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比亞迪皇朝製造
『壹』 比亞迪漢正式上市,首搭刀片電池、牽手華為,打造新能源汽車標桿
預熱良久的比亞迪漢,終於在7月12日晚7點在線上發布!
這款車對於比亞迪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坐鎮現場,開場他就表示,漢EV是比亞迪十年磨一劍的產品,集安全、性能、豪華三大標桿於一體的新能源旗艦轎車。王傳福認為,新能源 汽車 正從上半場的電動化走向下半場的智能化,而此次發布的比亞迪漢恰逢其時。
漢基於「全面均衡領先、全生命周期安全」的開發理念打造,樹立了新能源 汽車 的安全、性能、豪華標桿。根據廠家統計,比亞迪漢創造了21項「之最」(詳見文後附錄),其中12項全球之最、9項中國之最。在新能源車「安全」、「性能」和「豪華」這三個維度上,漢都是標桿之作。
發布會中更有「新動作」吸引市場目光:該系列採用了華為基於鴻蒙系統的HiCar系統,是一套完整的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解決方案。華為HiCar全面賦能比亞迪DiLink 3.0系統,不僅可以實現藍牙自發現,將華為手機上的百萬級應用投屏到車機上,還能支持手機NFC車鑰匙功能。更重要的是,比亞迪漢將是搭載華為5G通訊模組的首款量產車,為今後推出5G 汽車 打下硬體基礎。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與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一同親自站台慶祝。
發布會期間,雙方聯名的比亞迪漢定製版華為P40手機也新鮮出爐,該款定製機背面中央有一個 汽車 側影的圖標,右上角則有一個漢字「漢」。但發布會上並未多披露該定製機相關信息與價格。
除了華為的智能車載終端,該款新車型還首次搭載了體積利用率提升達50%以上的刀片電池,實現了更大強度的續航。關於刀片電池的計劃,比亞迪此前在互動平台上就有表示:「刀片電池已經在上半年投產,首次搭載在『漢』車型上,未來會在更多的車型上搭載。」
外觀上,比亞迪漢延續了E-SEED GT概念車的先鋒設計,異常奪目,同時漢DM與漢EV在細節上又有不同,可謂是各具特色。
同時漢的性能也是極具話題性,最快破百速度僅需3.9s、極限麋鹿成績超80km/h、百公里制動32.8m。漢EV是中國加速最快的量產新能源轎車
發布會的最後公布價格環節也給大家帶來了驚喜,發布的漢EV/漢DM四個車型售價21.98萬-27.95萬,其中漢DM一款車型售21.98萬元、漢EV三款車型售22.98-27.95萬元,定位中大型豪華車。
從價格上看,發布會上公布的價格比此前的預售價格略低,漢的頂配版和特斯拉目前的明星車型Model 3的起價差不多,這或許是比亞迪想從價格方面正面沖擊特斯拉Model 3。
兩個月之前,趙長江曾說,「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輪到我們出牌了」。漢的上市,意味著之前的口水戰開始落到真槍實戰,比亞迪開始正式挑戰特斯拉。
比亞迪漢的實力到底如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安全:將「自燃」從新能源 汽車 字典中徹底抹掉
提到安全,首先要說的必定是最近出盡風頭的「刀片電池」。自今年3月比亞迪正式發布「刀片電池」以來,不少業內人士都對驗證其真實產品力很期待。「漢」的表現將直接影響比亞迪「刀片電池」的口碑,王傳福在介紹「漢」時也提到,「漢」是比亞迪十年磨一劍的產品。
漢EV搭載量產狀態的刀片電池,開創純電動力新里程。刀片電池採用創新的造型結構和製造工藝,擁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可顯著降低車輛因熱失控引發自燃的可能性。並且刀片電池順利通過了針刺、擠壓、爐溫、浸水、過充等嚴苛測試,全面安全性能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在行業公認最為嚴苛的針刺測試中,刀片電池被穿透後表面溫度維持在30~60℃之間,不僅沒有著火,甚至連煙霧都沒有冒出,成功征服了電池安全測試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搭載刀片電池的漢EV安全性得到成倍提升。
這在前階段刷屏的針刺實驗中也得到了側面佐證,大部分電動車搭載的三元鋰電池在針刺瞬間出現劇烈的溫度變化,表面溫度迅速超過500℃,並發生極端熱失控,開始劇烈燃燒。
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在被穿透後無明火,有煙霧從電池卸壓閥噴出,表面溫度達到了200℃~400℃,電池表面的雞蛋被高溫烤焦。
