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純電動汽車500

純電動汽車500

發布時間: 2022-10-21 20:59:11

1. 續航里程500公里左右的純電動車型,該怎麼選擇呢

新能源汽車逐步走進大眾的生活,如何挑選新能源汽車自然也成為新的熱議話題。購買純電動汽車,自然是續航越遠越好,那麼就以續航里程五百公里以上作為界限,該怎麼選擇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最後,充電的便捷性也需納入考慮。對於純電動車型而言,充電樁就是一個必需品,而充電的快慢則直接關繫到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比如Model 3快充一小時即可,慢充則需要漫長的十小時。而小鵬P7快充0.47小時即可,慢充僅需6.5小時,並且續航能力也不錯。所以在充電便捷性方面,國產小鵬P7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綜上所述,選擇續航五百公里左右的純電車,應從性能、內飾、充電便捷性等多方面進行考慮。此外,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製作水準正走向世界前沿,實力完全不輸國外車企,具體的車型,可在小鵬、吉利、比亞迪等國產車企中挑選。

2. 電動汽車續航是多久

電動汽車續航500公里左右。

純電動汽車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純電動汽車最多可以跑大約500公里,大部分電動汽車可以跑200公里以上。

不同配置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是不同的,主要是配置的鋰電池容量不同,同時也與電控系統以及是否帶能量回收功能有關,一般能量回收功能可增加約20%的續航里程。

電動汽車的技術原理:

純電動汽車以電動機代替燃油機,由電機驅動而無需自動變速箱。相對於自動變速箱,電機結構簡單、技術成熟、運行可靠。

傳統的內燃機能把高效產生轉矩時的轉速限制在一個窄的范圍內,這是為何傳統內燃機汽車需要龐大而復雜的變速機構的原因;而電動機可以在相當寬廣的速度范圍內高效產生轉矩,在純電動車行駛過程中不需要換擋變速裝置,操縱方便容易,噪音低。

與混合動力汽車相比,純電動車使用單一電能源,電控系統大大減少了汽車內部機械傳動系統,結構更簡化,也降低了機械部件摩擦導致的能量損耗及噪音,節省了汽車內部空間、重量。

3. 當純電動車續航普遍超過500公里,還存在續航焦慮嗎

如果你加個0,續航普遍超過5000公里,估計我就沒有什麼續航焦慮了。

個人感覺,現在純電動車技術還是不成熟,主要表現在續航不理想,充電慢,充電樁沒有普及。如果在城市裡開開還勉強能夠接受,要是跑長途就麻煩了。我敢保證,任何一個純電動車主跑長途心裡都是虛的。

我曾經坐過一次純電動車跑長途,當然不是我的車。朋友有事去外地,需要我陪同一起去幫忙,於是我便坐著他的車一起出發了,全程1000多公里。

他的是一輛純電動車,出發前他已經把車充滿了電。還做了功課,大致了解了一下沿途有沒有充電樁,然後就出發了。

雖然提前做過功課,但是我看出來朋友心裡還是沒有底,一路上他幾乎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 汽車 的電量上,也就是說開純電動車的車主跑長途的心態和汽油車的車主不一樣,有一種莫名的焦慮和擔心。

開汽油車的車主很少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油表上,可能會偶爾關注下,就算油量少了一半也不會太在意,因為隨時可以找到服務區加油,幾分鍾就搞定。而電動車車主就不一樣,我朋友當電量去掉三分之一的時候,就表現的有點不自信了。當去掉二分之一的開始極度焦慮,想找地方充電。我就說急什麼,跑跑再說啊,否則這一路不就浪費太多時間了。朋友覺得我說的有道理,但是我看的出來他有點緊張,有時候覺得他表現的有點 搞笑 。

所以說續航超過500公里的電動車還是太低了,走走城區問題不大,要是跑長途,還是不能給車主安全感,也許真的有一天,電池技術突破超過5000公里的續航,我想那才是電動車真正取代汽油車的時候。

我是純電動車主,3年多的用車經歷和一些粗淺知識告訴我,純電動車最大的痛點在於充電速度和續航里程兩個方面。換言之,當純電動車所剩電量不多時,車主擔心的不僅僅是「我在沒電之前還能開多遠」,更多的是「我要花多少時間、去哪個充電站充電」。所以,如果單單只是續航提升到500公里以上而沒有其他改變,是不足以完全掃除續航焦慮的。

每當說及純電動車在續航和充電便利性方面的缺陷時,就會有一堆洗地黨跳出來說「電動車適合有車位和充電條件的人」「電動車適合跑市區短途」「特斯拉V3超充5分鍾補充120公里續航」。但事實是,電動車的主力銷售地區都是限購城市,恰恰是車位緊張的地區,沒有條件安充電樁的人佔多數;限購城市選擇電動車的人,大多是苦於汽油車搖不上號或拍不上牌,為了實現私家車從無到有的無奈之選,既然只有這一輛車,就不可能只在市區跑跑短途;特斯拉的5分鍾充120公里,這只是最大速度,不等於25分鍾600公里(美媒實測是5%-90%用時37分鍾,平均下來也就是5分鍾69公里,而且這只是目前純電動車行業的頂尖水平,不能代表整體。就像姚明的身高不能代表中國人的身高一樣。

各個電動車廠家宣傳的快充時間,就如同汽油車宣傳「發動機最大熱效率」「90km/h等速油耗」,都是在各方面條件最理想的情況下得到的數據。像以下充電問題,電動吹和廠家宣傳口是不會告訴你的:

1.計算電動車用車成本的時候永遠都以最低的家用電價格來算。大部分公共快充樁,包含服務費每度電都要2元左右,數倍於居民生活用電價格(除非你專挑正常人該睡覺的深夜和凌晨去充電),有些停車場還照常收停車費!

