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越野摩托車後懸掛
㈠ 誰能提供一下正規越野摩托車的技術參數啊,謝謝......!
鈴木越野摩托:
引擎形式
四沖程風冷單汽缸
缸徑
x
沖程x
沖程
66.0mm
x
58.2mm
壓縮比
9.4:1
總排氣量
199cc
最高馬力
20ps
/
8,500rpm
最大扭力
1.8kg-m/7,000rpm
車架形式
鋼管
前傾角(
R)(
R)
29
°
拖曳距(T)(T)
112mm
傳動系統
濕式多片五前速鏈傳動
前懸掛
套管前叉
後懸掛
雙筒油壓避震
輪胎(前)(前)
70
/
100
-
21
44P
輪胎(後)(後)
100
/
90
-
18
56P
前掣動
單碟剎
後掣動
剎車鼓
全長
2150mm
全闊
805mm
全高
1150mm
軸距
1405mm
座高
810mm
最小離地距
260mm
乾重
108kg
油缸容量
13公升
㈡ 要摩托車車架的高清結構圖,說明車架各個部位的名字哪裡有
㈢ 越野車前後懸掛拆了在安上對車的穩定性有影響嗎
1、懸掛的分類
(l)非獨立式懸掛:兩側車輪安裝於一根整體式車橋上,車橋通過懸掛與車架相連。這種懸掛結構簡單,傳力可靠,但兩輪受沖擊震動時互相影響。而且由於非懸掛質量較重,懸掛的緩沖性能較差,行駛時汽車振動,沖擊較大。該懸掛一般多用於載重汽車、普通客車和一些其他車輛上。
(2)獨立式懸掛:每個車輪單獨通過一套懸掛安裝於車身或者車橋上,車橋採用斷開式,中間一段固定於車架或者車身上;此種懸掛兩邊車輪受沖擊時互不影響,而且由於非懸掛質量較經;緩沖與減震能力很強,乘坐舒適。各項指標都優於非獨立式懸掛,但該懸掛結構復雜,而且還會便驅動橋、轉向系變得復雜起來。採用此種懸掛的有下面兩大類車輛。
①轎車、客車及載人車輛。可明顯提高乘坐舒適性,並且在高速行駛時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
②越野車輛、軍用車輛和礦山車輛。在壞路和無路的情說下,可保證全部車輪與地面的接觸,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和附著性,發揮汽車的行駛速度。
2.彈性元件的種類
(1)鋼板彈簧:由多片不等長和不等曲率汽車懸架那種比較好的鋼板疊合而成。安裝好後兩端自然向上彎曲。鋼板彈簧除具有緩沖作用外,還有一定的減震作用,縱向布置時還具有導向傳力的作用,非獨立懸掛大多採用鋼板彈簧做彈性元件,可省去導向裝置和減震器,結構簡單。
(2)螺旋彈簧:只具備緩沖作用,多用於轎車獨立懸掛裝置。由於沒有減震和傳力的功能,還必須設有專門的減震器和導向裝置。
(3)油氣彈簧:以氣體作為彈性介質,液體作為傳力介質,它不但具有良好的緩沖能力,還具有減震作用,同時還可調節車架的高度,適用於重型車輛和大客車使用。
(4)扭桿彈簧;將用彈簧桿做成的扭桿一端固定於車架,另一端通過擺臂與車輪相連,利用車輪跳動時扭桿的扭轉變形起到緩沖作用,適合於獨立懸掛使用。
3、減震器
多採用筒式減震器,利用油液在小孔內的節流作用來消耗振動能量。減震器的上端與車身或者車架相連,下端與車橋相連。多數為壓縮和伸張行程都能起作用的雙作用減震器,
4、導向裝置
獨立懸掛上的彈性元件,大多隻能傳遞垂直載荷而不能傳遞縱向力和橫向力,必須另設導向裝置。如上、下擺臂和縱向、橫向穩定器等。
5、非獨立懸掛與獨立懸掛