而刀片電池被鋼針穿透後,電池殼體沒有出現鼓脹、冒煙和明火現象,電池外殼溫度僅僅只有30℃左右。
另外,電池系統上比亞迪採用了「七維四層」 高溫穩定安全矩陣,具備全球最安全的電池安全保護系統。
可以說,刀片電池,從根本上解決了購車者對於電動車消費的安全焦慮。根據比亞迪的官宣,要將「自燃」從新能源 汽車 字典中徹底抹掉。
高安全不見得成本也高,得益於基於磷酸鐵鋰材料創新而來,刀片電池可以將每KWh的成本降低到600元以下,相比三元鋰電池千元以上/KWh的高成本可謂是極具性價比。漢EV電池包的帶電量接近79Kwh,節省的成本不是一星半點。假設未來高端純電動 汽車 都推出100度電的電池包,那麼刀片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的差價可以高達數萬元。
而且,得益於對電池結構設計的創新,刀片電池包內部的空間利用率比塊狀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提高了50%。這是其保證有足夠續航能力的重要原因。由於採用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漢EV的刀片電池還擁有循環充放電3000次、行駛120萬公里的長壽命優勢,有效化解了用戶對於電動車長期使用後續航里程衰減的焦慮。
可以說,刀片電池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行業對車用電池在高安全、長續航、長壽命等幾大要素方面不能兼顧的通病。在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出現之前,刀片電池是一個很好的折中解決辦法。
除了電池安全之外,比亞迪漢在車身安全方面並沒有鬆懈,其採用的LCB高安全性能車身以C-IASI優秀評級、C-NCAP五星評價為目標打造,熱成型鋼(抗拉強度1500兆帕)用量(100公斤),位居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是第二名的2.2倍。設計合理的載荷傳遞路徑,能夠充分保護乘員及電池包安全。
不僅電動化要安全,智能化也要很安全。「沒有安全保障的智能化,都是對消費者的極端不負責任。」趙長江在發布會上表示。
漢搭載了比亞迪首創的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套系統由前一後二 3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和 5 個攝像頭組成(前單目攝像頭、4 個環視攝像頭)。包含DiDAS和DiTrainer兩大部分:
漢EV搭載的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包含功能豐富的DiDAS駕駛輔助技術和DiTrainer教練模式,DiDAS擁有達到L2.5級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包括ACC-S&G停走型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ICC智能領航系統、ICA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TJA交通擁堵輔助系統、CSC彎道速度控制系統、FCW前向碰撞預警系統、AEB-CCR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VRU行人識別/保護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KS主動式車道保持系統、APA全場景自動泊車等功能。
DiTrainer教練模式可根據駕駛行為、路況、駕齡、天氣等因素評測,選擇性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它能夠學習駕駛員駕駛習慣,能夠對於駕駛員類型以及駕駛水平進行判斷,並通過通知提醒以及電腦對車輛干預等方式,優化駕駛輔助系統對於行駛時的幫助。
另外,高效凈化車內空間的超生化模式、「嬰兒級」塗裝清凈新工藝,為漢構築起全維安全防護體系,當之無愧為中國最安全的新能源轎車。
性能: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續航長達605公里
在動力性能與續航能力上,比亞迪漢更是底氣十足。
漢EV超長續航版豪華型和漢EV超長續航版尊貴型,NEDC綜合工況純電續駛里程為605公里。比亞迪漢EV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刷新了之前由全新唐DM創造的4.3秒紀錄,從而成為中國加速最快的量產新能源轎車,也因此躋身全球量產車百公里加速「3秒俱樂部」。
