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二批新能源汽車目錄
1. 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第2批發布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正式發布,40家企業201款新能源汽車上市。其中,新能源乘用車36輛,佔比18%;新能源公交車128輛,佔比64%;新能源專用車37輛,佔比18%。按照技術路線,第二批新能源目錄包括40家企業的157輛純電動汽車和8家企業的4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下是36款新能源乘用車目錄。
2. 第2批新能源推薦目錄分析:刀鋒電池亮相 16款車型獲1倍以上補貼
2月14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其中符合2019年補貼新政產品技術要求的乘用車有44款,具體分類如下圖所示。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鄧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2018新能源汽車榜
比亞迪秦Pro;2.日產軒逸純電;3.謳歌CDX混動版;4.威馬EX5;5.北汽新能源EU5
4. 國家扶持新能源汽車的政策
根據《節能與新能源財政補助管理暫行辦法》公共服務用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混合動力車(節油起碼比傳統汽車高5%以上)最低補4000元,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補貼6萬元,燃料電池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的補貼最高為25萬元。《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4)2018第二批新能源汽車目錄擴展閱讀:
1.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新能源汽車融匯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多種變革性技術,推動汽車從單純交通工具向智能終端,帶動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改造升級,促進能源消費結構、交通體系和城市運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對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世界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支持,跨國汽車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2. 汽車產品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產業體系日趨完善、企業競爭力大幅增強,2015年以來產銷量、保有量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產業進入疊加交匯、融合發展新階段。必須搶抓戰略機遇,鞏固良好勢頭,發揮基礎設施、信息通信等領域優勢,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5. 油電混合免購置稅名單
2018年12月18日,工信部發布《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二十二批)、汽車生產企業名稱變更名單、撤銷《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車型名單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批目錄中共有273款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車乘用車62款,純電動客車79款,純電動貨車7款,純電動專用車8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24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6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車2款;燃料電池客車11款,燃料電池專用車2款。
(5)2018第二批新能源汽車目錄擴展閱讀: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22批)顯示,共有86款乘用車入圍了名單。這其中包括了63款純電動乘用車和23款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
在純電動車目錄上包括了比亞迪新一代唐EV、別克VELITE 6以及大眾朗逸純電版e-LAVIDA。而在插電式混合動力目錄上,包括了一汽豐田全新卡羅拉雙擎E+、廣汽豐田全新雷凌雙擎以及領克03 PHEV等車型。
附件:
1、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二十二批)
2、汽車生產企業名稱變更名單
3、撤銷《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車型名單
6. 2018大眾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2018大眾新能源汽車有:大眾EUP、高爾夫電動車、高爾夫GTE、輝昂GTE、途銳GTE等。以高爾夫(進口)2017款1.5T基本型為例,其車身尺寸是:長4270毫米、寬1799毫米、高1457毫米,軸距為2631毫米,油箱容積為40升,行李箱容積是272至1162升,整備質量是1593千克。高爾夫(進口)2017款1.5T基本型搭載了直列4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是110千瓦,最大功率轉速是每分鍾5000至6000轉,其前懸掛使用了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後懸掛使用了多連桿式獨立懸掛,採用的驅動方式是前置前驅。
7. 共52款車型第6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
