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行走手杖操音乐
⑴ 糖尿病可以运动吗
糖尿病可以运动吗
糖尿病可以运动吗,剧烈运动前一定要做充足的热身运动,运动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运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可以预防三高,那么糖尿病可以运动吗?下面和我们来看看吧。
糖尿病可以运动吗1
1、 常听有些糖尿病人说:“我也想运动,可总是没时间,所以总也坚持不下来。”其实,这不过是一种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生命在于运动,事实上我们每天时时都在运动,对糖尿病人来说,了解掌握有效的运动方法,完全可以做到有助于糖尿病治疗的运动。
2、先来了解一下血糖的变化规律。人的血糖是在不断波动中,对血糖波动影响最大的就是进餐,进餐后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餐后15-20分钟血糖便会迅速升高,一般在餐后30-60分钟血糖升高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至餐后2-3小时趋于稳定,基本接近餐前的血糖水平。
3、随着血糖的升高,会刺激增强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来消耗血糖,以便使快速升高的血糖降下来,因此在餐后30-60分钟进行有效的运动,可以促进机体对血糖的消耗,促使血糖的下降。所以,糖尿病人最有效的运动时间是餐后30-60分钟。
4、正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血糖的消耗,所以运动要达到一定的强度,简单一点说就是要通过运动加快心率,使血液循环加速,才能把更多的血糖快速运送到身体各处,可以以运动时是否后背微微出汗来做简单的判断,只要能动起来又可以出点汗,就比吃饱了坐着躺着不动强。
5、至于需要做多长时间的运动,不必强求自己,实践证明只要能做有效运动10分钟就能起到大量消耗血糖的作用,比如说广播体操,每做一次约5分钟,连做两遍效果就不错。要知道,如果每餐后能做10分钟运动,一天加起来就是30分钟,这30分钟的有效运动对促进身体各项机能的作用可以持续12-20个小时。
6、此外,糖尿病人还应当知道,运动时肌肉对血糖的消耗非常大,降糖药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通过增强肌肉对血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的,所以糖尿病人应注意对肌肉的锻炼,这种锻炼被称为无氧运动,可在不必提高心率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实在没时间做出汗的运动,举举哑铃练练肌肉也是有效的,而且把肌肉练强壮了,对持续性的降血糖会更有效。
糖尿病可以运动吗2
一、越野行走
使用两支手杖行走,是越野行走独特的运动方式,是实现降糖的关键和诀窍。越野行走使用手杖可以使全身90%的肌肉同时参与进来,不用跑步就可以达到或接近跑步的运动强度。
与普通行走相比,在同样的速度、时间、距离的情况下,越野行走的心率提升要多13%,热量消耗要多20%~46%,还可以保护膝关节、减轻膝关节压力。
二、跑步
跑步具有显著的健身效果,是一项方便灵活的运动方法,老少皆宜,已日益成为人们健身防病的运动方式之一。
跑步和步行可以结合进行,如跑30秒,步行60秒,这样反复跑行结合20~30次,总时间30~45分钟。这样运动可以减轻心脏负担,适宜于心肺功能较差的糖尿病患者。
慢步跑时心率控制在110~120次/分钟。
糖尿病患者需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做到量力而行,跑有余力,不要弄得过分疲劳或使心脏负荷过重。运动后感到全身舒适、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睡眠良好,食欲增加,说明运动量合适。
三、游泳
游泳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增强全身的综合素质,适用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一般认为2型糖尿病肥胖者,血糖中度升高,血糖在11.1-16.7mmol/L以下者和1型糖尿病稳定期患者均适合进行游泳运动。
每次游泳后,脉搏达到每分钟120~140次为大运动量;脉搏为每分钟90~110次为中运动量;脉搏变化不太,其增加次数在10次以内,则为小运动量。
⑵ 手杖在登山中的作用
一、用手杖上山、下山可以省很多的力气。尤其可以减轻腿部的压力,也可以缓解腰部和肩膀疲劳。很多人讨厌下景区内的楼梯台阶,对腿部膝关节冲击很大,经常听有人抱怨说走的膝盖疼。如果使用手杖的话,会很好的效果。
二、用手杖可以增加行走的稳定性,登山的时候每个人的背负都不轻,尤其是在走两天以上的路线,很多人习惯不稳的时候用手扶身边的树或岩壁。用手杖情况就不同了,人腿是两个支点,加上手杖三或四个支点就会很稳定。
三、使用手杖会使安全性大大提高,减少很多滑倒、扭伤的机会,特别是在碎石、河谷地段。
四、杂草丛生的地段可以探明路况,驱赶动物特别是蛇。
手杖在户外运动中确实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但是用的不好的话就达不到它原本的作用。
正确使用登山杖
1.调整手杖的长度
一般的手杖都是可以调节长度的,开始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 将支杆伸长到合适的长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参考。 在这里要说一下,发现很多人习惯伸缩手杖只是伸展其中的一节来达到需要的长度,我认为这样不可取的。平时用的手杖基本上是三节的,如果只是伸展其中的一节,那么它的坚固性就会大大的折扣,因为手杖的设计是一节套一节,只是伸展一节的话在坚固程度上远远不如均匀的伸展每一节。
手持杖站在平面上调整登山杖的长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上举到跟上臂成90。,再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或者将手杖头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将杖尖下向调整到接触地面为止。 将手杖的支杆全部锁紧, 另一只尚未调整的手杖比对锁定长度的手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调整好后最好是用记号笔做一下记号,方便下次使用。 调整手杖时不应该超过手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在购买手杖时可先做长度调整以确定是否买到合适长度的手杖。
2.腕带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手杖时都是紧紧地抓着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为腕带的作用只是让手杖不会离开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你就错了,腕带的重要性可是不亚于手杖本身的强度!
