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最新科技
『壹』 新能源汽車的類型有哪些
想對汽車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基本都知道,目前汽車市場的趨勢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可以讓朋友們了解並在短短幾年內成為汽車市場的前景,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不允許說新能源汽車做到了。那麼,小夥伴們是不是特別想通過汽車我和小夥伴們分享
新能源汽車的類型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類型?類型
新能源合作夥伴需要各種產品,包括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 混合動力 汽車、氫動力汽車、 純電動 汽車(包括太陽能汽車)和其他新能源汽車(如高效儲能裝置和二甲醚)。
1.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
它是一種由電動機驅動的汽車,利用氫氣、甲醇等燃料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流。電池的能量通過氫和氧的化學作用直接轉化為電能,而不是通過燃燒。
2.混合動力汽車:
它是指使用傳統燃料,同時配備電動機或發動機以提高低速動力輸出和油耗的車輛。混合動力汽車遵循不同類型的燃料,可以包括汽油混合動力汽車和柴油混合動力汽車。目前,我國混合動力汽車的主流基本上是汽油混合動力,而柴油混合動力汽車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相當迅速。
3、氫能動力汽車:
是一種使用氫作為燃料的汽車。氫動力汽車是真正能夠實現零排放的出行工具。它排放純水,具有無污染、零排放、儲量豐富的優點。因此,氫動力汽車是傳統汽車最理想的替代品。但是氫燃料電池的成本太高,按照目前的技術條件,儲存和運輸氫燃料有點困難。
4.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
關鍵是要用 電動車 。目前,大多數車輛都是由電動機直接驅動的。他們有的把電機放在發動機艙內,有的直接用輪子作為四個電機的轉子。難點在於儲能技術。
5.其他新能源汽車:
含有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和乙醇作為燃料的汽車。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這個領域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這也將成為未來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類型:卡羅拉
在設計上,卡羅拉的側面線條非常流暢。加大a柱傾斜角度的設計,不僅讓造型更加美觀,而且非常有用。同時,它開始改善前排的視野。筆者開車時幾乎不會被a柱打擾。其次,前門的尺寸和開關車門的角度基本都相應放大,也讓上下車更加方便。此外,卡羅拉勻稱的車身比例和簡潔的線條讓它看起來像一輛中級車。與老款卡羅拉相比,卡羅拉在高度不變的情況下,寬度和長度基本上都增加了不少,營造出一種緊貼地面飛行的感覺。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類型:iEV4
新款iEV4在外觀上依舊保持了原有的設計,車身尺寸為4190/1650/1445 mm,豪華版採用了多功能真皮 方向盤 ,7英寸LED觸摸屏集成了GPS導航、MP5娛樂和倒車視覺系統,明顯提升了科技感。
全新儀表盤採用雙圓形設計,左側為電池電量顯示,右側為速度顯示,更加簡潔直觀。車內 座椅 由原來的織物材質升級為皮革材質,更加舒適。
iEV4的電力系統保持不變。配備19.2kWh磷酸鐵鋰電池和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42kW,綜合工況下最高時速100km/h,續航里程152km。該車有兩種充電模式,80%可以在1小時內充滿電,2.5小時在快充情況下充滿電。在充電慢的情況下,8小時即可充滿電。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類型:沃爾沃XC90
沃爾沃VOXC 90不僅是沃爾沃C 90系列轎車的頂級產品,也是沃爾沃汽車在全球推出的首款全輪驅動、全時驅動的新一代SUV車型。
沃爾沃XC90是沃爾沃最引以為傲的產品之一,它的目標是成為市場上最安全、最刺激的完美產品。自全球上市以來,沃爾沃XC90在市場上獲得了好評,在全球獲得了數十個獎項。在美國,它被譽為年度最佳SUV。現在,沃爾沃XC90是其家族中的最新車型。
最大的優勢:外觀時尚;內飾簡潔,運動風格清晰;豐富的配置;空寬敞充裕;安全系數可以相當好。
最大的缺點:駕駛時噪音等小問題很明顯;車內,後排空略顯局促;有網友抱怨價格高。
外觀:整體造型看起來勻稱、舒適,線條流暢,肌肉感清晰,矩形進氣格柵更大氣,車身鈑金工藝相當不錯。用戶評論& ldquo車的表面有很多稜角的形狀,車的接縫也很細致得體。& rdquo
內飾:內飾簡約,風格以運動為主;金屬材料在車內的廣泛運用相當不錯,做工精細,配置豐富,深受網友好評。中控布局相當合理,功能鍵布局清晰,操作方便,紅色指針儀表盤醒目,指示清晰;但是車內乘坐舒適性差,網友說& ldquo真皮座椅太硬,大部分都是包裹的,有一種坐20萬車的感覺。& rdquo
空房間:整個空房間寬敞充裕,第一排座椅空房間舒適,第二排座椅陡峭,舒適性差,第三排略顯局促。
操作:沃爾沃XC90整體操作舒適,駕駛感清晰,路感強。高離地間隙有很好的通過性, 懸掛 相當適中。不過,也有網友抱怨過彎和側傾大,換擋頓挫明顯。
動力:沃爾沃XC90運動版搭載直列6缸發動機,5速自動變速箱,全時四驅系統。整體動力表現症狀充足,起步時有非常好的推背感,速度也比較快。
