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收購低速電動汽車
❶ 打算代理低速電動汽車不知道有市場嗎
電動低速汽車,市場很大,准入門檻很低,市場有點保和,不賺錢
❷ 低速電動汽車怎麼樣
低速電動汽車,又名純電動汽車,是一種結構更簡單,身量體積更小,適合中老年人使用的,以車載電源為動力,完全由可充電電池,提供動力源的汽車走俏市場。這種車的特點是沒有尾氣排放,對環境污染較小,相比較傳統汽車更節能、更環保,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
目前低速電動汽車市場發展迅速,比較知名的低速電動汽車品牌有御捷、雷丁、易咖電動汽車等等。(望採納)
❸ 可上牌的低速電動車有哪些
可上牌的低速電動車:
低速電動車是與汽車十分相似,但在速度上、車型大小上是有一定差別的車型,因為時速慢、車身迷你,它主要被用於老年人的代步,寶媽們接送孩子,是短途代步很實惠、實用的車型。
不過,這樣的實惠、實用車型,它現在也不能隨便在道路行駛,道路交通管理的規范化之後,只要是「動力」車型,上牌都成為基礎,而微型低速電動車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就是「上牌難」。
而「上牌難」的根本原因是車輛不符合相關標准,當然,以前是因為沒有低速電動車相關標准,廠家也無從談起「遵守標准」,而隨著2021年《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徵求意見稿發布之後,低速電動車就再也不是沒有標准,雖然還未正式實施,但各大低速電動車品牌,已經率先推出了符合該國標的微型四輪車,雖然數量並不多,但這些車輛一旦上牌就能在全國合法上路,城市也能用,小鑫就來盤點目前已知的符合標準的5款車,看看您喜歡哪一款。
第1款「國標」車型:金彭艾咪:金彭的品牌力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特別的熟悉,金彭是主打三輪、四輪車產品,尤其是三輪車領域,目前是絕對的頭部品牌,而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18批)》文件,金彭獲得汽車生產准入資質,具備生產符合「國標」乘用車的資格。
艾咪是推出的一款比較小巧且有顏值的車型,整車尺寸為2900×1400×1500mm,而在外觀上,車輛設計十分「精細化」,前臉大燈細條幅的貫穿格柵,霧燈的微笑貫穿格柵,搭載十分靚麗的色彩,讓整車外觀很時尚,它的目標群體不僅僅是老年人,還包括寶媽、上班族的女性用戶。
車輛在動力方面,搭載的為350W功率電機,雖然不算很大,但對於小巧車型,已經完全夠用,而時速為50公里/小時,符合低速電動車的定位,在續航方面,符合國標的鋰電版,一次續航可以達到260公里。
而在功能配置上,作為大品牌符合「國標」車型,表現同樣不差,車輛內置9寸汽車級大屏,三點式安全帶、電動門窗、冷暖空調等配置。
第2款「國標」車型:海全鯤鵬A4:
海全是專注低速電動車的品牌之一,作為自己的主營業務,當整個行業迎來標准,海全也快速做出反應,推出符合「國標」的車型,在2021年,海全鯤鵬A4正式登錄工信部目錄公告,成為符合上牌標準的車型。
鯤鵬A4和海全以往的「大車型」不同,它採用的比較小巧的設計,車身長度只有2760mm,而空間上是四門四座的設計,在外觀上,它的顏值比較普通,大格柵金屬鉻條的設計,讓車輛多了一份成熟,但少了一份時尚,比較適合老年人使用。
而在續航方面,還沒有正式公布參數,從相關宣傳資料可以獲悉,這款車的續航不低於130公里,而價格在2.8萬左右。
其他的方面,車輛是按照乘用車標准打造,底盤、輪轂、懸架、輪胎都是汽車級別;而在功能配置上,車輛擁有多媒體觸屏大屏幕,支持倒車影像、音樂播放等功能。
第3款「國標」車型:鴻日Veli:
鴻日是低速電動車品牌中的「新秀」,也是十分看中車輛顏值的品牌,而在低速電動車轉型微電乘用車的關鍵時刻,鴻日更是迎來了汽車行業老將,曾經奇瑞新能源總經理的加盟,另外,在2021年鴻日收購新能源乘用車資質,也獲得了合規生產乘用車資格。
鴻日Veli是在2021年9月上市,這款車同樣屬於小巧車型,整車尺寸為2900×1475×1560mm,而在顏值上,車輛是「小而精緻」,前臉是大幅格柵設計,讓大燈反而成為陪襯,而下方霧燈採用大面積,讓下面格柵變得細長,如此的反差,讓整車前臉元素眾多,很有設計感,另外,加上整車撞色色調,車輛看上去很有檔次感。
而在動力上,這款車是低速電動車少有的超強動力,搭載的是6000W功率的電機,完全不用為爬坡等動力擔憂,而在電池方面,車輛搭載的是原裝A+類動力電芯,能量密度是國標要求的2倍還要高,而在續航方面,可以實現150公里的續航里程,另外,車輛還支持快充,支持8年質保服務。
其他的方面,車輛按照汽車級水平搭載的車機系統,支持倒車影像、手機聯網、導航、各種應用軟體使用的功能;二期,車輛的底盤是歷經6個月時間的調校,駕駛舒適性更好,還配備坡道駐車系統,不用為溜車而煩惱。
