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咋没有七座的皮卡
A. 美国钟爱的皮卡,在中国却吃不开,原因有哪些
造成皮卡车在我们国家吃不开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简单的说说其中的一些原因吧。
第三个原因就是皮卡车体型庞大,盲区也比较多,日常的驾驶体验并不是很好,所以很多人也不愿意购买皮卡车了。相对于家用轿车或者SUV来说,皮卡车的长宽高尺寸都更大一些,日常的转弯抹角都不是很方便,路边的停车位对皮卡车来说也是不太友好。而且,由于车型大的原因,皮卡车的盲区相对来说也比轿车、SUV的盲区大一些,安全隐患也多一些。很多人为了安全与方便的原因也不太喜欢皮卡车。
B. 国外最畅销的车型之一皮卡,为何在国内卖不动呢
刚刚看到有网友问这个问题,就好像突然点到我的某个穴位了,忍不住想要回答他。其实我对皮卡也是蛮感兴趣的,强壮的车身、充足的动力,引擎的咆哮声几乎不加一点修饰的被释放出来,很man很man。可是这么爷们儿的车,在美国几乎是英雄般的存在,为啥在中国就不大受欢迎呢!?
首先,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差异。皮卡在美国很受老百姓的喜爱,好像美国人民对皮卡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可能就是所说的情怀吧。在美国的乡村,皮卡差不多是一家一辆的存在,即使是在城镇里,皮卡的身影也随处可见。皮卡给美国人带来的最大便利当然是既能拉人又能拉货,美国人的性格又比较豪放,而皮卡又能给他们自由没有拘束的驾驶体验,就这样一拍即合,并没有什么违和感。而中国人讲究舒适性,讲究燃油的经济性,这玩意儿天生就不是为舒适性和经济性服务的,所以在中国并不受欢迎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除了文化差异,生活环境的不同也是造成了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美国的乡村地广人稀,一家一栋小房子还带挺老大的院子,虽然皮卡的身材比较魁梧,但是在美国的乡村似乎并不受拘束。而中国就不一样啦,中国人口密度大,人太多太拥挤,不用说乡镇了,就是普通的农村也是一家挨着一家,整这么老大个玩意儿停哪,不用说停哪了,乡村里的路并不宽,甚至有的胡同极其狭窄,开都开不进去。当然,一般中国乡镇的消费能力也不允许人们驾驶这种昂贵的“油老虎”。
其实还有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情政策不同。在中国是不允许这种大家伙进城的,高架桥也不让上,因为城市的交通压力实在是太大,这么大个家伙往路上一开实在是不给别人留“活路”啊。而且,根据国内的规定,现在这皮卡上路还要贴反光条,应该没有几个车主愿意在自己花好几十万买的车上贴一堆反光条吧。
总的来说,皮卡在国内卖不动的原因还是挺多的,而且这些原因都是条条扎心啊。所以,皮卡想要在国内卖得好应该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作为全球最大 汽车 市场-皮卡销量增幅理想(不存在“卖不出去”)
国内 汽车 市场已然是全球最大的 汽车 消费市场,年均产销量总能超过2000万辆; 汽车 保有量也即将成为全球第一,轿车、SUV甚至MPV阵营的表现都非常抢眼,那么皮卡的表现又如何呢?
2021年截至五月的皮卡总销量达到了23.2万辆,同比增长55%,增幅远超乘用车和其他货车;即便在芯片缺口接近20%的前提下,最近一期的销量也实现了同比3.3%的增长。不过皮卡的销量基数相比轿车和SUV还是要低了不少,究竟是什么原因没能让皮卡像在北美车市一样风靡呢?主客观因素各有一点。
「PICKUP-皮卡」是一种轻型货车,货车则有各种用车限制;比如15年强制报废,当然乘用车用到相当的节点也只剩下一点点的残值,所以重要的因素还是频率过高的年检。
汽车 年检的费用虽然不是多高,但每次检测都有些“虐心”;因为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工况逐渐变差的问题,不论是内燃机、变速箱、排气系统还是灯光,在工况变差之后都有可能出现无法通过年检的情况。所以高频率的年检总是要不停的修车,这就有些头疼了……重点是有些问题实际并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年检的频率可以适当降低一些,预计也可能会有这样的变化。
回顾:近四年关于皮卡的规则有了很多调整。
到2021年开始,600余个城市将要陆续解除皮卡的限行似。
加速皮卡“转型乘用车”在一步步的进行中,而自从2019年取消双证,并规定任何机构都不能以皮卡无证运输为理由进行处罚之后,皮卡销量的增幅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皮卡的价格并不比一般乘用车型低,创造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推动皮卡的热销对刺激车市很有必要性。所以也才会有后期的加速限行解除,销量进一步的增长则预示了年检规律变化的可能性,只要皮卡不用频繁的年检,市场就会真正的打开。
唯一纠结的问题:皮卡是转型乘用车好,还是保留货车定义缩减检测频率好呢?
