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份上市的新能源汽車
『壹』 一汽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些
一汽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些
一汽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些,電動新能源汽車目前受制於市場和技術的問題,車的性能並沒有傳統汽車好,大眾作為一個優秀的國產汽車品牌也推出了電動汽車,看看一汽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些。
一汽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些1
1、大眾途銳ehbrid。該汽車當前(2021年3月17日)官網指導售價為67.98萬元,依據其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其驅動方式為4MOTION、純電模式可行駛58公里、該汽車最高時速為225千米/每小時。
2、大眾探岳GTE。該汽車當前(2021年3月17日)官網指導售價為24.98萬元,依據其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該款汽車為插電式混合動力。
3、大眾新邁騰。該汽車當前(2021年3月17日)官網指導售價為25.39萬元,依據其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該款汽車為前輪驅動、最高車速200千米/小時。
4、高爾夫純電。該汽車當前(2021年3月17日)官網指導售價為14.77萬元,依據其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該款汽車最大續航里程為370千米、最高車速150千米/小時。
5、朗逸純電。該汽車當前(2021年3月17日)官網指導售價為14.89萬元,依據其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該款汽車為電池為三元鋰離子電池、最高車速2150千米/小時。
一汽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些2
1、 朗逸純電
官方指導價 : 14.89萬(獲取底價)
級別 : 緊湊型轎車
朗逸大家都很熟悉,中國最賣座的家用轎車,而朗逸純電是基於全新一代朗逸,依託MQB平台打造的純電動汽車,上市至今一年多的時間,根據車主的反映,朗逸純電在動力、駕乘品質、安全可靠性有不錯成績,但朗逸純電更適合的家裡有固定車位,且身在一二線城市,出行主要以城區代步為主的消費群體。
2、 高爾夫·純電
官方指導價 : 14.77-16.88萬(獲取底價)
級別 : 緊湊型轎車
高爾夫·純電存在的最大問題在於其只有270km的續航里程,要知道國內自主品牌大部分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動輒就是四五百公里,所以如此低的.續航能力也註定高爾夫·純電難以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可;但是,看在高爾夫燃油版長期積累良好口碑的面子上,如果您需要的一台品牌過硬、質感又很強純電動轎車,高爾夫·純電也能夠將其作為備選項。
3、 寶來·純電
官方指導價 : 13.68-15.08萬(獲取底價)
級別 : 緊湊型轎車
寶來·純電保持了燃油版車型的大空間、高實用性等優勢,甚至有些地方還要更好,如全系升級後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估計這會讓燃油版車主十分羨慕,不過寶來·純電270km的續航能力別說和自主品牌,就連同級合資軒逸純電(338km)相比也絲毫不佔優勢,但如果想買一台品牌、空間、顏值等各方面還不錯的純電動車型,大降價後的寶來·純電還是值得考慮的。
一汽大眾純電動汽車有哪些3
大眾: 大眾高爾夫「e-GOLF」和朗逸Plus「E-Lavida」純電動汽車。根據大眾汽車公司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布局,大眾計劃到2025年,其控制下的所有新能源汽車中,約有四分之一作為純電動汽車銷售,目前,作為向純電動汽車過渡的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是大眾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力軍,到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的整個汽車系列將是全電動的。
電子高爾夫是高爾夫的純電動版本。該車配有最大功率為136馬力、峰值扭矩為290納米的驅動電機,並配有35.8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組。其綜合作業范圍為255公里。使用40kW DC充電樁可以在40分鍾內充滿80%的電量。朗逸Plus純電動汽車配備了與大眾電子高爾夫相同的動力系統。
