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驅動專利
① 純電動汽車新驅動系統專利
專利號多少?
建議製作樣品,找電動汽車製造商推廣,
例如:比亞迪。
② 豐田純電動SUV車型BZ3專利圖曝光 2025年前推出10款電動車
豐田將在2021年推出一款純電動SUV車型,該車型被命名為BZ3,標志著五輛電動車產品線的開啟,日前豐田BZ3的專利申請圖曝光。
在動力上,預計豐田BZ3將採用前輪驅動,前軸搭載120kW或150kW的電機,而豐田BZ3X則為全輪驅動車型,前後軸各配備一個160kW的電機,並可搭載75kWh的鋰離子電池,續航里程約為500公里,全輪驅動的BZ3X車型續航則稍短一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造物·新鮮事丨豐田純電動概念車國內專利圖曝光
近日,兩組豐田純電動概念車的專利圖在網上曝光,其中一款的定位為中大型純電動SUV,另一款則定位為緊湊型純電動SUV,有消息稱,豐田將在未來的5年內推出10款純電動車型。
從側面看,該車採用了溜背式設計,運動氣息十足。此外,該車還裝配了黑色的塑料輪眉,這為它增添了幾分跨界和硬派的味道。
作為混合動力技術鼻祖的豐田,電氣化技術也有其先進之處,相信豐田此次全力進擊純電動車領域,必然也能引領一股全新的風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關於專利和汽車的問題:純電動汽車與電動汽車(非混合動力)區別,詳細說明請看問題補充,謝謝大家。
7月9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華晨汽車聯合舉辦的「持續創新與發展論壇」在沈舉行。
10餘位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就華晨模式進行了討論。會後,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就近期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現在國家比較推崇新能源技術是電動車,還有插電的,華晨有沒有計劃借機推出電動車?
祁玉民:國家現在在新能源上的路徑和戰略性比較清晰。眼前先抓混合動力,長遠開發純電動。不管外邊怎麼說,純電動現在並不具備市場化條件。所以現在混合動力開發的過程也是為下一步發展純電動打基礎的過程。國家現在其實既鼓勵混合動力也鼓勵純電動,混合動力是希望能有一個插電式,純電動是一個希望,因為弱混只能降低8~10%,所以需要將它逐步在往深了做。
還有就是把重心放在傳統技術的升級上,讓傳統技術減碳20%,這個意義要大得多。
記者:提到兼並重組,華晨有沒有考慮採用收購的方式來做強?
祁玉民:第一我覺得中國汽車產業現在做強比做大的意義更加重要,所有國家的一些政策、國家的一些戰略規劃都應該圍繞著做強來做。什麼叫強?第一品牌強;第二水平高;第三產品精;第四服務優;第五運營好。前三點尤其重要。第二就是國家要研究體制。我覺得我們市場化的進程還是很慢的,還是要研究進一步的開放市場,激活市場,非國有的經濟是最活躍的經濟,一定要鼓勵支持非國有的企業。第三,有機會的話,沒有一個人不想壯大自己,但是我現在想到更多的問題還是怎麼讓華晨做強、做優的問題。現在在河南、河北和江蘇常州我們已經和別人50:50和51:49聯合重組了,開始搞輕型卡車和麵包車。但是在轎車上我們沒什麼兼並重組的計劃。會不會像你說的像沃爾沃那麼來一下,我認為每個廠有每個廠的經營理念,並不一定都要走相同的發展道路。
記者:華晨在出口上遇到一些困難,沒有達到之前的目標,下一步華晨將怎樣做?
祁玉民:歐洲市場在貿易保護,但是我們還將繼續往前走,我還是那句話,我就一輛車不賣,我就跟他們聊技術也是個提高,我就跟那水平高的跑。我們如果和國外都沒有差距,一帆風順地出口了,那中國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⑤ 油電混動哪個車企專利
油電混動是豐田車企的專利。豐田確定了年內無償開放自身擁有的混合動力車HV相關技術專利權利的方針,豐田希望以全球燃效規定強化為東風,通過向其他競爭企業無償提供技術,力爭擴大混合動力車市場,如果相關零部件的對外銷售帶來需求增加,混合動力車的成本有望下降,還有助於強化主要零部件相同的純電動汽車EV的競爭力。
油電混動的特點
節油效果好混合動力車最大的特點就是節油,在起步、加速時,由於有電動馬達的輔助,所以可以降低油耗,可關停內燃機,由電池單獨驅動,實現零排放,電動機可以有效地彌補內燃機低轉速扭矩力不足的弱點,加速較快。續航能力強相比純電動車型,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的續航能力遠遠高於純電動汽車。
目前國內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配套還不太不完善,油電混合動力車和傳統汽油車樣到加油站加油就好,使用更加方便和易操作,不用改變汽車的使用習慣,保養費用低在大家的印象中,電池的維修費用昂貴。
⑥ 尉來電動車用的誰的專利
蔚來汽車用的是蘇州德邁科的專利。蔚來掌握著381項換電站專利,有不少專利是蔚來汽車與山東威達旗下的蘇州德邁科共同享有,查看了其換電站全部專利,蔚來不存在有與其他公司共同持有專利的情況,只有山東威達旗下的蘇州德邁科有共同專利。
蔚來電動車的配置
ES8是一款高性能7座純電動SUV,座椅採用2加3加2布局,車長超過5米,軸距超過3米,ES8由全鋁合金車身和底盤打造,全系標配主動式空氣懸掛,搭載前後雙電機,採用四輪驅動,外觀採用XBar前臉和心跳曲線LED尾燈等蔚來家族設計語言。
全新ES8外觀在傳承之餘對蔚來家族設計作出了新的詮釋,更銳利,更現代,在內飾的設計和材質提升方面,數字座艙全面升級為9點8英寸超窄邊數字儀表盤和11點3英寸高清多點觸控中控屏,NOMIMate2點0配備汽車行業首個AMOLED全圓屏,顯示面積和效果大幅提升。
⑦ 你知道哪些關於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知識
