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電動汽車那麼貴有人買么
Ⅰ 比亞迪如何值得買嗎
近期比亞迪的股價猛漲,動態市盈率都超過900了,許多小夥伴會覺得這個股價已經不低了,可中信建投給出比亞迪1.5萬億目標市值,意思就是上漲空間還有70%。到底比亞迪的評估有哪些依據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來分析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龍頭——比亞迪。
在開始分析比亞迪股票前,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好的新能源領域龍頭股名單,點擊就可以獲得:寶藏資料:新能源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紹:在中國毫不誇張地講,比亞迪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綜合實力第一的企業,業務橫跨汽車、電池、IT、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的雙模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實現汽車在動力性能、安全保護和能源消費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跑者之一。
比亞迪的亮點:
1、產品力持續向上,新能源車銷量表現強勁
公司當前步入了產品與技術的集中兌現期,因為很多新車型的上市,並且還搭載了比亞迪全新技術,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在提高,在電動車領域,仍然在引領行業發展,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頻頻出彩,進步十分明顯。
2、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進一步強化核心競爭力
比亞迪刀片電池具備超級安全、超級壽命、超級續航、超級強度、超級功率和超級低溫性能六大技術創新,跳過模組,相較於傳統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升50%,在成本上也更加有優勢。截止目前為止電池市場佔有率15%,就比CATL(寧德時代)低一名。從技術創新中獲得了利益,比亞迪刀片電池具有很優秀的性能與成本這兩方面的優勢,就算在全球電動化為主的今天,比亞迪外供動力電池有望不斷突破,搶占更高的市場份額,強化核心競爭力。
3、深度產業鏈布局,彰顯龍頭地位
比亞迪繼續加碼產業鏈布局,盡全力推進半導體分拆上市,先後入股華大北斗(高精度導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極材料)等產業鏈核心公司。可以認為,比亞迪依仗產業鏈進行深度規劃,對升高核心技術、供應鏈風險的掌控能力有明顯加強作用,顯現出了領先的地位。

二、從行業角度分析
目前看來,在碳中和減排政策的版本和鋰電池成本的控制雙輪驅動下,汽車電動化的發展速度很快,到202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超過一半。同時汽車智能化革命,汽車駕駛由輔助駕駛逐步進入到自動駕駛,駕駛艙智能化,達成了交通出行工具情景向電腦化出行場景的改變,出行服務未來將占據汽車市場主導權,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滲透率有望超過70%。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改革,目前在重塑傳統汽車產業鏈格局,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時期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受文章篇幅的要求,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深度報告以及風險提示,我在這篇研報的整理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比亞迪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三、總結
總之一句話,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是比亞迪,在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這么可觀的情形下,有可能迎來繁榮發展。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的,如果想要更准確地知道比亞迪股票未來行情,進入下方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有沒有正確的估出現在比亞迪股票的值:【免費】測一測比亞迪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8-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Ⅱ 比亞迪元新能源的性價比如何值得入手嗎
