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路書第十季3
Ⅰ 普拉多征服蘆芽山,穿越泥塘,爽到懷疑人生!
蘆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位於山西寧武縣境內,距寧武縣城西南30公里處,屬呂梁山脈,"西接岢嵐,東帶寧武,南連靜樂而雄踞五寨"。因形似一"蘆芽"而得名,海拔2739米,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劍直插雲霄 蘆芽山在越野圈久負盛名, 有人詬病其是北方第二的, 臭大街的越野網紅聖地, (第一肯定是老掌溝) 但對我來說,沒這么多標簽,它只是一個 我想去玩的地方而已。 我也知道我的車不太適合夏季穿越泥塘。 我只有2寸升高,3.5動力一般, 一把中鎖,還拖著一個碩大的車身, 但疫情期間憋的難受, 看了很多越野的帖子 越看越欲罷不能,心裡一直癢癢的。 五一前一天北京朝陽區下調風險等級, 蘆芽山的計劃馬上提上日程。 其實也不算臨時起意,裝備上早有安排: 捕魚褲、鐵鍬、防水座套、救援工具.... 並電話和忻州市疾控辦、寧武縣疾控辦、蘆芽山景區和酒店確認,北京(包括朝陽區)遊客可以前往遊玩住宿。 5月2日出發,單車2人。 准備了帳篷、0度睡袋、灶具氣瓶、天幕、防潮墊、餐食、水、等等全套露營裝備, 以免萬一一天之內穿不出來, 只能睡在山裡。還去不去?去! 因為蘆芽山有兩點, 比其他難度較高的穿越路線安全的地方, 一是全程並不算遠,靠近省道,實在不行可徒步走到有信號的地方呼叫救援。 二是全程基本沒有一側懸崖峭壁的路況,即便出現較大故障或突發情況,基本的生命安全還是能保證的。 再加上我和老婆都愛好戶外運動多年,有一定的經驗,且在戶外從不莽撞,一向謹慎。 所以,出發前我還特意徵求老婆意見, 老婆問我,單車遇險怎麼辦, 我說:路況好就穿逆時針環線,路況不好就淺嘗輒止,趟兩把泥塘子體驗下就撤。 她說好,出發吧!
出發前曬曬冰封了整個冬季的戶外裝備,這次帶了一個四季帳、一個三季帳。萬一車撂蹶子了,只能睡在山裡,帶倆帳篷看屆時溫度見機行事。
0度睡袋兩個,5-15度睡袋一個。防水袋、加強地釘、天幕等等不一一列舉了。
建議大夥每次出門用完回來都曬曬太陽,不然潮氣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貼身的睡袋。
兩個充氣防潮墊,還有背了十來年的包,早期還在用多特,後來全換Osprey了,輕一些。另外,我一直覺得帳篷比車里舒服,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有不同意見。
吃過的最好用但不好買的感冒葯,帶上。
出發前做了十足的救援功課,在別的帖子里扒出來的蘆芽山鉤機電話,不知還能打通不。
沒有車頂筐,我把脫困板綁在了車頂桿上,高速上沒啥感覺,本來泥地胎也開不快。後來事實證明脫困板真好用,打算再買兩塊。
所有衣物和露營裝備都放後排座,用安全帶綁好,以免顛簸震動有異響。後備箱只放了救援裝備和水,我還帶了個ARB的單缸氣泵,方便豁完車隨時打氣。紅箱子里就是拖車繩、抱樹帶、2個滑輪、4個U鉤、纜旗等等。
與後備箱不同,後備箱主要放置方便取用的沾滿泥巴的救援維修工具,車廂內定義為乾燥干凈的空間,後排2個大包搞定所有露營用品。
