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12月越野跑賽事

12月越野跑賽事

發布時間: 2024-01-06 08:28:13

A. 甘肅一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由於極端天氣,造成 21 人遇難,傷亡為何會如此嚴重有辦法避免嗎

由於賽段內地形地貌復雜,加上夜間氣溫再度下降,搜救難度進一步加大。另外,由於景區的地形高度差在60到200米之間,很多地區的通信信號很差,也給搜救造成了一定困難。救援人員表示,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參加越野賽的參賽隊員衣著單薄,而且當地氣溫非常低,山上的溫度可能接近零度,低溫是失聯人員面臨的最大威脅。

出現低溫症信號應立刻終止比賽,在這類活動中,出現這么多因低體溫症遇難的情況很少見,這也提醒活動主辦方和參賽選手都應該有充分的風險意識,最好能提前掌握當地未來幾天的天氣預報。王鐵軍說,作為參賽選手,最好能帶上足夠保暖的衣服。雖然越野賽是比較艱苦的比賽,可能每多一點重量都會影響比賽成績,但是跟生命相比這些其實也不重要了,因為只有活著才能完賽!

比賽中,一旦參賽選手發現自己身體出現了不受控制的顫抖,這就是低體溫症的危險信號,需要立刻終止比賽緊急下撤,越早撤離越好。

據公開報道,參賽選手們遇險的20公里至31公里賽段,位於第二打卡點(24公里)和第三打卡點(32.5公里)附近。兩個打卡點間相隔8公里,全部是爬坡路段,石頭與砂土混合的路況,很多地方非常陡峭。原本此段賽道的難度就很大,遇到了大風、降雨的惡劣天氣,選手們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低體溫是因為人體損失的熱量超過了產生的熱量。及時補充能量,可以通過及時補水進食來實現,例如可以多准備一些含糖飲品或者食物。除了攜帶防風保暖衣物以外,還要從熱量的4種傳播方式(傳導、對流、輻射、蒸發)上考慮,如何阻斷熱量丟失,例如准備防風保暖的衣物、保持身體乾燥、使用急救毯等。

保溫毯是一種金屬色的非常輕薄的遮蓋物品,折疊起來只有半個手掌大,攜帶方便保暖效果不錯。據公開報道,由於極端天氣出現,山地風太大,參賽選手們攜帶的保溫毯都被吹爛。

失溫症與周圍環境溫度息息相關:

在這類活動(馬拉松和越野)中,出現這么多低體溫症的情況很少見,遇到較多的是中暑,這可能讓大家忽視了對低溫的防護。所以這次事故也是警鍾,提醒各個活動主辦方和參賽選手,在組織和參加這類活動的時候,除了要注意熱的因素(防止中暑)以外,還需要密切注意冷的因素(防止低體溫症)。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事故21人遇難,專家詳解失溫究竟有

B. 白銀山最後一個越野賽生還者多器官受損,目前的情況如何

白銀山最後一個越野賽生還者多器官受損,目前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這名最後一名越野賽生還者依然處於生命垂危的邊緣,醫生推斷恢復意識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在甘肅白銀馬拉松比賽,一場狂風暴雨奪走了參賽者21條生命。而王慶林則是這場馬拉松比賽最後一名被救援人員拯救的生還者。他在野外待了長達一天一夜的時間,狂風暴雨和冰雹對他身體的侵襲非常嚴重。他的身體已經處於極度失溫狀態,體溫下降到33度以下,已經完全沒有了意識。在救援人員找他以後,立馬將他轉到了重症監護室。當地已經邀請多名專家對他進行會診,由於他在野外待的時間最長,身體的多種器官已經衰竭,他的情況依然是不容樂觀的。

甘肅白銀馬拉松比賽造成21人不幸遇難,那麼,你認為是天災還是人禍呢?

