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2019全國新能源汽車展

2019全國新能源汽車展

發布時間: 2022-10-31 13:23:43

①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00萬輛,產銷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集群。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的動力電池製造企業、中游的整車廠和下游的充電樁產業以及汽車後市場。

能源供給體系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環節

同傳統燃油車一樣,新能源汽車的廣泛使用需要完善的能源供給配套體系的建設,快捷、高效、覆蓋面廣的能源供給系統是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前提,目前,國內外對於電動汽車的能源供給體系已經搭建起來,包括兩種模式,一種是自充電模式,一種是換電模式。自充電模式是很多國家研究的重點,從技術路線來講主要包括常規充電和快速充電兩種形式,前者可充分利用夜間用電低谷時段進行充電,滿足車輛運行的需求,多集中於居民小區及辦公區域停車場。快充則是在特殊需求下對電能的補充,主要建在機場、火車站、醫院、購物中心、加油站等公共場所;換電模式是一種將車輛及電池分開考慮的形式,用戶可以像加油一樣及時得到能源供給。

中國動力電池PACK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動力電池PACK市場有車企、電池廠、第三方企業獨立運營模式,同時也有合資生產的模式。不論是車企、電池廠或是第三方企業為了更好地整合企業資源與技術,合作模式多樣。

傳統和新興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策略

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策略方面,傳統車企傾向於在自有內燃機技術基礎之上,先推過渡型新能源汽車如插電混動汽車,而新興車企則更專注於純電動汽車的生產、研發。

近七成新能源汽車存在里程衰減

根據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部分受訪車主的調查發現,在不同的購買時間,有近七成車主表示新能源汽車出現不同程度的里程衰減。電池的衰減與行駛里程和溫度有關。一是行駛里程越長,充電次數越多,衰減越大;二是溫度越高,衰減越大。此外,據媒體報道,車主實際用車時續航里程與購車時部分商家宣傳不符,也是車主感到出現續航衰減的原因之一。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推出相關政策大力扶持充電樁產業的發展,充電樁的發展漸入佳境,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其中包括三個環節,上游設備生產商、中游充電運營商和下游問題解決商。國內參與充電設施運營的包括:專業的充電運營商、電動汽車企業、網路運營服務公司等,主要通過搭建運營平台為用戶提供「充電服務+增值服務」,但因前期投資巨大且電動車尚未大規模應用,充電運營行業普遍沒有實現盈利。另外,在現實狀況下,充電樁的互聯互通正在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其作為發展難點一直被行業詬病。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1、政策利好 充電樁行業迎來投資熱潮

由於利好政策的推動,分布式民營充電站在全國迅速建立,而面對這個充電潛力巨大的市場,民營資本已經紛紛加入。

2、動力電池冷卻技術升級

未來,隨著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動力電池PACK熱管理技術將會日漸突出,冷卻技術也將進一步升級。

3、新能源汽車將在電動基礎上,借力互聯網創新思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新能源汽車將會在中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與自動化駕駛與共享出行相疊加。並將引領未來的出行格局,對綠色環境和綠色交通產生深遠的影響

4、在硬體供應鏈方面具備獨特堡壘的整車企業將在競爭中獲利

在整車廠投資標的方面,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還沒有那麼開放化的現階段,安歇在感測器、動力電池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硬體具備獨特堡壘的整車企業將在競爭中獲利

② 風往哪吹一圖看懂新能源車發展方向

補貼在下降。新能源未來會如何發展?7月2日,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行。政界和學術界討論了後補貼時代中國新能源產業的路徑選擇,以及誰是下一個出路。他們說-本內容轉載。無論如何,本文所表達的信息或觀點僅代表作者的觀點,並不代表本網站同意或支持其觀點。

