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越野摩托车250
① 二轮摩托车按照外形有哪些区别 太子、弯梁、趴跑、踏板,还有哪些
街、巡、越、赛,加踏板、弯梁,再到四轮、三轮。
街道,方向把有平衡锤、窄轮胎、窄座垫。什么五羊、本田王、铃木王、CG……
巡航车,低座高、宽座垫、宽轮胎、长车身,正坐姿。风暴、太子。
越野,大胎花、大水路,大后链轮,少装饰,排气管隐蔽。各式大小型越野,几款欧系的多功能车也算吧!
赛车,大马力,大排量,空气导流,与地面平行坐姿(少风阻),平胎花,半圆胎面。各种飚都是仿的,日本四大家的才算正综。
踏板,介与汽车与摩托车之间的车,无级变速,低座高等。各种大小踏板,什么鹰,什么火,包括大绵羊。
弯梁,后来才有的车型,有级变速,自动离合,窄座垫。有骑式车的优点,和踏板车的操控。从CY80三档车,到大阳90,再到后来的各种泰本田。
沙滩车、四轮(甚至是6轮),直接装两轮车的发动机或专用发动机,从50无级变速到250排量5档都有。也有特种的车型。
三轮车,完成是中国特色的拼装,就是无力对发动机研发,就对发动机应用拓展。因为速度不够,自然风冷发动机寿命短。各种有箱没箱的,有罩没罩的!带客的带货的,链条的,传动轴的!
② 摩托车怎样划分种类
摩托车是由汽油或柴油驱动后轮,靠手柄操纵前轮转向的二轮或三轮动力车。
人们常说的摩托车发动机,是指汽油发动机,本书中提到的摩托车发动机也是汽油机。
摩托车自德国人戈特利伯·戴姆勒于1885年发明以来,已有近130年的历史,发展非常迅速,品种繁多,各国分类方法不尽相同,标准也不尽统一,主要类型如图1-1所示。
表1-3 摩托车按乘坐方式的分类(续)-1
③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分哪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摩托车品种愈来愈多。各国分类方法不同,标准也不尽统一。但基本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对机动车的管理分类,二是按车辆的用途和结构特点分类。一、按管理分类为了与国际接轨,便于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扩大摩托车进出口业务的管理工作,我国颁布了国家标准GB/T15089—94《机动车辆分类》。根据这项标准的规定,摩托车属于L类,即少于四轮的机动车辆。L类又分为以下5类:L1类——装用排量不超过50ml的发动机,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40km/h的两轮车。这实际上指的是轻便两轮摩托车。L2类——装用排量不超过50ml的发动机,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40km/h的三轮车。这实际上指的是轻便三轮摩托车。L3类——装用排量超过50ml的发动机,或设计车速超过40km/h的两轮车。这是通常讲的两轮摩托车。L4类——装用排量超过50ml的发动机,或设计车速超过40km/h,三个车轮相对于车车辆的纵向中心平面为非对称布置的车辆(如边三轮摩托车)。L5类——装用排量超过50ml的发动机,或设计车速超过40km/h,厂定最大总质量不超过1t,且三个车轮相对于车辆的纵向中心平面为对称布置的车辆。通常称为正三轮摩托车。二、按用途和结构特点分类在1980年以前,由于摩托车产量和社会保有量很少,没有摩托车标准,那时只有两轮摩托车(如幸福250、轻骑15)和三轮摩托车(如东风BM021)之分。摩托车行业进入发展时期以后,产量快速增长,社会保有量大幅度提高。为了便于行业管理和交通管理,首先制订了轻便摩托车标准,于1984年发布实施;紧接着又制订了摩托车标准,于1985年发布实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标准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我国把摩托车产品分为两大类,即轻便摩托车和摩托车。按原标准规定,凡是发动机排量不大于50ml,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50km/h的为轻便摩托车;发动机排量为50ml及其以上,或最高设计车速超过50km/h的为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又分为轻便两轮摩托车和轻便三轮摩托车。摩托车分为三大类十五种车型:(一)两轮车:普通车、微型车、越野车、普通赛车、微型赛车、越野赛车(二)边三轮车:普通边三轮车、特种边三轮车(警车、消防车)(三)正三轮车:普通正三轮(客车、货车)、专用正三轮车(容罐车、自卸车、冷藏车)以上一些车型的定义如下:两轮车:装有一个驱动轮与一个从动轮的摩托车。普通车:骑式或坐车架,轮辋基本直径不小于304mm,适应在公路或城市道路上行驶的两轮车。