眾所周知,機動車在行駛的過程中,輪體的轉動會產生大量的動能,而這種動能至今為止還在白白地被浪費著。目前機動車的動力95%以上還是需要靠油和氣來完成的。油和氣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隨著使用和依賴的加劇,枯萎現象日趨嚴重,而且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的電動汽車使用又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充電時間長、續航能力差、價格昂貴等原因所致。新能源電動汽車(機動車動力回收轉換裝置,發明人:宋廣傑),該項專利技術裝置,通過特製電機作為系統配件,較好地解決了將機動車的動力回收並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從而,把浪費的動能很好地利用起來,動能轉化成電能後,又反饋到機動車本身進行驅動的系統裝置。 可以使現有的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完成後,不再燒油和另外充電,續航能力增加100%-300%,節省成本50%-85%。使用本專利可以使電動汽車變成續航里程最遠、使用成本最低的純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無內燃機汽車工作時產生的廢氣,不產生排氣污染,對環境保護和空氣的潔凈是十分有益的,幾乎是「零污染」。眾所周知,內燃機汽車廢氣中的CO、HC及NOX、微粒、臭氣等污染物形成酸雨酸霧及光化學煙霧。電動汽車無內燃機產生的雜訊,電動機的雜訊也較內燃機小。雜訊對人的聽覺、神經、心血管、消化、內分泌、免疫系統也是有危害的。
電動汽車的研究表明,其能源效率已超過汽油機汽車。特別是在城市運行,汽車走走停停,行駛速度不高, 電動汽車更加適宜。電動汽車停止時不消耗電量,在制動過程中,電動機可自動轉化為發電機,實現制動減速時能量的再利用。有些研究表明,同樣的原油經過粗煉,送至電廠發電,經充入電池,再由電池驅動汽車,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經過精煉變為汽油,再經汽油機驅動汽車高,因此有利於節約能源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量。
另一方面,電動汽車的應用可有效地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可將有限的石油用於更重要的方面。向蓄電池充電的電力可以由煤炭、天然氣、水力、核能、太陽能、風力、潮汐等能源轉化。除此之外,如果夜間向蓄電池充電,還可以避開用電高峰,有利於電網均衡負荷,減少費用。
⑧ 油電混動哪個車企專利
油電混動是豐田車企的專利。豐田確定了年內無償開放自身擁有的混合動力車HV相關技術專利權利的方針,豐田希望以全球燃效規定強化為東風,通過向其他競爭企業無償提供技術,力爭擴大混合動力車市場,如果相關零部件的對外銷售帶來需求增加,混合動力車的成本有望下降,還有助於強化主要零部件相同的純電動汽車EV的競爭力。
油電混動的特點
節油效果好混合動力車最大的特點就是節油,在起步、加速時,由於有電動馬達的輔助,所以可以降低油耗,可關停內燃機,由電池單獨驅動,實現零排放,電動機可以有效地彌補內燃機低轉速扭矩力不足的弱點,加速較快。續航能力強相比純電動車型,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的續航能力遠遠高於純電動汽車。
目前國內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配套還不太不完善,油電混合動力車和傳統汽油車樣到加油站加油就好,使用更加方便和易操作,不用改變汽車的使用習慣,保養費用低在大家的印象中,電池的維修費用昂貴。
⑨ 發改委: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項目應有確權發明專利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企業法人申請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應當擁有純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並得到授權或確認;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建成投產後,應當只生產自有注冊商標和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據了解,為完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推動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著力構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體系,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起草了徵求意見稿。此次公開徵求意見截止到2018年8月4日,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以登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門戶網站對徵求意見稿提出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稿,企業法人申請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股東需擁有整車控制系統、驅動電機、車用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知識產權和生產能力,而且應當擁有純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並得到授權或確認;設計研發企業、境外企業等其他市場主體為主要股東的,需研發且擁有知識產權的純電動汽車產品;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建成投產後,只生產自有注冊商標和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
⑩ 純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是什麼(科普電驅動系統)
第一電池技術,第二電力驅動及控制技術,第三電動汽車整車技術,第四能源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