只要年检频率相同的话,也许大部分没有真正使用过皮卡和货车的 汽车 爱好者,都期望皮卡能成为乘用车(载客车);因为七座以下的乘用车可以在节假日免费通行高速,皮卡最多是五座,转型之后自然会有优势。
但真正用过皮卡的话,也许还是希望皮卡保留货车的定义;因为双轴货车的通行费按照质量计算,费用实际是远低于乘用车的。为了几个必然拥堵的节假日能免费通行,提高日常用车的皮卡高速通行成本,这是有些“丢西瓜捡芝麻”的哦。所以只要皮卡能以6年内免检、6/8/10年各检测一次,11-15年每年检测的标准用车,皮卡未来的市占率可能会和轿车、SUV实现三足鼎立之势。
皮卡与各类货车和越野车的车身结构相同,也就是「非承载式」结构,在普通轿车和SUV的承载式车架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独立底盘;这样的车身会有很高的整备质量,重车就得用大排量发动机,大排量发动机的耗油量就会很高。
综上所述,皮卡解除限行有效推动了销量的增长,如果调整年检频率的话,销量应当会迎来下一个“井喷式”的增长;但市场体量还是会远小于普通乘用车型,毕竟耗油量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但是,如果混合动力技术(PHEV/REEV)应用于皮卡,那么皮卡的用车成本会低至与目前紧凑级SUV相当,日常代步用电驱可以比紧凑级SUV下降5~10倍;此时就不用再考虑用车成本的问题了,剩下的车身尺寸大(不便于停车)等等理由会瞬间不成立,因为这都是为不选择高油耗皮卡而安慰自己的理由……一旦皮卡实现了混动化,综合年检频率的调整,预计2022年的皮卡只需要半年甚至一个季度就能破百万,拭目以待吧。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因为国内对于皮卡限制性很大,很多地方皮卡都不能上牌不能进市区。
皮卡真的是个好东西,这个车真的是皮实耐用的一个车型,能装能拉,动力空间表现良好;不管是家用代步还是上山下河跑工地他都没有问题,而且你可以自己拉货,东西买多了或是或是买了大件都不需要多花运费去雇车,自己就开车拉回去了,非常方便。
但是这个皮卡局限性也很大,在小县城这个车很受欢迎,但是到了大城市这个车纯属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限行不让进市区;现在国内一线城市,如果说不限制皮卡进市区,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线城市,皮卡想进市区就两条路:第一是改装,第二就是搁板车上拉进去再拉出来。
我个人是很喜欢皮卡车的,这个车在当年搞工地的时候简直就是个神器,能装能拉,动力贼强,底盘高通过性强还不容易坏;我们当时工地上,经理他们开的是越野车,下面办事的派的都是普桑,我们开的都是皮卡。
C. 为什么皮卡车不能享受节假日高速免费
皮卡车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不属于小客车的类别。
所有节假日高速公路免收7座以下(含7座)小客车通行费。
皮卡划分在小型载货汽车里面,哪怕是自己的座位只有5座,上了高速之后一样会被收取高速费。同时驾驶皮卡也需要注意,如果车身没有按要求喷涂标识,也可能会被罚款。
已出台的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地方细则,几乎统一延用了交通部紧急通知的标准。所有省市均明确免费通行的车辆范围为行驶在收费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以行驶证为准。
此外,在现已出台的大部分地区实施细则中,基本采取按“出站时间”这一时间点计算是否享受免费的最后时间点。其中,四川省的方案特别规定,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3)中国咋没有七座的皮卡扩展阅读:
同样高速不免费的车辆还有:
1、7座以上车型:随着二胎的开放,现在很多家庭已经迫切的需要一辆“大车”来满足日常需求,很多人可能会选择MPV,毕竟MPV对于家庭用车来说也已经足够了,而且舒适度也非常不错。但是这种车辆并不能享受到高速免费的福利。