這些成績都要歸功於比亞迪自產的高性能電機、電控和電池系統。刀片電池可穩定輸出570伏電壓、800安培的大電流;前後雙電機搭載智能電四驅系統,總功率達到363kW,最大扭矩可達680N·m。據悉,漢EV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全球首次搭載了高性能集成碳化硅MOSFET電機控制模塊,將電控系統過流能力提升58%,讓電機功率和扭矩得到盡情釋放。
不僅要加速快,還要剎得住,停得穩。比亞迪漢EV搭載博世IPB集成制動控制系統,通過採集剎車踏板位移的信號,再結合各個感測器的參數,能夠瞬時計算出當前需要的制動力,並由電機推動液壓實施制動,可顯著縮短制動響應時間3-4倍。再加上布雷博定鉗和固特異高性能輪胎,比亞迪漢EV四驅高性能版的實測百公里制動距離只有32.8m,這是全球同級別新能源轎車百公里制動最短距離。
不僅如此,基於IPB系統的「CST舒適制動功能」也首次配備在比亞迪漢上,從而讓它在「剎得住」的同時兼顧了舒適性。
另外,比亞迪漢EV應用了新能源車最領先的車身動態穩定技術,配合由前賓士底盤專家精心調校的懸掛系統,能夠實現80公里/小時的中國中大型轎車麋鹿測試最佳成績,從而提升緊急避險安全系數。
針對高速、堵車、開空調等真實場景,漢通過全球新能源車最高的能量回收效率(漢搭載的博世IPB集成制動控制系統比普通制動系統多回收10%制動能量)、中國同級別量產車最低的風阻系數(0.233Cd)和節能環保的雙銀鍍膜擋風玻璃(太陽能阻隔率可達50%以上)等一系列節能降耗措施,創造出滿足消費者真實使用場景的長續航。
再加上搭載的刀片電池空間利用率比傳統電池包提升50%以上,電池容量達到了76.9 kWh,使漢EV超長續航版的NEDC綜合工況純電續駛里程可達605公里。
漢DM採用動力較前代強勁的DM-p技術,百公里加速4.7秒,NEDC綜合工況純電續駛里程81公里,綜合續駛里程超過800公里,同時提供提供純電、並聯、串聯、高速、能量回收五種動力模式選擇。
另外,在補電方面,比亞迪漢EV具備從30%充到80%只需25分鍾的快速充電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充電10分鍾、行駛135公里。
智能網聯:搭載華為HiCar及5G技術
對於新能源 汽車 的發展方向,比亞迪的判斷是:「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基於這個結論,比亞迪與華為展開深度合作。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親自現身發布會現場,與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同框,為新品打Call在發布會上,余承東不僅分享了比亞迪漢的智能體驗,還提到了比亞迪漢搭載了全球首個量產車上的5G通訊模組,為其通訊提供了強有力的硬體支持,5G賦能DiPilot打造「網聯版」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比亞迪介紹,DiPilot基於行業領先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融入比亞迪的演算法優勢,具有自學習、自進化特點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套被稱為DiPilot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將與全新開發的DiLink3.0軟硬體系統融合,形成新的人車交互方式,讓自動駕駛輔助不僅僅是「功能」,更是一種人性化的「陪伴」。
余承東還指出,比亞迪漢搭載的華為HiCar解決方案,能夠將百萬級的手機應用帶入智能 汽車 中,擁有比 CarPlay 更多的應用。
而且採用無感化的藍牙自連接模式,同時能夠通過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充分地使用車和手機上的硬體能力。
同時,比亞迪漢還搭載了華為新一代NFC的車鑰匙,不管手機有電沒電,有網、沒網,依然能夠通過貼近 汽車 後視鏡的方式解鎖車門,實現全場景的數字化進入。這一小細節,將能提高NFC車鑰匙的實際用車使用中體驗感,可以想像一下,當手機沒電或沒網時,還能順利打開車鎖,對於用戶來說,還是非常便利的,也是一項不錯的體驗。
據華為官網介紹,HiCar是華為提供的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解決方案,具備手機和 汽車 的分布式無感連接、手機和 汽車 資源虛擬化共享、應用和服務在多設備共享,用戶體驗的車內、車外無縫流轉等特點。去年9月,余承東曾透露,華為HiCar生態夥伴超過30家車廠,包括北汽、奇瑞、江淮等車企已經加入,合作車型超過120款。
