案、成立債權人委員會兩項議案,以及核心議案——寶馬中國收購「華晨中華」。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799"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d398d3e2051f6dc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據悉,經由債權人表決,三項議案全部通過。但寶馬中國收購「中華」品牌的議案通過率不高。據消息人士介紹,寶馬中國對華晨中國的收購將花費16.33億元,其中,資產部分的評估價格為12.33億元,其次還有4億元的溢價是用以購買整車生產資質。
目前,寶馬中國方面對此回應,項目仍在有關部門的審批過程中,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持華晨集團的重組,並致力於進一步拓展寶馬在遼寧省的業務。同時希望使用華晨 汽車 製造有限公司現有的生產能力。嚴格意義來說,寶馬中國收購華晨中華,不是「中華」品牌,而是中華品牌 汽車 生產相關資產以及華晨 汽車 製造股權。
8月31日,路特斯 科技 正式宣布成立,其全球總部也確定落戶武漢經開區,路特斯全球智能 汽車 工廠也將落戶武漢。路特斯集團CEO馮擎峰表示,Emira的發布就是路特斯向燃油車時代的告別,如今路特斯 科技 的成立,意味著路特斯已經開啟了深度轉型。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1800" img_width="819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bb86263b7dfc754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1318" img_width="2676"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606ed360c0d0d49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據了解,路特斯在未來5年將推出4款全新電動車型:2022年,內部代號Type132的E級純電智能SUV、2023年,內部代號Type133的E級純電智能四門轎跑、2025年,內部代號Type134的純電智能新物種、2026年,內部代號Type135的純電智能小跑。
此外,路特斯還將推出EPA邊緣進化架構,此架構將針對路特斯的超高端智能純電 汽車 進行開發。馮擎峰表示,十年之內,在路特斯智能駕駛的協助之下,只要你拿到駕照,就能跑贏F1冠軍,「這就是我們對於未來的信心」,也就是說,路特斯的智能駕駛將向運動性能傾斜。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1398" img_width="262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b8d48a2f7edf726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 汽車 創始人李斌也以投資人的身份現身發布會現場,據了解,蔚來參與了路特斯 科技 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後,路特斯估值達150億元人民幣(23億美元)。
日前,多家造車新勢力正式發布8月交付數據。其中,理想 汽車 8月交付9433輛,再創單月交付新紀錄。銷量高速增長,讓人眼前一亮。在造車新勢力中,理想 汽車 銷量位居第一。
小鵬 汽車 8月交付7214輛占據第二位,連續2個月超過7000輛,其1-8月累計交付45992輛,同比大增334%。作為品牌旗下的主力車型小鵬P7,在8月份交付了6165輛,連續4個月創 歷史 新高。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393" img_width="70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6cc9953e885262f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 汽車 8月新車交付量為6613輛,同比增長449%。相比於7月份銷量的6011輛,哪吒 汽車 8月份成績實現環比10%的增長,再創新車交付記錄。在「造車新勢力」銷量中排名第三位,超蔚來趕小鵬。
在理想、小鵬、蔚來、哪吒四大品牌中,蔚來在8月份交付量墊底,其8月交付量為5880輛。其中,8月交付量中蔚來ES8交付了1738輛,ES6交付了2342輛,EC6交付了1800輛。
整體上,從今年前8個月累計交付量來看,蔚來仍位列第一,且是唯一破5萬輛的新勢力車企。據數據顯示,蔚來、理想、小鵬 汽車 今年累計交付量分別為55767輛、48176輛、45992輛。
8月31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其近日通過參與司法拍賣公開競拍方式,以約18.3億元人民幣競得銀隆新能源約3.36億股份,占銀隆新能源總股本的30.47%。並與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簽訂了附生效條件的《表決權委託協議》,董明珠將其持有的17.46%的銀隆新能源股份所有對應的表決權,委託格力電器行使。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813"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8e447db1defeb3f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交易完成後,格力電器將合計控制銀隆新能源47.93%的表決權,銀隆新能源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這也意味著格力電器成為銀隆新能源第一大控股股東,銀隆新能源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早在2016年,董明珠曾想以130億元價格收購銀隆新能源的「造車計劃」被股東否決後,董明珠自掏腰包斥資10億元獲得銀隆新能源7.46%的股權,隨後經過兩度增資持股比例增至17.46%,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同時,董明珠還拉來了王健林、劉強東等一起投資。時隔5年,格力終於將銀隆新能源囊括旗下。相比5年前130億元收購,如今花費18.3億元成為控股股東明顯省下不少錢。
