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合科技新能源汽車
A. 從「夫妻店」做到億萬身家,贏合科技創始人「貪心不足」被查
在一般人眼裡,億萬富豪們的心態應該是自由放鬆的。其實不然,窮人有窮人的滿足,富人有富人的貪心。贏合 科技 CEO王維東就是這樣一個人,賺錢能力超強的他,依然貪心不足,走歪門邪道,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結果東窗事發被抓了。
王維東的履歷可謂精彩,他和妻子創立贏合 科技 ,抓住了鋰電設備的風口,不僅成了LG和特斯拉的合作方,還憑借口罩機在疫情中大賺一筆。身家數億、功成名就的他,為什麼還是不滿足呢?
立案調查
王維東出事的消息,在1月17日就由贏合 科技 發布了公告,當時的消息是,王維東因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在1月15日被刑拘。
到了3月4日,情況有了新變化,證監會介入,正式對王維東進行立案調查。也就是說,證監會的調查是在警方拿到更多證據後的後續操作。
證監會對王維東下發的《調查通知書》說:「因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會決定對你立案調查,請予以配合。」
從股市反應來看,1月15日當天公司股價跌停,隨後緩慢下行。在證監會調查消息發布後的3月5日上午,公司股價也是下跌,但跌幅不大,說明市場對這個消息已基本消化。
由於案情具體細節並沒公布,王維東是如何操縱證券市場,外界還不得而知。他在證券市場上的操作,目前已知的公開信息是減持套現。
2019年,上海電氣入主贏合 科技 ,從王維東夫婦手上買到17.03%的股權,後者套現21億。目前,上海電氣持股22.14%,是大股東;王維東持股17.13%,依然是二股東;王維東妻子許小菊持股1.80%,是五股東,她也是贏合 科技 總經理。
王維東原本是贏合 科技 的董事長,在1月15日被抓後,贏合 科技 立刻召開董事會,改選了董事長,新任董事長是王慶東。
王慶東和王維東都是1977年出生,名字相似,看起來像是親兄弟,其實並非如此,王慶東來自大股東上海電氣。
昔日輝煌
王維東是甘肅人,1999年到深圳闖盪,很有商業頭腦,一開始做機械配件加工,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2006年,他敏銳看到了鋰電池的廣闊前景,創立贏合 科技 ,正式進軍鋰電池設備製造行業。
王維東做得風生水起,2009年還在央視經濟頻道《對話》欄目分享創業經驗。到2012年,公司年產值已經超過10億。2015年,公司在深圳創業板上市。
這時的王維東,已經算是功成名就了。特別是在2019年,他還入選國家「萬人計劃」 科技 創業領軍人才。
王維東的妻子許小菊比他小4歲,2006年公司創立時,許小菊就擔任董事、副總裁等要職。
和許多億萬富豪一樣,王維東也多次對家鄉進行捐助,主要是教育事業。2011年他捐資120萬支持家鄉的文化場所建設,2012年發起「扶貧濟盲」甘肅白銀光明行活動。那些接受過他幫助的孩子們,如果得知他涉嫌違法,不知道心裡會作何想。
股權轉讓
上市後的贏合 科技 ,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2018年公司的鋰電設備營收在全國排名第二,成了國內動力電池智能自動化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
王維東對市場非常敏感,善於抓住熱點。2018年,公司收購斯科爾51%股權,跨界電子煙領域。這一業務曾在2019年上半年為公司帶來了1.35億的營收和3856萬的凈利潤。但風雲突變,2019年下半年政策調整,電子煙強監管收緊,公司才失去了這個利潤增長點。
2020年,贏合 科技 發生了很多大事情。首先是控股權轉讓,上海電氣通過股權協議轉讓方式,受讓王維東17.03%的股權,成為贏合 科技 新的控股股東。
這一年,公司與CATL、比亞迪和LG化學等企業,新簽訂了超過33億的鋰電設備訂單,公司還和特斯拉開始合作。這一年,公司還在疫情期間跨界生產口罩機,在20天內接的口罩機訂單,其營收約相當於公司在2019年的全部營收。在生產口罩機的一個多月,公司股價飆升,幾乎翻了一倍。
從業績來看,公司上市後,只在2019年出現凈利潤下滑。根據公司1月發布的業績預告,2020年凈利潤超過3億,同比增長一倍左右,這主要得益於新能源 汽車 行業回暖,鋰電池訂單大增。
B. 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有哪些
在整車領域推薦:比亞迪、宇通客車、江淮汽車以及多氟多、杉杉股份、康盛股份
、猛獅科技
等轉型標的;電池及相關原材料領域推薦:東源電器
、猛獅科技、先導股份
、贏合科技、天賜材料
