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二輪越野車配件

二輪越野車配件

發布時間: 2023-12-16 05:24:36

⑴ 求:摩托車上所有配件的名稱,!

常見的摩托配件有以下種類:

一、按車型分類

騎士車: motorcycle

彎梁車:cub

踏板車:scooter , moped scooter

越野車:dirt bike

沙灘車:ATV

農夫車:UTV

卡丁車:Go kart

小跑:pocket bike

二、摩托車配件轉向系統以及操縱系統

前叉:front fork

把手:handle,handle grip

連接板:connecting plate、connection board

儀表:odometer,instrument

開關:switch, switch assy

燈具:lamps,light

剎車系統:brake system

碟剎總成:disc brake assembly

減震器:shock absorber

三、摩托車配件-電器件electric parts

高壓包:electric coil, ignition coil

繼電器:relay

整流器:rectifier

閃光器:flasher

套鎖:key set

喇叭:horn

四、摩托車配件-動力部分

頂桿機:CG engine

鏈條機:CB engine

GY6發動機:GY6 engine

風冷發動機:air-cooled engine

水冷發動機:water-cooled engine

兩沖發動機:2-stroke engine

四沖發動機:4-stroke engine

沖程:stroke

缸頭:cylinder head

缸體:cylinder body

缸體總成:cylinder assy.

活塞:piston

活塞環:piston rings

氣門:valve

曲軸:crankshaft

凸輪軸:camshaft

搖臂:rocker, rock arm

啟動電機:start motor

磁電機:magneto

磁電機定子:stator

磁電機轉子:rotor

化油器:carburetor, carb

箱體:case

齒輪:gear

主軸:main shaft

副軸:counter shaft

離合器:clutch

離合器片:clutch disc

腳踏啟動器 :kick starter

超越離合器:starter clutch

主動輪:driving wheel

從動輪:driven wheel

鏈輪:sprocket

小飛:front sprocket

大飛:rear sprocket

機油泵:oil pump

五、摩托車配件-車體件

塑料件:plastic parts

擋風罩:wind shield

大撐:main stand

平叉:Rear fork

坐墊:cushion

油箱:fuel tank

消聲器:muffler

腳蹬:footrest

大撐:main stand

小腳:side stand

擋泥板:fender

輪輞:wheel rim

輪轂:hub,wheel hub

軸:axle

輻條:spoke

六、摩托車配件-易損件

電池:battery

皮帶:belt

輪胎:tyre, tire

內胎:tube , inner tube

火花塞:spark plug

燈泡:bulb

軸承:bearing

紙墊:gasket

油封:oil seal

鏈條:chain

O形環:O-ring

標准件:standard parts

機油濾芯:oil filter

進氣管:intake

空濾器:air filter

空濾器濾芯:air filter elements

碟剎片:disc brake pad

剎車蹄塊:brake shoe

反光片:reflector

螺釘:screw

墊圈:washer

▷摩托車-技術/工藝

噴漆:painting

鍍鉻:chrome

鋁合金:aluminum alloy

技術體系:technology system

數控車床:CNC

工程塑料:ABS

▷摩托車配件-附件

附件:accessory

競賽服:racing clothes

競賽褲:racing trousers

護具:protective utensils

護目鏡:eye-guarder glasses

後視鏡:rear view mirror

彈簧:Spring

後尾箱:rear box

頭盔:helmet

雨衣:water-proof shirt

碟剎鎖:disc brake lock

手套:glove

工具袋:toolbag、tool kit

摩托車配件大全分類明細

1、摩托車發動機及配件:缸體總成、曲軸箱、氣缸、活塞、環、曲軸、氣門、凸輪軸、燃油箱、濾清、燃油泵、機油泵、化油器、電噴、進排氣、水箱風機、其他。

2、傳動系統配件:摩托車離合器、變速器、變速器操縱裝置、摩托車起動機構、摩托車皮帶傳動組件、鏈傳動組件、軸傳動組件。

3、行走系統配件:車架、擋泥板、車叉、減震、減震配件、車輪、輪轂、輪輞等、輪胎、車鎖警報、保險杠、視鏡、雜物箱、護框等、停車架、扶手、擋風玻璃、輔飾。

4、操縱系統配件:方向柱、車把、把套和操控裝置、軟軸、拉鎖、制動器、制動踏板、拉桿、ABS及其他制動零件。

5、電器與儀表:蓄電池、發電機、起動電機、電刷等、整流器、超越離合、分電器、火花塞、開關、燈具與信號裝置、喇叭、儀表、感測器、繼電器、電線束、記數器、其他電器零件。