❹ 低速電動汽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低速電動汽車具有經濟性能好、節能環保、節約資源、使用成本低、充電方便等優勢,是二、三線城市最經濟、最環保、最易推廣的交通工具,也將成為我國實現綠色交通的戰略選擇。在我國的一些二三線城市和城鄉交接處,低速電動車正成為最符合民眾出行需求的交通工具之一,近年來在部分地區快速增長,規模持續擴大。由此來看,低速電動汽車已經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
今日陽光新能源電動汽車,在此形勢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借著國家利好的政策春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幾年,將以其強大的公司規模、優秀的產品競爭力、先進的研發技術以及完善高效的營銷體系,力求發展成為華東地區最具有競爭力的汽車銷售服務企業。
❺ 低速電動汽車怎麼樣哪個牌子的好用質量好
御捷呀,性能好,穩定
❻ 低速電動車,下一個車企競爭的大蛋糕| 汽車產經
具體來說,關於低速電動車的動力性、制動性、外廓尺寸、整備質量等相關技術指標,《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座位數應不超過4座;
車速要求30分鍾最高車速大於等於40km/h且小於70km/h;
尺寸要求長度應不大於3.5米、寬度應不大於1.5米、高度應不大於1.7米,整備質量不超過750kg;
電池系統能量密度不應低於70Wh/kg;
加速性能要求0km/h-30 km/h加速時間應小於10s,續航里程不小於100km,通過4%坡度爬坡車速不小於20km/h,通過12%坡度的爬坡車速不小於10 km/h;
……
從年初時工信部透露的消息來看,如果不出意外,這一文件將有望從9月份開始正式實施。而隨著這一文件的到來,低速電動車市場「變天」在所難免。
1.一塊200萬輛規模的大蛋糕
雖然提到低速電動車,人們腦海中浮現的大多是「山寨」、「鄉土」、「中老年」等關鍵詞,但實際上,在「上不了檯面」的樣子背後,低速電動車的市場規模卻不容小覷。
透過幾組對比數據,我們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這一細分市場的潛力。
數據顯示,全國已有100家左右規模以上微型低速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產能超過200萬輛,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河北、江蘇、福建等地。
200萬輛是什麼概念?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在2020年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創下了歷史新高。同時,在此前的預測中,2021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才有望達到200萬輛左右。
再從另一組數據來看。從2015年開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全年銷量達到33.11萬輛。2016年銷售50.7萬輛;2017年77.7萬輛;2018年銷量達到125.6萬輛。
而據不完全統計,在2014年時,我國的低速電動車銷量就已經達到了近40萬輛,2015年逼近70萬輛,2018年最頂峰時期接近140萬輛。甚至,有研究機構曾預測,預計到2025年時,低速電動車的年銷量將突破350萬輛。
顯然,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事實上,曾經在2018年時,國家曾發布過一則《六部委關於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開展低速電動車生產銷售企業的清理整頓。雖然彼時發布的這一通知在某些方面並不夠明確,但政策壓力之下,還是有一批不滿足要求的低速電動車企業被陸續淘汰。
而三年之後隨著《技術條件》的提出,幾乎毫無疑問,在促進整個細分市場更加健康發展的同時,必然也將繼續淘汰一批無法順應政策要求轉型升級的企業。而這些企業退出之後,市場也將留下更多等待滿足的需求。
2.降維打擊早已開始
實際上,在《技術條件》公開徵求意見之前,正規乘用車生產企業對低速電動車市場的佔領就已經悄然開始。
2020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宏光MINI EV正式上市。2.88萬元的起售價完全殺入低速電動車引以為傲的價格腹地,甚至比後者的價格更低。
