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思維車越野租賃
① 思維車價格是多少
這個區間很大的。一般分大輪越野和中輪城市款以及小輪越野款。賽格威是9萬多。國產的大輪越野一般在2.5-5萬之間,城市款一般在1-2萬之間;小輪休閑款在3000-1.5萬之間。這個行業水分也蠻大的,個人建議7000塊錢以下的車不要買,電池和其他配件肯定不好,很多企業根本就沒核心自主研發技術,買開源的控制系統組裝。騎客平衡車休閑款是9000多
滿意請採納。
② 思維車的詳細信息
由於Segway 思維車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嶄新交通工具,因此很難用傳統的分類方式定義它的種類。有人認為Segway 思維車應該是一種雙輪版的單輪車(Unicycle),有人認為它應該是動力滑板車(Stand-up Scooter)的一種,但它是單軸雙輪設計,與雙軸雙輪的傳統滑板車有些不同。而在某些比較正式的場合(例如官方的道路法規)中,Segway 思維車這種交通工具又被稱作「電動個人輔助機動裝置」(Electric Personal Assistive Mobility Device, EPAMD),俗稱電動代步車。Segway 思維車產品的中文名稱為「賽格威」思維車,segway 起源於英文單字「Segue」,意指「流暢平順地走」,用來形容這種交通工具可以讓人們騎著在都市裡面毫無障礙地移動。
首先,使用者要雙腳站在由兩個輪子支撐的平板上,抓牢類似自行車的手柄。然後學會如何前後移動滑行車,以及轉動手柄來旋轉方向。該車裝有雙輪,由陀螺儀操控,其寬度不超過普通成年人的肩寬,重為80磅,電池驅動。該車在操作時不需要剎車裝置或者節流桿,當駕駛者身體前傾時,機車停止。Segway 思維車運用動態平衡的原理,當身體移動時,動作中的重心會不斷改變,並達到平衡。就Segway用輪子取代了腳的功能,復制了人類高精密的平衡動作。移動安靜便利,其動力來源為兩組鎳氫充電電池或充電鋰電池,並配備有電子式充電系統,充滿電平均的續航力在8公里以上。 最早是起因於迪恩·卡門的DEKA與美國大型醫療器材生產商嬌生(Johnson & Johnson)的子公司獨立科技(Independence Technology)所合作開發的一種自動平衡式動力輪椅--iBOT。領悟到其實人類之所以可以平穩地直立行走,是因為體內靈敏的平衡器官可以精確地判斷出身體重心的改變數,透過小腦的即時反應,然後利用腿部的肌肉即時出力來平衡傾倒的態勢。所以當人類的身體前傾時,這種不自主的反應會促使人類伸出其中的一隻腳往前踩來平衡身體,所以透過這種前傾、往前踏腳、前傾、往前踏腳的動作循環,即構成了「步行」這種動作。因此卡門嘗試使用精密的陀螺儀來代替人類的前庭與耳蝸等平衡器官,以電動馬達與車輪代替人類的雙腳,發展出所謂的「動態穩定」概念,並且由嬌生獲得這種技術在醫療領域商業銷售的專利權,成立獨立科技來銷售iBOT。
2001年2月,新的研發與製造廠在美國新罕布夏州貝福特(Bedford, New Hampshire)破土動工,並且在11月時將公司名稱改為 Segway 責任有限公司,但卻鮮少有人知道細節。
2003年1月16日,一家法國的私人運輸公司凱歐利(Keolis)與Segway 公司簽署協議,要在法國發展利用賽格威便利車作為大眾運輸工具的計劃。除了在法國各地的火車站、機場設置 Segway 的出租服務點外,也包含了一個名為「氧氣站」(Station Oxygene)的創新計劃,這個計劃預計在全法國各大城市建立一個 Segway 便利車與其他零污染交通工具的出租網路,讓旅客可以用甲地租車乙地還車、只以計時定價的方式租賃適當的交通工具,來降低人員運輸在都市地區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這也是 Segway 第一次銷售到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該公司的計劃已經在2003年中時實現,第戎(Dijon)的市觀光辦公室是其第一個客戶,開始提供到當地遊玩的旅客 Segway 車作為市區游覽的工具。除此之外,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Champs-Elysees)、拉德芳斯(La Defense)等行人徒步區內,也可以租到 Segway 車作為徒步之外的另外一種替代。
