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emc測試是什麼
㈠ 談一談新能源汽車深度測試評價方案
新能源汽車深度測試評價中國汽研新能源汽車測試評價,即針對新能源汽車(BEV、REEV、PHEV)與混合動力汽車(HEV),利用先進的匯流排解析和感測器技術,在室外實際道路和室內硬體台架環境中,根據國內外標准法規和其他測試規范,就其性能、策略、功能等進行測試和評價。開發性測評的方法和流程系統性的測評方法、明確的工作流程,確保更全面、完整、客觀的測評結果。
圖ToB的深度測評技術開發服務
截至目前,中國汽研通過完成逾40台主流構型的新能源汽車的深度測評,形成了基於先進車型性能對標資料庫與控制方法逆向解析的PE開發、熱管理開發、控制策略開發以及電驅動系統一體化測試評價能力。為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提供綜合能耗優化解決方案與競品車型深度測試評價解決方案,歡迎有需要的業界同仁洽談合作。
㈡ 新能源汽車有輻射嗎
答案是:有!下邊咱們就通過幾組數據來看一下這樣的輻射對人體有沒有傷害:
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認為,磁場輻射安全標准為 100 特斯拉。只要在100 特斯拉以下的電磁輻射,都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根據檢測,生活中常用的筆記本電腦的輻射為10.69 特斯拉,手機看視頻時的輻射為18.37 特斯拉,電吹風後部為 9.32特斯拉,插線板的輻射為 2.97特斯拉,微波爐面板為19.78 特斯拉。這些家用電器在工作的時候輻射遠遠低於聯合國衛生組織的警戒值,所以人們每天使用電器辦公、娛樂、生活,根本不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以普通常見的新能源汽車為例,對充電樁的電磁場輻射進行測試結果是:充電樁工作時的電磁輻射大約為4到5特斯拉,充電槍頭與汽車充電插口的輻射為5到6特斯拉。在行駛的過程中。測得的結果顯示平均輻射值普遍低於4特斯拉,輻射值大小會和電池容量,續航里程等參數相關。為啥新能源汽車輻射值要低於家電呢?因為輻射是可以屏蔽的。只要使用一塊金屬板或者一個鐵絲網,就能把輻射給「囚禁」起來。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輻射值遠遠低於家用電器,是因為它的防護措施做得好。動力電池外面全是密閉的金屬板,既起到了保護電池電芯的目的,又起到了防止輻射外溢的作用;電機也是用金屬板全部封閉的。所以,新能源汽車輻射很低,就不足為奇了
㈢ 新能源電動汽車dc gps emc代表什麼意思
DC就是直流電 GPS就是全球衛星定位,導航。EMC節能模式。
㈣ 新能源電動車為什麼會導致脫發致癌
由於存在電動機,因此必須將電動機的電磁能轉換為動能,並產生電磁波。如果汽車相關部件的外殼密封不良,電磁波將逸出,並產生發電機,起動機,點火線圈,風扇,ECU和TCU。一定量的電磁輻射。因此,不僅電動車輛具有電磁輻射,而且普通的飢餓燃料車輛也具有電磁輻射。為了防止這些輻射進入車輛,所有可以做的就是使用金屬外殼進行密封。
與ECU一樣,它是一種金屬外殼封裝,可減少輻射並防止外部電磁波對其產生影響。電動汽車的電池很大,有人認為它的輻射很強。這是一個誤會。電池密封在整個車輛中是最好的。在三電系統中,電池輻射最低。
電機,電氣控制和電池必須通過EMC進行測試。車輛中所有電子產品的電磁輻射水平必須在國家標准范圍內。電動汽車的測試數據尚未公布。專家說,在靜態和運行狀態下,測試的數據不同,但是輻射強度遠低於我們的預期。一種機制證明了事實。電動汽車靜止時,只有儀錶板上的電磁輻射為0.08μT。以40 km/h的速度行駛時,地板的電磁輻射為0.39μT。加速時增加。高達4.89μT。
㈤ 新能源電驅系統標准解讀與拓展:電磁兼容性(二)
導語:在解讀《電動汽車安全指南2019版》中,EMC安全已經被明確納入其中,指南中5.5.3詳細規定了電驅動EMC及防護措施;在《2020版新能源汽車國家強制標准即將發布》中,也提到唯一電驅動系統EMC安全標准:GB/T36282-2018《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電磁兼容性要求和試驗方法》。在《電磁兼容性(一)》中,我們已經分析了電動車以及電驅動系統的電磁干擾來源,我們這次還是把電驅動作為干擾源,結合EMC安全相關標准,分析上次未研究完的問題。
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展開討論:
1.電驅動系統的電磁干擾路徑
2.電磁干擾頻段測試
3.抑制干擾的方式
1.電驅動系統的電磁干擾耦合路徑
由於電驅動系統內輻射干擾主要是由於傳導電磁干擾引起的,而且可以通過添加屏蔽等物理手段進行抑制,而傳導干擾沿著導體進行傳播,相比輻射干擾更難抑制。
這里我們謹遵毛爺爺的指導,抓主要矛盾,只分析傳導干擾。傳導干擾是通過所在系統中各種導體傳輸線,以電流、電壓形式進行耦合傳播的干擾。
在前面文章中已經提過電驅動中存在差模干擾和共模干擾(傳送門:《新能源電驅系統標准解讀與拓展:電磁兼容性(一)》),在分析干擾路徑前,我們先要明白什麼是差模干擾?什麼是共模干擾?
