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驅越野結構
Ⅰ 為什麼硬派越野車大多是分時四驅難道全時四驅不好嗎
越野車在結構上有以下這些特點:帶有強壯大梁的非承載式車身,超高的最小離地間隙、較大的接近角、離去角以及縱向通過角,較小的軸距,較大的輪距,匹配專業的越野輪胎,搭載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手動變速箱或者液力機械變速箱(AT),帶有差速鎖的分時四驅系統,懸架行程巨大的整體橋式底盤結構。從這些特點可以看出,很多所謂的越野車其實是城市SUV的加強版,只是底盤高一點,通過性好一點,但是並不具備越野能力。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買一輛越野車,經常到野外爬山涉水,必須選擇帶有分時四驅、前中後三把差速鎖的標准越野車。不過這樣的車公路行駛性能是比較差的,舒適性也不好,真的只適合越野使用,日常代步以及做家庭用車都是不適合的。如果你不是有非常強的越野需求的話,還是選擇一輛越野性能稍強一點的公路SUV吧,比如雷克薩斯、吉普大切諾基等。
Ⅱ 四驅越野車的分動器和中央差速鎖作用有什麼區別
四驅越野車的分動器和中央差速鎖的區別為:主要功能不同、工作狀態不同、位置不同
一、主要功能不同
1、分動器:變速器輸出的動力分配到各驅動橋。
2、中央差速鎖:驅動橋空轉時,能迅速鎖死差速器。
二、工作狀態不同
1、分動器:隨時隨地處於工作狀態。
三、位置不同
1、分動器:變速箱輸出軸動力連接的第一個裝置,是一個集成齒輪箱系統。
2、中央差速鎖:中央差速器內部的一個鎖止裝置,從外觀是無法觀察到的。
Ⅲ 汽車全時四驅的結構是什麼,對比適時四驅,推薦購買哪個
四輪驅動模式有很多種,包括及時四輪驅動、分時四輪驅動和全時四輪驅動。適時四輪驅動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智能四驅」或「傻瓜四驅」,這兩個定位是反義的,但適合描述這種四輪驅動。適時的四輪驅動通常用於橫向發動機的城市SUV在上面,日常汽車只是前輪驅動,傳動軸斷開後輪沒有動力,但在前輪滑輪速度感測器檢測到信號後,摩擦片將通過多片式離合器滑動限制差速器壓縮,使傳動軸結合到後輪。
真正的越野車全時四輪驅動結構是在分時四輪驅動加上主動滑動差速器的基礎上,設計為前後輪動力,不僅解決了剛性連接四輪驅動不能高速駕駛的問題,需要可靠的通過可以掛入低速四輪驅動,實現硬連接和機械差速鎖分離或鎖獲得絕對通過能力。全時四輪驅動車型可以拖車,但整個車輛應該在平板上,兩個輪子不能拖在後面。由於全時四輪驅動車型的兩個後輪在地面上運行時,從傳動軸到中間差速器的前輪將繼續旋轉,中間差速器在沒有啟動的情況下會高溫損壞內部部件。
Ⅳ 解析機械電混四驅優缺點,深度剖析牧馬人4xe
插電混動越野車可選項並不多,目前只有Jeep牧馬人4xe一台量產車;其次則是長城汽車的坦克500 Hi4-T,不過具體上市時間還不確定。
作為現在唯一的選項,牧馬人4xe並不建議選擇。
因其使用的是非常傳統的機械電混四驅,指在縱置四驅的基礎平台上串聯驅動電機,這種驅動平台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鋒碧余突出,但缺點即將被放大。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天和汽車科學島,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Ⅳ 請問四驅越野車對於承載式車身和非承載式車身的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越野車都是非承載式車身。優勢:抗扭曲性能好、抗抗擊能力強,結構強不易變形,比如牧馬人、普拉多、賓士G500 陸虎衛士等都是這樣的車身結構、劣勢:油耗高 ,駕駛成本高,舒適性差
而城市SUV 基本上都是承載式車身。優勢:和同級轎車共用一個車身底盤、省油 舒適性好。因為車身結構比較弱抗抗擊能力不強易變形,不建議去越野。偶爾走走壞路是可以的。
在這2種車身結構中:現在有些越野車也在向舒適性和省油方面妥協。這樣就出現了。用加強式承載式車身的車子。兼顧公路性和越野性:比如 帕傑羅 和鈴木的超級維特拉