OME大黃桶用了2年5萬公里了,前減有點塌,出發前特意加了1.5cm的墊片,成就了褲襠里的一抹騷紅。
出發前的定妝照,乾乾凈凈,白白胖胖的。
正面大黑杠看著挺笨拙,其實只有不到20公斤,很輕巧。選擇下午3點出發,晚上9點多到了寧武縣蘆芽山國際酒店,489公里,一路順利,全是開遠光的大車,我的北極之光射燈非常好用,便宜實惠,但沒用過一次,出門在外別給自己添麻煩。
4月3日上午出發進山,蘆芽山的航跡網上很豐富,一路過了3個防火檢查站,交了打火機,9點半到達下道點。也是在下道點,碰到了本次山西之旅的貴人,山貓縱隊的三菊兄弟。這位好兄弟一家三口前一天進山,陷在一條小岔道口裡,車在泥里凍了一夜,他帶老婆孩子下山出來找救援,屬於「前赴」,正好碰到要進去的我,我屬於「後繼」。蘆芽山究竟有啥魅力,勾的我們前赴後繼前往一探究竟。
二話不說,拉上兄弟下道進林子。進入時還算比較輕松,我感覺泥沒有多深,輪胎還保持著跑高速2.8的胎壓,前500米連D襠都沒摘,一路跑進去,在急轉彎處第一個大泥塘切了低4,又跑了近1公里,快到兄弟陷車點時500米,我感覺輪胎附著力變差,通過左右不停打方向,覺得前輪扣不到泥水下的堅硬路面了,才鎖了中鎖。一路還算順利,到達了下道後3km處的陷車點。
兄弟上車撓了一下山貓,依然沒有動靜,果斷上絞盤。這時候,蘆芽山才真正向我展現了她的魅力,看似不那麼濕潤的地表,下邊軟軟乎乎都是地下水、水下都是冰凍的土地!山貓不僅沒拉出來,還把我的車拽著往前跑,我趕緊踩死剎車,絞盤力大,把我的前輪深深拉入地面,我坐在車里感覺車頭一點一點下沉,那場面還挺震撼!趕緊停拉下車,上滑輪
老婆在幫著處理抱樹帶,挑了一顆角度合適、看似比較粗壯的大樹
由於路窄空間小,泥坑深,車很難越出車轍,無法調頭,因此我們兩車才用這種方式行進:我先退100米,掛上絞盤拖山貓100米,然後我再退,再拖,邊退,邊拖,把絞盤用成了交通工具
這幾句話說著輕松,但過程實在是痛苦。為了避免兩車同時困住,我們時刻保持著100米的距離,這就需要纜繩和3-4根拖車繩串聯,才能夠著對方,4根拖車帶浸滿了泥水,足足有百十來斤,每次搬來倒去,非常費力!而且蘆芽山基本有2000左右的海拔,在小高原上顛來跑去,讓人很是崩潰。
還好,跟這輛山貓兄弟挺合得來,大家誰也沒有抱怨,互相鼓勵打氣,說說笑笑,保持著良好的救援心態。要知道,這一點非常重要,長時間無奈費力的救援非常損耗鬥志,如果團隊脾氣不好、發生沖突、或是莽撞行事,不僅不利於保存體力科學救援,更可能釀成更大的危險。從這一點,我和三菊兄弟非常合得來,不僅年紀相仿、玩法、思路、經驗、愛好都類似,蘆芽山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認識了這么一位好兄弟。
低血糖幹活3小時,從10點到中午1點,先後拖拽了五六次,才把我們兩個車挪到了相對乾爽的路面上。早知道,這3個小時,我們才行進了不到200米。
蘆芽山風景真是沒的說,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筆直的松柏下,是布滿松針落葉的宣軟的地面。
輪胎幾乎不可能走出車轍,淺的20-30公分,深的40-60公分,雖然比不上雨季那一米深的爛泥塘,相對旱季的5月,蘆芽山對於帕傑羅和普拉多這種極限升高2-3寸的車,已經是最高級別的挑戰了!