C. 一場越野賽為何成為「奪命跑」新華社:仍有四大疑問待解

23日12時許,甘肅白銀市景泰第四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公共安全事件前方應急指揮部宣告搜救行動結束,最終確認遇難參賽者21人,其中不乏一些國內優秀運動員。生命的意外凋零,令人惋惜和震驚。

172人參賽,21人遇難。這場超10%參賽人員遇難的「奪命」越野賽,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場戶外越野賽事,超10%參賽人員遇難

22日9時,來自全國各地的172名越野跑運動員,踏上了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舉辦的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征途。這段坡陡彎急、險峰林立的賽事,曾被中國田徑協會授予「自然生態特色賽事」「中國馬拉松銅牌賽事」。

然而,開跑僅3小時,「有幾個人已經沒有意識,口吐白沫了」「速來救援」「CP2山頂」等消息,便在該賽事工作群中炸了鍋。

白銀市市長張旭晨介紹,當時百公里越野賽高海拔賽段20公里至31公里處(即24公里的CP2附近),突遭災害天氣,短時內、局地突降冰雹、凍雨,並伴有大風,氣溫驟降。

13時30分左右,景泰縣中泉鎮葫麻水村村支書王欽林接到發生險情附近的常生村村支書通知後,迅速組織村民趕往支援。葫麻水村村民盧有鐸等人,在救援途中發現3人凍死。穿著棉衣的村民,還未登頂,便已感覺寒冷,體感溫度在零攝氏度左右。

14時左右,已距求救信息發布後2小時,賽事組委會在派遣景區應急隊伍抵達CP2山頂後,調取參賽人員GPS點位情況研判,才進行停賽處理。

18時左右,初步統計發現已接回139名參賽運動員,仍有33人失聯。

22時左右,10餘人已確認遇難。

23日1時左右,指揮部已確認151人安全,但剩餘21名參賽人員傷亡情況仍未明晰。經過2個多小時後,指揮部明確剩餘21名參賽者中有16人遇難,5人失聯。隨後,遇難參賽者增加至20人。

23日9時許,最後一名遇難者遺體被找到。指揮部確認,遇難人數達到21人。

參賽人員回憶驚魂時刻

「砰」,22日9時發令槍響,李鵬程(化名)和其他跑友從起點出發,歡欣鼓舞,滿面春風。誰知道,這場比賽,無人完賽。

參賽前一天,天陰風疾,第三次參賽的「老將」李鵬程想起了東北老家陰風之後必有暴雨的農諺。但看著這次賽程路線和補給點設置,在咨詢過裁判和當地人之後,他並沒有把天氣放在心上。微風化為陣風,李鵬程說,他按著節奏調整著呼吸,邁步上路,心裡還想著這次能拿第幾名。

13時左右,李鵬程剛跑過CP2,突然大風伴隨著雨點,撲面而來。李鵬程不得不雙手牢牢抓住地面,不安在心中蔓延開來。寒冷,是他唯一的感知。一路相伴的許多跑友身上披著保溫毯,有人瑟瑟縮縮躲在坡下避風,但薄薄的保溫毯擋不住呼嘯的狂風,稍不留神,便被大風吹散開來。

冷,好冷,眼看著就到了CP3,求生欲完全戰勝了勝負心,李鵬程決定退賽。這是他最慶幸的決定。

想走出「鬼門關」難如登天。李鵬程只能和一名身穿白衣的男跑友抱著取暖。攙扶著走了不久,凍麻了的身體已開始失溫,意識模糊的李鵬程半途暈厥。

掙扎著睜開雙眼,李鵬程已經躺在病床上,打開手機,才知道有好幾個跑友再也沒能回來。

李健說,很多人直接被吹成了滾地葫蘆,已經有選手開始退賽。最終,李健也選擇了下山。

下山時李健手機沒電了,體力透支加上渾身濕透,他已經處於半迷糊狀態,本能支撐他往前挪。李健狠狠咬著腮幫子,踉踉蹌蹌沒幾步,又摔在地上,把頭撞破了。血流進嘴裡,咸腥味讓李健清醒了一下,正在這時,他遇到了救援隊的隊員。

「當時我已經看不清下山的路了,很多選手躺在賽道邊,有些可能已經去世了。」李健說,直到下山後,他才緩過神來,才在跑友微信群中得知,不少選手已經失聯找不到人。

白銀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李淵慧表示,此次搜救最困難之處在於被困人員距離比較遠,路程中僅有部分路段可通行小 汽車 ,到達補給點後只能採取步行。搜索過程中基本採取步行,該地地形地貌非常復雜,夜間十分危險且很多地方沒有通信信號,只能採用衛星電話。

仍有四大疑問待解

搜救雖已宣布結束,但此事件無疑難以畫上句號。就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公眾仍有一些疑問待解。

——疑問一:天氣預報為何未能有效發揮預警作用?