微型车:坐式或骑式车架,轮辋基本直径不大于254mm,适应在公路或城市道路上行驶的两轮车。越野车:骑式车架,宽型方向把,越野型轮胎,剩余垂直轮隙及离地间隙大,适应在非公路地区行驶的两轮车。普通赛车:骑式车架,狭窄方向把,座垫偏后,轮辋基本直径不小于304mm,装有大功率高转速发动机,专用于特定跑道上竞赛车速的两轮车。微型赛车:坐式或骑式车架,轮辋基本直径不小于254mm,装有大功率高转速发动机,专用于特定跑道上竞赛车速的两轮车。越野赛车:具有越野性能,装有大功率发动机,专用于非公路地区竞赛车速的两轮车。特种车:经过改装之后用于完成特殊任务的两轮车。例如开道用警车。边三轮车:在两轮车的一侧装有边车的摩托车。普通边三轮车:用于载运乘员或货物的边三轮车。特种边三轮车:装有特种装备,用于完成特殊任务的边三轮车。例如警用边三轮车。正三轮车:装有与前轮对称分布的两个后轮的摩托车。普通正三轮车:用于载运乘员或货物的正三轮车。专用正三轮车:装有专用设备,用于完成指定任务的正三轮车。近年来,颇受欢迎的踏板车属于坐式车的一种,因其外观装饰豪华,造型美观,乘骑舒适,X纵方便而受到男女老少各层用户的青睐,发动机排量从50ml到125ml。强制风冷,电起动,无级变速,车架和发动机全被漂亮的覆盖件包裹着,但维修、调整起来不太方便。另有一种称作“太子车”的豪华型骑式车,是青年男子的宠物,驾驶员的座位比乘员座位低一些,便于把坐在身后的女朋友“暴露”出来,以显其风流倜傥之形象。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7258-1997《机动机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给机动车下了明确的定义:“机动车是指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和)运送物品或进行专项作业的车辆,包括汽车、挂车、无轨电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运输用拖拉机和轮式专用机械等“。为了便于行业管理,对于近年来拥有上百万辆社会保有量且有些争议的助力自行车的归类问题,在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全国统一宣贯材料中作了明确说明:“各种*机械动力装置驱动的所谓助力自行车都属于轻便摩托车。”
④ 趴赛和普通摩托车有什么不一样
摩托车所谓趴赛就是公路或场地赛车,本田、雅玛哈、铃木、川琦均有非常专业的公路赛车。这类车主要用于公路或场地竞速,重心较低,风阻较小,动力强劲,但舒适性差,需要比较专业的驾驶技能。最帅的应该是“老爷车”,以美国哈雷摩托车为代表,坐姿与驾驶非常近似于开轿车,舒适性很好,但价格较贵,该车相对笨重。最个性的要属越野型摩托车,重心较高,日常使用也不够方便。
普通跨骑式或坐骑式摩托车主要用于代步实用,尤其是坐骑式(无级变速)。
⑤ 摩托车基本知识介绍
摩托车是一种受欢迎的交通工具,它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以下是摩托车的一些基本知识:
1. 摩托车基本组成:摩托车由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转向、制动系统和电气仪表设备五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共同工作,使摩托车得以正常运转。
2. 摩托车车型及分类:摩托车有多种车型,包括街车、跑车、巡航、踏板、复古、拉力、旅行、越野和弯梁等。此外,三轮摩托车分为边三轮、正三轮和倒三轮,四轮摩托车主要用于越野。
3. 排量级别:摩托车的排量级别可以根据其发动机排量来分类。小排量级别通常在125CC以下,适合日常代步。入门级摩托车通常在150CC-250CC级别之间,其中250CC是黄金排量。中量级在300-500CC级别之间,大排量级在600-900CC级别之间,而公升级则超过1000CC。
4. 发动机与变速箱:摩托车的发动机布局可以是直列、V型或水平对置,其散热方式可以是风冷、水冷或油冷。变速箱形式包括手动循环档、国际档、无级变速和自动DCT。
5. 传动系统:摩托车的传动系统包括初级减速、离合器和次级减速及传动。初级减速由主动链轮、套筒滚子链条和从动链轮组成。离合器有湿式多片摩擦式离合器等多种结构型式。次级减速及传动的传动方式可以是皮带传动、链传动或万向节轴传动。
6. 行走系统:摩托车的行走系统主要包括车架、前叉、前减震器、后减震器、车轮等,用于支承全车及装载的重量,并保证操纵的稳定和乘坐的舒适。
7. 转向及制动系统:摩托车的转向通过前轮和车把实现,制动可以通过手捏闸把或脚踩制动踏板来完成。
8. 电器仪表:摩托车的电器线路包括电源、点火、照明、仪表及音响等部分,与汽车的电器系统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