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50公里越野包推薦

50公里越野包推薦

發布時間: 2023-12-13 04:52:14

越野跑的背包,我該用多大

越野背包通常設計為背心式,這樣更能緊密的包繞身體,減少晃動,適應快節奏的跑動。

5升以下的背包,可以用來攜帶自補給跑半天(視天氣情況,條件好的可以再長些)所需的物資。

Ⅱ 越野背包 三大品牌

越野背包三大品牌如下:
1、探路者戶外背包:探路者是中國戶外運動的第一品牌,擁有自主的研發和製造能力,探路者戶外背包也採用了自主研發的科技性能,所以擁有很強的戶外轉移性,探路者已經成為國人對於戶外背包推薦的第一選擇。
2、駱駝戶外背包:駱駝,一個響當當的戶外運動品牌,其戶外鞋的產品已經聞名世界。進而推出的戶外背包也有著相當好的品牌效應,其戶外背包品質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3、獁凱奴戶外背包:這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產戶外品牌,雖然並不像探路者、駱駝那麼出名,但是其推出的戶外背包有著精細的做工、優質的面料和超高的性價比而一直吸引著大批的驢友。

Ⅲ 越野跑入門級,應該要有哪些裝備

裝備選擇

T 恤:越野跑時穿著普通的跑鞋和T 恤是行不通的,需要選擇磨損性強的面料。面料盡量選擇外層是編織緊密的尼龍材質,能夠抵禦各種磨損;內層是柔軟的聚酯纖維,穿著起來既舒適,又能快速吸除汗液;背面更長,接縫處都更為牢固,這些結合起來,就能讓登山者在訓練過程中保持乾燥清爽的感覺。

連帽衫:冬天可以選擇越野帽衫。其由堅韌的網眼布製成,能讓熱量快速散發。

運動內衣:鉸接式T 字背心能讓運動員在最大范圍內移動身體。

短褲:同樣是耐磨面料製成的短褲,接縫牢固,通風透氣。



(3)50公里越野包推薦擴展閱讀:

越野跑時,由於跑的地點和環境在變化,所以跑的技術也要因條件的改變而隨之變化。

下面介紹的僅是在幾種常見地形上的越野跑技術:

1、在道路上時,採用基本上與中、長距離跑相同的技術,並盡量注意在路面平坦的地方奔跑。

2、在草地上時,用全腳掌著地,同時留心向前下方看,以免陷入坑窪或碰在石頭上。

3、上坡時,上體應前傾,大腿高抬一些,並用前腳掌著地,小步跑上去。遇到較陡的斜坡,可改用走步的方法或用之字形跑法(走法)。必要時可用單手或雙手輔助攀登。

4、下坡時,上體應稍後傾,並以全腳掌或腳跟著地的方法進行,遇到較陡的下坡或坡面很滑的斜坡,可用側腳掌著地,甚至採用蹲狀的並用手在體後牽拉(草、樹)、撐(地)方式的行進。到達下坡的末端(一般8—10米),便順坡勢疾跑至平地。

Ⅳ 登山包什麼牌子的比較好

我認為好的登山背包應該具備以下一些特點:

1. 質量肯定要沒得說,要結實
2. 體積當然也要滿足要求,這個各種登山包應該很容易滿足,差不多13L以上就夠了
3. 負重體系肯定要好於普通的雙肩背包
4. 胸前一個胸帶,腰上一個腰帶
5. 有很多不同功能的小包
6. 可以隨手拿取水和零食
7. 要有反光條、反光帶
8. 自重不要太沉
9. 最好自帶救生哨
10. 最好具備防雨罩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牌子是小鷹,基本符合了以上的這些特點,我甚至有一款既可以登山,又可以平時通勤的26L背包,當然可以裝筆記本,同時也自帶救生哨和防雨罩,所以即使下雨我也不怕弄濕裡面的東西

最開始購買的越野背包也是小鷹的牌子,後來入手了UD(Ultimate Direction),是專門做戶外跑步的

越野背包相對普通的背包有什麼更特別的呢?可以想像,為了能夠讓選手獲得更好的成績,這種背包會讓很多功能更加強大,比如:

1. 更加貼身,跑起來不會特別晃動
2. 胸前有很多小包,可以用來裝不同的東西,包括食物、手機、甚至是500ml的水瓶,拿取非常方便
3. 專門會有一個水袋倉,水袋容量為1.5L-2.5L,比拿取胸前的水瓶更加方便
4. 很多牌子可以直接在胸前掛上登山杖

接下來我列舉一下我常背的和經常看到朋友或爬山的人常背的牌子及簡介:

品牌
價位
我的評價
備注
小鷹
(Ospery)
250-800
小鷹的牌子在戶外方面做的應該是非常全面,也非常專業的,上可爬山下可通勤
我入手過4個,分別是16L越野包;28L通勤&登山包;48L登山包;70L登山包(註:大容量的背包是為了背帳篷睡袋等物資)
Ultimate
Direction
800-1300
專門做戶外比賽的背包,功能強大,不適合平時背
我2018年9月入手一個,最近越野賽、爬山都背著個
Salomon
400-1300
多是登山、比賽背包,而且貼合性非常好,甚至有5L版,當然通勤版的款式也有
好多越野跑友在背
奧尼捷
150-400
貌似也是專門做戶外比賽的背包,功能也不錯,價格比較親民
同樣好多越野跑友在背
探路者
200-400
比較平民,即使是容量很大的背包也不是很貴
好多爬山的人選擇這幾個牌子,較為普遍
駱駝
30-300
相對探路者還要更親民一些,功能上好像也不錯
迪卡儂
14-400
價格超級親民,功能上可以滿足基本需求,當然也就不能奢求其他各種特點

價位和我的評價僅供參考~沒有列舉出來的請見諒,應該也有很多好的牌子,比如北面(TNF)、哥倫比亞等

我個人建議是:

1. 如果你只是對登山好奇,想體驗一下,實際上你已有的普通雙肩背包就可以了,不用專門購買

2. 如果你會時不時的爬一次山,則推薦購買上述(非比賽類)背包,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進行,我個人會選擇小鷹這類相對專業的背包(你看我都買4個了……)

3. 如果你准備既爬山、又跑越野賽,則非常推薦購買UD、Salomon、奧尼捷之類的專業背包,用來爬山體驗當然也非常棒,看起來也特別專業

Ⅳ 如何選擇越野背包

一越野背包的作用 

      ①背各種物品。越野賽或者越野跑基本上都在遠離城市的山裡進行,沿途不可能隨時買到水、食物,跑步時你又不可能將這些補給拿在手上,所以你需要將這些補給背在身上;

      ②背水。越野比賽中,由於受到環境限制,補給站點不太可能像城市路跑比賽那麼密集,越野賽中兩個補給點的距離大多10公里左右,這時,在長距離越野賽中,單純依靠站點補給而不進行自我補給,你很容易身體脫水甚至能量耗竭;

      ③背食品垃圾。越野賽強調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重視和對於環境的保護意識。盡可能自給自足,減少對於社會資源的消耗是越野賽的精神,自我補給就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二、腰包只適合短距離跑

      在日常城市路跑中,或者在城市馬拉松比賽中,腰包是跑友最常見的裝備,放個手機、鑰匙、零錢或者能量膠,十分方便,有些腰包同樣可以放入水壺,但為什麼越野賽中腰包卻不大常見,被越野背包取而代之。這是因為:腰包通常不能帶太多物資,也不能太重。太重的話,負重直接壓在腰部以下,甚至會影響到你的奔跑速度和跑姿。到那時,無論你的上身多麼地輕松,你跑起來也會特別痛苦別扭。即使有些腰包可以放入水壺,但由於重量明顯增加,跑起步來你也會感覺不是很舒服,這樣的腰包僅僅適合中短距離跑步。

三、越野背包的好處

      可以把負重比較均勻地分散到上身、肩部和背部,這時負重與你的身體融為一體,你就不會感覺到特別沉重,而不是直接壓在腰部和下肢,繼而影響奔跑。

四、如何選擇越野背包

1、買多大的背包,目前越野跑背包容量什麼規格都有。此次報110公里組的可以購買8L以上背包。50公里組的購8L以下背包,這只是我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2、注意重量,其次我們要關注到背包的重量,為了減輕負擔,我們肯定會選擇更輕一些的背包,但越輕往往背包的支撐作用就越差,而支撐型良好,不至於給肩背更大壓力,重量可能就會顯得重一些。是選擇輕的呢還是支撐性能好的,這個自己去取捨。