朗逸Plus純電動汽車的尾部標有「e-LAVIDA」。新車的外觀與新朗逸Plus基本相同,而充電口位於燃油版本的燃油口。新車將於2019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
大眾的所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都是從現金加燃油車型升級而來,除了大眾旗艦SUV 途銳,(來自MLB Evo平台)和所有其他車型來自大眾MQB平台。MQB平台的大眾PHEV車型都配備了相同的動力系統。這種混合動力系統由大眾經典的EA211 1.4TSI發動機和一台85千瓦的電動機組成,最大功率為155千瓦,峰值扭矩為400納米。
『貳』 國產新能源續航最長的車
國產新能源續航最長的車
國產新能源續航最長的車, 相信大家知道國內的純電動汽車在市面上,也是位於前頭的,現如今有很多人都買純電動車的車型,那麼你知道國產新能源續航最長的車是哪些嗎。
國產新能源續航最長的車1
一、比亞迪唐EV600
比亞迪唐新能源EV600定位於一款純電動中型SUV,指導售價為23、99-35、99萬元。該車搭載82、8kWh三元鋰電池,工信部純電動最高續航里程為520公里,60公里/小時等速續航里程達到600公里。
二、比亞迪秦Pro EV
比亞迪秦Pro EV定位於一款緊湊純電動車型,指導售價為14、99-19、99。該車搭載最大容量為69、5kWh的三元鋰電池,工信部純電動最高續航里程為520公里,等速續航超過580公里,最快百公里加速4、4秒。
三、廣汽新能源Aion S
廣汽新能源Aion S 工信部純電動最高續航里程為510公里,補貼後13、98萬元起。該車配備了一台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為300Nm的永磁同步電機,0-100km/h加速時間7、9S,最高時速156km/h,百公里電耗13、1kWh。
四、蔚來ES6
蔚來ES6是蔚來汽車推出的第二款量產車型,補貼前售價為35、8萬元,新車最大NEDC綜合續航里程可達510公里,蔚來ES6性能版和首發紀念版採用了前後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60kW和240kW、最大扭矩725N·m 的永磁+非同步雙電機布局,官方百公里加速為4、7秒。而基準版前電後電機最大功率都是160kW,最大扭矩610N·m,官方百公里加速為5、6秒。
五、北汽新能源EX3
北汽新能源EX3指導售價為12、39-16、39萬元,配備能量密度為160、78Wh/kg的三元鋰動力電池組,整車工況續航里程501km,60km/h等速續航里程600km。動力方面搭載一台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扭矩300N·m 的永磁同步電機,最高速度150km/h,百公里加速時間7、9s。
六、電咖天際ME7
電咖旗下高端品牌天際汽車(ENOVATE)的首款車型——ME7為一款中型SUV,新車工況續航里程為500公里。搭載一台最大功率170kW,最大扭矩330Nm的電機,電池上將高/低續航兩種版本可選,搭載的同樣都是能量密度為160Wh/kg的電池,電池電量分別為53kWh和70kWh。
七、吉利幾何A
吉利幾何A新車目前有兩種續航版本:高能超長續航版(500公里)和高維標准續航版(410公里),長續航版補貼後售價為17-19萬元,標准續航版本的補貼後售價為15-17萬元。電池方面匹配的是寧德時代生產的61、9kWh和51、9kWh兩款高容量三元鋰電池。
八、威馬EX5 Pro
威馬EX5 Pro 綜合補貼後售價23、98萬元,全球限量3000台。搭載容量為59、53kWh 的三元動力鋰電池,工信部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460公里,百公里加速8、1秒。
九、北汽新能源EU5
北汽新能源EU5 R550版本工信部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460公里,等速最大續航甚至到達500公里,補貼後售價14、89萬元起。動力方面,EU5搭載代號為TZ220XS560的永磁同步電機和容量為53、6kw/h的三元鋰離子電池組,最大功率為160Kw,峰值扭矩為300N·m,最高安全車速可達155Km/h,百公里加速僅需7、8s。
十、騰勢500
騰勢500可以看作是騰勢400的升級版,補貼後預售29、98-32、98萬元,工信部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451公里,60公里/小時等速續航里程提升至635公里。新款騰勢500的電池系統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能量密度會由現款的95、6Wh/kg提升至105、72Wh/kg,百公里耗電量也將從現款的17、4kWh/100km降低至15、9kWh/100km。
國產新能源續航最長的車2
01、智己L7
預售價:40、88萬元
續航里程:615km、接近1000km
千萬別把它的品牌名稱看錯了哈,這是智己,不要問我為什麼要強調這個,曾經丟過的臉,不希望你們步後塵而已