我们在使用手杖下坡时,手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应该藉由腕带传导到我们的手臂上;在上坡时,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带传到手杖产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们的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该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手,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的抓住把手即可,透过腕带来支撑手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如果有带扣,做些许的调整,记得不要影响到手杖的操作。
手杖的操作方式
1.平地及平缓的上坡
就跟平常走路一样采取相同的节奏,右手臂在左脚向前同时顺势将登山杖往前带,但是杖尖不要超过身体前面,然后顶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样的动作。
2.较倾斜的陡坡
动作和平常走路一样,但是手臂要往前将手杖的位置放在身体的前面,利用手杖支撑身体往上,来减轻腿部的压力,必要时候可以同时利用两只手杖来做爬升的动作,推身体往上的时候,手掌可以放在登山杖的顶部加强推的力量。
3.下坡
由于下坡的冲击力比较大,这时候就要利用手杖来减轻腿部的负荷,因此手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体的前面,而且必须要比前脚先着地才能达到分担力量的效果,因此身体一定会向前倾斜,这个动作并不是我们下坡的自然动作,所以需要经常练习,同时要自己感觉手杖要放多远的位置,才能达到减缓腿部压力的效果,而且不会拖慢原来行进的速度和节奏。必要的时候,可以加长手杖的长度,完全根据个人的感觉来做调整。
手杖的使用是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进而增加身体整体性的持续耐力,上面的东西只是自己的一点体会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在户外运动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做作。对于那些认为可以在山上随便砍一根树的观点,本人坚决不同意,户外运动本身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一棵树长在山上不容易,如果每次上山都砍树的话,那就不如不爬山了吧!
⑶ 越野行走运动对身体有那些好处
你好:
越野行走,又名北欧式行走,起源于芬兰,最早源于滑雪运动,是运动员夏季训练的方法。1997年芬兰EXEL公司,芬兰体育科学研究所和芬兰索目拉途户外运动协会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制成适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开创了越野行走的先河。比散步更有效,比长跑更安全,如今在健身场上又出现了一种介乎于走与跑之间有氧运动方法———越野行走,借助两支越野手杖的威力,让您体会健步如飞的感觉——— 四月的北京草长莺飞,在春意盎然的龙潭湖畔,几位洋教练手举两支色彩鲜艳的手杖,引来了许多好奇的人群。芬兰越野行走创始人、国际越野行走协会主席阿迪等专家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有关人员,正在这里进行现场教学,我国的第一批越野行走教练员,就在这个美丽的春天诞生了。
“越野行走”的三大功能
芬兰专家除了教授执越野手杖行走和登山外,还专门教了几组“越野手杖热身操”,并特别指出,休闲、健身和专业运动辅助训练是越野行走三大功能。
在锻炼前,热身活动必不可少,而我们许多人却重视不够,准备活动有三大好处。其一,使肌肉、韧带得到拉伸,剧烈运动时不易受伤受关节得到充分活动后,关节液增多,可减少关节的磨损。其二,可使我们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使心脏逐步从人安静时的状态变为运动时的状态,以便于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因为人的内脏器官是有一定惰性的,没有准备活动,它只能发挥自己的部分功能。例如爬山或跑步,当肌肉中的能量不够用时,需要内脏器官及时供应能量,没有热身活动,内脏无法发挥全部功能,只能靠加快呼吸和心跳的频率来解决,这时,人会感到气喘吁吁、心跳加快,非常难受,这就是生理学中的“极点”。热身活动,可使人体的内脏尽快的发挥全部功能,克服或减少出现“极点”的反映,避免心肺功能出现超“负荷”的现象。其三,活动关节,拉伸肌肉、韧带,可以保持我们关节活动的幅度和范围,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若不活动,就越来越动不了。这对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越野行走:提高40%健身效果
有效保护膝关节,使更多的人享受登山健身的乐趣。这就是越野行走。它借助两支手杖,使人在行走过程中实现四肢同时参与运动。这种健身方式大大提升了普通行走和徒手登山的健身作用,健身效果可提高40%。
据国际越野行走联合会的专家测试,与普通行走相比,越野行走至少可使行走者心率提高13%,多热量消耗30%-46%。同时,可使颈部、肩部得到放松,增强手臂、胸背肌的力量,并有效的消除腰、腹、臀部的多余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
越野行走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划分为不同的运动强度,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同时,越野行走还可帮助上肢锻炼机会较少,以及久坐办公室的白领女性塑造完美体形。
三种行走方式:塑造完美体形
越野行走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减少关节磨损,预防骨关节病;促进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肩周炎;还能减肥,尤其是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
当然,不同的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行走方式。
平路行走:解决了步行锻炼上肢不易参与运动,运动强度低的问题。
山路行走: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延缓骨骼的衰老,避免了传统登山对膝关节的伤害。
手杖健身操和力量练习:动作更加到位,活动更加充分,把热身活动和整理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装备:越野手杖
越野手杖由碳纤维合成物制成,每支150 克左右,既有很好的弹性又具备足够的支撑力,是重量、弹性、支撑力的完美结合。在腕带、手柄、尖头等方面是登山杖或其他手杖无法替代的。
越野行走手杖有可调节和固定长度两种。固定长度从105公分至130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长度规格,可根据身高选用。可调节长度缩短后只有65公分,便于旅行健身使用。
祝你健康每一天!
