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國能新能源汽車產能

國能新能源汽車產能

發布時間: 2022-09-28 01:11:46

❶ 收購完國能卻為何另起爐灶恆大造車力推恆馳背後有隱情

不得不說,房地產企業的「江湖做派」讓習慣了工程師文化的汽車業從業人員頗為吃驚,而一位消息人士更是用「卸磨殺驢」這個詞來形容恆大對國能新能源員工的管理。

「恆大一接手國能,就讓每個員工梳理崗位流程,分享資源,不明白的甚至還讓員工飛到深圳總部去逐條講解,而且對人員進行分流,研發和部分采購有用的就留下,去年年底就簽署了合同,剩下的研發、質量、生產、市場等部門的員工就都安排到恆大寶」。

雖然有不少帖子已經被刪掉了,但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筆者還是能夠看到很多類似說法的帖子。

寫在最後

在與多位消息人士溝通後,筆者對恆大造車的看法有點復雜,不可否認,無論是在產業鏈布局,還是大筆投入上,都能感受到恆大造車的「誠意」,雖然房地產與造車聯動的模式還有待驗證,但這也的確不失為一種創新模式,畢竟以恆大在房地產業的實力,如果玩得好也真的有可能玩出一條新的「造車之路」。

然而,恆大在天津工廠、員工調動、全員營銷等事情上的種種操作,讓筆者感覺「套路滿滿」,而這種「江湖做派」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有句話我們說了很多遍,但仍然需要不斷強調:任何不敬畏市場的造車者,最終也將被市場拋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及其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漸增多,人們也更加註重生活的質量,對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綠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

結合環保的需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氫能等產業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等。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在2025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本土汽車整車製造企業比亞迪、吉利、江淮等企業都開始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製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鏈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車製造成為重要的一環

新能源汽車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包括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等,這些材料經過加工製成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零部件,如:電池、電控、電機等。

對於新能源全車而言,電池、電控、電機等零部件相當於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對於新能源汽車猶如心臟般的存在,電池、電控和電機技術的發展關繫到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歷程,動力系統等關鍵指標。

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的下游主要為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製造,是新能源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包括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❸ 恆大造車押注的國能新能源,其目前新能源造車實力如何

首款量產下線車的競爭壓力


根據恆大方面介紹,國能93車型是一款基於薩博汽車鳳凰E平台及薩博技術打造的純電動車型。


薩博汽車是一家老牌瑞典汽車製造廠商。2012年6月,瑞典籍華人蔣大龍通過NEVS公司收購了薩博汽車擁有的9-3車型知識產權以及鳳凰平台知識產權。國能新能源及相關公司即是NEVS公司在中國的主要研發、生產平台。

張翔告訴投中網,從披露的公開信息看,國能93車型是從原來的薩博燃油汽車9-3車型改裝成了電動車,「這種技術手段是前兩年自主品牌的技術路線,比如上汽550改成新能源。」他認為:「續航達到300多公里,已經很普遍甚至稍微落後,現在很多達到了400公里或以上。」


續航能力是新能源電動車的關鍵。售價33萬~43萬元的特斯拉Model3(2019年款),其國產版續航里程為460公里,而進口的高性能版為595公里。售價36萬~45萬元的蔚來汽車的續航里程則在420公里~510公里。


「大部分消費者比較謹慎,不會輕易去買蔚來或其他新能源汽車。而且現在新能源補貼越來越少,300公里續航的車拿到市場去賣,估計賣一輛虧一輛。」張翔如此分析。


今年3月,國家對續航里程300-400公里的純電動車補貼從2017年的4.4萬元降至1.8萬元。


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蔚來汽車,按照2018年的補貼政策,每一輛可獲得6.75萬元。但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18年平均售出的每一輛車虧損約80萬元。而作為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型,特斯拉Model3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賣出的每一輛車幾乎都在虧損。去年「瑞銀」報告稱,特斯拉電池單位成本雖然已為最低,但基礎型Model3每賣出一台入門款,特斯拉就要虧損6000美元(約4.2萬人民幣)。


如此來看,今年6月宣布量產下線的國能93,在性能和未知的價格上,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競爭。


事實上,NEVS公司自2014年就開始計劃薩博9-3為基礎生產電動車。2017年12月,國能新能源稱,相關車型將於2018年6月正式量產下線。而直到2018年年底,國能新能源獲得工信部發放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生產資質。這意味著,此時其真正獲得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的資格。