2003年隸屬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與 Segway 簽約,將15架 Segway 便利車改裝成機器人移動平台(Robotic Mobility Platforms,RMP),讓各相關研究機構作為一種穩定、低廉的機器人系統發展平台。位於加州聖地牙哥的空海作戰系統司令部(Space and Naval Warfare Systems Command,SPAWAR)也跟進采購了14架RMP,並且配布給各政府與大學研究單位,作為機器人研究計劃的載台,是 Segway 實際應用於軍事與科技發展上的衍生案例。賽格威與美國大型家庭用品通路商布魯克史東(Brookstone)達成協議,成為 Segway 第一個全國性的實體銷售網,期望以實際展示讓潛在消費者試期的方式,拯救 Segway 在上市初期,只透過網路郵購的虛擬銷售方式而局限住的推廣狀態(Segway 原本預計新車在開始上市後的頭一年之內應可達到5到10萬輛的銷售,但結果是他們在21個月內只賣出6000輛新車)。
2004年,Segway 發表了一輛名為「半人馬號」(Segway Concept Centaur)的四輪版概念車,是第一輛四輪的賽格威車。一個名為「時速10英里的美國」(America at 10 m.p.h.)、由愛好者組成的車隊以全程騎乘Segway 的方式,完成了從西雅圖到波士頓、橫貫美洲大陸的嘗試。
2005年3月1日,Segway 一口氣發表了三種新款的衍生車型,其中包括了賽格威越野車(Cross-Terrain,XT)與高爾夫球車(Golf Transporter,GT)的特殊用途版本。
雖然早在Segway 隨意車實際上市之前,無論是產業界、學術界還是金融投資界,都對其寄予厚望,認為這是一種劃時代、可以改變人類運輸方式的偉大創意,但實際上歷經幾年的實際觀察之後,人們卻發現 Segway 並沒有如預期般受到消費者注意,事實上,甚至連攤平當初的研發投資都還有困難。
Segway 旅程再來就是,像Segway這種過去在道路法規中從未存在過的新產品,到底應該分類在哪種等級的交通工具裡面,各地區皆有不同的認知。在美國,Segway原本被歸類為動力腳踏車類的低輸出動力車輛。為此,Segway 公司花費了非常多的力量在游說美國各州乃至於世界各國的主管機構,終於順利地讓Segway 可以行駛的范圍擴展到當初的預期,但也相對延遲了新產品概念的推廣。
但是與美國的情況相反的,在部分地區例如台灣,是以機動車輛是否領有牌照來決定能不能行駛於道路上,Segway 因為不屬於任何等級的動力車輛,因此無法合法上路。在2005年7月施行新的車輛分級制以小型輕型機車來包括所有電動代步車,但屆時掛了牌後可以行駛到車道上的賽格威是否因此失去了在人行道上移動的資格呢?這可能是造成推廣新運具最大的困擾之一。
③ swm是什麼車
swm是斯威汽車。
swm品牌是由PietroSironi和FaustoVegani在義大利米蘭創立,旗下車型有:斯掘陪威X7、斯威X3、斯威G01、斯威G05、斯威S401等。
2014年,東方鑫源集團全資收購義大利SWM品牌,同時在義大利米蘭成立SWM斯威汽車設計中心。2016年7月27日,SWM斯威汽車品牌在中國北京發布。2016年8月30日,SWM斯威汽車旗下首款車型「SWM斯威X7」在重慶震撼上市,產品定位於中大型七座SUV場。2017年6月8日,SWM斯威汽車第二款戰略車型SWM斯威X3正式上市。
SWM思維汽車質量怎碰納么樣
斯威汽車質量還是不錯的,在義大利米蘭和重慶分別設有設計中心和研發中心,設計上秉承了義大利藝術美學,整體非常簡約實用,但又不缺精緻優雅,斯威汽車能給人種自信、執著、進取的判吵蠢感覺。
斯威的全稱應該叫做「SWM斯威」,斯威是在2016年才進入中國的,目前也才只有斯威X3和X7兩款SUV產品。在中國只能算是初來乍到,但在上世紀70-80年代的歐美國家,它可是風靡一時的越野車品牌。
④ 2008港姐競選決賽中曾志偉騎的車是什麼車
