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2018年7月電牛新能源汽車銷量

2018年7月電牛新能源汽車銷量

發布時間: 2022-10-24 01:54:34

A. 7月新能源銷量出爐,蔚小理掉隊,降價潮是否已經來臨

7月新能源銷量出爐,蔚小理掉隊,降價潮不是來臨。

1、從7月的銷量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排在第一的是比亞迪。比亞迪的銷量累計新車是162530輛,同比增長的幅度多達百分之100多。比亞迪宋7月的銷售量高達386976,而比亞迪小型SUV也因為適應市場的需求進行的改款之後銷量直線上升。

2、蔚小理掉隊。對比比亞迪高的銷售量,那麼蔚小理的銷售量就有些可惜了。從銷售量中我們可以知道“蔚小理”的交付量在7月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能是因為產品的單一,而且產能沒有逐步得到釋放的情況下造成的。

在接下來的過程當中,造車肯定是會集中目標,保質保量,爭取造出適合於廣大群眾的需求車輛。新車的造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群眾的生活需求。因此只有在造車中抓住重點,展示企業的真正實力,才能在市場當中獨樹一幟,佔領市場份額。

B. 7月新能源汽車銷售9.8萬輛 自燃之後理想ONE再遇斷軸事件

1、7月新能源汽車銷售9.8萬輛實現同比增長19.3%

今年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1萬輛和211.2萬輛,環比分別下降5.3%和8.2%,同比分別增長21.9%和16.4%。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萬輛和9.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6%和19.3%,為今年以來的首次增長。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萬輛和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9%和24.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萬輛和1.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8%和2.7%。

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9.6萬輛和48.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1.7%和32.8%。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萬輛和37.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5.0%和34.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6萬輛和10.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7.4%和26.4%;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輛和407輛,同比分別下降66.1%和63.2%。

點評:去年上半年補貼還沒有大幅退坡,所以今年上半年即便疫情得到控制後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也一直無法達到去年同期水平。而去年補貼是從6月底之後開始退坡,所以去年從7月份開始新能源車的產銷量都有明顯下降,也讓今年7月的數據同比有較大提升。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肯定全面領先去年同期數據。

2、自燃之後理想ONE再遇斷軸事件

8月6日下午,在廣東省肇慶市二廣高速四會、連州方向,一輛行駛的理想ONE突發自燃起火事故。對於理想ONE自燃起火的原因,理想汽車在公告中稱,初步判斷是:疑似高速行駛的車輛捲起的地面上不明「鐵塊」,擊穿了車輛地盤下方的高壓油管,導致燃油噴向排氣管,最後被排氣管的高溫點燃,不過具體的事故原因及詳細分析結果,有待事故現場的詳細勘察及分析。

隨後小鵬汽車官方回應稱: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消防人員及時將火撲滅,乘員安全、無人員受傷,車輛也已迅速安全轉移。經公司人員現場初步勘察,車輛外觀完好。到店舉升勘察後,發現電池箱底部有明顯嚴重的磕碰傷痕,導致電池嚴重受損,初步判斷是該次事故的原因。

點評:是說現在登陸美股都需要火一把么?

5、特斯拉宣布1:5股票分割計劃

特斯拉公司周二宣布,該公司董事會已經批准並宣布以派息形式對其普通股進行1:5的分割,以便使其員工和投資者更容易獲得該公司的股票。

特斯拉發布公告稱,根據這項股票分割計劃,截至2020年8月21日登記在冊的每名股東持有的每股股票將可獲得額外4股普通股的股息,這筆股息將在2020年8月28日收盤後派發。分割後的特斯拉普通股將於2020年8月31日開始進行交易。

消息傳出後,特斯拉盤後股價大漲。截至發稿,該股上漲5.86%,報1454.98美元/股。

點評:之前錯過特斯拉後來又買不起的可以來看看,零敲碎打買入特斯拉股票的機會來了。

6、7月動力電池生產6.1GWh三元電池佔比53.8%

8月11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了7月份動力電池數據。7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6.1GWh,同比增長6.4%,環比增長13.8%。其中三元電池產量3.3GWh,占總產量53.8%,同比下降23.1%,環比增長4.0%;磷酸鐵鋰電池產量2.8GWh,占總產量45.6%,同比增長97.8%,環比增長27.2%。