3、建議購買水袋放入背包,首先介紹一下什麼是水袋,水袋作為一個容器,它的容量一般是1.5L到6L,製作水袋的材料是食品級TPU,具有抗菌防霉,抗壓防爆的特點,比較耐用。水袋通常搭配一個背包使用,跑步中可以特意搭配貼合形的水袋背包,而且使用水袋時是使用導管和水嘴來飲用的,水嘴可以通過單手操作吸水或用牙齒擠壓吸水,這一特點使水袋的便捷性大大提升。而且隨著飲用水的不斷減少,水袋的真空原理也會使得不斷變小,一方面水不會在裡面晃盪,也不會擠占背包空間,而且質量較好的水袋可以裝各種飲料甚至沸水,不用擔心破裂或漏水問題。

4、舒適性:在舒適性上的考慮同樣必不可少,一般背包都會在腰帶和肩帶增加填充會增加舒適性和穩定性,但是它們也給整個背包增加了重量,所以在何種位置做出需要更多保護的選擇也是作為跑者的你自己應該最應知道的,同時要有足夠足的口袋以填充必要地食物補充,如能量棒和電解質這一類等。如果背包前胸扣帶還不夠穩定,最好將下方的背包松緊帶綁上,雙重穩定,保證背包不會過多晃動搖擺、保證水壺水瓶不會過多離身跳躍。

五、背包品牌

      背包從一百多元到價格過千可謂琳琅滿目,入門跑者可以先選擇低級別的越野背包用起來,待能力和經驗提高後,再行購置檔次更高的背包,這樣更為理性,當然土豪隨意。

Ⅵ 一次深度體驗——50km越野跑

9月初,重慶的火辣天氣已經漸漸消去,然而我對跑步的熱情卻持續鬥志激昂。9月3日,在我的家鄉獨自跑完了個人第一個一個馬拉松的距離。耗時4小時29分鍾。對於第一次馬拉松的感受,應了村上春樹第一次馬拉松的感受。前面30幾公里只管機械式的奔跑。難受的都在33公里以後。然而在這次跑步的前一天我接到去參加山鷹50km越野賽的通知。時間在9月9日舉行。

當我跑完42km的感受是,雙腿每一塊肌肉稍稍觸碰都有一種隱隱作痛的感覺,全身已被無數的鹽粒灑滿。我很難想像去跑完50km之後的感覺,並且這50km不是平路,一半是上山,一半是下山。最重要的是我完全沒有退縮的念頭,反而期盼這一天早點到來。

提前一天來到了越野跑的出發點。到的那天下午,陽光燦爛,山腳下,空氣清新宜人。晚餐時間,賽事負責人大致講解了一下線路以及補給點,便吩咐大家飯後早些睡覺。原來50km的開跑時間在第二天的早上6:00。對於我來說早起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兒,然而,為了明天保持一個更好的精力,我還是早早睡去了。

第二天凌晨,跑友們吃過早餐,天還未亮,都已集結在了起點,一個個精瘦的身板,前一天一起坐大巴的跑友,據他所述,他已經是跑過十幾次全程馬拉松的人,去年的山鷹50他已參加了,花了12小時45分鍾。更可喜的是,他的煙癮無比大,在長跑愛好者里,實在是罕見。看著他們一個個精緻而專業的越野包,我的包包還是前一天在迪卡儂花了19.9買的簡易包包。穿著一雙平常馬路上的跑鞋,旁邊的跑友感嘆道:但願今天不下雨,不然你這鞋子跑起來就很悲催了。9月初的早上六點,天還是黑噥噥的,哦,主委會還要求帶頭燈,我心想馬上就天亮了,隨便拿個手電筒就OK了。