有參賽人員說,參賽前一天,天氣很陰沉,於是便咨詢當地人,對方說這里風一過就是晴天,所以便沒有在意。景泰縣氣象局局長康永學介紹,為賽事提供了信息專報,曾作「大風藍色預警」。

甘肅一著名戶外俱樂部負責人宋明說,極端天氣預測是大型 體育 賽事應對突發狀況的前提之一,此次事件最大的失誤是運營方沒有對氣象部門提供的預警做出正確預判。

——疑問二:賽道保障是否完備?補給站設置是否合理?

有參賽人員回憶,過了第二個打卡點,風大得只能雙手抓地,凍得渾身發僵,裹上保溫毯也沒用,直至暈厥失去意識。

此次越野賽活動對參賽者列了一個裝備清單,沖鋒衣等保暖裝備僅作為建議選項,而沒有作為強制裝備。北京 體育 大學 體育 休閑與 旅遊 學院戶外運動教研室主任布和認為,對於沒有帶相關裝備的參賽者來說,遭遇極端天氣就會措手不及。按照預定計劃,參賽者晚上才到達賽道補給站,最險要的地方又沒有其他補給站,這是不合理的。

——疑問三:舉辦方叫停比賽是否及時?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 體育 賽事活動與安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李聖鑫說,與往常馬拉松賽事不一樣的地方是,此次馬拉松越野賽更具有極限運動的特點。對於這類比賽遭遇特殊天氣情況,應該有暫停或中止比賽的預案。

——疑問四:有無應急救援預案?救援能力夠不夠?

李聖鑫說,極限運動項目的賽事安全管理與應急救援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有關部門必須加強對救援預案的賽前審查。宋明認為,從此次救援情況看,救援保障無法第一時間抵達,也是這次賽事造成嚴重後果的重要原因。

(原題為《一場越野賽為何成為「奪命跑」?——還原甘肅景泰山地馬拉松越野賽慘劇經過》)

D. 白銀馬拉松越野賽致21人遇難,跑馬拉松為何會出現危險

因為氣候會變化。因為馬拉松比賽路線非常長,路上會出現很多變化,氣候變化會讓馬拉松選手陷入危險當中。

E. 秦嶺50公里超級越野賽

一、秦嶺越野大事

陝西地區開展越野比賽相對於全國來說時間是較晚的,據說是從15-16年陸續開始的。因為當時西安有人開始經營這方面的體育公司——綠奧體育,他們的比賽是由凱樂石贊助的。綠奧公司每年會舉辦一系列月賽,就是每個月在秦嶺舉行一次訓練賽,2019年已經舉辦了四五場了。

當所有月賽的訓練結束了,到10月收獲季節集結起來就變成了一場秦嶺50公里越野賽,這次報名的人數達到了550個人,可以說把整個陝西省的那個業余愛好是都吸引過來了,那也包括陝西省田徑隊的一些高手和周邊的,像河南的,甘肅的他們都會過來參加,還有四川和北京的有一些越野發燒友。

男子組分為專業組50公里和半程組33公里和體驗組15公里,女子組同樣如此。

二、提前去雞窩子

這次比賽的專業組,就是我們報名的50公里,早上六點就要起跑,所以組委會把大巴士接車定在了凌晨2:30在省體育館,有1/3的選手會在清晨打車過來坐大巴士,還有1/3的選手,可能是在省體育館附近住了賓館。但我們屬於最後的那一撥1/3選手,我們自己想辦法提前一天晚上去雞窩子住農家樂。我在群里約了一個朋友,他正好是參加比賽,然後在路上把我帶著,所以我是專車上山的。

說實話那天晚上7點多到雞窩子,第一感覺是山裡特別冷,體溫就是4~5°的樣子,農家樂的床鋪有點單薄,很多選手都開電熱毯睡覺的,關於吃飯的話,晚上就是簡單吃了一點,比賽前胡吃海喝都沒有那個心思。

三、起跑的節奏

凌晨4點,我就起來就是刷牙洗臉,然後跟著胡哥一路就是背著包上山。農家樂離起跑點大概有3公里,那正好作為熱身活動。到我們急急忙忙趕到起點,是從位於G210 國道上的分水嶺農家樂出發,——那邊已經是一片人海和人聲鼎沸了啊,比賽的起點分水嶺位於那個半山腰的一個農家樂旁邊槐悶差。幾百號人在那邊帶頭的穿著沖鋒衣,戴著手杖啊,背著背包在拍照和熱身。

