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海外
①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目前,在汽車市場當中,新能源汽車占據市場當中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因為這一類汽車能夠節約能源,對於一些油耗上更加的節省,很多人在購買汽車的時候都會去選擇新能源汽車,同時,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現在向外出口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了,特別是一些民用的轎車SUV等。
現在中國的汽車銷量已經是以出口為主了,而且出口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中國的汽車發展已經在向全球化發展,相信中國的汽車品牌能夠不斷的完善,使中國品牌能夠真正的走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造的汽車質量上是非常好的。
② 歐洲將成為新能源車藍海市場看看中國車企如何前瞻布局
中國汽車工業在內燃機時代起步較晚,技術底蘊不及外國品牌。但在電動汽車賽道,中國汽車品牌與外國車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技術層面齊頭並進,規模層面甚至出現彎道超車態勢。可以說,中國汽車品牌在電動汽車賽程上與外國車企保持了一致的前進步伐,因此也給了中國車企進軍海外市場更多的信心。
從上述幾家出海的中國車企不難發現,它們都將目光瞄準了歐洲市場,同樣還吸引了大眾、寶馬、賓士、PSA等車型在此投放純電動車型。為何歐洲會成為各大車企推進純電動車型的重點市場?
實際上,這與相關的法律法規有著緊密的聯系。在《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草案中提到,至2030年,歐洲溫室氣體減排幅度較之前制定的40%上調至55%,在此基礎上2030年碳排放指標為47.5g/km。
日漸嚴苛的碳排放政策,是倒逼歐洲新能源車型增長的根本原因。換言之,除了中國,歐洲市場也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爆發點,因此吸引了眾多車企在此投放新車,而中國車企更是將歐洲市場視作純電動汽車「走出去」的第一站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微型純電動車,國內有宏光MINI EV,國外都有哪些車型
對於上面這4款車型,湃客認為最有可能進入國內市場的還是雪鐵龍ami,畢竟價格便宜,長得還好看,加上目前國內消費者的需求,說不定能吸引年輕消費者目光。至於豐田C+pod,它的價格確實有些讓人難以接受,畢竟相同的價格,咬咬牙都可以買一台豐田的緊湊級轎車了。而像雷諾Twizy以及Microlino 2.0,大家了解一下就好了。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電動湃,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④ 沙特同意采購10萬輛電動汽車,達成這一協議會給電動汽車帶來哪些影響
換電動車的時候也試駕了一些,深度試駕過漢EV和特斯拉model3,感覺這兩款是在兩款級別中的佼佼者,隔音降噪寬大舒適漢EV好,操控加速外觀時尚科技高店面綜合服務特斯拉好。小鵬P7在這兩者間屬於中規中矩也是值得一試的新能源汽車。所以說電動汽車哪個好,看品牌比亞迪,特斯拉好,看車型中大C級型漢EV好,中型B級特斯拉model3好,SUV車型未曾了解和試駕過不得而知。
⑤ 國外開電動汽車多嗎
純電動車對於外國來說技術還不夠成熟 不能完全代替燃油車。但是在國外電動汽車具有顯著的節能減排和燃油代替優勢,日本、美國和歐洲多個國家的電動汽車市場相繼在2010年年底和2011年年初開始啟動,電動汽車的產業化進程顯著加速。
⑥ 精緻電動小精靈回歸,smart1在海外正式首發,這輛車為何備受關注
因為這款產品是純電動汽車,而且更加新穎和獨特。更重要的是,這款汽車更受年輕人的青睞和追捧,而且契合我們的消費理念和需求。這款汽車不僅能夠迅速進入消費者的視野中,而且也能成為我們的選擇對象,即使其價格較高。
smart1電動精靈的確是一款體現綠色發展理念,並且更加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電動汽車。賓士公司在研發這款汽車時不僅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也需要不斷更新技術,因此,這款汽車同樣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所以我們較為關注它。
這款汽車的外觀設計和內部裝飾更加完美。相較於其他汽車而言,這款汽車更具美觀的外觀設計,而且其內部裝飾也更加契合我們的審美觀。其外觀設計不僅能夠體現這款產品的高檔,而且也能夠凸顯其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審美標准;而內部的各種裝飾如座椅更加實用而且獨一無二,所以我們在開車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舒適和自在,這能夠滿足我們的出行需求。