1-7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29.6GWh,同比累計下降39.8%。其中三元電池產量累計18.1GWh,占總產量61.0%,同比累計下降43.0%;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累計11.5GWh,占總產量38.7%,同比累計下降25.2%。

裝車量方面,7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0GWh,同環比均上升6.8%。其中三元電池共計裝車3.3GWh,同比上升57.1%,環比上升8.7%;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1.7GWh,同比下降31.4%,環比上升3.5%。

前7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22.5GWh,同比累計下降35.2%。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累計15.9GWh,占總裝車量70.6%,同比累計下降32.2%;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6.5GWh,占總裝車量28.8%,同比累計下降37.6%。

點評:雖然今年累積產量和裝車量上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還有很大差距,但單從7月數據來看已經開始接近,尤其是產量方面。看看隨著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開始使用,寧德時代也開始為特斯拉提供磷酸鐵鋰電池後,磷酸鐵鋰是否將反超三元的產銷量。

7、7月國內新增公共充電樁7834台同比增長26.8%

8月11日,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了7月全國充換電基礎設施運行數據。7月國內新增公共充電樁7834台,同比增長26.8%。目前,充電樁新增投建數量近兩個月都維持在將近8千台的水平。

截至2020年7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56.6萬台,其中交流充電樁32.6萬台、直流充電樁24.0萬台、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88台。從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1.0萬台。

2020年1-7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2.2萬台,同比下降49.9%,近期充電基礎設施整體維持在較低增速水平。截止2020年7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34.1萬台,同比增加27.6%。

點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回復速度明顯弱於新能源車和動力電池,考慮到新能源車的銷量目前已經恢復到一個較快的增長水平,下半年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應該有比較大的壓力。

8、7月特斯拉中國銷量超1.1萬輛

日前,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7月特斯拉交付了11041輛Model3,保持著純電第一的排名,該車型是在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國產車型。而據中汽協預計,特斯拉2020年全年在中國的銷量將為10萬輛。

不僅是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特斯拉同樣獨領風騷。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全球總共銷售電動車17.9萬輛,市場率達到18.91%,超過了大眾、寶馬和比亞迪電動車銷量的總和。後者上半年的銷量分別為62414輛、58883輛和57482輛。特斯拉Model3在上半年累計銷量也處於榜首,而且是唯一一款累銷超過10萬輛的車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2018電動車銷量有沒有排名

2018年,汽車產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出現市場下滑,但長期向好的發展前景沒有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然保持了良好勢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4萬輛和22.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3.4%和38.2%。累計方面,2018年1-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

其中,2018年1-12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和118%;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1527輛。

2018年12月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244517台,同比實現正增長:34%。全年累計銷量707692台,同比實現正增長:58%。累計銷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北京、深圳、天津、鄭州、杭州、廣州、上海,濰坊、南昌、柳州。其中濰坊私戶比例最高,達95.3%;杭州公戶比例最高,達72.8%。

2018年純電動車全年銷量前10解讀:

①·北汽EC系列憑借90637輛的銷量再次獲得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冠軍,且相比同期增幅達到了16.6%。同時與後面的純電動車型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另外有3款北汽新能源車上榜;

②· 2018也涌現了不少新晉的純電動車型,比亞迪元EV、榮威Ei5等車型;

③· 2018年銷量前10的純電動車型中,小型車、微型車居多,價格便宜、續航能力長、配置較為豐富成為這些車型熱銷的原因。

2018年全年中國純電動車企業銷量TOP10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D. 7月銷量:蔚小理新勢力地位不保,主機廠比亞迪、五菱強勢

【EV視界報道】按照我們以往的經驗,7月份是國內車市傳統銷售淡季,但今年7月份國內汽車市場淡季不淡,銷量依然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7月份的銷量一掃疫情期間的陰霾,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回暖,其中新能源汽車消費尤其火爆。

