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行走手杖操音樂
⑴ 糖尿病可以運動嗎
糖尿病可以運動嗎
糖尿病可以運動嗎,劇烈運動前一定要做充足的熱身運動,運動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運動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運動可以預防三高,那麼糖尿病可以運動嗎?下面和我們來看看吧。
糖尿病可以運動嗎1
1、 常聽有些糖尿病人說:「我也想運動,可總是沒時間,所以總也堅持不下來。」其實,這不過是一種自己給自己找的借口,生命在於運動,事實上我們每天時時都在運動,對糖尿病人來說,了解掌握有效的運動方法,完全可以做到有助於糖尿病治療的運動。
2、先來了解一下血糖的變化規律。人的血糖是在不斷波動中,對血糖波動影響最大的就是進餐,進餐後隨著食物的消化吸收,餐後15-20分鍾血糖便會迅速升高,一般在餐後30-60分鍾血糖升高達到高峰,隨後開始下降,至餐後2-3小時趨於穩定,基本接近餐前的血糖水平。
3、隨著血糖的升高,會刺激增強機體的各項生理機能來消耗血糖,以便使快速升高的血糖降下來,因此在餐後30-60分鍾進行有效的運動,可以促進機體對血糖的消耗,促使血糖的下降。所以,糖尿病人最有效的運動時間是餐後30-60分鍾。
4、正因為運動可以促進血糖的消耗,所以運動要達到一定的強度,簡單一點說就是要通過運動加快心率,使血液循環加速,才能把更多的血糖快速運送到身體各處,可以以運動時是否後背微微出汗來做簡單的判斷,只要能動起來又可以出點汗,就比吃飽了坐著躺著不動強。
5、至於需要做多長時間的運動,不必強求自己,實踐證明只要能做有效運動10分鍾就能起到大量消耗血糖的作用,比如說廣播體操,每做一次約5分鍾,連做兩遍效果就不錯。要知道,如果每餐後能做10分鍾運動,一天加起來就是30分鍾,這30分鍾的有效運動對促進身體各項機能的作用可以持續12-20個小時。
6、此外,糖尿病人還應當知道,運動時肌肉對血糖的消耗非常大,降糖葯二甲雙胍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通過增強肌肉對血糖的利用來降低血糖的,所以糖尿病人應注意對肌肉的鍛煉,這種鍛煉被稱為無氧運動,可在不必提高心率的`情況下進行,如果實在沒時間做出汗的運動,舉舉啞鈴練練肌肉也是有效的,而且把肌肉練強壯了,對持續性的降血糖會更有效。
糖尿病可以運動嗎2
一、越野行走
使用兩支手杖行走,是越野行走獨特的運動方式,是實現降糖的關鍵和訣竅。越野行走使用手杖可以使全身90%的肌肉同時參與進來,不用跑步就可以達到或接近跑步的運動強度。
與普通行走相比,在同樣的速度、時間、距離的情況下,越野行走的心率提升要多13%,熱量消耗要多20%~46%,還可以保護膝關節、減輕膝關節壓力。
二、跑步
跑步具有顯著的健身效果,是一項方便靈活的運動方法,老少皆宜,已日益成為人們健身防病的運動方式之一。
跑步和步行可以結合進行,如跑30秒,步行60秒,這樣反復跑行結合20~30次,總時間30~45分鍾。這樣運動可以減輕心臟負擔,適宜於心肺功能較差的糖尿病患者。
慢步跑時心率控制在110~120次/分鍾。
糖尿病患者需從短距離慢速度開始,做到量力而行,跑有餘力,不要弄得過分疲勞或使心臟負荷過重。運動後感到全身舒適、精力旺盛、體力充沛,睡眠良好,食慾增加,說明運動量合適。
三、游泳
游泳不僅可以降低血糖,還能增強全身的綜合素質,適用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一般認為2型糖尿病肥胖者,血糖中度升高,血糖在11.1-16.7mmol/L以下者和1型糖尿病穩定期患者均適合進行游泳運動。
每次游泳後,脈搏達到每分鍾120~140次為大運動量;脈搏為每分鍾90~110次為中運動量;脈搏變化不太,其增加次數在10次以內,則為小運動量。
⑵ 手杖在登山中的作用
一、用手杖上山、下山可以省很多的力氣。尤其可以減輕腿部的壓力,也可以緩解腰部和肩膀疲勞。很多人討厭下景區內的樓梯台階,對腿部膝關節沖擊很大,經常聽有人抱怨說走的膝蓋疼。如果使用手杖的話,會很好的效果。
二、用手杖可以增加行走的穩定性,登山的時候每個人的背負都不輕,尤其是在走兩天以上的路線,很多人習慣不穩的時候用手扶身邊的樹或岩壁。用手杖情況就不同了,人腿是兩個支點,加上手杖三或四個支點就會很穩定。
三、使用手杖會使安全性大大提高,減少很多滑倒、扭傷的機會,特別是在碎石、河谷地段。
四、雜草叢生的地段可以探明路況,驅趕動物特別是蛇。
手杖在戶外運動中確實可以給我們很多幫助,但是用的不好的話就達不到它原本的作用。
正確使用登山杖
1.調整手杖的長度
一般的手杖都是可以調節長度的,開始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 將支桿伸長到合適的長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參考。 在這里要說一下,發現很多人習慣伸縮手杖只是伸展其中的一節來達到需要的長度,我認為這樣不可取的。平時用的手杖基本上是三節的,如果只是伸展其中的一節,那麼它的堅固性就會大大的折扣,因為手杖的設計是一節套一節,只是伸展一節的話在堅固程度上遠遠不如均勻的伸展每一節。
