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比亚
㈠ 什么是达达派
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1915年秋委,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他们在伏尔泰酒店组织了一个名收"达达"的文学团体;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队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查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鸟有。"
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达达团体后,巴黎就成了这一流派活动的基地,文艺杂志《文学》则达了达达主义者的喉舌。参加这一流派的作家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等。达达主义虽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终因精神空虚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它的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㈡ 古语中的“达达”是什末意思
达达 有两种意义:
(一)蒙古人.
<<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即鞑靼,见<<草木子>>卷四.<<十探子>>剧二折达达官人曰:你休说我是个达达人.}
例:<<西游记>>七十三回~面如瓜铁,目若朗星.准头高大类回回,唇口翻张如达达.
(二)女人枕席间对男子的昵称,参看姚灵犀[达达考],<<风月画报>>一卷十六,十七及二十一期.本来是{父亲}的意思,见<<俚言解>>
例:<<金瓶梅>>五十回~老婆道:好达达!随你交他往那里,只顾去,闲著王八在家作甚麼?
[达达]有时可单用一个[达]字,父亲.
例:<<醒世姻缘>>四十八回~狄希陈说:您达替俺那奴才餂定.....
看来是第二种。据我所知,达达为作父亲意,现在至少河南中部郾城一带还这样称。
㈢ 请问艺术流派中的 “达达派”如何解释
达达派即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1915年秋委,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他们在伏尔泰酒店组织了一个名收"达达"的文学团体;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队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查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鸟有。"
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达达团体后,巴黎就成了这一流派活动的基地,文艺杂志《文学》则达了达达主义者的喉舌。参加这一流派的作家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等。达达主义虽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终因精神空虚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它的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
“达达”一词的由来
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有一些人则认为它来自罗马尼亚艺术家查拉和詹可频繁使用的口头语“da, da”,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一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木马。
因此,这场运动就被命名为“达达主义”,以昭显其随意性,而非一场一般意义上的“文艺运动”。
达达主义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
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包括公开集会、示威、出版艺术及文学期刊等等。在达达主义者的出版物中,充斥着对艺术、政治、文化的热情洋溢的评述和见解。
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
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和美学相关,于是达达干脆就连美学也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讽刺的是,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达达主义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
㈣ 什么是“达达主义”是“一战”出现还是“二战”出现
达达主义的兴起
[编辑本段]
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1915年秋委,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他们在伏尔泰酒店组织了一个名叫“达达”的文学团体;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查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乌有。”
达达主义的宗旨
[编辑本段]
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达达主义的崩溃
[编辑本段]
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达达团体后,巴黎就成了这一流派活动的基地,文艺杂志《文学》则达了达达主义者的喉舌。参加这一流派的作家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等。达达主义虽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终因精神空虚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它的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㈤ 求8连杀 歌词
我就是那宇宙超级无敌搓妞小苏三
妈妈说我很乖只是有点黄有点暴力
我最爱喝纯牛奶我还哎吃大香蕉
我的独门绝技是五毒拍襞掌
我的无敌武功是乌龙抓鸡
嗯哼嗯哼 嘣嚓嚓 欧ye 欧NO 欧麦嘎
我的目标是三条腿的男人我要我要我还要
妈妈说男人一定要管好大鸟
不能让大鸟到处挥 挥来挥去就不见了
(嗯啊)
亚妈de 干爸de
马吸马吸乌拉de
咕咕蚁 哎呀西 母吸母吸古拉希
我最爱玩数动物 只是场控哥哥说很黄
我的驴叫最无敌
eng ~
八连杀很强大 一举就能爆菊花
八连杀是什么呢 我要发射了 eng
@#$r$%^&*
那B是挂
pibabo 皮卡丘
皮卡皮卡皮卡比
亚妈de 干爸de
马吸马吸乌拉de
咕咕蚁 哎呀西 母吸母吸古拉希
我最爱玩八连杀
八连杀好无敌
我平胸 我骄傲 我为国家省布料
哥哥说我在骗人
我不急 我很厉害
欧耶欧耶欧欧耶耶
嗯哼嗯哼 嘣嚓嚓
欧耶 欧NO 欧mai嘎
我还会说外国话
我上面喊着亚妈de
我下面叫着木问题
亚妈de 啊 亚妈de
木问题啊 木问题 eng
eng 亚妈de @#$r$%^&*黑呦
1个1个! @#$r$%^&*
黑卡酷 干妈de 亚妈de 亚妈de
咦de 咦de 思密达
亚妈de 思密达
(嗯啊)(嗯啊)
㈥ 弗朗西斯皮卡比亚的《查拉的肖像》
http://spa.exeter.ac.uk/drama/dada/portb.jpg
㈦ 达达画派的达达艺术表演
杜尚在美国非常活跃,编辑了好几本杂志,制作了一部抽象影片,创造了文字游戏,这些都是以一种类似苏黎世达达的幽默感做成的。他在1923年放弃了绘画,转而从事更纯粹的理智活动,如下棋或进行光学和机械的实验。他的《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1923),以混合材料制成,表现了一种人为机器、机器为人的荒诞感。
皮卡比亚于1913年来到纽约,目睹了军械库展览会对美国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像迪尚一样,他是个天生的无政府主义者和达达主义者,致力于机械文明主题的探索,创作用木、铜、厚纸板拼贴的作品,他的机械的象征符号建立在丰富的日常生活知识之上。皮卡比亚经常往返于欧、美之间,1916年参加了苏黎世达达,第二年参加了巴黎的首届达达艺术表演。
战后达达主义传遍欧洲,1919年阿尔普帮助他的老友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在科隆发起了科隆达达;1923年在库特·施维特斯(Kurt Schwitters,1887--1948)领导下形成了汉诺威达达;许尔森贝克在1918年发起了柏林达达。
㈧ 法国艺术家杜尚为何要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加上胡子和胡须,有什么现实意义有用!
达达主义绘画否定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念,主张“废除绘画和所有的审美要求”,要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用一些怪诞抽象甚至是枯燥的符号组成画面。达达主义绘画除了否定一切外,没有对绘画艺术提出任何建设性的主张,作品也没有美学价值。几年之后这一流派便告解体。一些重要画家如弗朗西斯.皮卡比亚等力图从否定一切中挖掘一些积极的东西予以挽救,从而转向了另一个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流派--超现实主义。
㈨ 达达是什么意思啊
达达主义的兴起[编辑本段]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1915年秋委,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他们在伏尔泰酒店组织了一个名叫“达达”的文学团体;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查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乌有。” 达达主义的宗旨[编辑本段]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达达主义的崩溃[编辑本段]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达达团体后,巴黎就成了这一流派活动的基地,文艺杂志《文学》则达了达达主义者的喉舌。参加这一流派的作家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等。达达主义虽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终因精神空虚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它的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
㈩ 达达画派的达达思想
早在苏黎世达达之前,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弗朗西斯·皮卡比亚(FrancisPicabia,1879--1953)和美国画家曼·雷(Man Ray,1890--1976)、摄影师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1864--1946)的活动已独立地孕育了类似达达的思想。对前卫派艺术家来说,宽容友好的纽约是他们理想的地方。1913年那里举办了名为军械库展览会的大型现代流派美展,施蒂格利茨开设了传播欧洲前卫派艺术的画廊,并创办了宣传喉舌《291》杂志。这个所谓纽约达达的团体的核心人物是迪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