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電動汽車電機電控技術
Ⅰ 電控技術到底是什麼
混合動力汽車電機是豐田汽車公司旗下品牌 rius於1997年12月投入小批量商業化生產,該車自重1515kg,裝用頂置凸輪軸四缸,1500cc排量汽油機,最大功率42.6kW/4600r/min,帶永磁無刷發電機,驅動電機亦為永磁無刷的額定功率30kW。中小容量的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永磁體,現在多採用高磁能積的稀土釹鐵硼(Nd-Fe-B)材料。因此,稀土永磁無刷電動機的體積比同容量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縮小了一個機座號。近三十年來針對非同步電動機變頻調速的研究,歸根到底是在尋找控制非同步電動機轉矩的方法,稀土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必將以其寬調速、小體積、高效率和穩態轉速誤差小等特點在調速領域顯現優勢。
電控技術解析——電控單元相當於傳統汽車的ECU,是電動汽車上對高壓零部件實現控制的主要執行單元。除了電機控制以外,對車載充電機,DC-DC單元等相關組件的控制,同樣也是由電控單元來實現的。電控單元的核心,便是對驅動電機的控制。動力單元的提供者--動力電池所提供的是直流電,而驅動電機所需要的,則是三項交流電。因此,電控單元所要實現的,便是在電力電子技術上稱之為逆變的一個過程,即將動力電池端的直流電轉換成電機輸入側的交流電。為實現逆變過程,電控單元需要直流母線電容,IGBT等組件來配合一起工作。當電流從動力電池端輸出之後,首先需要經過直流母線電容用以消除諧波分量,之後,通過控制IGBT的開關以及其他控制單元的配合,直流電被最終逆變成交流電,並最終作為動力電機的輸入電流。如前文所述,通過控制動力電機三項輸入電流的頻率以及配合動力電機上轉速感測器與溫度感測器的反饋值,電控單元最終實現對電機的控制。除了對電機實現控制以為,電控單元也是車載充電機,DC-DC單元等組件的主控制機構。充電與電機控制正好相反,需要把電網提供的交流電轉換成動力電池的直流電,也就是在電力電子學上稱為整流的過程。而DC-DC單元,則是實現通過動力電池為12V電池充電的過程,電控單元需要把動力電池端的高壓,轉換成12V電池的低壓端,用以最終實現為新能源汽車充電
Ⅱ 什麼是所謂的混動汽車電機和電控技術
這種所謂復雜分配模式,無非就是傳統汽車大國捨不得自己積累的那些機械變速器技術。個人認為全電汽車就可以了。哪裡來這么多亂七八糟的分配模式
先說一個概念,全電汽車。也就是輪子是由輪轂電動機直接帶動的,或者是由輪邊電機經過簡單減速器帶動(簡單減速器的意思就是變速比固定,沒有倒檔,也不改變轉軸的空間指向)。至於這電是怎麼來的,是鋰電池來的,還是燃料電池來的,還是燃油發電機組來的,不管。
發現很多人都有個錯誤認識:所謂電動的性能不如燒油的。但是事實是只要是全電汽車,運動性能是秒殺傳統變速器的。因為他可以輕易實現無級變速和無級差速。
下一代坦克裝甲車輛以及彈道導彈發射車,那是清一色的全電(電力來自燃油發電機組)。無它,相比傳統的機械變速器,性能強大,重量輕,傳動效率高
所以我認為全電汽車的概念比較合適,用發電機+逆變器+電動機+簡單減速器代替原來的變速器差速器離合器。從而獲得更好的運動性能更高的傳動效率。
這樣的結構加上小容量電池進行發電緩沖,保證發動機永遠工作於最佳轉速。可以進一步大幅度提高燃油效率大幅度減少污染。加上超級電容再生制動回收剎車能量可以進一步提升燃油效率。
這樣我們得到了一個運動性能和燃油效率都超過傳統汽車的汽油車。
而短途可以通過插電變成純電。實現更低的費用和城市內0污染。
顯然用戶對這樣的產品是會賣賬的。政府需要的低污染也基本得到了實現。
而他不需要變速器離合器差速器,中國企業的短板也不存在了。(電動機發電機逆變器上國內和國外基本在一個層面上,差距並不大
Ⅲ 新能源汽車學些什麼專業方面的知識
其實主要學習新能源汽車構造、電工電子技術、汽車電控技術、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與驅動電機、汽車新能源與節能技術、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等。培養掌握純電動車的專業技能,能利用新能源車檢測設備和工具,從事新能源汽車需要的檢測與維護、故障診斷與排除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學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好,選擇這個行業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那麼在選擇的學習的時候,可能擔心自己學不會,學不到。因此,選擇學校給大家一些意見,在尋找學校時一定要選擇專業的學校,新能源汽車技術主要是動手實操,而專業的學校有充足的實訓設備,檢測工具,實訓台架,而且實訓課程比較多,理論+實訓同時進行。就這一點而言,很多學校就做不到,理論多,實訓太少,學不到真技術。
Ⅳ 混動汽車電機電控技術是什麼
