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電動汽車易暈車嗎

電動汽車易暈車嗎

發布時間: 2022-10-08 06:26:53

① 為什麼純電動車會暈車

騎 純電動 車暈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駕駛習慣和 電動車 的性能。

電動汽車在汽車市場應該算是初級階段,很多車主還在開燃油車。如果直接更換純電動車,車主無法完全適應,電動車加速性能更快,剎車系統更靈敏。電動車的駕駛感和乘坐感都比較突兀,所以坐電動車會讓人暈車。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電動車與生俱來的特性。現在大部分公交車都已經升級為電動車了。乘坐公交車時,公交車突然加速,動力輸出會非常明顯。只要電機傳遞信號,汽車就能以最大扭矩輸出,爆發力突然顯得突兀。如果這種狀態持續時間長了,很容易讓人暈車。

電動車起步快,瞬間提速會讓人頭暈。另外,車內空空氣不流通,狹小空的房間容易讓人頭暈。暈車和個人體質有關。當人體的平衡器官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時,人體的平衡系統和視覺系統就會做出反應,受到刺激後如果不能適應就會產生眩暈感。

② 在乘坐電動汽車時,會感到暈車,這是為什麼

③ 為什麼電動汽車偶爾會讓人暈車

訂閱
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行下,各大城市裡的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等大部分運營車輛都升級成了純電動車型。眾所周知,純電動車沒有傳統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相比於使用年限普遍較長的燃油客車和計程車來說,純電動車更加安靜、舒適、平順。

但為什麼有越來越多人表示乘坐電動車會暈車,甚至原本坐燃油車都不暈車的人,到了電動車上反而暈車呢?

「暈車」的成因

暈車和暈船、暈機一樣,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在醫學上被統稱為「暈動症」,主要原因就是人體的不同感受系統對於運動的信息不一致所導致。人體的平衡感受器官主要是內耳的前庭,可以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除此之外還有視覺、觸覺、嗅覺等輔助感受。

在一般汽車上,當汽車有顛簸、加速、減速等運動趨勢時,內耳的前庭器官就會受到刺激產生生物電,而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有一個限度(這個限度我們稱之為致暈閾值),致暈閾值弱的人就很容易產生暈車現象。

傳統的燃油車在國內已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和普及,絕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燃油車的行駛特性,但電動車可就不一樣了。

電動車的特性讓你更容易暈車

1、電動車響應快

電動車普遍沒有配備傳統的變速箱,並且電機本身的轉速提升快,最大扭矩的輸出范圍廣,就算是一些實際動力並不強的微型電動車,它們在低速階段的瞬間提速能力和響應速度也是要比同級別的燃油車更快的,因此每次加速時留給人體的反應時間就比燃油車要更少。

作為乘客,你也無法通過司機的換擋動作或換擋聲音來提前了解司機下一步的動作,自然在大腦里也就沒辦法為接下來的加速做好准備。

2、電動車振動小

沒有了發動機,按道理來說電動車坐起來應該更舒服才對,但實際上發動機的加速時的雜訊和震動頻率的改變對大腦獲取信息是很有幫助的。例如燃油公交車提速時,首先發動機的噪音會增大,然後車內的振動幅度會逐漸減小,最後在車輛真正加速前,你就早已經做好了預判。而電動車沒有了發動機的振動,就少了一項能用來判斷運動趨勢的感覺。

3、電動機的「噪音」

傳統燃油發動機在運轉時發出的基本都是頻率在200Hz以內的低頻噪音,人對低頻噪音並沒有那麼敏感,但電動機運轉時發出的卻是更容易讓人不舒服的高頻雜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暈車的可能性。

4、減速不線性

電動車除了傳統的機械式剎車之外,普遍還帶有動能回收功能,而想要將這兩者線性的結合在一起需要車企有非常強的調校功底,但目前大多數的電動車還是比較難做到。

對於營運車輛來說,為了獲得更長的續航里程,司機基本都會將電動車的動能回收系統設置為最強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只要稍稍松開電門,車輛便會產生較強的拖拽感,對於一些低端的電動車或電動公交來說很難做到勻速行駛。

