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路越野遊記視頻
『壹』 2020年度盤點:除了虎哥、溜溜哥,還有哪些紅紅火火的汽車KOL
今天來盤點2020年最出圈的汽車KOL,盤點之前大家先回顧一下之前的兩篇盤點,老編嘔心瀝血,請收藏點贊評論三連!
2020汽車行業事件大盤點-特斯拉大戰拼多多、皓影碰撞數據被盜...
當我還是個小男生時,我和小夥伴們只能通過游戲、玩具、汽車雜志和遙遠的汽車領域建立微弱的聯系。長大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汽車之家、易車類的垂直媒體成為我們獲取汽車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當然它們至今仍然是很多人的行業字典。同時這些網站也成就了第一批汽車自媒體時代的大V(如陳震韓路,下文要說到)。
再來隨著移動互聯網興起,微信制霸社交軟體圈的同時,還滋生了無數自媒體,那些擁有強烈表現欲的汽車行業從業人員紛紛自立門口,帶來了汽車自媒體領域的欣欣向榮。
如今隨著4G/5G時代的到來,視頻成為更流行的表現形式。2020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B站崛起,直播崛起,品牌商對視頻的重視度也空前崛起,加速了那些抖音、B站大V的破圈速度。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汽車界那些值得我們關注的車界大V,他們有傳統的車評人,也有抓住時代發展起來的KOL,以下這些達人是小小值綜合了客觀熱度及主觀感受選出的,排名不分先後。
微博平台
1.38號/《38號車評中心》
38號真名李天揚,他創辦了一檔名為《38號車評中心》的節目。該節目在微博、微信、懂車帝、騰訊視頻等平台均有入駐。
代表作:《交警叔叔,還好你們有監控,不然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最後來簡單地總結一下,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汽車達人們大致分為兩派,一派是以38號、陳震等為代表的老派車評人,他們主要活躍在微信、微博,豐富的汽車專業知識儲備及試駕經驗正是他們最好的武器;而另一派,則是以虎哥、區長等為代表的新派車評人,主要活躍在抖音、嗶哩嗶哩等平台,或許他們的專業知識儲備不及老派車評人,但他們內容會更加接地氣,更具新意和趣味性。
各位值友,關於以上這些汽車達人們,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或者你們認為,還有哪些沒有提及的汽車達人值得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陳震和38號還有韓路他們三個是怎麼回事
因為H9上市,某人收錢評測唱紅臉,隻字不提缺點。
另一個做的視頻評測指出變速箱有缺陷越野路況可能危及安全。
唱紅臉的隔空反駁,於是唱黑臉的開去野外錄了個視頻打臉。
唱紅臉的繼續洗地說沒你這么開的,什麼車來都這樣。
這時大保健跳出來站隊,好像是因為以前也被這個唱黑臉的噴過所以一直有積怨。
無奈唱黑臉的是個心機婊,放出之前錄好的第二段視頻繼續打臉,你看三菱就不這樣。
唱紅臉的有點認慫,發了條看似道歉實際話里藏刀的weibo繼續抗,那邊大保健的也發了個道歉文章但是已經嚴重掉粉且被噴成狗。
陳震個人經歷:
2005年至2006年,陳震能在晚上九、十點鍾正常車流量的情況下,僅僅用13分鍾就跑完長達32.7公里的整個二環路,得名「二環十三郎」。2006年2月,陳震和張晉在二環路上因非法賽車被警方截獲,最終被治安拘留7天。2008年,陳震開始參加場地房車賽,同時也是自由評車人。
陳震和玩改裝車圈子中的大多數人一樣都是北京本地人,沒有正式的職業。讀了3年計算機大專之後到一家軟體公司做了3年軟體開發,接著辭掉工作變成了一個標準的有閑也不缺錢的飆車族。
『叄』 三個人,兩台車,一個越野夢,記錄老掌溝途達驚險穿越
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個夢想?轟鳴的引擎,飆升的腎上腺激素,男人的越野夢,卻被平淡的日子深藏在心底;當時光流逝,歲月更迭,那個夢想,是否還能打動你的內心?
