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什麼時候開始的
⑴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
發明如下:
早在1881年,第一輛電動汽車就已經由法國人Gustave Trouve製造問世,它是採用鉛酸蓄電池供電的三輪純電動汽車,整車及其駕駛員的重量約106kg,速度為15km/h,續航里程為16km。所以,電動汽車說是「新能源」,有點言過其實。
簡介:
電動汽車(B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工作原理:蓄電池——電流——電力調節器——電動機——動力傳動系統——驅動汽車行駛(Road)。
⑵ 純電動汽車的歷史是什麼
電動車的歷史可追溯到一般34年,托馬斯達爾文特製造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她有一組不可觸電的干電池驅動,只能行駛一小段距離
⑶ 新能源汽車的歷史發展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2001年,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並規劃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動力車目標挺進的戰略。「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
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已呈全面出擊之勢。2008年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主要是乘用車的增長,1-1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899台,同比增長117%,而商用車的新能源車共銷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駛入快速發展軌道。雖然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國商用車市場上的增長潛力已開始釋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輛。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車——主要是液化石油氣客車、液化天然氣客車、混合動力客車等——銷量同比增長178.98%,至4034輛。相比在乘用車市場的冷遇,「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商用車市場已開始迅猛增長。
2010年,我國正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國家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2010年7月,國家將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由20個增至25個。選擇5個城市進行對私人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試點。新能源汽車正進入全面政策扶持階段。
⑷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1、第一階段:19世紀中期,1881年,第一輛使用鉛酸電池的電動汽車出現:
燃油汽車出現之前,純電動汽車早就開始應用。1900年,歐美出售的4200輛汽車中,40%是蒸汽機車,38%是電動汽車,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車。當時燃油車還在用外燃機技術,開起來噪音大,而且冒著黑煙,對於歐洲上層消費者來講並不是首選。原來燃油車也有黑歷史!
2、第二階段:20世紀初期,內燃機的發展,讓純電動汽車退出市場:
隨著發動機技術發展,啟動機的發明以及生產技術的提高,燃油車在這一階段形成了絕對的優勢。再對比電動汽車的充電的不便性,這一階段純電汽車退出了汽車市場。
3、第三階段:20世紀60年代,石油危機使人們又重新重視純電動汽車:
此時歐洲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由於石油危機的出現,人們開始反思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使人們重新審視純電動汽車。受到資本的推動,在那十幾年裡,電動汽車的驅動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純電動汽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小型電動汽車開始占據固定的市場,如高爾夫球場代步車。
(4)電動汽車什麼時候開始的擴展閱讀:
關於新能源汽車,歐美各國在十九世紀中期就已經開始關注,並進行了相關探索,在氫燃料、生物燃料等技術方面也已經有產品推出。金融危機肆虐之下,節能環保新能源成為各個國家的戰略選擇。市場推廣方面,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政策規劃上,近年來,美、日、德等汽車工業強國先後發布了關於推動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國家計劃。
美國奧巴馬政府實施綠色新政,計劃到2015年普及1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日本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低碳革命」的核心內容,並計劃到 2020年普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下一代汽車」達到1350萬。
德國政府在2008年11月提出未來10年普及1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並宣稱該計劃的實施,標志德國將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顯然,作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最早、最先進的美日歐國家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因此通過美日歐來了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是必然選擇。
⑸ 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汽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比汽油車早發明40年。1834年美國人Thomas Davenport就發明了第一台直流電機驅動的電動車,美國在1900年已經普及了電動汽車。
⑹ 請問中國第一輛電動汽車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或者說是哪一年
第一輛乘用車應該是2008年比亞迪的F3DM-插電式
最早的純電動汽車是比亞迪的E6在2010上的
⑺ 請問中國第一輛電動汽車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或者說是哪一年
1995年,孫逢春院士帶領團隊造出了中國第一款純電動大客車「遠望號」。1994年,首批200輛比亞迪電動汽車作為出租汽車在深圳街頭亮相。試用過程後,經過改進和完善後,將批量生產,面市銷售。
⑻ 電動汽車真的是近些年才出現的嗎
看著大街上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尤其是特斯拉的火熱,你是不是以為電動汽車是近些年才流行起來的?如果你真的這么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1886年卡爾·賓士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以內燃機為動力的三輪汽車,兩年後賓士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輛供出售的汽車,是不是時間已經夠早了?然而電動汽車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34年,相比於內燃機汽車早了半個多世紀,你如果對1834年沒有概念的話,按照中國的時間是清朝道光十四年。