差模干擾(Differential-mode):干擾電壓存在於信號線及其回線(一般稱為信號地線)之間,干擾電流迴路則是在導線與參考物體構成的迴路中流動。
共模干擾(Common-mode):干擾電壓在信號線及其回線(一般稱為信號地線)上的幅度相同,這里的電壓以附近任何一個物體(大地、金屬機箱、參考地線板等)為參考電位,干擾電流迴路則是在導線與參考物體構成的迴路中流動。
關於DM和CM,下圖表示的很清楚了,供參考:
同樣,測試完成的頻譜圖與標准中的限值相比較,找到不達標的頻譜段,採取措施進行抑制。
3.抑制干擾的方式
抑制電磁干擾是相對專業的問題,也由於篇幅的原因,這里簡單說一下:
通過第1節的電磁干擾分析,可以看出,差模干擾電壓是影響系統性能的最主要原因,因為差模干擾迴路都是在驅動系統內形成的。通過調制開關通斷時占空比的大小等方法可以對差模干擾路徑1進行抑制。通過添加濾波器、添加屏蔽層等方法可以對流經電機內部的耦合差模干擾路徑2進行抑制。
4.展望
本篇主要分析了電驅動的電磁傳導干擾的耦合路徑和,依據GB/T18655-2018介紹了傳導發射和輻射發射的試驗方法(GB/T36282-2018貌似不怎麼靠譜),最後簡單說了一下的電磁干擾的抑制措施。後續會對電驅動的抗干擾能力進行分析與相關測試標準的解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電動車的電池安全嗎輻射大不大
我之前見過這個說法,具體一點說就是,「電動車提高加速性,增加電池輸出功率瞬間強放電會產生強電磁輻射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這個說法並沒有科學數據支持。其實行業內早有了電磁輻射EMC的標准(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電磁兼容性電磁兼容性: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對該環境中任何事物構成不能承受電磁騷擾或傷害的能力。)所有電路都要滿足這個標准才能上市。相比傳統車輛而言,現代汽車由於電子產品,尤其是無線電子產品更豐富,輻射污染源更多,輻射控制技術更復雜。由於有標準的限制,從整車開發角度,主流車輛企業均會制定本企業整車和零部件的EMC規范。當然,如果在完全沒有保護的狀態下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些微的影響(萬物都有輻射)但是遠遠沒有可以實際上的影響健康的程度(高壓輸電線都不會)。另外所有可能產生能量傳輸的位置都有電磁屏蔽,簡單理解就是給電線或者傳輸/轉化電能的位置蓋上金屬護板。再極端一點來點鉛護板(電機外殼)。電動車輻射最大的位置是十幾寸的屏幕,和你的手機差不多。這樣您還覺得輻射大嗎? 電動車電池輻射對人幾乎沒影響,不過極端情況下電池還是比較危險的,比如碰撞還有涉水,這些容易發生短路起火甚至爆炸 科技的發展,讓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普及,至少以前只是為了應付搖號難而選擇了新能源汽車,如今很多人買車的首選都是新能源汽車,那麼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就需要注意了。首先說的就是電動車的電池安全嗎?理論上是安全的,但是你要說絕對安全也不現實,畢竟燃油車還有自燃的,而電動車在充電的時候自燃的案例也不是沒有。所以說,很多東西都不是絕對的,但是你要說電池不安全,那麼多車都生產、銷售了,不安全早就被召回了。很多時候也看個人的用車環境、習慣,畢竟車都是達標的,是否出問題,那就是意外了。但是我個人建議大家的新能源汽車的保險都買全了吧,畢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另外養成一個良好的用車習慣。關於輻射,我覺得完全不用擔心,畢竟這塊對於國人來說一直是考慮很細致的。說電動車輻射大的朋友,只能說和目前網上盛傳小區不讓安裝基站的朋友差不多,實際上電動汽車的輻射可能還沒有你用的筆記本輻射大呢,所以完全不用擔心。記住一句話,凡是國家大力普及的東西,如果沒有驗證過的話,也不會這么推薦了。所以完全可以放心,實在不放心的話看下數據,自己再和家裡的家用電器對比下就明白了。