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車單邊圖片
❶ 越野車迷有福了,日產親民非承載SUV將更新!價位和坦克300類似
越野車迷有福了,日產親民非承載SUV將更新!價位和坦克300類似
在國內硬派越野車市場當中,要想買到一台海外品牌非承載式越野SUV,往往需要付出不少購車資金,豐田蘭德酷路澤系列和吉普牧馬人的價位顯然不適合普通工薪階層消費者,即便是便宜一些的福特撼路者和三菱帕傑羅勁暢,普通家庭購買也很吃力。所以近幾年國產硬派越野車逐漸崛起,哈弗h9和北汽BJ40之類的產品性價比相當高,最近廣州車展上還有全新的長城魏派坦克300進入預售階段,同樣是定價比較親民的越野車。
問題來了,你覺得海外的新款日產途達怎麼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關注孔明有驚喜,小編在手隨便你!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嚴禁轉載抄襲,歡迎點贊分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30萬買輛鈴木吉姆尼,車主花10多萬升級,霸氣不輸賓士大G,帥氣
眾所周知,鈴木吉姆尼這款小型越野車一直都擁有不少的粉絲群體。而新一代鈴木吉姆尼採用了復古方正的造型後更是大受消費者歡迎,早前它也通過平行進口渠道進入國內銷售,價格已經賣到了30萬出頭。雖然價格偏高,但依然有不少粉絲為了「情懷」買單。不過,除了情懷之外,全新吉姆尼擁有非常豐富的改裝部品,超高的可玩性也是吸引車主買單的原因之一。例如以下這輛鈴木吉姆尼,車主買回來後,一落地就馬上進行改裝,而它選擇的則是來自日本的WALDBlackBisonEdition套件,除此之外車主也對底盤避震以及輪胎、內飾等進行升級,以下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輛全面改裝後的鈴木吉姆尼。在外觀方面,這輛吉姆尼採用了WALD設計的寬體套件,其包括前後保險杠、輪眉、中網以及發動機蓋等。同時其還採用了非常搶眼的迷彩綠車身塗裝,整體非常搶眼,越野氛圍也得到很好的提升,走在街上回頭率十足。在前臉方面,首先提升整體形象最明顯的莫過於WALD重新設計的前保險杠,其採用了和賓士G63類似的設計,並且層次感更加豐富,展現了WALD的出色設計手法。保險杠兩端加入了由4顆LED燈打造的日間行車燈,相比賓士G63的設計顯得更具科技感一些。另外保險杠下方也加入了明顯的前護板設計,相比原廠吉姆尼低調的設計顯得力量感更強,在戶外越野時也能為發動機提供更好的保護。同時在保險杠兩側,WALD還加入了帶有「風刀」設計的前唇,把越野與運動融合得恰到好處,大廠的設計能力顯露無疑。同時在前臉中央,WALD設計的直瀑式10幅式黑色中網替換了鈴木原廠稍顯廉價的4幅中網,整體有點勞斯萊斯中網的感覺,質感得到不小的提升。而車頭還有一個重要的改動,那就是3層式設計的發動機艙蓋,其凸起的設計顯得「痞氣十足」,同時2輛空氣導流口也讓發動機得到更好的散熱。而在發動機艙蓋兩側,WALD也加入了兩顆方形指示燈,與賓士大G有點異曲同工之處。另外原廠大燈也被升級為WALD出品的LED大燈總成,其用上「天使眼」設計,科技感非常強,辨識度也非常高,讓檔次得到很好的提升,當然也能很好提升夜間駕駛安全性。為了提升戶外越野安全性,WALD還給吉姆尼設計了一套硬派越野車必備的車頂LED照射燈。這套LED燈鑲嵌在一副前頂翼兩邊,而頂翼中間還加入了擾流板設計,細節方面處理得非常用心。車身側面的改動也非常明顯,這輛吉姆尼裝上了WALD出品的寬體輪拱,同時加入鉚釘元素有效增強野性與力量感,與新的前保險杠融合在一起,整體感很強。而後視鏡也升級為WALD出品的流水後視鏡,流動轉向燈顯得更具科技感。而在輪拱下方,這輛吉姆尼用上了WALD專門為越野車型設計的V11C-SUV輪轂,除了運動視覺更強以外,其也特別為高強度越野而進行加強。