如果司機沒有練就一隻「黃金右腳」,車上的乘客就會非常難受,一下加速一下又減速,停車時還要承受較大的慣性,不暈車就怪了。

5、車內空氣差

在寒冷地區的朋友可能體會比較深,由於電動車在寒冷天氣開暖風會讓續航里程驟減,可能影響運營,所以有些司機寧願忍著,並且也不敢開窗透氣,因此車內的空氣不流通,這點對於乘坐多人的公交車來說更加明顯。

總結

總的來說,電動車就是能用來判斷運動趨勢的感受變少了,再加上高頻噪音等原本就讓人不舒服的情況共同導致了暈車現象的發生。但這種情況該如何解決呢?對於原本開了幾十年車的老司機來說,想要徹底改變其原本駕駛燃油車的習慣恐怕是難上加難了,作為乘客的你,也只能與司機溝通,讓其盡量平穩駕駛並且保持空氣流通了。

作者 | 邱健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電車資源所有,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電車資源)及作者。

④ 為什麼感覺自己坐新能源汽車更容易暈車呢這正常嗎

駕駛純電動汽車有原因:駕駛習慣和電動汽車的性能。純電動汽車還處於起步階段,許多司機仍在駕駛燃油汽車。如果直接更換純電動汽車,車主無法完全適應電動汽車,加速性能更快,制動系統更靈敏。電動汽車的駕駛感覺和乘坐感覺都比較突然,電動汽車的乘坐會讓人暈車。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電動汽車的固有特性。如今,大多數公交車已升級為電動汽車。乘坐公交車時,公交車突然加速,功率輸出非常明顯。

大多數電動汽車沒有變速箱,它們使用單減速器,加速、減速、不換腳,「啪」一聲踩下腳踏開關,「嗚」一聲踩下,中間也不停車,就這樣走了。這有點像一個封閉的過山車,「哇」在過山車上,是不是也有人嘔吐了?會有頭暈的感覺。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⑤ 現在有很多新能源汽車,為何坐新能源汽車容易暈車

發動機不同,柴油引擎的動力增加是緩慢線性的,在起步時車輛伴隨著地板座椅拉手的抖動感開始了緩緩加速;而電引擎的動力增加是瞬間的,柴油機有500牛米的扭矩假設在轉速2500轉電動車啟動快,經常急起急停,有些司機又開的快,所以很容易暈車。坐車的時候,可以囑咐司機開慢一點。

電動車暈車的源頭,是逃不開責任的。無論是大巴還是乘用車,電動車設計無先例可循,只能是盡可能的以高性能豪華車為對標依據,所以就會有懸架偏軟、加油收油響應敏捷等特點。分5次加速到100公里(更符合日常駕駛的實際情況),那麼電動車用20秒,汽油車至少40秒以上。實際加速能力和加速感受電動車比汽油車快一倍都不止,快的車容易暈車,很正常。

⑥ 坐電動汽車會不會暈車呢

我長期開三款新能源 汽車 。

分別是比亞迪漢dm,小鵬p7,歐拉黑貓



一,我為什麼會有多款電動 汽車 ?簡單介紹一下,怕我說的你們不信。

我以前的車是寶馬5系,後來換的捷豹xf開了大概4年(目前還留著吃灰),然後買的小鵬p7,在買P7之前小姨子買車選了歐拉黑貓,但由於車位充電問題一直放在我家,我老婆先開著,目前三個月。也正是體驗了一段時間,才堅定了我購買新能源的信心。春節前,買了兩個p7一銀一白,白的二哥開,銀的我開,弟弟買了比亞迪漢dm,他更喜歡大空間。因此這幾台車我都開的比較多。兄弟們一起做生意,賺錢買車,不是本文涉及重點再次忽略。

二、電動 汽車 會暈車嗎?



電動 汽車 和普通人用 汽車 相比,發生暈車的比例會更高!