帶著一顆好奇心,以及一身看起來不那麼順眼的裝備出發了。在起跑幾百米之後便開始一路上坡,基於最近幾個月每月都有200km左右的跑量,跑起來還算輕松。一段長滿青草的石子兒馬路,一段較為奇缺的山間小道,起初,我還帶著無線耳機,一邊聽著《得到》,一邊跑著,本想,就這樣悠哉的度完今天的行程,不料,天公不作美,在起跑30分鍾之後,就已經開始小雨紛飛了。只得摘掉耳機,把手機與耳機單獨放進一一塑料袋裡。在雨中奔跑。一會兒小雨,一會中雨,全身已濕透,在雨中奔跑的經歷也有過,有時候還挺享受在雨中奔跑的感覺,我還特地問了跟我同速的跑友會不會得感冒,他說:「在跑步的時候毛孔張開汗液往體外排,寒氣是進不去了,不會得感冒的。」

在未來的1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我與這跑友基本是一起度過。一路上得知,他今年51歲,主業是大學教師,11年開始跑步。這六年裡參加過至少50次以上的全程馬拉松,至少50次以上的越野賽,還跑過一次400㎞的超長耐力越野,用時93小時。有時候,最為享受的是能與與眾不同的人近距離接觸。當然像他這種經歷的跑友是被主委會特地邀請過來體驗的,去年拿了第五名,今年的目的主要是體驗與欣賞風景,他與我一路上談天說地,時而小作逗留,拍上一兩張美照。

在第一個補給站到第二個補給站之間,有兩次跑錯,第二次多跑出去了1公里多,與我同路跑友談起,他在香港參加一次越野賽時,多跑了20幾公里的情況,最後還是堅持完賽,在他看來是自己對自己額外的獎賞。讓我看見了一個真正熱愛跑步,同時還淡泊名次、有始有終的人。他一路上叮囑我,第一次參加越野賽一定要控制好速度,重在體驗,順利完賽就是一種勝利。

中途一共有7個補給站,到達第三個補給站時,完成了21公里,耗時3.5小時。接下來有3.6公里最為艱巨的爬升。有些地方坡度接近80度。唯有拉著鎖鏈或者手腳並用,一路爬上去。在陡坡的後半段時,身心疲憊,一路的跑友展現出了夯實的基本功,勻速的持續前行,我只能放慢一個檔次的速度,爬幾下,停留幾秒,再爬幾下,再停留幾秒,就這樣緩慢的爬行到第四個補給站。這個爬坡用時1.5小時。

在第四個補給站吃了一兩碗小米粥,繼續前行,到第五個補給站,坡度不大,比較舒適的完成了這段行程,到第五個補給站時,志願者反復強調,接下來10㎞,一路下坡,好好享受吧。殊不知上午幾小時的持續下雨,已經把這種「享受」變成了「考驗」,加上我穿的只是一雙普通的馬路跑鞋。雨後原本都已經很滑的山溝在前面20幾位跑友的鞋底親吻,路面變得異常濕滑,剛剛開始我就腳底打滑多次,越到後面越不敢下腳了,只得拉著兩旁的竹子滑下去,沒有竹子的地方,倒著爬下去。一路慢速,加上前面六七個小時的體力消耗,顯得這10km得下午無比的漫長,在3.5小時之後,爬完了最為艱難的10km的泥濘小道。到第6個補給點時,離終點還有11km。補給站的朋友特別提醒,我們已經完成了最為艱難的路段了。與我同路的趙老師提議讓我先跑著,一路上他都在等我,老鳥就是老鳥。

我邁著沉重的步子,慢速往前跑著。最後這11km,多為景區景點路線,然而我也無心觀賞周圍的美景,只想最後這段距離早點完成。在最後快到終點時,趙老師輕松的趕了上來,還有一位剛剛從高原下來的職業跑友由於醉氧放棄了追求名次,我們一同到達的終點。用時11小時28分鍾。

完賽後,由於晚上得坐車趕回重慶,我不得不忍受這種疲憊,回酒店換洗,淋浴時,為減輕腳部的負重,我癱坐花灑下面,享受著童年時的洗澡方式。

當我第一次跑10km時,最後一兩公里是一種煎熬,當我我第一次跑21km時,最後幾公里身體各種不適,當我第一次跑到30㎞時,完全不力回家,當我第一次跑到42km時,我開始變得從容。當我第一次完成50km時,我已經習慣了最後這幾公里的不適感。

