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新能源汽車6月銷量
1. 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2022
1、宏光MINI EV
銷量:99937輛
宏光MINI EV不只是新能源車銷售量排名第一的車型,也一直是國內銷量最高的汽車之一,一直以來都是蟬聯轎車的銷冠,在第一季度榜單上,宏光MINIEV是唯一銷量臨近10萬的新能源轎車,雖然同比下降74.98%,但在微型車銷量排名中依然為第1位,而且這款車帶火了A00級微型電動車市場,一時間奇瑞、長安、東風風光紛紛跟進。
2. 長安新能源銷售主力奔奔E-Star停訂,因交付問題,半年已停訂三次
6月30日消息,長安 汽車 旗下微型電動車奔奔E-Star再次暫停收訂。暫停訂單收取原因為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響及整車和零部件產能限制,奔奔E-Star車型交付周期較長,為避免給新下訂用戶造成較長的交付等待。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奔奔E-Star第一次暫停收訂。早在2021年年末,長安新能源就曾暫停收訂E-Star部分車型和E-Rock車型的訂單。2022年4月,長安曾暫停收取奔奔E-Star國民版車型訂單。而暫停收取的原因均為原材料短缺導致訂單積壓,產能不足問題。
此前,長安奔奔E-Star還陷交付風波,有準車主反映,其訂購的車發了近3個月仍在「發運中」。
作為長安 汽車 旗下的微型電動車,長安奔奔E-Star最早於2020年4月13日上市,其中國民版上線於2021年1月15日。在長安的新能源車型裡面,長安奔奔E-Star也處於銷售主力。根據乘聯會數據,2022年1-5月長安新能源 汽車 累計銷量為5.16萬輛,市場佔比2.7%;其中長安奔奔E-Star銷量為4.13萬輛。(文|《 財經 天下》周刊 天宇)
3. 吉利汽車半年報:掙錢能力依舊,新能源「心結」難解
「符合此前市場預期。」
8月18日午間,吉利 汽車 發布2021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吉利 汽車 營收達450億元,同比增長22%;股東應占溢利為23.81億元,同比增長3.67%;凈利潤為2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84%。
凈賺24.1億元,手裡還有199.2億元現金……
今年上半年吉利的現金水平、利潤與銷量表現繼續呈現了同比增長的勢頭,這是財報中最堅實的指標。
財報顯示,截至6月末,吉利 汽車 現金凈額增加至126億元,總現金水平相較去年年末增加4%至199.2億元。
汽車 銷售仍為吉利 汽車 營收主要來源。 1—6月,吉利 汽車 實現銷量63.02萬輛,同比增長19%;吉利、幾何、領克三大品牌上半年銷量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幾何品牌增幅達154%;領克品牌同比增長96.98%至10.8萬輛。
品牌溢價能力也在持續提升。 2021年上半年,吉利(不含領克)平均單車收入75258元,同比增長6%,吉利(含領克)平均單車收入84184元,較2020年上半年增長10%。
平均銷售收入的提升也帶動了毛利率的上升,今年上半年,吉利 汽車 毛利率提升至17.2%,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為13.3%,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0.7%。
雖然賬面尚可,但今年上半年, 吉利卻被長安 汽車 搶走了「自主一哥」的寶座。
扉旅 汽車 查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系中國品牌 汽車 銷量突破95萬輛,同比增長53.3%。四年多來,吉利首次丟失了自主銷冠的頭銜。