。智己汽車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品牌,去年底才正式成立,但這卻是個「含著金湯匙」的新勢力品牌,它是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以及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定位於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智己
L7(參數|圖片)正是智己汽車首款量產產品。
與眾多新勢力不同,智己汽車的第一款量產車居然是一款轎車產品,的確是藝高人膽大。智己L7雖然很「稚嫩」,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卻有讓你過目不忘的能力。超過5米的車長、類似「∑」造型的日間行車燈、最高可支持近1000km的續航、、、、、、當這些都結合在一起時,感覺就已經預定了下一輛爆款車型。或許能夠制約它的也就只有售價了,40、88萬元的預售價著實有點小貴。
02、蔚來ET7
廠商指導價:44、8-52、6萬元
經銷商參考價:暫無優惠
續航里程:500km、700km、1000km
推薦車型:100kWh版本
從6位大佬級聯合創始人,到EP9驚鴻出世,再到首支赴美上市的新勢力品牌,蔚來在新勢力品牌中一直居於頭部陣營,甚至稱其為「新勢力領頭羊」也不為過。蔚來
ET7(參數|圖片)作為蔚來汽車的第一款轎車產品,它所受到的關注不亞於蔚來的第一款車型
ES8(參數|圖片)。然而在今年初就上市的它,卻因為交付時間,遭受到了太多的口誅筆伐,當然,還有友商的調侃。
蔚來ET7目前共推出了三款配置車型,NEDC續航里程最高為700km,但蔚來表示,這還沒完,未來還會有150kWh的固態電池包可選,續航里程可超過1000km。但與新車交付時間一樣拖沓,150kWh固態電池包的交付時間在2022年第四季度。按照目前的發展進度來看,等到這個時間點,估計黃花菜都涼了,畢竟大家都在卯足了勁拚命往前趕。
03、極氪001
廠商指導價:28、1-36萬元
經銷商參考價:暫無優惠
續航里程:526km、606km、712km
推薦車型:超長續航單電機 WE版
這是一款近期超火的車型,曾經我們以為它將會以領克的身份亮相,畢竟它與領克ZERO概念車關系莫逆,但誰曾想吉利成立全新智能純電品牌——極氪,而它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極氪的`第一款車型,001。新車目前共有雙電機、單電機兩種動力,三種續航里程可選。官方表示,
極氪001(參數|圖片)將會在今年10月份開始交付。
極氪001採用了獵裝轎跑的造型設計,整體設計不可謂不大膽;接近5米的車長以及超過3米的軸距,中大型車的定位昭然諾揭;全系標配HUD抬頭顯示系統,如此討好消費者,實屬罕見;各種各樣的選裝包,雖然只有三款配置車型,卻能衍生出別具一格的車型;雙電機版本車型實力強悍,3、8秒的0-100km/h加速時間足以說明一切;單電機版本續航更有優勢,NEDC續航里程超700km,讓你不再有里程焦慮。
國產新能源續航最長的車3
1、廣汽新能源-Aion S:510km
該車上市於2019年4月,基於廣汽第二代純電動車平台GEP打造;車身長:4、77米,軸距2750mm,是緊湊型三廂轎車。
前置驅動電機來自日本電產,最大功率135 kw,官方公布零百公里加速:7、9 s;動力電池則來自寧德時代,電池組能量密度:170 Wh/kg,總能量:58、8 kwh。由此可粗略計算電池組重量為345kg,占車重1625kg的21、2%。
當然相比綜合續航里程,百公里電耗:13、1 kwh(比續航更具參考價值) 更具參考性。該車補貼後售價:15、98-20、58萬元。
2、蔚來 ES6:510km
上市於2018年12月,預計交付時間為2019年中,是蔚來打造的第二款SUV;該車車長:4、85米,軸距:2900mm。
該車配置了前後兩台驅動電機,據稱為自研自產;前置永磁同步電機+後置交流非同步電機,總功率400kw,零百加速4、7s。
動力電池同樣來自寧德時代,電池組能量密度:170 Wh/kg,總能量:84 kwh。粗略計算該車電池組重量為494 kg,占車重2345kg的21 %。
百公里耗電量:18、1 kwh(比續航更具參考價值);補貼前指導價:44、8-54、8萬。
3、比亞迪-秦pro新能源:520 km
2019年5月上市,看名字就知道是由秦的燃油車改的電動車,該車長:4、77米,軸距:2718 mm。
配置了一台比亞迪自研的永磁同步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35 kw,0-50 km/h時間:3、7s。
動力電池,是自研的高鎳三元鋰電池,相比普通三元鋰電池,其更穩定,安全性更高;但是相應的能量密度會較低:160 Wh/kg,總能量:69、5 kWh。
電池組重量:434 kg,占車重1710kg的25、4%。百公里電耗:13、5kwh(比續航更具參考價值)。
補貼後售價:18、99-19、99萬元。
4、比亞迪-唐新能源:520 km
2019年3月上市,車長4、87米,軸距2820mm。
配置了一台比亞迪前置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80 kw,0-100 km/h加速時間:8、5s。
動力電池與上述的秦pro一樣, 能量密度:161 Wh/kg ,總能量:82、8kwh;電池組重量:514 kg,占車重2295kg的22、4%;工信部百公里電耗:17、9 kwh(比續航更具參考價值)。
補貼後售價:25、99-27、99萬。
註:以上4款車,均為續航最高的版本!