一般來說,汽車的懸掛系統分為非獨立懸掛和獨立懸掛兩種,非獨立懸掛的車輪裝在一根整體車軸的兩端,當一邊車輪跳動時,另一側車輪也相應跳動,使整個車身振動或傾斜;獨立懸掛的車軸分成兩段,每隻車輪由螺旋彈簧獨立安裝在車架下面,當一邊車輪發生跳動時,另一邊車輪不受影響,兩邊的車輪可以獨立運動,提高了汽車的平穩性和舒適性。
㈣ 摩托車的基本構造(詳細的)
摩托車是一種靈便快速的交通工具,也用於軍事和體育競賽。裝有內燃發動機。有兩輪和三輪摩托車。
摩托車由發動機、傳動系統、行走系統、轉向、制動系統和電氣儀表設備五部分組成:
一、發動機
1、摩托車發動機的特點
(1)發動機為二沖程或四沖程汽油機。
(2)採用風冷冷卻,有自然風冷與強制風冷兩種。
(3)發動機的轉速高,一般在5000轉/分以上。
(4)發動機曲軸箱與離合器、變速箱設計一體,結構緊湊。
2、機體
機體由氣缸蓋、氣缸體和曲軸箱三部分組成,缸蓋由鋁合金鑄造有散熱片,新型的四沖程摩托車發動機均採用頂置氣門、鏈條傳動、頂置凸輪軸結構方式。
3、曲柄連桿
摩托車發動機的曲軸採用組合式,由左半曲軸、右半曲軸和曲柄銷壓合而成。左右兩半軸的主軸頸上裝有滾珠軸承,用以將曲軸支承在曲軸箱上。曲軸的兩端分別裝有飛輪、磁電機及離合器主動齒輪。
4、化油器
化油器是摩托車燃料供給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部件,位於空氣濾清器與發動機進氣口之間。一般摩托車發動機均採用進氣氣流方向為平吸式,節氣閥為柱塞式,浮子室式化油器。化油器結構主要由浮子室和混合室兩大部分組成。
5、潤滑系統
四沖程發動機採用飛濺潤滑與壓力滑潤相結合的滑潤方式。二沖程發動機一般多採用在汽油內混入一定比例的QB級汽油機機油的混合潤滑方式。
6、起動
摩托車的起動以腳蹬起動方式為主。腳蹬起動變速桿帶動扇形齒輪、起動棘輪、離合器總成鏈輪、前鏈條、曲軸鏈輪驅動曲軸旋轉,起動發動機。
另一種為一些引進機型所採用的起動蹬桿式起動機構。與前者不同,起動時首先要捏緊離合器手把,使離合器分離,變速桿可放在任何檔次位置,不必一定要放在空檔,起動後松開離合器,加大油門即可起步。
二、傳動系統
1、初級減速
初級減速主要由裝在曲軸端的主動鏈輪(主動齒輪)、套筒滾子鏈條和離合器上的從動鏈輪(從動齒輪)組成,作為一次減速並將發動機動力傳到離合器。
2、離合器
摩托車離合器有以下向種結構型式:
(1)濕式多片摩擦式離合器離合器總成浸在機油中工作,分主動、從動和分離三部分。離合器為常接合型,當緊捏離合器手把通過鋼索使螺套在左罩內轉動,螺套中調節螺釘右移,推動分離推桿和壓蓋,彈簧壓力消失,摩擦征與從動片分離。
(2)自動離心式離合器這種結構根據發動機轉速的高低來自動控制離合器的分離與接合。離合器由主動、從動和分離接合機構組成。主動部分由離合器外罩、止推片、離合器片等組成。從動部分由摩擦片、中心套等組成。
(3)蹄塊式自動離合器的主動部分為由曲軸帶動的固定座,座上有三個蹄塊總成,並用銷軸連接在固定座上,彈簧將蹄塊拉向曲軸中心,當轉速增高時,蹄塊產生的離心力大於彈簧的拉力時,就向外甩開,當離心力大到一定值時就與離合器盤接合,產生摩擦力帶動從動部分轉動,傳遞動力。
3、次級減速及傳動
隨著摩托車機型的不同,有皮帶傳動、鏈傳動和萬向節軸傳動三種傳動方式。
三、行走系統
行走系統的作用是支承全車及裝載的重量,保證操縱的穩定和乘坐的舒適。行走系統主要包括車架、前叉、前減震器、後減震器、車輪等。