❹ 新能源汽車的前景如何

家庭以便攜出行、自駕旅遊為目的的購車,都會帶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提到新能源汽車,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在大城市,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購一輛新能源汽車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既節能減排還能減少用車成本,所以很多車企為了搶占市場,都在爭先恐後的大力研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那麼,新能源汽車目前的產能如何呢?這樣的行為是否會讓新能源在汽車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呢?
第一,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是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幾年,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補貼非常可觀,新能源汽車也的確出現了蓬勃的發展,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比較高,這些消費行為都促使了車企大力生產新能源汽車。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現退坡現象,很多消費者享受不到優惠,購車成本也就明顯增加,購買能力相應的也減弱了很多,所以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銷量也就沒前幾年那麼可觀,工廠自然也會出現了很多的庫存。
第二,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存在很多限制,畢竟很多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充電樁等設備都建設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後服務都跟不上,所以導致這些區域的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能力不足。很多車企為了打開這些區域的市場,做了很多努力,花費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會導致產能過剩。
第三,雖然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因為一些政策的變動,甚至是一些硬體措施的不完善,導致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廠家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但是我們國家的新能源汽車跟很多國外的品牌都有很好的合作,不僅僅面向國內銷售,更重要的走向世界,同時還有共享汽車、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計程車等項目的帶動,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會有一個很好的解決。
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會受到文中提及的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和前景依舊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優勝略汰,對於一些自身條件過硬、實力較強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它們的未來依舊是具有優勢的。

❺ 工信部 國能新能源將獲純電動車生產資質

10月17日,工信部發布了第313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能新能源”)被列入擬發布新增汽車生產企業清單中。本次公告時間為2018年10月17日-2018年10月23日,若無意外,國能新能源生產項目將獲得工信部審批通過,成為全國第9家拿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簡稱“資質”)的企業,又一造車新勢力即將正式登場。

國能新能源發展回顧

國能新能源2015年6月在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24億元,是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子公司。2017年6月,CES亞洲消費電子展上,國能新能源發布了兩款概念量產車:9-3(轎車)和9-3X(SUV);12月5日,基於鳳凰新能源汽車平台開發9-3電動汽車駛下工廠生產線。

國能新能源的造車資質雖未完全落地,但已陸續宣布大量訂單。2015年12月,國能汽車與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當月,國能汽車與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簽署了2萬輛電動車采購協議;2017年12月,國能汽車又宣布與滴滴出行簽署了采購協議,但沒有公開具體訂單數量。

國能新能源將獲第9張純電動車生產資質

2018年10月17日,工信部發布第313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能新能源”)被列入擬發布新增汽車生產企業清單中。

截至目前,發改委累計核准了15家企業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只有8家企業獲得了工信部准入。根據最新發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未來對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的審批有非常高的門檻,早一步拿到資質,或在汽車電動化大潮中多一個籌碼。

什麼是資質

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可以理解為行業的“准生證”,只有持“證”才能上崗。

根據企業出身,主要有兩類申請資質的路徑:一是已經有傳統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額外再補一個新能源准入的資格就可以造電動車;二是本身沒有汽車生產資質,一切從零開始申請。

資質的主管部門是發改委和工信部,發改委管是否有資質有條件建廠做產品,工信部管產品是否滿足要求能上市銷售。目前只有北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長江汽車和前途汽車、合眾新能源、奇瑞新能源8家通過雙認證正式獲得資質。若無意外,國能新能源生產項目將獲得工信部審批通過,成為全國第9家拿下資質的企業,成為又一造車新勢力。(文: 韓蕊)

