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單車比賽視頻教程
㈠ 山地車輕型越野
一般國際比賽中的越野稱為XC,比如奧運會山地自行車賽里的。這是越野程度里比較低的,一般的山地車都可以勝任,包括入門級別山地車(如捷安特ATX7+,美利達公爵)
這種山地車比較重視效率,忽視舒適性,重量在15公斤以內(競賽級可以在10公斤以內),前叉形成在100以內,硬尾車架。
很多視頻里的娛樂騎行,如山野、林間等,是AM,全地形山地,效率低於XC,但是要更舒適,也可以上坡下坡。
這種山地車一般有後避震,兼顧舒適和效率,重量在14-16公斤,前叉一般為可調節行程的。
比AM更大一點的動作,很多視頻里會出現飛土包之類的動作,這類車就是FR,自由騎行,它幾乎可以通過任何地形,當然爬坡的時候會比較費力和痛苦。
很長的避震行程和偏後仰的騎行姿勢是FR的特徵,FR一般在16-20公斤。
放在最後的DH其實越野能力不如FR,但是它擁有超長的避震行程和調得很軟的避震,專門用來下山,也是山地自行車的比賽項目之一。
在「網路視頻」里搜「奧運會山地車」,就可以找到一些XC的視頻了,這就是所謂的輕度越野了。入門級別的車就可以做這樣的動作,當然如果你的車架是鋁合金,建議你只用它玩3-5年,因為鋁合金的金屬疲勞期是5年,高強度使用下3年也就差不多了。
祝騎行愉快!
㈡ 山地自行車比賽技巧
山地自行車比賽技巧
山地車比賽技巧包括爬坡、變速器的調整、跟車、補充能量等。掌握好騎行技巧可以提高山地車騎行速度,分享實戰技巧,希望可以幫助那些騎行多時卻沒有技術性提高的騎行愛好者們。
上坡及下坡
關鍵是上坡→下坡;下坡→亂做上坡的轉換瞬間。
1、不少人登到坡頂,松一口氣,放鬆力氣。不要在此刻放鬆,力氣一直保持到,進入下坡加速度之前。
2、下坡到達谷底並轉向上坡時,利用下坡時的慣性是正常的作法,若是短坡利用慣性一口氣沖上頂。但是要注意的是長坡,若想維持下坡時的加速度的節秦來硬沖上坡時要即刻。應盡快轉換成上坡時的節秦,按平均速度上坡。
利用下坡時的加速度節秦來上坡時會(down),這是因為腳的高速旋轉過負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無氧運動),使得腳的肌肉儲蓄了太多乳酸,使腳不能動。若你想當高手,不要出現上述現象,則必需緞練肌肉和心肺機能。
變速器的調整
假若發現對手的自行車——變速器發生故障,你要乘機會加大和對手之間的距離。現在變速器的性能都很不錯,但是在比賽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也是事實。上坡時的過負荷往往是造成變速器發生故障的原因。為了避免變速器發生故障,應該早些變速(適應變速),這樣做的結果較有餘力。
跟在別人後面是否有利
1、上坡時跟在別人的後面時,可把前面的人當作帶路人,或者牽制對手,有時的確有利。但是速度會變慢,單是避免空氣阻力來考慮的話,不是那麼有利。跟在別人後面,對前方的視野變得不清楚,不能即時對付路面變化情況,或者見不到在前面摔倒者。從各種情況來看,應採取確保前方的視野的方法較有利。
2、下坡時跟在別人後面很危險。下坡時速度快,應提早判斷路面狀況。必需確保視野無阻擋。若路面狹窄只能騎行一個人的話,為了安全應和前者保持一定的距離,想越過前者,拉開一定距離也有利。若路面寬廣,超越時不要在與前者同一條線上越過。
3、前者的速度比你慢而想越過他時,應喚一聲「track」。根據國際比賽規則,若選手從後面被其他選手喚一聲「track」,被喚的該選手不可改變前進的路線。
下坡時乘機取勝好嗎?
想在下坡時取勝而花費精神及氣力槐陪沒,雖然擴大了時間差,但是等到上坡時累了的話得不償失,時間差反而變得更大。因此花費精神和氣力在下坡,不如把這鉛納些留在上坡時更值得。除非你對下坡很有信心。
比賽時的'注意事項
1、賽前應仔細檢查車輛各部位。尤其是輪胎的空氣壓,根據道路的狀況進行調整。鏈條及幅條的張力情況的檢查也不可欠少,舊的鏈條容易斷。長距離騎行時,幅條張力也容易變松。
2、選手們同時出發時,往往看不清前方的路線狀況,因此賽前應予先觀察路線狀況。起步時誰都想走在前面,過於著急而摔倒得不償失,不如掌握好自己的步調,看準地點設法離開群體。
3、號碼布條有騎手及車子用兩種,一定要對著正面放置好,若放置得不好,裁判員看不清號碼,圍繞著場地走圈時,可能變得無效。
練習
在越野賽中取勝,要有一定的技術及技巧,但是要有能發揮這些技巧的體力。整個比賽過程中所能持續的體力將決定勝負。美國的正式比賽,通常連續騎1小時,精英的比賽則騎2小時以上。
練習時尤其加強登坡的練習。找一些能連續登坡30~60分鍾的斜坡。2~3個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騎手一起練習。
1、初學者應著重練習踩踏,以及提高腳的旋轉數。經過努力能在平地上,保持80~100次/分的旋轉數。
2、技術水平較高者,應提高體力,使用更重的齒輪。
越野用自行車的調整
1、根據下坡的路線狀況,適當調整鞍座高低。假若下坡的坡度厲害時稍降低鞍座。
2、腳踏最好使用鎖扣型。
3、握把的握力要好。若路面石頭少時可使用細自行車輪胎。
4、下坡時會遇到有石頭,或者裂縫等較難騎車的路面時,裝上前避震不容易疲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