HEV(Hybrid-ElectricVehicel)—混合動力裝置。混合動力就是指汽車使用汽油驅動和電力驅動兩種驅動方式,優點在於車輛啟動停止時,只靠發電機帶動,不達到一定速度,發動機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發動機一直保持在最佳工況狀態,動力性好,排放量很低,而且電能的來源都是發動機,只需加油即可。混合動力汽車的關鍵是混合動力系統,它的性能直接關繫到混合動力汽車整車性能。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混合動力系統總成已從原來發動機與電機離散結構向發動機電機和變速箱一體化結構發展,即集成化混合動力總成系統。 混合動力總成以動力傳輸路線分類,可分為串聯式、並聯式和混聯式等三種。串聯式動力:串聯式動力由發動機、發電機和電動機三部分動力總成組成,它們之間用串聯方式組成SHEV動力單元系統,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發電,電能通過控制器輸送到電池或電動機,由電動機通過變速機構驅動汽車。小負荷時由電池驅動電動機驅動車輪,大負荷時由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驅動電動機。當車輛處於啟動、加速、爬坡工況況時,發動機、電動機組和電池組共同向電動機提供電能;當電動車處於低速、滑行、怠速的工況時,則由電池組驅動電動機,當電池組缺電時則由發動機-發電機組向電池組充電。串聯式結構適用於城市內頻繁起步和低速運行工況,可以將發動機調整在最佳工況點附近穩定運轉,通過調整電池和電動機的輸出來達到調整車速的目的。
Ⅳ 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的功能是什麼
電機控制器是連接電機與電池的神經中樞,用來調校整車各項性能,足夠智能的電控不僅能保障車輛的基本安全及精準操控,還能讓電池和電機發揮出充足的實力。
一、技術電池技術、電機驅動及其控制技術、能量管理技術以及電動汽車整車技術為電動汽車四大關鍵技術。電控系統用於控制電池、電機等組件,其功能包括:電池管理,發動機、電動機能量管理等。電控系統由ECU等控制系統、感測器等感應系統、駕駛員意圖識別等子系統組成。電控系統的材料成本佔比不高,但需要經過多次試驗才能掌握關鍵演算法,尤其是混合動力汽車涉及油、電混合的控制策略,技術壁壘較高。
電機控制器作為新能源汽車中連接電池與電機的電能轉換單元,是電機驅動及控制系統的核心,主要包含IGBT功率半導體模塊及其關聯電路等硬體部分以及電機控制演算法及邏輯保護等軟體部分。
電機驅動控制系統(包括驅動電機和電機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車車輛行使中的主要執行結構,控制和驅動特性決定了汽車行駛的主要性能指標。
一般來講,電機控制器的主要由如下幾部分組成:
1、電子控制模塊()包括硬體電路和相應的控制軟體。硬體電路主要包括微處理器及其最小系統、對電機電流,電壓,轉速,溫度等狀態的監測電路、各種硬體保護電路,以及與整車控制器、電池管理系統等外部控制單元數據交互的通信電路。控制軟體根據不同類型電機的特點實現相應的控制演算法。
2、驅動器(Driver)將微控制器對電機的控制信號轉換為驅動功率變換器的驅動信號,並實現功率信號和控制信號的隔離。
3、功率變換模塊(PowerConverter)對電機電流進行控制。電動汽車經常使用的功率器件有大功率晶體管、門極可關斷晶閘管、功率場效應管、絕緣柵雙極晶體管以及智能功率模塊等。
目前,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多採用三相全橋電壓型逆變電路拓撲,部分產品前置雙向DC/DC變換器,以增大電機端輸入交流電壓,提升高轉速下的輸出功率,降低電機設計與生產成本。傳統控制器中直流支撐電容器體積龐大、耐高溫性能較差。為減小直流支撐電容器體積甚至取消直流支撐電容器,新型變換器電路拓撲和控制方法成為電動汽車應用研究的新熱點,但尚處於實踐探索階段。目前電動汽車用變流器的研發重點仍然多集中在電力電子集成方面。
(圖/文/攝: 問答叫獸) 蔚來ES8 蔚來ES6 問界M5 蔚來EC6 小鵬汽車P7 傳祺GS8 @2019
Ⅵ 汽車新能源技術學習什麼
核心課程包括: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電源管理、電動汽車電動機及驅動控制、電動汽車充電站運行與維護、新能源汽車構造與維修、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電動汽車保養與維護等。
培養能夠利用現代化設備,從事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安裝、調試、檢測與試驗等工作。掌握新能源汽車技術應用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能利用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護設備,進行性能檢測與維護、故障診斷與排除及技術管理工作、具備一定的創新和開拓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就業前景
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迅速,國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2015年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汽車市場需求總量的20%。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必定逐步加大,對應新能源汽車服務的人才需求也將同步加大。