我遇見了喀納斯330公里冠軍宋雨,還有那個張哥張鋒選。發槍一響,大家開始狂奔,出發的路段是下坡路,距離將近3公里,我出發的配速達到了4分半的,這一路下坡有點hold不住啊。

三、開始進山

這一陣興奮過去以後,大家就開始慢下來陸續上坡了,速度就緩緩下來,越野隊伍也開始堵車了,一串的長蛇陣在前面排著,你速度再快往前也趕不了。跑到4公里的時候就迷路了,不是我一個人迷路,而是幾十號人路在迷路,按道理我們沿著小樹林紅房子就是可以輕松過去了,但是我們錯過了,一頭進了小林子以後沒找到路標就像傻子一直往下鑽,鑽到沒路標的小林子里,大家頓時慌了,倒吸一口涼氣發現迷路了,這時已經耽誤了25分鍾, 把一群人搞的都沒方向了,旁邊有人拿出手機的「兩步走」軟體查看GPS,終於發現了路線,走出來了。過了紅房子,在高山草罩友甸上跑1公里左右,沿著林場路上行至舊微波發射塔,一路再下切至林場路,在路標的指引下,一路小跑,第一個打卡點大寺岔路口!遠遠看見有人已經在打鉛皮卡了。

四、越野越來野

1.CP1(大寺岔口)——CP2(文公嶺)

賽段距離:13km

累計爬升:1440m

關門時間:13:30(4h)

從CP1的大寺岔口打卡點左轉,我沿著林場路跑2.5公里,到達第一個補給點鹿角梁岔口。我吃了半根香蕉和小麵包,在這里進行合理的補給之後,沿著三岔路口向右再走3公里左右的泥土碎石路,就到了秦嶺50最精華的賽段——鹿角梁。又是埋頭一陣爬坡,鹿角梁的高度是一段陡急的爬升,需要穿過密集的箭竹林,跑了約40分鍾到達至梁頂,然後我們站在頂上視野豁然開朗,只見茫茫的高山草甸,崢嶸的冷杉林,以及第四紀冰川遺跡,奇峰怪石林立。每至一個制高點,都可將冰晶頂、光頭山收於眼底,在雲海藍天中若隱若現。

說實話,這一賽段景色太美了,但你必須要攜帶好沖鋒衣,因為在海拔2700米的鹿角梁,雖然風景奇美,可一旦起風,那寒冷非一般人所能忍受,比賽再重要,健康永遠是第一。

2.CP2(文公嶺)——CP3(大寺三組)

賽段距離:10km

累計爬升:1770m

關門時間:16:00(2h30)

離別了鹿角梁的美不勝收,我們一路箭竹林密集穿梭,一邊爬升一邊下降,到了CP2文公嶺打卡點,我們已經奔跑了23公里,體力消耗殆盡,幾乎是飢腸轆轆了,稍微補充水分和能量膠。我們餘下的路段從文公嶺到大寺三組這一賽段幾乎全程下降,依次經過箭竹林和大片原始森林,一路上涉水路面早就把鞋子打濕了。作為精華賽段,這一段林深葉茂,空谷見幽,而且可以跑起來,越野比賽就是大家盡情的享受奔跑的樂趣。

PS:這一賽段雖說幾乎全程下降,但還是要時刻注意道路濕滑,控制節奏。

3.CP3(大寺三組)——CP4(鹿角梁岔口)

賽段距離:13km

累計爬升:2875m

關門時間:19:00(3h)

大寺三組位於古時關中地區通往寧陝的官道上,曲徑通幽,別有一番景緻,素有「秦嶺的香格里拉」之美譽。欣賞美景的同時,在這里務必要進行充分的補給,因為接下來又將迎來一段持續的爬升,沿著曲曲折折的林場路一路抵達CP4打卡點,也就是SP1鹿角梁岔口補給點。