而憑借比低速電動車更低的價格、更優的質量、更好的服務,宏光MINI EV上市200天之後累計銷量就已經突破20萬,成為當下最為熱銷的電動車。
雖然從相關宣傳來看,宏光MINI EV的熱銷,離不開大城市年輕人的認可,事實上除這些人之外,低線市場對於這一車型來說,同樣至關重要。
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許海東曾表示,「五菱宏光MINIEV某個月全國銷量前十的城市,有5座在河南。而河南正是我國低速電動車銷售大省」。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著傳統車企正在加速搶占著原本屬於低速電動車企業的市場。此前,上汽通用五菱也明確表示,如今在渠道建設上,他們也在加快在縣級市場的推進。
而除宏光MINI EV之外,事實上,許多正規乘用車生產企業也在加強在微型電動車領域的布局。長安奔奔E-Star國民版、奇瑞小螞蟻、上汽榮威科萊威等也均對低速電動車形成了降維打擊。
除這些企業自身推出的微型電動車之外,今年以來,傳統車企與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的合作也在增加。
就在這兩天,華晨與新日合資的新品牌推出了兩款全新微型電動車——華晨新日i03和i03A。而在此前,奇瑞與山東省地方政府合作的「奇魯汽車」也正式宣布將於9月份推出一款微型電動車。
3.寫在最後
不過,盡管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低速電動車有著廣闊的市場規模,但回顧這一市場過去的快速發展,不能忽視的另一關鍵原因在於,這種車型使用方便,無需上牌,也無需駕照。
但隨著這一車型被納入純電動乘用車領域,不難想像,日後在使用過程中或許也將適用機動車道路行駛規則,車輛需要上牌,駕駛者也需持有駕照,接受交管部門的統一管理。
而當原本「方便」的優勢消失,低速電動車的市場需求還能否保持如今的規模?現在的市場需求會向上升級還是降級到電動三輪車改裝產品?
一切仍然撲朔迷離。
❼ 整個低速電動汽車行業來說,排名最靠前的是哪家
最靠前的當屬金彭新能源汽車
❽ 雷丁轉型背後的隱憂:補貼在摧毀市場秩序
沒有想到,最先對疫情作出實質性反應的會是低速電動車企業。
最近兩年,國內車市整體表現比較低迷,特別是進入2020年之後,受肺炎疫情影響,國內車市表現降入了歷史冰點,為應對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都公布了自救方案,降薪裁員減產等成為當前汽車行業的熱門話題,但說到底,都是一些應急舉措,真正在這段時間作出長遠打算的反而是此前不被重視的一個群體——低速電動車企業。
是什麼在「逼」低速電動車企業轉型
日前,雷丁汽車發布了「星藍計劃」,從康迪汽車演變而來的楓葉汽車也橫空出世,兩家曾經在低速電動車領域「唱主角」的企業紛紛開啟了品牌進階之路,開始向著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車企轉型。
當然,影響這些低速電動車企業做出轉型選擇的因素有很多,肺炎疫情起到的可能只是一個加速效果,政策層面的不確定性、終端市場消費升級的現實,才是共同促成了當前低速電動車企業開始尋求品牌升級的根本原因。
圖片來源:雷丁汽車
一是雷丁過往的歷史決定了這個品牌的特性,雷丁是做低速電動車的,沒有補貼,所以從一開始,想要發展壯大雷丁就要做能被市場接受的產品,從2008年成立至今,雷丁一直在圍繞市場需求做正向研發,有一定的技術積累。
二是渠道優勢,雷丁目前的全國用戶已經超過百萬,而幾年間能夠實現這樣的銷售規模,得益於雷丁在國內密集的銷售網路,目前,雷丁擁有的一級網點有2700多家,而在鄉鎮市場上擁有的二級網點達到7000多家,和其他新能源車企相比,這是雷丁獨有的優勢。當然,在未來的品牌升級的過程中,雷丁還必須做的一個工作就是要對這個龐大的銷售網路進行同步升級。
三是雷丁與野馬汽車結合,雙方技術團隊融合後,開發高速電動車時,並沒有技術上的短板。舒欣指出,收購野馬汽車之前,雷丁還遇到過不少價格更低的標的,而最終選擇野馬汽車,不僅是因為它的生產資質,更因為其在新能源領域已經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從供應鏈體系來看,低速和高速電動車的上下游供應商重合度很高,同一家零配件企業可能同時在為低速和高速電動車企業配套核心零件和技術。舒欣以自家企業為例進行了說明,此前雷丁和野馬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供應商,很多就是同一家,所以從低速向高速轉型,供應鏈體系方面需要做的調整其實並不大。
新能源補貼該停了
面向未來,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車的前景仍在,就看政策如何去引導市場了。