比亞迪汽車旗下的比亞迪元EV是一款銷量表現很不錯的純電動小型SUV車型,在2019年的銷量達到了61551輛,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名,僅次於北汽新能源的北汽EU系列,這樣的銷量表現實屬出色。首先,在外觀設計上,比亞迪遠電動車還是很漂亮的,它的圓形全前、兩種顏色的全車身設計和明亮的大燈,可以說比亞迪遠電動車的外觀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而且比亞迪遠電動車配備了雲比亞迪、比亞迪的服務功能它可以承受七次雲控制。通過三合一機組、高壓三合一和低壓控制系統的集成和優化,該車實現了電池儲能性能、重量和體積的優化和提高,以實現更低的能耗和更大的阻力。
Ⅲ 比亞迪元這款車總體性能怎麼樣普通人能買嗎
比亞迪元這款車總體性能相當優秀,普通人可以購買 。
在室內裝飾方面,元加採用「律動空間」的設計理念,整體採用藍白色彩組合,中控台和門板也增加了凸起線條作為裝飾,具有強烈的先進性。細節上,新車採用了全新造型的電子塊,彷彿平面塊一般,頗有特色。此外,新車型門板上的門把手、立體音響和儲物間相當復雜,表明比亞迪付出了很多努力。這款新車配備了新的三幅方向盤、液晶顯示器、浮動中央控制屏幕和內部大氣燈。
在動力方面,新比亞迪元電動車將配備一個磷酸鐵鋰葉片電池,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為140Wh/kg,最大電機功率為100kW (136PS),峰值扭矩為210N·m。續航能力方面,新車在NEDC工況下行駛里程為401km。
而在比亞迪王朝家族系列車型中,「元」的定位是一款小型SUV。但由於元不出色設計和身體比例,一直沒有受到消費者得很歡迎。特別是取消燃油版後,只剩下純電動版,比亞迪元的銷量進一步下滑。
Ⅳ 比亞迪宋PLUS DM-i比燃油版貴幾萬,值嗎
最大不同就動力方面,DMI版省油為賣點卻搭載145KW電機+85KW發動機,動力也不錯。可以自主切換純電或者混動模式行駛,混動時中低速90%以上工況由電機驅動,電機驅動的感受我僅以自己秦80的駕駛感受來說,雖然電機只有110KW,但動力響應速度是燃油機無法體會的,油門一踩馬上咻咻的跑,無論在什麼速度區間,只要繼續踩下油門都是以最大扭力輸出,在150時速以內加速感都是持續的,150以後發動機會強制介入一並輸出動力,繼續加速也仍有推背感,一直到190多就基本到極速了。以上只是以17款秦80體驗說說動力,宋plusDMI 145KW電機肯定會比秦純電時更爽,本人如果置換也優先考慮宋plusDMI或者DMP。
高速巡航時,DMI系統為解決電機電耗高的缺點,電機伺機(無加速請求)停止工作,發動機則直驅車輛行駛,同時發動機如果有富餘的動力則分配給電池充電,如高速巡航突然需要超車,電機會馬上介入一並輸出動力(大致可理解為145+85KW)。
動力電池採用最安全的刀片電池,110公里純電續航足夠上下班,將近20度電,外放電野外打邊爐爽歪歪,電空調車里過夜爽歪歪。
售後方面,首任車主三電系統終身保修,即使不是首任也有6年15萬公里保修。
保養方面是最省心的了,三電系統幾乎不用保養,就平常汽油機保養時順便4S連電腦掃一下有沒故障即可,以前的混動是通用燃油版發動機,現在DMI是混動專用發動機,暫不知保養周期,個人感覺會比普通發動機周期長點。
以上列舉的對於燃油版宋plus來說多3萬絕對是超值的,更好的體驗是享受,不能用省了多少油錢來衡量。
「DM-i」平台的宋PLUS是否比燃油版性價比高·決定因素是預算
解析基礎:
同款車的兩個版本價格懸殊似乎有些大,DM·i版本目前還沒有四輪驅動的信息,那麼是否有必要選擇高價格的混動版本呢?
客觀來說全新混動平台打造的三款車中,秦PLUS·DMi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因其10-15萬的價格區間內沒有同類型選項,即使有也難以在技術層面超越比亞迪;但是宋PLUS確實有些爭議,是否值得提升預算選擇混動版,要以預算的基數來決定。
假設落地預算 15萬
在這一范圍內還是建議選擇燃油版的宋PLUS,因為燃油版的水平同樣足夠高。其裝備的「驍雲1.5T」發動機是米勒循環技術,概念為壓縮沖程進氣門延時關閉;四沖程發動機有四個運行步驟,正常的奧托循環標准如下。
這種循環模式實現的是「噴射多少燃油即消耗多少燃油」,米勒循環在壓縮沖程中關閉進氣門會延時;那麼在活塞上行的過程中,混合油氣就會被被部分擠壓回進氣歧管,只有以剩餘的少量油氣燃燒做功,實現與奧托循環相同的膨脹沖程。說白了就是少耗油完成相同的動作,這是種不錯的節油模式。
重點:少消耗了燃油當然等於燃燒產生的熱能也會縮減,理論上米勒循環發動機的動力是很差的;比如豐田米勒循環自然吸氣發動機甚至不宜用於燃油 汽車 使用,羸弱的動力駕駛感受很差。不過驍雲1.5T發動機採用的是高效率的雙渦管增壓器,以及高壓直噴等技術,這些技術有效補償了動力。
動力儲備為136kw/288N·m(1500~3700rpm),客觀來說其實比很多品牌的奧托循環發動機還要強。所以這台車的實測加速成績達到了10秒整,對於小排量的4.7米級別的SUV而言已經很不錯;那麼再加上平均8.5L/100km左右的耗油量而言,是不是已經很有吸引力呢?
