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輪越野視頻大全
① 手機怎麼安裝旋轉輪胎游戲
1.下載和模型適應的軟體,點擊看詳細。
2.把手機存儲卡的選擇文件夾內放進去,然後再安裝在手機上面。
3.記憶卡內找到該文件夾,打開該文件可以安裝。
② 烏拉!蘇俄明斯克MAZ 8X8 / 蜈蚣車盤點
相信,軍迷們或者硬核越野粉絲們看到MAZ這三個字母,都會虎軀一震吧?因為,它就是那大名鼎鼎的明斯克汽車廠(Minsk Auto Zavod)的縮寫。該廠成立於1954 年,到現在一直在生產各型公路重卡、巴士等車型。但其中,最令我們興奮的,便是本文講述的,那供應蘇聯軍方的“拳頭產品”:8X8、12X12、16X16、24X24……等“蜈蚣車”了:長得像史前怪物並非它們的錯,它們只是“恰好”地將毛子的“暴力情結”延伸至汽車領域而已。
話說這廠連LOGO都特別“紅色”,更別說產品了……
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凍土平原,寒冷、黑暗、對於死亡的恐懼籠罩著於此:那泥濘又松軟的的萬年凍土層、看起來沉重肅穆的白楊林、無處不在的沼澤、溪流無一不讓人類“敬而遠之”,無數不服輸的探險者,殞命於此。
吉爾157:輕點拉!疼!
然而,軍隊的字典里根本沒有“停下”這詞:想像現在是1958年,你是一名宇航員,正困在飛船里飢寒交迫地等待著救援。終於!一輛兩層樓高的MAZ-535從遠方“跌跌撞撞”地向你賓士而來,它的三盞頭燈刺破黑暗的蒼穹,像一把有力的光劍直指前路;兩側噴出的股股白煙,將自身包圍,神似救世主降臨的的光環,讓人心生旺盛的的鬥志;那史前巨獸般的怒吼從它的V12柴油機里高速“跳動”著的活塞、連桿機構發出,直撼雲霄;那齊人高的輪胎,輕松“劃開”漿糊般的凍土層,在8個輪胎有力的旋轉中一直勇往直前,永不停止!(6X6?小弟弟你不行的啦)
中間頭燈為夜間專用的紅外燈
為了“刨開”那時而冰封,時而泥濘的凍土層、“趟過”那泥濘不堪的沼澤地帶,就像一台國家機器般風雨無阻地前進,蘇聯的工程師們神祥為MAZ-535設計了一套全8輪的雙叉臂懸掛(你們門式車橋啊!還是嫩了點)和齊人高的定製越野輪胎+中央放氣系統,並採用了便於布局的扭桿彈簧懸掛,可提供出眾的“X型”體位:哪怕整車扭轉度極大,都能保證至少一半的輪子能接觸地面,配合分動箱和諸多機械式差速鎖,脫困能力完全就是怪獸級別的。從此,這面對令人毛骨悚然的自然環境,蘇聯人已經能拋開敬畏之心,堪稱“反手碾壓”了。這車帶給人的安穩感覺實在棒極了。
當然啦,總不能“光讓怪獸跑,不讓怪獸吃飯”吧?蘇聯工程師:好!來自T54/55坦克的D12A四沖程V12水冷柴油機被“塞進”了MAZ-535的底盤里,這顆排量為38.8L的巨大“心臟”,可輸出275kW(375PS)拆爛的馬力和“成噸”的扭力,並搭配了帶液力變矩器的3AT變速箱以應付越野工況。可以說,這車成功地把毛子工程師腦中的的“多軸越野科技樹”完全點亮了,導致它的“後代”們一輛比一輛誇張。
MAZ-537(1959-1990) 傾情出演《旋轉輪胎》開天闢地的MAZ-535車型,幾年的使用下來,問題也是少不了,於是工程師們對其缺點進行了些許改動,並於7年後的1964年推出了新款的MAZ-537車型。不得不說,這537的外觀愈發向火車靠攏了。
《旋轉輪胎》的玩家:這車好眼熟
MAZ-537相比535在外觀上的改動主要在於那盞“萌萌噠”紅外頭燈的取消、軸距加長導致的輪組分布的樣式更改(8→4+4,火車Bo-Bo軸系了解一下),還有那像足內燃機車的兩扇式風擋設計(東風4?)+車頂小燈+兩側引擎散熱口。總體還是延續了MAZ-535車型的設計基調,依舊是那個暴力、粗狂之餘還帶些呆萌的“綠皮火車頭”形象。
用坦克同款發動機的拖頭拖坦克?真會玩
拖個核子二踢腳什麼的當然不在話下
作為《旋轉輪胎》里幾乎“沒有哪裡去不了的”的“高級車”,MAZ-537採用了535車型改進過後的底盤和懸掛系統,以達成涉水高度為1.3米的偉大成就,極為強悍的鋼制大梁和粗壯的懸掛組件能讓其“不費吹之力”地爬上一座小山、踩下一塊石頭、碾壓一輛暴民的渣渣Trabant 601小轎車(此處應有滑稽)。游御搏不過,相信在其9.13x2.88x2.89米傲人尺寸、空車22噸的數據形成的巨大壓迫感下,相信已經沒人敢在它面前“搞事”了吧?