對比特斯拉與國產續航最長的4款電動車參數,發現除了續航之外,同類型的國產車與之差距已然不大,例如秦和Aion S的百公里電耗。
不過特斯拉與國產電動車在電池參數接近的前提下,其續航長度還是碾壓國產電動車。
這說明即便不談電池本身的品質,特斯拉的電池控制系統和電機效率也遠超國產廠家。
『叄』 理想汽車屬於什麼品牌
理想汽車的品牌是智能電動車,其理念是為用戶打造無里程焦慮的智能電動車。理想汽車實現這一想法的途徑是製造增程式電動汽車。增程技術是用燃油發動機給電池組充電,然後用電機驅動。理想汽車是李想於2015年7月創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該公司早前被命名為「車和家」。2019年3月,理想知止更名為理想,希望打造一款沒有續航里程焦慮的中大型SUV。工廠採用了很多國際先進設備,擁有全自動生產線。理想的智能品牌來自於對用戶需求的思考和對技術研發的投入。作為智能電動車品牌,理想汽車常州基地設計年產能10萬輛,它採用了大量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確保理想ONE的製造質量符合豪華品牌標准。在續航里程方面,與純電動車不同,理想汽車可以通過增程技術消除續航里程顧慮。理想汽車官方表示,汽車在任何情況下可實現800公里續航里程,城市工況續航里程可能超過1000公里。理想汽車,是現在很不錯的一輛電動汽車,不僅性能方面較高,而且還比較環保,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肆』 3月份即將上市的3款新能源車型盤點,哪吒U配備「透明A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2019年上市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1、寶馬車型規劃顯示,到2025年時,將推出25款電動化車型,其中包含12款純電動車。今年,寶馬將推出包括i3、i3s、i8Roadster三款車型,目前i3、i3s已經上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寶馬在充電網路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目前已經覆蓋至全國90餘個城市,擁有超過65,000根充電樁。
2、奧迪:將推出4款國產電動車。現有信息顯示,e-tronquattro量產版、e-tronSportbackConcept量產版、Q2L純電動有望入選奧迪國產電動車陣容。其中e-tronquattro量產版電池組由三星SDI電子和LGChem化學共同研發,僅需50分鍾便可充滿電。動力表現也十分出色,綜合續航里程有望超500km,0-100km/h加速僅需4.5s。
縱觀各大豪華品牌在華的電動車規劃,目前數德系BBA最為激進。能否將傳統燃油領域的強勢帶到電動車層面,BBA之間的博弈又會出現哪些新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關於2019年上市新能源汽車有哪些,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f0501161609116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陸』 每款高端又大氣,2019年上市的新能源車有哪些值得購買
2019年,中國車市動盪不安,新政策頻出、企業頻繁變動、後市場插曲不斷…我們對2019年中國車市進行了復盤,從新車、品牌、政策、人物等維度,為2020年以及未來挖掘更多努力方向。
這篇是「圖解2019」系列第四篇文章,盤點2019上市的新能源車。
編者按
回望2019年的汽車市場,銷量連續11個月下滑,各大車企的競爭壓力都很大。而在新能源市場,由於新能源補貼的進一步退坡,大部分的傳統新能源車企和造車新勢力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車企還在積極布局新能源產品矩陣,並且還有多款新能源車型憑借超強的駕控品質以及超強的續航能力成為各細分市場的主力車型。如果你打算購買一款新能源車,那麼不妨關注一下2019年上市的熱門新能源車。
?