兩台途達哥休息一下,明天就看你們啦!寫在最後:隨著韓路的一篇帖子,近幾年,老掌溝在越野圈內聲名鵲起,它獨特的地理地貌,自然形成的炮彈坑、交叉軸等越野場地,堪稱平民越野聖地,讓越野迷們趨之如騖。如果你也想來這里體驗一把越野的樂趣,切記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備工作。車,必須是非承載式帶大梁的車身、有四驅系統(分時四驅或全時四驅)帶--把差速鎖的硬派越野,城市SUV和轎車就別去了,承載式車身剛性不夠,容易變形(我那可憐的獅跑),兩驅和適時四驅無法保證通過性,除非你不想要你的車了;人,一定要提前了解各種越野場地的駕駛基礎知識,熟悉掛低速四驅、高速四驅和.上後差鎖的時機和方式,確保安全通過。要知道每年都有在老掌溝翻車的,切記安全第一。
『肆』 車評人經理是誰
十大主流車評人,陳震、38號、顏宇鵬等,你認枝陵為誰才是最公正的?
芝士駕道
2021-10-07
文:芝士駕道 原創:寧城
平時大家有買車的需要或者喜歡汽車的多多少少都會去看一些汽車評測類節目,圖文也好,視頻也好,不同的車評人也會以自己的風格展現出不同的觀點。雖說測評類節目對大家來說只能僅供參考,實際的體驗還得靠自己去試駕才知道。但對一些不太了解汽車的人來說,很可能某一個節目,某一個視頻就會影響他購車的決定。
不同的車評人對同一輛車的觀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比較主觀,而有的比較客觀。但是不管游搭渣怎麼樣,每一個節目都有自己的忠實粉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汽車界十個主流車評人,這些人入行較早,在車評方面也算得上前輩了。
陳震
我們第一個要講的就是陳震。經常關注汽車的人對陳震應該並不陌生,無論是從影響力還是資歷來說,陳震都是車評界的頂流人物。他還是前汽車之家的視頻主持人,後出來單干,被汽車之家封殺。現在的蘿卜報告和《越野路書》都是出自陳震之手。
他還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外號,就是二環十三郎。2006年一天的晚上9點,陳震僅僅用了13分鍾就跑完了,全長32.7km的北京二環,因此得名二環十三郎。經常關注他社交平台的人應該知道,相比其他車評人來說,他的收入也是頂流的。在這幾年間,蘭博基尼,法拉利等各種豪車像買菜一般換來換去。
韓路
第二個就是韓路,跟陳震一樣,在目前來說,同樣屬於車評界的頂流人物。目前韓路和陳震評測的車型相對來說都比較高,各大廠商出新車的試駕車,他們也會第一時間拿到。除此之外,各大手機廠商的旗艦手機在沒有開發布會之前,他們就已經拿到,所以他們通常也是全網第一個評測旗艦手機的人,比所有的專業數碼博主都要快。
韓路之前是汽車之家的總編輯,外號大寶劍,閆闖和陳震曾經都是他的下屬。目前創辦了老司機汽車平台,韓路游記和韓路說車節目。韓路的車評比較偏實用化,基本都是一些功能性講解,並沒有太多的市場分析。但是韓路的視頻質量非常高,邏輯性非常強,還是值得一看的。
初曉敏
初曉敏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2009年開始主持汽車類節目,是前易車網的節目主持人,她的入行相對來說也比較早。但是她的視頻一般都沒有什麼內容,並沒有太過深入的講解。但很多人也不在乎她視頻有沒有內容,看她視頻是奔著看車去的嗎?所以她也有一個外號叫車圈女神。
閆闖
閆闖是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專業畢業,科班出身。曾經是汽車之家的編輯,韓路的下屬。在2017年的時候和汽車之家簽約,簽約費2000萬一年。可是在剛簽約後不久,在一次測評試駕活動中,閆闖開車在彎道意外撞上了定點拍攝的同事,這件事在當年也是鬧得沸沸揚揚。他的測評節目相對來說也比較專業,不過近兩年恰飯也比較明顯。
李天揚
李天揚,也就是38號車評中心主持人。跟其他車評人有著明顯的不同,李天揚的死忠粉絲非常多,並且粉絲粘性也很高。他的車評相對來說時間比較長,經常都是半個小時左右。看他的視頻需要一點耐心,雖然過程很枯燥,但是講的比較全面,比較客觀。