看完車系的分享,你對新能源汽車的種類有必要的了解嗎?那朋友看完就不用看了!我們需要好好記住,畢竟技能不是壓倒性的,只是以防有一天能用上!有很多東西。小夥伴們基本上無法預測會發生什麼。所以希望朋友們能學的時候多學點知識,最後希望車系的分享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新能源汽車的前景怎麼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大家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便利。目前大家的消費觀念都更新了,新能源汽車更受認可。國家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也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很多人基本都選擇了新能源汽車。最近汽車編輯看到了這樣的問題。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你怎麼想呢?
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數據分析
從數據分析來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已經穩坐寶座。
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召開信息發布會,公布中國汽車產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產銷增速分別提高2.1和0.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2.7%,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此外,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120萬輛。從國別來看,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突破57.8萬輛,佔比46.70%。美國排名第二,銷售近20萬輛新能源汽車。
經過多年的持續快速增長,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市場已經位居世界第一,政府的補貼政策相當有效。
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政策調整
第二,從產業政策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調整中前行。
2016年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強了對行業的監管和整治。,國家先後出台並調整了《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核算辦法(CAFC)》、雙積分等多項政策。同時提高了准入門檻,頒布了《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條例》,對提高企業產品的開發、生產、一致性保障和售後能力提出了要求。
去年實施的新補貼政策,反映了國家對產業調整和發展支持的具體政策變化,即通過四個:加強& rdquo做好調整完善工作:強化技術、強化退坡、強化使用、強化監管。
在這樣一系列的推動和監督指導下,雖然沒有前幾年近300%的大躍進式增長,但仍保持了比去年明顯的增長。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所有乘用車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變得越來越理性和穩定,在調整中前進,這就是& ldquo後補貼時代。做好鋪墊。
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
自2010年國家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以來,補貼金額逐年下降,補貼車輛的規范逐年提高。不久前,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100強委員會上,理事會主席陳清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這表明政府希望市場力量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補貼是為電動汽車發展提供增長空時間和爭取時間。隨著市場的發展,政府應該適時退出干預。日益嚴格的補貼規定勢必會推動和迫使企業進行技術改進和成本調整,逐漸展現出市場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過去騙取補貼不求上進的道路會變得更加坎坷。拿大份額不投票走人的企業和沒有競爭力的小企業,必然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甚至被淘汰。 新能源汽車的類型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的前景怎麼 @2019
『貳』 重磅!極狐汽車斬獲首個電動汽車控制領域出海專利,這項專利意義如何
重磅!極狐汽車斬獲首個電動汽車控制領域出海專利,這項專利意義如何?眾所周知,未來純電動汽車將朝著電控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因此電機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同樣重要。在電動化驅動時代,電機控制系統的快速迭代,使得車企研發新一代具備自動駕駛能力和智能網聯能力的純電動汽車日益受到重視。
眾所周知,專利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准之一。從極狐汽車所獲得的相關專利情況來看,極狐汽車擁有的高達11項中國專利、8項海外專利,足以見得極狐汽車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與重視程度。目前極狐已與國際知名汽車設計公司展開深度合作,並在自主知識產權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實現自主研發核心技術與國際主流汽車設計公司對標的自主開發能力和水平。