漢還為車主提供了超級營地模式、快遞到家模式、千里眼模式等實用的黑 科技 應用,並且十分貼近大部分中國消費者的現實用車場景。其中超級營地模式可實現車輛對外放電,能夠在野營時安全使用各種電器;而快遞到家模式可在不方便接受快遞時,遠程式控制制車內後備箱安全收取快遞。
另外,漢還具備整車OTA遠程升級能力,通過OTA技術,用戶只需在自己的車機屏幕或是手機上操作就能實現相關系統的升級,不需要去4S店,省時省力。
比亞迪在前瞻智能 科技 方面儲備非常豐富,作為比亞迪王朝系列最新、最高端的旗艦轎車,漢將會解鎖比亞迪「智能駕駛 科技 樹」上的更多新功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
定義新能源時代的中式豪華
漢沒有跟隨歐美豪華車潮流,遵從中國人審美感受,將中國文化傳承至整車設計中,以豪華為骨、傳統為韻,開辟出和而不同的中式豪華之道,為新能源時代的中系豪華車作出了定義。
外觀設計方面,漢以Dragon Face為語言,將中國文化中的古老圖騰熔鑄於前衛動感的造型之中。並且漢還提供玄空黑、赤帝紅、時光灰、雪域白四種不同顏色選擇。
內飾方面漢則開發出玄武黑、朱雀紅、麒麟棕、日蝕藍、蒼穹灰五種色彩,為消費者提供了「玄武黑+朱雀紅」、「玄武黑+麒麟棕」、「日蝕藍+蒼穹灰」三種氛圍配色選擇。其中,朱雀紅代表了尊貴、熱情,也寓意著平安、吉祥,彰顯中式豪華專屬尊貴感。
漢座椅的Nappa真皮原材料精選自巴西進口A級黃牛皮,經20多道工藝加工而成,透氣性好、紋理細膩、觸感柔軟,雙向龍鱗衍縫線融入中國美學,帶來尊貴高端的觀感。車內天然真木內飾經12道工序打磨而成,強度和抗震性能優異,獨特紋理和高級灰質感營造出和諧自然的感受。
DiLink 3.0智能網聯系統通過智能語音升級和DiUI個性化升級,配合15.6英寸超高清8核自適應旋轉PAD,帶來豪華智能的S級旗艦享受。全新UI以「行雲流水」為理念,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玉佩等元素。漢所展露的明確的中系豪華車風格,透露出令人自豪的中國文化自信。
NVH性能是影響 汽車 豪華品質的三大挑戰,從超低風阻、靜音輪胎帶來的極低風噪、胎噪,到抑制電機嘯叫的電動車NVH獨有解決方案,再到利用大量模擬分析和材料提高聲學和密封性能,漢創造了圖書館級的NVH靜謐空間。
在剎車體驗上,漢搭載博世CST舒適停車控制系統,在確保制動安全的同時,有效避免點頭頓挫等不適感,為駕乘人員提供更為平順、舒適的剎車感受。
目前比亞迪官方購車政策還是非常給力的,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購車即可享受「2+2無憂計劃」和「5+5尊享服務」;包含置換補貼、免費充電樁、4S店免費充電等福利,提供首任車主的3年或6次免費保養和三電終身質保服務,可謂相當厚道。
漢旗艦級的產品實力、令人驚喜的市場售價,充分滿足了中國高端新能源車消費者的高標准、嚴要求及國貨情結,將對整個行業和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改寫新能源 汽車 市場格局,加速新能源車替換燃油車的步伐。
目前據比亞迪官方的消息,漢已收到超過 2 萬份訂單。難怪比亞迪在發布會上信心十足地宣戰:「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該輪到自主車出牌了!」比亞迪是全球唯一一個全面掌握了電動車技術的車企,有自己的電池、電控技術,能設計能生產,已經成為撼動特斯拉的對手。希望這款首個搭載刀片電池的電動 汽車 ,能夠延續上市前的勢頭,帶領比亞迪重回頂部。
附:比亞迪漢的12個全球之最和9個中國之最
12個全球之最:
1.全球首款搭載高性能高集成碳化硅MOSFET電機控制模塊的轎車(EV)
2.全球首款搭載5G極速車載服務的量產車(EV)
3.全球能量回收效率最高的新能源車
4.全球車機系統匹配應用最多的車型
5.全球首款採用巴斯夫定製玄空黑的車型
6.全球首款搭載DiTrainer教練模式的車型
7.全球首款搭載HUAWEI HiCar的新能源車:
8.全球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轎車(EV)
9.全球設計壽命最長的新能源純電車(EV)
10.全球穩定性最好的新能源車(EV)
11.全球最安全電池安全保護系統——動力電池「七維四層」高溫穩定安全矩陣
12.全球同級別百公里制動距離最短(32.8m)的新能源轎車(EV)
9個中國之最:
1.中國充電最快的新能源車:充電10分鍾,行駛135km(EV)
2.中國屏佔比最高,解析度最高的量產新能源車
3.中國首款搭載博世IPB集成制動控制系統的新能源轎車
4.中國1500HS熱成型鋼使用量最高的量產車(100kg)