、當升科技、新宙邦、滄州明珠、正海磁材、寧波韻升、中科三環、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眾和股份、華友鈷業等;充電樁領域推薦:特銳德、萬馬股份、奧特迅等。
C. 光伏和新能源汽車有哪些股票
最全太陽能+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一覽
一、光伏產業鏈
光伏玻璃:信義玻璃、 福萊特、亞瑪頓、南玻A、安彩高科、旗濱集團
光伏封裝材料:福斯特(膠膜)
逆變器:陽光電源、錦浪科技、上能電氣、固德威、科士達、禾望電氣
光伏製造設備:晶盛機電、京運通、邁為股份、捷佳偉創
硅料:保利協鑫、新特能源、 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亞洲硅業、鄂爾多斯
矽片:隆基股份、中環股份、京運通、向日葵
電池:隆基股份、愛旭股份、福斯特、協鑫集成、東方日升、賽伍技術、愛康科技、航天機電、中來股份、中利集團、拓日新能、英傑電氣、億晶光電、向日葵
組件:隆基股份、天合光能、協鑫集成、晶澳科技、東方日升、賽伍技術、愛康科技、京運通、航天機電、中來股份、中利集團、拓日新能、芯能科技、億晶光電、向日葵、ST天龍
正銀:帝科股份
電站:中國光核、中國核電、晶科科技、寶新能源、節能風電、太陽能、林洋能源、京運通、吉電股份、江蘇新能、川能動力
整理過往數據,再結合當下市場熱點題材和板塊,也整理了3隻金股,這幾只票經過幾個月的震盪吸籌,目前隨著市場逐漸回暖,已經有主力資金開始布局介入,上升通道已經打開,趨勢很不錯,今天也是給大家帶來了三隻十月份有望翻倍的潛力股。因為平台審核不能直接在這里公布。
如果你不吝嗇你關注列表裡多一個人的話可以找到我。你將會多一個可以為你實時分析行情的人,何樂而不為呢?還是老規矩某 信添 家 wak0 。英文加數字總共七位,有我圈子的朋友都是有實實在在的收獲的,可以看到把握任何一支都是一筆大的收獲,如果想對接下來的趨勢一目瞭然,或者操作強勢黑馬,相信我的實力,不會讓你失望。投資理念:不做多選題,不開超市,力求精準!尊重技術!重視市場!
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1.鋰電池
中國知名鋰電池企業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孚能、億緯鋰能、中航鋰電、比克、多氟多、卡耐新能源等。
2.電機
中國知名電機企業包括:比亞迪、精進電動、北汽新能源、華域電動、方正電機、上海電驅動、奇瑞新能源、長安、合肥巨一等。
3.電控
中國知名電控企業包括:比亞迪、聯合電子、北汽新能源、上海電驅動、奇瑞新能源、合肥巨一、深圳大地和、長安、匯川、卧龍電驅等。
4.熱管理系統
中國知名熱管理系統企業包括:三花智控、銀輪股份、中鼎股份等。
5.IGBT(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
中國知名IGBT企業包括:比亞迪半導體、斯達半導等。
打開QQ瀏覽器,查看高清大圖
6.三元正極材料
中國知名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生產企業包括:長遠鋰科、容百鋰電、振華新材料、廈門鎢業、當升科技等。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中國知名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企業包括:貝特瑞、德方納米、貴州安達、湖北萬潤、湖南裕能等。
7.負極材料
中國知名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企業包括:璞泰來、貝特瑞、寧波杉杉、東莞凱金、中科星城等。
8.電解液
中國知名鋰電池電解液生產企業包括:天賜材料、新宙邦、國泰華榮、寧波杉杉、天津金牛等。
9.濕法隔膜
中國知名鋰電池濕法隔膜生產企業包括:上海恩捷、蘇州捷力、中材中鋰、星源材質、河北金力等。
10.干法隔膜
中國知名鋰電池干法隔膜生產企業包括:星源材質、惠強能源、中興新材、滄州明珠、中科科技等。
11.鋰電設備
中國知名鋰電設備企業包括:先導智能、贏合科技、杭可科技、璞泰來、科恆股份、星雲股份、智慧松德、大族激光、諾力股份
D. 贏合科技在哪些城市有工廠
摘要 贏合科技有惠州贏合、江西贏合、東莞雅康等全資子公司,以及惠州隆合、深圳慧合、深圳和合等控股子公司,同時還擁有位於廣東惠州仲愷國家高新區和江西宜春經濟開發區的兩大生產基地。