思維車(Segway)是一種電力驅動、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個人用運輸載具,是都市用交通工具的一種。由美國發明家狄恩·卡門(DeanKamen)與他的DEKA研發公司(.)團隊發明設計,並創立思維車責任有限公司(SegwayLLC.),自2001年12月起將思維車商業化量產銷售。雖然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劃時代的科技發明前景一片看好,但由於諸多現實因素所致,思維車的產品並沒有在上市後獲得原本預期的回響。
簡介
由於思維車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嶄新交通工具,因此很難用傳統的分類方式定義它的種類。有人認為思維車應該是一種雙輪版的單輪車(Unicycle),有人認為它應該是動力滑板車(Stand-upScooter)的一種,但它是單軸雙輪設計,與雙軸雙輪的傳統滑板車有些不同。而在某些比較正式的場合(例如官方的道路法規)中,思維車這種交通工具又被稱作「電動個人輔助機動裝置」(,EPAMD),俗稱電動代步車。
思維車的產品名稱「Segway」起源於英文單字「Segue」,意指「流暢平順地走」,用來形容這種交通工具可以讓人們騎著在都市裡面毫無障礙地移動。
原理
思維車的運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種被稱為「動態穩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也就是車輛本身的自動平衡能力。以內置的精密固態陀螺儀(Solid-StateGyroscopes)來判斷車身所處的姿勢狀態,透過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處理器計算出適當的指令後,驅動馬達來做到平衡的效果。假設我們以站在車上的駕駛人與車輛的總體重心縱軸作為參考線。當這條軸往前傾斜時,思維車車身內的內置電動馬達會產生往前的力量,一方面平衡人與車往前傾倒的扭矩,一方面產生讓車輛前進的加速度,相反的,當陀螺儀發現駕駛人的重心往後傾時,也會產生向後的力量達到平衡效果。因此,駕駛人只要改變自己身體的角度往前或往後傾,思維車就會根據傾斜的方向前進或後退,而速度則與駕駛人身體傾斜的程度呈正比。原則上,只要思維車有正確打開電源且能保持足夠運作的電力,車上的人就不用擔心有傾倒跌落的可能,這與一般需要靠駕駛人自己進行平衡的滑板車等交通工具大大不同。
如果以第一款思維車產品,思維車隨意車(SegwayHT,HT是HumanTransporter、人類運輸器的縮寫)為例,這輛車上裝置了五個固態陀螺儀。事實上,車輛只需要三個陀螺儀就可以完全掌控車身的前後傾與側傾程度,因此多出的兩個陀螺儀其實是用來確保行車安全的備用裝置。車輛的能量來源是兩個鎳氫(NiMH)充電電池,較後期的車款上也可以選配蓄電量更大的鋰充電電池。除了前後傾修正與前進後退外,思維車的轉向可透過兩種不同的方式達到,其中一種是如同大部分的腳踏車類或摩托車類交通工具一般,駕駛人在車輛持續前進(或者後退,這就是只有思維車辦得到的動作)的狀態中將自己的身體重心往左右傾斜,利用自身重量所產生、與車身縱軸垂直的分量,作為轉彎時的向心力而達到轉向的目的。除此之外駕駛人也可以扭轉思維車的龍頭(把手)部分,使車輛左右兩個車輪產生轉速差,例如當龍頭向左轉時,右輪的轉速會比左輪快,達到向左轉的效果。必要時,思維車甚至可以做出一輪向前一輪向後的動作,達到原地轉向的效果,因此大幅提升這種交通工具的機動性。因為這種高度的機動性,再加上熱塑材質製成的輪圈,其踏面面積其實不比人類的雙腳大上多少,因此理論上思維車可以到達得了人類所能走到的大部分地方,甚至包括路邊的人行道或落差不會太大的階梯(雖然部分地區的交通法規,禁止思維車在這類地點行駛)。
歷史
