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事故現場
A. 電動車與汽車相撞事故責任怎麼認定
電動車與汽車相撞的責任認定標准,具體如下:
1、電動車與汽車相撞的,如電動車屬於超標電動車的,按照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處理,事故責任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來確定;
2、如屬於非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的,則由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
交通事故交警的處理流程,具體如下:
1、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後,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
2、組織搶救受傷人員,並採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
3、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
4、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B. 疑似吉利電動車在杭州起火,前一天力帆剛燒過
▲網傳視頻(圖源網路)
除此之外,5月26日,一輛疑似依維柯電動貨車在深圳福田區皇崗路與蓮科路路口突發起火事故。隨後深圳交警回應稱「導致追的電動貨車著火,駕駛人當場死亡。」
針對接連出現的電動汽車安全事件,國家也採取了強制措施。
5月13日,工信部組織制定並發布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GB18384-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0381-2020《電動汽車安全要求》和GB38032-2020《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這也是我國電動汽車領域首批強制性國家標准。
根據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要能夠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從而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在這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驅動下,多個車企都換用了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鐵鋰電池,根據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顯示,特斯拉Model3、上汽榮威Ei5、寶駿E100、比亞迪秦EV等車型都將會推出磷酸鐵鋰電池版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電動車又「火」了,頻繁自燃事件背後,還香得起來嗎
電動車自燃事件曾一度讓人們「談電動色變」,電動車的安全問題讓很多車主們望而卻步。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車企和消費者對電動車越來越有信心。從前段時間「恆大同時發布5台電動車」事件可看出,如今,車企們對電動車的關注更多在新穎的功能、科幻造型以及更低的使用成本上面。
電動車風口,很多企業都陸續入局。為了獲得新能源補貼,一昧地追求補貼退坡政策對於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的要求,動輒就是400—500公里的續航里程,現如今600公里以上的續航也已數見不鮮。然而,在安全還未能完全保障的情況下,這樣真的好嗎?
希望車企廠商能在保障續航里程的前提條件下提高電池組的安全性,汽車的安全性應該放在首位,這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電動車事故處理的流程是什麼
先由交警部門勘查現場和調查後確定事故責任,根據事故責任大小承擔相應責任。然後是起訴,申請傷殘鑒定,以鑒定為准在進行索賠。先由強制責任險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內承擔,不足部分由雙方按責任比例承擔。按實際損失賠償,具體賠償范圍和標准可參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生事故後在什麼情況下才能進行索賠,只要在保險責任范圍以內,沒有除外責任的、合理的費用,均應由保險機構進行賠償。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保險中,只區分有責任和無責任兩種情形,而不計責任大小或者比例。即:只要事故責任認定書確認了投保人負有事故責任,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保險公司應全額賠償事故受害人。 一、交通肇事構成犯罪的如下:
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二、電動車撞人後處理流程
1、立即停車:發生交通事故後,車輛必須立即停車。停車後按規定拉緊手剎,切斷電源,開啟危險信號燈,如夜間事故還需開示寬燈、尾燈。在高速公路發生事故時還須在車後按規定設置危險警告標志。保持頭腦清醒,要鎮定,切記不要慌張。
2、及時報案: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後應及時撥打「122」電話或委託過往車輛、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機關或執勤交警報案,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肇事車輛及傷亡情況,在警察來到之前不能離開事故現場。
3、搶救傷者:如事故中有人受傷,應設法送醫院搶救治療,除輕傷本人拒絕去醫院診斷外,一般可以攔搭過往車輛或通知急救部門、醫院派救護車前來搶救。在無過往車輛或救護車的情況下,也可動用肇事車將傷員送醫院搶救,但要將肇事車各個車輪的著地點以及傷員倒位描出,做好標記,並要留人員看護現場。
4、保護現場:保持現場的完整性,能夠獲得事故發生時的原始證據,對判斷事故發生的原因及事故責任的認定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交警到來之前應當保護好現場,除非因搶救傷者和財產需要,不得擅自移動現場肇事車輛、傷者、物品等,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
E. 南寧一女子騎電動車卻發生了小意外,究竟是什麼奇葩原因
10月13日,在南寧市的昆侖大道因反穿衣服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上午八時,南寧市交警值班時,發現一輛電動汽車在經過十字路口時突然倒了。幸運的是,其餘車輛的速度太慢避免了再次發生交通事故。值班警察立即趕到事故現場,發現這位先生騎車時,將衣服反穿,其中一個衣角卡在電動自行車的車輪上,導致自行車向一側傾斜,發生了交通事故。幸運的是,十字路口的交通很慢,而王先生只有一點皮外傷。
3、下雨天時,我們應該選擇中等大小的雨衣,黃色為宜。最好有反光或夜光雨衣,以確保夜間行車的安全。開車時將雨衣的底部塞進去,不要隨風飄動,以免開車時被車輪卡住。穿雨衣時一定要戴頭盔,應將頭盔緊緊固定。有些司機因為只戴了雨衣上的帽子而沒有戴頭盔,因此無法提供任何保護。
F. 兩輛電動車迎面相撞,致一死一傷,到底是誰逆行
車禍比老虎更兇猛。許多交通事故與其說是事故。事實上,他們更多的是由司機的不規范和文明駕駛造成的,這讓他們在事故發生時感到後悔。因此,外出時,無論是騎自行車還是開車,你都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7月23日下午,河南省濮陽市發生了一起悲慘的交通事故。一死一傷,誰在逆行?
然而,電動汽車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潛在的安全隱患。超速,變道,闖紅燈.這些危險的行為總是讓我們害怕!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於2019年4月15日頒布並正式實施。
客觀地說,如果雙方在這次交通事故中都戴上頭盔,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所有的如果只是如果,這是永遠無法實現的。現在,我只希望死者安息,傷者早日康復,我也希望這一悲劇不再發生。具體是誰逆行警方還沒有給出答案。
G. 遼寧一電瓶車街頭爆炸致駕駛人死亡,悲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電瓶車最初是為了方便大家出行研發的,由於其耗能小加上使用方便的原因備受大眾青睞,然而電瓶車爆炸事故卻頻頻發生,引來了大眾對其質量問題的擔憂。據相關統計,每年約有兩千多起電瓶車火災事故發生,可以說電瓶車已經成為了火災的“重災區”,每年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不計其數。
那麼平時應該如何避免電動車火災的發生呢?
1.合理控制充電時間。當鋰電池過度充電時,正極的鋰過度放出會使正極的結構發生變化,而放出的鋰過多也很難插入負極中,極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
2.不要在樓內充電。在樓內充電的話,周邊的易燃物是很多的,一旦電池短路造成火災,那麼必然會造成嚴重的事故。
3.不要改裝電動車。很多人覺得電動車速度過慢或者不夠炫酷,就會隨意對其進行改裝,這樣的話極易造成電路負荷,從而引發火災。
大家在平時騎行電動車時,一定要注意對電動車的保養,及時更換電池,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