③ 新能源汽車在華發展前景及趨勢

新能汽車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在大城市,越越多的人都會選購一輛新能汽車作為己的代步工具,既節能減排還能減少用車成本,所以很多車企為了搶占市場,都在爭先恐後的大力研發和生產新能汽車。那麼,新能汽車目前的產能如何呢?這樣的行為是否會讓新能在汽車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呢?
我們都知道新能汽車是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幾年,國家對於新能汽車的政策補貼非常可觀,新能汽車也的確出現了蓬勃的發展,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於新能汽車的接受程度比較高,這些消費行為都促使了車企大力生產新能汽車。然而,目前新能汽車補貼政策出現退坡現象,很多消費者享受不到優惠,購車成本也就明顯增加,購買能力相應的也減弱了很多,所以新能汽車在市場上的銷量也就沒前幾年那麼可觀,工廠然也會出現了很多的庫存。
新能汽車的銷售存在很多限制,畢竟很多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充電樁等設備都建設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後服務都跟不上,所以導致這些區域的消費者對於新能汽車的購買能力不足。很多車企為了打開這些區域的市場,做了很多努力,花費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會導致產能過剩。
雖然現在的新能汽車因為一些政策的變動,甚至是一些硬體措施的不完善,導致市場上的新能汽車廠家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但是我們國家的新能汽車跟很多國外的品牌都有很好的合作,不僅僅面向國內銷售,更重要的走向世界,同時還有共享汽車、新能公交車、新能計程車等項目的帶動,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會有一個很好的解決。
總而言之,新能汽車的產能會受到文中提及的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但是新能汽車市場的未和前景依舊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優勝略汰,對於一些身條件過硬、實力較強的新能汽車品牌,它們的未依舊是具有優勢的。

④ 2019年新能源汽車及其產業鏈深度分析

1.1、新能源 汽車 :新品周期來臨,消費層次升級

2018年 汽車 市場低迷,消費需求萎縮,市場景氣度下滑。2018 年 1-11 月 汽車 銷量2542萬輛,同比下滑 1.7%。其中,乘用車銷量 2148 萬輛,同 比下滑 2.77%。在整體市場消費意願不強的環境下,新能源 汽車 成為 汽車 行 業為數不多的亮點。18 年 1-11 月國內新能源 汽車 累計銷量為103.0萬輛, 與 2017 年同期的 60.9 萬輛相比,增長了68.0%,其中新能源商用車銷量 14.4 萬輛,同比增長7.8%;乘用車銷量88.6萬輛,同比增長 84.8%。

1.1.1、新品周期來臨,產品品質提升

截至 2018 年11月,22 家乘用車廠商先後於 2018 年內推出了49款改 款換代車型,45 款全新車型。其中純電動車型共 72 款,插電混合動力車型 共 22 款。45 款全新車型在 18 年的銷量為 18.7 萬輛,占總銷量的 21.1%。2018年 1-11 月,累計銷量前十的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中有 9 款是改款或是全 新車型;累計銷量前十的純電動車型中有 7 款車是改款或是全新車型。

補貼政策推動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提高的作用立竿見影。2018 年 6 月新補貼政策正式實行後,續駛里程超過300公里的車型的銷量佔比大幅提 升,從 2017 年的 24%,提升至 18 年 1-11 月的 50.6%。18 年 6 月實施新 補貼政策後,續駛里程超過 300 公里的車型的銷量佔比達到了 62.1%。

2018年,各大廠商對車型進行了換代或改款,提高車型的續駛里程。 表 1 列出了主要的改款換代車型。這批車型的續駛里程中位數從 200km 提 升至 301km,2017 年續駛里程超過 300 公里的車型數為6個,2018 年增加 至 15 個。

企業提升車型的續駛里程一方面是受補貼政策的推動,但長期看是企業 為滿足消費需求、提升產品力所作的主動應對措施。我們整理了2018年不 同續駛里程車型的補貼前價格分布。續駛里程 300-400 公里范圍的車型價格 中位數與續駛里程 250-300 公里的相近。同時更寬的價格帶反應出企業重點 布局的車型都在向續駛里程 300 公里以上的車型集中。高續駛里程車型相對 低續駛里程車型具有了較高的性價比。

1.1.2、消費層次提升

2018年 1-11 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 88.6 萬輛,同比增長84.8%。其 中,轎車累計銷售 58.5 萬輛,同比增長62.5%;SUV 累計銷售26.2萬輛, 同比增長 227.6%;MPV 累計銷售3.9萬輛,同比增長 37.5%。