最牛逼的是,蘆芽山的泥果然名不虛傳,那是真黏糊!粘在手上,甩掉泥塊,手上還會就一個黃黑色的泥印,輪胎花紋全部被填飽,成了光頭胎,沒轍,只能放氣,我四個STT pro放到1.3。
能有心思拍照的地方,都是路況相對較好的,圖中路面,看著並不崎嶇,但那個附著力真是誰去誰知道。每次救援後,我和三菊兄弟就在泥潭中找相對清澈的水洗洗手,越野人沒啥講究,在野外只要安全、盡興,干凈不幹凈的就不在乎了
這是比較深的一段路,車轍大概40cm,進入出不來,不進去也得進入,想騎在路肩上通過,沒戲,滑不溜秋一下子就給你整進去,舒舒服服的。
泥湯是黃的,泥是黑的,泥下是冰,冰下我就不知道是什麼了,可能是泥瑪。哎,這爛泥糊遍整個底盤,還好我們沒有大尺寸負值輪組,不會把淤泥糊遍全車。那種6寸升高的牧馬人,肯定已經全車包漿了。
乾脆放鬆心態,該進就進,該拽就拽。最好蠕行試試能不能通過,不行就大腳油撓兩下,再不行就帶速度沖,再不行就別撓也別沖了,老老實實脫困板+絞盤。
這塊千把塊錢的pro-trek我戴了10年,跟我上山下海,非常皮實耐用,只是表面掉漆嚴重,每次出去玩我都拍一張它的照片,不知道接下來在那一刻突然停擺。
柔軟且富有水分的土地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左側可依稀看到那四條接在一起的拖車繩,花里胡哨的。
老婆在操作絞盤,老婆這些年一直跟我一起野,野外經驗在女同胞里應該算非常豐富的,而且能幹活能吃苦不抱怨,不管多難的路,帶著她出門心裡特別踏實。
救援熟練了,一手保溫杯喝著熱茶,一手遙控機收纜,一腳踩著剎車,一腳還打著拍子。
泥地里的臟活累活就是我們老爺們乾的。這次帶了捕魚褲,但是懶得換了。這次蘆芽山我穿錯鞋了,應該穿一雙高幫防水登山鞋,我穿的溯溪鞋明顯不適合這爛泥塘,不僅滑、而且容易掉,後來我乾脆光腳上陣,俗話說光腳的不怕開越野的
一腳踩進去,拔出來可困難了。想起老李在蘆芽山那集《越野路書》,一樣一樣的,很難在泥湯里站穩、走穩。這泥巴他娘的是怎麼做到的,又滑、又粘!
在稍微空曠一點的地方,我們艱難的完成了兩車的調頭,後續路況判斷還好,不再需要倒著退出來了。誰知好景不長,迎頭進來一隻猛禽,錯車時我騎上泥峰,車頭被擔了起來。撓了兩下趕緊作罷,下車先勸猛禽大哥回去,他一沒有救援裝備二沒有絞盤,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冒險進山風險大,猛禽大哥倒也聽勸,用了我的脫困板帶上了速度,一路倒了出去。出門在外,安全第一。
身後的山貓把我從泥垛子上扽了下來,加上脫困板,我撓出了原來的車轍,走入一條不那麼深的車轍,一但有了速度,千萬不要猶豫,控制好油門,保證動力源源不斷輸出,能沖多遠沖多遠,直到確認腳下安全才能停車
看看走過的路,很欣慰。三菊兄弟沖出這片沼澤後興奮的大叫一聲,我在路邊指揮,看到他時隔24個小時終於走出泥塘,我也異常興奮,發瘋似的大喊牛逼!牛逼!
終於走出最爛的那一段路,突然困意襲來、身心疲憊!別急,還要步行返回去,一是去扣泥水裡的脫困板、二是檢查有無遺漏的滑輪等救援工具、三是確認下有沒有遺漏雜物垃圾。
三菊兄弟的帕傑羅,2寸升高+泥地胎+MR前杠+副油箱+射燈+車頂架+絞盤,武裝到了牙齒和牙齦,而且配色風格協調統一,不僅用的都是頂級裝備,而且審美品味也很不錯!
終於能階段性放鬆一下了,抽根小煙、喝點小水。老婆巡視下這兩輛臨時結伴、卻又在短時間內結下深厚友誼的日本越野車,贊嘆這才是硬派越野該有的樣子!
我的大白並沒有傷痕累累,在泥地L4突襲時,後勁十足的發動機隆隆轟鳴,給了我強大的信心!像玩沙漠一樣,你對車有信心,車就給你信心,這是一場人車合一、膽大心細的游戲!
三菊的原生態無污染泥地光頭胎,2019年的車,沾滿上百年積累的泥,這故事有點意思。
我的大白,4年10萬公里,川北藏南,還去過的都去過了,已經和三菊兄弟約好,接下來要去一些不該去的地方了!