當然,只看A00電動車的話,近兩年的市場表現並不十分理想,蓋世汽車研究院整理的國產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產品結構變化趨勢顯示,A00級純電產品銷量佔比已經從2017年的61%萎縮至2019年的22%。對此,舒欣指出:「導致國內A00級新能源車市場近兩年銷量大幅下滑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量存在的「二手資源車」(拿到國家補貼的全新車),嚴重擾亂了細分市場的價格體系」。
與A00級電動車市場高度重疊的低速電動車肯定也是大受其害,消費者拿到的「二手資源車」可能是2019年或者2018年、2017年的,但這些車和新車的性能又差別無幾(產品本身變化不大),價格可能比低速電動車還便宜,導致市場上價格體系是混亂的。
所以,對大家目前都比較看好的延長新能源補貼「救市」的行為,舒欣給出了不同意見,在其看來,這反而是沖擊新能源車市場未來表現的不利因素。舒欣認為,圍繞補貼還是圍繞市場做產品,對新能源市場的未來會是兩個不同方向的引導,補貼可能會營造出階段性的市場繁榮,但要長期發展,盡早取消補貼,給大家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才是這個行業真正能夠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
2021年9月,針對低速電動車的相關法律法規就會出台,對低速電動車企業而言,最看重的可能有兩點,一個是會不會承認低速電動車的合法性,換言之就是市場上實際存在的需求(短途代步)會不會被重視。另一個是相關標准會如何定義低速電動車,是把低速電動車看作電動三輪車和電動自行車的升級,還是把低速電動車直接以汽車的標准來定性,不同的結果,對低速電動車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影響會有本質上的區別,或者更直接的說,會決定不少企業的生死。
顯然,雷丁已經意識到了,不能一味地苦等相關政策的落地,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主動求變才是正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如果開放了低速電動汽車市場,將會怎樣
如果開放的話,我預測有下列情況發生。1 對傳統汽車不會造成多大的沖擊,燒油的車仍有他的優勢。電動車可定位為家庭第二輛車,當然第一輛車沒問題。好多家長還用電動自行車送小孩去幼兒園。我曾經也送過。下雨天就犯愁。我農村老家都是走路送的。2 保守估計會帶動上萬億的內需和外需。歐美日,韓國一個家庭有幾輛車,美國號稱車輪上的國家,中國有多少人沒車?燒油的車太貴,6毛一公里。燒電幾乎等於不要錢。我想買輛給我爸媽。電動汽車操控簡單,可用C3牌照。在設計上,可以做到操控簡單。但成本不會增加。3 優勝劣汰,屆時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將留下幾個過硬的品牌,這一塊將同老外處於同一水平,甚至超越特斯拉都有可能。不會出現今天這種所謂的市場換技術,中國車市7成市場份額被老外搶走。如果中國車市7成份額是中國人自己的,試想下你的工資水平會提高很多。特斯拉技術上沒有比BYD高超許多,深圳我認為BYD比他成熟。特斯拉如果是生在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么成功。他的成功有自身技術特點,但跟美國制度更加分不開。4 對沖這次金融危機,這波金融危機時間我認為最起碼10年以上,中國經濟毫無亮點,很多企業生產不下去了。一個新興行業,帶來的改變將是翻天覆地的。靠炒房炒地拉抬的經濟奔潰了就更加慘淡。上萬億的市場,配套行業也會得到應有的生意。帶來多少就業。但是這個市場,不是通過打壓傳統車來實現的。估計那些不準低速電動車上市的人,擔心傳統車收到打壓,上次那個政策奇瑞江淮參與,他們已經被老外趕的很厲害了,這次又來低速電動車。不過我認為不會受到沖擊。不要因為你們的擔心而制定過高的准入門檻。
❿ 國內低速電動車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是哪個品牌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低速電動汽車發展速度最快、最具爆發力的企業有哪些?行業轉型的關鍵時期,誰在崛起?銷量、產能、渠道、產品序列等等這些關鍵指標,誰的布局最快?小編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下面這個全國低速電動汽車車企排名,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吧!僅供參考!
