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沙漠越野車比賽
❶ 哪裡有直播達喀爾拉力賽2017
達喀爾運動主管科馬:
「2017年的達喀爾路線仍然保留汽車拉力賽的傳統,參賽選手們的耐力將經受前所未有的挑戰:有7個特殊賽段將超過400公里,其中一個甚至更會超過500公里。其中6天的比賽中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進行。整個比賽中將充滿變數,不到最後一個特殊賽段結束沒有人知道誰將摘得達喀爾桂冠。」
❷ 寧夏靈武首屆沙漠越野挑戰賽現場情況如何
5月5日,「千年古縣 生態靈武」中國靈武第三屆沙漠文化旅遊節暨首屆沙漠越野挑戰賽激情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名賽車手齊駕愛車,在寧夏靈武市銀湖沙漠生態小鎮展開激烈角逐。
來自銀川的車手劉麗芬是一位有著五年比賽經驗的車手,面對來自全國的勁敵,她巾幗不讓須眉,在這次比賽中由於對賽道地形和行駛速度把控到位,沒有出現任何意外,順利通關抵達終點,對於當天的表現,她也非常滿意。「盡管,以前經常參加比賽,但在寧夏境內參加這樣的比賽,還是第一次,感覺挺不錯。」劉麗芬說。
大賽吸引了區內外近百位車手參賽,其中專業車手70多位,業余車手20多位,整個比賽分專業組、非改裝組、UTV組和巾幗杯組,在5月5日和5月6日,在這里對決。
寧夏靈武市舉辦「千年古縣 生態靈武」中國·靈武第三屆沙漠文化旅遊節暨首屆沙漠越野挑戰賽,共有來自全國100餘輛參賽車輛進行場地賽、排位賽、沙漠挑戰賽。比賽場面震撼與驚險程度不輸達喀爾拉力賽。
❸ 已經落下帷幕的阿拉善英雄會,都舉辦了哪些賽事
已經落下帷幕的阿拉善英雄會,都舉辦了哪些賽事,這個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比較出名的T3沙漠接力賽了,還有對全地形車的挑戰賽,以及美國「雷神之錘」表演賽,騰格里沙漠挑戰賽等六大賽事。
英雄會最重要的傳統賽事項目就是T3團隊挑戰賽了,這個賽事一直是參與度最高,對團隊合作要求最高的。本屆T3挑戰賽將正式劃分專業組及挑戰組;「雷神之錘」挑戰賽是英雄會引進的北美最熱門的汽車賽事;騰格里沙漠挑戰賽則是單車競技賽;攀岩賽是國內首個攀岩類越野賽事;全地形車大獎賽則是為熱愛全地形車的車迷准備的一項獨特賽事。
❹ 有一種人生叫越野,有一種可靠叫肆零—我是新疆二龍,我開BJ40
各位車友好,我是新疆二龍,在這里和大家打個招呼,以後會經常和大家多溝通多交流的。此次來論壇分享我和BJ40的一些故事。我很喜歡越野,喜歡到什麼程度呢,我有七台車,其中六台應該說是越野車,只有一台奧迪A6L平時我開的還不算多。三台豐田,4500、酷路澤400以及霸道120,三台BJ40,2.4L排量的三門版、2.3T排量BJ40環塔冠軍一台以及2.3T排量40L一台,可以說越野就是我的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BJ40也就是我這一段人生裡面非常重要的夥伴了!很多人都好奇為啥我會選擇BJ40,身邊不少的朋友都問我這樣的問題,其實我選擇BJ40完全是因為它的品質,一輛20萬左右的BJ40可以在賽場上干倒那些百八十萬的合資車,而且40的品質非常的過硬,使得我在多次比賽中安然無恙。
我也和其他BJ40車友一樣,熱心公益。這是我幫助巴州交警大隊某次救援的合影留念。今天就分享到這,以後我會慢慢分享更多的精彩故事!
