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觸電標准電動汽車
A. 2021年新國標電動車標准
2021年新國標電動車標准:
(一)具有腳踏騎行能力;
(二)具有電驅動或/和電助動功能:
電驅動行駛時,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km/h;電助動行駛時,車速超過25km/h,電動機不得提供動力輸出。
(三)裝配完整的電動自行車的整車質量小於或等於55kg;
(四)蓄電池標稱電壓小於或等於48V;
(五)電動機額定連續輸出功率小於或等於400W;
(六)在正常使用、合理可預見的誤用以及故障情況下,電動自行車應當保證不會發生危險。危險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情形:
產生的熱量造成材料變質或人員燙傷;在充電、行駛等過程中引起燃燒、爆炸、觸電等;因整車或部件發生斷裂、松動、變形及運動干涉等情形而導致的人身傷害。
(七)電動自行車的軟硬體均應當具有防篡改設計,防止擅自改裝或改動最高車速、功率、電壓、腳踏騎行能力;
(八)電動自行車除符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安全要求外,其整車及部件(如∶蓄電池、車載充電器等)還應當符合相關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安全要求。
B. 電動汽車發生觸電時,可以從哪些方面採取措施
發生觸電事故時,在保證救護者本身安全的同時,必須首先設法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然後進行以下搶修工作。
(1) 解開妨礙觸電者呼吸的緊身衣服。
(2) 檢查觸電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則取下。
(3) 立即就地進行搶救,如呼吸停止,採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若心臟停止跳動或不規則顫動,可進行人工胸外擠壓法搶救。決不能無故中斷。如果現場除救護者之外,還有第二人在場,則還應立即進行以下工作:
1) 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設備。
2) 勸退現場閑雜人員。
3) 保持現場有足夠的照明和保持空氣流通。
4) 向領導報告,並請醫生前來搶救。
實驗研究和統計表明,如果從觸電後1分鍾開始救治,則90%可以救活;如果從觸電後6分鍾開始搶救,則僅有10%的救活機會;而從觸電後12分鍾開始搶救,則救活的可能性極小。因此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爭分奪秒,採用一切可能的辦法。
人觸電以後,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困難、血壓升高、昏迷、痙攣,直至呼吸中斷、心臟停跳等險象,呈現昏迷不醒的狀態。如果未見明顯的致命外傷,就不能輕率地認定觸電者已經死亡,而應該看作是「假死」,施行急救。
有效的急救在於快而得法。即用最快的速度,施以正確的方法進行現場救護,多
C. 維修新能源汽車的絕緣工具能承受多少伏電壓
新能源汽車絕緣故障解決方法如下:
由於電池內部電解液泄漏造成絕緣故障,導致液體滲出。液體滲出到一定程度後,絕緣層將遭到破壞,此時電池模組和單體都有導電環,故障提示將自動打開。
可能的原因:熔斷。問題處理:使用萬用表測量電池端電壓,如果有電壓輸出則正常,則熔斷熔斷、電池組接插松動或電池組損壞。也許原因:電線插頭松動。檢修:檢查電源開關插頭。也許是因為電源開關壞了。
3.電池內部:這部分我們仔細展開,從大的方面看,主要是電解液泄漏,外部液體進入,絕緣層被破壞後,電池組和單體都有一個導電環。此類故障發生後可產生較為嚴重的後果(主要是造成模塊內單體短路燒蝕)。
擴展:電動車的一個潛在的最大威脅就是電擊。因此,有了一項專門針對車輛電氣安全的安全標准,《GB/T 18384.3-2015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第三部分:人員觸電保護》。其中關於電氣安全的部分有不少,其中對於絕緣故障可能造成高壓電暴露,造成人身傷害。這一起始閾值也是最小規定,動力系統在測量階段的最小瞬間絕緣電阻是0.5 kΩ/V交流,直流0.1 kΩ/V。每一整車廠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則根據各自設定的電壓等級確定其絕緣電阻報警閥值,另外,絕緣檢測策略及容錯策略也十分重要。