@2019

❻ 新能源汽車在華發展前景及趨勢

新能汽車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在大城市,越越多的人都會選購一輛新能汽車作為己的代步工具,既節能減排還能減少用車成本,所以很多車企為了搶占市場,都在爭先恐後的大力研發和生產新能汽車。那麼,新能汽車目前的產能如何呢?這樣的行為是否會讓新能在汽車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呢?
我們都知道新能汽車是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幾年,國家對於新能汽車的政策補貼非常可觀,新能汽車也的確出現了蓬勃的發展,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於新能汽車的接受程度比較高,這些消費行為都促使了車企大力生產新能汽車。然而,目前新能汽車補貼政策出現退坡現象,很多消費者享受不到優惠,購車成本也就明顯增加,購買能力相應的也減弱了很多,所以新能汽車在市場上的銷量也就沒前幾年那麼可觀,工廠然也會出現了很多的庫存。
新能汽車的銷售存在很多限制,畢竟很多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充電樁等設備都建設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後服務都跟不上,所以導致這些區域的消費者對於新能汽車的購買能力不足。很多車企為了打開這些區域的市場,做了很多努力,花費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會導致產能過剩。
雖然現在的新能汽車因為一些政策的變動,甚至是一些硬體措施的不完善,導致市場上的新能汽車廠家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但是我們國家的新能汽車跟很多國外的品牌都有很好的合作,不僅僅面向國內銷售,更重要的走向世界,同時還有共享汽車、新能公交車、新能計程車等項目的帶動,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會有一個很好的解決。
總而言之,新能汽車的產能會受到文中提及的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但是新能汽車市場的未和前景依舊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優勝略汰,對於一些身條件過硬、實力較強的新能汽車品牌,它們的未依舊是具有優勢的。

❼ 國能新能源汽車天津啟動生產了嗎

昨天,國能汽車天津項目生產啟動,同時其基於鳳凰新能源汽車平台開發的9-3車型駛下工廠生產線,將在未來半年內量產。

2015年6月,「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在天津濱海高新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24億元,項目總投資42億元。項目一期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規劃產能22萬輛。自2015年10月開工建設,到2017年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昨天其新能源汽車項目生產正式啟動。2012年,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簡稱NEVS)收購有近75年歷史的瑞典薩博汽車公司,推出新品牌「NEVS」取代SAAB品牌。

隨著天津項目的啟動,國能汽車天津將基於中國輻射亞太。國能汽車瑞典將於2018年下旬啟動生產,業務面向歐美市場。屆時,集團公司將形成年產50萬輛高端純電動車的能力。國能汽車希望立足中國和瑞典面向全球。此外,中瑞兩地在技術、市場等資源上的優勢互補,將降低產品開發周期和製造成本,形成競爭優勢和市場影響力。

❽ 國能93量產下線,為何說「恆大牌」電動汽車贏在起跑線上

6月29日,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國能93車型量產下線儀式在天津舉行。

據了解,國能 93是一款基於瑞典薩博(SAAB)鳳凰E平台及薩博技術打造的純電動車型,早在恆大入主前,NEVS就已完成該車型的研發。

作為一款定位普通型、實用型、經濟型的車型,國能93(參數|圖片)在高效電能、卓越駕控、極致安全、智能出行等多個方面均有著出色的表現。這一高性價比的車型量產推向市場,將惠及普通消費者。

超能力三:「全產業鏈」系統性競爭優勢

恆大通過正確前瞻的布局,在短短一年內成功搭建了國內首個新能源車全產業鏈,使得「恆大牌」新能源汽車具備了絕對的系統性競爭優勢,以及「全環節」的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技術,真正實現了「用世界技術造恆大車」。未來覆蓋全產業鏈的尖端科技將成為恆大後續研發新車型的堅實基礎。

1月15日,恆大入主承襲「薩博」基因的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為其新能源汽車藍圖注入了純正的北歐工業基因;

1月24日,恆大入主卡耐新能源,掌握日本頂尖動力電池核心技術;

1月29日,與頂級超跑科尼賽克組建合資公司,致力於研發和生產製造世界最頂級新能源汽車;

3月15日,收購荷蘭e-Traction,掌握商用車領域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

5月30日,收購英國Protean,掌握乘用車領域最先進輪轂電機技術;

至此,恆大通過垂直整合,迅速構建起「整車研發+三電系統+銷售渠道」的完整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

不難發現,恆大造車,布局的是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體系,瞄準的是上下遊行業高精尖技術。國內最強銷售渠道+強大量產交付能力+首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加持之下,恆大造車已先人一步占據了絕對優勢,未來「恆大牌」新能源汽車將如何顛覆行業格局?我們拭目以待。

❾ 新能源車產銷資質大起底,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暫停發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車「准生證」,最近由前途汽車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審批後,新車量產上市將被開綠燈。然而,緩慢的資質發放頻率,對大批對產銷資質渴望的新能源車企,包括新造車勢力來說,就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舊懸掛在它們的頸脖上。

