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米越野怎麼跑
1. 軍人5000米跑標准
部隊的5000米,術語是徒手或武裝5公里越野。 徒手越野21分優秀、23分良好、27分及格;武裝越野23分優秀、27分良好、30分及格(分是指分鍾)。 集體5公里越野是取最後一名的成績為准。
野戰部隊如果是輕裝最快的有16分鍾,一般18分鍾,及格線23分半,武裝越野(水壺挎包防毒面具槍彈夾手榴彈)及格線好像是24分半。
跑步技巧:
1、跑步之前不能吃東西,也不要喝水,不然別說跑5000米,就是跑1000米也會胃上下翻騰,會特別難受,有想嘔吐的感覺。
2、在服裝的選擇上,以寬松但不肥大的運動服為宜,太過緊綳的衣服會影響呼吸,太大的又會帶來很多阻力,只要能夠充分甩開大臂和雙腿,這樣的衣服就剛剛好。鞋底不要選擇太硬的,腳容易疼痛。
2. 5000米越野跑怎麼樣可以跑得快不累啊
注意合理調整呼吸和分配體力。開始跑以前要作一些准備活動,將身體舒展開。同時也讓心跳速度有所增加。剛開始跑的時候,在能和大部隊跟上的情況下,盡量保留體力,調整自己的步伐節奏。不要一開始就玩命跑。
3. 在部隊5000米有什麼經驗嗎
部隊的5000米,術語是徒手或武裝5公里越野。徒手越野21分優秀、23分良好、27分及格;武裝越野23分優秀、27分良好、30分及格(分是指分鍾)。集體5公里越野是取最後一名的成績為准。徒手越野著作訓服,或者體能訓練服進行,跑時首先要控制呼吸,前3.5公里是勻速進行,只要不掉隊就行,後1公里是勻速加速進行,因為經過訓練的戰士一般極限期在3公里左右,大約500米極限過去,身體已經適應速度,所以可以加速,最後500米是沖刺。武裝越野是除去背包和攜行的帳篷、干糧外的其他裝備進行,比如一個步兵戰士,戰斗裝備:攜帶步槍一支、空彈夾5個、手雷或手榴彈四枚、刺刀、子彈帶;土工裝備:工兵鍬或鎬、排雷簡單裝具(如探雷針);生活裝備:挎包、裝滿水的水壺;基本裝備:鋼盔、作訓服、步兵靴。有的還帶通訊裝備、行進裝備等等,一般負重9-12公斤。武裝越野技巧是盡量將裝備固定,能移動的比如挎包、水壺、鍬鎬等都移到背部,扎緊,胸部不要有過緊的裝具,步槍盡量不要抗,應單肩下墜,於右側,右手握住護木(56、81)或前護圈(95),槍口向斜下。如果扛槍,應在加速階段,將槍身抗於肩上,右手握住槍管。如果沒有硬性要求,作訓服內不要穿衣服,最好短褲背心不要穿,因為跑步時容易阻礙動作。跑步時,不要憋氣,應自然呼吸,不要用嘴大口呼吸,應盡量鼻呼,當心跳加快後改為嘴鼻共呼,可以用深呼吸調整心跳,但是深呼吸不能次數太多,一般3次。步伐勻速控制,上坡時步子盡量上抬,身體前傾,重心前移,但最浪費體力的不是上坡,而是帶拐彎的下坡,身體重量大都集中在支撐腿上,所以下坡時身體稍後傾,運用慣性,拐彎時可用小跳躍來減速定位。心情不能太急躁,急躁的心情增加身體負擔。武裝越野經過訓練的戰士一般在2.5公里出現極限,大約700米後極限減緩,極限減緩後應勻速加速,距離目的地300米,應加速沖刺,在50米距離上,應屏住呼吸進行極限沖刺。5公里越野是部隊戰士必須訓練的,他的作用很大,有心理、有體力、有技術,還有集體配合。平時要進行加大強度的訓練,比如我在部隊時,要求戰士負重沖15到25公斤,進行10至30公里的越野,最後達到3個月內,每天都進行越野,開始有很多新兵受不了,但是3個月後,上級進行考核,我們全連標准裝備武裝越野全部在21分鍾以內跑完。這對新戰士今後的訓練非常有用,今後無論訓練什麼,都有較深的功底。我在軍校時,每到星期天,隊長說今天武裝10公里越野,大家歡聲雀躍,因為我們平時都是至少大負重15公里越野,每天下午2點半到4點半,連駐地百姓都說:「那幫當兵的撒歡的跑,也不知道累,一跑就圍著縣城轉(縣城一圈22公里)。」也有的出笑話,一位老鄉說:「剛來探親的台胞嚇得到處打聽是不是政變,不然這幫軍人怎麼拚命的跑?」
4. 軍人5000米跑標準是什麼
部隊的5000米,術語是徒手或武裝5公里越野;五公里輕裝及格時間為23分,部隊一般時間為19到20分鍾,17分鍾為優秀。
五公里越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及武警部隊里基本訓練科目之一。五公里越野分為武裝越野和輕裝。