6、通用件與相關:密封件橡膠、塑料件 橡膠、塑料件、硬管、軟管、粉末冶金件、鑄鍛件、沖壓件、標准件、緊固件、軸承、軸套、齒輪、塗料、粘合劑、潤滑油、其他材料與加工、磁電機摩托車安全用品、頭盔、太陽鏡。

摩托車配件大全

⑵ 越野車的改裝必備的配件有那些

越野改裝不上一兩句話說的
清楚的,門外漢有的你學了。我的車只是小改和你分享下吧,絞盤T-MAX的,燈飾海拉的,前保險杠是ARB的。

⑶ 2500切諾基兩驅改裝四驅要什麼配件 改裝車還需要哪些配件呢

1、更換四驅的變速箱和換擋機構,傳動軸 ,驅動橋,差速器,兩根半軸。

2、驅本質上和兩驅沒有本質區別。除了廢油沒有太明顯的作用,如果是硬性越野車配備了低速四驅,和差速鎖,就有本質不同了。只要原車有四驅配置,就可以原裝位升級,但是以後年檢驗車會比較麻煩

⑷ 獵豹越野汽車發動機大修需要換哪些配件

要看是啥子壞了,好多發動機拆過後汽缸墊、油封、正時皮帶、張緊輪這幾個基本都要換

⑸ 單車配件規格 請詳細點

我在論壇上找的,希望能幫到你!