據乘聯會分析稱,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上升,新能源市場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而隨著消費人群的快速增長、及新能源車型選擇的日益豐富,消費偏好也逐步回歸理性。所以說,上汽大眾的ID.純電家族能擁有如此的銷量成績,這與其推出的ID.4 X、ID.6 X、ID.3這三款可滿足不同消費者家庭所需的車型有莫大關系。雖然在此之前,因受到原材料的影響而造成車型價格有所提高,但是卻銷量沒有絲毫的影響,這背後我看到的,絕對是上汽大眾ID.純電家族產品力的很好體現。

此外,除了這三款純電車型外,大眾的另一力作,中型轎車<a class="hi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EV視界,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E. 什麼車型最受歡迎20款值得推薦的新能源車型,最高優惠7萬元!

來自EVsales的數據顯示:全球新能源乘用車7月銷量達到24.8萬輛,環比上漲7.7%,同比上漲67.1%,這是今年以來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最高峰。

以下我們選出7月全球銷量最好的TOP20車型進行詳細分析,想必您也會有些好奇:

全球范圍內,最受歡迎的20款新能源汽車,有哪些車型?

能夠進入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TOP20,有哪些是中國品牌?

寫在最後的推薦語:2020年1-6月的TOP20銷量榜上的北汽EU系列從7月榜單上消失,應該是本次全球銷量數據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第一個現象;第二個現象就是6月全球新有源車型銷量TOP20榜單上的奇瑞eQ1、比亞迪元、寶馬i3、吉利帝豪、現代逸動、榮威Ei5、歐拉R1等車型在7月也退出了榜單,中國汽車品牌在榜單上的數量在7月出現大幅減少。究其原因,除了全球新能源市場銷量地區分布的變化之外,還有消費者在選購新能源車型時對品牌、技術、服務等需求也在變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新能源車首月銷量大幅下滑,比亞迪與北汽跌幅過半

很明顯,2020年的開局並不友好。不過,由於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多家車企銷量出現下滑實際上也在預料之內。中汽協表示,1月車市正值汽車市場淡季,再加上12月營銷活動的透支市場,導致1月客流減少,汽車市場需求量下滑,新車的交付量也將進一步下降。此外,由於疫情的持續蔓延,車企延長復工將導致汽車產量和銷量的下滑,不過中汽協也認為,目前是汽車銷售的真空期,疫情對整體車市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特斯拉為何「暴跌」7月汽車銷量成績單揭示了什麼

特斯拉為何「暴跌」?7月汽車銷量成績單揭示了什麼?

日前,7月份中國汽車銷量排行宣布公布。盡管踏入汽車市場傳統式淡旺季,但受到眾多利好消息要素促進,上個月總體汽車市場或是超出了大家預估,同比增長20%,展現淡季不淡的態勢。車企層面,比亞迪再度超過一汽大眾,位居第一。在排行榜TOP15車企中,僅有上汽通用性同期相比依然下跌。

新能源技術生產商排行層面,比亞迪排到第一位沒有懸念,上汽通用性五菱與吉利車輛排序第二三位。但在新能源汽車銷量TOP15中,特斯拉僅排在第15名。據了解,7月特斯拉批發價銷量為28217輛,較上月份7.89萬台環比下降64.2%。在其中,特斯拉中國出入口1.98萬台,在中國銷售市場8461輛。

有關特斯拉中國上月銷量下降,也和上海工廠更新改造,工廠中止生產製造兩個星期相關。實際上,依照特斯拉自已的資源調配方案,每個季度開始的產銷量就超過中國供給量。因而,早已多次出現月度總結中間銷量數據信息相距巨大狀況。

比亞迪宋穩居SUV銷售冠軍

每個市場細分中,小汽車行業仍是軒逸處於領先部位,此車以3.91萬台的成績名列第一,五菱宏光MINI以3.71萬台位居第二。上月銷量提升3萬台的還有比亞迪秦與上汽大眾新朗逸,前面一種銷量做到33933輛,同比增長100%,後面一種為30257輛。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一共有秦、漢、鯨魚三款車進到了該市場細分前十位。日系中級轎車之戰,雅閣以2萬輛的銷量完成對凱美瑞的追上,但凱美瑞銷量也做到18438輛,兩者之間的搏鬥將維持下去。

