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級變速越野摩托車250
① 二輪摩托車按照外形有哪些區別 太子、彎梁、趴跑、踏板,還有哪些
街、巡、越、賽,加踏板、彎梁,再到四輪、三輪。
街道,方向把有平衡錘、窄輪胎、窄座墊。什麼五羊、本田王、鈴木王、CG……
巡航車,低座高、寬座墊、寬輪胎、長車身,正坐姿。風暴、太子。
越野,大胎花、大水路,大後鏈輪,少裝飾,排氣管隱蔽。各式大小型越野,幾款歐系的多功能車也算吧!
賽車,大馬力,大排量,空氣導流,與地面平行坐姿(少風阻),平胎花,半圓胎面。各種飈都是仿的,日本四大家的才算正綜。
踏板,介與汽車與摩托車之間的車,無級變速,低座高等。各種大小踏板,什麼鷹,什麼火,包括大綿羊。
彎梁,後來才有的車型,有級變速,自動離合,窄座墊。有騎式車的優點,和踏板車的操控。從CY80三檔車,到大陽90,再到後來的各種泰本田。
沙灘車、四輪(甚至是6輪),直接裝兩輪車的發動機或專用發動機,從50無級變速到250排量5檔都有。也有特種的車型。
三輪車,完成是中國特色的拼裝,就是無力對發動機研發,就對發動機應用拓展。因為速度不夠,自然風冷發動機壽命短。各種有箱沒箱的,有罩沒罩的!帶客的帶貨的,鏈條的,傳動軸的!
② 摩托車怎樣劃分種類
摩托車是由汽油或柴油驅動後輪,靠手柄操縱前輪轉向的二輪或三輪動力車。
人們常說的摩托車發動機,是指汽油發動機,本書中提到的摩托車發動機也是汽油機。
摩托車自德國人戈特利伯·戴姆勒於1885年發明以來,已有近130年的歷史,發展非常迅速,品種繁多,各國分類方法不盡相同,標准也不盡統一,主要類型如圖1-1所示。
表1-3 摩托車按乘坐方式的分類(續)-1
③ 目前市場上的摩托車分哪幾類各有什麼優缺點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摩托車品種愈來愈多。各國分類方法不同,標准也不盡統一。但基本上有兩種分類方法:一是按對機動車的管理分類,二是按車輛的用途和結構特點分類。一、按管理分類為了與國際接軌,便於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擴大摩托車進出口業務的管理工作,我國頒布了國家標准GB/T15089—94《機動車輛分類》。根據這項標準的規定,摩托車屬於L類,即少於四輪的機動車輛。L類又分為以下5類:L1類——裝用排量不超過50ml的發動機,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40km/h的兩輪車。這實際上指的是輕便兩輪摩托車。L2類——裝用排量不超過50ml的發動機,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40km/h的三輪車。這實際上指的是輕便三輪摩托車。L3類——裝用排量超過50ml的發動機,或設計車速超過40km/h的兩輪車。這是通常講的兩輪摩托車。L4類——裝用排量超過50ml的發動機,或設計車速超過40km/h,三個車輪相對於車車輛的縱向中心平面為非對稱布置的車輛(如邊三輪摩托車)。L5類——裝用排量超過50ml的發動機,或設計車速超過40km/h,廠定最大總質量不超過1t,且三個車輪相對於車輛的縱向中心平面為對稱布置的車輛。通常稱為正三輪摩托車。二、按用途和結構特點分類在1980年以前,由於摩托車產量和社會保有量很少,沒有摩托車標准,那時只有兩輪摩托車(如幸福250、輕騎15)和三輪摩托車(如東風BM021)之分。摩托車行業進入發展時期以後,產量快速增長,社會保有量大幅度提高。為了便於行業管理和交通管理,首先制訂了輕便摩托車標准,於1984年發布實施;緊接著又制訂了摩托車標准,於1985年發布實施。摩托車行業的發展逐步走上了標准化、法制化管理的軌道。我國把摩托車產品分為兩大類,即輕便摩托車和摩托車。按原標准規定,凡是發動機排量不大於50ml,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50km/h的為輕便摩托車;發動機排量為50ml及其以上,或最高設計車速超過50km/h的為摩托車。輕便摩托車又分為輕便兩輪摩托車和輕便三輪摩托車。摩托車分為三大類十五種車型:(一)兩輪車:普通車、微型車、越野車、普通賽車、微型賽車、越野賽車(二)邊三輪車:普通邊三輪車、特種邊三輪車(警車、消防車)(三)正三輪車:普通正三輪(客車、貨車)、專用正三輪車(容罐車、自卸車、冷藏車)以上一些車型的定義如下:兩輪車:裝有一個驅動輪與一個從動輪的摩托車。普通車:騎式或坐車架,輪輞基本直徑不小於304mm,適應在公路或城市道路上行駛的兩輪車。微型車:坐式或騎式車架,輪輞基本直徑不大於254mm,適應在公路或城市道路上行駛的兩輪車。