  1. 車架
    一部山地車是否騎的舒適,是否輕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強度,能用多長的時間,能否升級等,關鍵就是看車架了。 車架大致分為兩種:硬車架、全避震車架。
    硬車架:
    騎起來更省力,更輕巧,價格低廉,2000左右的架子就不錯了。 硬尾車,顧名思義,沒有後減震功能,但大部分都有減震前叉。幾年前,要在這兩者中做出選擇還很簡單:人們通常都會購買硬尾山地車。現在,隨著後減震技術的發展,到底是購買硬尾山地車還是全減震山地車就很難抉擇了。盡管全減震山地車改進了很多,但硬尾山地車技術也在發展。選擇硬尾山地車還是全減震山地車取決於您打算騎車做什麼——您打算參加越野競賽,還是進行全山地越野或是平穩的大自然探索旅程?憑經驗來說,您打算穿越的地形對技術性要求越高,您就可能需要一輛硬尾山地車。 硬尾山地車是非公路地形、單行道及競賽的理想選擇。它比全減震山地車更輕、更耐用且更便宜。更輕是因為車架上的零件更少,更耐用是因為它沒有樞軸或後減震需要保養。這意味著它需要較少的維修保養費,所以用起來比較便宜,最初購買的價格也較低。基於這些原因,硬尾山地車一直是許多越野競賽者的選擇。無論您是山地車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硬尾山地車都是很不錯的場地賽自行車。實際上,如果您騎過硬尾山地車,您就很可能會認同,它確實能應付大部分地形。 一般大家常用的有:giant pro /xtcteam ,merida tfs/hfs ,trek8500,specialized s work硬架,拉皮400等等
    全避震車架:
    更舒適,過顛簸的山路時不用減速,不過騎起來有懈力,不適合長途,價格較高,尤其是選擇一款優秀的後避震器,價格跟車架價格不相上下了。 車架種類 市面上這么多種類的車架結構,各個廠牌都略有不同,但是大致上都可以分為以下三個種類,而各種類下又有其它的次種類,我們將談到的包括: 1. 固定轉點 a.單搖臂 (Monopivot) b. 連桿式 (Fauxbar) 2. 虛擬轉點 a. Horst link b. VPP c. NRS d. Lawwill 3. 其它a. URT b. i-Drive 踩踏對避震車架的影響 避震車架最令人在意的就是對踩踏力量的反應,由於避震車架的前三角跟後三角是分離的,因此踩踏的力量有可能會造成避震器的壓縮或拉伸因而產生能量損 耗,而這樣的情形我們稱之為'bobbing' (雖然有人翻譯過這個名詞,但我覺得翻得並不好,所以沿用原文)。先進的車架設計就是希望能達到避震器對踩踏力量沒有反應,此時我們稱車架對踩踏的反應為 '中性(neutral)'。 一般大家常用的有:Specialized S-Works碳纖維軟尾,Santa Cruz Nomad ,Intense,Kona軟尾系列,尼古拉系列等等
    2.前叉
    前叉是山地車中科技含量較高的部件,硬前叉的山地車已經不多見了,現在基本都是帶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幾家廠的前叉不錯: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個廠的叉子有600-1000元的普及型號叉,而後兩種較少見,且價格太高,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車友難以承受,買了也難以發揮其功效。 前叉的介質種類: ⑴、彈簧叉:最低檔的叉,沒有阻尼。 特點:便宜, 300元就能買個不錯的。 ⑵、阻力膠:以阻力膠為介質,沒有阻尼。 特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過阻力膠用三年左右會老化,需要換。 ⑶、油簧叉:以彈簧(coil)為回彈介質,以油為阻尼。 特點:最重,但是最結實。彈簧用起來比較潤,對小震動反應靈敏,一般半年換一次避震油,拆叉換油。 ⑷、油氣叉:以空氣(air)為回彈介質,以震油為阻尼。 特點:比油簧叉輕,但結實度有所降低。(也不至於低到哪兒去,普通越野足夠了。)半年打一次氣,車行都會提供專門的氣筒免費打,單獨買也可以,帶氣壓表200元左右。以空氣為介質的好處是重量更輕點,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護騎行者的手腕部位,不過對小震動反應不太靈敏。 前叉的工作順序應該是:遇到障礙物——前叉被壓縮——到了極點——被回彈到原來長度(回彈的速度受阻尼的影響)——彈跳系統工作結束。 前叉的專業或英文詞語: 行程Travel:前叉能夠壓縮的極限長度。越野用80-100mm。飛躍用的叉100-125mm。速降的要180mm。 回彈rebound:彈起後收縮到極點之後,由介質(阻力膠、彈簧、空氣)彈回原來的行程長度,即彈跳Spring的後半部分,因為回彈速度要受到油阻尼的影響,所以單獨成為一個專業名詞。 阻尼Damping:回彈的時候,回彈速度有多快,這個由阻尼來決定。高速行使下,回彈快了,會被彈飛;回彈慢了,連續障礙物時行程被越壓越短,手感跟沒有回彈的硬叉一樣。 回彈調節rebound adjustment:這是一個科技賣點,有這個功能的叉要貴幾百元。但是馬祖奇的經典叉Z3帶這個功能;另外RockShox的叉,只要型號後面跟SL的也帶。