配合百路馳ALL-TERRAINTAKO2尺寸為235/75R15的越野輪胎,越野抓地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另外這輛吉姆尼也升級WALD出品的單邊雙出排氣系統,其排氣口設計在了副駕駛側杠的下方,與賓士G63的風格相像,名副其實的霸氣側漏。當然,提升越野能力的重要一點還在於避震系統,這輛吉姆尼採用的是KoniJimnyHeavyTrack專用避震(含彈簧),其能為車身提高25-30mm,讓吉姆尼的越野通過性得到進一步提升。除此之外,這套避震還配備了KONI的智能阻尼技術,減振器的回彈阻尼可以方便、全范圍地進行調節,回彈特性能適應各種道路條件,讓輪胎在彈跳時能快速保持貼地,有效提升吉姆尼的操控性,高速行駛車身更穩。車尾的改動同樣頗具亮點,其換上WALD出品的後保險杠,其採用與前保險杠類似的運動設計,同時在保險杠嵌入WALD熏黑式LED尾燈,另外保險杠兩側也加入了擾流設計,邊緣也採用了黑色鋼琴漆設計,與輪拱融合一體。除此之外,這輛吉姆尼還升級了WALD出品的粗獷後梯,增強了長途出行的裝載便利性。而車頂上也加入一套WALD後頂翼,與前翼相呼應,運動視覺效果相當出色。同時車尾中央也加入了WALD後備胎蓋,質感更加強。內飾方面,這輛吉姆尼也做了小幅升級,其升級了真皮包裹的扁平多功能運動方向盤,同時還加裝了HUD抬頭顯示以及吉姆尼專用的手機無線充電器。另外空調出風口也升級成賓士款炮筒設計,加上藍色氛圍燈,的確有點賓士的模樣。值得一提的是,這輛吉姆尼的座椅也全部採用了德國漢斯瑞克小牛皮進行了重新包裹,要知道漢斯瑞克也是賓利以及勞斯萊斯內飾真皮的供應商,另外車頂天花也全部換成了Alcantara材質包裹,有效提升吉姆尼的車內檔次感。而在動力方面,這輛吉姆尼並沒有做任何改動,其採用1.5升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輸出100馬力,扭矩為138牛米,搭配5速手動變速箱以及4WD四驅系統。考慮到其輕量化的車身以及強大的四驅系統,這樣的動力系統已經足夠讓車主在不少嚴苛的越野環境中撒野了。結語:對於全新鈴木吉姆尼而言,雖然其定位為平民越野車,但卻有一眾「豪華」改裝品牌為其推出改裝套件,而以上這輛吉姆尼在升級WALD出品的全套改裝部件後,就成功用幾萬塊改出百萬豪車感,回頭率甚至不輸眾多百萬超跑,而這也就是全新鈴木吉姆尼的魅力之一。
❸ 國產「越野王」哈弗H9,值得購買嗎你認為呢
國產“越野王”哈弗H9這款車造型大氣硬朗,性價比高。我個人覺得值得購買。
總的來說,哈弗H9是一款越野能力合格的硬派越野車,它不僅能越野,還能保證乘客有足夠的舒適性。
❹ 關關駕日|漫畫日記 男人們的「大玩具」 趣評復古硬派越野坦克300
Hello!?我是關關,喜歡旅行、喜歡吃、喜歡玩、喜歡車、喜歡分享假日里的車生活!話說坦克300在本年度成都車展上首次亮相後,贏得了網上無數車友關注,不錯,關關也是吃瓜群眾之一。
第二個:「坦克轉彎」,坦克超高靈活的掉頭技能對於越野來說同樣大有裨益。越野路況復雜多變,有的時候需要在很狹窄的路上完成一個180度的掉頭。?坦克300卻可以通過鎖止單邊輪胎實現與坦克相同的轉彎效果。在本質上這些功能都是為了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讓新手小白也能體會到硬派越野跋山涉水,穿山越嶺的魅力。並產生原來越野是這么簡單的事情的想法。這便是坦克300構築的「越野新形態」。
還有很多功能,但關關也只了解這些主要的技能了,迫不及待的等待坦克300正式上市。自主品牌在進步,坦克的出現不僅僅是長城汽車的轉型,還將是國產車企的一次試探。?坦克300未來到底會怎麼樣,對這個汽車行業有什麼影響,到底是不是真香,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分享,我還有更多有意思的假日生活分享給各位朋友們!一定要關注我的【關關駕日】呀!