⑦ 國外的電動車哪些比較好
1、特斯拉。作為純電動汽車旗幟品牌,2003年特斯拉成立,總部設在了美國加州矽谷,特斯拉汽車前衛的造型、驚人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把電動汽車推向了一個高峰。特斯拉的知名度和銷量始終名列前茅,被公認為最好的純電動汽車。
2、日產LEAF。和特斯拉定位不同,日產LEAF,沒有炫酷的外觀,豪華的配置,超強的科技感。它以穩定品質,和燃油車非常接近的駕駛感,贏得了實用型車主的喜愛。
3、寶馬i3。寶馬作為百年豪華品牌,純電動汽車i3是寶馬非常得意的作品。未來感、炫酷的外觀,繁雜的內飾,都透漏出它的與眾不同,並且飽含寶馬操控的基因,只是特立獨行的單板駕駛,實在難以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4、雷諾ZOE。ZOE體現了雷諾簡潔、感性、和溫暖的設計理念。雷諾ZOE,這款在中國鮮為人知的純電動汽車,其實早在2010年的北京國際車展的雷諾展台上就已亮相,當時ZOE就以概念車的形態吸引到了無數人的目光。
作為雷諾純電動家族成員之一,與Clio身形相當的概念車展示了雷諾的全新設計理念,同時還配備了全電動零排放動力系統。
5、比亞迪E6。和特斯拉同年研發上市的純電動汽車比亞迪e6,秉承了比亞迪品牌一貫的低調、實用性特點。作為中國最早、也是唯一在國外銷售的純電動汽車,在世界多個發達國家和地區被消費者接受,當做計程車,不辱使命的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7)電動汽車海外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著名的汽車廠商都在加緊研製各類電動汽車,並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和突破。日本一直以來,出於對能源危機和環境保護的關注及佔領未來世界汽車市場的考慮,日本十分重視電動汽車的研製與開發。
從當下世界范圍內的整個形勢來看,日本是電動汽車技術發展速度最快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特別是在混合動力汽車的產品發展方面,日本居世界領先地位。企業,只有日本的豐田和本田兩家汽車公司。
美國。美國的汽車公司在電動汽車產業化方面比來自日本的同行遜色不少,三大汽車公司僅僅小批量生產、銷售過純電動汽車,而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還未能實現產業化,來自日本的混和動力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
挪威。2012年挪威電動汽車銷量達到了1萬輛,占當年新車銷量的比例達到5.2%,這對人口僅500萬人口的挪威來講頗引人矚目。挪威市場的電動汽車多為日產Leaf車型,2012年日產Leaf型車在挪威汽車銷售市場上排名第13位,其他品牌的電動汽車有Revas和KewetBuddies等。
⑧ 目標歐洲 中國品牌電動車出海勝算幾何
[汽車之家?行業]? 中國汽車工業走過半個世紀,至今中國品牌在本土還是被外國品牌壓制一頭,在國際市場上更是聲名甚微。然而,在電動汽車這一賽道上,中國品牌算是與一眾玩家站到了同一起點,從規模上甚至可以說是「搶跑」了。第一次與國際汽車巨頭站在了同一起點的中國電動車企,也首次將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場,新勢力、傳統勢力都有產品「駕船出海」。在出口國際市場這件事上,燃油車沒有做到的,電動汽車能做到嗎?
說明:本文所說的「銷量」,都為「注冊量」,類似國內的上牌量。
★哪些電動汽車已有海外實錘銷量?
關於電動汽車出口量,海關總署公布過一組數據:2017年到2019年,電動載人汽車的出口量分別是105495輛、147061輛、254545輛。這組數據,其實是包含了相當大體量的低速電動車在內的,這些低速電動車主打孟加拉國、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市場。而如果將低速電動車撇去的話,真正的純電動汽車出口量還並不大。
目前來看,已經將電動汽車賣到海外,或者取得了海外訂單的品牌有名爵、極星、小鵬汽車、愛馳、上汽大通MAXUS等,這其中,名爵和極星都已近有了一定規模的銷量。
名爵:目前累計銷量最高
去年9月,名爵在歐洲市場上售出了第一輛純電動汽車——名爵EZS純電動(英國稱MG ZS EV),為名爵「重回英倫」添加了「電動味道」。今年9月,包括燃油車在內,名爵品牌在英國市場賣了3668輛車,同比增長了169%,其中名爵EZS純電動佔了32%,名爵目前在國際市場銷售的純電動車目前還只有這一款。
今年前八個月累計,名爵純電動汽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已經超過中國市場——海外市場注冊銷量9823輛,佔比51.72%;國內市場銷量9170輛,佔比48.28%,頗有點「牆內開花牆外香」的意味。
目前,名爵打開的主要是歐洲市場,第一大銷售區域是英國,也算是名爵的「老家」了,名爵在英國有112家經銷商,這些經銷商同時銷售名爵品牌燃油車和純電動車。
去年5月名爵EZS純電動在英國開啟預售,9月正式交付以來,名爵EZS純電動已經累計交付4683輛,主要的量發生在今年。得益於英國純電動市場的爆發,今年前9個月名爵EZS純電動汽車在英國一共售出4024輛,排進了純電動汽車品牌前五位。