顧名思義,是調節回彈速度快慢的。帶這個功能的叉,不用換清、濃的油,就能達到調節回彈的目的。回彈調節在越野中的影響——小石頭路、泥路,需要回彈快點的;岩石、大落差的路需要回彈慢點的。回彈調節旋鈕一般在叉腳的左邊。原理是轉動以後,可以使油孔變小,而減少單位時間油的通過量,延長出油的時間,達到回彈變慢的目的。跟飯店帶孔的塑料鹽瓶一個原理。按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把回彈調節理解為阻尼調節要容易些,因為回彈的快慢是通過油阻尼進出量來控制的。 鎖死lockout:騎行的時候,通過一個特殊的旋鈕,能把前叉鎖死,跟硬叉一樣,對任何障礙物都沒有減震的反應。這樣可以減少懈力,使爬坡變得更容易,騎長途時也可以省力些。普通玩家用處不明顯,建議把金錢用在其它部件上。
    3.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包括剎車、剎把、剎車線。 山地車用兩種剎車:[V剎]、[碟剎],而普通自行車的[吊剎]不常見。 V剎:力量很大,因為是靠摩擦輪圈制動,所以輪圈一定要調整到位,且不容易形變。 碟剎:比起V剎,更不容易把輪胎抱死,高速行駛的時候,抱死很危險,會導致側滑。碟剎的價格很貴,好點的都在千元左右,V剎400元能買相當好的了。 碟剎又分兩種:油壓碟剎和線拉碟剎,油壓碟剎靠油去壓剎車片,獲得巨大的剎車力,這種剎車在速降車上很常見;線拉碟剎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動,其實用在XC上綽綽有餘了。
    4.傳動系統
    傳動系統包括牙盤、中軸、鏈條、飛輪。 牙盤:3個齒輪,都知道吧,FSA的不錯,便宜實惠的買個TV 的一百多,或者仿閃電的牙盤,幾十元。 中軸:有梅花孔中軸和方孔中軸兩種,長度也有所不同,必須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盤購買。 鏈條:這個是個易耗品,斷鏈條是經常的,騎長途的話,一定要帶好備用的喲,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車。 飛輪:這個要選擇了,有8飛24速的,有9飛27速的。長期以來的誤區認為,檔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實車手是不會把所有檔用遍的,80%的時間只用一個檔,但這個檔一定是最適應車手蹬踏力度和頻率的。由此可見,檔數越多的變速系統,車手選擇適合自己的檔位就越精確。27速的比24速的多3個檔,讓車手有更多的選擇。
    5.變速系統
    變速系統包括變速指撥、前撥、後撥、變速線。 變速器,國內最常見的三個牌子,一是喜馬諾Shimano(日本),二是SRAM。 SRAM是變速系統生產的鼻祖之一,設計剛性、耐用性多於精緻性。喜馬諾在山地上是唯一能與SRAM相提並論的生產廠商,其高端產品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工藝品。二者佔領中國市場很多年,SRAM在性價比上的確優越一些,比如SRAM X-9 變速系統就是針對Shimano-XT設計的,但是價格便宜許多。還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例如SRAM指撥拉線比為1:1,而禧瑪諾為1:2.5),最好不要混用。 指撥:分兩種,一是剪刀變速器,二是轉把變速器,轉把變速器變檔時來得更快,有的人有鍾愛剪刀變速器,因人而異了。Shimano的變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轉把變速器很有名。 還有一種是聯體手變,把指撥和剎車的閘把做成一體的了,這樣的好處是具有極高的兼容性和美觀,不足之處是,萬一閘把壞了指撥沒壞,還是得全部一起換。 前撥:錢多的往XT上走,錢少的八速車用alivio,九速車用Deore。 後撥:個人認為比前撥重要些,建議裝比前撥高一檔次的傢伙。比如Shimano的SLX、Deore XT系列,SRAM X-9等,結實耐用。錢少的,八速就裝Shimano Alivio,九速用SRAM X5。 變速線:同剎車線。 附:Shimano的級別從高到低依次是 XTR,SAINT.Deore XT(10新款新添加10速),SLX(10新款新添加10速),LX, Deore, Alivio,Acera,Altus,Tourney (其中,SAINT 與SLX適用於條件惡劣,環境復雜的重量級全山地越野,即DH,AM等) SRAM的級別從高到低依次是XX(新款10速頂級套件)X.0(頂級越野變速部件,使用碳纖材質)、X-9 SL(較X-9更輕,重量接近X.0)、X-9 、X-7 、(9.0、7.0為早期SRAM產品) SX5、SX4、3.0
    6.車輪