MAZ-537的強化低速的設計令其擁有50噸的拖拽能力(注意是越野路況),但也受限於此,其只有60km/h的極速,在鋪裝路面上跑簡直就是“自取其辱”。源自新款T-55坦克的新引擎被裝進了它的“體內”,還是38.9L排量的V12柴油機結構。新發動機在排放“依舊不那麼受北極熊歡迎”之餘,輸出卻提高到了386kW(525PS),再加上依舊“順滑”的3AT變速箱,令你的整個越野體驗都“喜上眉梢”。而你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它那百公里……啊不,那30L/min的峰值油耗罷了;當然它的雙油箱容積高達840L。(我OS:加次油都要吃一個月土了)
MAZ-543及衍生出的73XX、74XX、75XX系列 飛毛腿 X 硬朗肌肉佬作為MAZ-353/537車系的又一次“魔改”,MAZ-543車系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單看外觀都一股英氣撲面而來:時尚犀利的駕駛室造型、硬朗的車身折線設計,令這輛車十分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啊……我拿錯稿了)
咳咳,只能說我已經被它身上的那枚“大寶貝”牢牢吸引住了。可以說,MAZ-543整車就是圍繞那枚“大寶貝”設計的:分列兩邊的狹窄駕駛室、兩邊車身側面的“茶水”間、車身周圍的4個千斤頂……毛式暴力的味道濃厚得無以復加。
“常閱央視一套,熟不知飛毛腿大名?”作為當年薩達姆的真·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飛毛腿導彈可謂是“臭名昭著”,以其易獲得/十分廉價、可帶一定當量的核子彈頭、維護性/精度都湊合、還配有高靈活性的底盤生存性能滿分的特點,廣受第三/第四/十八線小國乃至恐怖分子的“寵愛”,足跡踏遍五大洲四大洋(誤……)。
剛才已經說到,飛毛腿導彈的成功也有一定程度歸功於它的MAZ-543底盤載體:沿襲自MAZ-537車系再次加長得來的底盤系統依舊可靠,而與537車型一模一樣的動力系統(發動機轉移到了車頭兩個駕駛室中間)十分強勁之餘可靠性還不錯,得以承托起飛毛腿這種戰術彈道導彈(TbM),並把它拉到您想要的任意地方,給仇家送個“核子大保健”罷了。
拆掉上裝像只剃得只剩頭部毛發的雄獅
軸距2200!A00級小車!
“該537同志接的單竟被你搶了!”
在西伯利亞已經完美完成作戰任務了,那解甲歸田會不會出現“水土不服”呢?MAZ-543的回答是“не !”:看這把導彈系統卸掉後的粗壯身板,不拿他去跑大件運輸簡直是“暴殄天物”了。於是,腦子靈光的MAZ廠一不做二不休,將各種上裝“一股腦”地裝了上去,以適應大件運輸業、礦山、各類機場對於高性能越野平板車、渣土車乃至快速反應型消防車的需求。
這才是真·百噸王
MAZ-543車系的生產周期非常長,從1962年正式進入蘇軍服役後,改進、延伸版車型不斷推出,並隨著“紅色浪潮”成功地“打卡”幾乎所有的親蘇聯的國家。直到現在,這款車型在各軍隊里“出鏡”的頻率依然不低,足可見其影響力之巨。
展開餘下全文(1/2) 2 登峰造極(喪心病狂)的7900車系 回頂部
MAZ-79221 白楊M/阿爾斯導彈載體
作為俄羅斯當今重要的“國之利刃”,“白楊M”導彈從研發之初就令世人矚目。而它的載體也非常搶眼--定製版的MAZ-79221車型屬於MAZ的多軸TEL(Transporter Erector Launcher)系列,採用了16X16的8軸全驅底盤,令車長18米的它轉向卻不會顯得過於遲鈍;同時,該車在搭載47.2噸/50+噸的兩種導彈的前提下還實現了極佳的越野能力,可謂是“毛子的工業明珠”。
不小心翻車把那枚“大寶貝”弄炸了,幾個小滅火筒能Hold得住?
