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汽車生產數量
A. 安徽省汽車保有量
安徽各市汽車保有量
排序 城市 汽車保有量
1 合肥 90081
2 六安 81141
3 阜陽 60527
4 滁州 46741
5 宣城 41278
6 安慶 39349
7 蚌埠 38883
8 蕪湖 38647
9 淮南 34922
10 宿州 28295
11 亳州 26669
12 巢湖 24823
13 馬鞍山 24420
14 黃山 21868
15 淮北 17650
16 銅陵 14126
17 池州 12513
排序 城市 萬人擁有汽車數
1 銅陵 199
2 合肥 197
3 馬鞍山 197
4 蕪湖 173
5 淮南 165
6 宣城 150
7 黃山 149
8 六安 116
9 蚌埠 113
10 滁州 108
11 淮北 87
12 池州 81
13 阜陽 67
14 安慶 65
15 巢湖 55
16 亳州 49
17 宿州 48
05年的。
B. 深挖:究竟蔚來缺合肥,還是合肥缺蔚來
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的消息一透露出來,有網友就評論說「要給蔚來的企劃人員加個雞腿」,這言外之意就是蔚來用了全球總部、中國總部和分公司三種名義分別在合肥、上海和北京落腳了,而且還不帶重的。正如網友調侃,下一次蔚來汽車或將還有一個亞洲總部需要落角,各位金主爸爸要等好了,對於行業來說,調侃歸調侃,但是這些年來蔚來的困境真的是一波接一波。
當然合肥引進蔚來汽車也有它自身的原因,除了引進的蔚來汽車以外,在安徽的汽車企業還有像江淮汽車、奇瑞汽車、安凱客車、華菱重卡等。從上世紀90年代,安徽省開始大力培育汽車產業,江淮、奇瑞應運而生。如今,安徽省對汽車產業的發展依然很重視,無論是推動江淮大眾合作項目,還是此次戰略投資蔚來中國總部項目。但是細觀在目前各大城市相繼引入新能源車企時,安徽在這方面確實沒有拿的出手的,而蔚來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還算比較靠前的車企之一,當然合肥也沒有白給。對於合作後的經營預期,合肥市政府在現場做了相關規劃。據媒體報道的信息顯示:蔚來中國預計2020年營收148億元(上市3款車型),2024年營收1200億元(上市6-8款車型),2020年至2025年總營收4200億元,總稅收78億元。這就對蔚來汽車的汽車銷量和產品的投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蔚來汽車量產的車型僅三款,ES8、ES6和EC6,如此來看,蔚來汽車接下來的首要任務,或許就是加快新品的投放,以銷量提營收。
當然蔚來中國落戶合肥,不論是對於急需資金的蔚來汽車,還是對於想繼續擴大汽車產業布局的安徽合肥來說都是一種在困境中抱團的思路,未來雙方的路是否能順利的走下去,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合肥掉出新一線城市行列,合肥此前是靠什麼擠進新一線城市的
新一期的城市排行榜出爐,這也是該榜單的連續第六個年度的發布。一線城市還說那四家,只不過排位稍微變化,從北上廣深變成上北深廣。
合肥從新一線跌落至二線,這個還是有不小的震動性的2020年當選新一線別的變化不大,唯一見漲的就是房價,現在直奔兩萬,政務區片區更是高達三萬,這對於普遍收入只有四五千,收入還不及沈陽大連的合肥其實是層層加碼。
合肥首要做的還是穩住房價,然後留住人才,盡可能吸收安徽流出的一千多萬人口,不被江浙滬虹吸走。給合工大安大等真正造福合肥的學校多一些照顧,而不是一味給對於合肥而言基本是空中樓閣的科大砸錢。合肥需要的是穩一穩,等到發展成熟到像長沙,沈陽等不靠房價拉動經濟的時候,新一線自然就實至名歸了。
D. 合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 新項目於8月底開工建設
在2020年末,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就已經落戶合肥。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60億元,主要是關於新能源電池電芯、模組等重要產品的製造。目前,合肥已經匯集了蔚來、江淮、大眾汽車(安徽)、安凱、長安、奇瑞等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從注冊經營范圍看,合肥比亞迪包含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配件批發,汽車零配件零售、普通貨物倉儲服務(不含危險化學品等需許可審批的項目)裝卸搬運。包裝服務,物業管理、電機製造、通用零部件製造、軸承、齒輪和傳動部件製造。齒輪及齒輪減、變速箱製造等。