Ⅵ 常見的越野車是不是都是四驅車你了解嗎
越野車在英語中,字面翻譯為全路面車輛,是指一種可以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甚至沒有道路的道路上行駛的車輛,中文翻譯後稱為越野車。越野車的結構具有以下特點,大梁堅固的空載車體,超高的最小離地間隙,大的接近角、離去角和縱向通過角,小的軸距和大的輪距,配有專業的越野輪胎,配有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手動變速箱或液力機械變速箱,帶差速鎖的兼職4wd系統,大懸掛行程的整體橋底盤結構。從這些特點可以看出,很多所謂的越野車其實是城市SUV的增強版,底盤更高,通過性更好,但不具備越野能力。
越野車必須有四輪驅動,如果條件允許,甚至六輪驅動,四輪驅動不是簡單的看多兩個輪子驅動,四輪驅動,四低四高,前後輪扭矩分配,四輪抓地力,多兩把鎖等等,注意,四驅SUV不一定是越野車。四輪驅動也有全時、分時、及時的區別。基本上我們認為大梁+四輪驅動+整體橋符合越野車的基本條件,帕傑羅是個例外。只要穿越一次場地,你就會明白,一輛越野車必須要有四輪驅動,條件允許的話甚至六輪驅動。
Ⅶ 越野車的,全時四驅.恆時四驅和時時四驅有什麼區別
首先說明,這三個文法是同一個意思,也就是全時四驅。四驅分類如下:
分時四驅(PART-TIME4WD)—是一種駕駛者可以在兩驅和四驅之間手動選擇的四輪驅動系統,由駕駛員根據路面情況,通過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變化兩輪驅動或四輪驅動模式,這也是越野車或四驅SUV最常見的驅動模式。
適時四驅(Real-Time)——單純從字面來理解,就是指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才會的四輪驅動,而在其它情況下仍然是兩輪驅動的驅動系統。這個名稱是有別於需要手動切換兩驅和四驅的分時四驅,以及所有工況下都是四輪驅動的全時四驅而來的。
全時全輪驅動——簡稱AWD(AllWheelDrive的簡寫)。具體的含義是:汽車在行駛的任何時間,所有輪子均獨立運動。
全時全輪驅動車輛會比兩驅車型(2WD)擁有更優異與安全駕駛基礎,尤其是碰到極限路況或是激烈駕駛時。理論上,AWD會比2WD擁有更好的牽引力,車子的行駛是依據它持續平穩的牽引力,而牽引力的穩定性主要由車子的驅動方法來決定,將發動機動力輸出經傳動系統分配到四個輪胎與分配到兩個輪胎上做比較,其結果是AWD的可控性、通過性以及穩定性均會得到提升,即無論車輛行駛在何種天氣以及何種路面(濕地、崎嶇山路、彎路上)時;駕駛員都能夠更好的控制每一個行跡動作,從而保證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
Ⅷ 越野車的四驅原理是什麼
當某一個驅動車輪失去與地面的附著力而打滑時,其它車輪仍然具有驅動力從而能夠繼續驅動汽車前進。
如果是兩輪驅動的汽車,當一個驅動輪失去附著力時,由於差速器的扭矩等量分配原理,另一側的驅動輪也會失去驅動力,這樣就不能驅動汽車。
由於具有這樣的特性,所以四輪驅動的汽車特別適合在冰雪路面、泥濘路面、崎嶇不平的路面上行駛。
(8)四驅越野結構擴展閱讀:
越野車不同情況四驅的應用:
1、在鋪裝路面使用兩驅模式
所謂鋪裝路面是指平坦的道路,如公路,這樣的路面應當使用兩驅模式駕駛。因為四驅模式下,車輪前後軸是剛性連接,前後車輪轉速一致,而當車輛轉彎時。
前後車輪需要不同速度,這樣就會發生轉向制動現象,從而對分動箱、差速器、傳動抽等造成損害。路虎除外,全系都是全時四驅,只選擇行駛模式就可以。
2、在濕滑路面直線加速時,採用高速四驅模式
濕滑路面行駛車輪容易打滑,使用低速四驅模式會將動力均勻分配到每個車輪,使車輪附著力大幅提高。不過這只限於在濕滑路面直線加速時使用,需要過彎時必須切換成兩驅。
3、在冰雪、泥沙、碎石等路面使用高速四驅模式
當通過一些較為復雜的路面,如冰雪、泥沙、碎石等路面,需要提升車輛的附著力,這時應切換到高速四驅模式,使前後車軸剛性連接,車輛通過性及穩定性好。因為這些路面不存在車輛扭力不足的情況,所以沒必要用低速四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