❺ 介紹一下達喀爾拉力賽
以非洲沙漠為舞台的[巴黎-達喀爾]作為最嚴酷和最富有冒險精神的賽車運動,為全世界所為知曉。
每年1月1日以法國為賽程起點的這項拉力賽,為世界上180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廣播,報紙以及雜志廣泛報道,受到全球五億人以上的熱切關注。[巴黎-達喀爾]的正式法語名稱為「Le Dakar」,每年的賽會都以贊助商或地區名稱冠名。
被譽為世界上最艱險的賽程
「巴黎-達喀爾」於每年的1月1日,在人們迎接新年的興奮中從由法國出發,用2-3個星期穿越非洲大地,全程約10,000公里。至今賽程的全程跑完率只有38%,更有「跑完全賽程者均為勝利者」一說,可見賽事的艱辛程度。以嚴酷的大自然為對手,驅使人類自身的全部智力,體力和精神力進行挑戰的「世界上最艱巨的充滿冒險精神的汽車賽程」,它,就是「巴黎-達喀爾」。
專業選手和業余愛好者共同參賽
「巴黎-達喀爾」的一個較大的特徵就是:與WRC(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不同,無論專業選手還是業余賽車愛好者都可自由參賽,共同競技。正如「巴黎-達喀爾」創始人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所說:「巴黎-達喀爾」是一個對於專業選手充滿吸引力的專為業余愛好者的拉力」。
任何車種都可參賽
「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無論是轎車,賽車,卡丁車還是卡車…,任何種類的汽車都可參賽。且不管是從車行購入的現車還是愛車家自己裝配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車,都來之不拒。各式參賽車輛渾然一體的參賽情景,僅「巴黎-達喀爾」才能展現。
每年都有更改的賽程路線
「巴黎-達喀爾」在正式開賽後大約10年間,都把賽程起點定為巴黎,終點為達喀爾。但賽程路途每年都略有更改。隨著時間的推移,起點終點也開始發生變化。如1992年起點為巴黎,終點為南非的開普敦,1994年則為巴黎-達喀爾-巴黎,1997年是從達喀爾出發,以奈及利亞為折回點再返回達喀爾。自1979年,法國的一些敬仰澤利·薩賓和他的精神的冒險者們發起的第一次賽程起,至今已過去了將近四分一個世紀。從由一群冒險者發起的業余賽會-「巴黎-達喀爾」,由於參加者年年增加,現已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拉力賽。以非洲撒哈拉沙漠為舞台「巴黎-達喀爾」每年都上演著驚心動魄的一幕。
「巴黎-達喀爾」拉力賽到底難在哪兒?
對於「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以往我們只知道參加這一賽事非常艱苦,但具體苦在哪兒卻不甚了解。昨天,准備邁出「第一步」的兩位中國車手向記者進行了一番詳盡介紹——
費用昂貴——後援車有四輛
由於巴—達汽車拉力賽主要賽段地形險峻,加之當地氣候惡劣,車手隻身無法跑完全程,必須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補給和維修車隊跟隨其後,幫助其處理如車胎爆裂等意外情況。據首次參加該賽事的兩位中國車手介紹,他們這次參賽就將有四輛負責補給和維修的「後勤」車隊為他們的三菱賽車服務,而這筆費用相當可觀,幾乎均為車手自籌。
規則嚴格——不能隨便加油
巴—達拉力賽賽事組委會規定,由於該賽事賽車所用燃油為特殊品種,一般加油站不具備提供這種油的能力,因此賽車「口渴」時只能等組委會派飛機空運燃油過來,車手不能隨意在路旁加油站「自行解決」,一經發現即被判出局。但是在一些特定賽段,組委會會指定幾個加油站,車手可以在此給愛車「充電」。
賽段險峻——馬拉松段最苦