❺ 全新豐田陸巡曝光!尺寸更大,搭載3.5T+10AT,最大扭矩600N·m!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那麼沒路呢?一樣有豐田車,而最具代表性的就當屬是豐田陸巡了。無論在山區還是高原,場地還是戰區都時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其憑借著可靠耐用的屬性,給全球用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一說到越野車,都會第一個想到它。另外,在越野界它也是公認的後勤保障「專員」,是不可或缺的堅實後盾,有了它的陪伴,不管走到哪心裡都是踏實的。
據悉,全新豐田陸巡將會搭載3.5T+10AT動力總成,可輸出最大304kW功率以及600N·m峰值扭矩。並在2020年7月於海外市場首發,售價區間或將無太大出入。那麼,你會考慮等它嗎?還是說買隔壁性價比更高的日產途樂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深度:納瓦拉四驅自動皮卡1.5萬公里長測之高海拔可靠性匯總
本文為新能源情報分析網聯合換個角度看車市公眾號共同推出的鄭州日產納瓦拉皮卡(搭載直列四缸2.5排量發動機+電控分時四驅系統)的買車長測系列稿件。此前先後推出廣汽三菱牌傑羅勁暢(搭載V型6缸3.0排量發動機+第1代超選四驅系統)、一汽豐田皇冠(搭載V型6缸2.5排量發動機+後輪驅動)、比亞迪全新一代唐DM(2.0T發動機+前置110千瓦驅動電機+後置180千瓦驅動電機+第5種技術狀態超級電四驅系統)長測及「3高」環境原創測試稿件。
在《深度:納瓦拉四驅自動皮卡1.5萬公里長測之技術狀態匯總》一文中,著重介紹了鄭州日產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的動力、懸架、傳動和內飾等信息並就安裝城市鋪裝路面為主打的「四件套」護板的注意事項。
在這篇評測稿件中,將對總行駛里程超1.5萬公里的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在高速公路、海拔超過4500米的318國道(海螺溝-康定)的泥沙冰雪復雜路況的通過性與電控分時四驅系統的可靠性進行重點解讀。
1、鋪裝路面的2.5排量發動機與7AT適配性及油耗:
鄭州日產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採用標準的帶有梯形車架、前帶副車架和雙A型擺臂獨立懸架、後4片鋼板彈簧+減震器+整體橋非獨立懸架結構。這就意味著在復雜路況,以及適當載荷的鋪裝路面行駛時的舒適性會表現的不錯。需要注意的是,日產在全球投放第二代皮卡開始,至國產的D21和納瓦拉皮卡,都採用4片可變截面的鋼板彈簧作為後懸架的主結構,與同時期的豐田海拉克斯普遍採用的5片鋼板彈簧相比更注重舒適性(同時犧牲了部分承載性)。
在限速100-120公里/小時的高速公路行駛,通過相對緩和的起伏路面,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的懸架相對偏軟舒適性較普遍在售的不同價位同類車型更好。
因為歸類於輕型貨車,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在車速穩定在100公里/小時,D檔模式下發動機轉速為2000轉/分。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搭載的由Jatco提供的7AT默認為第7前進。發動機轉速越低,意味著油耗越低,但是扭矩輸出也處於很少的狀態。
另外,在較為常見的鋪裝路況行駛開啟捷愛士艙空調製冷模式,發動機水溫(中央顯示屏左側柱狀表)保持在「6個標准單位」的狀態。發動機冷卻液溫度的的變化,是筆者在後續評測中特別注意的技術點。