E. 贏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若您說的是廣東贏合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06月13日。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智能裝備研發、銷售及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自動化設備、機械電子設備、大型自動化系統及整線生產線的研發、安裝、銷售及相關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無人機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與技術轉讓;航天航空電子軟體開發;計算機信息技術研發等。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1-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F. 新能源汽車鋰電設備的三個重點標的
對於新能源 汽車 動力電池產業鏈的龍頭公司,我一直都比較關注,也寫過先導智能、璞泰來、福能東方 的 深度分析文章(詳見文末鏈接)。根據部分投資者朋友的建議,結合三季度報的解讀,對這三個公司的近期情況進行了一次梳理。
一、 先導智能。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財報數據參考意義有限。三季度財報確實很亮眼,業務呈現加快發展的經營態勢,這也符合鋰電和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產業發展趨勢。具體財報解讀如下:
一是業務快速擴張。 雖然前三季度凈利潤勉強跟去年持平,但 單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68.5%,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61.5% ,應收賬款同增100%環比增加50%,預付賬款同增54%,存貨余額基本持平,但存貨周轉率卻是大幅提高,達到去年同期的2.7倍。 合同負債 (預收款)15億,同比增加20%環比增加38%,也基本驗證了上半年新增訂單大幅增加83%(達到35-40億,賬期一般是3331)的說法。經營現金流環比下降7成同比下降22%,但仍然有1.15億,有所偏緊但仍在合理范圍。
綜上, 鋰電和光伏設備受益於產業景氣度提升,公司業務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公司計劃用2-3年時間綜合營收達到100億(去年47億,今年預估60億左右)。
二是盈利質量有所提升。 雖然公司單三季度毛利率下降比較大,只有33%,環比下降了10個百分點( 下降幅度有點大,後期需要關注變化 ),但凈利率環比提升3.2個百分點,恢復到15.4%的水平,凈資產收益率因為凈利率提升和存貨周轉率大幅提升,增長明顯,達到8.34%,同比提高了2.7百分點。 凈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研發費用大幅減少 ,研發占營收比例從二季度的16.7%下降到三季度的5.3%。
從股東結構看 ,三季度香港結算公司大幅增加2674萬股,持股比例從5.22%增加到8.24%。明星私募睿遠基金新進前十大股東,持股1547萬股佔1.76%。
今年以來,先導智能的股價波動比較大,3月份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從最高的60元跌到34.5元,回撤42%(我在這個階段逐步建倉,左側伸手,多次補倉,平均成本40左右);後面震盪回升到53元,漲幅54%,但之後受定增壓價、二季度業績不及預期等影響,跌回到40元左右,回撤25%;9月15日定增方案落地,寧德時代包攬25億定增金額,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不僅打破了原來先導智能與寧德時代合作不愉快的市場猜疑,通過深度綁定寧德時代,還增加了先導智能後續發展的確定性,也對先導管理層不注重股東價值起到制約作用,有利於改善公司治理環境,之後的市場表現也驗證了這樣的判斷,股價震盪上行到目前的60元,漲幅達到50%。
今年5月15日我在文章《有些瑕疵的優等生——先導智能深度分析》對先導智能的評價是這樣的
半年過去了,基本驗證了之前的預判,我們體會其中的奧妙,也是投資的樂趣之一。更加深了我對投資的感悟: 長期投資邏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被演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判的;而短期的市場表現卻是變幻莫測,受階段性信息、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等因素影響較大,是難以預測或把握的 ;兩者結合來看給我們的投資啟示是: 在具備長期投資邏輯的好行業好公司,遭遇不影響長期邏輯的階段性利空影響的時候,往往能有一個不錯的布局好公司的價格 。