該賽事由於大部分賽段設在熱帶沙漠中,因此險情時有發生,各賽段都會碰到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其中馬拉松賽段給車手造成的阻力最大。該賽段要求車手全天駕駛,中途不許停歇,而且不許有補給和維修車隊跟隨。因此參賽車手大多「折」在此處,其中不乏名將。
休息不易——每天限制飲食
每個車手每天只能「享用」賽事組委會規定的幾個三明治和幾瓶礦泉水,即使想「偷吃」恐怕也不可能,因為車手都在拚命搶時間以多跑幾程。此外,通訊問題也令車手撓頭,他們若想與後方保持聯系,只能在休息區的新聞中心「自行」解決,每個休息區相隔都不近,而且話費也不便宜。
最著名的車友單項賽事便是比賽距離最長的格拉納達-達喀爾拉力賽,1979年創辦(1995年以前的16屆比賽為巴黎-達喀爾拉力賽)。該比賽每年一月從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納達出發,穿越非洲5個國家,行程達10109公里,最終到達塞內加爾的達喀爾。與WRC不同的是,該比賽為多車種的比賽,共分為摩托車組、小型汽車組(包括轎車和越野車)以及卡車組,賽車的號碼依次以1,2,3開頭。如105,表示摩托車組的第5號賽車,208表示小型車組的第8號,312則表示卡車組的第12輛賽車。而工作車則以4為開頭數字。比賽路段分布在寬闊甚至漫無邊際的撒哈拉沙漠、茅利塔尼亞沙漠以及熱帶草原,與WRC相比,基本上沒有現成的道路。車手和領航員除了依靠組委會的路線圖以外,還要藉助指南針直至今天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才能到達和通過每一個集結點。; ;; 相對於WRC賽事的維修區而言,格拉納達-達喀爾拉力賽更為「奢侈」。由於維修隊不象WRC那樣可以通過一般的公路提前到達指定的區域等待賽車前來檢修和補給,因此,每個車隊都會包租專機攜帶所有的配件、給養和維修技師,在賽車之前飛抵指定區域(多為簡易機場)。幾十架分別畫滿了各自車隊LOGO的飛機停在一起,其場景蔚為壯觀。當貼滿同樣LOGO的賽車來到維修區,便會集中到機翼下進行維修和補給。這時候,又如同小鳥在大鳥的羽翼下休息一樣,特別有趣。所以除了比賽極具觀賞性以外,格拉納達-達喀爾拉力賽的維修區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 該比賽也是採取間隔發車的方法。但是,比賽的賽段只有十幾個,每個賽段都十分漫長,因此,會在某個賽段出現摩托車、小型車輛和大卡車並駕齊驅的宏大場面。 ;; 格拉納達-達喀爾拉力賽的過程異常艱苦,賽手白天要經受40度的高溫,晚上又要在零下的低溫中度過。而且,除了通常的賽車故障以外,一旦迷失方向,就要面臨斷油、斷糧甚至放棄賽車的局面。因此,這是一場人與自然真正較量的比賽。也是因為這樣,雖然每場冠軍的獎金只有4500美元,但還會吸引那些不惟艱險的賽手前來參加。格拉納達-達喀爾拉力賽每場產生摩托車組、小型汽車組和卡車組的冠軍各一名;;
以非洲沙漠為舞台的[巴黎-達喀爾]作為最嚴酷和最富有冒險精神的賽車運動,為全世界所為知曉。
每年1月1日以法國為賽程起點的這項拉力賽,為世界上180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廣播,報紙以及雜志廣泛報道,受到全球五億人以上的熱切關注。[巴黎-達喀爾]的正式法語名稱為「Le Dakar」,每年的賽會都以贊助商或地區名稱冠名。
被譽為世界上最艱險的賽程
「巴黎-達喀爾」於每年的1月1日,在人們迎接新年的興奮中從由法國出發,用2-3個星期穿越非洲大地,全程約10,000公里。至今賽程的全程跑完率只有38%,更有「跑完全賽程者均為勝利者」一說,可見賽事的艱辛程度。以嚴酷的大自然為對手,驅使人類自身的全部智力,體力和精神力進行挑戰的「世界上最艱巨的充滿冒險精神的汽車賽程」,它,就是「巴黎-達喀爾」。
專業選手和業余愛好者共同參賽
「巴黎-達喀爾」的一個較大的特徵就是:與WRC(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不同,無論專業選手還是業余賽車愛好者都可自由參賽,共同競技。正如「巴黎-達喀爾」創始人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所說:「巴黎-達喀爾」是一個對於專業選手充滿吸引力的專為業余愛好者的拉力」。
