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企業接受補貼數據
❶ 近1200億新能源補貼:特斯拉失寵、蔚來利好!這三大風口要起飛!
「精準扶貧」。
用這四個字,來形容幾天前公布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補貼新政」),再合適不過了。
4月23日,四部委聯合發布的補貼新政提出,延長新能源汽車補貼期限,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同時,首次設置價格門檻——售價超過30萬元(包含30萬元)的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
國家電網充電樁(來源:CNN)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充電樁。
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有著「基建狂魔」稱號的中國,在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從原來的野蠻生長,邁入更健康的發展軌道。
4月初,國家電網啟動新一輪充電樁建設,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此前,南方電網也披露,未來4年將投資251億元投建充電設施,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
按此計算,兩大電網將投入278億元資金,建設45.8萬個充電樁等充電設施。
「加電比加油更加方便,汽油車能去的地方電動車都能去。」蔚來汽車CEO李斌認為,這一願景應該很快就能實現,甚至用不上五年那麼久。
如果那一天到來,燃油車的鼎盛時代也不復存在...
寫在最後
「政策出台,帶來重大利好。但與機會並存的挑戰亦隨之而來。」
奧動新能源黃春華表示,資本對企業整體要求會越來越高,行業洗牌在所難免,能夠存活下來的企業都在此細分領域中擁有良好的商業模式和健全的運營體系。
當下,補貼退坡、疫情陰霾和銷量九連降的車市寒冬,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都是噩夢般的事實,但「危」中總會有「機」。
正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說的:「發展企業與人生成長都像爬大山,找山尋路是種學習過程,從中學習篤定冷靜,及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現在買電動汽車國家有什麼補貼
截至2021年,國家對於電動汽車的補貼標准為3000元/千瓦以及最高補助6萬元/輛。
根據國務院關於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制定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規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包括私人直接購買、整車租賃和電池租賃三種形式。
1、直接購買:中央財政對汽車生產企業給予補助,汽車生產企業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私人用戶。
2、整車租賃:中央財政對汽車生產企業給予補助,汽車生產企業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租賃企業。
3、電池租賃:中央財政對電池租賃企業給予補助,電池租賃企業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向私人用戶出租新能源汽車電池,並提供電池維護、保養、更換等服務。
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注意事項:
1、根據試點城市論證通過的實施方案和資金申請,財政部通過省級財政部門將補助資金預撥給試點城市。
2、試點城市財政部門根據私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情況,據實撥付補助資金,並在月度終了後10日內將月度撥付情況上報財政部。補助資金具體管理辦法,由試點城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自行制定,並報財政部備案。
3、年度終了後30日內,試點城市要認真總結全年推廣情況,編制補助資金清算報告,由省級財政部門審核後上報財政部,財政部根據地方上報情況和專項核查結果對補助資金進行清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
❸ 贛4家新能源車企獲1.66億元補助
9月21日,記者獲悉,財政部近日下達節能減排補貼資金預撥2015年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江西省4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獲得補貼1.66億元。江西省財政廳已將資金全部撥付到位。本次獲得補貼資金的我省4家新能源汽車廠商分別為江西凱馬白鹿家客車有限公司、江鈴控股有限公司、江西江鈴集團改裝車有限公司、江西博能上饒客車有限公司。根據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買時享受的優惠待遇由企業先行墊付。新能源車企年底統一申請補貼,次年7月才能拿到資金。現在有了預撥資金,企業可以及時拿到補貼,資金鏈壓力大大緩解。
❹ 海南啟動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工作 個人最高補貼2000元
易車訊 今日(7月27日),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交通運輸廳、公安廳四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海南省2022年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的通知》,啟動2022年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工作,運營服務補貼最高可申領3萬元,個人最高可申領2000元充電費用補貼。資金補貼對象為符合條件的在海南省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車並在省內注冊登記上牌的機動車所有人(包括個人和非個人用戶)。原文如下:
易車App推出裸車價功能,了解當地購車底價,如需更多數據,請到易車App查詢。
❺ 廣州將對新能源汽車補貼1萬元/輛 多地出台汽車消費刺激政策
該通知還提出,針對疫情期間市民自駕通勤的需求,在加快推進落實2019年6月明確的新增10萬個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的同時,將視情況研究推出新增指標。去年6月,在國家發改委發文鼓勵對限購解禁後,廣州市率先響應,對搖號指標進行松綁,增配了10萬輛搖號指標。
從2月26日審議通過《關於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簡稱:《措施》)到補貼細則政策落地,廣州只用了5天時間。《措施》中提到,要加快推進落實去年尚未用完的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對二手車置換、購買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提振汽車消費。
對新能源汽車和國六車型進行購買補貼,符合國家對穩定汽車消費的號召,尤其是對汽車產業依賴度較高的廣州及廣東省。2018年的數據顯示,廣州市汽車產銷量僅次於上海,其汽車工業產值占該年廣州市總產值的比例超過30%。而廣東則是國內汽車第一大省,其2019年汽車產量為311.7萬輛,佔全國汽車產量的12.2%,位列第一。基於此,廣東省是出台汽車消費相關政策積極性最高的省份。