思維車的誕生源起,最早是起因於迪恩·卡門的DEKA與美國大型醫療器材生產商嬌生(Johnson&Johnson)的子公司獨立科技(IndependenceTechnology)所合作開發的一種自動平衡式動力輪椅——iBOT。卡門觀察人類走路的姿勢特性,領悟到其實人類之所以可以平穩地直立行走,是因為體內靈敏的平衡器官可以精確地判斷出身體重心的改變數,透過小腦的即時反應,然後利用腿部的肌肉即時出力來平衡傾倒的態勢。所以當人類的身體前傾時,這種不自主的反應會促使人類伸出其中的一隻腳往前踩來平衡身體,所以透過這種前傾、往前踏腳、前傾、往前踏腳的動作循環,即構成了「步行」這種動作。因此卡門嘗試使用精密的陀螺儀來代替人類的前庭與耳蝸等平衡器官,以電動馬達與車輪代替人類的雙腳,發展出所謂的「動態穩定」概念,並且由嬌生獲得這種技術在醫療領域商業銷售的專利權,成立獨立科技來銷售iBOT。
有別於專門提供給殘障或老弱人士使用、價位高昂的動力輪椅,卡門進一步想到,如果將一樣的理念拿給行動正常的一般人使用未嘗不可,於是開始有了思維車的誕生概念。1999年7月27日卡門創立了雅克羅責任有限公司(AcrosLLC.),主旨是利用動態穩定技術來開發生產一種高效率、零污染的運輸工具,並且開始開發新產品,計劃代號叫作「姜」(Ginger)。
2001年2月,新的研發與製造廠在美國新罕布夏州貝福特(Bedford,NewHampshire)破土動工,並且在11月時將公司名稱改為思維車責任有限公司,在這段期間,關於這種跨時代嶄新交通概念的消息早已傳遍各界,但卻鮮少有人知道細節。卡門在12月3日正式公開了思維車隨意車(SegwayHT)的原型車,並且聲稱它是人類史上第一輛能夠自主平衡(Self-Balancing)的運輸工具。
第一輛思維車的預產車是在2002年1月推出。2月15日時,該公司所在地新罕布夏州通過州法案,允許思維車這種電動個人輔助機動裝置(EPAMD)能在該州內的路旁人行道上行駛,而透過思維車公司的到處游說,在2002年底之前,美國共有31個州通過立法,允許EPAMD能在人行道上使用。
第一輛實際量產的產品,一輛序列編號022111000001的SegwayHTi167正式出廠,而這輛具有紀念價值的量產車,當然很自然地變為狄恩·卡門個人的收藏。如同產品在工業概念上的創新,思維車在銷售上也採取很另類的作法,他們選擇了美國的網路書店——亞馬遜書店(Amazon.com)——作為他們第一個經銷商,並且在亞馬遜網站上開放前三輛量產隨意車的競標,以便籌措資金設立一個名為「科技啟發與確認」(,FIRST)的非營利基金會,鼓勵更多人投入創造發明的行列。最後,SegwayHT的一號、二號與三號車分別以160,100美元、104,100美元與100,600美元的高價賣出。
2002年4月23日,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政府向思維車采購了一批新車,使得該市成為這種新運具的第一個官方使用單位,之後陸續又有許多不同等級的官方單位跟進。而2002年11月18日時,思維車正式在亞馬遜網站上進行預購活動,開始實際量產銷售給一般的民眾。
2003年1月16日,一家法國的私人運輸公司凱歐利(Keolis)與思維車公司簽署協議,要在法國發展利用思維車便利車作為大眾運輸工具的計劃。除了在法國各地的火車站、機場設置思維車的出租服務點外,也包含了一個名為「氧氣站」(StationOxygène)的創新計劃,這個計劃預計在全法國各大城市建立一個思維車便利車與其他零污染交通工具的出租網路,讓旅客可以用甲地租車乙地還車、只以計時定價的方式租賃適當的交通工具,來降低人員運輸在都市地區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這也是思維車第一次銷售到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該公司的計劃已經在2003年中時實現,第戎(Dijon)的市觀光辦公室是其第一個客戶,開始提供到當地遊玩的旅客思維車車作為市區游覽的工具。除此之外,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Champs-Elysées)、拉德芳斯(LaDéfense)等行人徒步區內,也可以租到思維車車作為徒步之外的另外一種替代。