熱愛投資,能夠賺錢的結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構建自己的投資體系,憑借個人對行業和公司的認知,形成自己的投資邏輯,做出自己的預判和決策,隨著時間推移,邏輯被演繹,預判被證明,這是一個幸福快樂的過程。
二、福能東方
這個公司市場可能好多人並不了解,他 不象 先導智能那麼有名氣,看他的公司財報也是一塌糊塗,已經連續8個季度報告扣非凈利潤是虧損的。為什麼關注他,最大的亮點就是今年他 收購了軟包電池設備龍頭企業--超業精密 ,定增價6.1元,5月份開始並表。7月29日《一個還未被關注的鋰電設備龍頭——智慧松德的投資邏輯分析》和9月2日《日出東方,冉冉升起,一個被寄予厚望的公司》對公司做過深度分析。現在來看看三季度財報的表現。
福能東方前三季度營收4.9億元,同比增長252%,扣非凈利潤虧損1256萬元,但卻同比增長35%。看上去好象還不錯,但這是因為5月份開始並表超業精密形成的同比大增。所以,要重點關注三季度的環比數據,單三季度營收2.69億,環比增長22%,但扣非凈利潤卻虧損423萬(二季度是盈利1753萬),主要原因是銷售費用環比增加了1085萬(有可能是加大了業務拓展力度,而相應訂單確認收入的時間錯配),管理費用增加了1602萬(有可能是公司總部從中山市搬到佛山市費用支出較多),研發費用增加617萬,這三項費用合計比二季度增加了3304萬。 因此,三季度的業績是增收不增利,整體表現是低於我的預期的 。
但結合公司訂單和並購超業精密的業績承諾來看,我覺得公司三季度業績表現 沒有完整反映公司的經營發展態勢,存在階段性隱藏利潤的可能 。 一是 按照超業精密並購的業績承諾,今年不低於7900萬的凈利潤,上半年已經完成3838萬,下半年還有4100萬左右的缺口,按照持股比例88%計算,可實現歸母凈利潤3600萬,而第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才610萬。 二是 從超業精密的訂單看, 上半年公司在手訂單14.48億元 (去年同期11.4億),其中已發貨未確認收入11億元(設備已交由客戶,待批量生產驗收合格後確認收入), 三季度末合同負債7.03億元 。公司答復深交所半年報問訊時說:「超業精密新增訂單較多,在手訂單充裕,無法完成業績承諾的可能性較小,收購超業精密時形成的商譽目前沒有出現減值跡象」。 因此,超業精密四季度貢獻3000萬左右的歸母凈利潤是有實現基礎的。
公司的另一核心業務大宇精雕,隨著3C產業鏈逐步復甦及5G換機潮的到來,預計未來幾年大宇精雕經營趨勢是穩中有增,上半年大宇精雕實現營收1.3億元,歸母凈利潤1375萬元(全部是二季度貢獻的)。因此,這塊業務全年完成4000-5000萬的凈利潤應該也不是大問題。
從前十大股東構成看,三季度新進牛散杜輝雯(三季度同時進入同為佛山市控股的佛燃能源前十大股東),持股791萬股,比例1.35%,新進機構華泰資管,持股520萬股,比例0.9%。
原實控人郭景松夫婦及其控制的松德實業公司三個股東持股的1.31億股被司法輪候凍結,占總股本比例19.57%,8月15日披露減持公告,在2020年12月15日之前以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司法過戶減持不超過4.89%的股份,目前為止未見實際減持,預計以司法過戶的形式完成減持的可能性較大。
原大宇精雕的創始人雷萬春減持678萬股,持股比例從7.38%降至5.8%,因為基本不參與公司經營管理了, 未來仍有繼續減持的可能 。
從市場表現看,公司股價三季度在7—8.3元區間內橫向震盪了三個多月(我上上下下也坐了三個月的電梯),近期逆勢放量突破區間上沿,有走出一波趨勢性行情的可能性。一看市場大環境能否逆轉,二看兩個原有大股東減持進展情況,三看公司為推動整合以後的業務發展,會不會推出股權激勵方案,四看作為佛山市高端智能製造產業的平台公司,佛山市未來是否還有新的資本運作可能。最後就是要關注公司新獲訂單和業績的驗證情況。
三、璞泰來
鋰電設備業務佔比在15%左右,主要產品為前段核心設備塗布機。總的來看璞泰來三季報還是不錯的,三季度營收14.59 億元,同比增長10%,環比增長 36.5%;歸母凈利潤2.19億元,同比增長12%,環比高增長 111%。公司三單季度匯兌損失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898.5萬元,剔除匯兌損失影響,三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21.36%。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別為30.4%/ 30.8%/34.1%,三季度環比改善明顯,預計主要是內蒙一體化石墨化產能逐步爬坡(自供率從上半年的30%提高到三季度的60%)、原材料針狀焦價格明顯回落(上半年降價30%)以及海外高毛利產品放量(LG出貨佔比35%以上,提升明顯)導致。考慮到今年負極整體有降價,璞泰來毛利率依舊較高,充分說明負極的降價在一定程度上被公司一體化帶來的成本降低對沖了。