因為 2017 年基數較低,SUV2018 年銷量同比增長迅速,市場份額大幅 提升,從 2017 年全年的 16.6%提升至 2018 年 1-11 月的 29.5%。SUV 的放 量主要得益於17後半年,廠商密集推出了 26 款全新 SUV 車型。全新推出 的 SUV在 18 年 1-11 月的累計銷量達到了9.1萬輛,占 SUV 銷量的 35%, 超過 2017 年同期 SUV 總銷量。

2018年之前,新能源乘用車以微型車居多。2017 年微型車市場份額達 到 57.2%,2018 年補貼新政實施以後,18 年6-11月微型車市場份額下降到 31.8%。取而代之的是小型車份額從 17 年的 4.6%增加至 13.3%,緊湊型車 份額從 17 年的33.3%提升至 42.1%。

2018年 6 月施行新補貼政策後,高價位車型的銷量佔比增長明顯。1 月 份,補貼前售價 10 萬元以上車型佔比49.4%。在 6 月份,佔比提升至62.1%。 在 10 月份,高價位車銷量佔比有所回落,但平均售價仍然保持高於上半年 的水平。整體看,18年消費者購車意願逐漸向高價位車型傾斜。這與高級別 車型(緊湊型、中型、中大型)銷量佔比提升相互印證。

從供給側分析,2018 年後廠商投放的新車型、換代改款車型官方指導價整體高於過去的水平。這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平均價格提高至 23 萬左右; 另一方面部分產品逐步探入高端消費市場。以榮威 Marvel X、蔚來 ES8、比 亞迪唐為代表的新車型價格已經觸及30萬元以上。

1.2、動力電池:強者恆強,三元電池已成主流

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院的數據,2017 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 36.2Gwh,同比增長 29.4%;2018 年 1-11 月,動力電池裝機量 43.6Gwh, 同比增長 77.0%。總體來看,2018 年以來,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佔比同 比 2017 年提升 24.3pcts,客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佔比同比下降 10.7pcts,專 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佔比同比下降13.6pcts;三元電池裝機量佔比同比 2017 年提升 12.2pcts,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佔比同比下降 13.4pcts。

分車型來看:

按照電池技術路線來看:

按照電池形狀來看,2018 年 1-11 月,國內方形動力電池裝機量為32.48Gwh,佔比 75%;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為 5.78Gwh,佔比 13%;圓柱 動力電池裝機量為 5.37Ghw,佔比 12%。

2017 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三的企業為寧德時代、比亞迪、 沃特瑪,裝機量分別為10.58/5.66/2.41Gwh,市佔率分別為 29.2%/15.6%/6.7%。2018 年 1-11 月,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三的企業分 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裝機量分別為 17.9/9.6/2.3Gwh,市佔 率分別為 41.1%/22.0%/5.3%。總體來看,第一梯隊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市 場份額相對領先,且龍頭份額不斷提升。

2.1、補貼退坡難壓消費需求

從 2009 年開始實行的補貼政策是國內新能源 汽車 產業起步發展的主要 助推力。經過近 10 年的演變,補貼政策也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2009 年—2012 年):試點推廣(公共服務領域25 個試點 城市 + 私人購買 6 個試點城市),私有購買和公共服務分開補貼,補貼金 額高,技術條件要求低,首次提出減免車船稅;

第二階段(2013 年—2016 年):補貼范圍擴大至全國,提出補貼退坡 機制,油電混合動力 汽車 不再享有補貼優惠,提出免徵購置稅,車輛根據性能高低分段補貼。2016 年建立了新的補貼車型目錄,政策要求破除地方保 護,嚴查騙補行為;

第三階段(2017 年—現在):技術條件要求更高、更細,車輛安裝監 控設備,非個人用戶需滿足規定行駛里程方可獲得補貼。2017 年起地方補 貼不超過國補的一半。

2.2、雙積分接力,助力增長

2017 年 9 月 27 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公 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 汽車 積分並行管理辦法》,雙積分 政策正式落地。雙積分政策是一種改善乘用車供給側結構的懲罰性措施,目 的在於倒逼乘用車企業降低車輛能耗水平,增加新能源 汽車 供給。