2.快充站壞樁比例很高,有些損壞程度觸目驚心。對於網點最多的國網快充樁,很多壞樁你是無法從表面上識別的,必須完成停入車位、打開充電口、插好充電槍、確認已連接、確認車輛符合國標、選擇充電金額(如果此時賬戶里余額不夠還要先充值)、生成二維碼、掃描二維碼、等90秒這一系列步驟,才能確定充電樁是好是壞。

3.即使同一個充電站,不同充電樁的功率也可能參差不齊,不是都能達到標稱最大充電功率的,充電快不快有時候全靠運氣!

4.長期只用快充或者頻繁深充深放有損電池壽命,每隔一段時間最好慢充一次。

5.廠電池對溫度極其敏感,不同季節下續航和充電速度的波動很大,低溫高溫都會限制充電功率。

今年的電動車續航里程普遍在400-500公里左右了,這也只是比較理想狀態下的水平,但如果充電能像加油一樣輕松(網點遍布,不存在壞樁和低功率樁,且5分鍾內充滿),即便冬天續航只有二三百公里,車主也不會產生太多的續航焦慮。

電動車目前面臨的問題不止是續航里程。充電時間同樣重要。如果能解決隨時隨地能快速充滿電的問題,哪怕續航里程200公路都可以接受。

市區內代步上下班使用,一天50公里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即使有突發情況,一天100-150公里也是足夠用的。為什麼要發展長續航電動車呢?就是為了讓電動 汽車 用起來更接近燃油 汽車 。畢竟燃油車隨便一箱油都可以行駛500公里以上。而電動車的500km續航,水分是非常大的,完全是等速航行得到的續航里程,與工信部油耗一樣,實際使用中很難能跑出500公里,這個續航里程只是在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做到的。

而所謂的續航里程焦慮症不在於剩餘里程有多少,而是看到里程不斷縮短,而無法充電造成的焦慮。對於城市內用車來說,長續航里程的車輛,只是減少了充電次數而已。就像上面說的,上下班一天50公里足夠,有突發情況每天100公里左右也足夠。500km的續航可以五天不必 充電。200km續航的電動車,可能兩天充一次電。500km續航,可以跑一些小長途。200km續航的車型,只敢在市區轉轉。

但是無論續航里程有多少,終究要面對一個問題,續航里程不斷減少、需要找地方充電。這才是難點,家裡很少具備安裝快速充電樁的條件。大多數小區電網無法擔負幾十千瓦到上百千瓦的負荷,而慢速充電樁充滿電需要十個小時。而充電站覆蓋很差、比起加油站數量少很多,還有相當一部分充電站要麼無法使用、要麼沒有位置、要麼被燃油車占據,快充很難。如果充電站向加油站一樣多,充電像加油一樣容易,燃油車加油需要5分鍾,電動車充電10分鍾,那麼續航里程200公里就可以滿足需求。但目前快充需要充30分鍾,還只能充滿80%。

女:老公我們一會去外面玩吧。男:不行啊,車子沒電了。女:咱家車子不是500公里續航嗎?男:500公里續航也會有沒電的時候,我准備今晚回家充。女:我就要去玩,你自己找充電樁充電!男:我這就去找!女:老公,都下班了你怎麼還不來接我。男:我還沒找到充電樁,而且車子好像要沒電了……全劇終!

500公里是綜合續航 而不是顯示500你就一定能跑500 其中影響續航的第一是空調製冷要用電 制熱由於沒有發動機產成余溫也要完全用電 第二是路況和開車習慣 電動車超過80風阻加大和低速行駛耗電量是不一樣的 一直保持平穩駕駛和急加速駕駛耗電也是不一樣的 第三就是天氣原因 特別是冬天由於電池的物理特性低溫對電池衰減影響很大 廠家說續航500其中也絕對有一定水分 所以基本實際跑350車子顯示剩餘電量可能就剩幾十了 而且隨著時間推移 過個幾年後電池的總容量還會不斷縮減 從500一點點往下掉 這就是目前電動車的問題 有些人反對發展電動車覺得電動車不環保 電池報廢會造成更大污染 我想這些問題隨著 科技 進步會得到解決 但目前在沒有一種更環保的新能源出現前 電動車是大勢所趨 每個新事物出現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 更會有很多人抨擊 就像100多年前馬是人類主要交通工具 汽車 的出現也是收到很多質疑與抨擊 而通過100多年的不斷進化完善發展 如今 汽車 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目前電動車在電池技術沒有更大更本質的突破前 更適普及採用更換地盤電池的方法 這樣的好處在於像 汽車 加油一樣更快的為電車提供新的能源 而且不必擔心因為電池是固定的不能更換因電池報廢而報廢車子大大加大了車子的使用年限 也不必擔心後期自己要花很多錢換新電池 因為大家的電池都是公用的 由4s店或加電站統一負責充電保管 我們只要像加油一樣付錢換電即可 純手打 說的不對還請指正

純電 汽車 面臨的問題,目前來看不僅僅是續航焦慮的問題,充電時間、配套設施的完善程度目前都不理想,所以相比較之下純電 汽車 目前還是沒有用燃油車方便,如果純電 汽車 真的已經全面完善,那麼燃油車直接就會被淘汰,消費者不傻、市場也很敏感,電動車那麼好、還用得著去宣傳么?還用得著各種政策補貼的扶持么?恐怕早就一掃而光了!