越野車:騎式車架,寬型方向把,越野型輪胎,剩餘垂直輪隙及離地間隙大,適應在非公路地區行駛的兩輪車。普通賽車:騎式車架,狹窄方向把,座墊偏後,輪輞基本直徑不小於304mm,裝有大功率高轉速發動機,專用於特定跑道上競賽車速的兩輪車。微型賽車:坐式或騎式車架,輪輞基本直徑不小於254mm,裝有大功率高轉速發動機,專用於特定跑道上競賽車速的兩輪車。越野賽車:具有越野性能,裝有大功率發動機,專用於非公路地區競賽車速的兩輪車。特種車:經過改裝之後用於完成特殊任務的兩輪車。例如開道用警車。邊三輪車:在兩輪車的一側裝有邊車的摩托車。普通邊三輪車:用於載運乘員或貨物的邊三輪車。特種邊三輪車:裝有特種裝備,用於完成特殊任務的邊三輪車。例如警用邊三輪車。正三輪車:裝有與前輪對稱分布的兩個後輪的摩托車。普通正三輪車:用於載運乘員或貨物的正三輪車。專用正三輪車:裝有專用設備,用於完成指定任務的正三輪車。近年來,頗受歡迎的踏板車屬於坐式車的一種,因其外觀裝飾豪華,造型美觀,乘騎舒適,X縱方便而受到男女老少各層用戶的青睞,發動機排量從50ml到125ml。強制風冷,電起動,無級變速,車架和發動機全被漂亮的覆蓋件包裹著,但維修、調整起來不太方便。另有一種稱作「太子車」的豪華型騎式車,是青年男子的寵物,駕駛員的座位比乘員座位低一些,便於把坐在身後的女朋友「暴露」出來,以顯其風流倜儻之形象。新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准GB7258-1997《機動機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給機動車下了明確的定義:「機動車是指由動力裝置驅動或牽引、在道路上行駛的、供乘用或(和)運送物品或進行專項作業的車輛,包括汽車、掛車、無軌電車、農用運輸車、摩托車、輕便摩托車、運輸用拖拉機和輪式專用機械等「。為了便於行業管理,對於近年來擁有上百萬輛社會保有量且有些爭議的助力自行車的歸類問題,在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的國家標准GB7258-199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全國統一宣貫材料中作了明確說明:「各種*機械動力裝置驅動的所謂助力自行車都屬於輕便摩托車。」
④ 趴賽和普通摩托車有什麼不一樣
摩托車所謂趴賽就是公路或場地賽車,本田、雅瑪哈、鈴木、川琦均有非常專業的公路賽車。這類車主要用於公路或場地競速,重心較低,風阻較小,動力強勁,但舒適性差,需要比較專業的駕駛技能。最帥的應該是「老爺車」,以美國哈雷摩托車為代表,坐姿與駕駛非常近似於開轎車,舒適性很好,但價格較貴,該車相對笨重。最個性的要屬越野型摩托車,重心較高,日常使用也不夠方便。
普通跨騎式或坐騎式摩托車主要用於代步實用,尤其是坐騎式(無級變速)。
⑤ 摩托車基本知識介紹
摩托車是一種受歡迎的交通工具,它由許多不同的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以下是摩托車的一些基本知識:
1. 摩托車基本組成:摩托車由發動機、傳動系統、行走系統、轉向、制動系統和電氣儀表設備五部分組成。這些部分共同工作,使摩托車得以正常運轉。
2. 摩托車車型及分類:摩托車有多種車型,包括街車、跑車、巡航、踏板、復古、拉力、旅行、越野和彎梁等。此外,三輪摩托車分為邊三輪、正三輪和倒三輪,四輪摩托車主要用於越野。
3. 排量級別:摩托車的排量級別可以根據其發動機排量來分類。小排量級別通常在125CC以下,適合日常代步。入門級摩托車通常在150CC-250CC級別之間,其中250CC是黃金排量。中量級在300-500CC級別之間,大排量級在600-900CC級別之間,而公升級則超過1000CC。
4. 發動機與變速箱:摩托車的發動機布局可以是直列、V型或水平對置,其散熱方式可以是風冷、水冷或油冷。變速箱形式包括手動循環檔、國際檔、無級變速和自動DCT。
5. 傳動系統:摩托車的傳動系統包括初級減速、離合器和次級減速及傳動。初級減速由主動鏈輪、套筒滾子鏈條和從動鏈輪組成。離合器有濕式多片摩擦式離合器等多種結構型式。次級減速及傳動的傳動方式可以是皮帶傳動、鏈傳動或萬向節軸傳動。
6. 行走系統:摩托車的行走系統主要包括車架、前叉、前減震器、後減震器、車輪等,用於支承全車及裝載的重量,並保證操縱的穩定和乘坐的舒適。
7. 轉向及制動系統:摩托車的轉向通過前輪和車把實現,制動可以通過手捏閘把或腳踩制動踏板來完成。
8. 電器儀表:摩托車的電器線路包括電源、點火、照明、儀表及音響等部分,與汽車的電器系統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