假設落地預算 15萬
在這一范圍內應當選擇宋PLUS·DMi,或者說裸車價預算能選擇燃油版本的中高配的話,適當提升預算是合理的。因其DMi屬於插電式混動 汽車 ,購車無需繳納車價10%的購置稅,這就要比燃油車剩下超一萬的費用,實際落地價高不到哪去了。
不過預算是燃油版中低配還是不建議升級,因其差價相比兩個版本的油耗差值,在正常換車周期內是省不回來的。假設差值為4萬,使用DMi版本的平均油耗按照4L/100km為參考,油費每年省出2500元,十年又能省回來多少呢?——DMi版本適合預算與其接近或重合的消費者。
(秦PLUS之所以評價極高,原因為價格優勢極大,相比同級競品還有絕對性能優勢)
優勢概述:
關於油耗的差值不再贅述,新能源號牌的吸引力目前還是對新一線及以上上市的消費者更大;其他中小城市的比亞迪新能源 汽車 用戶,追求的往往是超強的性能、轎車優秀的操控、SUV強大的四驅系統,單純牌照還不是那麼的吸引人。
然而DMi系統是主攻低功耗,在SUV車型的性能方面並不是特別強,比如宋PLUS·DMi的破百成績只是突破8秒,與同級競品對比不是標桿。只是能做到低油耗和相對高性能的兼備,這點是競品做不到的。所以早期的迪粉往往不會被DMi吸引,其關注點主要還在於提供四驅選項的高性能DMp,但目前還沒有高性能宋PLUS的消息。
簡單了解一下DMi系統的特點吧,這套系統採用的是阿特金森循環的1.5L/T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3.02%;與普通的油電混合或雙擎E 之類的插電混動 汽車 不同,這台機器集成了BSG發電啟動一體機,會損耗動力(升高油耗)的壓縮機、發電機等傳統泵系都不再與曲軸連接,而是以高效率的電動機負責帶動運轉。
同時內燃機需要運行的時間很少,主要驅動力來自高功率驅動電機;而BSG電機則與內燃機集成主要作為增程器來是使用,所以內燃機可以將轉速始終維持在最佳熱效率的小范圍內,這是絕對的技術亮點。同時以電機驅動為主則駕駛平順性會與電動 汽車 一樣好,NVH也要比燃油版本領先,相比燃油版本最大的體驗提升就在這些方面,只是性能還是遺憾了一些。
總結:宋PLUS燃油版適合選擇中低配,DMi版本適合更在意油耗且預算與其重合的消費者;這些車會成為比亞迪品牌的走量爆款車,體現出的是節油技術的先進性,但不違心的說還是沒有體現出比亞迪的精髓,不過也只有少數消費者會追求這個精髓。
用手機舉個例子來說就是DMi系統就像榮耀系列,DMp系列的產品才是真正的麒麟芯的旗艦產品。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我覺得比亞迪宋PLUS DM-i很值,買這個版本的車型不僅駕駛體驗感好,在整體的開銷上要比燃油版便宜很多,下面我們來看看差距:
宋PLUS新能源 DM-i的入門級價格是15.38萬, 宋PLUS的入門級入門級指導價格是11.58萬,這里的差距是3.8萬。宋PLUSDM-i免購置稅,宋PLUS的購置稅是1萬左右。這里的差距就減少到2.8萬。
宋PLUS的百公里平均油耗是8升左右,差距2.8萬可以換算成油費。以現在的92油價算是4660升油,一萬公里耗油800升計算,總共可以行駛5.8萬公里。也就是說行駛5.8萬公里就回本,但一部車正常使用15萬公里是很正常的。宋PLUSDM-i只要有電,可以無限不用油行駛,這點在城區使用是非常劃算的。
宋PLUSDM-i的混動系統,已經是超越了豐田本田,比較類似於本田的I-MMD混動,但是多了一個純電行駛的優勢,大電池可以充電,三電終身質保,在限牌的地區還可以上新能源綠牌不限行。
就我個人而言還是買宋PLUSDM-i,平時使用沒有燃油焦慮感,只要有電隨便使用,夏天停車再也不用擔心油耗高,平時出去自駕游還可以作為外接電源使用,還可以當成臨時休息的地方,這一點不得不說很劃算。