『叄』 2020純電動汽車排行
1、特斯拉國產Model3
特斯拉是全球電動智能汽車的發源地,最新用一款Model3奠定了在汽車歷史的地位。作為特斯拉海外的第一家工廠,上海工廠以奇跡般的速度建成投產,國產版Model3已經正式量產,很快就要正式交付。
還記得此前特斯拉那幾波密集的價格調整,讓整個汽車市場都驚呆了。國產版Model3雖然已經正式公布了售價,但已經有傳言將會降價20%。
上海工廠將逐步釋放Model3產能,並為ModelY做好准備,快速提升特斯拉的產銷量規模,並且讓電動智能汽車更快的普及。如果價格進一步下調到30萬以內,不管是自主車企,還是合資車企都將面臨重重壓力。
2、大眾ID.3
在傳統跨國車企中,大眾集團是對純電動汽車最為重視,規模最大,進展最快的車企。以MEB純電動汽車平台為基礎,ID系列車型已經陸續正式公布,首款量產車型就是即將引入中國市場的ID.3。
為適應電動汽車的生產,大眾在全球工廠展開大規模的工廠改造,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MEB工廠改造已經完成,ID.3將成為國產的首發車型。不管ID.3最終表現如何,大眾在中國400萬輛的年銷量足以讓這輛車從一開始就站在了歷史發展的制高點,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意義重大。
3、豐田C-HRE擎
手握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技術,豐田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可謂是不緊不慢,但是一出手就拉上了鈴木、松下、一汽、廣汽、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等全球合作夥伴。
首款純電動車型,C-HRE擎雖然是油改電車型,而且燃油版車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平平無奇,但這輛車卻展現著豐田下一代全新純電動汽車的雛型。豐田要解決電動汽車的兩大問題,一個是電池安全性和電池壽命穩定性,這一輛C-HRE擎或許會因為動力電池的優勢成為電動汽車的代表力作。
4、奧迪e-tron
現代與豐田和本田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主力推動者,其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全球第一。ix35FCV於2013年2月量產,助力現代汽車成為全球首家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製造商。
在2019廣州國際車展,現代汽車帶來了氫燃料電池技術和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5分鍾快充續航800KM,這款車在2019年美國IIHS車輛碰撞測試中獲得最高等級「頂級安全車+」評價。
很快,中國電動汽車將在2020年進入全新的階段,電池將更加安全穩定、超長續航和充電設施普及將讓續航里程焦慮成為歷史、以自動駕駛為特色的智能科技技術將更加成熟。
『肆』 續航超800公里!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投產,此車還擁有哪些黑科技
特斯拉Semi不僅可以實現超過800公里的續航,還能提供非同凡響的駕駛體驗。
『伍』 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誕生和發展,優秀的智能汽車需要滿足什麼標准
它們一定要能夠智能駕駛,要擁有自動泊車能力,輔助開車系統,還需要裝語音交互等裝置。
『陸』 車企加碼CTC電池技術,零跑率先公布
車企加碼CTC電池技術,零跑率先公布
車企加碼CTC電池技術,零跑率先公布,各領域的巨頭紛紛對外表示正在加大CTC技術研發速度。近日,零跑宣布已在國內率先量產了CTC電池,車企加碼CTC電池技術,零跑率先公布。
車企加碼CTC電池技術,零跑率先公布1
特斯拉和比亞迪都沒量產的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零跑領先了?
答案是肯定的,預計5月份首發亮相,6月份開啟預售,8月份上市的零跑C01,宣布率先使用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最先實現CTC技術量產。
CTC技術(cell -to -chassis)是指將電池、底盤和下車身集成,車身結構作為電池包外部結構,取消原來的模組和電池包外殼的方案。優勢在於增強了底盤結構,加固了電池外殼,優化了車內空間。零跑C01採用CTC技術後,整車垂直空間增加10mm,電池布置空間增加14.5%,車內空間布置更靈活實用。
CTC技術提升了續航表現。零跑CTC技術有更好的氣密性,提升電池保溫性能,同時基於AI BMS大數據電池管理系統,能耗管理更經濟,提升10%續航里程。一方面實現充電5分鍾,續航超過200km,再者零跑C01的續航可達717km。
CTC技術增強車身剛性。零跑CTC技術提升25%的扭轉剛度,輕量化系數達到2.4,提升20%。車身扭轉剛度越高,抵禦共振能力就越強,意味著整車能夠擁有更加出色的駕控性能,更好的底盤響應效率,對NVH表現也能有所幫助。
據悉,比亞迪即將發布的海豹也將採用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不過比亞迪官方沒有正式公布,特斯拉在歐洲的工廠也在籌備量產搭載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的Model Y,但尚未實現量產。從官宣的信息來看,零跑C01確實是首款量產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的車型。
零跑C01擁有5米級車身長度,定位於一款中大型純電動轎車,將擁有717km的綜合工況續航,「3秒級」零百加速能力,使用無邊框車門和隱藏式門把手,搭載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是一大亮點。
零跑之前在售的車型都主打性價比,預計零跑C01的價格將頗有優勢,你覺得零跑C01上市後會成為爆款嗎?