任何車種都可參賽
「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無論是轎車,賽車,卡丁車還是卡車…,任何種類的汽車都可參賽。且不管是從車行購入的現車還是愛車家自己裝配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車,都來之不拒。各式參賽車輛渾然一體的參賽情景,僅「巴黎-達喀爾」才能展現。
每年都有更改的賽程路線
「巴黎-達喀爾」在正式開賽後大約10年間,都把賽程起點定為巴黎,終點為達喀爾。但賽程路途每年都略有更改。隨著時間的推移,起點終點也開始發生變化。如1992年起點為巴黎,終點為南非的開普敦,1994年則為巴黎-達喀爾-巴黎,1997年是從達喀爾出發,以奈及利亞為折回點再返回達喀爾。自1979年,法國的一些敬仰澤利·薩賓和他的精神的冒險者們發起的第一次賽程起,至今已過去了將近四分一個世紀。從由一群冒險者發起的業余賽會-「巴黎-達喀爾」,由於參加者年年增加,現已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拉力賽。以非洲撒哈拉沙漠為舞台「巴黎-達喀爾」每年都上演著驚心動魄的一幕。
「巴黎-達喀爾」拉力賽到底難在哪兒?
對於「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以往我們只知道參加這一賽事非常艱苦,但具體苦在哪兒卻不甚了解。昨天,准備邁出「第一步」的兩位中國車手向記者進行了一番詳盡介紹——
費用昂貴——後援車有四輛
由於巴—達汽車拉力賽主要賽段地形險峻,加之當地氣候惡劣,車手隻身無法跑完全程,必須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補給和維修車隊跟隨其後,幫助其處理如車胎爆裂等意外情況。據首次參加該賽事的兩位中國車手介紹,他們這次參賽就將有四輛負責補給和維修的「後勤」車隊為他們的三菱賽車服務,而這筆費用相當可觀,幾乎均為車手自籌。
規則嚴格——不能隨便加油
巴—達拉力賽賽事組委會規定,由於該賽事賽車所用燃油為特殊品種,一般加油站不具備提供這種油的能力,因此賽車「口渴」時只能等組委會派飛機空運燃油過來,車手不能隨意在路旁加油站「自行解決」,一經發現即被判出局。但是在一些特定賽段,組委會會指定幾個加油站,車手可以在此給愛車「充電」。
賽段險峻——馬拉松段最苦
該賽事由於大部分賽段設在熱帶沙漠中,因此險情時有發生,各賽段都會碰到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其中馬拉松賽段給車手造成的阻力最大。該賽段要求車手全天駕駛,中途不許停歇,而且不許有補給和維修車隊跟隨。因此參賽車手大多「折」在此處,其中不乏名將。
休息不易——每天限制飲食
每個車手每天只能「享用」賽事組委會規定的幾個三明治和幾瓶礦泉水,即使想「偷吃」恐怕也不可能,因為車手都在拚命搶時間以多跑幾程。此外,通訊問題也令車手撓頭,他們若想與後方保持聯系,只能在休息區的新聞中心「自行」解決,每個休息區相隔都不近,而且話費也不便宜。
❻ 能容納55萬輛越野車的盛會,阿拉善英雄會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
阿拉善英雄會最大的魅力就是包容性強,不管是賽車手還是越野愛好者都可以來參加。作為全國最大的越野車集會,阿拉善英雄會早已成為了越野人自己心中的年會。在這里你可以與三五知己頻頻舉杯,也可以在美麗遼闊的騰格里沙漠中來一場放肆的穿越。2000名賽車手參加了「統一潤滑油」T3挑戰賽、「統一潤滑油」T3接力賽、岩石挑戰賽、騰格里挑戰賽、全地形車大獎賽、機車英雄大賽、虎克之路體驗賽。