如果是在限牌的大城市的話,那一百個值得,比如深圳,買個車牌4萬,這個dmi直接送牌,還免購置稅,而且大城市越堵越省油
主要看你的用途,每年能跑多少里程,綜合計算是否劃算!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比燃油版本貴三萬,而你每年裡程能跑兩萬公里,相當於剩下的錢你還可以單獨跑三年。但如果你用車頻繁,一年就要跑個七八萬公里,那麼肯定選燃油版就沒那麼劃算了,因為油錢一年就省回來了。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值不值要看你自己的理解了。以下是兩個車的區別,要看自己喜歡哪個了。
1.雙擎版 駕駛感受更傾向於電動車,油門更平順。
2.DMI燃油經濟性更高,如果每年開的多,幾年時間能省回幾萬塊。
3.綠牌!綠牌!綠牌!重要事情說三遍,不限號,免購置稅,你品,細細品,長期綜合下來比燃油版省錢。
我也是在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我這五線小縣城沒有限號,平時也就上下班和偶爾的周邊游,一年也就萬把公里左右,買混動的應該是可以充電當半個電動車使用的。兩個版本車落地價分別大約多少錢,差多少,幾年能把這個差價補回來,這個真的有點迷茫
說白了比亞迪把好好的混動車變成了增程式車,估計到時很多城市都不給發綠牌
看你平常都是在哪裡用,如果你是在城市上班族或者開網約車當然是dmi版更經濟實惠。動力在城市足夠用,說實在那百十公里加速在城市真沒什麼用,因為對於北京這種堵車的大城市,百公里加速就是個數字。如果你要是經常跑遠途,高速考慮居家旅行,或者附近城市出差那還是燃油版更合適。1.5t雖然不如電機起步快,但是跑起高速,山路等等那絕對是秒殺混合車的。所以看你的使用地點,而且混合動力不只是貴那幾萬,雖然節油性能能省下2/3但是一年你開的不多也沒幾千塊錢,而且後期保養不僅要維護燃油,還要針對電機保養,有問題的話維修成本也會相對提高,其實到最後還是更貴的。當然你要跑網約車,那肯定是混合的劃算。
除非網約車司機否則別買。 近途的買個電動小車比這個好。 長途開的話買個國產燃油車,你多開幾萬公里才能把這個差價開出來,開的少的估計這個車生命周期這個差價都開不回來。 兩套系統 保養費用比任何單一的還貴。 汽車 還是簡單的比較好
Ⅳ 很多人花費30萬購買國產比亞迪,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國產品牌的特點便是性價比高,這也是國產品牌車型賣得好的最大原因,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品牌發展的需要。目前國產品牌開始走向高端化,在以前國產品牌幾乎沒有超過20萬的車型,而現在超過30萬的國產品牌車型與越來越多。
或許在品牌溢價上,上面所說到的兩款車所屬於的品牌都不如賓士、寶馬和奧迪,甚至不如二線豪華品牌,但是從產品的技術支持上來說,其對等同價位的豪華品牌車型,並不會處於下風,甚至在一些方面還存在優越性,比如說全鋁底盤和全鋁車身的使用,在這個價位上的豪華品牌幾乎沒有。因此,你說花超過30萬的價格買一輛國產車值不值,可以很確定告訴你,在品牌上來說,不值,但是單單就車型產品來說,一分錢一分貨,就提到的兩款車而言,這個定價並沒有毛病。
Ⅵ 比亞迪的E2電動汽車怎麼樣10萬元能入手一輛嗎
比亞迪的E2電動汽車怎麼樣?10萬元能入手一輛嗎?純電動汽車支持國家政策的支持,車輛數量也進入了快車道,購買純電動汽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對於汽車公司來說,它不斷為純電動汽車市場。承載代碼,不斷提出作為一種新模式,作為一個新的能源車,比亞迪自然無方得不放棄這樣的機會,發射一輛緊湊的純電動汽車比亞迪E2,對於一個新的能源汽車,如比亞迪E2如何是價格比如何?