格力電器認為,銀隆新能源的核心優勢主要有兩點,一是鈦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和產能,二是擁有閉合式循環式的新能源產業鏈。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1365" img_width="2048"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4e55b8678973f0a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新一代CS55 PLUS已於此前開啟預訂,推出3款自動擋車型,預售價為10.69-12.19萬元。按照一般的預售政策推測,正式上市時售價或將有小幅度下調。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藍鯨新一代NE1.5T+藍鯨7DCT動力總成,百公里綜合油耗為5.9升,最大功率138千瓦,相比在售車型搭載1.5T發動機提升了6千瓦。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1366" img_width="2048"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548208c01e4f3ed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小眾的越野硬派SUV市場中,哈弗H9一直是自主品牌中大型硬派SUV代表之一,在剛剛結束的成都車展上,新款哈弗H9也正式亮相。新車售價或為20.98-27.28萬元。哈弗H9首次發布於2014年,並在2019年推出了中期改款車型,這款車發布時坊間認為是本代哈弗H9換代前的最後一款改款,但從長城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其顯然還希望本代車型繼續在市場征戰幾年。
日前,比亞迪基於全新e平台 3.0打造的首款車型——比亞迪海豚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4款車型,補貼後售價為9.38萬-12.18萬元。新車將推出搭載最大功率70千瓦,峰值扭矩180牛·米以及最大功率130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的永磁同步電機。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1066" img_width="232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2e5319f6357ed80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8月31日,長安 汽車 官方宣布,2022款CS75 PLUS正式上市,推出5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1.79萬元起。作為年款車型,新車主要對設計細節進行了更新,配置方面也有所調整和升級。動力方面,傳動系統繼續匹配愛信6AT手自一體變速箱,並取消了手動擋入門款車型。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1050" img_width="14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b285d136af10d4d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8月30日,我們從五菱 汽車 官方獲悉,旗下五菱征程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區間為7.58萬-9.0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非封窗版車型價格均為7座車型價格,8座版和9座版分別需要加價1000元和2000元。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936" img_width="1284"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e0c355216da69b4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9月1日,Stellantis集團官方公眾號宣布,正式任命張俊擔任Stellantis集團中國區執委會成員、阿爾法·羅密歐中國區總經理,此任命自2021年9月1日起生效。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1211"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4c6118c16c12833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未來,張俊將向Stellantis集團全球執委會成員、中國區首席運營官奧立維(Grégoire OLIVIER),Stellantis集團全球執委會成員、阿爾法·羅密歐品牌全球CEO安巴托(Jean-Philippe IMPARATO),同時匯報工作。
張俊的職業生涯始於2004年,他擁有在美國、日本及中國 汽車 市場的職業經歷。曾在日產、奧迪擔任過一系列重要職位,在市場營銷、供應鏈及車輛項目管理、運營管理、新能源 汽車 及銷售戰略規劃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懂車帝從通用 汽車 中國官方獲悉,9月3日,通用 汽車 宣布斯圖爾特·諾里斯(Stuart Norris)正式出任通用 汽車 中國及國際部設計副總裁。他將負責通用 汽車 在北美以外的設計運營並向通用 汽車 全球設計副總裁辛科(Michael Simcoe)匯報。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3592" img_width="359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f100c7ad8279f94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諾里斯在大學畢業後先後加入了賓利和捷豹的設計團隊。他於2004年開始了在通用 汽車 的職業生涯。2012年,諾里斯出任通用 汽車 韓國前瞻設計和架構設計總監,為通用 汽車 的全球品牌 探索 未來產品與技術。期間,他領導的團隊設計了雪佛蘭Bolt電動車。
另據了解,原通用 汽車 中國及國際部設計副總裁潘凱斯(Ken Parkinson)已於近日退休。
9月1日,懂車帝從地平線官方獲悉,前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總裁陳黎明博士加入地平線,出任地平線公司總裁。
汽車來了,一汽馬自達告別" img_height="750" img_width="5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249a6da01a98963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據官方介紹,陳黎明博士於1995年加入博世集團,曾任技術專家,研發高級經理、總監和副總裁,他領導創建的博世底盤控制系統研發中心是博世公司在中國最大的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