純電 汽車 ,從表面上看是與傳統的燃油車進行博弈,可實際上則是 內燃機 和 電機 的博弈,內燃機經過百年沉澱,幾乎覆蓋了所有車型、以及大型機械、武器,比如 民用車、載重車、飛機、坦克、輪船、大型機械 等等,哪一個又離的開內燃機呢?所以純電 汽車 的普及,可不是僅僅取代家用小車就完事了,而把上面所有機器全部取代, 純電、電機 做得到么?所以別談什麼純電車普及、也別談什麼焦慮,那些都是表面的東西,如果純電普及,將改變整個工業體系、乃至 社會 的格局,埃隆馬斯克對此都發虛,所以理性看待 純電領域 !

續航五百公里的電動車,最令人焦慮的是它的價格!
其實這個命題本身就存在 避重就輕 ,續航五百公里不假、可以用超級充電樁迅速充電似乎也還說得過去?但這續航五百公里的電動車價格是多少,是否有人考慮?目前達到這個續航里程的只有特斯拉,特斯拉是純電領域的翹楚不假、但它代表不了整個純電領域,它做到六百公里續航有什麼用?特斯拉旗下續航超過五百公里的車子最便宜也要30幾萬?這樣的 價格顯然很令人焦慮 !沒錯,我們可以選擇比較廉價的純電動車,可續航里程方面又達不到五百公里了,顯然我們 又要為續航里程焦慮 ,這樣的矛盾怎麼破?

買純電車,得花30幾萬、才能獲得五百公里的續航里程,而買燃油車呢?我們到二手市場隨便花個萬八千淘一輛破車,加滿油同樣能跑五百公里,只需要很少一點錢;所以純電車續航里程五百公里又能怎樣?純電 汽車 續航里程即便可以跨越銀河系、也毫無意義,因為我們 買不起 ,現如今開30萬以上車子的,佔比不到 百分之五 ,剩餘的95%消費者想購買續航里程超過五百公里的純電車很吃力、甚至是根本就無法承受!能不焦慮么?今天鄙人滿箱油、續航五百以上的奧拓不讓開了,讓鄙人花30幾萬買續航五百公里的電動車,這不僅是焦慮、感覺身體被掏空、腰子都疼;所以續航五百公里意義不大,真正的奧義在於續航五百公里、價格還要便宜,十萬元最好!當然這僅僅是實現第一步!

源於配套設施的的焦慮
兩個月之前,鄙人有幸試駕了一次特斯拉,對它的加速性能贊不絕口(可以輕松秒殺鄙人的Q50 3.7L),通過溝通、鄙人了解到,特斯拉的服務很到位,只要有私家車位(或使用超過一年以上的)、特斯拉就可以上門為車主安裝充電樁;看似很簡單、實際上困難重重,新能源 汽車 畢竟是近幾年的新事物,很多小區在興建時、根本沒有充電樁的規劃,而且供電能力也不足、容納量不夠,如果允許安裝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所以很多小區物業、由於對後續問題的擔憂,根本就不允許安裝充電樁,所以現如今的純電車、面臨的是一個毫無規劃的配套環境!

純電車不能單獨存在,它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設施相互輔助才能存活,就目前而言、私家車位普及率都不到30%,充電樁又該如何普及?一家一個充電樁,只是美好的願望;在國外如美國、歐洲可以實現,那裡人口少、住獨棟房子的很多,有那個條件!而咱們呢?十幾億人且人口高度密集,想實現一戶一樁完全是異想天開,先努力做到人手一車位吧,之後才有資格談充電樁普及的問題!沒有自己的樁,充電就得去公共充電樁,因為大部分人沒有自己的充電樁,那麼公共充電樁必然會排隊(現在不排隊的、是因為純電車少,多了必然排隊),再加上充電時間超長,誰等得起?

所以與純電車相關的焦慮,並不僅僅是續航方面,解決了續航里程, 解決不了充電耗時長的問題、解決不了價格貴的問題、解決不了配套設施少的問題 等等,這些統統都是焦慮、只是不同層面的焦慮!而當純電 汽車 真的全面普及時,整個工業體系都會受到沖擊、那時改變的將是整個格局,純電 汽車 零部件 不到傳統燃油車的20%,當傳統零部件供應商、供應量瞬間降低80%以上,會出現什麼狀況?恐怕帶來的將是失業,傳統機加領域該如何生存?到了那時產生焦慮的不僅僅是消費者了,而是整個世界都會陷入焦慮!