2003年2月,隸屬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與思維車簽約,將15架思維車便利車改裝成機器人移動平台(RoboticMobilityPlatforms,RMP),讓各相關研究機構作為一種穩定、低廉的機器人系統發展平台。不久之後,隸屬美國海軍、位於加州聖地牙哥的空海作戰系統司令部(,SPAWAR)也跟進采購了14架RMP,並且配布給各政府與大學研究單位,作為機器人研究計劃的載台,是思維車實際應用於軍事與科技發展上的衍生案例。
2003年10月29日,思維車與美國大型家庭用品通路商布魯克史東(Brookstone)達成協議,成為思維車第一個全國性的實體銷售網,期望以實際展示讓潛在消費者試期的方式,拯救思維車在上市初期,只透過網路郵購的虛擬銷售方式而局限住的推廣狀態(思維車原本預計新車在開始上市後的頭一年之內應可達到5到10萬輛的銷售,但結果是他們在21個月內只賣出6000輛新車)。
2004年10月11日,思維車發表了一輛名為「半人馬號」(SegwayConceptCentaur)的四輪版概念車,是第一輛四輪的思維車車。
2004年11月16日,一個名為「時速10英里的美國」(Americaat10m.p.h.)、由愛好者組成的車隊以全程騎乘思維車的方式,完成了從西雅圖到波士頓、橫貫美洲大陸的嘗試。
2005年3月1日,思維車一口氣發表了三種新款的衍生車型,其中包括了思維車越野車(Cross-Terrain,XT)與高爾夫球車(GolfTransporter,GT)的特殊用途版本。
產品系列
在初上市時,思維車的產品陣線原本是依照功能劃分為三個主要產品系列HT、XT與GT,其中最早登場的SegwayHT又依照需求差異,還更細分為多種尺碼、輸出與用途不同的系列。但在2006年時修改了產品陣線的劃分方式,分成一般通勤用途的i系列,與具有越野能力的x系列,各系列又依照細節功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車型款式。
現行車型
i系列
i2:標准型的通勤用車款,以輕量化為主要訴求。
i2Cargo:設計提供給倉管人員使用的車型,在i2上追加了額外的置物盒。
i2Police:設計提供給警察使用的車型,較i2增加了額外的框架,可以用來裝設像是警笛、警示燈一類警用的裝備。
x系列
x2:不良地形上使用的車款,擁有比較寬的輪距與大型的越野胎。
x2Police:x2的警用版本,以x2的車體加上i2Police相同的額外配備。
x2Golf:用以取代過去GT車系的後繼產品,配備有可以擺放高爾夫球袋的額外行李架。
RMP:思維車的機器人移動平台原本是為了美國軍方的需要而開發出來的,但後來也開始提供商業用途的客戶采購作為進一步發展成其他機械產品的基礎平台。
過去車型
SegwayHT系列
i系列:標准型的思維車隨意車,擁有20公里/小時左右的最高車速,新一代的版本已經可以選配儲電力較高的鋰電池,使得續航力提升到38.6公里的水平。
p系列:輕型的思維車隨意車,雖然輸出較i系列小,但是車身尺碼更精簡重量更輕,它除了可以在較狹窄的環境中順利操作外,因為體積小,可以放進大部分車輛的行李廂中四處攜帶。
e系列:高負荷型的思維車隨意車,不只荷重更強,車身上還設計有額外的置物盒。專屬的電子式停車腳架可以讓車子在沒人騎乘操作時,仍然保持站立的姿勢。
SegwayXT:越野型的思維車車,除了輸出動力比HT強速度更快外,還配備粗獷的越野車胎可以應付各種不平地面。不過它相對的有種缺點,就是不能在像是人行道這般的平坦場合使用。
SegwayGT:高爾夫球場用的思維車車,有較長的續航力、較高的車底距地高還有附加一個高爾夫球袋掛架,強調跟傳統的電動高爾夫球車一樣環保,但更靈活。
SegwayConceptCentaur:「半人馬」是思維車在2004年時推出的雙人座四輪版概念車,外觀上它非常像是一輛傳統的全地形車(All-TerrainVehicle,ATV),且的確擁有可以媲美一般沙灘車的越野能力,與比一般的思維車快很多的車速(接近40公里/小時),但是它仍然保持了思維車車絕對不可少的動態穩定功能,因此很輕易地就可以做出前輪離地、只靠後輪著地站立的平衡姿勢,還可以保持這姿態進行原地旋轉或加速前進、後退,與爬上落差很大的台階之類普通ATV做不到的高級動作。思維車半人馬是一輛總體表現很令人期待的嶄新交通工具,它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思維車並沒有實際將它量產的打算,一般消費者只能望車興嘆。