5.中國最安全的新能源轎車(電池安全、主被動安全防護、安全配置、內飾用材)
6.中國麋鹿測試成績最佳的中大型轎車(80km/h)(EV)
7.中國加速最快的量產新能源轎車,漢EV百公里加速3.9s
8.中國加速最快的插電混動轎車,漢DM百公里加速4.7s
9.中國同級別風阻系數最低的量產車型,漢EV風阻系數低至0.233Cd
『貳』 比亞迪王朝系列順序是什麼
比亞迪王朝系列順序是什麼?比亞迪 王朝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系列順序是什麼? 目前比亞迪王朝有5個系列,分別是秦、漢、唐、宋、元,共15個車系,覆蓋轎車、SUV和MPV三種車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比亞迪王朝系列中又分為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兩個領域,可謂多點開花,搶占細分市場。更多相關資料如下:1.比亞迪漢EV版:比亞迪漢EV版的車頭造型沿用了大多數新能源產品都使用的封閉式進氣口設計,中央安放的鍍條將兩邊燈組連接起來,形成的貫穿樣式十分氣派,並在鍍條中雕刻了漢字標識,使其前臉整體模樣的設計感尤為突出。修長的燈組下面安裝了三段式進氣裝置和新型前唇,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進攻性,同時也十分美觀。隱藏式的車門把手成為了側面的點睛之筆,科技感得到了提升。它採用的是貫穿式尾燈的設計,內部還用LED光源進行點綴,夜間有著更為顯眼的視覺效果。2.比亞迪DM版:比亞迪DM版繼承了家族化DragonFace製作主題所具備的大嘴式中網,並添加多根橫版鍍鉻條修飾車頭,使其前臉表現出更加精緻的視覺感受。兩邊燈組安設了矩陣式外形,充滿銳利感,再配上下方新增的通氣口,凸顯出了一定的運動主題。 @2019
『叄』 比亞迪是國產車嗎
比亞迪是國產車。
比亞迪是一家中國汽車品牌,創立於1995年,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主要生產商務轎車和家用轎車和電池。由20多人的規模起步。
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比亞迪汽車遵循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憑借固體電池製造技術,比亞迪於2003年開始投資汽車行業。
比亞迪在電池和新能源汽車方面有很深的造詣,產品遠銷世界各國。比亞迪與世界著名的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相比,雖然略遜一等,但憑借過硬的質量和低廉的價格,仍然很受歡迎。
除了電動汽車,比亞迪還擁有電動公交車,卡車和叉車,並在中國,美國,巴西,法國和匈牙利建立了電動商用車工廠。
2003年,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現「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正式進入汽車製造與銷售領域。
2008年10月6日,比亞迪以近2億元收購了半導體製造企業寧波中緯,整合了電動汽車上游產業鏈,加速了比亞迪電動車商業化步伐。2009年7月25日,比業迪以6000萬元的價格,收購總部位於長沙的美的一湘客車,獲得客車生產准生證。
『肆』 一步一步沖向新能源車市「頂峰」,比亞迪的護城河是什麼
主要包括:比亞迪的超級混動系統、三電系統、晶元製造能力,比亞迪的創作理念越來越清晰了。
『伍』 比亞迪是啥
比亞迪是中國非常出名的汽車品牌,成立於1995年,主要生產商務車和家用車及電池,其生產的純電動力唐、宋、元、秦系列等現在賣的都非常好,好像中國自主品牌的第一輛純電動車就是比亞迪生產的!
『陸』 為什麼在國內賣得很好的比亞迪到了國外卻默默無聞
因為大家都知道比亞迪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那麼它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也是達到了整個行業的領先水平,也是贏得了世界人的肯定,那麼作為一家新能源的車企的話,他除了有一些成熟的電池電控技術之外,它的電動四驅系統在行業內也是屬於領先的一個地步,他所擁有的電動四驅系統的響應速度只有傳統機械四驅的1/10,也使得比亞迪旗下的比亞迪唐創下了4.5s百公里加速的好成績。
那麼作為一款國產車的品牌,比亞迪不僅僅在技術上得到了世界先進級的水平,也將中國製造帶到了很多地方,而現在的吉利、奇瑞、長安等一些汽車也是在不斷的發展,他們也是大國產車的希望
『柒』 比亞迪將新能源車改名為王朝汽車,這名字是不是太張揚了
比亞迪終於要改名了!