車企加碼CTC電池技術,零跑率先公布2
在銷量進入爆發階段後,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革命正在朝著更深層次發展。技術革命的核心聚焦於推進更高效的電動化、更高層級的智能網聯化。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電池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最受關注的「角色」。無論是電池製造商還是整車廠,現在的核心任務之一便是想盡一切辦法,以更低的成本打造出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的動力電池。
除了在動力電池的原材料與材料物態(主要指電池的電解液)方面做文章,其結構和智能化也越來越受到行業的關注。2020年9月,在特斯拉舉辦的電池日上,馬斯克曾表示,未來特斯拉車型將採用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配合一體化壓鑄技術,可以節省370個零部件,為車身減重10%,將每千瓦時的電池成本降低7%。
此外,寧德時代、比亞迪、博世等汽車,各領域的巨頭也紛紛對外表示正在加大CTC技術研發速度。
但讓行業沒想到的是,如此難以攻克的技術,已經被國內一家頭部造車新勢力量產落地了。近日,在零跑CTC技術發布會上,零跑宣布已在國內率先量產了CTC電池,該電池將首先搭載在零跑第四款車型零跑C01上並同步量產。
那麼,什麼是CTC技術?為什麼眾多行業龍頭都在爭先恐後地研發CTC技術?零跑汽車又憑什麼成為將技術落地的車企?
CTC技術興起
未來全球電動車發展誰主沉浮?
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誕生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1997年日產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圓柱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Prairie Joy EV,這款車每次充電後行駛里程超過200公里。
或許是Prairie Joy EV讓大家看到了電動汽車興起的希望,進入21世紀後,包括材料界國際著名企業韓國LG化學、彼時還不怎麼知名的.國內車企比亞迪等都開始研發車用動力電池。
2009年,日本商業巨頭松下成功收購三洋電機後,在全球電池行業的地位迅速提升,並成為特斯拉此後多年動力電池的唯一供應商。
2010年之後,隨著中國開始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受到高度重視。國內電池企業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在國家的支持下,大力投入研發。在國內巨大市場的支撐下,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等迅速成長為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龍頭企業。
到2018年,寧德時代全球裝機量達23.54Gwh、比亞迪全球裝機量為11.6Gwh,二者分列當年全球裝機量第一與第三。2021年,寧德時代全球裝機量提升至96.7Gwh、比亞迪全球裝機量提升至26.3Gwh,二者分列第一與第四。
多年來,全球的電池廠商都在嘗試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但電池材料科學的突破並非朝夕之功,因此廠家們紛紛將解決途徑寄望於基於現有材料,如何從改善電池結構、通過控制軟體提升效率等方面提升性能表現。
到了2019年,代表2.0時代的動力電池:CTP電池開始出現。相較於此前的動力電池,CTP電池去掉了模組,提高了電池包內部的空間利用率,從而提升了電池的綜合性能表現。如今,CTP已經成為全球主流的動力電池技術。在這一階段,中國電池企業憑借著此前積累的優勢,走在了行業前列。
僅僅一年之後的2020年,特斯拉宣布,未來特斯拉車型將採用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其他電池廠、車企也相繼開始研究CTC技術。
CTC即cell –to-chassis,它是一種將原本包裹在電池包與模組中的電芯直接搭載到汽車底盤中的全新動力電池技術,可以被看作是3.0版本的動力電池。
對於第三代電池技術的掌握,也成為全球車企和電池企業的必爭之地。
而因為CTC技術除了電池技術外,在設計、研發、生產到裝機,與整車尤其是底盤的結構設計、製造關系更加密切,因此在動力電池進入第三代後,只擁有電池技術的中國動力電池巨頭們,因為不具備整車設計和製造能力,在電池、底盤一體化設計、製造方面將會遇到極大的挑戰。
與此同時,如果沒有中國車企接過動力電池向CTC技術發展的接力棒,那麼,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甚至中國電動車企業這幾年建立起來的技術和市佔率優勢,有可能被特斯拉等具備雄厚電池、整車技術的外國品牌一朝顛覆。
中國汽車行業想要藉助電動車實現對國外汽車品牌「彎道超車」的宏偉目標,在馬斯克「特斯拉一年要賣2000萬輛」的豪言下,也泛起了一絲隱憂。