MAZ-79221車型採用帶前後4軸反向轉向功能的底盤系統,和從MAZ 8輪系列上“一脈相承”來的每輪雙叉臂獨立懸掛+V12四沖程增壓柴油機。意味著該車可輕松地馱著身上那數十噸的“大寶貝”,在西伯利亞平原一路以40km/h的速度狂奔,而不需考任何的惡劣天氣,甚至是敵方核彈的“追擊”。完全滿足軍隊對這種遠程洲際導彈的部署、快速反應之需求。
作為“真·蜈蚣車”里最經常“出鏡”的一台,MAZ-79221車型每次閱兵、演習、宣傳片,乃至在美國人的衛星圖里,總少不了它馱著導彈的偉岸身影。它將強力的越野底盤,與同樣令人“膽戰心驚”的核子武器結合了起來,共同構建了俄羅斯那“最後的尊嚴”,並順帶成為了大家對“蜈蚣車”的啟蒙老師。
MAZ-7904/7905/7906 油田勘探“三劍客”在20世紀70年代,在開采西伯利亞礦產、油氣資源的大潮下,MAZ廠研發出了一個全新的多軸越野車系列以取代日漸顯得性能捉襟見肘的MAZ-543系列8X8車系,新車系被命名為MAZ-7900系列。而車系裡“最小”的那款MAZ-7904車型,已經“坐擁”長 32 米,寬 6.8 米的車身+比543車族更大一號的輪胎+12X12全輪驅動+全輪轉向的設計,為西伯利亞的人們帶來史無前例的“改造自然之能力”。
7904那龐大輪胎的襯托下顯得嬌小的駕駛室
MAZ-7904車型的資料較少,現有資料表明該車的載重在200t左右,並採用裝置在兩個駕駛時之間的,那輸出882kW(1200PS)的大型四沖程V12柴油機為動力源,並通過不明的變速箱和中央分動器將動力傳輸給所有12個輪子,整車油耗‘不出所料地’高達260L/100km,可謂是為車系喪心病狂的“魔改”又開了個好頭。
7905車系
MAZ-7905作為7軸車輛的試水之作,依舊採用的是7904車型的動力單元+12輪驅動架構(留意第4軸軸頭形狀有別),變成了第1、2、3、5、6、7軸有動力+轉向,中間的第四軸只負責承重的設計(14X12)。透過如此事實,我們能發現其實製造這些“鋼鐵蜈蚣”不是簡單的拼湊上去幾條車軸、激光切割下鋼板延長下大梁這么簡單的,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綜合考慮。這車的實際使用經驗也為之後MAZ-7906車型的16X16設計埋下了伏筆。
作為柴油機動力多軸越野車輛的集大成之作,MAZ-7906採用了“嚇人”的16X16驅動架構,依舊是通過MAZ-7904同款的柴油機(或被調教成1500PS)驅動齒輪箱和分動箱實現全輪驅動,並搭載全輪轉向系統(前4軸和後4軸轉向方向相反,可有效縮短轉彎半徑)。該車載重或為150T,不過別忘了,這還是在松軟的泥地上達成的,“含金量”非常高。
MAZ-7907 世界上最像氣墊船的越野車這輛MAZ-7907車型可謂是整個MAZ廠製作過的最大車型了,那神似氣墊登陸艇的駕駛“樓”(請原諒我用了這字)+同樣是氣墊登陸艇和直升機愛用的GTD-1250渦輪燃氣輪機系列令人浮想聯翩。不過轉念一想,這車能將300噸的載重均勻分布在24個巨大的低壓全子午線鋼絲胎上,“盡情“呵護”著西伯利亞的濕軟土地,這“陸上氣墊船”的名號可謂是跑不掉了。
車迷們很可能答出裝配了燃氣輪機的汽車有克萊斯勒的Turbine,那台車是世界首台燃氣輪機轎車,採用燃氣輪機+減速箱+變速箱的架構以驅動行進,極為驚艷。然而,不同尋常的是,MAZ-7907車型沒有走的Turbine 的機械傳動道路,而是將GTD-1250燃氣輪機直接驅動一台大功率發電機,並將電能直接傳送到24台輪轂電機里驅動車輛(但沒有蓄能電池),理念明顯借鑒了普通內燃機車的柴-電傳動系統,同時與當代增程式電動車耗完電池後的能量流向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時,該車的兩截式底盤大梁也採用了較為特殊的設計,增設了十分類似時下城市18米BRT公交車的推力鉸接系統(不過動力單元在車頭罷了),採用了前後8輪相反的全輪轉向設計,並依託鉸接系統實現對地形的“貼合”,防止“過個坎斷兩節”的尷尬情況發生,十分精妙。
