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斯69越野车
❶ 伏尔加汽车为什么消失了
伏尔加汽车消失的原因:
对于中国人,特别是中年人来说,“伏尔加”勾起了他们对于逝去岁月的回忆。20世纪50年代,干部用车中,“伏尔加”称得上主打车型。它的乘客名单里包括周、邓、各大军区司令等,当年伏尔加车型在中国地位堪比现在的奥迪A6L、A8L,而高尔基汽车厂也被中国人按照其俄文缩写发音简称为“嘎斯厂”。
其实从嘎斯-69开始,中国就已经引进了高尔基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车型.当时第一批进口到国内的嘎斯-69车型一共有10辆,其中一辆成为了彭德怀的座驾,目前该车仍保存完好。
而到了1958年伏尔加嘎斯-21推出以后,中国同样也少部分进口到了国内,当然也只是作为领导人的座驾,而当时陈毅也成了伏尔加嘎斯-21的车主,目前此款车型国内收藏的已不超过3台。
当时,“伏尔加”不仅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驾,更是我们自己制造汽车的标杆。1960年,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前身——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就曾参照“伏尔加”轿车图纸试制出“东方红”牌轿车。但后来,按照军委要求改为生产军用轻型越野汽车。
更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9月18日,也就是国产第一辆小轿车“红旗”(基于伏尔加汽车的图纸打造而来)试车成功的4个月后,邓小平便视察了长春一汽。在详细询问了红旗车的生产开发情况后,邓小平问时任第一任一汽厂长的饶斌:“红旗比伏尔加怎么样。”在听到饶斌说“比伏尔加高级”后,邓小平非常高兴。
1992年,嘎斯24停产,而它也成为伏尔加汽车在我国的“终结者”。此后,中国再也没有引进过伏尔加系列车型,但伏尔加留给一代国人的记忆却不会终结。
❷ 俄罗斯警车用的什么车
俄罗斯警察一起是其国货的铁杆拥趸。即使现在,最常用的轿车是拉达,个别有奔驰、宝马类好车,越野是嘎斯69,也有少量日系SUV。
❸ 苏联轻型越野车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苏联轻型越野车的历史开始于1938年,甚至比美国的时间还早。高尔基汽车厂(简称GAZ嘎斯)首先设计出GAZ61,成为苏联的第一辆轻型越野车。
1941年2月3日到3月25日,在设计师维塔里·哥尔切夫的领导下,对GAZ61进行了完全的重新设计,生产出GAZ64。其窄轮距十分象Bantam车。
不久,卫国战争爆发。为了给前线提供更符合战争要求的车辆,对GAZ64进行了再次改造:加宽了轮距,设计了新的前脸,增加了位于驾驶员座位下的附加油箱。
1943年9月23日生产出GAZ67,一直生产到1944年;1944年到1953年改进生产GAZ67B,进一步把轮距从1250毫米加大到1445毫米。
GAZ67是卫国战争时苏联红军装备的国产吉普车,和美国援助的吉普车一起为卫国战争作出贡献。被戏称为“伊万·威力斯”。从1943年到1953年秋,一共生产了92843辆。由于GAZ汽车厂在战时集中生产76毫米自行火炮,从1943年到1945年只生产了4851辆。GAZ67还提供给中朝军队使用,参加了抗美援朝。
GAZ67在坚硬荒地上的越野性能优于MB/GPW。但可靠性差,刹车系统设计不良;修理保养不便,尤其致命的是经济性很差,3.27升的引擎只能发出54hp功率,耗油率又很高。所以,卫国战争一结束,苏联就开始研制新的吉普车。
1947年,在格里高里·瓦席尔曼的主持下,开始发展GAZ69。1953年9月制成样车,1954年GAZ69移至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厂生产,一直生产到1972年12月。
GAZ69有两种型号:双门,后座顺车辆方向安置两排折叠座位,定员8人的GAZ69M;后排座位横置,座位后紧接封闭货台,货台下为车外开门的行李箱,后排前地板向座位倾斜,便于踏足,定员5人。两种车行李箱下都有48升主油箱,驾驶员座位下还有一个27升的附加油箱,通过驾驶员右脚旁的转换开关切换。为了和大批量生产的民用轿车部件具有通用性,引擎和当时的“胜利M20”轿车相同。
GAZ69一直是苏军和华约军队的标准装备,也广泛地使用在民用领域。我国也大量进口过该车,装备解放军部队和民用。
总的说来,该车的设计还是很成功的。年龄稍大的中国司机有不少人驾驶过该车。司机们一般认为该车底盘较低,悬挂较软,方向盘非常轻便省力。车上的所有操纵杆系做的比较秀气,操作起来比较平顺;驾驶员视界极好,可以从尖削的车头上直接看到右边的挡泥板。不足的是引擎功率太小;刹车未装真空助力。
GAZ69也有水陆两栖的改型。1953年,在GAZ69的基础上生产了GAZ46。改为船形车身,加装了必要的水上行驶部件。仍然使用M2055马力引擎,车重却加大到2000千克。很显然该车的水上性能和陆上机动性一定很差。
在生产GAZ69车20年后,UAZ汽车厂在1972年推出了UAZ-469/3151系列吉普车,成为苏联红军的新一代车辆。
1994年,UAZ汽车厂又推出了更新的UAZ-3172型轻型越野车。该车较UAZ-469更长,载重量也更大。最大行驶速度120千米/小时。在车辆风档的左前部伸出一根发动机高位进气装置的通气管,车辆可不经准备直接涉渡1米深的水域。该车的整个造型比UAZ469更流畅。车轮内侧中心线上看不到苏式吉普车常用的直通整体车桥,可能是采用独立悬挂或轮边减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