以上是新能源車市中較為關注的10款車型。當然,除了上述新車外,元EV535、北汽新能源EU7、理念VE-1等車型的產品力都有不錯的表現。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產品,不妨在下方給軲轆哥留言。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新能源汽車熱銷排行榜
基於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數據,對2019年全球市場電動汽車(乘用車,包含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動動力車PHEV)銷量進行統計,結果如下:
5、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
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主要為寶駿E100。寶駿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寶駿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車。寶駿E100車身長寬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軸距1600mm,轉彎半徑僅為3.7m,整備質量為840kg。
『捌』 最低不足7萬,這10款2019年熱門的新能源車型,你不來看看
編者按:如果我有30萬,就選一款微藍和一款長安E-Pro,一款代步,一款買菜。你會怎麼選?
關注車業雜談車家號,互動將有機會贏取精美小禮品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小鵬汽車:從城中村到紐交所 一個程序員的造車史
2004年8月,UC首次將伺服器、客戶端混合計算的雲端架構應用到手機瀏覽器領域。
2017年8月,何小鵬從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長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鵬 汽車 。
2020年8月,小鵬 汽車 敲響了IPO的鍾聲,正式於紐交所上市。
8月,是巧合,也是何小鵬的印記;而成功掛牌紐交所,卻是小鵬 汽車 6歲的印記。
至此,小鵬、蔚來、理想,成了三家赴美上市的新勢力造車代表,而中國新勢力造車版圖也終將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接下來的兩周里,我們將會用三篇系列報道,為你揭開三巨頭背後的造車歷程。
故事,就由小鵬開篇吧……
— 01角色的轉變 —
「世事的起伏本來就是波浪式的,人們要是能夠趁著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時機,就要終生蹭蹬,一事無成。」——莎士比亞
何小鵬就是那個會把握時機的人,但要說他有何獨特之處,卻並非是UC時代那個最優秀的產品經理,而是在他不惑之年,義無反顧地完成了一次角色轉變:離開阿里,以一個投資人的身份加入到小鵬 汽車 ,並硬生生地把廣州一座不起眼的城中村變成了屬於他的「戰地」,還一步一步將它帶到了紐交所。
【這是何小鵬和他的上一個代表作 UC】
「造車很難!很重!」UC的成功,已然為何小鵬注入了企業家的「血液」。然而, 真正讓他被圈內熟識的,還是從造車開始 。
盡管早已不是容易激動的年紀,但 汽車 界這場隨之會來的大變局,還是激起了他內心漣漪。既然美國已經開始有變化了,中國應該也快了。
2014 年年中,何小鵬與他的「朋友圈」,及多家風投機構一起做了天使投資人,共同創辦了小鵬 汽車 。這些人里,多數是他做UC時的緊密合作人。 持股31.6%,何小鵬成了最大股東 。
「最初,是純投資者的心態」,這是何小鵬當時想法:只是覺得這個行業一定會有價值。
他的眼光確實獨到。同年,馬斯克宣布對外開放特斯拉的全部 228 項專利,這也就意味著會有更多公司加入到造車大潮。天時!地利!人和!還等什麼?2014-2017年期間,這成了小鵬 汽車 的起步階段,只不過那時的何小鵬還任職於阿里。
從創立UC到擔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再在阿里任職時期投資和創建小鵬 汽車 ,這期間,何小鵬實際上已實現了財務自由——2014年6月,UC以43.5億美金賣給了阿里巴巴。也就是說,在邁進 汽車 領域之前,何小鵬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擁有了100億以上的年輕富豪,然而他在冒險與保守間選擇了再一次下注。
小鵬 汽車 ,這是他的第二次創業 。2017年8月,何小鵬從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長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鵬 汽車 。
屬於何小鵬的下半場,正式開始……
「自創業伊始,我就一直期望實現更大的夢想。」這是何小鵬在談及創業感受時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但是,造車畢竟與互聯網行業不同,不僅要吸引人才、引進技術,還需要有足夠的資金鏈,更需要鋪建上下游體系……這是一個無底洞。
做得好了,名利雙收;做得不好,血本無歸。盡管「凶險」,但依舊有著大批和小鵬 汽車 一樣的造車新勢力拔地而起,因為,趕上了好時代!