電動 汽車 銷量從7月份下滑的很厲害,不論是北汽新能源還是比亞迪,銷量都紛紛大跳水。什麼原因?還不是因為補貼退坡鬧的。其他一些實力弱的新能源車企,更是雪上加霜,根本賣不動。

新能源 汽車 賣不動的原因是什麼?還是因為現在的電動 汽車 不夠成熟,續航里程比較低,充電又不方便,我鄰居買的北汽新能源EU5,小區里沒有條件充電,只能去1公里外的地方充,誰用誰知道,別提有多別扭了。

如果電動 汽車 普遍續航超過500公里,會不會還有里程焦慮?理想製造one為了解決里程焦慮,研發了增程式 汽車 ,這樣能續航800-1000公里,算是非常有實力了,其他的像特斯拉的 汽車 ,國產model 3標准版續航460公里,長續航版在600公里左右,其他車型有達到700多公里的續航,這樣的續航在電動 汽車 裡面算是實力很強大了。

有沒有里程焦慮其實主要看充電站方便不方便,數量多不多。目前我國的電動 汽車 保有量在350萬左右,而充電樁的數量還不到50萬個,1:1的配比遠遠沒達到,這就意味著充電將會不太便利,充電不方便,出門就必須要考慮續航里程,當然存在里程焦慮。

如果自己家有充電的條件,可以在晚上使用慢充,白天不影響出行,那麼續航500公里就沒有太大焦慮,跟燃油車其實差不多了,而且用車還便宜很多。

電動 汽車 解決了里程焦慮和充電不便的問題後,大家對電動 汽車 的接受度就高了,在未來就能夠實現取代燃油車的可能性。

在電池技術遇到瓶頸的當下,各家車企只能用堆電池的方式增加續航,盡管這樣的方向並不正確,但也的的確確解決了一定程度的續航焦慮問題。市面上出現了不少續航500km以上的車,有人說續航500km以上就不會再有續航焦慮的存在了,但實際上續航問題絕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依我之見即使續航加到1000km,續航焦慮依然不會有很好的解決。
NEDC續航真的准嗎?
我們最常聽說的NEDC續航是New European Drivig Cycle的縮寫,這個標准雖然是大多數車企採用的測試標准,但是它並不準確。與實際的路況相比,NEDC的測試實在是太簡單了,而且整個測試過程中不開空調,不開音響,不開座椅方向盤加熱,不開窗,這樣的測試結果還有什麼參考價值呢?實際上大部分的車主也反映,即使不在極端天氣里駕駛,自己的純電車續航也只有NEDC的8,9折,這個數字在冬天甚至要到7折以下。一輛續航500的車,打完7折還剩350km,車主不焦慮才怪呢。
續航焦慮的真正來源
我跟一個開model3的哥們聊過續航焦慮的問題,這哥們買來的新車表顯EPA續航在380km,用了半年以後這個數字降到了355km,盡管半年才掉了25km,但是哥們焦慮得不行非常急迫的去預約電池 健康 檢測了。哥們家住鎮江,每天在南京上班,來回也就150km左右,但是但凡中間再喊他去哪,他一定會以沒電了拒絕。說到底續航焦慮的來源是下一個充電樁的未知和電池的不斷衰減。現如今的電動 汽車 ,一般兩三年之後的衰減就已經相當嚴重了。
配套設置的焦慮
在一二線城市,如今開一輛純電車想找充電樁的難度並不大,但是在4,5線城市中並不那麼容易。如果去較為陌生的地方,這種續航焦慮還真不是多個1,200km就能解決的。說到底,充電設備的定點和普及才能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快充的時間進一步縮短,並且充電站點和加油站一樣3公里一個,相信純電車主的續航焦慮可以減輕很多。

隨著排放的嚴格,繼續在傳統內燃機上大做文章的成本已經高到難以承受和效果甚微。所以我們幾乎可以斷言五年之後是新能源車的天下,但是這個過程必然是陣痛且曲折的,續航焦慮的解決也需要一步一步來。

消費者對電動車的焦慮絕不僅僅局限在續航壓力上,以城市用車為例,每天的行駛路程很少會過百,在這樣的前提下,即使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為300公里,那麼也可以滿足日常用車的需求,而真正對車主影響大的是充電慢、充電難問題。

我們先說充電慢,現在的電動車即使支持快充技術,充一次電的時間也要在半小時左右,這還不能保證充滿。如果是在平時不用車的時候充電還好,可一旦在行駛的過程中需要充電,這個充電時間對誰來說都是一個煎熬。

其次就是充電難問題,充電樁太少,配套設施不完善,遇到充電樁又不一定能夠搶到車位。在今天連車位都找不到的情況下你要去找充電樁,這不是異想天開嗎。

另外現在樓群林立,自己家樓下找個車位都不容易,如何去找充電樁,除非是自己購買車位或者車庫安裝充電樁,但是用車成本又跟著增加,這樣下來電動車節油的優勢又被車位問題給拉低了。

最後,電瓶受使用時長和環境變化的影響也很大,電瓶的使用時間越長,用車環境溫度越低,電瓶的穩定性越差。明明看著還有50%的電量,突然之間就掉到20%,估計誰遇見這樣的問題都會出現電瓶恐懼症。

電動車的續航問題制約著電動車的發展,但是配套設施不完善,充電慢等問題也讓消費者對電動車退避三舍。只有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消費者才願意為電動車買單。