手持杖站在平面上調整登山杖的長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上舉到跟上臂成90。,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手杖頭置於腋下5~8公分,然後將杖尖下向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 將手杖的支桿全部鎖緊, 另一隻尚未調整的手杖比對鎖定長度的手杖調整到相同長度即可,調整好後最好是用記號筆做一下記號,方便下次使用。 調整手杖時不應該超過手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在購買手杖時可先做長度調整以確定是否買到合適長度的手杖。
2.腕帶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手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手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你就錯了,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於手杖本身的強度!
我們在使用手杖下坡時,手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應該藉由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在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手杖產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們的手腕穿過腕帶時不應該直接從腕帶上方伸進去抓住把手,而是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手掌之中,然後再輕輕的抓住把手即可,透過腕帶來支撐手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如果有帶扣,做些許的調整,記得不要影響到手杖的操作。
手杖的操作方式
1.平地及平緩的上坡
就跟平常走路一樣採取相同的節奏,右手臂在左腳向前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前面,然後頂住地面向後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
2.較傾斜的陡坡
動作和平常走路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手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手杖支撐身體往上,來減輕腿部的壓力,必要時候可以同時利用兩只手杖來做爬升的動作,推身體往上的時候,手掌可以放在登山杖的頂部加強推的力量。
3.下坡
由於下坡的沖擊力比較大,這時候就要利用手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因此手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的前面,而且必須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因此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這個動作並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所以需要經常練習,同時要自己感覺手杖要放多遠的位置,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必要的時候,可以加長手杖的長度,完全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做調整。
手杖的使用是為了減輕腿部的壓力,進而增加身體整體性的持續耐力,上面的東西只是自己的一點體會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在戶外運動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來做作。對於那些認為可以在山上隨便砍一根樹的觀點,本人堅決不同意,戶外運動本身是一種親近自然的方式。一棵樹長在山上不容易,如果每次上山都砍樹的話,那就不如不爬山了吧!