1, 部分電動 汽車 默認的能量回收比較高。也就是當松油門的時候。會有一定的頓挫感 。我開歐拉黑貓去父母家,全程不到20公里,那時候剛提車,時間不長,設置里邊有一個能量回收「高」。我就點開了,開到父母家,開了不到一半兒,家裡三歲的寶寶直接在車上就吐了。

我家寶寶平時並不暈車,回家之後想了一下,會不會與電動 汽車 有關?於是上網搜索了一下,果然!打開能量回收為高的時候,車輛在松開幽門,有明顯類似於踩剎車的感覺。造成了車上乘客容易產生暈車。

後來我把車上的能量回收設為低,寶寶沒有再發生在車上嘔吐的現象。

2,不同品牌的新能源 汽車 ,能量回收產生的頓挫感是不同的。

將能量回收設為低: 相對來說,小鵬P7松開油門的感覺更像是燃油 汽車 。比亞迪漢dm,由於買的是新車,新車在磨合期不建議使用純電模式,因為首保要保養發動機。因此頓挫的體驗感和燃油車沒有區別。

如果擔心電動 汽車 暈車,一定要帶上家人坐在後排試駕體驗。 不同品牌的 汽車 調教完全不同。歐拉是要差一些的,也許和價位有關。

3,有些電動 汽車 ,有單踏板模式,單踏板模式容易產生乘客暈車。 特斯拉和小鵬都有單踏板模式,像蔚來理想可能也有沒有了解過。單踏板模式的設計理念,就是為了降低踩剎車的頻率。因此在慢慢松油門的時候,有類似剎車的感覺。尤其是新手開單踏板模式,很容易產生強烈的頓挫,造成乘客的暈車。

4, 電動 汽車 加速快,新上手喜歡飆車。 車上的人肯定容易暈車。很多電動 汽車 的百公里加速都在3,4秒,上手後喜歡飆車。當然我也是。由於加速度快,後白乘客容易產生暈車。

總結一下:擔心電動車暈車的朋友,選購之前一定帶上家人去試駕。不同品牌的電動 汽車 ,能量回收的調教不同。電動 汽車 的能量回收是不能關的,只能設為低,因此各個廠家之間的調教有不同。開車的時候,關閉單踏板模式,車上有乘客,盡量減少激烈駕駛,讓他們知道足夠快就行,不用讓他們一直都快 [呲牙]

目前小鵬P7已經開了將近4000公里,燃油車徹底被打入冷宮吃灰。選擇新能源 汽車 沒錯的!比亞迪dmi,肯定沒問題!

⑦ 電動汽車為啥容易暈車呢什麼原因

由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進入了各行各業。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純電動公交車。有時我的一些朋友在乘坐純電動公交車時暈車,就像他們在其他電動汽車上一樣。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燃油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行駛特性不同,下面為大家說說具體原因。

所有純電動汽車都容易暈車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只要我們熟悉電動汽車的動態特性,合理駕駛,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我們就可以提高用車體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為什麼電動汽車偶爾會讓人暈車

電動車的特性讓你更容易暈車:1、電動車響應快電動車普遍沒有配備傳統的變速箱,並且電機本身的轉速提升快,最大扭矩的輸出范圍廣,就算是一些實際動力並不強的微型電動車,它們在低速階段的瞬間提速能力和響應速度也是要比同級別的燃油車更快的,因此每次加速時留給人體的反應時間就比燃油車要更少。作為乘客,你也無法通過司機的換擋動作或換擋聲音來提前了解司機下一步的動作,自然在大腦里也就沒辦法為接下來的加速做好准備。2、電動車振動小沒有了發動機,按道理來說電動車坐起來應該更舒服才對,但實際上發動機的加速時的雜訊和震動頻率的改變對大腦獲取信息是很有幫助的。例如燃油公交車提速時,首先發動機的噪音會增大,然後車內的振動幅度會逐漸減小,最後在車輛真正加速前,你就早已經做好了預判。而電動車沒有了發動機的振動,就少了一項能用來判斷運動趨勢的感覺。3、電動機的「噪音」傳統燃油發動機在運轉時發出的基本都是頻率在200Hz以內的低頻噪音,人對低頻噪音並沒有那麼敏感,但電動機運轉時發出的卻是更容易讓人不舒服的高頻雜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暈車的可能性。4、減速不線性電動車除了傳統的機械式剎車之外,普遍還帶有動能回收功能,而想要將這兩者線性的結合在一起需要車企有非常強的調校功底,但目前大多數的電動車還是比較難做到。對於營運車輛來說,為了獲得更長的續航里程,司機基本都會將電動車的動能回收系統設置為最強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只要稍稍松開電門,車輛便會產生較強的拖拽感,對於一些低端的電動車或電動公交來說很難做到勻速行駛。如果司機沒有練就一隻「黃金右腳」,車上的乘客就會非常難受,一下加速一下又減速,停車時還要承受較大的慣性,不暈車就怪了。5、車內空氣差在寒冷地區的朋友可能體會比較深,由於電動車在寒冷天氣開暖風會讓續航里程驟減,可能影響運營,所以有些司機寧願忍著,並且也不敢開窗透氣,因此車內的空氣不流通,這點對於乘坐多人的公交車來說更加明顯。