實際運用
雖然早在思維車隨意車實際上市之前,無論是產業界、學術界還是金融投資界,都對其寄予厚望,認為這是一種劃時代、可以改變人類運輸方式的偉大創意,但實際上歷經幾年的實際觀察之後,人們卻發現思維車並沒有如預期般受到消費者注意。
思維車在推廣上的困難點,主要集中在價格與法規問題上。首先,由於大量使用最先進的科技來製造隨意車,每輛新車的價值都頗為高昂。以最入門的i2車款而言,售價也高達5,000美元上下,而台灣的i2則定價為26萬新台幣上下,相當於5輛125cc.等級速克達摩托車的價格,更別說價格只有摩托車一半的電動腳踏車),使得思維車仍然只能保持它高收入階層消費者才使用得起的狀況,與當初人人皆可利用的遠景有點距離。
除此之外,像思維車這種過去在道路法規中從未存在過的新產品,到底應該分類在哪種等級的交通工具裡面,各地區皆有不同的認知。雖然思維車當初在開發時,就是希望其不受地形限制的特性能夠將動力輔助交通工具的使用范圍擴及到人行道、階梯這種傳統有動力的車輛不能遍及的地點,但在實際上,卻有許多國家在法令上限制了如此的使用方式。各國的相關規定概述如下:
美國
在美國,思維車原本被歸類為動力腳踏車類的低輸出動力車輛,因此必須行使於標準的慢車道上,而無法普遍用於它原本開發時所鎖定的主要使用環境——人行道。為此,思維車公司花費了非常多的力量在游說美國各州政府,終於在30個州順利地讓思維車可以行駛的范圍擴展到當初的預期。但是,仍然有些地區或城市禁止這樣的使用方式。
歐洲
在荷蘭,除了少數心肺方面疾病的患者可以使用思維車作為醫療性輔助器材之外,思維車因為安全上的考量並不被允許在公共道路上使用[1]。
由於被分類為有動力機械車輛卻又無法通過車輛的基本規格認證,在英國跟瑞典也是禁止思維車在公共道路上行駛[2]。而在德國,一般而言除非特別申請獲得通過,否則思維車只被允許用於部分私人擁有的土地或道路上,而無法進入公共道路,但在部分地區也有將思維車視為電動輪椅類型的設備,而允許行駛於腳踏車專用道或人行道的情況。
亞洲
日本
在日本,思維車是被分類為與排氣量介於50到125立方厘米的摩托車相同等級的有動力車輛,因此要求必須配備有煞車與頭燈、煞車燈、方向燈等輔助設備,車主也需繳稅注冊車牌並擁有駕駛執照。但由於在思維車上加裝這些設備有其困難度(尤其是煞車裝置),因此在公共道路上使用可能會導致車主違反「上路車輛整備不良」的法規而受罰[3],間接等於禁止了思維車的使用。
台灣
台灣在2007年7月4日時修正了負責管理道路使用的道路交通處罰條例,思維車由於符合第69條中對於電動自行車分類定義,因此得以以機慢車的身份,在符合第69-1條中所列的要求,經車輛型式審驗合格並黏貼合格標章之後行駛於公共道路上[4],成為亞洲地區第一個在公共道路上可以合法行駛思維車的地方。
⑤ 引領越野從小眾走向全民,北京越野啟動C2B造車新模式
我們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但事實上,迫於生活與工作上的壓力,又得不面對眼前的苟且。我們做出讓步,希望平衡工作和生活,卻往往左右碰壁……矛盾,就好像生活的孿生兄弟,如影隨形。
在這個互聯網快速發展和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里,誘惑實在太多,而我們能做的,是學會做減法,摒棄虛榮浮躁,回歸本心,問問自己想要什麼,為自己的靈魂尋找一個棲息之所。而一輛越野車能夠給予你的,就是「無問西東、向心而行」。
近年來,隨著社群文化的不斷深入人心,讓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在一起。一句「說走就走的旅行」,讓更多渴望尋求一份真實、寧靜的人喜歡上了越野,更喜歡在路上的自由與遠方的風景。