⑶ 越野行走運動對身體有那些好處
你好:
越野行走,又名北歐式行走,起源於芬蘭,最早源於滑雪運動,是運動員夏季訓練的方法。1997年芬蘭EXEL公司,芬蘭體育科學研究所和芬蘭索目拉途戶外運動協會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製成適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開創了越野行走的先河。比散步更有效,比長跑更安全,如今在健身場上又出現了一種介乎於走與跑之間有氧運動方法———越野行走,藉助兩支越野手杖的威力,讓您體會健步如飛的感覺——— 四月的北京草長鶯飛,在春意盎然的龍潭湖畔,幾位洋教練手舉兩支色彩鮮艷的手杖,引來了許多好奇的人群。芬蘭越野行走創始人、國際越野行走協會主席阿迪等專家與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的有關人員,正在這里進行現場教學,我國的第一批越野行走教練員,就在這個美麗的春天誕生了。
「越野行走」的三大功能
芬蘭專家除了教授執越野手杖行走和登山外,還專門教了幾組「越野手杖熱身操」,並特別指出,休閑、健身和專業運動輔助訓練是越野行走三大功能。
在鍛煉前,熱身活動必不可少,而我們許多人卻重視不夠,准備活動有三大好處。其一,使肌肉、韌帶得到拉伸,劇烈運動時不易受傷受關節得到充分活動後,關節液增多,可減少關節的磨損。其二,可使我們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使心臟逐步從人安靜時的狀態變為運動時的狀態,以便於充分發揮它的功能。因為人的內臟器官是有一定惰性的,沒有準備活動,它只能發揮自己的部分功能。例如爬山或跑步,當肌肉中的能量不夠用時,需要內臟器官及時供應能量,沒有熱身活動,內臟無法發揮全部功能,只能靠加快呼吸和心跳的頻率來解決,這時,人會感到氣喘吁吁、心跳加快,非常難受,這就是生理學中的「極點」。熱身活動,可使人體的內臟盡快的發揮全部功能,克服或減少出現「極點」的反映,避免心肺功能出現超「負荷」的現象。其三,活動關節,拉伸肌肉、韌帶,可以保持我們關節活動的幅度和范圍,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若不活動,就越來越動不了。這對中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越野行走:提高40%健身效果
有效保護膝關節,使更多的人享受登山健身的樂趣。這就是越野行走。它藉助兩支手杖,使人在行走過程中實現四肢同時參與運動。這種健身方式大大提升了普通行走和徒手登山的健身作用,健身效果可提高40%。
據國際越野行走聯合會的專家測試,與普通行走相比,越野行走至少可使行走者心率提高13%,多熱量消耗30%-46%。同時,可使頸部、肩部得到放鬆,增強手臂、胸背肌的力量,並有效的消除腰、腹、臀部的多餘脂肪,達到減肥的目的。
越野行走根據不同的運動方式劃分為不同的運動強度,因此,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同時,越野行走還可幫助上肢鍛煉機會較少,以及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女性塑造完美體形。
三種行走方式:塑造完美體形
越野行走有很多優勢,比如可以減少關節磨損,預防骨關節病;促進鈣的吸收,預防骨質疏鬆;預防和治療肩周炎;還能減肥,尤其是減掉內臟脂肪效果顯著。
當然,不同的人應選擇適合自己的行走方式。
平路行走:解決了步行鍛煉上肢不易參與運動,運動強度低的問題。
山路行走:減輕膝關節的壓力,延緩骨骼的衰老,避免了傳統登山對膝關節的傷害。
手杖健身操和力量練習:動作更加到位,活動更加充分,把熱身活動和整理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裝備:越野手杖
越野手杖由碳纖維合成物製成,每支150 克左右,既有很好的彈性又具備足夠的支撐力,是重量、彈性、支撐力的完美結合。在腕帶、手柄、尖頭等方面是登山杖或其他手杖無法替代的。
越野行走手杖有可調節和固定長度兩種。固定長度從105公分至130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長度規格,可根據身高選用。可調節長度縮短後只有65公分,便於旅行健身使用。
祝你健康每一天!