SUV層面,比亞迪宋自打4月份走上該市場細分月銷量第一以後,已經連續第四個月穩居銷售冠軍部位。上個月此車銷量做到3.78萬台,同比上升122.1%。但是,依據第三方舉報類服務平台表明,宋Pro七月份投訴率也遙遙領先,但在造成顧客不滿的緣故里邊,絕大多數是體現代理商「無法在服務承諾日期交車」。

長城哈弗H6早已不斷多少個月在三四位彷徨,7月份這一款「國民神車」總算返回前二位。此車上月銷量為24374輛,同期相比下跌0.4%。不但遠遠地落後於比亞迪宋,和第三位的CR-V差別只有不到2千輛。在今年的H6並沒更新換代新產品,1-7月總計銷量比宋少5萬多輛,要挽救本年度SUV銷售冠軍已經相當艱難。

對比小汽車和SUV,MPV市場中月總體銷量為8.3萬台,變成唯一同期相比下跌的分類車系類型。五菱五菱宏光、別克汽車GL8仍然攻佔前二位,上月銷量均達到1萬。在其中,五菱五菱宏光上月銷量為13799輛,別克汽車GL8為10138輛,二者同期相比下滑均是二位數,分別是-28.4%、-30.7%。豐田賽那和廣汽傳祺M8組成了第二梯隊,銷量均超過6千輛。

新能源汽車行業,小汽車仍是宏光MINI佔有第一,此車上月銷量做到37128輛,同比增長20.9%。排到二到四位的基本都是比亞迪集團旗下商品,各是秦、漢及鯨魚,在其中,秦、漢銷量同比增幅均達三位數。

而在新能源SUV層面,前四位中一樣有三款車來源於比亞迪。在其中,排到榜首的宋7月銷量為37784輛,相比同期相比該車型新能源技術,同比增幅達到309.5%。比亞迪元PLUS以19239輛,位居第二,埃安Y與比亞迪唐分別以12530輛、11501輛排到三四名,二者同比增長分別是361.3%、217.8%。

H. 2018汽車銷量排行榜

據乘聯會提供的全國汽車產銷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份全國轎車共銷售1,096,378輛,在2018年最後一個月依舊突破了百萬輛,環比增長7%;同比仍保持下降趨勢,較去年同期下降16.9%。總體來看,2018年全國轎車累計銷量11,166,659輛,呈現負增長,同比增速-4.0%。同期,車質網接到車主針對轎車的有效投訴3682宗,環比和同比分別上漲12.3%和9.1%。

本月「變速箱異響」、「變速箱頓挫」投訴量依舊高居榜首,相關投訴均超過200宗。「發動機故障燈亮」問題本月躍升至故障問題的第二位,投訴量同樣超過200宗,環比增長超1倍,投訴主要來自於長安馬自達昂克賽拉車型。此外,「車身生銹」問題雖然投訴量略有下降,但依舊保持在高位,包括其在內共有9個故障點的投訴量超百宗。去除投訴人自願申請撤訴的信息後,2018年12月TOP30轎車銷量投訴量排名如下:

本月,別克君威首次入選TOP30榜單,盡管排名不高,但卻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12,662輛的成績也創造了君威車型有史以來月銷量的最高紀錄。連續4個月月銷量破萬,也助君威在2018年實現了銷量突破,2018年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較2017年增長62.9%。從其近一年的銷量走勢圖來看,總體呈現出逐步走高態勢,很顯然已經進入一個穩定的上升通道。距離全新一代君威上市1年半之際,2019款君威於2018年12月底正式推出,新車在配置方面有所提升,結合目前君威車型不錯的終端優惠,2019年君威有望延續漲勢。當然,前提是要保證穩定的質量口碑,就其近一年的月投訴量表現來看,暫時較為穩定,並未出現過較大的波動。

I. 8月12日汽車要聞 7月汽車銷211萬 漲16.4% 特斯拉7月銷量超1.1萬

汽車行業每日要聞

2020年8月12日

中汽協:7月汽車銷量211.2萬輛,新能源年內首現正增長;