— 02 互聯網造車變一地雞毛 —
就在小鵬 汽車 創立的前一年(2013年9月),國家為開發潔凈能源 汽車 ,開始「輸血式」地扶持這個行業發展,一舉打開了新能源 汽車 的大門。財政部、 科技 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還聯合下發了《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並明確了財政補貼支持推廣應用新能源 汽車 的具體政策。而隨後,各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也陸續跟進。也就是說, 買一輛新能源 汽車 ,消費者可以拿到兩份補貼 。
有補貼、政策扶持,毫無疑問地,中國新能源 汽車 的春天已然來臨。一時間,「智能 汽車 」這個概念開始大受資本追捧,第一代資本炒家開始瘋狂投機,甚至很多互聯網企業也看到了其中紅利,紛紛入局。小鵬 汽車 ,也就是頭幾家站在風口的企業而已。
補貼紅利時期,有人調侃說「只要PPT做得宏大,基本都會受到資本青睞。」2016-2018年期間,有數據明確顯示,15家新造車勢力其融資總額就能達到千億級人民幣,發展態勢很是兇猛。
那個時候,賈躍亭還是站在互聯網神壇上的一代風雲人物,當時他還躊躇滿志地說「造車是足夠偉大的一件事, 汽車 業務即使把我們拖垮了,我們也要做。」但結果,也是真的「垮」了。
【賈躍亭的第一輛造車夢 FF91】
那個期間, 小鵬 汽車 開始晉級 :從數千萬的天使輪邁進22+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再從62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跨到13億美金的C輪融資,單就2018年一年時間,小鵬 汽車 就融資高達65億人民幣(除了62億元B輪融資,還有3億元的戰略融資)。這也成就了新造車勢力中,單年完成的最大單輪融資。
然而僅僅三年,這個行業卻開始緊急剎車。神話破滅,PPT造車淪為笑柄——2019年,隨著融資「窒息」、市場轉向、以及補貼政策斷崖式的下滑。 這一年,造車新勢力集體縮水、失聲 。
造車,真的沒想像中「光鮮」。不以長遠為規劃,終究一地雞毛。然而像蔚來、小鵬、威馬卻成了新勢力中第一關批量交付的優秀代表。但同時,真正的「廝殺」才正式開始!
— 03 有趣的投資者們 —
其實扒一扒小鵬 汽車 背後的「財團」,你會覺得這會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和何小鵬頗有淵源的阿里巴巴,從A+輪開始就與小鵬 汽車 結緣,隨後在B輪和C++輪的融資里,也相繼有阿里巴巴的影子。 阿里巴巴的投資一方面顯示了對互聯網造車的熱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BAT領域里有所抗衡。
你看,蔚來 汽車 算是與騰訊有著深度綁定的新造車公司,雖然網路也有參與其中;而威馬 汽車 又是與網路走得最近的企業(發布量產車時陸奇也有出席),但威馬 汽車 的副董事長熊明華卻又擔任過騰訊的首席技術官,與騰訊也有淵源。是不是有點兒意思!
但是,阿里出手,是繼騰訊投資了蔚來、網路投資了威馬之後,又一個亟需在戰略上布局智能造車的企業。有人戲稱「小鵬 汽車 是阿里的嫡系部隊」,其實也不假,這裡面應該也包含著何小鵬與阿里本身的「情分」。
除此,何小鵬早年間建立的人脈網路,也開始逐漸發揮重要作用——在小鵬 汽車 的Pre-A輪融資中,投資方包括小米的雷軍、俞永福、李學凌、傅盛、騰訊前高管吳霄光、經緯創投張穎等,這一次的融資額是4200萬元;而在A+輪融資中,又出現了很多互聯網大咖的身影,這其中就包括58同城網創始人兼CEO姚勁波、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獵聘網創始人兼CEO戴科彬等,他們以個人的身份參與了投資。
雪球不斷滾大,這造就了 小鵬 汽車 已累計完成10輪融資 ,共獲得兩百多億元資金的支持。
— 04 錢花去哪裡了 —
在何小鵬看來,獲得融資後,有三筆錢必須得花:
第一筆錢都花在這里了:Xpilot自動駕駛+XsmartOS車載系統+SEPA電氣化平台。與「蔚來看重服務、理想強調效率」不同的是,小鵬 汽車 更注重在技術和研發上的投入,尤其看重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操作系統領域的儲備。