「有些企業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卻根本沒有實力生產汽車,而是借著『資質』四處找投資;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在日前舉行的2018智能汽車國際研討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解釋了相關部委暫停發放資質的原因所在。從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大門已經關閉了整整一年時間,背後原因眾說紛紜,但都避不開對已領取生產資質的15家新能源車企項目進展不一、表現懸殊的問責。

一方面是部分獲得資質的企業,遲遲未進入市場,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眾以及知豆,其他企業絲毫沒有成為市場主流車企的跡象。

另一方面,對資質近乎「飢渴」的新造車企業,尤其是產品進度推進較快,以及融資金額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隊,卻又遲遲無法得到資質。為了搶新車上市的進度,一些新造車勢力甚至被倒逼迂迴生產——— 尋求代工或收購有資質企業。可以說,近兩年冒起的新造車勢力,如果說之前仍處於「PPT造車」階段時,沒有領到生產資質實屬合理,那麼過去一年資質發放近乎停擺後,讓逐漸走向量產、走向市場的新造車企業,無奈地成為了被「歧視」的一方。在新能源車蓬勃發展的當下,如何把資質給到對的人,依舊有待破局。

停審現有新能源產能嚴重超標

從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眾獲得最後一張生產資質,短短14個月時間,發改委共發放15張新能源牌照。業內曾經普遍認為新能源生產資質發放10個最合適,隨著蘭州知豆拿下第11張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紙准生證的新造車勢力欣喜若狂,加快遞交申請,以期佔得先機。然而,這扇資質大門卻在江淮大眾領到第15張牌照之後,在沒有正式文件的情況下關閉了,至今仍無重啟的跡象。

為何發改委暫停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這必須從發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說起。

發改委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本是為了扶持一批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也即是「鯰魚效應」來攪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過,從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業的進展來看,產品推出普遍緩慢,競爭力弱,根本無法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更遑論對傳統車企造成沖擊,完全辜負了國家的期望「目前審批工作處於暫停狀態,主要原因是之前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審批規則相對寬松,審批速度過快,獲批的企業實力參差不齊。」一位消息人士解釋說,發改委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從2017年5月開始暫停審批工作至今。

拿到新能源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按照傳統車企、新造車、汽車產業鏈三大勢力劃分的話,傳統車企勢力有5家企業,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眾、江鈴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車勢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雲度新能源、河南速達、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國能新能源;剩餘的萬向集團、長江汽車、敏安汽車則屬於汽車產業鏈勢力。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這15個獲得新能源准生證的「天之驕子」,現有產能加起來達到91萬輛。據不完全統計,正在排隊等待資質審批的新進入企業超過了20家,產能是這15家車企的兩三倍之多。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將達200萬輛,而現有的新能源產能已經嚴重超標。新能源造車熱急需降溫,從狂熱回歸理性。

事實上,拿到發改委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並非都可以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他們還需通過工信部的考核,產品被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產資質」,方能上市銷售產品。而這15家車企中,獲得工信部生產資質的只有6家,分別是雲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原因是很多車企的生產基地建設緩慢,始終無量產車影蹤。

尷尬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記者調查發現,在領取牌照超過一年時間以上的今天,有量產車型上市銷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奇瑞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等6家車企,另外還有前途汽車、江淮大眾、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4家車企計劃在今年推出首款量產車型,而其餘5家車企中,除了重慶金康此前表示首款產品將於明年推出市場之外,敏安、萬向、速達、國能都尚無十分明確的上市時間表,也常被稱為「僵屍企業」。

有產品在售的6家車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均出自傳統車企。其中,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業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矚目的大事並非產品或銷量,而是上市。事實上,北汽新能源2009年創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團規劃為未來獨立上市公司來運營,甚至從2014年開始籌備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與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鋒)的關聯交易方案獲批,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這一國內新能源整車巨頭終於登陸A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明確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時間表———2018年第三季度。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達到了10.3萬輛,位居比亞迪之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排名第二。依託傳統車企的開發平台和技術沉澱,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也雙雙排進去年新能源銷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銷售3.68萬輛新能源汽車,江鈴則售出3萬輛,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

在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車企中,有四家車企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鈴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兩年在新能源市場大放異彩的知豆。蘭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車型上市,2017年實現銷售4.25萬輛,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僅次於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成立於2015年的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過12億美元,目前累計銷量逾10萬台,占據新能源乘用車逾10%的市場份額,純電動乘用車13%的市場份額,足跡遍布義大利、法國、德國等近20個國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科技部、中關村等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知豆以寧波首家「獨角獸」企業的身份亮相,未來發展前景備受看好。