PS:這一賽段全程皆為寬闊的林場路,但由於幾乎全程拔高,注意合理分配體能。

未完待續

F. 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越野賽21人遇難 一場越野賽緣何成了「奪命跑」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越野賽的CP2-CP3段屬於急上坡,必然導致速度下降,在大風大雨的極端天氣情況下,更容易導致人體失溫

在馬拉松賽事爆發式增長的同時,賽事人員儲備及相應的規章制度並沒有跟上,志願者及相關工作人員培訓也不到位,導致馬拉松賽場亂象頻出

5月22日9時,第四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開賽,共172人參賽。隨後遭遇極端天氣,多名選手在高海拔賽段出現嚴重失溫,21人不幸遇難。

172人參賽,21人遇難,其中包括多名國內越野跑的頂尖選手。如此重大的傷亡極為罕見,遠遠超出了公眾對於馬拉松這一賽事的普遍認知。

在亞高原無人區舉辦比賽,防風防雨保暖等必要裝備是否納入了賽事的強制裝備要求?在賽道路段尤其是無人區是否准備了完備的應急點和補給站?面對突發的極端天氣,賽事舉辦方終止比賽是否及時、應急預案是否充分?

目前,甘肅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調查組,對事件原因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對於國內近年來幾乎遍地開花的馬拉松賽事而言,這一悲劇更是一面鏡子、一記警鍾。

越野賽屬於極限運動

要求高於普通馬拉松

5月22日13時許,越野賽高海拔賽段20公里至31公里處受突變極端天氣影響,局地出現冰雹、凍雨、大風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參賽人員出現身體不適、失溫等情況,部分參賽人員失聯。

隨後,當地停止比賽並組織多方力量搜救失聯人員。由於賽段內地形地貌復雜,加上夜間氣溫再度下降,搜救難度進一步加大。

截至5月23日9時30分,官方確認有21人遇難,另有8人輕傷在醫院接受治療。

據一名參賽者回憶,比賽當日早上陽光明媚,坐擺渡車抵達賽點時天氣已轉陰,隨即起風,「開槍前我跑了兩公里來熱身,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兒,更麻煩的是,跑完這兩公里,身上也沒有熱起來」。

這名參賽者稱,在越野過程中,他先後經歷了下雨、逆風,其間「發現十根手指都沒有感覺了,同時覺得舌頭也冰涼了」。他果斷決定下山,「我撤到山腰,藍天救援隊的人員指引我到一個小木屋,屋內已經有10位左右先撤下來的選手了。在小木屋等待救援的一個多小時,小木屋裡選手的人數已經接近50人」。

官方將此事件定性為「一起因局部天氣突變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正在展開調查。

「山地越野賽和城市馬拉松完全不是一回事。越野跑是山地跑,遇到上坡是需要徒步的,並不會全程跑完,平坡和緩坡以及下坡才需要跑動。傳統的城市馬拉松,賽道以平坡為主,是可以全程跑完的。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的CP2-CP3(CP即打卡點)段屬於急上坡,必然導致速度下降,在大風大雨的極端天氣情況下,更容易導致人體失溫。」戶外旅行從業者「艾艾艾小艾」說,越野跑的賽道基本都是山上的野路,是人踩出來的路跡,因此越野跑是更偏向於長距離徒步的運動,而不是普通馬拉松。

據「艾艾艾小艾」介紹,越野跑補給的概念和馬拉松差不多,區別是越野跑會更「因地制宜」,它設置補給點的距離會根據實際路況難度考慮,而不像城市馬拉松一樣進行固定距離補給。

馬拉松急救跑者Seeker進一步分析,普通馬拉松與山地越野賽的區別,首先是距離。普通馬拉松的距離是42.195公里,但越野賽的比賽距離更長,比如50公里、100公里,甚至可能會是200公里。其次,賽道不同。普通馬拉松會將賽道設置在平地上,而越野賽的賽道一般會選擇山地,道路比較崎嶇。再次,裝備和救援不一樣。馬拉松是在城市舉辦的,沿路的志願者、救援人員更多,救援更方便,但越野賽有時需要過夜,需要的裝備也更加復雜。