為了搭建一套完整的自研自動駕駛團隊,小鵬 汽車 還在矽谷、聖地亞哥、北京、上海、廣州,建立了不同的智能研發團隊。IPO招股書顯示,2019年小鵬 汽車 收入為23.2億人民幣,其中研發投入就高達20.7億,占公司總收入的89.2%。而今年(截止6月),研發投入也已佔據公司總收入的62.9%。這都是一筆大的開銷。
除了造車本身的研發投入外,更重要的是需解決困擾造車新勢力的一大難題——生產資質。這也是何小鵬認為必須要花的第二筆錢。
說起這個「准生證」,還有點兒意思。這是國家對於各個行業都有相應的監管和准入門檻,也就是說,你想要建廠造車,首先就要報備發改委,得到乘用車項目建設核准,這樣才能合法建設一個整車生產工廠(小鵬肇慶工廠一、二期的總投資就達到了100億元)。但是,工廠建好了又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造車了,還需要得到工信部核准,產品登上工信部新車目錄後才能合法的上市銷售。而我們常說的「准生證」基本就是以工信部生產資質為准。
當時小鵬的首款產品G3還是由鄭州海馬代工生產。為了獲得工廠「准生證」,小鵬 汽車 最快的辦法就是收購一家業績較差,甚至瀕臨破產,但擁有工信部生產資質的企業,這樣就可以利用他的生產資質讓旗下新車登上工信部新車目錄。所以,何小鵬想到了收購福迪。
按照往年記錄,為了這張「入場券」,那些造車新勢力可都是花了大價錢的——理想收購力帆 汽車 資質花了6.5億;威馬收購黃海 汽車 花了11.8億;愛馳入股江鈴控股50%花了17.47億;博郡和夏利合資的價格是20.34億。不過,小鵬收購福迪的成交價格卻是個謎: 外界流傳小鵬僅花費1600萬元就拿下福迪品牌及其生產資質 ,這相比此前各家的數億收購價, 顯然並不合理 ,沒有十幾億肯定說不過去。
收購完成後, 福迪資質也順利轉移到了小鵬肇慶工廠 ,而以福迪資質申報的小鵬P7也迅速出現在了第332期工信部新車目錄中。有了「造車資質」和工廠,這也就意味著有了成本管控和質量管控,而這也是除了技術和產品外的第二重要競爭要素。
第三筆錢則是建成規模化的超級充電站——除了自營充電體系,小鵬 汽車 也將引入第三方運營商。不過這需要有持續現金流的投入,相比起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儲備、以及「造車資質」的購買,小鵬 汽車 在超級充電站布局目前還未形成規模化。超級充電站的投資,應該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大。 對於想要降低成本、保證交付、且有良好充電體驗的小鵬 汽車 來說,這錢都花得值!
— 05 腹背受敵 —
融資和造車的過程是順利的,但小鵬 汽車 也有日子不好過的時候。
2019年,小鵬 汽車 發布了2020款G3車型,說是改款,但卻是做了一次全面升級。這於小鵬而言,把改款車型做了大升級,這是好事啊;但於消費者而言,換來的卻是「老鵬友」的維權。
為何?您別好奇,聽我慢慢道來!
從時間線來看,G3車型是在2018年12月12日正式上市,並於2019年3月開始正式交付。但在4個月後(也就是2019年7月),全面升級的2020款小鵬G3開始上市。也就是說,你可能面臨著舊車還沒交付,但改款的G3就宣布上市了,而且新車的續航還更長。這對還未提車,或剛提車不久的「鵬友」來說,認為小鵬 汽車 隱瞞了即將發布新車的事實,事情開始發酵。
【當年車主維權的圖片】
隨即, 小鵬 汽車 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進行二選一 。一是贈送小鵬商城10萬積分,價值1萬元,可用於車輛保養、超充充電、車輛維修、兌換精品和本人及直系親屬新車增購。二是G3 2019款三年6折保值置換回購,用於補差價換購小鵬 汽車 。而且對於已經訂購2019款G3但尚未提車的用戶,可以更換為520km的版本。
不過這個事件並未真正影響到G3銷量,從數據上看,它依舊是2019年國內銷量最高的三款電動SUV車型之一。但,小鵬 汽車 想要搶佔新能源車市場,除了G3,應該更會寄希望於今年上市的小鵬P7。而P7所面臨的,有一個繞不開的競爭對手:特斯拉。
小鵬 汽車 於特斯拉之間,就不光是競爭對手關系那麼簡單,這還涉及了特斯拉的一波起訴。
此前,特斯拉以Autopilot技術源代碼被竊為由,起訴自家離職員工(現小鵬 汽車 員工)曹光植,並要求小鵬 汽車 披露其自動駕駛源代碼,上交電腦硬碟圖像,讓員工接受面談訪問。