掌握了最前沿的汽車技術,可以當汽車修理師。寶馬、賓士,凱迪拉克,奧迪,雷克薩斯…各大4S店任你挑選。掌握了最前沿的汽車技術,去各大中職、高職院校教書育人。2020年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去各大中職、高職院校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如果你取得了教師資格證,還可以考取國家在編教師。
Ⅶ 新能源汽車三電是哪三電
新能源汽車三電是電池、電機、電控。
電池、電機、電控,這是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三電」技術也是電動車區別於傳統汽車的新技術。在這三項技術中,電池又是最主要的,它影響到汽車單次充電的行駛里程、汽車生產成本等。
電池系統
雖然電池和電機不可或缺,但電控系統則更為復雜,起到了系能源汽車中樞神經的作用。它主要功用是採集油門、制動踏板、方向盤轉向等各種信號,並根據相應的信息發出相應的指令。另外,電機控制器需要控制驅動電機的轉速與轉動方向,同時還要控制能量回收等工作。可以說電控系統猶如人的神經網路一樣紛繁復雜,各部分的信號和指令都需要電控系統來接收和傳遞。
Ⅷ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有什麼
新能源汽車有四大關鍵技術,包括電池及管理技術、電機及其控制技術、整車控制技術、整車輕量化技術。
1、電池及其管理技術
新能源汽車的成敗關鍵仍然是電池。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電池選擇將直接關繫到整車的性能。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等。
2、電機及其控制技術
電機是電動汽車動力的發起點。要求:(1)電機要頻繁的啟動/停止、加速/減速;(2)低速或爬坡時要求高轉矩;(3)高速行駛時要求低轉矩,並且變速范圍大以及交款的轉速范圍和轉矩范圍內都要有較高效率:;(4)工作可靠性高;(5)穩態精度高;(6)動態性能好且工作環境要求不苛刻。
電力驅動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把蓄電池儲存的電能轉換為汽車行駛的動能,要使得電動汽車擁有良好使用性能,必須開發出合理的控制系統,使電機具備較高轉速及較大的調速范圍,足夠大的啟動轉矩,以及體積小、質量輕、效率高,動態制動強和能量回饋的能力。
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有多種控制模式。傳統的線性控制,如PID,不能滿足高性能電機驅動的苛刻要求。傳統的變頻變壓(VVVF)控制技術,不能使電機滿足所要求的驅動性能。非同步電機多採用矢量控制(FOC),是較好的控制方法。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採納。
Ⅸ 新能源汽車里三縱三橫各指什麼
「三橫」包含要素很多,既包含了原來的「三電」,也擴充了電力、電子、智能、網聯。
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第3章第1節提出:「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
其中,「三縱」即將過去及目前定義的3類「新能源汽車」概括為2個字「三縱」。「三橫」即在過去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基礎上,融合了充換電問題及智能化、網聯化趨勢。「三橫」是「三縱」發展的基礎。
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三橫三縱」的提法,是一個新提法,具有里程碑意義,它高度概括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格局和新定位。4字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具體來看,「三橫」包含了原來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其中:第一橫融合了原來的兩電(電池、電控);第二橫對原來的一電(電機)進行了擴充——+電力、電子(分別指充換電設施及車載晶元等);第三橫純屬擴充(智能+網聯),這也是整個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三電」只是新能源汽車身上相對於傳統汽車的3個關鍵的「新」部件。
雖說自2009年發展至今,「三電」發展得還不是很理想和不盡人意,但總算可以應對和滿足一般應用場景了,而且未來還會繼續提升;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還面臨著新的問題(包括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車載晶元等)和新的需求趨勢(智能+網聯等)。也就是說,今後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只有真正、全面落地,才能走得更遠、更穩、更寬。
因此,大家以後再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不能再單純地只提「三電」了,而應該多提「三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