    車輪包括車圈、鋼線、前後車軸、外胎、內胎。 車圈:山地車應選用雙層圈。因為雙層圈比單層圈更結實,更能經受惡劣地勢對單車性能的考驗。車圈又分為: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優點是抗縱向的沖擊強,再大的強度也不會發生圓周變形,而橫向的變形是很好調整的;刀圈還能減小空氣阻力,適合業余車手和訓練使用。缺點是重,不適合爬坡。 工型圈抗橫向的沖擊能力強些。 鋼線(輪條):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橫截面是圓形;另一種橫截面是扁的(風阻條),能減少正面的風阻。 車軸:又稱花鼓。用碟剎的朋友,應該選擇碟剎車軸,因為碟剎片是固定在碟剎軸上的;用V剎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軸,如果以後想升級到碟剎,可先裝碟剎軸。 車軸分為[培林]軸和[珠檔]軸。建議買培林軸,滾珠壞了,可以更換。 外胎:很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騎手在特定路面對車的操控。不同的胎紋適應不同的路面。 胎紋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強。光頭胎,適合城市裡平整的水泥路。 胎紋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強。 內胎:屬於易耗品。
    [編輯本段]山地自行車與減震自行車的區別
    山地車--分類 XC--Cross Country:普通越野車(通常為越野車) 說明:有些彈跳,相對較小的沖擊 功能重點:50%下坡,50%爬坡 XC Racing : 競賽越野 說明:包含長坡的有騎乘技巧難度的競賽路道, 功能重點:30%下坡,70%爬坡, 英文里也有稱為:Aggressive X DS--Dual Slalom :速降對抗賽車 (也有譯為:回轉雙人對抗賽) 說明:也有成為飛包車,和近來流行的街攀車比較相似,都是前軟叉,硬車架,只是在結構有細微變化,另外輪胎等細節部分作了更適合街道的改進 DH--Down Hill:速降車 說明:刻意挑戰、俯沖速度、高度落差及強烈沖擊的下坡賽道,踩踏功能完全是陪襯, 功能重點:100%下坡,0%上坡, 英文分類里也成為:COMP.DH或Extreme FR - Free Ride:自由騎 說明:針對崎嶇不平的自由騎地形,進階級林道,持續遭遇跳躍及相對程度沖擊的激烈模式,功能重點:60%下坡,40%爬坡。英文分類也有稱為:Enro Dirt Jumping:土坡騰越 說明:極具技巧及技術要求的路線,包含大量的垂直落地及飛躍。 功能重點:90%下坡,10%爬坡, 英文分類也有稱為:Freeride 或Tech FS--Full Suspension:全減震越野車 (籠統稱呼) 場地騎行又包括泥地和硬地兩類。 其中泥地包括:DS(Dual slalom),4X,DJ(Dirt jump)。 DS(Dual slalom),一般在天然的下坡路線上,進行修整和改造,成為DS賽道。分為兩道,由兩人同時出發比賽。賽道一般全下坡,以彎道為主,無大落差地形。對車的堅固程度要求較高,兼顧輕量化,硬尾,軟尾都有。避震行程130MM左右。 4X,場地類似越野摩托場地,有上,下坡,小拋台,多人同時出發,不分賽道。硬尾為主,對車的要求類似DS,但要求更輕,可以適當犧牲強度。避震行程130MM左右。 DJ (Dirt jump),也就是土坡騰越了,表演性的玩法,對車的要求類似DS,硬尾,對頭管強度要求高。避震行程100MM左右 硬地包括:Urban,Bike park。 Urban,就是街式,以城市為舞台的表演性玩法,對車的要求類似DS,硬尾為主,避震行程100MM左右。 Bike park,自行車極限公園,有各種U台,練技巧的好地方,表演性玩法,對車的要求類似Urban。
    [編輯本段]爬山單車的賽事
    共分為3個項目:下坡賽(Downhill Event)及雙人彎道(Dual Slalom)與滑雪比賽同名項目十分類似--前者是車手分別滑下一條下坡的賽道然後計算最短時間完成者勝出。後者是兩名車手在兩條並列的下坡道上同時滑降,以Z字型邊行駛邊飛躍土坡,最先到達者為勝。至於越野賽(Cross-Country)顧名思義是在野外的大自然環境下進行,賽程全長通常大約在16至24公里之間,其中不少於1/4的賽道是未經任何人工修葺。所有比賽的訣竅都是恰到好處得沿著既定的軌道,避免多走冤枉路。
    [編輯本段]山地自行車維護
    第一節 自行車的規格與要求
    作為競賽的自行車,第一,必須是人力推動;第二,不準裝有任何防風(減少空氣阻力)設備,但可裝變速器;第三,自行車長不能超過2米,高不得超過75公分,中軸與地面距離為24——30公分,中軸到前軸距離為58——75公分,中軸與後軸之間的距離不得少於55公分,車座前端垂線在中軸後不能超過12公分。車把寬度不少於75公分。車輪直徑、車座、車架形式等可自行選用。 為了保證運動員的安全,公路賽車必須性能靈活,前、後剎車有效,用橡皮或軟木塞堵住車把管頭。車上不能有尖銳零件,螺絲不許突出。
    第二節 檢查自行車各部件完好狀況要點