根據雙積分計算規則,企業提高新能源 汽車 產量在總產量的佔比,不但 有利於增加企業新能源 汽車 積分(NEV 積分),也能夠降低企業平均燃料消 耗量,增加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CAFC 積分)。其中,增加純電動車 型產量所帶來的邊際效應更高。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17 年度中國境內 130 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 乘用車 2469.29 萬輛(含新能源乘用車,不含出口乘用車,下同),行業平 均整車整備質量為 1438 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 6.05 升/100 公里, 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 1238.14 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 168.90 萬分,新 能源 汽車 正積分為 179.32 萬分。整體上看,2017 年不論是 CAFC 積分還是 NEV 積分都有充足的餘量。但是,考慮到 19 年、20 年雙積分規則收緊,屆 時新能源乘用車產量仍然有不小的缺口。

下面我們將基於 2017 年的積分數據(2018 年積分數據還未公布)對2019 年和 2020 年的 CAFC 積分和 NEV 積分進行預測,並以此估算未來兩 年的新能源 汽車 缺口。

2019 年新能源 汽車 缺口預測

在 2017 年工信部公布的雙積分核算數據基礎上,我們分別設置兩種情 景假設預測2019 年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進口量。通過計算使得 NEV 積分為 正,並且 NEV 有足夠的正積分來沖抵 CAFC 負積分,從而求出新能源乘用 車生產進口量。

結果顯示,在樂觀預測油耗降低、純電車型續駛里程提升顯著的情景下(情景假設 1),2019 年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進口量需要達到 122 萬輛。在 悲觀情景下(情景假設2),則需要約 155 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來滿足雙積 分要求。

2020 年新能源 汽車 缺口預測

同樣的方式,在樂觀預測下,2020 年需求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進口量為 226 萬輛。對應 2017 年-2020 年復合增速為 57.3%,乘用車市場滲透率 9%; 在悲觀預測下,則需要約 268 萬量的新能源乘用車來滿足雙積分要求。對應 2017 年-2020 年復合增速為 66.4%,乘用車市場滲透率 10.5%。

雙積分接棒補貼,政策風格由獎勵式鼓勵切換為懲罰式要求,迫使包括 合資在內的更多企業加大對新能源 汽車 產品的投入。雙積分政策的實施優化 產業供給側結構,引導和帶動市場消費節能和新能源 汽車 ,推動 汽車 產業向 節能減排的方向快速發展。

2.3、新能源 汽車 需求旺盛,消費結構優化

根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17 年中國六城市新能源 汽車 消費者調查報告》,首先對六個城市進行分類,北京和上海對新能源 汽車 給予號牌優惠+不限行政策+補貼政策,成都和武漢給予不限行政策+補貼政策,石家莊和臨沂僅有補貼政策。調查結論顯示:

(1) 新能源 汽車 的主要用途是上下班代步和接送家人/孩子;

(2) 在北京和上海(號牌優惠+不限行政策+補貼政策),新能源汽 車主要作為家庭首輛車;在其他四個城市,新能源 汽車 主要作為 家庭第二輛車使用;

(3) 在北京和上海(號牌優惠+不限行政策+補貼政策),號牌優惠 政策是激勵購車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取消號牌優惠政策,將有75%的車主放棄購買新能源 汽車 ;

(4) 在成都和武漢(不限行政策+補貼政策),補貼政策是激勵購車 的決定性因素。

總體來看,新能源 汽車 號牌優惠政策是決定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主要因 素,之後依次是補貼政策和限行政策。2018 年,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的 接受程度在提升,願意購買性能和品質更優的車型。相比於過去,補貼因素 對銷量的影響在減弱。廠商能夠提供、消費者願意購買的良性局面正在形成。