令不少業內人士有些「意外」的是,打破這一僵局的,是一家一直低調做研發的中國電動車品牌——零跑汽車。說「意外」,是因為在中國汽車行業里,前有底蘊深厚的「四大四小」傳統車企,後有「蔚小理」新勢力三強,甚至目前炙手可熱的、電池和整車「雙修」的國內電動車一哥比亞迪,截至目前都尚未將CTC技術實現量產。
在4月25日的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發布會上,零跑不僅率先發布可量產CTC技術。同時,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還宣布將對所有CTC技術免費開放共享,其促進全行業共同發展的胸懷,令人稱道。
為什麼是零跑?
相比於比亞迪、寧德時代等行業巨頭,零跑汽車為什麼成為國內率先將該技術落地的車企?
首先,源於敢想敢乾的浙商創業精神。
零跑科技創始人朱江明在2016年受智能手機電池集成的啟發:既然智能手機能將電池集成變得更加輕薄的同時又不影響性能表現,那電動車為何不能借鑒這一思路?
彼時,行業中還沒有任何關於該技術的聲音。不過,受限於當時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即使將18650電池進行集成化設計都困難重重,想要一步到位實現電池車身 一體化設計更是難於登天。
零跑人沒有氣餒,先是於2018年在行業內較早的攻克了第二代CTP大模組技術,接著又從2019年開始調集電池、底盤、試驗驗證以及工藝等多路精兵強將,歷經兩版CTC技術驗證方案,終於在2021年底將CTC可量產的方案定型,並在2022年4月進行了正式發布。
其次,源於長期以來立足全域自研所積累的雄厚技術功底。
自2015年創立以來,零跑一直堅持技術立企,智能電動汽車所有核心系統和電子部件均為自主研發、設計與生產製造。前不久,零跑汽車在向港交所提交的上市招股書中透露了自己在汽車各技術領域所取得的成績。
資料顯示,在電池這一最為關鍵的零部件上,零跑汽車僅電芯為外購,其他如模組、電池包、車身集成以及一體化設計一直都是親自下場。這也是零跑汽車能先於更加專業的電池廠商,在最新一代電池技術中取得優勢的根本原因。
據了解,零跑CTC技術將電池與下車身進行集成設計,減少零部件數量,簡化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在提升空間利用率和電池系統比能量的同時,車身與電池結構互補,使電池抗沖擊能力及車身扭轉剛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CTC技術除了在硬體上的創新外,零跑汽車還在軟體演算法上為它進行了賦能。零跑汽車表示,公司自研的AI BMS大數據智能電池管理系統也已經開始運用到最新車型上。這一技術車端BMS可實時在線檢測,雲端可實現電池大數據管理,並通過AI深度學習,實現車端雲端全時主動守護,為用戶帶來長壽命、高效率、高安全的動力電池系統。
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2021年1-12月份,零跑汽車累計交付量為43121台,同比上漲278.6%,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累計交付量為29664台,同比增長410%,其中3月,零跑汽車交付量成功突破萬台大關,達10059台。由此,造車新勢力格局正在由「三強」向「五虎」轉變。
在技術、銷量雙雙支撐品牌向上的歷史時刻,零跑下一款重磅車型C01也即將投入「戰場」,CTC技術的加持給了零跑C01成為爆款車型的底氣。CTC技術取消了電池上部結構和多餘的組件,用車身結構作為電池包外部結構,不僅為C01帶來了更強的車身結構強度,還帶來了更大的駕乘空間、更強的操控性能以及更高的安全保障。
車企加碼CTC電池技術,零跑率先公布3
當下,越來越多的車企瞄向了動力電池CTC(cell-to-chassis)技術。
4月25日,零跑汽車正式發布了CTC技術,通過將電芯直接集成到車輛的底盤中,省去此前動力電池中的模組,進一步簡化電池包的內部結構。
在此之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在2020年9月的特斯拉電池日上發布了結構性電池(structural battery),即CTC電池車身 一體化技術;2021年7月,在沃爾沃和大眾集團舉辦的戰略發展大會上,兩家傳統車企巨頭都不約而同地提及CTC,越來越多的車企把CTC作為未來技術路線的重點方向。
去年底,寧德時代透露2025年前後計劃推出第四代高度集成化的CTC電池系統。圖為寧德時代展示的CTP技術 每經記者 李碩 攝
電動車企瞄向CTC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新能源汽車中的動力電池為「電芯-模組-整包」的三級Pack結構,通過層層分級的方式,由電池管理系統對動力電池進行管理。不過,其中難免出現動力電池佔用面積過大和空間浪費等問題。
為了讓有限的汽車空間能承載更多電池,同時還不增加整體重量,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動力電池廠商,特斯拉、零跑汽車等車企都在尋找新的解決方案——CTC技術。
零跑科技電池產品線總經理宋憶寧解釋稱:「CTC技術,即cell-tochassis,是指將電池、底盤和下車身進行集成設計,簡化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的前沿技術。」簡單而言,CTC技術跳過了模組和電池包機構,直接將電芯集成在汽車底盤中,以底盤的上下板作為電池殼體和蓋板,使得電芯直接成為底盤結構件的一部分。