此時的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全部載荷接近1.9噸(自重1.7噸),在鋪裝路面D擋模式急加速超越前車時,7AT自默認強行降2個檔位(7擋-5擋),發動機轉速從定速續航時的2000轉/分竄升至3000轉/分,已獲得足夠的扭矩完成快速超越前車的動作(90-100公里/小時車速區間)。
在D擋模式通過深踩油門踏板已獲得自動降兩檔,但是這台「原裝」7AT還是不太聰明,存在較大的扭矩輸出延遲的空擋。因此,筆者和同事更喜歡在鋪裝路面超越前車時提前進入手動模式,強行降低2個檔位,已獲得更及時的扭矩。
需要注意的是,在D檔模式車速100公里/小時,檔位自默認為最高的7擋。同樣保持在100公里/小時車速,進入手動換擋模式,檔位自動降至5擋,發動機轉速提升至3000轉/分。相同車速的D擋低轉速、手擋高轉速的設定,或許也是鄭州日產為平衡車速、油耗和扭矩相互矛盾而為。
穿越秦嶺隧道時車輛最高限速為80公里/小時,D擋模式可以明顯感覺動力輸出變得更孱弱,深踩油門踏板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才會連續多次強制降檔獲得足夠的加速扭矩。
在D擋模式,車速保持80公里/小時(左右),發動機轉速降至1500轉/分(納瓦拉皮卡的發動機保護轉速在1100轉/分),扭矩輸出受到嚴重限制。換句話說,車速在80公里/小時的城市用車經濟區間,動力輸出在最低點,順勢油耗可能也就在7升/百公里。但是,長期低轉速運行,發動機的節流閥體、噴油嘴和進氣道產生的積碳將會顯著提升,需要通過外力和附加成本進行清除。
在接近折多山的鋪裝路面海拔頻繁在3000-4000米徘徊,「不太聰明」的D擋模式,動力輸出完全不順暢,只有在手動換擋模式用「轉速」換「動力」才有所緩解。
進入手動換擋模式2擋5000轉/分,充沛的動力得以輸出。前文提及,鄭州日產並未對外給出明確的納瓦拉系列皮卡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和扭矩的發動機轉數數據。參考同平台的鄭州日產途達(SUV版)的最大功率輸出135千瓦,發動機轉速為6000轉/分;最大輸出扭矩251牛米,發動機轉速4000轉/分,將納瓦拉皮卡發動機轉速保持在4000-5000轉/分,將使扭矩與功率處於最佳平衡狀態。
那麼問題來了,D檔模式發動機保持在1500-2000轉/分區間,車速保持在80-100公里/小時,可以獲得效率最高的狀態(行車時間與油耗相結合);但是在經常需要最大扭矩輸出的復雜路況,手動換擋模式並保持較低檔位,發動機轉速處於4000-5000轉/分,可以獲得更安全的行車狀態(轉速換扭矩)和更高的油耗表現。但是,在高海拔工況,發動機轉速的提升,意味著散熱系統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冷卻液溫度是否可以保持在合理設定范圍,就成為衡量整車綜合可靠性重要參考值了。
2、泥沙路況4H模式下的通過性表現:
保持原車狀態沒有攜帶任何脫困設備單車在318國道以測試為主的旅行,一旦進入路況較為復雜的非鋪裝裡面肯定要以4H模式行駛。一方面將陷車的幾率降低最低點,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增加行車阻力,刻意營造冷卻液處於大循環高負載散熱的狀態,獲得納瓦拉皮卡高海拔用車可靠性的極限值。
目前318國道全線都為鋪設柏油的鋪裝路面,即便因為水毀雨雪而進行臨時修整,也不會出現歲時泥沙路況。也就是說,通過性較弱的轎車和MPV車型通過都毫無壓力。但是在主路分支的小路,依舊泥沙充斥、隱藏碎石的糟糕路況。這也為越野車及皮卡進行通過性測試提供最好的場景。
在海拔超過4500米的雪山埡口,為了欣賞最純粹的風景從鋪裝路況的國道轉入泥沙的鄉間小路。D擋4H模式下,來自前驅動橋的阻力較2H模式稍許提升,但要注意轉向角度一定要盡可能的小,不給前差速器施加更多的橫向阻力。在車速30-40公里/小時,來自路面的顛簸通過懸架傳入駕駛艙,儀表台及內飾件的異響幾乎可以忽略。