廣州是在2020年繼兄弟城市佛山之後,第二個在推出非指定品牌購車補貼的城市。在此之前,佛山市於2月3日發布《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提出鼓勵「國六」標准排量汽車消費,給予每輛車補貼2000-5000元不等。
也有城市推出了購買指定品牌獲得購車補貼的政策。如3月1日,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官網發布的《關於出台促進吉利地產車在長株潭消費升級鼓勵措施》文件顯示,長沙、株州、湘潭市民購買吉利汽車湘潭九華基地生產的吉利繽越、全新遠景,可獲3000元/輛的補貼,不過限額前3500名購車的個人消費者。
與此同時,廣州市也成為第一個重啟對純電動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的城市。此前的2019年9月,為響應四部發布的最新補貼政策,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19年9月發布新補貼標准,表示過渡期(2019年6月25日)後對純電動汽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不再給予地方補貼。
從數額上看,此次補貼的1萬元低於此前與國家補貼固定比例的數額,但這仍被認為將對廣州新能源汽車市場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數據顯示,補貼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2019年之前,在補貼政策引導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了連續10年的高增長,但在2019年補貼大幅退坡後,其銷量隨即出現連續負增長。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石家莊、海南、深圳等地已陸續取消地方補貼,在廣州市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啟動補貼後,是否會有其它城市跟進值得關注。
事實上,不僅是地方補貼的重啟受到關注,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國家補貼是否將在今年退出也是業內關注的焦點。按照政策規定,已經實施了10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20年以後完全退出。不過在今年1月11日舉辦的2020電動車百人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該業內打了一針短效強心劑——7月1日之前不會再退坡,但對於下半年的走向仍不明朗。
如果國家補貼完全退出,勢必將對大幅下滑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不利沖擊,也不利於新能源汽車企業疫情後的恢復。數據顯示,在去年出現首次負增長後,受春節假期影響及疫情沖擊,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54%。
雖然對於國家補貼是否退出尚未有定論,但近期陸續下發的(2017年或2018年的)國家新能源補貼,被認為是疫情中車企的「及時雨」。
最新消息顯示,3月3日,東風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於3月2日收到襄陽市財政局轉支付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2億元;3月2日,比亞迪發布公告表示收到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13.4億元;2月21日,宇通客車發布公告表示已收到鄭州市財政局轉支付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款17.7億元。而在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發放密集出現在5月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什麼是新能源補貼,你了解嗎
對於咱們普通老百姓,那肯定最關心的就是買車能收到多少的優惠補貼。
那麼,在純電動的汽車領域中,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相比2020年退坡了20%。
可以看到,對於售價不超過30萬的新能源汽車才能享受到優惠。並且續航里程在300至400km時,補貼1.3萬元,續航里程大於400km時補貼1.8萬元,相比2020年是分別減少了3200元和4500元。
再看看插電式混動汽車,補貼標準是0.68萬元,相比2020年的0.85萬元補貼,減少了1700元。
看著最近幾年的補貼趨勢,優惠力度平緩退坡,雖然力度有所降低,但也是很不錯的購車優惠。需要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朋友可以抓緊優惠時間購買對應的新能源汽車
❼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具體如下:
1、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
2、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
3、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新能源汽車主要指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和純電動乘用車。
統籌考慮各類城市公交車購置和運營成本,在對城市公交行業補助總體水平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調整優化財政補助支出結構,平衡傳統燃油公交車和新能源公交車的使用成本,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的比較優勢。循序漸進,分類實施,推動形成有利於城市公交行業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確保公交行業平穩轉型、健康發展。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第八條 第八條申請補助的汽車生產企業及其新能源汽車產品須符合下述條件:
(一)新能源汽車產品納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企業保證銷售汽車與目錄產品的一致性。
(二)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組能量不低於15千瓦時,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動力電池組能量不低於10千瓦時(純電動模式下續駛里程不低於50km)。動力電池不包括鉛酸電池。
(三)汽車整車和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具備一定的產能規模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對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提供不低於5年或10萬公里(以先到者為准)的質保,並承諾對整車和動力電池按一定的折舊率進行回收。
(四)汽車企業銷售新能源汽車應向消費者提供按照有關國家標准規定的試驗方法測定的產品性能參數保證:在純電動模式下行使的汽車30分鍾最高車速、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最高時速、0-5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最大爬坡度、百公里耗電量(工況法)、續駛里程(工況法),電機類型和功率、動力電池類型及總儲電量、充電(快充、慢充)方式和時間、車載充電機的功率和輸入電壓等。