2018年6月6日,工信部發布第六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共有353款車型進入,其中乘用車新增車型52款,其中純電動乘用車46款,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6款。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奇瑞等車企都進入了不少車型。有關一些型號信息,請參見下表:2017年以來,工信部發布了18批推薦車型,其中新能源乘用車874輛,其中純電動汽車775輛,插電式車型99輛。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即將迎來新變化。根據《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12日起,廢止《2017年第1-12批、2018年第1-4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這些目錄中符合調整後補貼技術條件的車型可直接列入新目錄,不符合要求。
8. 2018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2017年雙積分政策的實施讓各大車企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對於新能源車來說2017年是一個新的起點,新能源車逐漸走進市民生活,充電樁設點越來越多。雖然說在2018年裡新能源車有補貼退坡,但是2018年也將是新能源汽車爆發的一年,並且因為上牌容易,新能源車還是收到許多買車朋友們的青睞。小編給大家盤點下,在2018年即將亮相的10款值得期待的新能源車。
1捷豹I-PACE
Pace是捷豹的首款純電動SUV,通過下面幾個數字來看看它的性能:700牛米的瞬時扭矩、400馬力的功率、4s的百公里加速、續航里程500km。
從I-PACE概念車可以看到,此款車型配備了全景天窗,同時在設計造型上也增添了不少科技創新元素,比如採用了能夠自動伸縮的門把手,不使用時會自動縮回與車門表面持平。
2納智捷U5電動版
納智捷U5 EV+基本延續了汽油版U5的時尚設計,但其車身加入了很多藍色裝飾,以說明其新能源車型的身份。
動力部分,新車配備有B-Paddle動力回收系統,在滿電情況下可行駛304公里,並支持快充模式,50分鍾可以為新車提供80%的電量。
3大眾新e-Golf
大眾對新款e-Golf的升級主要集中在續航里程的提升上。電池容量由過去的24.2 kWh升級到35.8 kWh,續航里程可達255km。
該車搭載了動力更強的電動機,最高功率達到了100kW,最高扭矩為290N·m,0-100km/h加速時間為9.6s,具有150km/h的最高車速。
得益於MQB平台的靈活布局優勢,e-Golf的電池組安置在底盤結構之中,並未佔用過多的後備廂空間,它的裝載能力在純電動車中表現較為出色。
充電時長:在專用直流充電樁上充電1小時可以充滿80%電量,家用交流電需不到6小時可充滿。
4漢騰X5 EV
漢騰X5 EV是基於漢騰X5打造的一款純電動SUV,將於今年正式上市。新車外觀大致延續了汽油版車型的設計,前臉加入的「水滴」設計元素成為新車的一大亮點。
動力方面,漢騰X5 EV搭載一套由容量為129Ah的鋰離子電池組和最大功率95kW,峰值扭矩260Nm的永磁同步電機組成。
5廣汽豐田E concept量產版
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廣汽豐田E concept概念車亮相,據說該車將在2018年量產上市。
從E concept概念車來看,新車採用懸浮式車頂設計,同時搭配行李架。同時,前格柵採用一塊大尺寸屏幕,可以顯示用戶錄制的信息以及炫彩燈光效果等。
6雲度π3
雲度π3是雲度歐洲(米蘭)設計中心深度參與設計的一款車型。從外觀上來看,X字型的大面積蜂窩前臉造型,很有未來感。
榮威Marvel X定位於一款純電動SUV,從其工信部申報信息看,新車將採用純電動模式驅動,兩個後輪將分別由功率為85千瓦和52千瓦的兩台電機驅動。
從外觀看,新車前臉採用大面積的倒梯形進氣格柵,多處採用鍍鉻飾條裝飾,將兩側的大燈緊緊連成一體;在尺寸上,長寬高為4678/1919/1616mm,軸距達2800mm,車內空間可想而知。再加上懸浮車頂和雙色五幅輪轂,新車具有很強的運動氣息。
9. 《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二批)
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目錄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通告2014年第66號為推進我國交通能源戰略轉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對企業提交的申報材料進行了審查。現將《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目錄》予以公布。附件: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可移植文檔格式文件的擴展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年10月29日
10. 新能源補貼退坡受否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的銷量
2019年3月2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發展改革委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3月26日起實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為過渡期,6月26日新的補貼政策開始實施。我們對新的補貼政策對新能源乘用車的影響進行分析。
1.續航 里程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補貼門檻提高,補貼金額下降