在2020年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用機翼形象解釋了CTC技術:「原本飛機會把燃料箱放置在機翼之中,但為了更大程度利用空間,便拿掉燃料箱,直接用機翼儲存燃料,能容納的燃料便更多了。」
零跑汽車方面透露,在不改變車身結構的情況下,CTC技術可以讓電池布置空間有所增加,以即將發布的零跑C01為例,可增加14.5%的布置空間。在同等軸距的情況下,車輛可以布置更多電池,獲得更多續航。
其次,由於簡化了電池結構,讓電池和車輛底盤合二為一,車身的垂直空間可以增加10mm。而在續航方面,更高的電池空間利用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續航,另一方面由於電池結構減少可以在座艙和電池之間增加保溫層,在冬季能更好地為電池保溫。因此,在配備了CTC技術之後,車輛的綜合續航可以提升10%。
天風證券觀點認為,CTC技術是未來電動汽車電池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電動汽車對於便捷性、輕量化的要求提升,CTC將逐漸成為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重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CTC技術時,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宣布,零跑汽車將會向全行業開放CTC技術,希望更多的玩家參與進來,一起促進行業的繼續發展。
CTC並非適合所有車企
當前,隨著車身設計、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等技術逐步成熟,電動底盤技術競爭日益激烈,電池系統與驅動系統集成化、底盤系統滑板化成為電動乘用車新的競爭熱點。其中,CTC的電池高度集成化技術是新一輪電動化底盤的核心技術之一。
2021年年底,寧德時代透露2025年前後計劃推出第四代高度集成化的CTC電池系統,2028年前後有望升級為第五代智能化的CTC電動底盤系統。
寧德時代表示,CTC技術不僅會對電池進行重新排布,還會納入三電系統,通過智能化動力域控制器優化動力分配和降低能耗,目標2030年前完成技術開發。
此外,海外車企熱衷的滑板底盤也可以實現在一個相對較薄底盤上集成電池以及整車所需電動傳動系統。據了解,滑板底盤技術下,底盤之上的車身可以隨意變化,並按照不同的定製需求(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來調節底盤的性能參數,具備極強的兼容性和擴展性。
對車企而言,其需要在可以實現電動底盤一體化的CTC技術和車電分離之間作出選擇。CTC可以提高空間利用率以及底盤的通過性,提高駕乘體驗,但也面臨故障維修成本高、電池回收難等缺點。特斯拉的專利顯示,採用CTC方案之後,電池包作為結構件的剛性、熱失控管理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以蔚來為代表的車電分離方案給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則是新能源汽車價格下降。目前,電池成本約佔到電動車成本的25%至40%,通過換電模式實現車電分離,可使電動車購置成本低於同級別的燃油車,解決買車貴的問題。這也更加有利於促進主機廠的銷量規模,進一步降低成本。
有分析認為,沒有強大的品牌技術能力形成爆款車型的主機廠選擇CTC的風險極高。市場已經驗證了電池容量密度在不斷提升,一塊標准電池包用於不同車型的高效率模式是主機廠的必然選擇。
對此,寧德時代則在回答投資者關於研究CTC技術是否代表不看好換電模式、是否會導致電池更換、維修成本大幅增加等問題時表示,新能源車目前在多個方向探索,每個技術有自身不同特點和應用范圍,公司同時看好換電和CTC未來方向。
『柒』 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
主要上市公司:比亞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北汽藍谷(600733)、長安汽車(000625)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以能源供給方式為依據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
政策加持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同比上漲