❽ 新能源汽車獲補難度加大了嗎
據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的公示。公示顯示,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車企業共應清算補貼資金約189.7億元,其中2016年為123.3億元,2017年為66.4億元。據悉,2017年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數數量比2016年增加了近8成,但經核算後的應清算補助資金僅為2016年的46%,「縮水」接近一半。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助資金是根據《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財建〔2015〕134號)、《關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審批責任有關事項的通知》(財建〔2016〕877號)、《關於開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第二批)清算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資金申報的通知》(財辦建〔2017〕92號)等有關規定,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審核結果分配到各地方。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實施以來,銷售數量快速增加,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四部委將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情況的監督、核查。對於「提供虛假技術參數,騙取產品補助資格的;提供虛假推廣信息,騙取財政補助資金的;銷售產品的關鍵零部件型號、電池容量、技術參數等與《公告》產品不一致的」行為,四部委將視情節給予通報批評、扣減補助資金、取消新能源汽車補助資格、暫停或剔除「推薦車型目錄」中有關產品等處罰措施。
來源:中國經濟網
❾ 新能源汽車國家怎麼補貼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4月23日起實施。《通知》明確,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在30萬元以上(含30萬元)的車型不再享受政策優惠,「換電模式」車輛則不受此規定影響。詳見↓
一、延長補貼期限,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
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為加快公共交通等領域汽車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2020年補貼標准不退坡,2021-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
二、適當優化技術指標,促進產業做優做強
2020年,保持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技術指標不作調整,適度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能耗、純電動乘用車純電續駛里程門檻。2021-2022年,原則上保持技術指標總體穩定。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鼓勵企業進一步提升整車安全性、可靠性,研發生產具有先進底層操作系統、電子電氣系統架構和智能化網聯化特徵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三、完善資金清算制度,提高補貼精度
從2020年起,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補貼政策結束後,對未達到清算車輛數量要求的企業,將安排最終清算。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四、調整補貼方式,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
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範,中央財政將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有關通知另行發布)。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五、強化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
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應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強化管理,要把補貼核查結果同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對未按要求審核公示的上報資料不予受理。切實發揮信息化監管作用,對於數據弄虛作假的,經查實一律取消補貼。對監管不嚴、造成騙補等問題的地方和企業按規定嚴肅處理。
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根據資源優勢、產業基礎等條件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強化規劃的嚴肅性,確保規劃落實。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采購力度,機要通信等公務用車除特殊地理環境等因素外原則上采購新能源汽車,優先採購提供新能源汽車的租賃服務。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免限購、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貨車治理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優勢。
❿ 新能源車獲補貼公示,各品牌車都獲得了多少補助
新能源車獲補貼公示,各品牌車都獲得了多少補助?
Hello,各位小夥伴,小編又來嘍,今天來和大家一起關注一下新能源的問題。
根據我國最新會議的精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國家出台的政策也越來越好。而就是在這種“大力發展新能源”的環境下,在各行各業均涌現出了新的新能源產品。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新能源車。
曾幾何時,某些國家曾放言:中國不可能也更不會造出可靠的新能源汽車。現在,我想邀請那個國家曾說出這句話的人:請他來中國看看,看看我們比亞迪集團最近推出的新能源汽車,比亞迪漢、比亞迪唐、比亞迪秦、比亞迪宋。現在你還會認為中國造不出可靠的新能源汽車?如果你認為這只是偶然。那好,我想在請你看看我們中國人的“國貨”:五菱集團。五菱形象的被我國人民稱之為“國貨之光”。五菱集團生產的“五菱宏光mini”,一經上市,便得到國內外眾多消費者的喜愛。這部車以價格低、外觀可看、性價比高,一舉打翻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榜。榮居第一。還有小鵬P7,蔚來ES8,這都會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