雲度新能源則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產電動車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並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全球首發A+級純電SUVπ7,據稱這款車將於明年上市銷售,將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

涉足乘、商兩個汽車領域的長江汽車,也高調參加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帶來9款產品,包括3款乘用車和6款全新純電動物流車。據了解,長江汽車依託母公司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在電池材料、電池生產、乘用車/商用車/客車生產、汽車設計全產業鏈的優勢,目前在北京、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天津、遼寧建立了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重慶建立了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在中國、昆明、貴州建立了整車生產基地,甚至在美國有海外生產基地,整車年產能達10萬輛,在15家獲資質車企中與江淮大眾並列第一。

統籌策劃:南都記者 鍾鍵挺 張澤彤

采寫/製表:南都記者 何羽 鍾鍵挺  實習生:貢芊芊

編輯:張澤彤

❿ 國能新能源將獲第十張純電動車生產資質

另一支造車新勢力即將正式登場。10月17日,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13號公告》。在即將發布的新汽車廠商名單中,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公告時間截至10月23日,意味著如無意外,國能新能源生產項目將獲得工信部批復,成為國內第10家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國能新能源於2021年6月在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24億元。是國能電動車瑞典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於2021年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一期年產純電動乘用車5萬輛,二期建成擴建後年產22萬輛。同年6月,國能汽車發布NEVS品牌;今年6月,國能新能源宣布正式啟動投資200億元的上海國能新能源汽車項目。

產品方面,2021年6月,在CES亞洲消費電子展上,國能新能源發布了兩款概念量產車:9-3和9-3x;12月5日,基於鳳凰新能源汽車平台開發的9-3電動汽車駛出工廠生產線。

「國能新能源9-3EV」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造車資質還沒有完全落地,但國能新能源已經陸續宣布了大量訂單。早在2021年12月,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就與國能汽車簽署了合作協議。熊貓新能源計劃到2021年從NEVS購買總計15萬輛9-3ev。該協議還涉及國能汽車與其合作夥伴共同提供的其他10萬款電動汽車產品,訂單總額達780億元。同月,國能汽車還與中國花藤實業有限公司簽訂了2萬輛電動汽車采購協議;2021年12月,國能汽車宣布已與滴滴出行簽署采購協議,但未披露具體訂單數量。

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已批復15家企業新增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僅有9家企業獲得工信部准入。根據新發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條例》,未來新增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的審批門檻非常高。早一步拿到資質,或者在汽車電氣化浪潮中多一個晶元。

什麼是資質?

像很多要求很高的行業一樣,你需要一個「證書」才能找到工作。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需要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可以理解為「出生證明」。根據企業的出身不同,申請資質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已經具備傳統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如 比亞迪 、 SAI C等。,可以通過增加一個新能源准入資格來建造電動汽車。

二是沒有汽車生產資質,一切從零開始應用。誕生於傳統原始設備製造商的 北汽新能源 和奇瑞新能源,一開始都是藉助母公司的資質造車,完全合格後才能自主生產銷售。資質的主管部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工業和信息化部。NDRC負責是否有資質和條件建廠生產產品,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產品是否符合要求,能否上市銷售。目前,BAIC新能源、杜雲新能源、江鈴新能源、郅都、長江汽車及未來汽車、何忠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僅有9家通過雙認證正式獲得資質。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2019

熱點內容
杭州gl8租車價格 發布:2025-04-29 22:15:59 瀏覽:542
超級房車大賽2 發布:2025-04-29 21:57:03 瀏覽:471
國內最便宜的商務車 發布:2025-04-29 21:47:25 瀏覽:418
微型麵包改房車 發布:2025-04-29 21:45:27 瀏覽:939
長城風駿5皮卡2012款 發布:2025-04-29 21:41:31 瀏覽:304
途樂56越野車2017款內 發布:2025-04-29 21:12:37 瀏覽:770
汽車拖掛擺動測試 發布:2025-04-29 20:54:18 瀏覽:80
拖掛車體積尺寸 發布:2025-04-29 20:39:29 瀏覽:734
途歡tiguan20tsi越野車 發布:2025-04-29 20:27:08 瀏覽:2
杭州單車越野山 發布:2025-04-29 20:25:28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