可以說,如今越野已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眾多消費者開始加入到越野行列。談及越野族群,北京越野擁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從曾經線下社群的車友會,到現在覆蓋整個互聯網的群體,北京越野一路見證中國越野的發展與文化成長,北京越野BJ212、BJ40等經典車型更是承載了幾代人對越野車的情懷與記憶。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再創經典計劃」的啟動,北京越野攜手當代年輕人,將會以C2B全民眾創的方式,為越野車迎來下一代新經典,讓越野車以及越野的生活方式,再立時代潮頭。
結語
其實近兩年來,北京越野一直通過文化營銷、賽事營銷、圈層營銷、體驗營銷等多維度的營銷方式,持續傳遞越野文化。在不斷夯實專業越野圈層的同時,以跨界的生活方式為載體,建立起了從越野發燒友到越野愛好者再到越野嚮往者的用戶粉絲越野生態圈,讓越野成為一種健康、時尚、正能量的生活方式,為用戶帶來全新的出行生活。
顯然,北京越野在圈層營銷上已經超脫了宣傳的本身意義,這份堅守傳承越野的精神與推動行業向好發展為己任的高度,無疑是令人動容的。
目前,越野車的黃金時代正在來臨,在踐行北汽集團「高、新、特」的要求,肩負「中國越野車第一品牌」重任職責的北京越野,必將引領中國越野車進入下一個全新時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Segway電力驅動單人車是啥車
行人交通工具,Segway思維車在很多人眼裡還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在我們生活所需的很多領域,Segway思維車開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據悉,Segway思維車已經在北京奧運會場館、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南站等場所投入使用;另外,Segway思維車在警用巡邏、物流、高爾夫等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接下來,網上車市網站將與您一起詳細解讀這款高效的Segway思維車。
在國內市場上的Segway思維車並不多見,很多人乍一看這款車會感覺它像一個除草機。不過,Segway思維車被稱作「動力滑板車」則更為恰當。Segway思維車是單軸雙輪設計,適合在城市道路行駛。使用者只需站在由兩個輪子中間的踏板上,通過手柄來控制方向,即可暢行無阻的移動了。
Segway思維車在國內銷售的車型共有兩個系列,分別是「I2」和「X2」,其中「I2」基本型的售價是79647元,而「X2」基本型的售價是85710元。當然,如果想要越野版或者其他型號,價格要更昂貴,足夠購買三輛奇瑞QQ轎車的了。
Segway思維車的手柄類似自行車的方向把,手柄上外敷軟膠皮材料,不僅可以防滑,舒適行也很好。在手柄前面可以裝配夜視大燈,但這台Segway思維車上卻沒有配備,因為夜視大燈價格昂貴,如果損壞則不好另配。
Segway思維車採用單軸設計,上面帶有橡膠墊踏板,使用者需要將雙腳踏在踏板中間。而左右踏板中間則是狀態指示燈,可以從燈光顏色等變化來判斷Segway思維車的狀態。我們看到,這款Segway思維車是「X2」型號,四周都帶有防護欄桿,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Segway思維車「X2」的車身明顯比「I2」粗厚,操控桿的高低也可以通過手動來調節。這樣以來可以解決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使用需求。
Segway思維車「X2」的輪胎也比「I2」更加寬大,不過所有Segway思維車的輪胎內部都配備了獨立的電機設備。而這個電機的作用則可以當作汽車的發動機來理解。另外,Segway思維車擁有兩個動力配備,分別在左右輪胎,從而可以輕松實現轉彎等動作。而且Segway思維車的轉彎直徑為零,幾乎不需要倒車。
並不是所有的Segway思維車都配備停車支架,如圖中所示一副停車支架的售價近兩千元,足夠購買一部電動自行車了。不過,如果購買了一款Segway思維車,不去購買停車支架的話,停車存放的時候確實不太方便。