據 CIAPS 統計,公司前三季度負極出貨4.4萬噸,同比增長 27%,份額約18%,其中第三季度出貨2.1萬噸,同比增長 67%,環比增長 45%,份額提升至19%。公司負極業務有望保持穩定成長。
之前看好璞泰來的主要邏輯: 一是優秀的管理團隊,擁有資本、管理、技術多方面實力,賽道甄選能力強。二是鋰電負極、設備、基膜及塗覆隔膜等業務協同發展,強化產業鏈垂直整合和拓展,打造鋰電綜合服務商。三是技術領先,產品定位高端,深度綁定國內核心客戶(寧德時代、ATL)的同時,海外客戶(LG 、三星SDI)持續突破。詳見5月31日《一家神奇的鋰電平台型公司——璞泰來深度分析》。
從近期市場表現看,7月份以來璞泰來股價呈現波浪式橫向震盪走勢,遜於同期的寧德時代和恩捷股份。主要原因:一是定增方案遲遲沒有落地,跟先導智能等公司一樣存在股價被壓制的可能,二是11月3日將有2.4億占總股本55%的首發股解禁。雖然短期來看,不確定性因素很多,但拉長周期看,產業景氣度向上還是比較清晰的,公司成長的確定性還是蠻強的。我繼續選擇坐電梯。
四、鋰電設備的行業分析
作為鋰電池製造必不可少的工具,設備將直接影響鋰電池的生產成本、生產效率和產品性能。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轉型推動鋰電供給端加碼,疊加 汽車 電動化浪潮催生需求端爆發,作為產業鏈上游的鋰電設備行業有望充分受益。
種種跡象已經表明,鋰電設備市場將迎來大發展。據業內機構預計,未來5年鋰電設備行業增速將保持在30%左右。2020年僅國內市場需求就將達到340億元,國產設備產值有望突破270億元。
鋰電池製作工藝流程可分為前段工序(極片製作)、中段工序(電芯製作)以及後段工序(檢測組裝)。從價值量來看,前段、中段、後段設備成本佔比分別約為35%、35%、30%。其中,前段設備中塗布機價值量佔比最高;中段設備中卷繞機、疊片機價值量佔比最高;後段設備中化成分容檢測佔比最高。
作為前道核心設備,塗布機要求能將攪拌後的漿料均勻地塗在金屬箔片上並烘乾成正、負極片。目前塗布設備國產化率已超過 80%,國內前五大塗布企業 璞泰來 (新嘉拓)、 浩能 科技 、先導智能、贏合 科技 (雅康精密)、金銀河等市場份額占國產總量達到 60%以上。
一般來講,圓柱電池採用的是卷繞工藝,軟包電池採用的是疊片工藝,方形電池既可採用卷繞工藝也可採用疊片工藝。當下,鋰電設備卷繞機市場寡頭特徵日益明顯,TOP5的企業 先導智能、贏合 科技 、誠捷智能、吉陽智能、華冠 科技 的合計市場份額超過90%,其中先導智能市場佔有率超過60%。
疊片工藝作為未來鋰電池電芯制備工藝的重要趨勢,目前我國各大設備廠商正加大布局力度。隨著電芯大尺寸化和高能量密度化 的 不斷演進,疊片工藝或將成為未來國內鋰電生產中的增量工藝,相關設備企業有望受益。其中, 贏合 科技 與熱復合疊片領域國際領先的德國MANZ在疊片機領域簽約合作。 福能東方 (超業精密)是國內軟包電池龍頭孚能 科技 的最大設備供應商,在疊片工藝上國內技術領先。
相對前段和中段,後段設備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因此目前國產化率較高。據了解,目前國內共計擁有40多家化成分容設備企業,設備國產化程度高達95%以上;其中 杭可 科技 、先導智能、星雲股份、瑞能股份 為龍頭。
隨著動力電池向高能量密度和高品質發展,將促進對設備技術要求的提升,進入下游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的設備供應商,將受益於新一輪動力電池擴建和集中度提升,鋰電設備產業鏈各環節的優質設備供應商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而實力弱小的企業將被淘汰,行業將在不斷洗牌中提質升級。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記得留言、轉發,您的鼓勵是我堅持分享的最大動力。
G. 中國三大鋰業龍頭是什麼
中國三大鋰業龍頭具體介紹如下。
1、中礦資源
銫銣龍頭+氟化鋰龍頭,市值:102.8億,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0.14億元、同比增長107.9%;全球壟斷地位進一步鞏固,具備提價預期。公司看點:已實現銫資源全球壟斷,電池級氟化鋰超越贛鋒,已成功打入特斯拉供應鏈。
中礦資源成立於1999年,雖然在行業內屬於新力量,但氟化鋰產品國內市佔率高達40%左右,成功進入到松下以及特斯拉供應鏈。目前,公司新建的2.5萬噸鋰鹽項目對標雅寶,定位日韓和國內一線巨頭客戶,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產業鏈認可度非常高。