E. 合肥正式成為,蔚來ES8蔚來汽車總部及生產基地!
深入基地的質量中心,聽聽質量專家的介紹,了解獲得J.D.power質量大獎及「軒轅獎」的蔚來ES8/ES6的質量控制過程。從1000多道精細的檢測工序,到精良的質量儀器,再到嚴格的整車CQA體系等角度展示蔚來先進製造基地的質量體系建設,談談「質量是信仰」這一蔚來製造信條。
F. 一周汽車圈丨蔚來中國落戶合肥、下周新款賓士E級等新車發布……
過了艱難的二月,迎來了嶄新的三月。剛剛過去的一周里,汽車行業開始逐步恢復,包括吉利ICON、捷達VS7、廣汽威蘭達等新車接連上市。然而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但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對整個汽車行業造成了很大影響,本於三月份舉行的日內瓦車展宣布取消,多家海外車企被迫停產……一起來看看本周汽車圈內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吧~
本期的內容有:
本周——2020年日內瓦車展宣布取消、國家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蔚來汽車總部宣布落戶合肥、一汽豐田計劃投建20萬產能新能源車工廠、本周吉利ICON/捷達VS7/廣汽豐田威蘭達等新車上市……
下周——賓士新一代E級車發布、一汽奔騰T77Pro上市……
2020年日內瓦車展宣布取消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此前定於3月3日-3月15日舉辦的日內瓦車展取消。瑞士政府稱,為了阻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瑞士禁止舉辦所有超過1000人的大型活動,禁令將至少持續到3月15日。禁令發布之前,不少汽車品牌就已經打消了前來參展的計劃。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一台最大功率169馬力的1.5T發動機代號CA4GB15TD-30,較現款1.2T的143馬力有著顯著的提升,這也是新款車型命名為T77Pro的由來。此款發動機的功率也超越了捷達VS5的1.4T發動機,與傳祺GS4的1.5T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相同。
此前一汽奔騰T77就以靚麗的外觀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和選擇,而T77Pro在動力增強後更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上市後的表現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合肥,西安爭奪新能源汽車之都,花落誰家
在新中國建立之初, 汽車 工業百廢待興。一汽長春,二汽十堰等 汽車 製造基地崛起。那個時候的 汽車 製造基地的選址,主要是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有沒有工業基礎,像是長春,就是中國最早的工業基地之一,也得到過蘇聯的工業援助。二是要考慮國家安全,畢竟當時還處於冷戰時期。要保護還比較脆弱的,剛剛開始崛起的重工業基地。
改革開放之後,情形又發生了變化。東南沿海的上海,廣州,等地區率先開放,吸引外資。於是沿海開放城市成為了 汽車 製造業中心,比如上海大眾,廣州本田,豐田等等。
最近20年,隨著自主品牌崛起, 汽車 製造業也開始從東南沿海,向內陸逐漸轉移。比較典型的兩個例子,一個是廣西柳州,雖然城市不大,卻依靠五菱 汽車 的大賣,成為全國聞名的 汽車 城市。另一個是河北保定,依靠長城 汽車 ,迅速發展了起來。
未來,新能源 汽車 時代到來之後,中國很多的城市開始想要抓住這個機會,成為中國新能源 汽車 之都。最近我就看到很多城市在爭相成為新能源 汽車 之都,競爭比較激烈的,一個是合肥。一個是西安。
合肥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方面,有哪些領先的地方?
為什麼合肥號稱自己是新能源 汽車 之都呢?主要是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目前中國造車新勢力公司最大的是蔚來 汽車 ,蔚來 汽車 已經與合肥市簽署了關於蔚來中國項目的合作框架協議。蔚來 汽車 的總部落戶合肥。
其次,江淮 汽車 的總部也是在合肥,而江淮 汽車 也已經與大眾 汽車 合資,今後大眾新能源 汽車 將會在合肥落地。
第三,是新能源 汽車 中最重要的動力電池,在電池方面,國軒高科是合肥企業,是中國實力僅次於寧德時代的新能源 汽車 電池供應商。而國軒高科也已經與大眾 汽車 展開了合作。今後增長的潛力不小。
此外,長安 汽車 二期等50多個新能源 汽車 重大項目,也都在合肥。而合肥重點聚焦蔚來、江淮、國軒高科等上下游企業120餘家,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
還有一個與新能源 汽車 不太沾邊,但是又有點兒聯系的是科大訊飛,中國最先進的語音識別技術,目前不管是新能源 汽車 還是燃油車,都開始支持語音識別了。科大訊飛,也是合肥的企業。
西安與合肥爭搶新能源 汽車 一哥?