企業高品質產品投放加速、消費者購買意願提升——形成這些市場特點 的背後,是政策主導逐步向市場主導轉變的體現。這種轉變符合產業發展方 向,在未來 2-3 年內必然會更加有效地促進整個行業的升級。因此,我們認 為 2019 年新能源 汽車 市場將會依然能夠保持較高增速,同時消費結構進一 步優化。

展望 2019 年新能源 汽車 市場,在補貼政策和雙積分政策的推動下,新 能源乘用車供給側結構進一步優化,高品質車型引領市場。新能源 汽車 消費 需求依然保持旺盛,考慮整體經濟環境的負面影響,預計 2019 年新能源乘 用車銷量約 140 萬輛(同比+35%),續駛里程超過 300 公里車型佔比達到 80%,純電動車型佔比 25%。商用車市場受 19 年補貼退坡影響,銷量依舊 增長乏力,預計 2019 年銷量為 20 萬輛。

3.1、鋰電產業鏈盈利能力承壓

我們對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樣本股的跟蹤顯示,絕大部分環節收入增速出 現回落,鈷系正極材料收入增速由 2017 年報的 94%下降至 2018 年中報的 41%;磷酸鐵鋰收入增速由 17.1%下降至 10.7%;隔膜收入增速由 29.7%下 降至 1.2%;電解液收入增速由 8.4%下降至 6.9%;負極材料收入增速由 28% 上升至 33%;動力電池收入增速由 44%下降至 32%。

毛利率變化方面,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各環節仍然處於下跌趨勢中,鈷系 正極材料毛利率在 2017 年+2.4pcts,而 2018 年中報-6pcts;磷酸鐵鋰正極 材料毛利率為-6.5pcts/-6.1pcts;負極材料毛利率為-1.3pcts/-5.9pcts;隔膜 毛利率為-3.5pcts/-14.3pcts;電解液毛利率為-6.8pcts/-11.8pcts;動力電池 毛利率為-1.8pcts/-4.6pcts。

3.2、鋰電材料:靜待調整,龍頭優勢顯現

根據化學與物理電源協會等統計的數據,2018 年以來,三元正極材料(523)價格由 21-22 萬元/噸下跌至 16-17 萬元/噸,跌幅約 20%;磷酸鐵 鋰正極材料價格由 8.5 萬元/噸下跌至 6 萬元/噸,跌幅接近 30%;中端濕法 隔膜價格由 4.5 元/平方米下跌至約 2 元/平方米,跌幅為 57%;電解液價格 由 4.5-5 萬元/噸下跌至 4 萬元/噸,跌幅約 18%;中端負極材料價格由 5-6 萬元/噸下跌至 4.5-5.8 萬元/噸,跌幅約 6%。

3.3、動力電池:CATL 優勢擴大,盈利穩定

動力電池是電動車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補貼退坡影響下,動力電池價 格將在中長期處於下降通道。以寧德時代為例,2017 年動力電池系統價格 為 1.41 元/Wh,同比下降 31.6%,2014-2017 年年均復合降幅為 21.3%。過 去幾年,在技術進步及規模效應等因素的影響下,動力電池的成本也在持續 下降。電池價格的影響因素來自多個方面,包括供求關系變化、規模效應、 材料成本優化等。

補貼退坡背景下,目前動力電池環節正處於行業產能出清的階段,龍頭效應正在顯現。根據 GGII 發布的數據,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總體呈現 集中趨勢。2017 年,寧德時代/比亞迪裝機量市場份額分別為 29%/16%,2018 年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分別增長至 41%/22%,CR2 由 45%提升至 63%;第 二梯隊中,市場份額變化明顯,孚能 科技 等企業增長強勁,CR5 由 2017 年 的 62%提升至 76%。總體來看,動力電池市場份額繼續向頭部廠商集中。

綜上所述,(1)動力電池環節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市佔率合計已超過 60%,比亞迪電池仍然以自供為主,寧德時代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繼續增強。(2)鋰電材料價格不斷下行,動力電池成本端逐漸改善。因此,在補貼退 出之前,寧德時代的盈利能力總體依然強勁。