電動 汽車 續航超過500公里可一定程度解決續航焦慮,但想要替代燃油車需要解決的不單純是續航問題。
2019年新方案指明了電動 汽車 配套設施的建設方向,基礎會普及大量的快速充電站,只要密度夠大續航本就不是大問題。其次無線充電道路也在規劃中,對於小型車輛而言只要無線充電道路普及建設,後期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即時取電則會有無限續航,道路有多長車輛就能跑多遠;對於大型車輛而言早晚會出現全路段覆蓋的電網,車輛以無軌電車的方式同樣可以獲得無限續航。

所以後期的電動 汽車 並不需要脫離充電道路之後的很長的續航能力,有個二三百公里能滿足日常短途代步需要即可。而且對於電動 汽車 的普及,關鍵點也正在於如何建設這種道路,而不是一味地的提升單車的續航能力,因為電池容量與電池成本決定了價格。

10萬機的電動 汽車 想要實現500公里續航,其動力電池的成本已經與燃油動力 汽車 的整車裸車價相當,而10萬元的燃油車製造成本不過40%左右,剩下的稅費和利潤。那麼500公里續航的 汽車 如果定位在10萬級的話,需要虧損掉電機、電控、電池組PAC、減速器、車架、研發等等成本,不想虧的話價格會在20萬以上,然而這個價格又有幾個人能接受?

所以電動 汽車 的真正普及一定要依託硬體設備的建設,只有實現了即時取電才能降低電動 汽車 對電池組容量的依賴程度;電池組容量大大下降車價也才能下降到合理的范圍,普通消費者也更容易接受。否則純電動 汽車 只會有兩個極端,低端是綜合品質極差的低續航微型車,高端是綜合品質很誇張的高價車,主流的消費群體居於兩者中間刻度線偏下,發展方向已經很明確了。

本文由天和Auto撰寫,禁止內容搬運、保留全網維護版權權利,非商業用途歡迎轉發轉載!

純電 汽車 續航500公里,目前情況來看,使用者還會焦慮。隨著技術進步,可能會逐步減少。

純電 汽車 不同於燃油車

純電 汽車 技術發展相對燃油車簡單,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比較成熟,電池能量密度逐漸提高,增加續航里程只是時間問題。

人們購買純電 汽車 焦慮源於以下幾種原因,並困擾著消費者。

1、充電場站少,車輛行駛要充電,目前充電樁布局不完善,長途出行不適合。

2、充電時間長,耽誤行程。

3、空調,暖風耗電量大,減少續駛里程。

4、電池成本高,占車輛成本1/3左右,出現問題解決成本高。

5、電池對部分區域溫度影響較大,北方冷,電池充電慢,充電電量降低,影響續駛里程。

6、車輛維修,質保後市場令人擔憂。

7、純電 汽車 主動安全性能有待提高。車輛自燃就是說明技術還有待完善。

發展純電, 歷史 必然,利國利民。

以上問題,待需解決,任重而道遠。

我是略懂 汽車 的東北小風哥

4. 電動汽車續航是多久

電動汽車續航500公里左右。

純電動汽車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純電動汽車最多可以跑大約500公里,大部分電動汽車可以跑200公里以上。

不同配置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是不同的,主要是配置的鋰電池容量不同,同時也與電控系統以及是否帶能量回收功能有關,一般能量回收功能可增加約20%的續航里程。

電動汽車的技術原理:

純電動汽車以電動機代替燃油機,由電機驅動而無需自動變速箱。相對於自動變速箱,電機結構簡單、技術成熟、運行可靠。

傳統的內燃機能把高效產生轉矩時的轉速限制在一個窄的范圍內,這是為何傳統內燃機汽車需要龐大而復雜的變速機構的原因;而電動機可以在相當寬廣的速度范圍內高效產生轉矩,在純電動車行駛過程中不需要換擋變速裝置,操縱方便容易,噪音低。

與混合動力汽車相比,純電動車使用單一電能源,電控系統大大減少了汽車內部機械傳動系統,結構更簡化,也降低了機械部件摩擦導致的能量損耗及噪音,節省了汽車內部空間、重量。

5. 純電動汽車要有多少續航里程才夠開,你知道嗎

隨著環保問題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在買 汽車 的時候會選擇純電動 汽車 。因為純電動 汽車 不用加油,只要充電就可以了。但是純電動 汽車 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續航里程的問題,可能燃油車加滿油可以行駛五六百公里左右,即使沒油了也可以去加油站加油。

但是純電動 汽車 沒電以後就只能在原地等待救援,因為想找一個充電的地方也是比較難的。那麼純電動 汽車 究竟要有多少續航里程才夠開呢?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講一下。

目前國內正在大力提倡購買純電動 汽車 ,並且還有補貼政策,很多消費者就是因為國家和地方補貼政策才選擇購買純電動 汽車 。隨著造車技術的精進,純電動 汽車 的續航里程已經越來越長了。2017年推出的純電動 汽車 的續航里程在200公里左右,而2018年推出的純電動 汽車 續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而2020年推出的純電動 汽車 的續航里程在400公里左右。有些純電動 汽車 的續航里程甚至已經達到了500公里。