顏宇鵬
YYP顏宇鵬,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本科,同樣也是科班出身。是新車評聯合創始人,後出來單干,創立了大家車言論。因為是廣東那邊的,所以個人觀念也比較偏日系。看他的車評感覺跟沒看一樣,說了一大堆但又感覺好像沒怎麼說。最近因為全新日產奇駿沙漠事件,在汽車圈熱度比較高。
胡永平
如果單純說名字的話,可能很多人不神悄熟悉。但如果要提到她創立的欄目,大家就會知道了,就是逗斗車和丈母娘說車。她的節目跟其他車型又有著明顯的不同,節目內容偏劇情類,比較有趣,但同時也能夠將車的各個方面講解到。跟韓路一樣,她曾經也是汽車之家的高管,是前汽車之家二手車事業部總經理。
楊力
胖哥說車創始人,前新浪汽車視頻主持人。同樣也是科班出身,楊力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專業。他的車評對來說也比較專業,對於每個車的優點和缺點都會指出的比較明了。
夏東
入行比較早,曾經是AMS車評執行主編。現在自己創立了踢車幫,雖說踢車幫這個名字聽起來比較犀利,但是夏東這個人的觀點一點也不犀利,在他的節目中,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王垠
此地無垠的主持人,他的節目干貨還是比較多的,所以也有很多人比較認可。他的耐久性測試做得非常好,對普通人來說更有參考價值。除了耐久性測試之外,他的其他節目也比較客觀公正和硬核,節目比較燒錢,成本比較高。
上面十位就是目前相對來說影響力比較大的車評人,大部分都是汽車之家或者早年汽車雜志出來的人,所以他們入行較早,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每個人說的話都是對的,所以很多人心中也有一個評判標准,會有自己心儀的車評人。
抖音經理的身份也不僅僅是抖音的高管,抖音經理創建的平台火爆全網,而其真正身份是一位資深車評人。抖音經理說車因為專業的測評,和良心的教學收獲無數觀眾喜愛。
『伍』 深度駕駛日產途達,越玩越野,拍出大片的感覺來
在做完靜態體驗之後,心裡一直有一種沖動,就像把這台野獸開出去感受一下它的力量,晚上同戰友閑聊,得知他朋友正好在日產市場部工作,於是慫恿戰友將車搞出來試駕,第二天戰友來電話說沒問題,約定好時間直接開往西安南山腳下的河灘試駕,其實本地周邊也有時間場地,只是近幾年城市綠化工程的啟動,已經沒有那種可以供車輛馳騁的野地了。
哥亮相一張。方向盤略小,3.7圈。如果是新手在越野路面行駛時因為回輪不及時,容易出事故。方向盤握感有點細,如果在加粗一點的話,更有力量感。
通過本次戶外涉水運動,總體感覺駕駛性能不錯,爬山涉水完全沒有壓力,過彎感覺良好,底盤調校的也不錯,油耗在可控范圍之內,出發前加油200元29升,行駛245公里,由於這車為試駕車,天天短途試駕,在開出時,油耗顯示偏高,故回來後使用油耗計算公式來算準確油耗,本次行駛共計245公里,其中高速100公里,低速路110公里,其餘為越野無路地帶。最後得出平均油耗為12升。作為一輛自重2噸的車來說這油耗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說說缺點吧,360度全景影像屏幕過小,有點雞肋的感覺,各種不習慣,更何況新手。7速AT變速箱中速超車時感覺動力銜接不是很好,有點滯後的趕腳。可能是因為廠家考慮到7速AT變速箱升檔過快,故意做成這樣以便於動力能夠更好的輸出。隔音方面正如韓路老師說的一樣,3000轉以內噪音控制的還可以,上了3000轉以後,發動機的噪音逐步增加,風噪和胎雜訊基本感覺不到,整體加速還是很線性的。另外關於後輪鼓剎問題,前期我和大家一樣,也是各種不解,通過今天的涉水試駕,個人感覺,盤剎固然散熱效果好,但遇到小砂礫會直接侵入盤剎面,時間長了話,會造成剎車盤過早磨損。而鼓剎因為密封好的緣故,所以在砂礫,河道行駛的時候,不回因為加速,脫困使細小砂礫進入剎車鼓內。避免剎車蹄出現早期磨損後帶來的安全隱患,所以廠家才會使用前盤後鼓的設計。感謝圍觀穿越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