自從2009年以來,以我國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為主的多部委多次閥門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政策,促進我國汽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與接受度,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上升;隨後2016、2017年受到騙補事件及補貼倒退的影響,產銷量增速放緩。至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將在2020年基礎上再退坡2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據顯示,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36.6萬輛,同比增長7.5%。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2012-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1.28萬輛到2020年的136.7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
純電動汽車銷量佔比超過80%
2020年新能源汽車共銷售136.7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111.6萬輛;占據整個市場份額81.6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售完成25.1萬輛,占據整個市場份額18.36%。
疫情之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增速創新高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全國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年,在2015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里的佔比首次突破1%關卡,我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國汽車總銷量比例)達到5.4%,較2019年有所攀升。
整體來說,近年來隨著政策的大力推進與新能源汽車工業技術的不斷完善,我國汽車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就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逐年攀升。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捌』 世界目前最快電動機造出,每分鍾十萬轉,能否解決電動汽車續航難題
隨著燃油車的燃油價格持續的高漲,很多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電動車,因為它不需要任何的燃油,只需要充電就可以達到一個出行的效果,但是新能源電動車雖然在各方面都很好,就是這個續航有點讓人著急。就正常的一個新能源電動車,它的續航公里數能夠達到300公里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新南威爾大學離西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電動馬達,他每分鍾轉速可以達到10萬圈。那麼問題來了,每分鍾10萬圈的一個電動馬達被發明出來,它能否解決電動汽車的續航難題呢?
『玖』 等了25年的豐田純電車終於發布了,這款汽車有哪些亮點還有哪些黑科技
等了25年的豐田純電車bZ4X終於發布了,這款車的亮點有很多,比如續航強勁、動力足、空間寬松等等,其中的黑科技應該就是智能化的機車系統吧,下面就由我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豐田純電動車bZ4X的黑科技。
bZ4X性能優越,人氣日益高漲
從眾多用戶的口碑中可以看出大家對於這款車型的喜愛,人們整體的滿意度是比較高的,這款車子不僅具備豐富的黑科技,還擁有寬松的空間和超強的動力,它的續航強勁,充一次電能夠輕松堅持一周以上的時間,不管是跑長途,還是日常代步都毫無問題。車子的內部空間夠大,後備箱儲物能力很強,不管是載客,還是拉貨都可以輕松實現。總體來說,這款豐田出品的純電動車子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拾』 汽車已經越來越先進,可是大部分老司機並不會駕駛電動汽車,這是為什麼呢
大部分老司機並不會駕駛電動汽車,這是為什麼呢?
01
電動汽車的駕駛感很差:電動汽車雖然是一個新科技,但是因為汽車的電池問題,因此駕駛汽車感受會有所下降,開車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汽車的駕駛感很差,少了汽車的駕駛樂趣。
07
電動汽車家用會帶來停車的麻煩:電動汽車買回家以後,你需要安裝一個充電樁,這是需要多佔據很大的一個位置,如果你居住的地方,停車位都困難的話,更不要說充電樁的事情了,因此這是電動汽車的一個最大問題,可以說解決不了,會嚴重影響電動汽車的銷量。
08
電動汽車受到季節的影響很大:電動汽車夏季的時候,由於溫度比較高,對汽車電池的影響很大,如果汽車長期暴曬會造成電池壽命減少。冬季的時候天氣寒冷,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幾乎減少一半,因此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老司機有經驗,因此不會買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