特斯拉7月在華銷量達1.1萬輛今年在華銷量或達10萬輛;

大摩預測:20年後電動汽車市佔率超70%特斯拉退居第三;

奧迪新一代S3兩廂掀背版發布;

千億級汽車報廢市場成長空間巨大。

每日要聞1:中汽協:7月汽車銷量211.2萬輛,新能源年內首現正增長

8月11日,中汽協公布數據顯示,7月汽車產銷延續了二季度以來的回暖勢頭,分別達到220.1萬輛和211.2萬輛,同比增長21.9%和16.4%。當中,商用車銷量同比增速依然明顯,新能源汽車自年初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從累計情況看,1-7月汽車產銷分別為1231.4萬輛和1236.5萬輛,同比下降11.8%和12.7%。

點評:造型還是挺好看的。

每日要聞5:千億級汽車報廢市場成長空間巨大

《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今年9月1日起施行。據業內人士測算,目前我國汽車拆解市場規模為每年66億元,未來規模有望達每年1100億元。其中「五大總成」市場規模為700億元,成長空間巨大。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趨於成熟,汽車保有量迅速上升。老舊機動車對空氣污染的影響逐步加劇,如何快速有效地引導老舊車輛報廢,成為推動我國汽車市場健康發展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雙重任務。7月31日,商務部網站發布《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簡稱「細則」),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點評:又是一塊大蛋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崛起 技術差距進一步凸顯

近年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崛起。隨著在環保、經濟、便捷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新能源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自主品牌把握住難得機遇,將大力發展新能源車視為對歐美傳統車企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途徑。不過,這些年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風生水起,但車企在發展中暴露出補貼依賴症、產能初顯過剩、核心技術仍舊缺失等不足。尤其是在國際傳統知名車企發力新能源造車後,技術差距進一步凸顯,我國新能源造車下一步該往何方發力值得深思。

新能源造車形成四大先發優勢

2018年10月,汽車產銷量環比均呈一定下降,同比降幅更為明顯,延續了7月份以來的下降走勢。但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成為行業的一大亮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6萬輛和13.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8.1%和51%。累計產銷方面,2018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9萬輛和8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0%和75.6%。

2018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經過這些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車產業已經從培育期過渡到成長期,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近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年均復合增長率近130%。

1、我國在新能源造車上取得的成果稱得上豐碩。首先是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支持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培育了全球領先的市場規模。各部門先後推出40餘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措施,涵蓋研發、生產、推廣等各個環節。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三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

2、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已涵蓋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整車開發等產業鏈上下游,形成了結構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說,通過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補貼、對新能源公車給予運營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推動了行業顯著發展,從全球范圍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體系應該是最全的。

3、與此同時,配套環境持續優化,充電網路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公共場所、居民小區、單位內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場所充電樁的覆蓋率大幅提升。截至今年7月,全國共建成公共充電樁27.5萬個,同比增長了52%,新用戶私人安裝率接近80%,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已經在全國推廣使用。

4、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溢出效應更為明顯,吸引了資本、人才、技術加速集聚,帶動了產業投資就業。2017年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投資超過7000億元,占整個汽車產業的投資新增投資額的50%以上。

電動汽車正在迎來快速發展的階段

中國品牌汽車企業電動汽車布局基本完成,大量互聯網公司造車的新勢力以及合資企業的新能源汽車也步入發展快車道。隨著技術日益成熟,續航里程和用戶的體驗也穩步提升。

今年1到7月份,廣汽集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9400輛。隨著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超過410公里的傳祺GE3上市,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望突破2萬台。從明年開始,廣汽將以每半年一款新產品的速度密集推出純電動汽車系列產品,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品占集團整體銷售總量的10%。

面對新能源汽車業迅猛勢頭,石油化工行業也不甘落後。中國石化將發揮現有3萬座加油站的網路優勢,打造油、氣、電、氫自由組合的綜合服務體系和智慧服務體系。而且,中國石化也將研究布局電池材料和氫能產業鏈的可行性。