9月名爵在英國和挪威市場的銷量都暴漲,英國市場銷量較8月大漲378%,挪威增長139%。挪威是名爵純電動汽車海外第二大區域市場,雖然在當地,名爵還無法與大眾、現代、奧迪、日產在總量上PK,但月度銷量走勢穩健,9月份單月銷量已經超過了奧迪和日產。
除歐洲外,名爵在印度、以色列也有一定規模的消費市場,今年前9個月,名爵純電動車在印度售出785輛,在以色列售出372輛,其他在澳大利亞、新加坡也有少量銷售。但無論從市場前景還是營銷便利性看,歐洲顯然是名爵的海外主戰場。
『EZS純電動英國版(英國稱為MG ZS EV)』
除目前在售的名爵EZS純電動外,2021年名爵計劃向英國市場引入名爵5 EV和名爵HS PHEV兩款新能源汽車,其中名爵5 EV是榮威Ei5車型的姊妹車,新車將採用右舵設計,並更換名爵LOGO。除了英國,名爵還有打開德國等等歐洲重要市場的計劃,有報道稱名爵正在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招聘高級銷售。
極星:歐洲首秀遭召回
作為吉利集團旗下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極星從誕生之初就定位出口車型,按照品牌計劃,Polestar 2將供應比利時、德國、荷蘭、英國、瑞士等歐洲主要電動汽車市場,北美市場也是其目標市場。今年6月,首批Polestar 2運抵歐洲,7月,出口到歐洲和北美的Polestar 2據報道達到7600輛。
『Polestar 2』
我們從注冊銷量看,8月和9月,Polestar 2在挪威、瑞典市場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9月歐洲注冊銷量達到2127輛,挪威市場月銷量已經接近千輛。但不幸的是……
10月初,外媒爆出,極星將召回所有新款Polestar 2,共涉及2200餘輛。從國外信息來看,自交付後,不少車主反映Polestar 2存在故障導致車輛無法行駛的問題。但極星公關部門發言人表示,涉事車輛在發生問題後,車輛制動系統以及轉向系統仍可以正常運轉。不管大小,這事都算是極星的一個坎兒,海外市場的檢驗才剛剛開始。
★哪些電動汽車正走出國門?
除了名爵和極星在歐洲市場已有實錘銷量以外,小鵬汽車和愛馳汽車等也收到了海外訂單,目前處於發運狀態。
小鵬汽車:100輛G3i 運往挪威。今年6月,小鵬汽車與挪威經銷商 Zero Emission Mobility AS(ZEM)合作,開始在挪威銷售小鵬汽車G3 i,起售價35.8挪威克朗,合人民幣25.6萬元。9月24日,100輛小鵬汽車G3 i起運,預計11月抵達挪威。7月份,土耳其的銷售數據顯示,已有兩輛小鵬G3在該國注冊。
『發往歐洲市場的小鵬汽車G3i』
愛馳汽車:700輛U5發運歐洲。另一家造車新勢力愛馳汽車,今年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已遠落後於其他新勢力,最近又飽受「高管帶貨賣車」的爭議。但是在出口這件事上,愛馳並未落後。5月23日,愛馳汽車首批500輛歐版愛馳U5啟運發往歐洲;9月23日,愛馳汽車第二批歐版愛馳U5發運歐洲,愛馳汽車對歐盟的電動汽車出口量已經達到700台,後續落地銷售情況有待時日。愛馳品牌發布之初,就自帶「平行布局海外市場」的規劃。
『愛馳U5』
與新勢力相比,傳統的電動車企似乎慢了半拍,但也都有了出口計劃。
上汽大通:物流車開路,乘用車跟進。上汽大通以純電動物流車率先打開歐洲市場,目前在歐洲銷售的是上汽大通MAXUS EV80純電動物流車,2019年至今,在歐洲的注冊銷量是707輛。今年6月,上汽大通又向歐洲出口了上汽大通MAXUS EV30,也是物流車。
10月13日,上汽大通MAXUS旗下1323輛EUNIQ 5、EV30等車型從上海發往挪威、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市場,其中包含500多輛純電動家旅MPV EUNIQ 5,這是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乘用車產品的首次大批量出口。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5』
比亞迪:客車已成,乘用車即將出海。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頭部車企的比亞迪,似乎慢了半拍。比亞迪的純電動客車海外市場銷量很高,乘用車卻還未打開局面。今年6月,比亞迪與哥倫比亞汽車經銷商Motorysa簽訂合約,聯合在當地銷售比亞迪唐EV、元EV,以及e系列等純電動車型,首批訂單包括132輛比亞迪純電動車,目前陸續交付中。
未來比亞迪將與其在挪威的經銷商合作夥伴RSA合作,面向當地市場推出比亞迪唐EV。新車將於2020年11月投產,並預計於2021年1月在挪威交付。值得注意的是,銷往挪威的比亞迪唐EV將搭載磷酸鐵鋰刀片電池。打開挪威市場,意味著比亞迪也向歐洲發達國家市場進軍了。
『比亞迪唐EV』
除此之外,今年4月,蔚來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也透露:「我們希望2021年下半年進入一些更歡迎電動汽車的國家。」顯然,蔚來出海的第一站也鎖定在歐洲市場。此前,有「好事者」將8輛蔚來ES8二手車報關出口到了烏茲別克,二手電筒動汽車本身在國內就銷路極其有限,如果能夠打開海外缺口,倒也不失為一件功德事。
★為什麼是歐洲?