那麼純電動 汽車 的續航里程究竟要有多少才夠開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如果我們只是把 汽車 作為市區上下班的代步工具,那麼那麼一星期大概行駛350公里左右,因此350的續航里程是完全夠用的,只要一星期充一次電就可以了。

如果我們要開著純電動 汽車 跑長途或者是自駕游,那麼可能400公里的續航里程也是不夠用的。而且在低溫環境下,尤其是冬季。續航里程衰減比較嚴重,可能平常續航里程有400公里,但是在低溫環境下,續航里程只剩下350公里。

而且純電動 汽車 的充電時間是比較久的,即使是快充充到80%的電也需要半小時左右。如果是慢充,電量充滿可能要三個小時左右。而我們在加油站加油僅需兩分鍾就能給 汽車 加滿油,相比較之下,純電動 汽車 花費時間有點久。

而且最重要的是充電設施還沒有十分完善,可能我們要找好久才能找到一個充電的地方。而且我們附近的住宅小區很有可能沒有充電樁,我們還得去特定的地方給 汽車 充電。

那麼我們平常在開純電動 汽車 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首先我們要掌握好充電時間,如果紅燈亮了,一定要及時給 汽車 充電,充電的時間也不要太久,不要給 汽車 充一晚上的電,這樣會對 汽車 的電池造車一定損害。

其次我們平時要好好保護 汽車 充電器,否則充電器經過顛簸振動以後很有可能會導致充電不正常。還有我們平時在清洗純電動 汽車 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水流進入車內的充電插座,會導致車上線路短路,這是非常危險的。

6. 續航500km+,推薦4款純電動汽車,春節走親訪友不再里程焦慮!

每到一年春節,師哥就總是會收到各種各樣關於買車的問題,有問我轎車和SUV選誰好的,也有問我15萬元是買合資小型還是國產緊湊型SUV的。不過,最近一位老友的提問倒是讓我有想寫一篇文章來給他解解惑的沖動,他是這么問的,他說:哥們,最近我家裡邊聽說電動車會是將來汽車購買的主流,於是想讓我買一台電動車開開。要求的話,轎車SUV都無所謂,但就是續航要強點,另外價格最好在20萬以內,你給我推薦推薦唄。

駕駛方面,小鵬汽車G3的底盤調校給人一種緊實感,懸架的支撐性也足夠,高速過彎時車身的側傾基本在可以控制范圍內。濾振性方面,細小的振動可以很好地過濾掉,大的溝坎處理得也比較乾脆,車內多餘的振動不大,總體來說,在底盤調校和操控上,是能夠給予好評的。再加上其續航520km的純電里程,我覺得它挺合適那些走在潮流前線的年輕人。

註:配圖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並感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吉利ev500純電動汽車揚聲器尺寸

吉利ev500純電動汽車揚聲器尺寸是6寸。

揚聲器在汽車音響系統中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要讓車載揚聲器表現出極佳的音色與定位感,與家用音響相比,技術要求與困難程度都要高出許多。

車載揚聲器品牌選購

1、JBL汽車音響

哈曼(中國)投資有限公司,JBL,創於1946年美國,三星旗下,全球享有盛譽的音響品牌,較早將電影院和錄音室音響系統領域專業技術應用於家用音響領域,全球較大的揚聲器生產商。

2、Alpine阿爾派汽車音響

阿爾派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始於1967年日本,ALPINE株式會社旗下,全球著名汽車音響生產商,以生產汽車音響及汽車通信系統產品為主的專業汽車電子企業。

3、Pioneer先鋒汽車音響

日本先鋒株式會社,先鋒電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938年創立於日本,影音娛樂及光碟技術的世界先驅和領航者,全球較早的車用CD播放器、可分離式汽車音響製造商。






8. 純電動汽車續航多少公里

500公里。

純電動汽車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純電動汽車最多可以跑大約500公里,大部分電動汽車可以跑200公里以上。

不同配置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是不同的,主要是配置的鋰電池容量不同,同時也與電控系統以及是否帶能量回收功能有關,一般能量回收功能可增加約20%的續航里程。

(8)純電動汽車500擴展閱讀:

純電動汽車時速快慢,和啟動速度取決於驅動電機的功率和性能,其續行里程之長短取決於車載動力電池容量之大小,車載動力電池之重量取決於選用何種動力電池如鉛酸、鋅碳、鋰電池等,它們體積,比重、比功率、比能量、循環壽命都各異。這取決於製造商對整車檔次的定位和用途以及市場界定、市場細分。