(1)車架:
它是整個摩托車的骨架,由鋼管、鋼板焊接而成。它將發動機、變速箱、前叉、後懸掛等互相連接起來並有較高的強度與剛度。
(2)前叉:
前叉是摩托車的導向機構,把車架與前輪有機地連接起來,前叉由前減震器、上下聯板、方向柱等組成。方向柱與下聯板焊接在一起,方向柱套裝在車架的前套管內,為了使方向柱車動靈活,在其上下軸頸部位裝有軸向推力球軸承,通過上下聯板將左右兩個前減震器聯成前叉。
(3)前後減震器:
前減震器用以衰減由於前輪沖擊載荷引起的震動,保持摩托車行駛平穩。
後減震器與車架的後搖臂組成摩托車的後懸掛裝置。後懸掛裝置是車架與後輪之間的彈性連接裝置,承擔摩托車的負載、緩減、吸收因路面不平而傳給後轉的沖擊和震動。
(4)車輪:
摩托車的前輪為導向輪,後輪為驅動輪,均為輻條式車輪。輪轂內裝有制動器,前輪還裝有速度表的蝸輪、蝸桿,後輪裝有驅動機構。
四、轉向及制動系統
(1)轉向:
前輪與車把配合控制著摩托車的行駛方向。車把右端裝有控制化油器節氣閥開度大小的油門把柄和控制前輪制動器的閘把;左端裝有控制離合器的握把和手柄。在車把左右兩端還裝有後視鏡和各種電器開關。
(2)制動:
一般前輪制動由手捏閘把來控制,後輪制動由腳踩制動踏板來完成。鼓式制動器結構與汽車、拖拉機相似,制動蹄塊由鋁合金壓鑄成型,上面粘有摩擦制動片,通過制動臂轉動制動凸輪並推開制動蹄塊起到制動的目的。
五、電器儀表
①摩托車的電器線路與汽車基本相似。電器線路分為電源、點火、照明、儀表及音響幾個部分。電源部分一般均為交流發電機(或由磁電機充電線圈供電)、整流器、蓄電池組成。
②摩托車的點火方式,有蓄電池點火系統、磁電機點火系統和晶體管點火系統三種。在點火系統中又分有觸點電容放電式點火與無觸點電容放電式點火兩類。
③摩托車電路中分布著各種顏色的電線,習慣上以紅色電線為電源「+」線,黑色電線為地線「-」線,橙色線為通向點火線圈線,磁電機輸出電流為白色線,蘭色為前大燈線等等,這只是一般習慣用法供參考。
(4)沙灘越野摩托車後懸掛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所示能駕駛摩托車的駕駛證有D、E、F三類。其中D類能駕駛E、F類;E類能駕駛F類;F只能駕駛F,無其他准駕車型。
1、D駕駛證:
(1)駕照代號為D;
(2)申請年齡為18-60歲;
(3)准駕車型為普通二輪摩托車;
(4)准駕的車型為發動機排量大於50ml或者最大設計車速大於50km/h的三輪摩托車;
(5)准駕的其他車型:E、F;
(6)考試車輛的要求:至少有四個速度擋位的普通正三輪摩托車或者普通側三輪摩托車。
2、E駕駛證:
(1)駕照代號為E;
(2)申請年齡為18-60歲;
(3)准駕車型為普通二輪摩托車;
(4)准駕的車型為發動機排量大於50ml或者最大設計車速大於50km/h的二輪摩托車;
(5)准駕的其他車型為F;
(6)考試車輛的要求為至少有四個速度擋位的普通二輪摩托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摩托車 (交通工具)
㈤ 越野摩托減震器技術差異大嗎
越野車減震器的改裝與普通轎車減震器改裝有著明顯的差別,因為常年駕駛的環境不一樣,且車身的整體架構不同,因此越野車減震器的改裝更加需要改裝加強,提升越野體驗感。越野車是非承載式的車身,而一般的轎車是承載式的車身,除開車身區別之外,越野車的動力也不同,一些專業的硬派越野車一般還會配有差速鎖,下面我們就對越野車的減震器改裝做詳細的了解。