作為一輛電動車,它基本上能夠降低使用汽車成本和汽車價格的成本購買汽車的成本,從具有類似模型的同一模型中的成本效益優勢。
Ⅶ 比亞迪值得買嗎
比亞迪最近的股價漲得很猛,動態市盈率高達900多,超過半數朋友會覺得這個股價已經算是很高的了,可在中信建投看來比亞迪市值目標是1.5萬億,這預示著上漲空間還有70%。到底比亞迪的評估有沒有說服力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來深入了解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領軍企業——比亞迪。
在還沒分析比亞迪股票之前,給大家看一下我整理好的新能源領域龍頭股名單,點擊就可以領取:
一、從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紹:比亞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綜合實力第一的企業,業務橫跨汽車、電池、IT、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的雙模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實現汽車在動力性能、安全保護和能源消費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跑者之一。
比亞迪的亮點:
1、產品力持續向上,新能源車銷量表現強勁
公司踏入了產品與技術的集中兌現期,由於配備了比亞迪最新技術的車型漸漸進入市場,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一直在增加,在電動車領域,仍然在引領行業發展,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亮點不斷,進步不小。
2、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進一步強化核心競爭力
比亞迪刀片電池具備超級安全、超級壽命、超級續航、超級強度、超級功率和超級低溫性能六大技術創新,跳過模組,相較於傳統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升50%,成本上也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當下電池市場佔有率15%,僅被CATL(寧德時代)壓一頭。因為技術創新比亞迪刀片電池在性能方面有優勢,在成本方面也有優勢,置身全球電動化里,比亞迪外供動力電池將不止步於此,拿下更多市場佔有率,加強核心競爭力。
3、深度產業鏈布局,彰顯龍頭地位
比亞迪持續推進產業鏈布局,盡全力推進半導體分拆上市,先後入股華大北斗(高精度導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極材料)等產業鏈核心公司。能理解為,比亞迪憑借產業鏈進行絕妙布局,有利於顯著提升對核心技術、供應鏈風險的掌控能力,表現出了領頭羊的地位。
應答時間:2021-08-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Ⅷ 比亞迪[BYD]車好嗎你們身邊有多少人中意比亞迪,買比亞迪
我作為比亞迪的老車主來說一下。
對我應該是老車主了,第1台車買的是比亞迪的速銳,第2台車買的是比亞迪的e2。
其實現在想想,身邊的人對於比亞迪的印象還是挺有意思的。
當時我買速銳的時候是8年以前吧,那時候剛畢業沒多長時間談了女朋友,打算買個車,然後出行都方便一點。
身上的錢不多,因此選車的范圍就在國產車裡面,最後看來看去選擇了比亞迪,當時和親戚說的時候,親戚都在勸我,哎呀,不要買比亞迪,要買也買個大眾啊之類的,合資車開出去有面子之類的。
這一次換的還是比亞迪的電動車,e2。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當親戚知道的時候,這一次沒有再勸我,反而覺得比亞迪的電動車確實還可以。
這應該也就是比亞迪這7年之間,比亞迪車子的提升確實是切切實實的看得見,再加上我這個開了7年比亞迪車子,確實沒有什麼毛病,事實生活雄辯。
Ⅸ 比亞迪的電動汽車怎麼樣你會不會購買
一線城市銷售看好,上班族找到了合適的交通工具,解決了購車難的問題。三四線城市使用電動汽車得天獨厚,充電,停車等問題容易解決,買車的人多了起來。隨著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電動汽車將迎來新的前景。車企的核心是供應鏈,原來管理3萬個零部件就非常成熟了,現在管理3000多零部件供應鏈相當精通。
然後這台車會OTA,基本每隔一個月就會更新一次,跟手機似的,每次更新都會增加好多新功能,而且每年有一次大的版本升級,AP也會不斷更新。等於我買來一台車,它越開越先進,越開功能越多,關鍵OTA還是免費的,就這一點,都比燃油車強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