2、盛新鋰能
全球一線鋰鹽企業,市值:184.7億,預計2021年上半年最多實現歸母凈利潤3億元,同比最高增長279%,業績拐點已至。公司亮點:公司已成功躋身國內鋰業第一梯隊。
盛新鋰能成立於2001年,主營碳酸鋰、鋰精礦、金屬鋰和稀土等產品。經過二十年的潛心經營,目前已成為上游有資源保障、中游有優質產能、下游有一流客戶的國內一線鋰產品供應商。
3、贛鋒鋰業
全球最大金屬鋰生產商,市值:1447億,預計2021年上半年最多實現歸母凈利潤12億元,最高同比增長666.85%,行業景氣度大增。公司看點:國內唯一同時擁有「礦石提鋰」、「鹽湖提鋰」、鋰回收業務的鋰企業。金屬鋰產能全球第一。
贛鋒鋰業是全球第三大鋰生產商,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是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製造商之一。業務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製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產業鏈。
H. 做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1、惠州比亞迪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於2007年06月12日在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傳福,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鋰電池材料(磷酸鐵鋰、電解液、苯基環已烷(CHB)、碳酸亞乙烯酯(VC)、六氟磷酸鋰、隔膜紙、前驅體、塑膠殼、蓋板)等。2、CATL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1年12月16日在福建省寧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2018年6月11日,深交所公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將在本所創業板上市。3、力神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專業從事鋰離子蓄電池以及動力電池的技術研發、生產和經營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4、國軒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5月。公司主要從事鐵鋰動力電池新材料、電池芯、電池組及電動自行車、風光鋰電綠色照明系統、電動汽車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並延伸開發電動高爾夫車、鋰電光伏電源、鋰電備用電源等多領域系列產品。公司為2008年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安徽省「861」行動計劃重點項目單位和安徽省環境保護創新試點單位,同時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有兩項科研項目分別被列入合肥市2007年和2008年科技攻關計劃,並於2009年承擔了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國家「863」計劃課題。5、沃特瑪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位於深圳市坪山新區,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啟動電源、儲能系統解決方案並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磷酸鐵鋰電池企業之一。2012年,沃特瑪入選國家「201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支持企業。2015年11月,入選工信部首批《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 [1] ;2015年12月,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池配套排名中位列第二。(8)贏合科技新能源汽車擴展閱讀功能隨著電動汽車的種類不同而略有差異。在僅裝備蓄電池的純電動汽車中,蓄電池的作用是汽車驅動系統的惟一動力源。而在裝備傳統發動機(或燃料電池)與蓄電池的混合動力汽車中,蓄電池既可扮演汽車驅動系統主要動力源的角色,也可充當輔助動力源的角色。可見在低速和啟動時,蓄電池扮演的是汽車驅動系統主要動力源的角色;在全負荷加速時,充當的是輔助動力源的角色;在正常行駛或減速、制動時充當的是儲存能量的角色。