D. 北汽新能源e260絕緣故障還能開嗎
肯定是不可以開的。
屬於一級故障,動力電池就會下電。是非常危險的。 說明高壓線路有老化問題。或者是長時間摩擦絕緣性能下降。
純電動汽車是以純電池動力來驅動車輛運行的,其動力電池的輸出電壓大部分都在DC/72 V至DC/600 V之間甚至更高。根據《GB3805安全電壓》的要求,人體的安全電壓一般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殘的電壓,一般環境條件下允許持續接觸的「安全特低電壓」是DC/36 V。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輸出的直流電壓區間已遠遠超過了該安全電壓。因此,國家的電動汽車安全要求標准對人員的觸電防護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包括對絕緣電阻值的最低要求。根據GB/T18384.3-2001第6.2.2條規定,動力系統的測量階段最小瞬間絕緣電阻為0.5 kΩ/V。各整車廠開發的純電動車輛,則根據各自設定的電壓等級來確定動力系統的絕緣電阻報警閥值。
E. 純電動汽車電池人觸碰會電人嗎
摘要 親不會的
F. 新能源汽車等電位連接技術是怎樣的
觸電防護是動力電池系統電氣安全設計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講,可以通過兩類途徑來實現:一是直接接觸防護,如絕緣設計、屏護防護(遮攔/外殼,IPXXB/IPXXD等);二是間接防護,包括等電位連接、電氣隔離(電氣間隙、爬電距離)。這里談談對等電位的一些理解與認識。
什麼是等電位連接?
在電工術語中,等電位連接,也叫保護接地,《雷電與避雷工程》一書對等電位的定義如下:「等電位連接是把建築物內、附近的所有金屬物,如混凝土內的鋼筋、自來水管、煤氣管及其它金屬管道、機器基礎金屬物及其它大型的埋地金屬物、電纜金屬屏蔽層、電力系統的零線、建築物的接地線統一用電氣連接的方法連接起來(焊接或者可靠的導電連接)使整座建築物內部的金屬物成為一個良好的等電位體。」
在國標GB/T18384-3:2015《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第3部分》中,將等電位連接(電位均衡)定義為:電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之間電位差最小化。
為什麼要求等電位連接?
在電氣安全技術不斷地發展和更新的進程中,人們注意到,大量電氣事故是由過大的電位差引起的,比如雷擊傷亡事故就是因為雷電所產生的上萬伏特電壓直接加諸到人體和大地之間,巨大的電位差產生瞬間大電流,造成受雷擊的人因呼吸停頓或心臟麻痹而傷亡。與雷擊事故相比,全球有更多的人因為遭受民用電或工業用電的電擊而傷亡,其原理與雷擊事故相同,均是由於帶電物體在人體不同部位產生了巨大的電位差,進而造成嚴重傷害。
國際上非常重視等電位連接的作用,它對用電安全、防雷以及電子信息設備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都是十分必要的。等電位連接後,可防止系統電源線路中的故障電壓導致電擊事故,同時可減少電位差、電弧、電火花發生的機率,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電氣火災事故和人身電擊事故。
等電位連接的作用主要如下:
防止人身遭受電擊:將電氣設備在正常運行時不帶電的金屬導體部分與接地極之間作良好的金屬連接,以保護人體的安全,防止人身遭受電擊。
保障電氣系統正常運行:電力系統接地一般為中性點接地,中性點的接地電阻很小,因此中性點與地間的電位差接近與零。
防止雷擊和靜電的危害:雷擊時會產生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物料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因摩擦而引起的靜電,都可能造成電擊或是火災的危險。
在電動汽車產品中,如果整個電池組的最大電壓超過60V(DC),就已經超過了人體安全電壓的范圍,必須進行等電位連接,以確保使用安全。
在等電位連接的情況下,即使電池組的正極或負極與電池組殼體的絕緣因故障而失效,由於車輛上所有的裸露金屬部件都已經通過等電位連接達到了同一電位,因此人體接觸這些金屬部件時,不會有電流產生,人體在車輛上面仍然是安全的,不會發生電擊事故。
與電動汽車相關的等電位連接標准有哪些?