比亞迪汽車的名字一直被廣為詬病,很多人都說比亞迪只要改名一定買,現在你們的機會來了。
領會錯了,王朝車型是比亞迪新能源車型的總的代號,其車型包括秦,宋,唐,漢,元。每款車都有純電,燃油,插混3種車型,還有個E網車型,基本都是以前燃油車型改款電動車,像E1就是F0電動版,E5是速銳電動版,E6是F6電動版,比亞迪的思路王朝車型里秦代表低端車型,宋是中低端車型,唐漢是高端車型,
此次比亞迪將高端新能源產品獨立成為新的品牌,明顯是表明了向高端進軍的決心,類似於長城推出魏派品牌,吉利推出領克品牌,這也意味著比亞迪新的王朝即將開啟,對於比亞迪的全新子品牌,你期待嗎?
『捌』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是哪裡生產的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是中國生產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有:唐DM,元EV,秦DM,宋DM,宋EV,秦EV,E5,E6,秦Pro DM,秦Pro EV等。
比亞迪是中國的企業,比亞迪是一個國內的汽車製造廠商,比亞迪在製造汽車之前是製造充電電池的,比亞迪在製造汽車之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製造廠商了。比亞迪旗下也有很多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
比亞迪旗下的suv更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比亞迪旗下的suv有s2,元,宋,宋pro,宋pro新能源,唐,唐新能源,宋新能源,s6,s7等。
宋新能源是一款插電混動緊湊型suv,這款車的軸距為2660毫米,長寬高分別是4600毫米,1870毫米,1700毫米。
宋新能源全系都使用了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擁有154馬力和240牛米的最大扭矩,這款發動機的最大扭矩轉速為1750到3500轉每分鍾,最大功率轉速為5200轉每分鍾。
這款發動機搭載了缸內直噴技術,並且使用了鋁合金缸蓋缸體。
這是一款雙電機車型,這款車的前軸和後軸都是有電動機的。
宋新能源的前電動機最大功率為110kw,最大扭矩為250牛米,後軸的電動機最大功率為110kw,最大扭矩為250牛米。
這款車使用了6速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箱的換擋速度快,傳動效率高。
(圖/文/攝: 問答叫獸) Model Y Model 3 Model X AION V 理想ONE 小鵬汽車P7 @2019
『玖』 王傳福的情懷依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前景卻令人堪憂
引言:王傳福很有情懷不假,但卻不懂愛,更不懂消費者。長江後浪推前浪,新一輪的智能電動車大潮中,王傳福和比亞迪會被後浪們反超、甚至拍打在沙灘上嗎?
5月19日,註定將被載入新能源 汽車 史冊。
中國新能源 汽車 龍頭企業比亞迪,迎來第100萬輛新能源 汽車 整車下線,成為繼特斯拉之後又一個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破百萬的車企。
比亞迪官方喜報中如此表述,首個進入新能源 汽車 「百萬輛俱樂部」的中國品牌。
可喜可賀!
特斯拉再厲害,那也是源自大洋彼岸的「舶來品」,BYD雖說晚了一年,但怎麼著也是中國第一。
成績擺在面前,比亞迪在新能源車領域的龍頭型行業地位,毋庸置疑。
但身為一個曾經的比亞迪人,以及現如今的新生代獨立行業觀察者,筆者看到這則重磅行業喜訊的時候,除了道賀與欣喜之外,更多的其實是一種莫名的惆悵。
「比亞迪肩負著中國新能源 汽車 品牌向上發展的責任使命。從0到100萬輛,是比亞迪引領全球 汽車 行業變革,交出的一份答卷;
也是中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傳統車大國邁向新能源 汽車 強國的波瀾歷程。」
台上的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一如既往地表達感慨和傳遞情懷。
台下的觀眾和媒體,除了及時拿出手機拍照記錄外,究竟有多少人對「老王」的演講產生共情,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要知道,2003年通過收購西安秦川 汽車 製造廠闖入 汽車 製造行業、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 汽車 —F3DM以來,過去這十多年的時間里,比亞迪一直試圖苦口婆心地教育大眾,新能源車才是未來。
王傳福基本上每逢大事,都會來一場洋溢著家國情懷的宏大演講。
主旨思想也很簡單,比亞迪干新能源 汽車 ,絕非只是捕捉風口和鑽空子,是為了國家和人類的未來!