9. 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

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一直是影響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大因素,從目前來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雖然能夠突破600公里,但是在實際體驗中實際的續航里程與理論續航里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那麼一輛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達到多少才算是合適呢?張老師覺得,如果能夠保證在不同應用環境下實際的續航里程能達到600公里還是比較合適的。首先,600公里的續航里程與燃油汽車加滿一次油的續航里程相差不大,基本可以滿足單次出行的需求。就拿比亞迪秦來說,這款車使用的是1.5升自然洗洗發動機,工信部給出的油耗為5.9升,而這款車的油箱容積是50升油箱設計預留為10升,那麼實際使用中可以使用40升正常行駛,理論續航里程為677公里。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不同的行駛路況,車輛的油耗也會有所不同,實際續航里程也就在600公里左右。這與目前很多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非常接近,但是顯然燃油板車輛並沒有出現續航里程焦慮問題。其次,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其實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的完善,之所以在同樣6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下,燃油汽車沒有續航里程焦慮問題,其實和加油站的布局是有很大關系的。從目前來看,隨處可見的加油站也保證了燃油汽車能夠及時的補充燃油,那麼即使燃油汽車的續航里程縮短也絕不會出現續航焦慮。所以,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一旦能夠與加油站相匹敵,那麼對電動汽車的單次續航里程要求也會放低,其實600公里已經足夠。最後,雖然從使用性角度來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肯定是越長越好,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加需要增加的成本也將大幅提升,所以從目前技術角度來看續航里程越長車輛的銷售價格也就越高。而且續航里程增加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說很多車企選擇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這種動力電池雖然提升了車輛的續航里程但是穩定性比較差,在後期容易發生熱失效,所以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從目前來看,600公里的續航里程已經實現,如果能從這樣的續航里程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優化,提高綜合性能其實更加實在。張老師總結雖然目前電動汽車存在續航里程焦慮問題,但是這並不僅僅是因為電動汽車單次續航里程不足,其實和整個的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有很大關系的。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完善,對電動汽車的單次續航里程要求可能會越來越低,張老師覺得600公里的單次續航里程足以,但是這6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一定是實際續航里程,而絕非理論續航里程。 這些年,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是越來越長了,從早期的200、300公里發展到現如今的500、600公里,是越來越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代步需求了。在筆者看來,現如今的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錶現已經可以滿足需求了,而比起續航里程,更應該從充電速度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以滿足消費者朋友的需求。  對比於車輛本身的續航里程錶現,如果可以增加充電樁和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將會可以更好地提升人們的用車感受。之所以現在很多人不會選購新能源汽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充電樁和充電站等基礎設施較不完善,影響了人們的用車便利性。因此,提升充電樁和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性至關重要。  緊接著就是純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如果說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很長,但是充電速度還是得花上半小時以上,那麼即便續航里程再長,用車感受也會大打折扣的。  所以說,目前的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錶現已經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了,而人們更希望的是,車輛可以擁有更快的充電速度,以及更加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 目前,隨著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期間也產生了許多的問題,比如,續航,充電,電池安全,後期的保養維護等。而續航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那麼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我認為大部分車型的實際續航里程達到600km左右算比較合適,當然,條件允許,續航肯定是越長越好。首先從目前的來看,市場中有不少的車型的續航里程都給到了400 km或者500 km,但是這些純電動汽車大多數都是NEDC測試方法,而這種方法測出的續航里程與實際我們上路所得到的續航里程差距還是比較的大,所以就目前而言,現在的續航里程還是有所欠缺。其次我們有不少的消費者都是在市區內新車,對於這類消費者實際續航在600km左右是非常充足的,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開個空調也不需要擔心續航的問題。同時作為電動車可以做到每周充一次也不會顯得特別的麻煩。而對於有長途需求的消費者,只要在沿途有充電的設備,600km的實際續航里程也是合理的。所以600km的實際續航里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上述600km左右的實際續航里程是個合適的目標的前提是國內充電設施得建設完善,就如國內的加油站一般,隨處都有,方便純電動汽車補充電量。當它做到這一點,純電動汽車也不存在多大的里程焦慮了。所以總的來看,600km左右的實際續航里程還是能夠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前提就是配套設施得跟得上。當然,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續航里程肯定越長越好。 隨著近些年的不斷發展,純電動汽車在技術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續航里程也有所增加。