全國低速電動汽車車企排名:御捷電動汽車
潛力:5大系列車型,銷量、渠道占據行業第一
2016年御捷電動汽車在行業內的上升潛力進一步夯實,產能和研發方面的布局更加完善,品牌化戰略和渠道優化開始加速推進,致力於綜合實力提升的戰略布局效果開始顯現。相關資料顯示,目前為止,御捷仍然占據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內唯一擁有皮卡、廂式物流車、MPV、SUV整車和新能源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並已在美國矽谷、山東、河北和重慶等地設立了5家電動汽車研究院,並布局了3大基地、5大工廠。
據最新消息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御捷品牌相關車型銷量5萬多台,而在10月份舉行的經銷商活動中其訂貨量達4.2萬台,綜合來看,御捷正加快完成2016年15萬台的目標。另據內部消息,截至到2016年9月份,御捷一級渠道已超1300家,售後服務站675家,基本實現全國范圍網路覆蓋;另外,御捷在2016年1-3季度組織了70多場團購會、1200多場地推活動,在行業內居於前列。
在產品方面,據御捷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御捷旗下純電動乘用車有5款,分別是E330、A280、Q系列、A260和S325;新能源物流車有3款,分別是X620、X6320和M6320。
全國低速電動汽車車企排名:樂唯電動汽車
潛力:4款車型,2016年崛起的智能化新品牌
樂唯品牌電動汽車可以說是2016年低速電動車領域的一批黑馬,上市之後以多項行業第一成為關注焦點。融資1.5億元,並首次向時尚化、智能化和年輕化的低速電動車產品拓展,產品線、渠道、產能及規模增速均受到業內矚目。在研發方面,樂唯已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研究院,人員主要來自於一線的主機廠和國內的一些設計公司。另外,據內部人士透露,樂唯目前的年產能約為20萬台,二期工程已經啟動,2017年會投入使用。
據相關報道顯示,在2016年8月底的濟南展期間,樂唯接到訂單3000台左右,市場以山東、河南、河北、江蘇等省份為基礎,快速向貴陽、四川這些城市拓展。
據悉,樂唯背後的資方是一家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工業自動化、互聯網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目前已投資新能源汽車相關10餘個項目,包括智能化、輕量化、測試、智能駕駛之晶元技術、視覺檢測及未來汽車共享內容布局等諸多領域,與多隻大型基金就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結成深度戰略合作。
全國低速電動汽車車企排名:雷丁電動汽車
潛力:6款車型,2016年強勢崛起
雷丁電動汽車在2016年可以說是迎來了發展史的一個小高潮,產品和銷量均有不俗表現。據相關報道顯示,2016上半年,雷丁的銷量同比增長了300%,已達6萬輛,超過2015年全年銷量。公司總經理舒欣表示,雷丁2017到2020年目標將分別達到30萬輛、50萬輛、70萬輛、100萬輛。
公開信息顯示,截止目前,雷丁擁有1家電動汽車研究院和1家新能源動力實驗室。最近有媒體在報道中提到,"雷丁在中國上海、美國矽谷以及義大利三大研發中心正在推進建設中"。
在產品方面,雷丁官網顯示其目前有S50、D50、D70、小王子和D80、小騎士總計6款產品,其中D80和小騎士,是2016年8月底推出的兩款新車。D80有3個版本,分別為:樂享版、福享版、尊享版,三者官方指導價分別為4.29萬元、4.89萬元、5.29萬元;小騎士有Q9版和Q12版兩款車型,官方指導價分別為4.99萬元和5.69萬元。
全國低速電動汽車車企排名:麗馳電動汽車
潛力:7款車型,3季度銷量3.6萬輛
據最新消息顯示,2016年1-3季度,麗馳電動汽車銷售3.60萬輛,同比增長74.76%,銷售收入6.59億元。自2015年以來,麗馳在行業內的發展速度增勢明顯,銷量和外部資源的導入方面均有突出表現。