歐洲市場之所以成了「香餑餑」,因為其嚴苛的排放法規催生了巨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前景。在今年9月的《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草案中,歐盟正式提出——到2030年,歐洲溫室氣體減排幅度較之前制定的40%上調至55%,在此基礎上2030年碳排放指標為47.5g/km,較原先的59.4g/km進一步趨嚴。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歐洲新能源車增長的根本原因。
據英國咨詢機構PA年初的測算,要完成2021年銷售新車的平均碳排放目標,對於活躍在歐洲市場的13家大的汽車製造商而言,要比2018年再多賣250萬輛的純電動車。
什麼概念?大眾的ID.3生產線,規劃2020年的產量是100萬輛電動車,那麼,戰斗在歐洲市場的13家車企一共需要至少26條這樣的產線,加足馬力,齊齊開工並將造出來的電動車賣出去,如此,才能實現2021年的CO2減排目標。目前看,這些傳統製造商的動作顯然有點慢。
「山就在那裡,登就是了」。市場就在那裡,去就是了?
然而,歐洲市場也並不是那麼好進的。歐洲對汽車有著比中國更嚴苛的准入標准,比如Euro-NCAP碰撞測試標准,比國內的CNCAP標准嚴格的多,國內的不少品牌在歐洲「不經一撞」。再比如續航里程,歐洲採用WLTP工況循環測試,而國內還是NEDC循環測試,同樣一輛車,其WLTP工況下的續航里程要比NEDC工況下大大縮短。
除了一系列繁復嚴苛的實驗室測試,還有繁雜路況、多樣氣候和不同用電標準的路試。比如,愛馳U5稱其為了在歐洲上市,通過了579個項目測試。再嚴苛的實驗室測試和路測也都只是「敲門磚」,真正要落地生根,靠的還得是當地的消費口碑。
編輯總結:
蛋糕誘人,吃到嘴裡也沒那麼容易。歐洲電動汽車向世界描繪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今年也呈現了可見的爆發動向。但是,目前大眾等歐洲車企尚未在電動化上真正發力,對於國內電動汽車來說,競爭環境還沒有那麼激烈,如果能夠憑借優異的產品力捕獲歐洲消費者,也算是佔得了市場先機,為後市的競爭蓄力了。眼下這些正穿越半個地球、向西挺進的電動汽車,最遲明年,將會有市場數據明證其落地情況,運出去多少是一回事,賣掉多少是更有說服力的事。
多舛的2020年,可以稱為中國品牌電動汽車出口的「新元年」,此前是少數品牌「孤軍奮戰」,今年正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在「確立國際聲名」這件事上,中國品牌燃油車沒有做到的,希望電動汽車能夠做到。(文/汽車之家 王靜波)
⑨ 新能源汽車國外發展現狀
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各主要汽車公司積極參與,在產品研發、示範和試用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在電池技術突破尚未明朗前,國外純電動汽車的發展重點一是發展小型乘用車,二是發展大型公交車、市政、郵政等特殊用途車輛。為滿足用戶使用需求,通常採用增程式方案,在純電動汽車上增設常規能源系統為車輛補充電能。純電動汽車的攻關重點集中在提高電池性能、降低成本方面。
⑩ 中國汽車出口進入快車道,新能源車會賣到哪些海外市場
我認為會賣到歐洲以及美洲部分地區,畢竟我國與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有非常緊密的經濟貿易往來。在各行各業,在所有國家都有著廣泛的市場。
中國製造汽車業,在很久以前,長期處於落後的地步。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畢竟中國汽車製造行業起步時間要關於歐美地區。因此在某些方面上來講,中國製造的汽車質量永遠不如歐美地區國家生產的。但是隨著中國科技與經濟實力的發展,中國的工業正在飛速前進。中國生產的汽車在質量以及性價比方面,已經遠遠超過歐美地區國家生產的。
中國汽車出口進入快車道。
目前新能源汽車是非常火爆的,各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畢竟在長期上來看,新能源汽車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因此各個國家必須在新能源領域方面占據一定的主導地位,在中國恰巧把握了這一時機。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出口至絕大部分歐美地區的國家,已經完美的實現了彎道超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