4.1、競爭升級,全球化競爭暗流涌動

近年來,國內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經歷了從全面產能擴張到競爭升溫、集 中度提升的過程,在政策保護下,國內、國外的發展相對獨立。預計補貼政 策退出後,2021 年起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將迎來全球化競爭的新階段。

2018 年以來,全球主流車企的電動化進程明顯加快。作為新興造車勢 力的代表,特斯拉 Model 3 在 2018Q3 的周平均產量達到 4,437 輛,其中最 後一周產量超過 5,300 輛,其生產系統在 2018Q3 已達到穩定狀態。該季度 特斯拉實現凈利潤2.55 億美元,結束了長達 7 個季度的虧損,Model 3 也成 為美國乘用車銷售收入最高的車型,從銷量排名來看,單季度銷量排在全美 第五名。傳統車企方面,寶馬、戴姆勒、大眾等也在加快推進其電動車戰略。

2017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 121.3 萬輛,同比增長 59.9%,其中國 內新能源 汽車 乘用車銷量為 57.62 萬輛,佔全球比重由 2015 年的 42.2%提 升至 2017 年的 47.5%。中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 汽車 市場。隨著補 貼政策的退出,中國將成為全球化競爭的主戰場。

4.2、動力電池:直接競爭時代來臨,歐洲、中國是主戰場

從全球范圍來看,主流動力電池廠商主要集中在東亞地區,包括寧德時代、松下、LG 化學和三星 SDI 等。過去幾年,由於新能源 汽車 補貼政策的 存在,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競爭,但在補貼政策退出的預期下,海外動力電池廠商正在推進其中國產能的落地;同時,寧德時代等國 內電池企業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之間的直接競爭正 在升溫。

我們通過以下幾個角度對這四家電池廠進行比較研究。

出貨量: 2015/2016/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分別為 2.2/6.8/11.8Gwh,2016/2017 年同比增長 210.5%/74.1%;松下動力電池出 貨量分別為 4.6/7.2/10Gwh,分別同比增長 70.4%/56.5%/38.9%;LG 化學 動力電池出貨量分別為 1.4/1.8/4.9Gwh,2016/2017 年同比增長 49.2%/149.0%;三星 SDI 動力電池出貨量分別為 1.1/1.3/2.4Gwh, 2016/2017 年同比增長 18.2%/84.6%。從全球出貨量排名來看,2015 年、 2016 年松下均為全球第一,但 2017 年被寧德時代超越。

配套車企: 寧德時代已覆蓋國內乘用車、客車、專用車領域的主流客戶。 在深厚的技術、工藝經驗支撐下,公司已經在國內動力電池領域獲得先發優 勢,海外車企也已覆蓋大眾、戴姆勒、寶馬等;松下動力電池的核心客戶為 特斯拉,其他客戶還包括大眾、通用等。根據公司公告,2017 年,松下動 力電池已供貨車型/已收到訂單車型/待合作車型分別為 58 款/16 款/74 款, 2015-2017 年已供貨車型逐年增長,分別為 45/50/58 款。其中,截至 2018 年 3 月 31 日,配套客戶中日本/歐洲/美國的整車企業分別為 6/4/2 家;LG 化學核心客戶為通用、雷諾、現代起亞、沃爾沃、CT&T 等,主要配套車型 有雪佛蘭 Bolt、Volt、雷諾 Zoe;三星 SDI 核心客戶包括大眾、克萊斯勒、 馬恆達、Lucid Motors 等。主要配套車型有寶馬的 Megacity、i3(EV)、i8 (PHEV)以及 X5、330e 等,還有菲亞特(Fiat500EV)、保時捷(Cayenne S)、奧迪(e-tron)、賓士(S-Class)等頂尖車企的重要車型。

產能規劃及工廠布局: 四家動力電池廠商 2020 年的規劃產能均超過 50Gwh。從具體的工廠布局來看,寧德時代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海外工廠(德國)正在加速建設;松下產能主要分布在美國和日本,也在積極推進中 國工廠的擴產;LG 化學和三星 SDI 在歐洲、中國、韓國和美國均有布局, 中國工廠的擴產加速推進。