I. 確定性翻倍的萬億級大市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細分龍頭全梳理
周五收盤,國常會通過了《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規劃》,強調加強充換電及加氫等基礎設施簡述,利好新能源車產業鏈,長期來看最看好的還是動力電池板塊。目前我國新能源滲透率為5%,按照20%-30%的滲透率來計算,新能源 汽車 市場還有4-6倍的空間。
首先,我們來科普動力電池產業鏈:
(1)上游金屬材料:鋰、鈷、鎳等
(2)中游四大電池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
(3)下游:電池
(4)終端:整車
(5)其他:新能源電池設備
一、金屬鈷:華友鈷業
A股主要有洛陽鉬業、華友鈷業、寒銳鈷業。由於洛陽鉬業的銅鈷只佔業務結構的一半,業績彈性不是最大。華友鈷業,目前公司鈷鹽(注意是鈷鹽,而不是鈷金屬)市佔率和銷量在國內佔35%,全球是18%,世界第一,規模是競爭對手寒銳10倍。
二、金屬鋰:贛鋒鋰業
贛鋒鋰業與天齊鋰業屬於行業龍頭。2018年6月,天齊鋰業動用40億美元收購智利SQM公司(世界排名第二),直接成為世界第一。天齊鋰業公司財務費用吃緊,通過配股、發行可轉債來償還債務。單純從資產負債來看,贛鋒鋰業更為干凈。
三、正極材料:當升 科技 ,杉杉股份
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最核心,成本最高的部分,佔30%--40%。正因它的蛋糕是四大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中最大的,因此早年有大量資本湧入。但總體看,目前行業格局還是相對分散,導致該領域惡行競爭激烈,毛利率偏低。
行業玩家主要有長遠鋰科(母公司新三板的金瑞 科技 )、容百 科技 (科創板),當升 科技 ,振華新材(新三板)、杉杉股份、廈門鎢業,這個行業沒有很明顯的龍頭,前五名都是10%+的市佔率。
而且正極是技術變化最大的一個領域,磷酸鐵鋰、錳酸鋰到三元材料,殊不知未來會不會又出現新的技術路線,這對此領域的企業挑戰不小,若走錯技術路線,則萬劫不復,分分鍾被人彎道超車。
總結,正極材料不確定性較大,潛在行業空間和彈性也沒有其他領域有優勢,不太推薦
四、負極材料:璞泰來
國際上,負極材料主要是中日競爭,兩國公司份額佔了全球95%以上,近幾年趨勢是日本向中國轉移
國內主要的玩家有貝特瑞(新三板)、杉杉股份、紫宸 科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璞泰來)、凱金(新三板),現在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格局,前三家的市場份額合計接近60%。
從整個負極來看,龍頭是非上市公司貝特瑞(控股公司中國寶安),負極材料主要是石墨,其中又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從技術路線上來看,天然石墨有被人造石墨替代的趨勢,15年天然石墨佔比還在55%,到了18年,人造石墨已經占據70%。貝特瑞主要是天然石墨和硅基,市場份額非常大,國內將近90%,幾近壟斷,然並卵,一旦技術路線發生變化,這種企業只能被大勢碾壓,毫無反抗之力。
人造石墨領域,杉杉和璞泰來位列前二,市場份額相近,均佔到人造石墨的22%左右,加起來大概50%。杉杉股份負極兼顧高中低端產品,主打中低端,璞泰來主要高端負極產品。
現階段兩大電池龍頭LG,寧德時代都傾向於使用人造石墨作為負級材料。
因此主流觀點都認為人造石墨未來會維持一個比較好的增長趨勢。璞泰來有望脫穎而出。
五、電解液:新宙邦
此行業目前國內競爭格局比較清晰,天賜材料佔到27%,新宙邦18%,國泰12%,三家相加合計57%。從近三年情況來看,如果不考慮並購,集中度似乎很難再進一步提升,第一梯隊相對穩固,因此毛利率變動不會在大,此外這個行業技術變化相對穩定,這兩點共同決定了它相比正極材料更具投資價值。
電解液是比較典型的標准品,沒有什麼技術革新配方差異,進入門檻也比較低,對生產設備要求,投資要求也不高。