此外,還有一組數據值得警惕。從今年4月份開始,吉利 汽車 銷量出現同比下降態勢: 4月份同比下降5%,5月份同比下降12%,6月份同比下降9%;7月份繼續延續下降趨勢,銷量僅為9.9萬輛,同比下降6%。
對於近幾個月乘用車零售銷量的下滑,吉利 汽車 方面表示,由於集團將2021年計劃推出的一些新車型推出時間放在下半年,因此,上半年新品欠缺影響了銷售表現。
而對於吉利下半年表現,資本市場也持樂觀態度。
華西證券研報指出,短期看,CMA、SEA等架構平台新車型有望開啟新一輪產品周期,量價齊升,業績修復彈性高;中長期看,電動智能變革給予吉利 汽車 新的發展機遇。
然而,電動智能市場, 既是短板,也是希望。
在中國新能源 汽車 的熱潮中,吉利 汽車 落到了潮頭之後。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2倍。 而今年1—7月份,吉利 汽車 的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僅增長了6%。
吉利 汽車 的新能源車戰略開始於2015年底的「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0年,吉利 汽車 的新能源車銷量達到總銷量的90%。
然而,時間證明了「藍色吉利行動」的失敗。數據顯示, 2020年,吉利旗下新能源車銷量只有6.81萬輛,同比下滑了40%,在整體銷量中的佔比僅為6%。
對於行業失敗,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這不是戰略方向錯誤,也不是戰略執行失敗,而是 歷史 時機沒有成熟,外部戰略條件沒有形成。」
於是2021年初,吉利推出兩個新的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方案,計劃一是將混合動力 汽車 比例提升至90%;計劃二是發力純電動智能 汽車 。
吉利旗下各新能源品牌也領到了各自的任務。據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CEO安聰慧介紹: 吉利、領克品牌的新能源 汽車 主攻節能、插混、混動等領域,幾何、極氪主攻純電領域。
但目前各隊戰績均不樂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電氣化產品累計銷量30071輛,月均銷量僅5011輛。
其中, 幾何曾是吉利在新能源布局上「最初的希望」。
誕生之初,吉利 汽車 對其寄予厚望,將其定位為高端新能源品牌,首款產品幾何A聲稱是「東半球最好的電動 汽車 」,但銷量平平。
如今,吉利 汽車 集團CEO淦家閱透露, 幾何品牌將主攻大眾化電動 汽車 市場, 下半年幾何將推出面向大眾主流的AOO級電動產品,預計短期內新能源 汽車 會可突破月銷1萬輛。
極氪 汽車 ,則是當下的又一個希望,被定義為吉利突圍新能源的一個「殺手鐧」。
4月15日,極氪旗下首款車型極氪001正式亮相,兩個月後,因2021年訂單爆滿而停止接受定金。有報道稱,自上市啟動預定以來,極氪001的訂單已經超過了7萬——這大概相當於特斯拉Model 3在「剎車門」事件之前3個月的銷量之和。
不過,新車還未交付,極氪卻深陷變相漲價、減配等負面消息的漩渦,令不少車主選擇退訂。於是,安聰慧 在極氪社區的第一封公開信成為了向遭遇減配的車主們的道歉。
可以預見,加快電動化轉型的吉利 汽車 ,「心病」依舊。
但即便不樂觀的賽道,吉利卻始終倔強。
到2025年,吉利的目標是市場佔有率穩居中國品牌第一,銷量達到365萬輛(含極氪 汽車 ), 其中智能電動 汽車 佔比超過30%。極氪 汽車 到2025年在高端電動 汽車 市場佔有率居全球前三,銷量達到65萬輛。
「我想這個目標是建立在浩瀚架構以及極氪公司的成立以來,和前期對整個智能電動 汽車 產業的全面布局,我們非常有信心,也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在中期業績發布會的媒體溝通環節,安聰慧堅定地說道。
4. 特斯拉為何「暴跌」7月汽車銷量成績單揭示了什麼
特斯拉為何「暴跌」?7月汽車銷量成績單揭示了什麼?