據相關資料顯示,引入隆鑫通用控股之後,2015年11月28日,麗馳與北汽雲南瑞麗汽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研發高速、低速兩個方面的產品,並在行業內首次試行單渠道雙品牌模式。
在產品方面,麗馳官網資料顯示其已有至少7個產品系列,其中包括A01、B01、E9、福瑞、金瑞和吉瑞280、V5,價格覆蓋從19800-50000元。
全國低速電動汽車車企排名:德瑞博電動汽車
潛力:2大系列,技術值得期待
產品為王,德瑞博關於高性能低價格的車型吸確實引了不少人,但是這種產品遲遲沒能在市場上看到相關車型。但德瑞博確實表現出了不小的潛力,目前德瑞博在產品方面主要有新銳FS和新秀DT兩個產品系列,新銳系列車型在電動機、輪胎和制動系統等方面頗有好評。
根據媒體對德瑞博董事長王德倫的采訪顯示,2016年一季度德瑞博的銷量約為3000台,2016年要實現銷量目標36000台,終端渠道數量預計會增至440-500家。
另外,在2016年8月底的濟南展期間,有多方信息顯示德瑞博可能也在著手推進多品牌策略,包括富辰汽車和萬進汽車兩家品牌均有跡象顯示在與德瑞博使用相類似的產品和產能基礎。
全國低速電動汽車車企排名:唐駿電動汽車
潛力:4款車型,新能源物流車崛起
唐駿電動汽車在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可以算得上是老資格,目前為止其產品的出口份額仍占據銷量的20-30%。2013年-2015年間,唐駿電動汽車的業務發展的也是風生水起,在市場上也非常活躍。只是2016年隨著電動物流車的快速崛起,唐駿在純電動乘用車方面的業務似乎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唐駿是老牌的汽車製造企業,始建於1956年,是一家國家定點汽車生產企業,國內最早生產輕型汽車的廠家之一。資料顯示,唐駿汽車的前身在1971年就生產過老式的212吉普車。另據相關報道顯示,2015年7月13日,高通盛融財富集團與唐駿歐鈴公司簽署了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協議,由高通盛融財富集團作為戰略投資方,唐駿汽車作為被投資方,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
據悉,根據唐駿汽車的規劃,到2020年,唐駿旗下新能源乘用車要實現年產銷10萬輛,商用車1萬輛的目標;並確保取得低速電動車資質和爭取「雙100」資質。
據唐駿官網資料顯示,目前唐駿旗下新能源乘用車包括有天使、王子、歐嘉和貝貝4款,另外有微面、微貨和T1箱貨等車型。
全國低速電動汽車車企排名:時風電動汽車
潛力:15款車型,年產能超20萬輛
時風電動汽車算得上是低速電動汽車領域的開創者,也是行業曾經的老大,只是如今很少見到關於時風低速電動汽車的報道,相比同行顯得要低調的多。雖然時風電動汽車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畢竟實力雄厚,能量還是不容小覷。目前時風在小型電動汽車領域共計擁有15款車型,即GD04A 、GD04B、 D101、 D102、 D201、 D202 、D207 、D208 、D301、 302 、303、305 、306 、307 、D501等。
據悉,時風電動汽車產業園投資20億元,建設了國際先進的機器人自動化車身焊裝線、大型自動化沖壓線、全自動塗裝生產線、機械化乙太網總裝生產線,工藝裝備達到輕型汽車行業先進水平。目前形成年產20萬輛電動汽車、8萬輛輕卡汽車的產能。並已建成國內先進的電動汽車檢測線和全長1500米的單向三車道試驗場;建設可供300多輛電動車同時充電的充電站。時風電動汽車率先通過包括時速50公里碰撞試驗在內的62個強檢項目檢測,且實現了產業化生產、市場化推廣,成為我國的電動汽車生產基地。
關於低速電動汽車車企排名介紹到這里就結束了。除了以上7家車企之外,頗具實力的還有寶雅、道爵和陸地方舟等,這些車企都曾經紅極一時。然而2016年卻似乎變得有些後繼乏力,聲音逐漸淡出。而陸地方舟,曾經也是崛起於西南市場的一匹黑馬,然而在市場競爭的浪潮中沒能躲得過誘惑,把戰略重點轉向了能獲取更多補貼的新能源客車領域,低速車業務開始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