相關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對上游的整合能力。電解液的上游是大家屬於的資源品企業,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他們提供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等作為電解液的原材料,電解液的價格也和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的價格高度相關。
總的來說,電解液格局也相對分散,但比正極稍好。
六、隔膜:恩捷股份
隔膜其實就是一層用來隔離鋰電池正極和負極,防止短路的膜,既要能夠起到隔離的作用,又要對鋰離子有很好的通過性,這樣電池才能正常充放電。
在鋰電池總成本中隔膜只佔10%,看上去不大,但它的技術壁壘卻是最高。目前分為干法和濕法兩種。
在動力電池用的比較多的濕法隔膜行業里,恩捷股份在收購了蘇州捷力後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幾乎占據了整個行業的半壁江山。
干法隔膜由於投資較低,門檻較低,市場集中度比濕法隔膜更低一些,現在也只剩星源材質,中科 科技 ,滄州明珠三個玩家。
恩捷股份壟斷市場的情況下,各大主流廠家為了減少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急需二供三供,以此來增強自身議價能力。這也是寧德時代「扶持」老二星源材質的原因。
總的來說,隔膜是毛利率最高,技術含量最高,且進入門檻最高的賽道。行業格局幾乎成形。
七、電池:寧德時代
全球的動力電池雖然還有技術路徑的不同,但競爭格局已經形成了非常明晰的月明星稀的競爭格局,月是寧德時代,LG,星是三星,松下,比亞迪等廠商。
在2018年全球動力電池還維持著比較明顯的四強爭霸格局,但隨著特斯拉的去松下化以及松下,三星產能擴張的不進取。LG和寧德時代兩強獨霸的格局顯得越來越明顯。
隨著寧德時代進入特斯拉產業鏈,LG和寧德雙龍頭的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格局會更加清晰。
八、整車:比亞迪
比亞迪,長城 汽車 相互角逐。不過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成為其亮點,股價屢創新高。
九、鋰電池設備:先導智能
主要先導智能和贏合 科技 。
先導智能,與寧德時代一樣基本上已是寡頭壟斷,很多外資大廠包括松下 ,LG、三星都是拿它的單子,確定性比寧德時代還要強,上市以來短短幾年已漲10倍。
這個行業隨著上游擴產,也會率先受益,釋放業績。
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本人最看好電池及材料。 寧德時代與恩捷股份成為必備標的。
J. 新能源汽車政策對產業有什麼影響
雙積分政策即將發布、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已在研究……政策利好頻吹,令新能源汽車產業再度迎來市場的炙熱目光。9月11日,以鋰電池、充電樁、整車製造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板塊領漲市場,多氟多、贏合科技、鹽湖股份、成飛集成、安凱客車等眾多產業鏈公司更是集體漲停。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經過此前多年發展,已經擁有技術積累和資源儲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在此重要的時間關口,雙積分、燃油車退出等政策呼之欲出,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藉此趨勢、各方發力,我國有望實現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
長城汽車證券辦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這兩年加大投入研發新能源汽車產品。從現在的趨勢來看,未來將是以純電動汽車為主,公司將以插電混動產品作為一個短暫的過渡,後期會大力開發純電動車型。今年年底公司將推出首款插電式混動SUV,預計下半年銷售會有所增長。」
今年7月,長城汽車與河北御捷簽署合資框架協議,公司以增資入股方式獲得河北御捷25%的股權。公司表示,投資入股河北御捷,其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將全部直接轉讓給公司,降低公司平均油耗水平;同時,河北御捷取得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公司出售,使公司能夠更好完成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積分的考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