將風衣列為建議裝備

被質疑不符賽事標准

事件發生後,不少越野界人士提出質疑,指責組委會對天氣預估不足,未將「風衣或沖鋒衣」等防風保暖服裝列為參賽的強制裝備,導致參賽者在風雨中過快失溫。

5月23日,有媒體指出,此次賽事的強制裝備准備工作和補給配備或不符合山地跑賽事標准。

中國田徑協會官網此前公布的《中國越野跑運動賽事組織標准》(以下簡稱標准)對選手提出了強制裝備要求,強制裝備清單須在賽事報名說明裡進行明確說明,並要求賽事組織者須在選手簽到時對強制裝備進行檢查,並在賽事中途設置一個或多個裝備檢查站,原則上須進行輪檢,條件不允許的賽事可進行抽檢,抽檢人數不得低於抽檢項目參賽人數的50%。

該標准中規定攜帶的包括但不限於的強制裝備中就有保溫毯;高海拔賽事,須要求選手攜帶具有防風及保暖作用的外套等。但第四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公布的強制攜帶物品清單中,未強制要求攜帶具有防風及保暖作用的外套等。

此次越野賽報名官網披露,組委會強制參賽者攜帶的裝備包括弧碼布、計時晶元、電子軌跡、GPS跟蹤器、照明設備(頭燈)、水具、救生毯、口哨和手機,其中前4項註明由組委會提供。組委會稱,未攜帶強制裝備所造成的後果由參賽者自行承擔。至於「風衣或沖鋒衣」則被列為「建議裝備」。

也有參賽人員透露,因地貌等原因,在山頂的CP3沒有補給點。暴露的山體讓人無處可以休息,且無法在此處退賽;還有的參賽人員考慮到天氣預報並無異常,以為天氣會很熱,擔心自己可能中暑。

在采訪中,不少越野賽跑者表示,自身經歷過才知道強制裝備的重要性。比如,TNF100(越野跑系列賽事)的強制裝備包括沖鋒衣、防水褲、羽絨服、頭巾(組委會發)、帽子、手套、頭燈等。

「所有這些裝備都要在賽前一天接受檢查,方可注冊拿到號碼牌。第二天出發後,每個CP都有隨機檢查,確保你有需要的強制裝備,否則強制退賽。整場比賽一共5個CP,每20km一個,每個CP都有急救人員,沿途有巡邏車輛。這些強制裝備適用於幾乎所有距離的越野比賽。」一名超馬越野賽跑者說,一個負責任的組委會要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工作,以及更嚴格的強制裝備檢查。

「這次事件再次證明強制裝備其實是對頂級跑者的一種保護,並非故意增加他們的負重。」一名超馬越野賽跑者撰文稱,他曾經在國外參加TNF100時在87km處也經歷過失溫,「我當時在第二階段外周供血下降並四肢冰冷無知覺,在凌晨兩點半左右,我坐在路邊裹著太空毯,想著歇一下繼續時被巡邏車發現。巡邏人員給我測了體溫,然後強制我退賽,將我載回CP4接受現場急救醫生評估,並給予體溫恢復治療。我看到同在CP4的還有一人剛進入失溫,也就是第三階段,意識模糊,已被抬上車送去附近醫院」。

馬拉松賽事出現井噴

專業人員儲備跟不上

近年來,全國各地各項馬拉松賽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據Seeker介紹,自從國務院2014年印發《關於加快發展 體育 產業促進 體育 消費的若干意見》後,馬拉松賽事便迎來井噴式爆發。僅2019年一年,馬拉松賽事就達1828場,平均一天就有5場比賽。然而,在賽事爆發式增長的同時,賽事人員儲備及相應的規章制度並沒有跟上,志願者及相關工作人員培訓也不到位,導致馬拉松賽場亂象頻出。

中紀委官網發文稱:「一些地方看中舉辦賽事的宣傳效應,加上能夠拉動區域消費,收取企業贊助費、廣告費,打造 旅遊 品牌等因素,紛紛熱衷辦賽。然而,一些賽事往往只盯著經濟效益,不願意在服務和安全上多投入。有的承辦企業根本不具備組織高風險 體育 賽事的資格和能力,只重視設置高額獎金等獎項吸引選手參賽,急功近利。一些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在指導與監督上不想管或不會管,有的甚至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極易導致發生安全事故。」

有業內人士提出,目前相當數量的賽事公司在宣傳方面下足了功夫,卻忽視了選手的真正訴求。職業選手包樂(化名)說:「現在許多馬拉松賽事,動輒將幾百萬元花在電視轉播和舞台搭建上,真正花在選手身上的錢不過幾萬元。時間長了,這些賽事舉辦方必然會被淘汰。」