新能源車存量不斷累積 面臨挑戰越發突出

國新能源汽車業取得的成績很大程度上依賴先發優勢。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車存量不斷累積,同時面臨國際傳統知名車企覺醒後開始發力新能源造車,我國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越發突出。

1、行業一哄而上,加劇產能過剩的同時,騙補行為屢見不鮮。國內新能源汽車業的異軍突起,與財稅政策的有效支持密不可分。在補貼扶持下,不少企業哄搶市場「蛋糕」,尤其是整車和動力電池產能過剩風險在加大,一些低水平企業採取低質低價競爭方式擾亂市場,影響了我們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高端產能不足和低端產能過剩問題並存,產業出現盲目擴張、投資過熱苗頭。

面對巨額補貼誘惑,更有甚者鋌而走險,走上了騙補的道路。2016年9月,深圳五洲龍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被曝光騙取新能源汽車補貼上億元。從調查情況看,五洲龍公司產品尚未完工就提前辦理機動車行駛證,從而為騙取補貼鋪路。

企騙補的手段五花八門。有的先生產一批「合格」的新能源車,賣給自家成立的租賃公司,然後回收已賣車輛的電池。通過將同一塊電池反復安裝在新車殼上這一方式,實現了持續騙補。從對行業摸底的情況看,騙補行為絕不僅僅是少數個案。目前,已有10餘家車企的騙補行為被查處公布。

2、市場機制不足,不少車企患上「政策依賴症」,自主發展意願不強,市場對接緩慢。我們可以從銷量結構看出,大多數企業和產品卡在補貼最低的那一條線上。」這就意味著,不少車企不願過多投入,僅僅是為了拿到補貼才勉強維持。

3、中國在電動汽車發展指數整體排名中位列第一位,但這主要體現在市場規模上,而在技術層面,中國的整車製造仍定位於低技術含量領域。新能源車上的電驅動高速軸承、控制晶元等基礎元器件,不少仍依賴進口。

主品牌車企在燃料電池電堆的科研上與國外比差距突出。質子交換膜、高壓儲氫瓶、碳紙、各類高壓精密閥門等也存在一定的技術滯後。盡管動力電池領域有產能過剩風險,但仍然欠缺原創性的技術突破。

4、資源環境制約風險加劇。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激增,全球金屬資源爭奪日益激烈。我國金屬鋰、鈷等主要動力電池資源缺乏,資源的穩定供應和價格穩定的挑戰較大。

同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用電清潔化等問題也不容小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曾公開表示,1個20克的手機電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可以想見,如果是幾噸重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廢棄在自然環境中,將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目前,大多數車企對消費者承諾電池使用壽命和質保大都在10年以內。不過,隨著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的火熱,不久以後就將出現大量換電需求,尤其是使用頻率較高的電池組,如計程車、公交車,需求產生可能將更快。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到17萬噸。

三大方向突破核心技術瓶頸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擔憂與希望,集中在使用可靠性、續航能力、保養費用、智能化程度等幾個方面,這些問題的核心歸根結底仍舊是技術。專家對我國新能源車技術層面突破提出三大方向:

1、支持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

2、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

3、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這三大方向無疑是自主品牌車企須牢牢把握的。

熱點內容
吉林市mpv商務車二手車大全 發布:2025-02-14 06:57:26 瀏覽:40
賓士e內飾哪個色好看嗎 發布:2025-02-14 06:55:14 瀏覽:222
它的內飾非常好的 發布:2025-02-14 06:35:25 瀏覽:339
費縣到沂南汽車價格 發布:2025-02-14 06:23:24 瀏覽:582
瑪莎拉蒂超跑內飾 發布:2025-02-14 05:52:55 瀏覽:437
5月份華東旅遊需准備什麼東西 發布:2025-02-14 05:50:01 瀏覽:511
夜間模式白色儀表盤的越野車 發布:2025-02-14 05:44:53 瀏覽:604
新加坡自行車價格 發布:2025-02-14 05:35:44 瀏覽:659
赤峰千萬豪車 發布:2025-02-14 05:32:56 瀏覽:264
賈乃亮開走豪車的視頻 發布:2025-02-14 05:04:42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