    自行車要經常擦洗,保持清潔。擦拭自行車,可用50%的機油與50%的汽油混合作為擦拭劑。只有把車擦拭乾凈,才能及時發現各部位的故障,抓緊修理,保證訓練和比賽的順利進行。 運動員每天都應該將自己的車子擦拭一遍。通過擦拭,既能保持自行車的清潔美觀,又能幫助檢查自行車各部位的完好狀況,培養運動員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檢查車輛時要注意:車架、前叉等部位不能有裂痕和變形,各部位的螺絲要族緊,車把能靈活轉動。對鏈條的每個節結都要仔細檢查,除去裂縫節,換掉死節,保證鏈條正常運轉,不要在比賽時裝換新鏈條,避免新鏈條和舊齒輪不吻合 而掉鏈,必須更換時,應將鏈條和飛輪一起更換;剎車系統 各部件齊全,閘皮與車圈之間間隙度適合,剎車靈敏有效;飛輪與變速器合作,每個檔位運用自如,傳動迅速,各彈簧的伸縮度適中,變速線光滑暢通。每次訓練或比賽結束後, 應將變速裝置全部回位,減少彈簧壓力,延長變速器使用壽命;檢查各軸承部位的轉動是否良好,有無損壞現象,特別注意旋緊右中腕螺絲;腳套、皮條及腳蹬要完好無損,車座要保持與橫梁平行,不能傾斜,前後位置適中,座皮若有損壞,立即更換;車輪裝正,若有偏斜或變形,會使車輪上下跳動或左右搖擺,必須校正。 每次檢查完車子後,親自試車,做為最後驗證性的檢查,以確保完好,能隨時投入使用。
    第三節 自行車的潤滑
    自行車各零部件之間產生相對運動的形式為滾動運動和滑動運動。軸承部位產生滾動摩擦,鏈條、鏈輪、 飛輪之間及其它運動著的零件之間則產生滑動摩擦。要減少運動時的摩擦,應該隨時加添潤滑劑,將各 部件之間的直接摩擦,變為與潤滑劑之間的相對摩擦;各部件不直接接觸,把干摩擦變為濕摩擦,減少 摩擦阻力。騎起來潤滑,輕便,節省體力。因為濕摩擦產生的阻力只有干摩擦阻力的四十分之一。 所以,濕摩擦產生的熱量小,零件不會因過熱而變形,降低了磨損,保護了零件。尤其在雨天進行訓練和比賽時,更應注意給各部件加添潤滑劑,防止由於水份侵蝕而造成零件失靈或損壞。因此,每個自行車運動員應特別重視潤滑劑的使用。 使用潤滑劑要適可而止。晴天少加一些,否則會粘上大量塵土,影響轉動;下雨時多加一些(特別是鏈 條上)。參加多日賽時,最好帶上個小油壺,每騎行兩小時就給鏈條上加一次潤滑劑,以減少摩擦,否則,鏈條正常傳動會受到影響,加重體力消耗。 使用黃油(鈣基潤滑脂)時,應根據氣候和訓練、比賽條件不同而選擇不同種類的油。公路賽車應選用 硬度較高的3#或4#潤滑油,場地賽車可選用1#油脂。冬天使用軟一點的潤滑油,夏天可使用硬一點的潤滑油。
    第四節 車胎的保養與維修
    競賽自行車的車胎是管形狀,胎壁很薄,訓練和比賽時極容易損壞,應特別注意保養。 自行車賽車胎根據重量分為多種型號。日常公路訓練時多使用250克以上的車胎,比賽時可根據路面情況,選用200—300克的車胎。車胎愈細,與路面的接觸面愈小,摩擦力也小,有利於提高車子的前進速度。 車胎注入一定氣體的目的是:能使自行車有一定的彈性,減少徑向顛簸力對車圈的沖擊;能在自行車負 載情況下,減小路面同車胎的接觸面,以減少摩擦力。為此,訓練和比賽時,胎內氣壓要適合。公路車 胎一般保持5——7kg/cm2氣壓,場地車胎最好注入10——12kg2/cm2氣壓。胎內氣壓過大時車胎容易爆烈,如果過小,則加大與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不必要的體力消耗,車胎還容易從車輪上滑脫。尤其在賽車場上騎行,車胎氣壓小了,更容易從輪子上滑脫下來,發生危險,導致運動員受傷。 每次騎行前兩小時要給車胎充好氣,進而檢查車胎是否漏氣,表面有無異物或刺傷部分。在夏季訓練和 比賽後休息時,要將車子置放在陰涼處,避免車胎受熱後氣體膨脹而爆裂。保存車胎時,注入少量氣體, 懸掛起來,放置在陰暗通風處,濕度不要過高,防止膠性老化變質。 比賽時如需要更換新車胎,應將新胎事先裝上,最少騎行50公里以上,檢查一下車胎是否良好,確認無問題後,方可使用。 內胎的修補。首先是找破洞。其方法是給破胎打人適量氣體,放入水中,起泡最多的地方即是破洞所在。 若到處都 漏氣不易找到破洞時,可將車胎氣門嘴兩邊折疊回來,用手抓緊或用繩紮好,不讓氣體通過, 另一人幫助打氣,如果打氣後很快氣體漏掉,說明氣門嘴附近漏氣;打氣後不漏氣或 漏氣很慢說明破洞不在此處。可將折疊處向後移動,繼續逐 段檢查,直到找出破洞為止。 找到漏氣地方後,先將外胎拆開取出內胎。取時不可用力猛拉,防止將內胎拉斷。然後用木挫或鋼鋸條 將破洞周圍挫刷干凈,或用汽油洗刷干凈,將補皮粘上,然後再將外胎縫好。縫帶時縫線不要拉的太緊, 以免造成外胎粗細不勻。 三十分鍾保養可以有系統地檢查自行車地全部車體。如果機械運作狀況良好,檢查工作很快就可以完成。如果有問題,檢查保養工作自然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接下來的章節所提供的各種細節技巧,是你在進行車身保養時必須注意的事項。自己動手維修保養,可以讓你對自行車有更深入的了解,並可藉此檢查自行車的機械運作是否正常。這項工作最好能在定期清理工作中一起進行。不久之後,你就能靠直覺發現問題所在,一旦有看起來,感覺起來或聽起來不對勁的地方,你馬上就知道要從哪裡檢查。
    基本保養
    1、導線:檢查導管是否完整,導線是否有扭曲磨損現象及是否能輕松運作。適中或緊實(D/F) 地旋緊導線固定螺栓至剛好壓迫到導線的位置,但還不至於使螺栓松脫。最重要的是要檢 查導線是否松脫。 2、剎車塊螺栓:拴至緊實(F)。檢查剎車塊是否緊貼於輪圈上,調整車輪前束至正確位置。 3、飛輪:當飛輪運作時,應該可以聽到順暢,均衡且快速的咔嚓聲。鏈盤的鏈齒不可有缺角或彎曲現象。用力轉動每一段速一段時間,檢查是否有跳齒現象。 4、前變速器:檢查高速及低速檔。固定螺栓拴至適中或緊實(D/F)。 5、後變速器:操作變速器,檢查高速及低速檔。