就目前的汽車市場來看,續航里程在500公里以上的汽車不在少數,但是即便如此,里程焦慮仍然存在。那麼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呢?文青認為,實際續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基本上就算最合適了。之所以說實際續航里程,是因為目前純電動汽車所宣傳的續航多數為NEDC綜合續航里程。但是了解NEDC測試方法就知道,這種測試方法是將車輛放在台架上,用和輪胎接觸的滾筒帶有電機用來模擬不同工況下的阻力。而且在車頭前面還有一台鼓風機,用來模擬和當前車速相符的氣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NEDC的測試中空調、大燈、加熱座椅等都會關閉,所以NEDC續航里程與實際續航其實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實際續航相對較低。另外,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除了續航里程需要達到一定標准之外,充電時間同樣值得關注。因為對於目前的純電動汽車來說,採用普通充電模式進行充電,一般需要約8~10個小時,而即便採用快速充電模式進行充電,一般也需要約三個小時。這個充電時間與傳統燃油車加油時間相比相差較大,更是制約了用車。再者,目前純電動汽車所搭載的動力電池受溫度的影響同樣較大。比如在低溫條件下,內部的化學反應會受到抑制,導致儲電量下降,從而影響續航。所以,對一台純電動汽車來說,500公里實際續航基本合適,但是同時需要縮短充電時間,提高動力電池的穩定性,這樣用車才會更加便捷。 一輛純電動汽車,多少續航里程才算最合適?對於這個問題,本答主的觀點是:以能夠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用車需求為主就算是合格的。電動汽車發展到現在,續航里程在不斷提升。目前主流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都在500到600公里了,這樣的單次續航能力並不比燃油汽車差多少了。但消費者對於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還是會覺得不夠用,會有里程焦慮。這說明裡程焦慮的原因並不只是出在續航能力方面,更多的還是出在持續續航能力上面。燃油汽車加油方便,加油速度快。電動汽車相對來說,在充電速度和充電便捷性方面就差多了。正是這些方面的差距導致電動汽車里程焦慮問題不能根除。只要能夠確保充電便捷,按照當前大多數人的用車需求,500到600公里的續航里程是完全足夠了。就像是當前的燃油汽車一樣,加油站分布范圍和密度都很大,加油基本沒壓力。所以燃油汽車很難出現里程焦慮的情況。而電動汽車因為補充電量速度慢、充電網路密度小、分布范圍小等原因,在使用時會受到極大的制約。由此可見,充電問題才是決定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多少才合適的重要條件。本答主認為,當前的純電動汽車最適合城市短途使用,不管續航能力多少,在目前充電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使用多少還是受到限制的。選擇續航車型的時候,因該充分考慮到自己的用車需求,要理性選擇,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高續航。畢竟,續航能力越高,車價往往也就越貴。總結:純電動汽車目前的續航能力並不差,主要還是其它方面在制約它的使用。比如配套設施、充電速度、電池穩定性等原因。但從消費者用車需求要來看,400到600的續航區間足夠滿足市場需求了。 肯定是越多越好啊,最少也要三百公里以上才算穩定。目前,用在汽車上的動力電池,大致分為鉛酸蓄電池、鋰電池、鎳氫電池。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車型比較核心部分,其容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能源車型的續航里程。不過,現在的電池技術發展較為緩慢,導致汽車續航里程沒有一個革命性的突破,只能通過增加電池容量,提高電池使用效率等多種手段來增加續航里程,收效甚微。當然,電池技術作為核心部分,也是最有可能解決電動汽車續航問題的關鍵。如果電池技術有一個革命性的突破,將汽車續航提升至800km左右,那麼續航焦慮症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覺得有300km 的續航就夠用了呀,畢竟沒什麼長途可以跑的,例如,新特DEV1的補貼後售價是6.19-7.79萬元,在熱門對比車系口碑排行中以4.5分位列第4,其中外觀、空間、性價比等方面都是第一名。以2018款創智版為例,採用電動前置前驅電動車單速變速箱,搭載電動75馬力永磁同步電機,車長3735mm,軸距2415mm,官宣續航能力305km,售價14.79萬元。與主要競爭對手歐拉R1相比,外觀時尚、動力充足、內飾豪華,僅續航能力有所欠缺有待提高。 如果不考慮預算,對於純電動汽車而言,續航里程肯定是越長越好,但這個續航里程到底是通過什麼方式來達到的,我們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某一款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是通過堆動力電池容量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的續航里程,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問題:1. 動力電池容量變大,整車成本勢必會提高,從而影響購車經濟性;2. 動力電池容量越大,勢必會導致充電時長的增加,即使大功率超級快充技術得到商業化應用,容量越大的電池,充電時長相對也要更長一些。基於以上兩點的分析,我一直覺得,想要解決續航力差焦慮的問題,不能單單靠續航里程的提升來解決,還要配套充電的便利性和快速行。傳統燃油車,一般很少比較車型的油箱大小,主要原因還是現在加油還是非常方便的,加油站到處都是,且加油的速度又快,不考慮排隊時間的話,基本上一分鍾左右就可以將油加滿。同時,如果以後充電比加油更加方便的話,續航里程就沒有必要做得太長,尤其是通過堆動力電池的方式來提高續航里程就更加不提倡了。畢竟多年之後還是會面臨動力電池回收的難題。2019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了以往對於純電動汽車續航力差分多檔的補貼要求,而是直接調整為了兩檔:250公里-400公里;大於等於400公里,同時過渡期之後,取消地方補貼,並且鼓勵當地政府轉而對充電進行補貼和扶持。這在某種程度上,國家也是表面了並不鼓勵靠簡單的堆動力電池實現的續航里程。小結如果購買純電動汽車主要用於日常代步出行,同時又具備充電樁的安裝條件,所在城市公共充電資源又非常豐富的話,續航里程真得夠用就行,400公里左右應該就完全可以滿足基本用車需求了。當然,不同的購車預算,對於續航里程的期望值也是會有很大差異的。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樓主問題。 @2019

熱點內容
二手老款大霸王商務車 發布:2025-04-24 19:27:25 瀏覽:903
迷你皮卡的性別 發布:2025-04-24 19:27:17 瀏覽:458
房車給不給上路 發布:2025-04-24 19:18:44 瀏覽:615
皮卡換個車頂多少錢 發布:2025-04-24 19:09:22 瀏覽:153
2019gl8商務車報價 發布:2025-04-24 19:07:58 瀏覽:267
進口小鏟車價格及圖片大全 發布:2025-04-24 18:45:09 瀏覽:852
寶馬x3內飾小 發布:2025-04-24 18:33:32 瀏覽:561
張家口去海南島旅遊多少錢 發布:2025-04-24 18:32:31 瀏覽:916
賓士c200圖片新款內飾圖片 發布:2025-04-24 18:26:53 瀏覽:904
qs8888豪車 發布:2025-04-24 18:20:14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