2、营运车辆:高速免费只针对于私家车进行,如果车辆属于营运车辆,哪怕最终没有载客,也是无法享受到高速免费的。
网络-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
D. 为什么国内不流行皮卡
第一是国家的政策,目前国家对皮卡车还处于“歧视”状态,各种法律法规对皮卡车的限制非常大,在优惠政策方面却一点都没有。第二是皮卡生产厂商对皮卡车的“定位”。工具车就普遍配置低、样子丑、做工烂,开不了几年连报废的心情都没有;玩具车配置高、样子好看,但是没有任何的装载能力,载重质量基本都在五六百公斤左右,真的只是一个玩具。第三是油耗,以目前国内的油价来看,汽油机的皮卡普通人真的养不起,但是好皮卡还偏偏都是汽油机的。
能够玩的起皮卡去越野的基本都不差钱,人家何不买进口皮卡?而选择国产皮卡的人都属于钱不多,又想过皮卡瘾,最主要还是能载人拉货。但是目前国内的皮卡都属于“高不成,低不就”,没有“高、大、上”的品质与配置,却有“高、大、上”的情结与价格。想要让皮卡流行起来,你得让皮卡人买车几年以后不后悔,不舍得卖!得让每个皮卡人对车能够产生感情,而不是今天买了,明天就后悔,觉得这里不满意,那里做工差,载人不舒服,拉货没多少,卖了又亏,不卖又养不起等等心态。不要整天想着价格跟国外“看齐”,要多想想怎么才能造出老百姓都买的起的好车、精品车!
E. 为什么中国大部分城市皮卡车禁行
皮卡受歧视无非是三点理由:
1、首先是“出身不好”。在汽车产品目录中,皮卡上的是货车目录,在国家的各项统计中,皮卡都被归为轻型货车行列。有些货车由于噪音大、尾气排放不达标而受到一些城市的限制,但皮卡却也因为“出身烙印”而受到牵连,这本身就不公平。
2、其次认为皮卡的排放不利于环保。早期的皮卡是在轻卡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的,用的是低端柴油发动机,噪音大、污染重,但现在市场上的皮卡,技术、排放、外观、配置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更何况现在各地都有排放检测标准,不达标的根本无法上市。
3、再者是认为不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不少城市管理者认为皮卡敞开式的货箱不雅观,有可能散落物品或污染环境。
不是车太多也不是影响城市形象。
有专家也指出,一些城市的交管部门想禁就禁,根本缺乏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行业相关主管部门,确实有歧视之嫌,皮卡之“祸”不在皮卡本身,而在于观念、政策的滞后,权力的滥用及利益的暗争,就产业的发展而言是“人祸”。
(5)中国咋没有七座的皮卡扩展阅读
政策放宽,皮卡销量增长势头强劲
2016年3月,首批云南、辽宁、河南、河北四省的皮卡解禁试点,今年湖北、新疆两地也将纳入第二批皮卡解禁试点地区。乘着政策的红利,皮卡如沐春风。
2016年,全国15家主要皮卡车企累计生产皮卡34.32万辆,同比增长10.53%,累计销售34.69万辆,同比增长10.8%。2017年前四月,国内皮卡累计销量达130293台,同比增幅近两成,达18.65%。
另一方面,我国2016年城市化率为57.35%,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距离,皮卡依然还有广泛的生存空间,一二线城市需求不减,三四线城市更是方兴未艾。皮卡相比SUV从不缺少实用性,但是在舒适性上却一直是短板。车企找到原因后纷纷推出兼具实用性与舒适性的皮卡,让这一局面得到扭转。
目前,皮卡在我国依然扮演着工具车的角色,以风骏5、风骏6、域虎等为代表的普通廉价皮卡,销量占比超过9成,主要分布于五六线城市。随着政策的开放,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高端皮卡或许能够释放巨大潜能。
F. 七座汽车中国哪些城市不能进城
不存在禁止七座汽车进入的城市,只有限行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