日前,7月份中國汽車銷量排行宣布公布。盡管踏入汽車市場傳統式淡旺季,但受到眾多利好消息要素促進,上個月總體汽車市場或是超出了大家預估,同比增長20%,展現淡季不淡的態勢。車企層面,比亞迪再度超過一汽大眾,位居第一。在排行榜TOP15車企中,僅有上汽通用性同期相比依然下跌。
新能源技術生產商排行層面,比亞迪排到第一位沒有懸念,上汽通用性五菱與吉利車輛排序第二三位。但在新能源汽車銷量TOP15中,特斯拉僅排在第15名。據了解,7月特斯拉批發價銷量為28217輛,較上月份7.89萬台環比下降64.2%。在其中,特斯拉中國出入口1.98萬台,在中國銷售市場8461輛。
有關特斯拉中國上月銷量下降,也和上海工廠更新改造,工廠中止生產製造兩個星期相關。實際上,依照特斯拉自已的資源調配方案,每個季度開始的產銷量就超過中國供給量。因而,早已多次出現月度總結中間銷量數據信息相距巨大狀況。
比亞迪宋穩居SUV銷售冠軍
每個市場細分中,小汽車行業仍是軒逸處於領先部位,此車以3.91萬台的成績名列第一,五菱宏光MINI以3.71萬台位居第二。上月銷量提升3萬台的還有比亞迪秦與上汽大眾新朗逸,前面一種銷量做到33933輛,同比增長100%,後面一種為30257輛。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一共有秦、漢、鯨魚三款車進到了該市場細分前十位。日系中級轎車之戰,雅閣以2萬輛的銷量完成對凱美瑞的追上,但凱美瑞銷量也做到18438輛,兩者之間的搏鬥將維持下去。
SUV層面,比亞迪宋自打4月份走上該市場細分月銷量第一以後,已經連續第四個月穩居銷售冠軍部位。上個月此車銷量做到3.78萬台,同比上升122.1%。但是,依據第三方舉報類服務平台表明,宋Pro七月份投訴率也遙遙領先,但在造成顧客不滿的緣故里邊,絕大多數是體現代理商「無法在服務承諾日期交車」。
長城哈弗H6早已不斷多少個月在三四位彷徨,7月份這一款「國民神車」總算返回前二位。此車上月銷量為24374輛,同期相比下跌0.4%。不但遠遠地落後於比亞迪宋,和第三位的CR-V差別只有不到2千輛。在今年的H6並沒更新換代新產品,1-7月總計銷量比宋少5萬多輛,要挽救本年度SUV銷售冠軍已經相當艱難。
對比小汽車和SUV,MPV市場中月總體銷量為8.3萬台,變成唯一同期相比下跌的分類車系類型。五菱五菱宏光、別克汽車GL8仍然攻佔前二位,上月銷量均達到1萬。在其中,五菱五菱宏光上月銷量為13799輛,別克汽車GL8為10138輛,二者同期相比下滑均是二位數,分別是-28.4%、-30.7%。豐田賽那和廣汽傳祺M8組成了第二梯隊,銷量均超過6千輛。
新能源汽車行業,小汽車仍是宏光MINI佔有第一,此車上月銷量做到37128輛,同比增長20.9%。排到二到四位的基本都是比亞迪集團旗下商品,各是秦、漢及鯨魚,在其中,秦、漢銷量同比增幅均達三位數。
而在新能源SUV層面,前四位中一樣有三款車來源於比亞迪。在其中,排到榜首的宋7月銷量為37784輛,相比同期相比該車型新能源技術,同比增幅達到309.5%。比亞迪元PLUS以19239輛,位居第二,埃安Y與比亞迪唐分別以12530輛、11501輛排到三四名,二者同比增長分別是361.3%、217.8%。
5. 2022年上半年汽車銷量盤點 哪些品牌和車型賣得更好
易車原創 剛剛過去的上半年,受疫情、缺芯、原材料漲價等影響,汽車行業依然面臨著較大的沖擊,4、5月份曾有不少車企掌門人紛紛訴苦,很多品牌終端店面甚至出現無車可賣的境況,對銷量都有著一定的影響。而7月份終於到了公布成績的時候,會出現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場面嗎,轎車、SUV領域誰最吃香?一起來看看。
傳統車企:一汽-大眾銷量奪冠 比亞迪增長最猛
據乘聯會上半年銷量快報數據顯示,2022年1-6月份國內汽車累計銷量926.1萬輛,同比下滑7.2%。銷量排行前15名的車企中,合資品牌佔9家,分別是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豐田、東風日產、廣汽本田、一汽豐田、東風本田、華晨寶馬;自主品牌佔6家,分別是比亞迪汽車、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車,上汽乘用車因上海疫情銷量受影響較大,被擠出前15名。
6. 每賣出4台車就有一台是新能源,哪些油車已經賣不動了
2022年上半年度新能源車產銷量各自進行266.1萬台和260萬輛,盡管總體沒超出燃油車的產銷量,但一部分細分市場新能源汽車早已擠入排行榜前十或是更提上去的部位。
1-6月份全國各地新能源客車總計銷量926.1萬台,同比減少7.2%。新能源乘用車,6月銷量53.1萬台,同比增加130.5%,同比增長率47.8%;上半年度新能源乘用車總計銷量246.7萬台,同比增加122.9%,6月份新能源汽車生產商批發價佔有率做到26.1%,換句話說每售出4輛車,也有一台是新能源技術產品。
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速度和市場佔比的增速,的確十分令人震驚;暗流涌動,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提高,壓擠的恰好是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佔有率。那樣,傳統燃油車為什麼會下滑?什麼細分市場已經被「快速攻佔」?豪華車品牌是否會又被替代?