第一輛電動汽車由美國一位叫托馬斯·達文波特的機械工程師於1834年製造,這輛電動車跟賓士製造的第一輛車同樣使用三輪結構,它由干電池供電,像現在得電動汽車一樣使用直流電機驅動,不過畢竟是第一代產品,這輛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非常短,而且不能進行充電,不過還好僅僅是實驗產品,如果量產發售的話豈不是成了一次性汽車了,這是什麼家庭才能用得起。
時間來到1881年,法國的電器工程師特魯夫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能夠實際操作的電動三輪車,這輛車的能源來自於鉛酸蓄電池,不過似乎這個電池也還不能充電;三年後的1884年,英國的發明家托馬斯·帕克研製出了容量更大且可以循環充電的電池,隨即他便製造出了可以量產的電動汽車,即便以這個時間節點來看的,還要比卡爾·賓士製造出的內燃機三輪車早兩年。
到這里你肯定會疑惑,為什麼電動車出現的這么早,但到現在卻沒有被普及呢?而且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似乎燃油車的市場佔有率依然要比電動車或油電混合動力的車高很多。
然而事實上是,你所疑惑的事情曾經真的發生過。
1888年歐洲各國開始重視能源和環保問題,尤其是英國和法國更是大力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到了19世紀末的時候,電動汽車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此時的電動汽車相比於內燃機汽車除了速度低一些,無論是在啟動流程、工作雜訊、舒適性及結構復雜程度上都要比內燃機汽車更加優秀。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電動汽車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歐美等發達國家普遍流行電動汽車,1915年美國的電動汽車保有量為50000輛,此時電動汽車的市場佔有率比內燃機汽車高出了16%,真的滿大街都是電動汽車啊。
但是盛極必衰,到了20世紀30年代,隨著歐美國家經濟的發展,公路網路建設越來越廣泛,人們的活動范圍越發的擴大,使得人們對於汽車的續航里程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石油開采提煉技術以及內燃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無論是使用成本、續航里程還是價格及性能上,燃油汽車都變得更加具有優勢,從此時開始電動汽車的熱度慢慢衰退,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電動汽車也僅僅是出現了一些概念車型,但並沒能翻起什麼大的風浪,直到20世紀70和80年代的石油危機讓人們再次想起了電動汽車,各個國家相繼成立了電動汽車或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組織來促進行業發展。
到了21世紀,人們對於能源和環保意識越來越強,這使得電動汽車終於再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上。世界各大汽車廠商都重新開始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電動汽車的研發,各國相繼出台相應的政策鼓勵車企研發製造電動汽車,特別是我國近些年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利好政策接連不斷,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快速發展。
就目前來看看,市場上一些優秀的電動汽車基本上滿足了人們對於日常短距離代步的要求,而且無論是在靜謐性還是使用的流暢度都要優於大部分的燃油汽車。但是現在限制電動汽車發展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充電速度、續航里程、維護成本以及我認為最重要的電力來源。
前三項因素僅僅是限制了電動汽車在市場層面的普及,最後一項因素才是實現電動汽車意義的關鍵所在,只有電力的來源更加清潔更加多樣化,才能實現最初解決能源危機和實現環保的願望。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電動汽車的發展已經經歷了186年,我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久的將來,在更加先進科幻的技術到來之前,電動汽車會再次成為主流。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了,想了解更多有意思的內容別忘了關注我,我會持續更新有趣又有用的汽車知識。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電動汽車發展經過了哪幾個階段,為何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進入低潮,後來又是什麼
電動汽車發展經過了5個階段。
第一階段:19世紀中期,1881年,第一輛使用鉛酸電池的電動汽車出現
燃油汽車出現之前,純電動汽車早就開始應用。1900年,歐美出售的4200輛汽車中,40%是蒸汽機車,38%是電動汽車,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車。當時燃油車還在用外燃機技術,開起來噪音大,而且冒著黑煙,對於歐洲上層消費者來講並不是首選。原來燃油車也有黑歷史!
第二階段:20世紀初期,內燃機的發展,讓純電動汽車退出市場。
隨著發動機技術發展,啟動機的發明以及生產技術的提高,燃油車在這一階段形成了絕對的優勢。再對比電動汽車的充電的不便性,這一階段純電汽車退出了汽車市場。
(20世紀初的燃油車)
第三階段:20世紀60年代,石油危機使人們又重新重視純電動汽車
此時歐洲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由於石油危機的出現,人們開始反思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使人們重新審視純電動汽車。受到資本的推動,在那十幾年裡,電動汽車的驅動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純電動汽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小型電動汽車開始占據固定的市場,如高爾夫球場代步車。
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電池技術的滯後,使用電動汽車製造商改變發展方向
這一階段由於電池技術發展滯後,沒有重大的突破,使電動汽車製造商面臨巨大的挑戰。汽車製造商在市場壓力下,開始研發混合動力汽車,以克服電池和續航里程短的問題。
(PHEV 插電式混合動力
(HEV 混合動力)
第五階段:21世紀初期,電池技術有所突破,各國開始大規模應用電動汽車
這一階段電池密度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水平也以每年50公里的速度提升,電機的動力表現已經不弱於一些低排量的燃油車。我國更是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和產品落地,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產量最高的國家。
⑽ 新能源汽車歷史發展
第一階段:19世紀中期,1881年,第一輛使用鉛酸電池的電動汽車出現
燃油汽車出現之前,純電動汽車早就開始應用。1900年,歐美出售的4200輛汽車中,40%是蒸汽機車,38%是電動汽車,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車。當時燃油車還在用外燃機技術,開起來噪音大,而且冒著黑煙,對於歐洲上層消費者來講並不是首選。原來燃油車也有黑歷史!
第二階段:20世紀初期,內燃機的發展,讓純電動汽車退出市場。
隨著發動機技術發展,啟動機的發明以及生產技術的提高,燃油車在這一階段形成了絕對的優勢。再對比電動汽車的充電的不便性,這一階段純電汽車退出了汽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