技術布局: 寧德時代技術路線以方形電池為主,軟包電池布局正在加速 推進,正極材料體系為 NCM;松下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主要是圓柱型,正極 材料體系為 NCA;LG 化學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以軟包為主,正極材料體系為 NCM;三星 SDI 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以方形電池為主,正極材料體系為 NCM。

總體來看,中日韓三國的動力電池廠商已經完成對本土整車企業的布 局;在北美市場,松下和特斯拉充分綁定,通用也是 LG 化學的核心客戶; 歐洲傳統整車企業較多,是未來的主戰場之一,韓國動力電池企業(LG 化 學、三星 SDI 及 SKI)布局領先,中國動力電池企業(CATL、孚能 科技 等) 正在憑借成本優勢及服務優勢加速切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在 中高端車型的競爭會日趨激烈,主要看點在於電池企業對合資品牌份額的爭 奪,國內二線動力電池企業競爭壓力劇增。

4.3、鋰電材料:有望受益於全球化競爭

我們認為,國內鋰電材料環節有望受益於全球化競爭。首先,我國已經 擁有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而且大部分企業與海外競爭對手的差 距迅速縮小,個別企業已經具備和海外龍頭競爭的實力;其次,日韓電池廠 商的動力電池業務盈利壓力較大,引入高性價比的材料供應商是必然選擇; 最後,對於日韓電池廠在中國境內的產能,國內供應商在服務、響應速度等 方面擁有天然優勢。

我們對寧德時代和三家海外電池廠的財務數據進行比較,2017 年 CATL 的凈利率為 21%,而松下的圓柱動力電池尚未實現盈利,LG 和三星 SDI 也 有較大的盈利壓力。

在 3C 電池和儲能電池領域,國內鋰電材料龍頭企業已經和海外電池廠 建立了穩定的供應關系。海外動力電池企業正在加速測試中國供應商的產 品,預計 2019 年起測試結果會逐步落地。盡管鋰電材料企業仍然處於毛利 率下滑的階段,但海外電池廠的國產化有望推動其出貨量快速增加。

⑤ 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狀況

首先看一下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2016年新能源乘用車有70多萬輛,增長速率是40%,要比我國傳統的增長速率高20倍,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市場佔有率很低,不足1%,所以說在全球大的形勢下,它的發展的趨勢和發展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時可以看到目前來講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區域追求集中在中國和美國,在美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很好。

⑥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1.總體市場:市場驅動成為發展主動力。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以政策驅動為主,出於自願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很少,市場的作用力很小。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步從政策驅動型市場向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型市場轉型,市場的作用力將明顯提升。

2.市場結構:家庭主體市場規模快速壯大。當前,我國新能源乘用車購車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即高級別車型和低級別車型佔比較大,適合主流家用的A級車佔比很低。從新能源乘車市場銷售結構看,2020年B級及以上車型銷量份額為39.4%,A0級及以下車型銷量份額為42.0%,A級車型銷量份額僅18.6%,遠低於燃油車市場60%左右的水平。

3.產業格局:產業生態與格局進入加速重構期。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全面角逐的時代,多元化競爭格局進一步向縱深發展。面對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跨國汽車公司加快進入我國的步伐,新一代電動化產品不斷投入市場,憑借傳統燃油車樹立的品牌優勢,跨國汽車公司對自主品牌的沖擊將日益明顯。

4.產業融合:新能源汽車與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產品形態向智能座艙發展,基於語音識別的人機交互系統不斷優化,車輛遠程式控制制、OTA升級等功能加速普及,車道偏離預警、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等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率不斷提升。

⑦ 廣州有車展嗎

廣州是有車展的。在2019年9月11日到14日保利世界貿易中心博覽館舉辦2019第4屆中國(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舉辦。

展會介紹:

本屆展會期間將舉辦第三屆中國(廣州)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第二屆中國汽車智能座艙論壇、新能源暨互聯網公交高峰論壇等多場探索新能源未來趨勢的高端專業論壇和交流活動,邀請政府相關部門,有關院士,新能源智能汽車行業權威專家,中外新能源智能汽車企業代表和專業觀眾出席,討論國際新能源智能汽車行業最新動態、發展趨勢等多個熱門議題。
2019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主題是「萬物互聯,智慧出行」。本屆展會預計展出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展會將設立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商用車、電機電控系統、儲能電池、智能網聯、充電設施、新能源相關部件七大展示專區,全面展示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前沿科技成果和創新發展的新趨勢。

展品分類:

1.新能源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微混、輕混、中混、重混和插電式混合)、燃料電池汽車、太陽能電動車及氫能源、天然氣等各種新能源、清潔燃料、混合動力車輛及各種低排放、環保節能型汽車;
2、純電動車:
電動轎車、大巴車、公交車、太陽能電動車、電動清潔車、電動觀光車、電動貨車、各種旅行車、電動高爾夫球車、電動牽引車、電動警用巡邏車和社區指揮車、電動四輪車、電動三輪車、低速電動車、特種電動車等;
3、動力驅動系統:
動力電池、電池管理系統、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系統、驅動電機、電動控制系統、發動機、檢測修復設備、相關測試、監控、防護儀器、相關技術;
4、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電力電容器、超級電容器、飛輪、逆變器、電熱泵、電動助力轉向、電動空調、輪胎、線連接、電磁技術、相關材料;
5、充電設施:
充電站智能網路項目規劃及成果展示、加油站擴建充(換)電站、加油充電綜合服務站展示、太陽能、風能互補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技術產品、充電站配電設備、充電機、電能監控系統、充電樁、變壓器、配電櫃、電纜、直接充電設備、管理輔助設備、充換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停車場充電設施、智能監控、充電站供電解決方案;等等

⑧ 我想要了解下 新的新能源 電動汽車展會的情況,有知道的嗎

近期7月的3日到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有場2019第13屆上海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博覽會。
介紹:EVChina 是國內最早專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展會、享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第一展,全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向標美譽,EVChina2019 年展會總面積將超 40,000 平方米,主要圍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電機、電控(三電)和充電設施、關鍵零部件及材料等領域,通過「新能源整車展區(乘用車、物流車、客車)」、「電池電機電控展區(核心三電)」、「氫能燃料電池展區」「充電設施與配套展區」、「線束與連接器展區」、「新能源汽車空調展區」等展區,全面展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新成果,這也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次饕餮盛宴。
展覽期間,將舉辦「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會」、「TOP100 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及評選」、「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發展論壇」、「中國國際新能源物流車發展峰會」、「新能源汽車裝配智能化高峰論壇」、「整車企業與零配件企業商務配對圓桌會議」、」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發展趨勢高峰論壇」、「新能源汽車試駕」、「新能源汽車媒體攝影大賽」等一系列會議活動。論壇致力於打造「務實、專業、高端」的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盛宴和資訊交流平台,深度分析新能源汽車智能智造未來發展之路。
原始設備供應商如何才能擁抱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本屆展會將關注動力系統的輕量化、動力電池、輪轂電機等,通過這些革命性的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對製造工程帶來新挑戰與機遇。EVChina2019 上海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博覽會將搭建深度解讀新能源汽車工程領域交流平台。

熱點內容
金龍房車價格豪華房車自媒體 發布:2025-02-13 22:31:16 瀏覽:342
中金博朗t80天窗版房車 發布:2025-02-13 22:28:02 瀏覽:181
東風自改房車圖片欣賞 發布:2025-02-13 22:25:45 瀏覽:603
肖翼聊房車最新視頻 發布:2025-02-13 22:16:18 瀏覽:873
深圳房車公司排名 發布:2025-02-13 21:05:39 瀏覽:539
長沙至南縣的商務車電話 發布:2025-02-13 21:00:08 瀏覽:331
房車上用電器電吃得消的嗎 發布:2025-02-13 20:59:51 瀏覽:608
轎車逆行超車撞上豪車瞬間車 發布:2025-02-13 20:54:52 瀏覽:267
房車展廳設計說明範文 發布:2025-02-13 20:54:37 瀏覽:603
13款賓士cla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13 20:31:33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