⑷ 登山杖与行走杖有何区别
一、功能:
登山杖也称雪山杖,基本是为攀登3500米以上的高山而设计的,更多的是保护的功能。在高海拔缺氧、低温冰雪、各种坚硬的岩石和石砾的山地挑战生命的极限,不能没有登山杖。此外,在当日不能返回的登山过程中,由于野外宿营的需要,登山者需背负一个较重的行囊。当人直立时,由于行囊的压力,使人的重心后仰,为保持平衡,身体需前倾,为防止前倾过度,就需要使用一根登山杖以保持身体平衡。由于只为登山使用,平路用不上,为便于携带,登山杖都做成轻便的可伸缩的样式,不用时,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只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肢的压力。
行走手杖则主要是为健身而设计的,兼具健身和保护的功能。与登山杖不同之处在于必须同时使用两支手杖。主要适用于海拔3500米以下的,可以当天返回的登山活动和平路的快步行走。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动的同时,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时得到锻炼,同样的速度,热量可多消耗20—46%,达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在登山时,有了两支手杖的支撑,实现了手脚并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担了下肢的运动负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负荷。而更重要的,是减轻了膝关节和腰椎的压力,保护了膝关节和腰椎,解决了登山健身对膝关节磨损过大的难题,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锻炼价值。使用两只越野行走手杖,即使背负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还可以借助手臂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行,以节省体力。由于越野行走手杖既适合山地也适合平地,到了户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携带问题,因此,设计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调手杖,为适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长度从105公分到125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为有了便于出门旅游,也设计有三节可调手杖。
二、材质和设计
登山杖以支撑为主要功能,因此多以金属合金做杆体。目的是加强支撑力。“把手”设计以手掌抓握为主,腕带是简单的环形带子。减震采用杆体内加减震弹簧,杆的底部只有金属尖头在防滑,不考虑在光滑、坚硬的石板及马路上使用的功能问题。
行走手杖功能多样,为此,采用碳纤维合成物做杆体,腕带特殊设计,类似简易手套,底部除金属尖头外还配有小靴子样的减震头。它的杆体,很轻(三两重),除具备足够的支撑力,还有很好的弹性,可以弯曲,弹直的反作用力使使用者得到借力。特殊设计的腕带除了方便抓握手柄还可以改变手的用力方向。此外,不是靠抓握手柄,而是利用腕带来支撑和推动手杖,也是减少手部震动的独特设计。底部的金属尖头可方便地在冰雪和泥土等地面行走,而小靴子防滑头可保证在石板、水泥等光滑的地面行走不打滑。
三、使用方法
登山杖的使用以抓握手柄为主,除了上山时,上臂基本与上身贴紧,肩关节基本不动,以手臂肘关节为轴,通过改变手杖支撑点来保持身体平衡。登山杖不具备平路行走的功能,使用两只也不行。
行走手杖的使用则要求肩关节能够前后摆动,加大摆臂的幅度,以增强健身效果和防护作用。平路行走,在正常走路的基础上,后腿登直,前腿后脚跟着地,双臂摆开,手杖的支撑点在身体两侧稍靠后的的地方,杆体斜着推动身体大步前行。登山时,要充分发挥腕带的作用。上山时手杖先放在前面,利用腕带拉着身体向上,上去后手臂弯曲,利用腕带推着身后的手杖使身体继续上行。下山时,手杖在前面支撑,手臂应同手杖成一条直线,起到延长手杖长度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登山杖的功能比较单一,而行走手杖除平路行走的作用外,不仅可以替代登山杖,还大大提升了健身登山的锻炼价值,开创了健身登山的新潮流。