從8輪驅動的MAZ-53X、543車系,到堪稱“千足蜈蚣”的7900車系,這些既粗糙又暴力的MAZ的土炮產品們,卻總令人發出“Wow”的感覺,我們小時候對巨大玩具的幻想,竟然在蘇聯人的手中變成了現實。哪怕只是通過圖片給與他們“注目禮”,何嘗不是一種對“紅色陣營”汽車文化的全新理解?(文: 秦子鈞)
@2019
③ 有什麼好玩的越野賽車游戲
龍行天下推舉-賽車類游戲RAC :
頭文字D山脊漂移
《死亡賽車》《都市公路賽車》《極限特技摩托3》
跑跑卡丁星際版
《GTR2》《3D瘋狂賽車》《遵守交規:駕車高手》《F1世界大獎賽》
本田競技賽車
《微型機器v4》《特技摩托4》《特技摩托3》《狂熱賽車》《汽車總動員》《Earache 暴力金屬賽車》《綿羊越野賽》
《暴力摩托2008》 《超級越野車》 《綿羊冠軍拉力》《美女卡丁車》《速度生活0.5T ALPHA》《摩托車野外障礙賽》
《摩托車場地障礙賽》《外星賽車》
休閑體育
《雪地飛車》《GTI賽車》《超速十二分》《特技摩托》《瘋狂計程車》《急速旋轉輪大賽》《Mashed:暴徒賽車》《進化GT》
《極品飛車7地下狂飈》《Hp微型賽車》《阿拉丁魔毯》《碰撞之日》《飛躍顛峰》《瘋狂大腳車》《爆摔摩托》《速達賽車》
《究極大越野》《跑跑卡丁車》《瘋狂玩具車》《卡通世界大賽車》《尋夢之旅 越野摩托車》《特技自行車》《沙漠巴士》
《虛擬遙控賽車v3.0》《極品彎道》 《終極摩托》《超級出租司機2006》《極限之島》《狂暴賽車之街道屠殺》《計程車3》
《極速房車賽3》《極限狂飈》《四驅越野賽》《暴徒摩托2008》 《賽道狂飆:日出》《極品飛車9最高通緝》《太空飛車》
《越野競技場》《超級拖車大賽2》 《超級特技賽車》《3D滑車競賽》《火箭賽車》《世界賽車2》《賽道狂飈》《GT傳奇》
《越野賽車》《18軌大卡車:護航》《競速軍團》《卡丁車競賽》《冰河》《鯊魚黑幫地下車會》《JamXM瘋狂賽車》
《倫敦計程車》《擬真遙控賽車》《大輪車競速》《摩托GP 極限競速3》《頭文字D》《極品摩托越野版1.1》《碰碰老爺車》
《流氓警察賽車》 《頭文字D.山口復仇》《暴徒摩托2004》《越野競速錦標賽》
④ 游戲 | 硬核駕駛游戲《旋轉輪胎》系列,越野愛好者的樂園
現實生活中,很多越野愛好者都屬於閑不住的人,在家待久了心情難免會煩悶。這時有車友就想開車出去,來到開闊的自然環境中,找個泥地放肆越野一把。除了真正出發外,還有一個低成本的辦法。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款游戲《旋轉輪胎》,即便在家裡也可以滿足戶外去野的心願。
《旋轉輪胎》系列
《旋轉輪胎》(Spintires)是英國OoveeGames和俄羅斯IMGN.PRO聯合製作發行的一款越野駕駛游戲,最早在2014年首次發行,原版游戲僅支持微軟PC平台。
總而言之,《旋轉輪胎》系列是越野愛好者們鍾愛的駕駛游戲,它小眾、專業、難度很大,看似比較適合越野發燒友。而大多數越野零基礎但對游戲感興趣的朋友也不妨嘗試玩上一把,說不定跟越野的緣分就從這里開始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