靜謐的森林,咆哮的發動機,電台里的抄收抄收,沖出泥潭後爽朗放肆的尖叫,兄弟媳婦和我老婆的聊天,孩子的嬉笑,這就是蘆芽山裡兩家人兩部車的故事。這樣的事,這個老山、老林子經歷了多少?
出山後,看看車內被甩進的泥點子,想起蔡明那句話:這是多麼珍貴的泥點子啊!可能90後00後都不知道這句話了
全是泥,前調裹著一股松木、潮濕的味道,中味是尾氣和輪胎摩擦混合後的橡膠燃燒味,後味伴隨著腐木與牛糞,伴隨著水果芳香和變速箱過熱的金屬味,丹寧不重,賊特么上頭!
花了半天扣掉這些阻礙視線的爛泥。
我在收拾糟糕的車內衛生,老婆在補充體力,地圖上看不出難易,走過的才是經歷!
和三菊兄弟合影,「給你一萬塊錢還來嗎」,「不來了」,哈哈,越野就是喝酒,喝多了難受了發誓再也不喝了,過幾天朋友一叫又出去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菊兄弟的寶貝兒子,小夥子特別棒,全程參與救援,沒有怨言,還在一旁給大人加油鼓勁,中國越野後繼有人啊!
出山後,順利回到酒店,山貓兄弟三菊折騰了兩天回酒店補覺,我去洗車,敲了三家門都不給洗,第四家老哥終於接受了小豬佩奇的開價,我和洗車店老哥倆人沖了一個小時只洗了個大概,沖洗底盤沖的我懷疑人生,黃湯子源源不斷,從車身各個縫隙流了下來。回北京後又洗了一次高價車,才基本洗出個樣子來,而且通過返京高速表現看,在蘆芽山的確沒有對我的車構成傷害,但輪轂里的動平衡鉛塊應該是跑掉了,回京路上100+時方向略震。
至此,蘆芽山穿越基本完結了,需要說明的是: 1.原先計劃的由北往南逆時針的穿越太過天真,我的車受不了,我也受不了,單車更受不了。 2.實際上我只深入了蘆芽山3公里左右,完成對山貓的救援後,我們就同時下撤了,往返只有6公里。 3.這短短6公里中,80%的爛泥路,我們先後互相救援十餘次,真正把脫困工具用成了交通工具。 4.最大的體會就是泥是真粘、朋友是真寶貴!
最後建議還沒在非冬季來過蘆芽山的朋友們: 1.非冬季穿越請慎重,素車來看看就行,2寸升高+泥地胎是必須的,絞盤等救援工具一個也別落下。 2.切莫單車前往,2-3車是最好配置,最好頭車有前後兩個絞盤,團隊協作非常重要。 3.五月初理應是旱季,但路已經如此難走,很難想像雨季蘆芽山到底如何,感覺至少比我這次提高50%難度等級。 4.提前在山下聯系好救援,最好帶衛星電話方便通聯,晚上過夜注意安全,山裡有野豬出沒。 5.如判斷前路穿越不靠譜,最好及時下撤,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附贈一張軌跡!
沖出蘆芽山後, 山西兄弟帶我橫渡呂梁山脈西北緣, 下道點在寧武縣分水嶺村, 我們沿著小東溝河溯溪而下, 在濕冷富水的高原苔地中穿行, 我通過地圖依稀辨認, 這條小河也是恢河源頭的小支流之一, 它卷上蘆芽山的冰渣和泥石, 一路在桑乾河融化, 過官廳水庫後改稱永定河, 最終流經海河匯入渤海。 無兄弟不越野, 這次山西之行, 讓我深深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蘆芽山後第二天, 在三菊兄弟的帶領下, 帕傑羅和普拉多在細雨中穿行, 越過盆地和海子, 穿過密林和山脊, 在迷霧中探路, 在小溪旁駐足。 這愜意越野生活和前日的蘆芽山重裝穿越, 形成了美妙的對比。 人與人成為了好友, 車與車形同兄弟。
這倆日本親戚,也精誠團結,結成了同甘苦的小隊子。
兄弟在奧維做足了功課,帶我穿山越嶺尋找奇異景觀。
當天細雨陣陣,天空干凈清冷,沁人心脾。
路遇一條窄道,倆人拿出工兵鏟一通修路,安全通過。
大樹根實在挪不動了,小心通行。
湖邊觀景,雨越下越大,很難想像,昨天如果沒碰到三菊兄弟,我單車闖入蘆芽山,遇見天降大雨該怎麼辦。後怕!