鄭州日產納瓦拉(包括途達)自動擋皮卡的電控四驅系統,理論上可以在車速不超過100公里/小時進入4H模式,而進入4L模式就必須要停車並保持靜止不動時,N擋狀態掛入4L擋。在日常使用中,車速在20-40公里/小時隨時切換2H和4H模式的設定十分貼心,在對復雜路況預見性的行車時進入4H模式,提高行車安全性。
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在行車過程中,只要通過旋鈕按鈕即可進入4H擋並發出清脆的「滴」的一聲,就代表前驅動橋被接通並在組合儀表中央顯示屏中提示四驅狀態。
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前驅動橋接近角31°和26°,離地間隙為218mm,尤其後整體橋的緣故,在通過類似於炮彈坑路況時,盡可能的貼近道路行駛而避免出現「對角線」懸空需要藉助後期自行加裝差速鎖的工況。
需要提示一點的是,318國道通過不熟悉的涉水路況時盡量將車速保持平緩。如有可能還是人員提前探路,確保水坑中沒有隱藏鋒利碎石,在高速時將車胎、傳動軸、傳動半軸橡膠套及油底殼劃傷。
3、冰雪路況4L模式下的通過性表現:
在以便被碾壓成冰雪一邊保持松軟積雪的路況下,中低速行駛的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兩側輪胎受到不同附著力作用出現打滑和跑偏。4H+手動換擋模式的2擋,前後驅動橋扭矩分配比例為50:50時,前驅動輪依舊打滑(與松軟的積雪路面接觸)。鄭州日產納瓦拉(包括途達)全系皮卡,採用「前盤後鼓」制動設定,理論上ABS系統具備制動力在分配的能力,但是後驅動橋「鼓」式制動分泵被無法通過快速施加額外的制動力抑制空轉。
因此,在冰雪和積雪摻雜的復雜路況,停車-N擋-4L-手動換擋模式,扭矩被再次放大1倍,車輛輕松脫困並繼續前行。更需要注意的是,在4L模式下,前驅動橋的載荷被再次加大,根據前驅動輪摩擦力變化,而進行不同幅度的轉向動作(盡量保持方向盤自轉1周的幅度)。
先後有5台越野車和SUV車型通過這條小路冰雪覆蓋的小路,採用電控分時四驅的納瓦拉皮卡,在4H-4L檔位間切換,必然要停車進入N擋時才行。無疑,這將會損失原本寶貴的車速(慣性),一旦停車後抓地力喪失,即便進入4L擋也不要過多嘗試進行徒勞的脫困動作。在4L模式或差速鎖激活都不能進行脫困,就要藉助絞盤或防滑板等輔助措施協同其他車輛進行自救。切記,無論多牛B的越野車都有自身不能逾越的性能極限。
4、高海拔高轉速工況動力輸出的可靠性表現:
過了折多山之後,318國道變得糟糕起來(相對)。翻過一座高海拔雪山埡口後,很容易出現因為雨雪導致不同規模泥石流引發的斷路。在經過斷路修路單邊放行後,每台車都要在極短時間抓緊通過。搭載直列四缸2.5排量自然進氣發動機的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在高海拔環境使用,明顯感受到動力衰減,即便手動換擋模式也要將發動機轉速拉到5000轉/分,才可以獲得較為正常的動力表現。
發動機通過頻繁高轉速獲得更充沛的動力,油耗增加的同時,散熱器系統運行穩定至關重要。在行駛一段時間,妖夢處於修路等待放行間隙,將動力艙蓋開啟進行主動散熱也是一種好的行車習慣。同時,可以目測發動機本體及各個管路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等故障前兆。
在高速行駛3-4小時候,不要立刻熄火停車,而是以「怠速」模式停車進行自然散熱,尤其針對帶有渦輪增壓系統的車型。
如上圖所示,散熱器後端補液壺蓋和緊挨著進氣道諧振腔體,都存在冷卻液噴射出並受熱的痕跡。
紅色箭頭:從補液壺蓋溢出的冷卻液
綠色箭頭:噴射到諧振腔體受高溫炙烤的冷卻液痕跡