同時,在會場的上空也不乏精彩的表演。此次夢想航空嘉年華安排了特技飛行表演大師馬克傑弗里斯和帕蒂瓦格斯塔夫等一眾特技飛行表演隊在沙漠上空為觀眾們帶來了精彩刺激的節目,他們以天空為紙,用飛機勾勒出一幅靈動唯美的藝術作品,浪漫焰火點燃整個大漠創造出你心目中最經典最難忘的的回憶。
❼ 越野車運動大致可分為哪些賽種具體每場賽種賽事對場地要求怎麼樣
若論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四驅賽事,應當首推由法國巴黎到非洲達喀爾的汽車拉力賽(Paris-Granada-Darkar Rally);其次就是由駱駝煙草及英國陸虎汽車合辦的駱駝杯錦標賽「Gamel Trophy」;此外,在亞洲,最著名的越野賽事則應屬於每年一次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馬來西亞四輪驅動車越野賽」(Borneo Safari)了。以下分別向大家介紹:
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
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既考驗車輛在沙漠比賽中性能的發揮,又考驗車手和領航員的配合,該賽事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尋找最短最安全最快的路段直達終點。而駱駝杯錦標賽則是一項考驗團隊合作精神的賽事,特色在於怎樣駕駛一輛只採用原裝引擎及懸掛系統的越野車,深入地球每一個角落實行探險式旅程。
駱駝杯錦標賽
駱駝杯錦標賽的創始者最初將這項賽事設計為駕駛4x4穿越「全亞瑪遜公路」,追求的是簡單與真誠,但自從他轉向水上運動,並進行長時間電視直播後,這種風格就不復存在了。那時在巴西人們將穿越全亞瑪遜稱為「公路」,實在是一種溢美之辭。比賽的主要目的是檢驗參賽者的越野技巧和4x4卡車及裝備的性能,這個比賽以野外探險生活為主,沒有名次及獎項,只有一紙完成賽事的證書而已。
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
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與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及駱駝杯錦標賽相比,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格。每年一次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馬來西亞四輪驅動車越野賽,是一種全面考驗越野車性能、耐力和駕駛者的反應、體能及耐力的大賽,與其他兩大賽事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這個賽事也是亞洲地區越野車迷最為重視的一級大賽之一,至今為止已舉辦了10屆。
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別具一格,主辦單位會在森林內設定一系列超高難度的障礙,如接近九十度傾斜的懸崖、深近一米的沼澤地、連雙腳都難以立足的大石及舉步艱難的爛泥地等。參賽者需要在荒蕪邊際的原始森林裡依靠帳篷生活。並且在毒蚊滿布、悶熱潮濕並隨時有可能下起狂風暴雨的天氣情況下自己煮食。如果沿途沒有河流或在河邊駐扎,參賽者就要帶著滿身污泥和臭汗入睡,那種艱辛和困難非筆墨所能形容。大賽還有多項嚴格的規定,如使用絞盤時必須在鋼纜上放有毛巾、過時未能擺脫困境者將被取消資格;中途如果熄火或翻車不許其他人協助,否則也將取消賽段資格等。參賽者要用越野車完成這些艱巨任務,縱使危險萬分亦不可逃避,否則前功盡棄。在各種越野賽事中,如果順利完成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將無可置疑地成為「越野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