注意事項:
要循序漸進,剛開始先不要負重,或者負重減少一半。隨著時間的慢慢的增加。至於增加多少,要看個人的能力。
越野速度一定要均勻,不能剛開始時快,然後越來越慢。要合理分配體力。就算是實在跑不動了,也不要停下來,一定要邁開腿。切記不要用嘴吸氣,要用鼻子。但是可以用嘴吐氣。節奏和跑的節奏相協調。
5. 5公里武裝越野的跑步技巧
五公里武裝越野跑步方法及技巧
動作要領
1、總體要求
動作輕松自然,重心移動平衡,直線性、節奏性強,肌肉用力和放鬆交替能力好,做到動作既有實效性,又能節省能量的消耗。
2、起跑和起跑後的加速跑
起跑時,身體重心主要落在前腳上,身體保持穩定姿勢,集中注意力聽槍聲。聽到槍聲或口令後,前腿用力蹬伸,兩臂配合腿部動作,快速用力向前後擺動,身體向前沖出。起跑後,上體保持前傾姿勢,蹬地前擺以及兩臂的擺動都應快速積極,逐漸加大步長和加快速度,隨著加速段的延長,上體逐漸抬起,跑向自己所需的戰術位置後,即轉入途中跑。起跑和起跑後的加速跑是比賽開始時,使身體快速擺脫靜止狀態,快速跑出,並盡快發揮出正常的跑速水平和占據有利跑進位置的過程。
3、途中跑
頭部與脊柱成一直線,下頷微收,兩眼平視,頸部肌肉較放鬆,途中跑要盡量做到放鬆自然、步幅均勻、蹬擺結合、上體姿勢正直或稍前傾,頭部自然。兩手的擺臂動作,肘關節自然彎曲,以肩為軸,前後自然擺動。當擺動腿前擺到最高位置後,應積極下壓,膝部放鬆。途中跑是5000米和3000米跑的主要階段,掌握正確的途中跑技術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注意著地緩沖,用全腳掌或前腳掌外側先著地,可減少地面對人體的沖擊,盡可能做到著地柔和有緩沖。著地不正確,加上在水泥路上或硬地上進行中長跑訓練,很容易產生脛骨骨膜炎或出現踝關節和腳背損傷。
4、終點跑
加快擺臂速度和步頻,以頑強意志,沖向終點。終點跑是臨近終點的一段加速跑。快到終點還有400米左右距離,要竭盡全力進行沖刺跑,一直跑過終點線。什麼時候進行終點跑,要根據訓練水平、個人的體力情況來決定。不僅僅是比成績比水平,更重要一點是比意志,比吃苦精神。
5、呼吸方法
在5000米和3000米跑時,由於身體能量消耗大,對氧氣的需要量增加,為了供給機體足夠的氧氣,正確的呼吸方法十分重要。跑時,呼吸的節奏應和跑的步子配合起來。一般採用“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或“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呼吸方法。
初參加中長跑練習的人,首先感到呼吸急促,或感到胸部脹悶與難受,這是換氣效率低缺氧的表現。為了改善氣體交換與血液循環的條件,就要掌握跑步過程中正確的呼吸方法與節奏,可用鼻和嘴同時呼同時吸,呼吸的節奏應當和跑的節奏相配合,以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
在跑步過程中,由於氧氣的供應滿足不了肌肉活動的需要,跑到一定階段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困難,動作無力,跑速降低,不願跑下去或難於繼續堅持跑下去的感覺,這種現象稱“極點”。這是中長跑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跑的`強度大,“極點”出現得早;跑的強度小,“極點”出現就遲。適應過渡的時間也短。耐力強、水平高的,其“極點”出現就較緩和、短暫。為了避免“極點”過早過強出現,一是做好准備活動,二是加強提高訓練水平。當“極點”出現時,一定以堅強的意志跑下去,注意呼吸方法,適當調整跑速,很快就可以控制和消失的。
注意事項
1、注意跑的節奏與呼吸配合。
2、加強腿、臂的力量,強調用前腳掌內側著地。
3、多做柔韌練習,增強弱肌肉群的力量,使各部分肌肉力量發展平衡。
4、多練習上體保持正直的慢跑、中速跑、變速跑和跑的專門性練習。
5、患有心臟病、心肌炎者不宜參加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