①GB/T 18384-3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員觸電防護
②EN 1987-3 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safety-Part3:Protection of users against electrical hazards
③ISO 6469-3 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Safety specification-Part3:Protection of persons against electric shock GB/T 18384-3對等電位連接的設計要求、測試要求在標准6.3.1和6.9中做了明確規定。
G. 電動汽車國家標准
電動道路車輛用 鉛酸蓄電池 "GB/T18332.1-2001
QC/T 742-2006 "
電動道路車輛用 金屬氫化物鎳蓄電池 "GB/T18332.2-2001
QC/T 744-2006 "
電動道路車輛用鋰離子蓄電池 "GB/Z18333.1-2001
QC/T743-2006"
電動道路車輛用 鋅空氣蓄電池 GB/T18333.2-2001
電動汽車用電機及其控制器 "GB/T 18488.1-2006
GB/T 18488.2-2006"
電動汽車用儀表 GB/T19836-2005
汽車操縱件、指示器及信號裝置的標志 "GB 4094-1999
GB/T 4094.2-2005"
電動車輛的電磁場輻射 GB/T18387-2008
電動汽車安全要求 "GB/T 18384.1-2001
GB/T 18384.2-2001
GB/T 18384.3-2001"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安全要求 GB/T19751-2005
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污染物排放 GB/T19755-2005
H. 電動汽車安全要求
一、控制車速,不可擅改原有配置
按有關規定要求,電動車車速限制在25公里/小時之內,但很多電動車都按遠遠高於25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由於電動車在設計上存在缺陷,電動車的速度最高一般達到40公里/小時,甚至更高,在這樣的速度下,電動車的剎車卻採用的是自行車的剎車,電動車的摩擦制動工具也不夠靈活,制動效果自然不太理想,穩定性較差。因此,當緊急剎車時,駕駛人員難以控制車輛。
二、剎車時松開速度控制把手
在電動車交通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駕駛人操作不當引起的。當電動車駕駛人發生險情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拉手剎,同時轉方向,卻忘了一個重要的操作程序——松開速度控制把手。正確做法是,剎車時,千萬記住先要松開速度控制把手,以免電動車在制動與運轉相矛盾的狀態中發生事故。另外,在騎電動車轉彎過程中,一定要減速慢行,注意周圍情況。
此外,在電動車購買人群中,有一小部分人沒有熟識《道路交通安全法》,他們對交通安全的認識普遍較差。廣大電動車用戶首先要在安全上引起重視,切不可麻痹大意。希望大家在購買電動車後,務必盡快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知識,懂得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並在適當安全場所練習操作,熟練之後再上路。
I. 防觸電保護關於電動汽車防觸電這一單有什麼樣的要求
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汽車觸電防護裝置,包括通斷模塊,與電動汽車高壓動力蓄電池組相連接,用於控制電動汽車高壓動力蓄電池組的通斷;驅動模塊,用於發出驅動控制信號,驅動通斷模塊動作;本實用新型使電動汽車的高壓蓄電池組分組接通和斷開,每個高壓蓄電池組分組的電壓為人體的安全電壓,當行駛時,所述電動汽車觸電防護裝置可快速將各高壓蓄電池組分組連接起來,以滿足整車的高壓供電需求,行駛中若供電系統絕緣超標或其他需要斷開供電系統時,所述電動汽車觸電防護裝置使高壓蓄電池組分組斷開,達到保護人員的目的。
J. 在電動汽車上+假設人觸電時的電壓為直流500V+要保證能夠擺脫接觸電源+那麼此
摘要 親,你好1、搶救及時並堅持救護是非常重要的。對觸電人(除傷情轉輕者外)都應進行現場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切不能放棄現場搶救,更不能只根據觸電人當時已經沒有呼吸或心跳,便擅自判定傷員為死亡,繼而放棄搶救。應注意,除傷員已有明顯的外傷死亡症狀(如頭顱摔開等)外,通常只有醫生才有權做出傷員死亡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