另一個號稱要打造中國新能源 汽車 之都的城市是西安,其實說到西安的時候,我們腦子里是想不到有什麼重要的 汽車 廠商的,陝汽算一個,但主要是生產商用車,而不是乘用車。
其實最近幾年西安在 汽車 產業的布局也有不少。還是先說整車企業。2018年,寶能新能源 汽車 落戶西安,總投資達到400億元。這是寶能在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重大布局。
而傳統 汽車 廠商方面,比亞迪新能源 汽車 製造基地已經建成,吉利 汽車 西安基地,今後也會主要生產新能源 汽車 ,具備30萬輛的產能。由於陝汽是西安當地企業,因此可以通過新能源,實現產品在重卡、輕卡、客車及新能源商用車等領域的覆蓋。
說完了傳統廠商,再說說供應商。最重要的還是在電池方面,三星SDI的電池是全球最知名的電池供應商,也已經落戶西安。此外,包括國能、德飛等動力電池,以及捷普電機等電機、電控企業也已經落戶西安,可以說在新能源 汽車 的產業鏈上,也已經是具備了相當不錯的基礎。
所以合肥,西安,這兩個城市都已經把打造新能源 汽車 產業,當時是重中之重。做法也都差不多,就是吸引重量級的企業落戶,然後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那麼這兩個城市,大家更看好誰今後的發展呢?
H. 蔚來中國總部擬落戶合肥,協議細節料5月敲定
與上次和北京亦庄的框架協議相比,無論從出席領導、簽約地點,還是協議細節的披露,此次蔚來與合肥市的框架協議簽約都顯得更靠譜。
2月25日上午,2020年合肥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雲)簽約於合肥江淮蔚來先進製造基地正式舉辦。本次集中(雲)簽約包括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在內的8個項目,總投資1020億元。蔚來EC6量產項目也同步啟動。
與蔚來中國項目落地合肥同時,EC6量產項目正式導入江淮蔚來工廠。蔚來公關稿這樣表述:這不但展現了合肥江淮蔚來先進製造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高效的復工能力,也標志著江淮與蔚來戰略合作的進一步深化。EC6是蔚來在合肥江淮蔚來先進製造基地量產的第三款車型,新車已於2019年NIODay亮相,預計在今年7月公布價格和配置,9月開啟交付。兩年之內三款車型成功啟動量產,證明了蔚來與江淮汽車「互聯網+先進製造」戰略的前瞻意義。
此前蔚來通過可轉債形式融資2億美元。根據此前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的表述,蔚來2020年-2021年兩年還需要融資10億美元。如果蔚來中國落戶合肥項目融資達成,融資獲得的14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億美元)將使蔚來今後幾年資金方面較為安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新能源汽車之都」花落誰家
新能源汽車制度呢應該是。花落合肥安徽。
J. 蔚來中國總部正式啟用 上海、南京、合肥三地全面布局
10月9日,蔚來汽車官方宣布,位於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經開區塊的蔚來中國總部正式啟用。
4月29日,蔚來與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戰略投資者簽署關於投資蔚來中國的最終協議,並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就蔚來中國總部入駐達成協議。
目前,蔚來中國的業務已經全面展開,包括整車研發、供應鏈、銷售與服務、能源服務在內的核心業務穩步推進。其中,蔚來全球總部、研發中心及用戶體驗中心位於上海,承擔整車研發、製造運營、營銷和服務職能。三電核心零部件的製造基地——蔚來南京先進製造技術中心除了EDS電驅動系統和ESS儲能系統兩大生產線以外,還搭建了全鋁整車試制產線。蔚來和江淮也已經正式啟動了先進製造基地的擴建工作。隨著蔚來中國總部的啟用,蔚來會增加合肥團隊規模,不斷深化與本地供應鏈的合作,更加深度地紮根合肥,加快企業發展節奏。
在剛剛過去的9月,蔚來交付了4708輛新車,實現連續7個月同比增長;前8月累計交付量超越2019年全年,前三季度累計交付量達到2.64萬輛,同比上漲113.7%。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表示,蔚來中國將努力為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參與國際競爭,打造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貢獻力量。
蔚來中國的落實,意味著蔚來在中國大陸的融資有了具體的實體公司,也有了一定資金,夠逐一展開接下來的動作。
據介紹,蔚來計劃到2023年,將合肥蔚來中國總部的員工數擴充到2000人以上,絕大多數都會是新鮮血液。「目前和即將入駐的有中國研發中心(規格要比全球研發中心高),軟體與智能化研發中心,用戶運營中心(承擔銷售和市場職能),服務運營中心,管理支持中心(財務法務人力行政)等,都將蔚來的發展帶入了一個新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將與合肥市建投集團下屬合肥充電公司合作推廣建設換電設施,在2020、2021年集中新增換電設施,目前已初步選定首批擬建的20座換電站地點。通過充電+換電互補模式的布局,進一步強化合肥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充、換電網路的領先地位。
隨著蔚來中國團隊逐漸走入正軌,蔚來下一代的新車型也將在合肥開始研製,並且隨著蔚來中國和蔚來總部的發展,「蔚來將在明年開始逐漸走入全球市場,歐洲市場是第一步。」李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