例如像大家帕薩特、豐田凱美瑞這種流行車系,自身產品整體實力仍然非常好,在也有終端優惠的前提下,也可以有非常好競爭能力。但針對中國絕大多數顧客來講,這種車系雖然是經歷過中期改款,但總體的神秘感、工藝等層面都不如從前;此外,新能源車產品在一些傳統燃油車熱賣的細分市場中,得出了更多的是挑選。
再去討論一個問題,BBA這種豪華車品牌是否有風險性?新力量們的高價錢產品確實是佔領了一定的BBA市場佔有率,但不可能有想像中那麼大的沖擊性,而舍棄BBA挑選新能源技術高價位車系的顧客們,很有可能都是消費降級的一種挑選,想改BBA車系但發覺同檔次拿不上理想化配備,扭頭選擇了同檔次配備更強的新力量(新能源品牌)產品,而沒有選擇價錢更強的BBA產品。
歸根結底,豪華車品牌自身就對顧客還具備一定吸引,特別是頭頂部的豪華車品牌類似BBA擁有銷售市場里的不可替代性。並沒有選購過豪華車品牌得人,去挑選選購豪華車品牌是一件不可替代的「消費理念升級」的感受。
7. 2022年6月汽車銷量匯總
2022年6月汽車銷量匯總如下:
2022年6月,乘用車共銷售222.2萬輛,環比增長36.9%,同比增長41.2%。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四大類乘用車品種銷量均呈較快增長,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增速更為明顯;與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車銷量呈較快下降,其他品種均呈快速增長,基本型乘用車(轎車)增速更快。
1-6月,乘用車共銷售1035.5萬輛,同比增長3.4%,結束了下降趨勢。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基本型乘用車(轎車)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量結束下降,呈小幅增長,其他兩大類品種依然呈一定下降。
轎車銷量TOP10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2年6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轎車品牌依次為:宏光MINIEV、軒逸、卡羅拉、朗逸、速騰、Model 3、寶來、漢、凱美瑞、秦PLUS。上述十個品牌共銷售轎車31.45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9.04%。
另外,分企業情況來看,2022年1-6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轎車生產企業共銷售309.6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62.8%。在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轎車生產企業中,與上年同期相比,比亞迪銷量增速最為顯著,長安汽車和上汽通用五菱也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上汽大眾和吉利汽車結束下降,呈小幅增長,其他企業依然下降。
8. 長安汽車股價跌停!實控人已減持套現超21億元,這么做的原因是什麼
近期2個月,長安汽車上漲幅度最大超200%,6月28日總市值一度提升2000億元人民幣.股票價格破紀錄之時,長安汽車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提前終止股權減持方案或者因套現金額已超過預期。
信息表面,5月起,中間及地區汽車市場國家扶持政策聚集頒布。6月22日舉辦的國務院常務會強調,要進一步釋放出來車輛消費潛力。
在眾多國家扶持政策的推動下,汽車市場轉暖顯著。據汽車銷量最新數據,5月新能源客車零售量達135.4萬台,同比增長率29.7%,增長速度處在近6年同時期歷史時間最大值。6月,汽車零售再次強悍回暖,6月1日到19日,全國各地新能源客車銷售市場零售同比增加24%,同比5月提高43%。據汽車銷量預測分析,6月汽車零售同比增長率將由負轉正定級,完成15.5%的正增長,同比增長率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