在高海拔地區因為氧氣含量的變化壓力與平原地區不同。這表明,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的發動機長期高轉速適用,冷卻液在散熱器及循環管路內的承受更大的壓力。好在,補液壺內存放的冷卻液還處於最高端和最低端中央(熱車狀態),且行車電腦顯示的水溫(柱狀表)一直處於「6個標准單位」的狀態(水溫正常)。
在高海拔環境下,要在冷車和熱車工況分別檢查冷卻液再補液壺內的液面差,以此來判斷冷卻時是自然消耗,還是因為存在跑冒滴漏亦或缸墊密封失效異常消耗。
在檢查補液壺內冷卻液是否消耗異常同時,還要做觀察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主散熱器、冷凝器、自動變速器和轉向助力泵共用的第3組散熱器表面清潔狀態。一般在高速行駛中動力艙前部進氣格柵處於「迎風」面,有助於被動散熱。但是過多雜物覆蓋在這幾組散熱器表面影響冷卻效率,也會導致高溫。
在上一篇文章就指出,換裝的都市型「四件套」輕質護板前端和兩側都被泥沙碎石沖擊,幸好沒有對油底殼、轉向機和驅動橋造成損壞。行駛1.5萬公里後,更換了用於都市行駛輕量化護板的納瓦拉前驅動橋下端,被泥沙碎石等異物塞滿並導致護板前端和兩側變形。
筆者有話說:
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配置,需要藉助外力才能改善的乘坐舒適性,是完全不能迴避的硬傷。偏軟的懸架、較大的行程,和各分系統結合的緊密度,在復雜路況行駛降低雜音的根本。QR25系列自然進氣發動機是納瓦拉皮卡超越同類車型最大亮點。日常使用中,由Jatco提供的7AT可以承受251牛米的沖擊。然而在手動換擋模式+發動機高轉速適用工況,是否會對壽命產生縮短不好判斷。電控分時四驅系統切換成功率,是目前在售同類車型少有的特性。
在這次高海拔318國道長測期間,納瓦拉皮卡自動四驅版在低海拔環境加滿一箱油,續航里程「表顯」884公里,實際用車續航里程也可以輕松突破700公里,基本上達到百公里油耗10升油的水平。
難得的是,在全部長測期間,納瓦拉的冷卻液沒有明顯減少。即便在最後高海拔高轉速低車速狀態使用,冷卻系統的溫度依舊保持在「6個標准單位」的狀態。發動機、變速器、分動器、前後驅動橋以及諸多密封系統沒有任何滲漏,這也體現了鄭州日產納瓦拉原本就應該具備具備高可靠性和耐用性。
新能源情報分析網評測組出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Lab測試:可以坦克掉頭的WEY坦克300,根本不是「三把鎖」
文/韋波
這一次我們拿到手的測試車型為WEY坦克3002021款越野版2.0T征服者,這也是坦克300的頂配版本,原因很簡單,這款車的副駕駛座是電動調節的——這是頂配版才有的特徵。這款配置版本的官方預售價是21.38萬元,盡管還未上市,但經銷商已經在按這個預售價叫賣了。實話實說,我認為這款車是值這個價的。
在此之前,中國市場上的硬派越野車其實分三種流派。第一種就是自主的「低端派」,在國內最低只要8萬出頭,就能擁有一輛自主品牌四驅SUV。分時四驅系統有很多優點,其中之一就是「低成本」。
第二種是路虎攬勝,賓士大G所組成的高端派,價格貴是唯一特徵,與其說裝人,不如說裝B——因為這么多年過去了,在越野圈內從沒見過有誰捨得開大G或攬勝「下地豁車」的。
第三種就是以鈴木吉姆尼以及Jeep牧馬人為代表的「野戰派」。這一派就是為越野而生,但在鋪裝公路上,其整體行駛質感奇差無比。
對於坦克300來說,分時四驅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不過,還是希望WEY的官網刪除「中央差速鎖」和「三把鎖」的說法——我理解WEY官方想說的是,分時四驅切到四驅模式之後,前後軸之間是硬連接,相當於差速鎖止,就好比有了一把差速鎖。但不管怎麼說,不是所有媒體都專業,當媒體理解錯誤之後,消費者的理解也會出現偏差。
坦克300是好車,但官網的信息傳達,還欠那麼一點准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