你很難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比亞迪在很多重要活動前給大夥兒放的宣傳視頻,都還是一模一樣。
時間在變,王傳福和比亞迪還是一如既往地大談情懷。
現實在於,情懷偶爾談個一次兩次倒也還行,年復一年談多了只剩「幾毛錢一斤」。
比亞迪自己也說,100萬輛是個重要 歷史 節點,也是一個新的起點。
據樂逗 汽車 觀察,群雄崛起的時代,比亞迪的「王朝」根基已經被動搖,引領者地位受到空前挑戰,前景難言樂觀。
為什麼這么講呢,我們不妨從人才、技術、產品、營銷等幾大關鍵要素加以看待。
人才方面,眾所周知比亞迪一直以「工程師文化」著稱,創始人王傳福也是工程師技術派出身。
按理說,比亞迪對人才方面是較為重視的。
前些年當許多同行友商研發人員規模,普遍還僅為幾千人的時候,比亞迪就號稱擁有上萬人規模的工程師隊伍。
但與龐大的數字相對應,比亞迪的薪資待遇在業內卻並不咋地。
這就造成了一個不好的現象,比亞迪往往「留不住人」 。
不僅很多大學應屆生在比亞迪工作一段時期後離職率較高,那些有想法能力也相對突出的人才,更是大多容易選擇「跳槽」。
比亞迪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搞的比較早,過去這些年,太多比亞迪的人才和高管「外流」,被吉利、上汽,以及許多新造車勢力「挖走」。
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在包括薪酬在內的諸多方面提供的待遇,很難讓人拒絕。
王傳福可以始終談夢想和情懷,那些研發人員和工程師,說到底大家也都是「打工人」,人家開的條件好的不要太多,誰願意繼續待在比亞迪?!
技術方面,過去較長一段時期,新能源 汽車 技術的確是比亞迪的一大核心優勢。
畢竟搞得早,自1994年成立比亞迪就是靠電池起家,2003年闖入造車行當後不久,就瞄準了新能源的方向搶占研發布局。
這也是為什麼比亞迪在品牌、設計、營銷等多方面,皆不如人的背景下,能夠搶先抓住新能源的 歷史 機遇、並占據C位的關鍵原因。
前些年,當消費者在談到新能源電動車哪家最靠譜,比亞迪當仁不讓。
比如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大家普遍比較認同比亞迪,別的牌子車造的再好看營銷做得再好,總感覺不安心不靠譜。
但是,近年來隨著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快速發展,各種新勢力、傳統車企集中猛發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大家在核心「三電」等領域,基本上差距越來越小,比亞迪固然很強,但上汽、廣汽、蔚來等,也都不差。
甚至一些新勢力在自動駕駛、車載智能網聯體驗上,比BYD更優!
就連比亞迪最引以為傲的鐵電池、刀片電池等技術,慢慢被大家迎頭趕上,大家都很好了。
產品方面,這方面無疑是比亞迪的一大短板,近幾年才有了一些好的變化,但依舊是短板。
什麼意思呢?