⑷ 登山杖與行走杖有何區別
一、功能:
登山杖也稱雪山杖,基本是為攀登3500米以上的高山而設計的,更多的是保護的功能。在高海拔缺氧、低溫冰雪、各種堅硬的岩石和石礫的山地挑戰生命的極限,不能沒有登山杖。此外,在當日不能返回的登山過程中,由於野外宿營的需要,登山者需背負一個較重的行囊。當人直立時,由於行囊的壓力,使人的重心後仰,為保持平衡,身體需前傾,為防止前傾過度,就需要使用一根登山杖以保持身體平衡。由於只為登山使用,平路用不上,為便於攜帶,登山杖都做成輕便的可伸縮的樣式,不用時,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隻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下肢的壓力。
行走手杖則主要是為健身而設計的,兼具健身和保護的功能。與登山杖不同之處在於必須同時使用兩支手杖。主要適用於海拔3500米以下的,可以當天返回的登山活動和平路的快步行走。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動的同時,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時得到鍛煉,同樣的速度,熱量可多消耗20—46%,達到事半功倍的鍛煉效果。在登山時,有了兩支手杖的支撐,實現了手腳並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擔了下肢的運動負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負荷。而更重要的,是減輕了膝關節和腰椎的壓力,保護了膝關節和腰椎,解決了登山健身對膝關節磨損過大的難題,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鍛煉價值。使用兩只越野行走手杖,即使背負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還可以藉助手臂的力量推動身體前行,以節省體力。由於越野行走手杖既適合山地也適合平地,到了戶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攜帶問題,因此,設計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調手杖,為適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長度從105公分到125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為有了便於出門旅遊,也設計有三節可調手杖。
二、材質和設計
登山杖以支撐為主要功能,因此多以金屬合金做桿體。目的是加強支撐力。「把手」設計以手掌抓握為主,腕帶是簡單的環形帶子。減震採用桿體內加減震彈簧,桿的底部只有金屬尖頭在防滑,不考慮在光滑、堅硬的石板及馬路上使用的功能問題。
行走手杖功能多樣,為此,採用碳纖維合成物做桿體,腕帶特殊設計,類似簡易手套,底部除金屬尖頭外還配有小靴子樣的減震頭。它的桿體,很輕(三兩重),除具備足夠的支撐力,還有很好的彈性,可以彎曲,彈直的反作用力使使用者得到借力。特殊設計的腕帶除了方便抓握手柄還可以改變手的用力方向。此外,不是靠抓握手柄,而是利用腕帶來支撐和推動手杖,也是減少手部震動的獨特設計。底部的金屬尖頭可方便地在冰雪和泥土等地面行走,而小靴子防滑頭可保證在石板、水泥等光滑的地面行走不打滑。
三、使用方法
登山杖的使用以抓握手柄為主,除了上山時,上臂基本與上身貼緊,肩關節基本不動,以手臂肘關節為軸,通過改變手杖支撐點來保持身體平衡。登山杖不具備平路行走的功能,使用兩只也不行。
行走手杖的使用則要求肩關節能夠前後擺動,加大擺臂的幅度,以增強健身效果和防護作用。平路行走,在正常走路的基礎上,後腿登直,前腿後腳跟著地,雙臂擺開,手杖的支撐點在身體兩側稍靠後的的地方,桿體斜著推動身體大步前行。登山時,要充分發揮腕帶的作用。上山時手杖先放在前面,利用腕帶拉著身體向上,上去後手臂彎曲,利用腕帶推著身後的手杖使身體繼續上行。下山時,手杖在前面支撐,手臂應同手杖成一條直線,起到延長手杖長度的作用。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登山杖的功能比較單一,而行走手杖除平路行走的作用外,不僅可以替代登山杖,還大大提升了健身登山的鍛煉價值,開創了健身登山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