Segway思維車是電動力的代步工具,採用了鋰電池的設計。電池在思維車的底部,可以拆卸、更換、維護。而Segway思維車的充電插口在車體的後部,在沒有任何電量的情況下,只需要充電6個小時即可將電池充滿。電池充滿的情況下,Segway思維車可以連續行駛40公里左右。
Segway思維車也配備功能強大的遙控鑰匙,雖然看上去小巧玲瓏,但對這款車的使用卻必不可少,使用者可以將這個遙控器放置在手柄中央的位置即可。
現在來介紹一下Segway思維車及遙控器的使用問題。首先,長按遙控器左下方的開關鍵兩秒,可以啟動車輛,此時Segway思維車進入待機狀態,指示燈顯示為紅色。
接下來可以按下左上方的按鈕,啟動初學者模式。此時顯示器上會出現一個龜型的圖標,表示Segway思維車已經進入初學者模式。而且這款車也開始限制車速,當車速超過20km/h的時候,方向桿會自己拉回,以此來減速,保證行駛安全。
當使用者選擇了初學者模式的時候,可以將雙腳放在兩側踏板上,這個時候Segway思維車也從待機狀態變為正常狀態。我們可以看到遙控器右側出現了一個笑臉圖標,表示現在可以駕駛Segway思維車移動了。
當使用者暫時停車不用的時候,可以按下右下方的鎖定鍵,可以鎖定Segway思維車。而遙控器的顯示界面則出現了一個鎖的圖示,笑臉圖標消失。當再一次按下鎖定鍵時,即可為Segway思維車解鎖。
Segway思維車遙控器右上方則是功能控制鍵,通過調整這個鍵,可以使遙控器顯示屏上方出現時間、日期、總行駛里程、車速等信息。另外,這個鍵還可以調整到一個里程計算模式,可以計算出行駛兩端之間的距離。而遙控器顯示屏左側顯示的是電池電量,一共有八個小格。在正常情況下,每消耗一個格的電量,既可以行駛5公里。
Segway,就是曾經出現在成龍《新警察故事》海洋公園場景里追逐戲的那種單人手扶電動車,也出現在《百貨戰警》胖警衛從頭騎到尾的那種車,美國發明家Dean Kamen的大作。「Segway」起源於英文單字「Segue」,意指「流暢平順地走」。有人認為它是一種雙輪版的單輪車(Unicycle),有人則認為它是動力滑板車(Stand-up Scooter)的一種,但它是單軸雙輪設計,與雙軸雙輪的傳統滑板車有些不同。似乎稱其為「電動個人輔助機動裝置」(Electric Personal Assistive Mobility Device, EPAMD)更准確些,俗稱電動代步車。Dean Kamen的設計靈感來自人類行走,目的是設計一種電動輪椅,一種健全人騎的輪椅。
據說Segway會在奧運會場廣泛部署,用於服務人員以及攝影師。雖然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但以前還真沒騎過(騎車「騎」習慣了,其實應該叫「駕」車更合適)。據稱這個車是成龍旗下的公司做代理銷售的,因此出現在他的電影里,算是做廣告了。
騎車之前觀察了一下,大致了解了下原理。原來這車是純電力驅動的,包括運動控制,控制指令通過安裝在踏板上的精密陀螺儀獲得,運用了「動態穩定」的運動學概念。據稱,這個車最高時速可達20公里,載重110公斤。5組陀螺儀每秒采樣率高達5000次,已經趕上村田製作所設計的騎車機器人了。此外,電機驅動晶元前端的用來做指令運算的TI TMS320C2000 MCU性能也的確了得。難怪這個車要賣6000美元(國內賣8W人民幣,趕上汽車了…),不僅是優良的機械設計,控制系統也的確捨得本錢。
只要自控能力強,能把這個車想成一個平板,靜靜的踩上去,並保持重心在身體縱軸的中央,車就能穩穩的立在那兒。當身體重心靠前或靠後時,踏板隨之傾斜,根據陀螺儀採集的信號,運算晶元會迅速為電機發出指令,車就隨即被驅動,車的行進速度與身體傾斜的程度呈正比。轉彎是靠車把實現,雖然造型與自行車幾乎一樣,但絕不能扭動,否則在雙腳反作用力下,車會轉向預期的反方向。正確的方法是輕輕向欲轉的方向扯動手把,同樣還是在利用踏板水平面的傾斜來控制方向。這就意味著,如果身體重心有左右方向的傾斜,也同樣能實現轉彎。轉彎動作依靠兩個車輪的轉速差達成,當車靜止狀態時,還能像坦克一樣原地轉向。
一般人騎上2分鍾就能控制自如了。原則上,只要電池電力充足,就不用擔心會摔倒,這與傳統需要靠駕駛人自行進行平衡的滑板車完全不同。高科技就是不一樣,當初學自行車的時候,可是摔了不少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