「另外,一些相關部門或者贊助商並不懂賽事,使得馬拉松賽事變成了單純的以推介城市形象和 旅遊 資源為目的,賽事主辦方一邊倒地把精力與資源投入到如何規劃『最美』賽道上。很多舉辦馬拉松的城市陷入一個怪圈,地方政府很想要業績但又不想承擔風險,這些因素對選手的賽事體驗影響很大。」包樂說。

「艾艾艾小艾」建議,對於此類賽事,主辦方應該提高參賽者的門檻,強制參賽選手攜帶裝置;有關部門應該嚴格審核主辦方的資質、經驗和能力。

Seeker也認為,有關部門應該提高賽事組織者的標准,制定量化指標;主辦方也應該做好賽事保障工作,提高組織能力。

在Seeker看來,此事應對廣大跑步愛好者起到警示作用:一定要慎重對待馬拉松比賽,對於可能出現的危險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切不可存在僥幸心理。敬畏生命,敬畏馬拉松,更要敬畏危險性極高的越野賽。

G. 21人遇難,甘肅白銀百公里越野賽到底發生了什麼危險事故

甘肅白銀舉行的馬拉松越野賽已經導致了21人死亡。這樣的人間慘劇也是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人們紛紛對於選手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也對遇難的選手錶達了惋惜之情。但是在這起事故的背後我們也需要進行反思,造成這樣的慘劇的原因既有天氣的原因嗎,也有人為的原因。如何吸取經驗教訓,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場馬拉松的危險事故。首先是突發的惡劣天氣。在馬拉松開始的時候,天氣情況還是非常好的,但是當馬拉松出發後不就久,天氣狀況的就急轉直下,狂風暴雨讓選手陷入危險的境地;其次,地形復雜。這場馬拉松事故舉行地方,地形是很復雜的,很多地方連摩托車都上不去,這樣復雜的地形對於救援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也讓很多選手的處境非常的危險;最後,低溫導致的額失溫。由於很多選手的隨身衣物都很單薄,所以在狂風暴雨的襲擊中,選手們既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援,也無法保持身體的溫度,就導致了身體失溫的嚴重狀況。

三、低溫導致的失溫。

在如此惡劣的天氣情況下,很多的選手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援,他們被凍得瑟瑟發抖,身體無法維持正常的溫度,很多選手都出現了失溫的狀況,一些選手嚴重失溫導致意識喪失。

H. 甘肅山地越野賽21人遇難,跑圈大神梁晶遇難細節曝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越野賽是什麼?越野賽的初衷是什麼?越野賽就是為了讓大家強身健體,在體育鍛煉中感受運動的樂趣,本來是一件對大眾有益的好事情,但是,近日在甘肅舉行的一場馬拉松卻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悲痛,起到了反作用的效果,那麼,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在這次比賽中,本來是晴空萬里的天氣,在運動員們都出發之後,天氣卻突然驟變,變成了大風天氣,並且還會下一些冰雹,這就好像突然從夏天轉為了冬天,而那些馬拉松隊員,因為跑步已經產生了一些汗,身上已經很熱的了,所以身體的產熱就會減少,但是,這樣的天氣突然來到,大家的身體還來不及反映,產熱不夠,於是,就會產生身體失溫的現象,帶來了生命的危險。

所以,以後的體育賽制一定要注意安全的問題。

熱點內容
20萬以內的全順房車 發布:2025-02-02 09:12:08 瀏覽:259
500拖掛房車圖片 發布:2025-02-02 09:09:00 瀏覽:417
犯盜竊罪電瓶車價格二千八百元 發布:2025-02-02 09:08:23 瀏覽:370
淺談旅遊安全管理工作 發布:2025-02-02 08:46:05 瀏覽:967
賓士e300有越野的 發布:2025-02-02 08:38:45 瀏覽:514
東方之子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2 08:24:37 瀏覽:284
越野車改成跑車 發布:2025-02-02 08:24:36 瀏覽:82
環形沙發款b型房車 發布:2025-02-02 08:17:16 瀏覽:647
10年雪鐵龍世嘉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2 08:07:32 瀏覽:862
買輛豪車出租有錢賺嗎 發布:2025-02-02 08:07:21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