影響:2019年新的補貼政策取消了對續航里程小於250KM車型的補貼,目前續航里程小於250KM的車型,主要是A00級車,例如: 北汽新能源 EC系列 、 寶駿E100 等,這部分車型會通過更新換代或者提升配置來使得續航里程達到250-300KM這個區間,以獲取補貼;續航里程在250-300KM區間的車型是相對受到影響最小的,補貼額度下降47%,是下降幅度最小的。這個區間車型多以A00和A0級為主,這部分車型不需要有太大的調整變化;續航里程在300-400KM之間的車型是受到補貼影響最大的,退坡60%,退坡幅度最大。這個區間A00、A0、A、B級車型都有,我們認為處於這個區間的A00級車可以選擇降低續航里程到300KM以下,這樣既可以節約成本,也可以保持拿到的補貼額度不變,而且企業可以考慮是否可以使用價格更為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來代替三元鋰電池進一步節約成本。A0級車我們認為部分可以同A00級車型一樣,降低續航里程至250-300KM區間,節約成本;另一部分可以將續航里程提升至400KM以上,以獲取更多的補貼;續航里程400KM以上車型補貼由5萬降至2.5萬,下降50%,這個區間主要都是A級車和B級車,且大多是2018年剛上市的車型,這部分車型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暫時不需要進行太多的調整。總的來說,我們認為A00級車和部分A0級車,可以把續航里程做到250-300KM之間,獲取1.8萬的補貼,這部分車型還可以考慮是否可以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來降低一部分電池成本;部分A0級車和A、B級車可以把續航里程做到400KM以上,來獲取最大的補貼額度,盡量避開250-300KM這個續航里程區間段。
2.能量密度補貼起點提高,上限要求不變,補貼系數下調
影響:出於對安全性的考慮,新的補貼政策並沒有對電池的能量密度進行過高的要求,補貼上限要求保持不變,對各能量密度區間的補貼系數做了下調。從2018年的新能源車推廣目錄來看,能量密度超過120Wh/kg的車型佔比達到95%,140Wh/kg以上的佔比64%,大於160Wh/kg的車型佔比10%,基本上現在的乘用車都能滿足補貼的要求,且主流車型搭載的電池能量密度都在140Wh/kg以上,從2019年第一、第二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來看,電池能量密度全部都在120Wh/kg以上。所以獲取這部分的補貼,對車企來說沒有太大難度,企業不需要進行過多的調整。
3.電耗補貼門檻和上限提升
影響:新補貼政策保留了1.1倍的補貼系數。2019年市場監管局發布了《電動車能耗消耗率限值》國家標准,這是全球首個針對純電動汽車能耗指標提出的技術要求,預計在2019年7月1日正式啟用。這是一個電池技術和電驅技術齊頭並進的信號。電耗可以說是衡量整車集成技術水平的最重要指標之一,電動車的節能比燃油車更加重要,補貼政策也對電耗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無論是從技術還是政策的角度來說,如何降低電動車的綜合電耗都是車企下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點。
4.取消地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
影響:新的補貼政策取消了地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轉為對充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地補由顯性補貼轉向隱形補貼,對車企來說,地補取消的損失很大,預計車企會在過渡期地補還未取消的時間進行一個搶裝。但是對整個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來說是有利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約125.6萬輛,同比增長62%,保有量突破260萬輛;截止2018年底,公共類充電樁已建成30萬,建設安裝私人類充電樁47.7萬,公共樁和私人樁共計約77.7萬輛,同比增速為74.2%,車樁比約3.4:1,車樁不匹配問題依然突出,這大大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補貼大幅退坡對車企的影響
新能源汽車由於發展時間較短,技術成熟度還不如傳統燃油車,在成本上相比燃油車沒有優勢,車企對於補貼的依賴度較高。我們選取各個級別中具有代表性的車型,對其2018年和2019年(過渡期後)能夠獲取到的補貼進行計算。2019年補貼下降幅度都超過了69%, 奇瑞eq1 更是下降100%。面對如此大的補貼退坡,我們認為受到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造車新勢力。對於一些大型的傳統車企(吉利、上汽、廣汽、 比亞迪 等)來說,雖然內化補貼退坡的金額可能會出現一定虧損,但是他們還有其他如燃油車、汽車金融等成熟的業務可以暫時彌補補貼退坡的損失。但是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本來就一直處於燒錢造車的虧損狀態,如果再承擔這一部分的退坡金額,將會雪上加霜,新特和小鵬之前已經宣布對車型進行漲價,但是漲價後消費者是否會買賬也是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
補貼下降會不會對新能源汽車銷量產生巨大的影響?
補貼大幅度的下降,是否會對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帶來巨大的影響?我們認為不會,根據蓋世研究院預測,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160萬左右。2017年9月27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公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要求2019年的新能源積分所佔比例為10%,2020年的積分所佔比例為12%。2018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產量達到106.8萬,其中自主品牌佔比94.0%,達到100.4萬。我們認為2019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車總產量相比2018年不會下降。2018年合資品牌僅生產6.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燃油車生產1345.2萬輛,按照2019年要求的10%,合資品牌需要134.5萬的新能源積分。以2018年單車平均積分3.6來算,需要37萬輛左右的新能源車才能滿足雙積分要求,而合資品牌在2019進入中國市場的乘用車中,以PHEV車型為主,所以實際單車平均積分會低於3.6分,實際所需產量也會在37萬以上。因此我們認為,2019年的新能源乘用車不會因為補貼的大幅度退坡,而使得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受到影響。過去幾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能夠快速的上漲,很大一部分是由於限行限購車城市的帶動,而且未來預計會有更多城市會進行限行限購,它將與雙積分政策一起,來帶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