⑨ 電動車比燃油車更容易暈車

隨著六國道的實施,新能源汽車也在不斷發展,城市中的 純電動 公交車也越來越多。很多人說,坐 電動車 什麼都不會發生,但是坐電動車會覺得頭暈,甚至肚子不舒服。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並不是這款車有什麼問題,而是很多騎純電動車的人都會有類似的眩暈感。因為純電動汽車是由電機驅動的,電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啟動扭矩很大,不像燃油車,發動機扭矩逐漸上升,然後扭矩繼續上升,車輛繼續加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線性加速,至少需要幾千轉才能得到最大扭矩,不容易暈車。純電動車根本不用等速度上來,直接加速非常快。如果進了一輛電機扭矩大的純電動車,司機起步時只需要把油門踩深一點,估計你的肚子早就翻了個底朝天。

當然,這也和人的體質有關。很多人會有暈車的症狀,而暈車的主要原因是人體的平衡器官過於敏感,導致電動車啟動時體內平衡系統失衡,人的平衡功能主要依靠內耳的前庭器官,藉助觸覺、視覺和肌肉關節,產生復雜的條件反射共同維持。我們都知道純電動車再次啟動是沒有聲音的。騎行時,由於前庭器官受到震動、顛簸、加速等外力刺激,但人體某些觸覺器官沒有得到相關反饋,這兩種信號就會發生沖突,進而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使人感到頭暈、不舒服。

然而,純電動汽車的突然剎車並不像燃油車那樣線性。電動車不僅依靠剎車片,還有動能回收系統,即行駛停止時,汽車車輪帶動咔噠聲,變成「發電機」給電池充電,進而實現能量回收,大大增加續航能力。所以很多公交司機開車方式簡單粗暴,用大腳剎車時也不會過多考慮乘客的感受,這樣一來,人體的平衡系統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更容易產生暈車的感覺。

這里需要糾正的一點是,純電動車暈車與電池輻射無關。其中,能造成身體傷害甚至死亡的輻射稱為電離輻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基本看不見,而另一種則是存在於每家每戶的電磁輻射。以相關數據為例,比亞迪e6的平均電磁輻射值為2.95μT,而我們用手機播放視頻時的電磁輻射高達19.00 μ t,可以想像純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比手機小幾倍,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威脅。

⑩ 科學解釋:乘坐電動公共汽車·為何容易暈車

內容概述:電機動力曲線和暈車的關系,NVH與氣味帶來的「暗示」。

乘坐電動汽車為什麼容易暈車,尤其是公共汽車會感覺特別明顯?類似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記得第一次乘坐和駕駛電動汽車也有暈車的感覺。但是在沒有找到原因之前,曾經想過這不是「輻射」的影響。

然而電池組直流供電,IGBT交直流逆變的程度並不至於產生這種程度的電離輻射;而且實測過的數據也表明沒有任何影響,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哈爾濱到海倫客車價格表 發布:2025-04-27 03:04:37 瀏覽:283
桑塔納2000越野視頻 發布:2025-04-27 02:58:47 瀏覽:986
亞歐房車自駕游 發布:2025-04-27 02:53:15 瀏覽:123
奧鈴皮卡雨刷尺寸 發布:2025-04-27 02:37:48 瀏覽:576
大皮卡車上高速要注意那些 發布:2025-04-27 02:33:05 瀏覽:830
柬埔寨旅遊3月份天氣 發布:2025-04-27 01:59:55 瀏覽:261
門在後面的房車 發布:2025-04-27 01:52:33 瀏覽:107
房車一般的多錢 發布:2025-04-27 01:42:33 瀏覽:597
皮卡車蓄電池用12 發布:2025-04-27 01:41:43 瀏覽:457
b型自動擋房車能否進藏 發布:2025-04-27 01:41:39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