    望採納!

⑹ 登山賽車2沙丘越野車帶什麼配件

磁鐵、空翻、推進器。
在月球特技活動中,沙丘車也可以作為巴士的替代車,看圖內地形起伏狀況,決定是否帶機翼,看地圖除了常規路徑,有沒有其他路徑,決定是否帶推力器,低燃油加速。
用沙丘車跑杯賽時應注意,沙丘車的前輪沒有驅動力,所以盡量不要用前輪著陸,在過軟橋時應尤其注意。

熱點內容
20萬以內的全順房車 發布:2025-02-02 09:12:08 瀏覽:259
500拖掛房車圖片 發布:2025-02-02 09:09:00 瀏覽:417
犯盜竊罪電瓶車價格二千八百元 發布:2025-02-02 09:08:23 瀏覽:370
淺談旅遊安全管理工作 發布:2025-02-02 08:46:05 瀏覽:967
賓士e300有越野的 發布:2025-02-02 08:38:45 瀏覽:514
東方之子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2 08:24:37 瀏覽:284
越野車改成跑車 發布:2025-02-02 08:24:36 瀏覽:82
環形沙發款b型房車 發布:2025-02-02 08:17:16 瀏覽:647
10年雪鐵龍世嘉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2 08:07:32 瀏覽:862
買輛豪車出租有錢賺嗎 發布:2025-02-02 08:07:21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