突破舒適區,總得體驗這種不適,不過,我的人生目標絕不是成為職業跑者。我希望我在這種經歷的磨煉來輔助提升我的教學方式,我希望我在幾年後是一名優秀的老師,其次才是一位跑步愛好者。

Ⅶ 集眾家之長,行越野之路——奧尼捷逐風越野包評測

作為一個入坑多年的資深跑渣,中桐雖然在越野經驗上沒什麼可分享的,但是「敗家」血淚史還是可以借鑒給眾位越野新手的,尤其在越野包方面。高手可忽略,如果不是賽事強制,感覺你們都要赤身上陣了……

這次小測的就是奧尼捷的新款越野背包——逐風10L越野背包。我個人認為,這是目前市面上最優秀的國產越野包,沒有之一。根據我這個資深菜鳥積累下來的「選包經驗」,一個優拍族秀的越野包必須具備三個有點。第一,要能裝;第二,要貼合;第三,要穩定。

首要的,是要能裝。

這個「裝」不是簡單的把東西裝進去就完了,也不是說裝的多就好,不然不如背個重裝徒步的包不是更好,連帳篷都能裝!越野包的裝應該講究的是,合理的功能區和合適的容量。不同容量適應的不同里程的賽道,這個10L的包其實更適合50公里以上的越野賽事。

關於包的具體介紹和詳細參數這里就不介紹了,這里簡要的實物展示。我選的是黑色的,感覺比藍色的沉穩(高大上)。如下圖,背面的除了一個主倉,還附帶了彈性束繩,一方面可以束緊背包防止晃動,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皮膚風衣這類可能經常取用和存放切換的裝備固定在上面,方便隨時取用。其他功能大家可以發掘,非常有用,與大牌UD的設計是類似。外層還有一個拉鏈袋,可以放充電寶、雨衣等物品,空間很充足。

包的正面有6個儲物倉,分別可以裝鹽丸、水壺、能量膠等物品。水壺倉的設計合理,帶有束緊繩,防止水壺在奔跑中飛出來。其外層有隔層,可以放能量膠之類的小物品。左邊的水壺倉下,還留有手機位,可放下iPhone 7 plus 之類的5.5寸以下的手機,而且是防水的。可方便了我們這些邊跑邊自拍賣賀坦的菜鳥們。

隨包贈送了兩個350ml的帶吸管的軟水壺,剛好能完美匹配水壺倉。但我個人覺得350ml的水壺有點「雞肋」,建議換500ml的合適。看到水壺倉與350ml水壺如此貼合,感覺心都涼了……難道不能換大一點的水壺?拿了小薩和UD的500ml水壺試了試,發現都可以完美的裝進去,虛驚一場。水壺倉的擴展性不錯,如果你有其它的水壺都可以搭配使用,直接放礦泉求或者飲料瓶子都可以。但提醒大家在山上不要亂扔瓶子污染環境,還是配水壺環保。

再看看後面的主倉,分成兩層,貼近背部的一層用於放置水袋,另一層是大容量儲物袋,沖鋒衣塞進去綽綽有餘。贈送測評沒有配水袋,但有配送了水袋保溫套,目測可以適配UD的水袋,試了試,果然完美貼合!

試著給水袋裝入1L水,放進背包里也能完美固定。肩帶兩側都是是雙出水口設計,水袋的水管無論從哪裡出都很方便。

腰部左右還有兩個拉鏈倉,容量較大,放5.5寸的手機綽綽有餘,能量膠鹽丸或者其它補給品都可以放進去。而且還在拉鏈之下設計了調節帶,可以便捷調節腰部的松緊度,利於固定背包。

除了這些存儲倉位,需要大大給贊的是胸前的外掛扣繩。其實是UD的設計,主要用於外掛登山杖,但奧尼捷在上面做了改進,我覺得更優於UD。原來的UD只是一個簡單的彈性繩子,伸縮的空間有限,我就不小心拉斷過一次。奧尼捷在上面加一個可調整的扣,拉繩的空間足夠,無論是固定杖還是取下杖,都要方便快捷很多。