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電磁輻射無處不在,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能量在空中傳播的過程叫做電磁波輻射。人體對一定范圍內的電磁波輻射是可以吸收化解的,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電磁波輻射都對人體有害。實際上,真正給人體造成傷害的主要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波長小於100nm的電磁輻射,它是一種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人體暴露在這種射線下幾分鍾就能斃命,而產生電離輻射的前提是要有巨大的能量釋放,而新能源車所產生的能量遠遠達不到標准。測試表明,電動車的輻射遠沒有一台筆記本電腦輻射大。況且,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過程中也已經考慮到電池輻射的問題,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等都進行了相關的防護措施。 @2019
㈦ 我們常騎的電動車有輻射嗎
讓我們先看看什麼是輻射。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與輻射密切接觸。簡而言之,輻射是指能量傳遞的一種方式,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如果車上所有的玻璃都貼上了具有很強防紫外線功能的隔熱膜,也會起到屏蔽輻射的作用。因為在製造這種隔熱膜時會混合一定量的金屬粉末。
對於電磁輻射,國家有嚴格的限制要求。上市前對任何車輛進行EMC測試,檢測車輛的輻射強度,確保車輛上電子產品的電磁輻射水平在國家標准范圍內。因此,即使你駕駛新能源汽車,你也不必擔心。它的輻射沒有互聯網傳播的那麼大。
㈧ 哪裡可以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EMC試驗
在各地具有資質的電磁實驗室都是可以做的,但BMS系統的功能是需要去專業機構做的吧,屬於不同的功能檢測。
㈨ 新能源汽車怎麼測評
新能源汽車整車測試評價的主要內容:
1、整車性能
動力性:動力性影響因素分解,估算整車最大功率需求,為加速踏板控制特性評價提供輸入,評價整車低速高負荷工況動力輸出及響應能力,整車熱平衡及熱害測試的工況輸入。
2、經濟性
針對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經濟性影響因素分解(能量管理、功率分配、再生制動、電池輸出能力、子系統工作點、道路阻力等對能耗及續駛里程的影響)。
等速能耗/法規工況經濟性指標分解,動力系統各主要部件能量流,高溫熱管理、低溫冷啟動,熱管理系統能效佔比,動力系統工況適應性、環境適應性。
3、制動性
制動性能、效能主觀評價,制動性能、效能客觀評價,為制動控制策略解析提供一定的輸入,再生制動用於評價在特定工況(單次工況、循環工況)下的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節能效果,量化指標包括制動能量回收率和節能貢獻度。
4、NVH性能
電動汽車電驅動系統的NVH,檔位、模式切換過程中,產生的沖擊,高速狀態電機嘯叫、乘員艙語音清晰度、駕乘舒適性。
5、EMC性能
不同頻頻率范圍,樣車的電場發射強度,不同頻頻率范圍,樣車的磁場發射強度。
6、電性能
整車電平衡及用電量,靜態電流,線束系統與接地,控制器能耗,高壓電性能。
(9)新能源汽車emc測試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汽研新能源汽車測試評價,即針對新能源汽車(BEV、REEV、PHEV)與混合動力汽車(HEV),利用先進的匯流排解析和感測器技術,在室外實際道路和室內硬體台架環境中,根據國內外標准法規和其他測試規范,就其性能、策略、功能等進行測試和評價。
從車輛操作界面、人機交互和操作安全等方面分析對標車輛的特徵及亮點,為車型設計提供借鑒和參考,也為控制策略對標分析提供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