靜謐的湖水,沒有遊人。
山貓意氣風發,一派林中主人的氣象。
兄弟一路帶領,我不用找路,可以安心欣賞窗外美景,辛苦兄弟啦!
走到一片草甸深處,把車停在小溪邊。
清澈的溪水嘩啦啦。想起老李那句話:湍急不深,平靜不淺。想了想,人也一樣。
小溪一路向南,是恢河的上游。
帥氣的山貓,我一直都挺喜歡帕傑羅,姿態特別正!
拍了很多兄弟的車,越看越喜歡。
溯溪而下,水面越來越寬。
150開膩了我也搞個v97開開,從小看達喀爾、看成龍大哥的電影,對三菱有莫名的好感!
兄弟倆。
我的大白車身過於圓潤,看起來沒那麼硬派。
但150的懸掛行程真是不賴,前橋是獨立懸掛,還不算誇張,後橋那是可以扭屁股走路的!
想想這條小溪不僅能夠匯入桑乾河,還能流經海河匯入渤海,不免感覺神奇。我承認,想去三江源了。
路邊偶遇一幫小精靈,支棱著耳朵好奇的盯著我們。
爬上山頂,唱首山歌。
攀登高峰望故鄉,黃沙萬里長。
何處傳來拖鈴聲,聲聲敲心坎。
路遇迷霧,出門在外穿山越嶺,啥氣候都能遇上。
掛彩的前杠和大石頭合影。
競技風格的輪轂只有臟了吧唧時才有競技風格。
兄弟的輪轂和我的是一款,默契啊!
完成了一天穿越,身心舒暢的踏上回家路。
Ⅱ 電小二是誰
雙11前夕,電小二邀請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為其品牌推薦官,電小二希望藉助侶行夫婦較強的戶外感召力鼓勵大家出發旅行看世界,享受安全健康的用電戶外生活。此外,電小二還發起了"電小二侶行計劃"鼓勵愛戶外的人和愛人出發旅行,看大千世界,用電小二戶外電源探索戶外的精彩玩法。
720yun全景平台創始人劉綱,為了追求"極致影像"常年在外行攝。他使用最多的是電小二戶外電源500,他表示選擇電小二首要因素是安全,電小二用電安全以及電小二放電技術對設備的壽命及安全都讓他放心。在普若崗日冰川,為了節約汽車燃油,他用太陽能板為電小二戶外電源充電後,再用戶外電源為無人機的補電;在雅哈埡口,守候日出的前夜電小二500為無人機、熱水器及電熱毯充電,拍攝時為電腦及無人機繼續補電,電小二為他的戶外生活和拍攝的重要的電力支持。
而今年疫情催生自駕露營熱潮,電小二先後亮相戶外探險森友會、金犀牛戶外嘉年華、愛卡趣野營等野餐露營現場,為戶外生活提供安全便攜的電力保障;此外電小二還牽手自駕探險節目《越野路書》、 2020中國崇禮168國際超級越野賽,為戶外越野挑戰活動提供電力支持。
Ⅲ 越野路書的費用哪來的
越野路書的每場花費之旅都是大筆費用,費用是負責商務的同事負責為我們提供資金和物質支持的贊助商,最後終於在華為、佳明、大疆、龍牙、深玩、Sea to Summit、ZARGES傾情贊助下,南極才得以順利完成。
拓展資料:《越野路書》是一檔自駕探險節目,主持人自駕車到中國及世界各地越野探險,同時涵蓋旅遊地理、人文歷史、輕越野探險等知識內容。《越野路書》截至2019年1月已播出11季節目 ,每季3到6集,每集節目時長為30分鍾左右。此外,《越野路書》還不定期推出特輯、番外片、花絮作為正片節目的補充。
Ⅳ 跟陳震一起拍越野路書的李總是誰
很多H9用戶和粉絲,都出來站台亮觀點。其實很多人根本沒有很認真地看兩個人做的視頻。
.