最後,把常用的裝備都買出來試裝一下,包括沖鋒衣、充電寶和頭燈都上了……

能不能裝展示完了,但它實際能「裝」的程度遠不止我描述的這些,需要大傢具體實踐,反正有了這款背包,50K以上的越野你都不用操心了。

第二,還要貼合。

僅僅能裝是不夠的,如果背包上身不夠貼合身體,不能做到「人包合一」,那也只是徒增重量,淪落成徒步背包……所謂的人包合一,其實就是背包的重心與人的重心盡量接近,幾乎形成一體。那麼無論你身體什麼晃動,包都是隨著一起的,就不會影響人的移動。

背上身的正面圖如下,胸前的調節帶不僅可以調節長短,還可以上下調節位置,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型進行調整。固定好後,掛上登山杖,不影響跑步的擺臂動作。

背包上身後的側面圖更能體現出貼合性,可以說背包完美貼合了我的背部曲線。裝了這么多物品外加1L水後,其實很重了,但背包沒有下墜的感覺,緊緊的貼合在背上。

再看看45°的角度,胸前也是完美貼合,沒有不必要的空隙,也沒有壓迫的感覺。

最後一點,還要穩定。

這里說的穩定,就是在運動過程中的穩定。畢竟是越野背包,是用於戶外復雜環境中跑動的,只看靜止狀態是不夠的,還要看實際跑動中的感覺。

終於等到沒有台風的周末,我特意灌了2L水袋,外加兩個500ml的水壺和一些零碎吃的,就直奔「火爐山——鳳凰山——雷達站」這條經典路線了。

上坡的感受我就不說了,因為我個人的爬升能力很差,只能算是徒步的速度,所以感覺不到背包的優劣勢,反正跟我背小薩的感覺一樣。

平路奔跑時穩定性沒問題,沒有一點左右晃動的感覺,水壺和水袋都沒有晃動感。只是水管沒有固定架,啪啪的打在我胸前……後來發現可以利用登山杖固定扣繩來固定水管,還能伸縮自如。

重點談一下下坡的感受,非常完美!無論是下土路,石梯,還是碎石嶙峋的陡坡,一點都感覺不到晃動,不會影響到你的任何動作。可以說,只要你敢飛,無論下多塊,動作幅度多大,它都能陪你一起飛!這種感受之前只有在小薩5L的背包上才能感覺到。

折騰了十來公里後。隨著水袋和水壺的水的消耗,背包會出現松動。及時調整胸前和腰部的調節帶,都可以迅速調整到最貼合最穩定的狀態。可以直接在行進中調整,不用脫下背包再來調整,在持久穩定方面也是很到位。

最後不得不說一點,也是我想表達的最重要的一點。奧尼捷這款越野背包的設計,從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國外大牌,至少我看出來有小薩、UD、nathan的影子。那麼問題來了,有人會說山寨!但是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是否山寨應當取決於實用性,而不是局限於外觀。

這款越野包恰如其分的將幾款國際大牌的優勢結合在一起,穩定貼合且能裝,應該說是借鑒,正是我的標題描述的——集眾家之長。不信你們買來試試……我相信在越野這條路上,奧尼捷一定會借眾家之長,越走越遠越強!

這句廣告詞非常符合這款背包——透氣貼合不晃動,觸感舒適輕如羽,補水專家!名副其實!

熱點內容
20萬以內的全順房車 發布:2025-02-02 09:12:08 瀏覽:259
500拖掛房車圖片 發布:2025-02-02 09:09:00 瀏覽:417
犯盜竊罪電瓶車價格二千八百元 發布:2025-02-02 09:08:23 瀏覽:370
淺談旅遊安全管理工作 發布:2025-02-02 08:46:05 瀏覽:967
賓士e300有越野的 發布:2025-02-02 08:38:45 瀏覽:514
東方之子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2 08:24:37 瀏覽:284
越野車改成跑車 發布:2025-02-02 08:24:36 瀏覽:82
環形沙發款b型房車 發布:2025-02-02 08:17:16 瀏覽:647
10年雪鐵龍世嘉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2 08:07:32 瀏覽:862
買輛豪車出租有錢賺嗎 發布:2025-02-02 08:07:21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