首先我們先糾正大家對越野車避震器的認識,越野車的減震器並不是用來支持車身的重量而是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後反彈時的震盪和吸收路面沖擊的能量,而彈簧最主要的功用是用來消除行經不平路面的震動和對車身的承重作用。
由於越野車的駕駛環境大多數都是戶外,所以路況一般都會很差,普通轎車走不了的路,越野車就能走,一些坎坷的道路,還是得越野車的發揮,才能夠到達目的地。
越野車所行駛的道路坎坷,發燒友們為了更好的通過路況,除了保證車身性能之外,最主要就是懸掛系統了,懸掛系統的加強就是加強彈簧減震和防傾桿,要是升高懸掛的話就會有更多的部件需要改裝。
越野車戶外的路況顛簸,那麼車架容易碰到底,因為彈簧的力量不足以支撐來自車身的沖擊和地面的大坑顛簸,就得選擇更有力量的減震器,需要一個比原來更大的力量的減震去拉住彈簧,好的減震和彈簧配合是控制彈簧在一次彈跳,要不你的車就晃得很厲害了。
其實越野車減震器的改裝簡單明了,就是為了獲得更大的阻尼力,大多數的減震都有雙向的阻尼力的,壓縮彈簧時候,減震也有阻尼力,也起到緩沖車身對彈簧沖擊的作用。
為了獲得更大的阻尼力,越野車改裝專用的減震就會加大筒身以滿足可以儲存更多的油,現在很多高級專業的減震就會有外置氮氣瓶,那麼就有更大的貯存油的空間。同時在設計上也會考慮到讓減震器快速散熱,減震器在運動的過程中會不斷發熱,發熱之後,減震油濃度減低或者產生泡沫,那麼阻尼力就會下降。
通過上述的講述,相信許多第一次接觸越野車減震器改裝的同學還是懵懵懂懂,下面科德就為大家總結一下越野減震器的改裝與轎車改裝的不同改裝要求。
越野車改裝減震器要求一、加大缸徑和活塞
越野車改裝減震器要求二、加大貯油筒
越野車改裝減震器要求三、採用蜂窩泡沫技術消除減震油起泡。
越野車改裝減震器要求四、採用氮氣瓶,或者是減震油在減震器流動的路線從而達到快速降溫和壓力調整
越野車改裝減震器要求五、油封技術要求提高,減震油的品質改進
越野車改裝減震器要求六、可調性。
越野車改裝減震器的方式與邏輯與普通轎車減震器的改裝還是有所不同,需要考慮的方面眾多,畢竟對於越野車發燒友們來說,越野車的改裝並不是單單為了日常駕駛,更多還是想要在一些越野的路段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越野車性能,因此減震器的改裝非常關鍵,希望通過本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好的認識越野車減震器的改裝。
㈥ 摩托車後減震器怎麼調
在下圖箭頭的位置圓孔插入一根螺絲刀,往左往右就能調了,往減震凸塊深的減震就軟,最軟的時候車身會低點。
減震器太軟,車身就會上下跳躍,減震器太硬就會帶來太大的阻力,妨礙彈簧正常工作。在關於懸掛系統的改裝過程中,硬的減震器要與硬的彈簧相搭配,而彈簧的硬度又與車重息息相關,因此較重的車一般採用較硬的減震器。此睜與引震曲軸相接的裝置,用來抗衡曲軸的扭轉震動。
摩托車,由汽油機驅動,靠手把操縱前輪轉向的兩輪或三輪車,輕便靈活,行駛迅速,廣泛用於巡邏、客貨運輸等,也用作體育運動器械。從大的方向上來說,摩托車分為街車,公路賽摩托車,越野摩托車,巡航車,旅行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