陳震是在公路駕駛和山區公路彎道環節,說H9的ZF變速器的換擋邏輯很好。
.
38號是在越野長距離陡坡下降和長距離陡坡爬升環節,說H9的ZF變速器換擋邏輯有問題,也就是BUG,38號還說這種BUG會給野外越野造成危險。
.
兩個人的描述都很准確,都沒任何問題。ZF如果在公路駕駛時出現換擋邏輯上的不順暢,那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問題,一個變速器業界的一流大佬,公路駕駛出現換擋程序上的問題,采埃夫就不要再和另一位業界一流大佬豐田愛信拼了。
.
兩個人都說的是實話,真實感受!
.
但是!但是!最有問題的一幫自以為是的評論者,完全沒搞清所以然,斷章取義的拿出所謂的「經驗」、「認知」攻擊、羞辱另一方。有H9車主、有無知且無畏者、有假行家,真的要問你們一句,你們有過真實的越野駕駛經驗嗎?如果您僅僅是在場地耍了耍,過個幾個小土坡,視好漢坡、牛背山為挑戰之地的,我說句這些人不愛聽的一句!
.
Ⅳ 越野路書在哪裡能看到全集
優酷視頻。該片由優酷視頻網路工作室聯合投資出品,所有的音像權、傳播權、播放權均屬優酷視頻,可在哪好吵優酷視頻網站內進行觀看。《越野路書》是汽車李侍測評節目《蘿卜報告》在2016年出品的一檔自駕探險紀錄片的視頻節目。由陳震和李益斌主襪早持。《越野路書》截至2019年1月已播出11季節目,每季3到6集,每集節目時長為30分鍾左右。
Ⅵ 越野路線黃岡梁怎麼樣
經過渾善達克幾乎一晝夜的艱苦穿越之後,我們終於到達了達里諾爾湖。在這我們體驗到了一個當地非常有特色的冬捕節開幕式,冬季生產規模大,是漁民收獲的季節,當地人習慣把這種冬捕開網作為一個生產年度的開始。而且使用的是一種世代相傳的古老捕魚方式。體驗完冬捕節開幕式後,我們一路向南橫跨冰封的湖面前往今天的目的地--熱水塘並探訪一下大興安嶺的起點--黃岡梁。[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蘿卜報告]
1越野路書——達里諾爾湖
經過渾善達克一晝夜的穿越之後,我們終於到達了達里諾爾湖。在這我們將會體驗到一個當地非常有特色的冬捕節開幕式。然後一路向南橫跨冰封的湖面前往今天的目的地——熱水塘並探訪一下明天線路的下道點——黃崗梁。怕什麼來什麼,我們第二天下道點的防火道被封鎖住了,而且裡面的積雪已經達到了一米多深。在冬天遇到這種被封鎖的防火道,千萬不要冒然進入。在回去的路上,由於路面結冰再加上李總過彎速度過快,導致車輛後輪打滑而沖出了道路。
而由於道路高於地面,再加上前輪陷在雪裡沒有附著力,所以李總自己根本出不來。
此時車的正後方就有一個桿子,但由於李總把絞盤固定在了車頭,所以無法採取自救。
震哥對李總進行了施救後,兩人便返回了熱水塘鎮。
4越野路書——返回熱水塘鎮
Ⅶ 李總為什麼不參加陳震的越野路書
因為《越野路書》已經沒有吸引李總的地方。
新的《越野路書》雖然不至於差到沒法看,但確實是差距巨大,令李總失望。
《越野路書》是一檔自駕探險節目,主持人自駕車到中國及世界各地越野探險,同時涵蓋旅遊地理、人文歷史、輕越野探險等知識內容,由於節目高開低走,已經不符合李總的要求,李總選擇退出。
Ⅷ 越野路書亢岳是誰
亢岳是從草根車迷發展到極致車商的第一人,他在昌平擁有一家豪車展廳,這其中包含了無數的不眠夜以及心酸才成就了今天的他,越野路書車界稱之為昌平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