過去比亞迪的新能源車產品,在三電技術方面的確很超前很NB,但造型設計太山寨太low,外在顏值完全跟不上內在實力。
第一代的秦,唐,哪怕是後面的第一代宋,產品「賣相」真的叫人提不起興致。
只是那個時候國內新能源車市還不夠繁榮,同價位消費者可選的品牌的車型,著實太少。考慮到技術的可靠性啥的,能就將就講究一下了,因為沒有太多更好的選擇。
現在呢,雖說自打2017年挖來了前奧迪設計總監艾格,從全新一代唐開始比亞迪的產品設計和賣相,終於有了質的飛躍。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龍臉家族化造型日漸有些審美疲勞,加之其它自主及合資廠商在設計上,也都普遍有了很大的進化,比亞迪的產品賣相只能算是主流水平。
尤其內飾設計及色澤搭配上,比亞迪的產品給人的直觀印象,還是「挺土「。
包括最新的王朝旗艦——漢,外觀還行,坐到車內你會感嘆,簡直不像是這個時代應有的高端智能電動車的樣子!太傳統,太矯揉造作,挺老氣。
事實上,筆者身邊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之前買車還咨詢過我,看了特斯拉Model 3以及燃油車寶馬X3,問我有沒有別的可推薦,我說可以再看看比亞迪漢、小鵬P7。
小鵬P7還好,比亞迪漢人家直接回了一句,「這內飾跟特斯拉Model 3一比,完全沒有想要買的慾望好吧!」
營銷方面,和產品造型設計類似,營銷同樣是比亞迪一直以來的一大短板,而且是超級短板。
王傳福畢竟搞技術出身,過去比亞迪很不屑於搞營銷,覺得「技術為王」,以為老資苦研技術走遍天下都不怕。
所以即便是2010年股神巴菲特、蓋茨、芒格等大神,一起造訪了比亞迪並給比亞迪的電動車站台,比亞迪依舊沒有去製造出個鋪天蓋地刷屏的「大新聞」。
甚至據說當年比亞迪方面,還有意拒絕媒體前往報道。
這些年比亞迪在營銷方面有了一些轉變,在CCTV、 汽車 之家等頭部平台,各種大手筆的砸錢投廣告不老少。
不過比亞迪的營銷公關口線,長期由王傳福的貼身跟班李雲飛把持,營銷領域缺乏創新,投入不菲效果一般。
一句話,無論是在人才、技術、產品,還是營銷等方面,同許多同行尤其新勢力相比,比亞迪過去的既有優勢在加速喪失,而既有劣勢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
未來的市場競爭力,恐將只會越來越弱。
從2008年到2021年,13年,100萬輛。雖說跨度有些長,但成績依舊可喜。
但我們也必須清醒的意識到,比亞迪過去之所以能夠取得快速發展、並成為國內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的引領者,更多的是因為其賭對了新能源的趨勢,佔有絕對的先發優勢。
尤其在咱們中國這樣一個,政府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可以非常之大的國家,比亞迪那些年的巨大成功,某種意義上是站對了邊、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
比亞迪堪稱前些年我國新能源 汽車 補貼,以及一攬子配套利好政策的最大獲利者。
但當新能源 汽車 的補貼褪去,特斯拉國產不斷提速,以及蔚來、小鵬、理想、智己、嵐圖等等越來越多的造車新勢力/新實力加入戰局,比亞迪一枝獨秀的局面早已發生根本性變化。
譬如,與比亞迪同一年造車的特斯拉去年便已經實現了100萬輛整車的下線,如今已經超過150萬輛,而且全球市場的勢頭還更猛(中國市場近期以來由於受到維權及「正直」等方面的原因,面臨較大一輪危機)。
再比如,無論是特斯拉的100萬輛、150萬輛,還是蔚來的的10萬輛、小鵬的4萬輛等,含金量也比BYD高太多。
比亞迪搞了那麼多年,乘用車、商用車、叉車、各種工程用車一大堆,車型產品更是兩只手都數不過來,同時還發力BC兩端市場,平均車型售價也相對偏低!
眾多因素疊加在一起,多維度來分析判斷,比亞迪今後在新能源車市的龍頭地位將受到巨大挑戰,前景難言樂觀。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辛辛苦苦培育市場十多年,到頭來給同行做了嫁衣,也是大概率事件。
說到底,王傳福很有情懷,但不懂愛,更不懂今天的消費者。
試問,當下及未來,當你在選擇新能源電動車的時候,同等價位可選的品牌和車型不再單調,而是日益豐富到令人眼花繚亂,你還會選擇BYD嗎?!
這對王傳福和比亞迪,無疑是個靈魂拷問。
比亞迪,BYD,總歸還是土和low了一些,沒有逼格和面子 。
至於新高端品牌,何時發布,新車型如何與比亞迪做好區分,還是個謎。
常言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灘上。
60後的王傳福,相較於70後、80後的李斌李想們,顯然是十足的前浪;
27歲的比亞迪,相較於不過6、7歲的理想蔚來們,同樣堪稱前浪的前浪。
在新一輪的智能電動車大潮中,王傳福和比亞迪會被後浪們反超、甚至拍打在沙灘上嗎?
『拾』 最新比亞迪電動汽車最早那一年生產出純電動汽車上市的純電動汽車寶馬一汽豐田
比亞迪汽車2003年成立,2006年,世界上第一台純電動汽車
比亞迪汽車2003年成立,2006年,世界上第一台純電動汽車比亞迪F3E誕生,比特斯拉還早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