其中糾紛我們就不做過多猜測了,但資本市場真正關心的,還是 特斯拉的這波起訴,是否會對小鵬 汽車 上市後有影響 。
— 06 虧損和上市矛盾嗎 —
北京時間8月8日凌晨2點,小鵬 汽車 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IPO文件。繼蔚來、理想之後,小鵬成為了第三個赴美上市的新能源 汽車 。
小鵬IPO要點
1
財務方面:小鵬 汽車 2019年研發投入為20.7億,全年凈虧損36.9億。 2020年上半年,小鵬 汽車 營收為10.03億人民幣,毛利為-3611.6萬,毛利率為-3.6%同比大幅收窄,研發投入6.3億,上半年凈虧損7.95億。
2
股東方面:IPO前,小鵬 汽車 管理層持股達40.9%,其中何小鵬持股31.6%為最大股東,阿里持股14.4%為最大外部股東,其他主要股東還包括小米、GGV紀源資本、晨興資本。此外,小鵬 汽車 在近一月完成合計超9億美元投資,阿里巴巴、高瓴、紅杉、卡達投資局等均參與其中。
3
技術優勢: 當前小鵬擁有自研的自動駕駛軟體平台Xpilot,是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智能 汽車 公司。
4
車型:小鵬 汽車 目前有兩款車型在售,分別是SUV車型G3和轎車P7。截止2020年7月,小鵬 汽車 累計交付量達20707輛,總銷量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領先。
根據小鵬 汽車 公布的數據,2020上半年,小鵬實現總營收1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6%;凈虧損為8.0億元人民幣,凈利虧損幅度同比收窄26.1%,凈虧損率從155.8%下降至79.4%;毛利為-3611.6萬人民幣,毛利虧損幅度同比收窄92.3%,毛利率從-38.2%提升至-3.6%。雖然還未轉正,但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不過 虧損並不會影響小鵬 汽車 的上市和估值 ,其主要原因就在於資本市場看好了其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早期的特斯拉也是如此),小鵬 汽車 有著深度涉及智能化的產業基礎,這是他很重要的一個籌碼。加上,小鵬 汽車 還有G3和P7補充市場(目前估算,P7會有不錯的潛力)、以及自己的生產基地,未來產能應該還會持續爬坡(肇慶工廠目前產能是每年10萬輛),這是資本市場看好小鵬 汽車 的另一個砝碼。
而至於為何又要在美國上市,在我說完以下幾個原因後,相信你也會認同——
①美股執行的是注冊制,只需要達到監管部門設立的標准就能上市,會更加市場化。
②在美股佔一個坑位,對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都有巨大的幫助,尤其是對拓展企業海外融資渠道也會有幫助。
③對於還在不斷「燒錢」的新能源 汽車 ,企業上市也是投資者最佳的退出機制。
從長遠來看,小鵬 汽車 也可以通過上市來獲取品牌力和市場信任度,同時還能為自動駕駛系統研發「物色」更多資源,這個商業潛力不可估量。
— 07結語 —
6年磨煉聚起的光暈終在敲鍾那刻起被點燃,站在大鑼前面的何小鵬,可能會想起小鵬 汽車 的第一次下線、第一次交付,也可能會想起受過的挫折和躺過的「槍」。但也因此,才讓何小鵬打造了中國的「特斯拉」——小鵬P7。或許這個時刻,何小鵬又會重新意識到,夢想中的"小鵬王國"可能才剛開始。
站在新起點,小鵬 汽車 會被賦予更高的期望,如何提高品牌影響力、如何讓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在全球競爭中取得成功,這都將成為大家想要的答案。
但是,我願意相信,中國的 汽車 行業會更好。
小鵬 汽車 ,加油!
(文:太平洋 汽車 網 王曉莉)
『拾』 2019年上市新能源汽車
比亞迪元EV360、宋EV、宋DM、唐DM、唐EV、秦DM、秦EV、秦pro、宋MAX插電式混合動力、吉利帝豪EV450、帝豪GSe、吉利博瑞GE、01PHEV、02PHEV、長城威派P8、日產Sylphy純電、廣汽傳祺GE3、威馬EX5、野馬EC60斯巴魯混合動力、途觀LPHEV、榮威MARVELX、北汽新能源LITE新車、EC3、新泰SITECH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